269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 0.095 % 第第 13 第F 第第 CaF 2 第第第 Na 3 AlF 6 第第第第 Ca 5 F 3 PO 4

第八章 卤素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氟 F 萤石 CaF 2 冰晶石 Na 3 AlF 6 氟磷灰石 Ca 5 F 3. ( PO 4 ). 第八章 卤素.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为 0.095 % , 列第 13 位。. 氯 Cl 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 海水、盐湖、盐井中。. 光卤石 KCl • MgCl 2 • 6 H 2 O. 在地壳中的质量 分数 为 0.013% , 列第 20 位。. 溴 Br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八章    卤素

第八章 卤素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0.095 % , 列第 13 位。

氟 F

萤石 CaF2

冰晶石 Na3AlF6

氟磷灰石 Ca5F 3( PO4 )

Page 2: 第八章    卤素

氯 Cl

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 海水、盐湖、盐井中。

光卤石 KCl•MgCl2•6 H2O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为 0.013% , 列第 20 位。

Page 3: 第八章    卤素

溴 Br

主要存在于海水中,盐湖和 盐井中也存在少量的溴。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3.7 10 - 5 % 。

Page 4: 第八章    卤素

碘 I

碘在海水中存在的更少,主 要被海藻所吸收。碘也存在 于某些盐井、盐湖中。

Page 5: 第八章    卤素

南美洲智利硝石含有少 许的碘酸钠。

碘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1.4 10 - 5 % 。

Page 6: 第八章    卤素

砹 At

砹属于放射性元素,不列为 本章研究内容。

砹以痕量存在于地壳中。

Page 7: 第八章    卤素

8. 1 卤素单质 8. 1. 1 物理性质 1. 存在状态

卤素单质以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半径也依次增大,所以色散力也增大,故物质的熔沸点依次增高。

Page 8: 第八章    卤素

F2 Cl2 Br2 I2

气 气 液 固

故物质的存在状态呈现由气体、液体到固体的变化规律。

Page 9: 第八章    卤素

2. 颜色

物质为非发光体时,其颜色取决于吸收光谱。 即自然光照射该物质时,物质吸收可见光的一部分,于是显示未被吸收的那部分可见光的颜色。

Page 10: 第八章    卤素

浅黄 黄绿 红棕 紫 F2 Cl2 Br2 I2

Cl2 吸收紫光,显示黄绿色

Br2 吸收蓝绿光,显示红棕色I2 吸收黄绿光,显示紫色

Page 11: 第八章    卤素

为什么 Cl2 吸收能量高的紫光, Br2 吸收能量居中的蓝绿光,而 I2

却吸收能量较低的黄绿光 ? 用分子轨道理论加以解释:

Page 12: 第八章    卤素

卤素单质的双原子分子轨道图

分子轨道图的高能级部分

*2

2

py

py

*2

*2

2

2

px

pz

px

pz

2 p 2 p

Page 13: 第八章    卤素

卤素吸收部分可见光,以满足电子从最高占有轨道 * ,向最低空轨道 * 跃迁所需的能量。

*2

2

py

py

*2

*2

2

2

px

pz

px

pz

2 p 2 p

Page 14: 第八章    卤素

* 和 * 两种轨道的能量相差用 E 表示, E = E

* - E*

*2

2

py

py

*2

*2

2

2

px

pz

px

pz

2 p 2 p

Page 15: 第八章    卤素

这个能量差随着原子序数 Z 的增大而变小。

E = E* - E

*

*2

2

py

py

*2

*2

2

2

px

pz

px

pz

2 p 2 p

Page 16: 第八章    卤素

从 Cl2 到 Br2 再到 I2 , E 依次减小,故吸收光的波长由短到长。 Cl2 吸收紫光,显示黄绿色

Br2 吸收蓝绿光,显示红棕色I2 吸收黄绿光,显示紫色

Page 17: 第八章    卤素

3. 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F2 的氧化能力极强,与水剧烈反应。

Page 18: 第八章    卤素

F 线处在水稳定区的上方,所以 F2 在水中不稳定,将水氧化成氧气。

Page 19: 第八章    卤素

Br2 Br2 在水中溶解度是卤素单质中最大的, 100 g 水中可溶解 3.4 g 溴。

Cl2 Cl2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Page 20: 第八章    卤素

溴也能溶于一些有机溶剂中。

有机化学中烷烃的溴代反应就是用单质溴完成的。

Page 21: 第八章    卤素

I2 卤素中 I2 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但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很大。 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 CCl4 从水中提取 I2 。

Page 22: 第八章    卤素

这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叫做萃取,其必要条件是两种溶剂不互溶,例如 CCl4 和水。

I2 在 CS2 中溶解度大于在 CCl4

中,且水与 CS2 两种溶剂不互溶,所以 CS2 的萃取效率更高。

Page 23: 第八章    卤素

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液相之间分配,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平衡时,若溶质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浓度的比值为一常数。

这就是分配定律。

Page 24: 第八章    卤素

这一常数称为分配系数,用 KD 表示。

I2 在水和 CCl4 中

KD = = 86[ I2 ] CCl 4

[ I2 ] H O2

Page 25: 第八章    卤素

I2 在水和 CS2 中

KD = = 586[ I2 ] CS 2

[ I2 ] H O2

Page 26: 第八章    卤素

虽然 I2 在水中溶解度小,但在 KI 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变大,而且随 I - 浓度增大而增大。

I - + I2 —— I3-

这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

Page 27: 第八章    卤素

实验室中进行 I2 的性质实验

时,经常用 I2 的 KI 溶液。

I2 的浓度大时,溶液呈很深

的红棕色。

Page 28: 第八章    卤素

F2 F2 可以和所有金属直接化合,生成高价氟化物。

8. 1. 2 化学性质

1. 与金属的反应

Page 29: 第八章    卤素

但是 F2 与 Cu , Ni , Mg 作用时,由于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氟化物保护膜而中止反应。 所以 F2 可储存在 Cu , Ni , Mg 或其合金制成的容器中。

Page 30: 第八章    卤素

Cl2 Cl2 可与各种金属作用,有的需要加热。

Cd + Cl2 —— CdCl 2

2 Cr + 3 Cl2 —— 2 CrCl3 (紫色) △

△ 2 Ag + Cl2 —— 2 AgCl

Page 31: 第八章    卤素

但干燥的 Cl2 不与 Fe 反应。

因此 Cl2 可储存在铁罐中。

Page 32: 第八章    卤素

Br2 和 I2 Br2 和 I2 常温下

只能与活泼金属作用,与不活泼金属只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Page 33: 第八章    卤素

2. 与 H2 的反应

F2 与 H2 的混合物将发生爆炸反应,无法控制。

Page 34: 第八章    卤素

常温下 Cl2 与 H2 缓慢反应,但有强光照射时,将发生链反应导致爆炸

Cl2 + H2 —— 2 HClh

Page 35: 第八章    卤素

这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基元步骤为

• 产生能量高、反应活性极强的自由基 Cl 。

Cl2 + H2 —— 2 HClh

( 1 )• Cl Cl —— 2 Cl••h

Page 36: 第八章    卤素

( 2 ) Cl + H2 —— HCl + H ••

( 3 ) H + Cl2 —— HCl + Cl ••

这类反应叫做链反应,进行速率相当快。

H2 和 Cl2 的混合物在强光照射

下发生爆炸,就是链反应的结果。

Page 37: 第八章    卤素

( 2 ) Cl + H2 —— HCl + H ••

反应( 1 )称为链引发,产生自由基,引起反应。

( 1 )• Cl Cl —— 2 Cl••h

( 3 ) H + Cl2 —— HCl + Cl ••

Page 38: 第八章    卤素

反应( 2 ),( 3 )称为链传递。

( 2 ) Cl + H2 —— HCl + H ••

( 1 )• Cl Cl —— 2 Cl••h

( 3 ) H + Cl2 —— HCl + Cl ••

Page 39: 第八章    卤素

反应( 2 ),( 3 )反复多次进行

由自由基变成新的自由基并生成产物,速率极快。

( 2 ) Cl + H2 —— HCl + H ••

( 1 )• Cl Cl —— 2 Cl••h

( 3 ) H + Cl2 —— HCl + Cl ••

Page 40: 第八章    卤素

自由基与自由基相撞,可能使自由基消失

这一步骤称之为链终止。

Cl + Cl —— Cl2 ••

H + H —— H2 ••

Cl + H —— HCl ••

Page 41: 第八章    卤素

Br2 , I2 与 H2 的反应一般需要加热。 Br2 + H2 —— 2 HBr

I2 + H2 —— 2 HI

Page 42: 第八章    卤素

但高温下 HBr 不稳定,易分解, HI 更易分解。

所以 Br2 , I2 与 H2 的反

应进行得不完全。

Page 43: 第八章    卤素

3. 与 H2 以外非金属反应

F2 可与除 O2 , N2 , He ,Ne

外的所有非金属作用,直接化合成高价氟化物。 低温下可与 C , Si , S , P

猛烈反应。

Page 44: 第八章    卤素

加温时可以与 Xe 反应生成 Xe

的氟化物,如 Xe + F2 —— XeF2

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得到 XeF4 或 XeF6

Page 45: 第八章    卤素

Cl2 也能与大多数非金属

单质直接作用。

但不及 F2 的反应激烈。

Page 46: 第八章    卤素

Cl2 过量时,产物为深红色发烟

液体二氯化硫 S + Cl2 —— SCl2

2 S + Cl2 —— S2Cl2

Cl2 与硫单质作用,生成红中带黄色、有恶臭气味的液体一氯化硫

Page 47: 第八章    卤素

Cl2 过量时,产物为淡黄色固体五氯化磷 2 P + 5 Cl2 —— 2 PCl5

Cl2 与磷单质作用,生成无

色发烟液体三氯化磷 2 P + 3 Cl2 —— 2 PCl3

Page 48: 第八章    卤素

Br2 和 I2 与非金属的反应不如 F2 , Cl2 激烈,且不能将非金属氧化到最高氧化数。

Br2 和 I2 与磷作用的产物分别为发烟液体 PBr3 和红色固体 PI3 。

Page 49: 第八章    卤素

4. 与水的反应

2 F2 + 2 H2O —— 4 HF + O2

这个反应的可能性,可以从电极电势数据看出:

E ⊖ ( F2 / F -) = 2.87 V

E ⊖ ( O2 / H2O ) = 1.23 V

Page 50: 第八章    卤素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

E ⊖ ( Cl2 / Cl -) = 1.36 V

氯气与水反应 E ⊖ = 0.54 V ,反应可能进行。

Page 51: 第八章    卤素

但从动力学上看,反应速率过慢,所以氯气氧化水的反应实际上不能发生。

氯气在水中发生歧化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Page 52: 第八章    卤素

该反应受温度和体系的 pH 的影响很大

Cl2 + 2 OH - —— Cl - + ClO - + H2

O 3 Cl2 + 6 OH - —— 5 Cl - + ClO3- + 3 H2

O

在酸中发生逆歧化反应。 在碱中发生歧化反应。

Page 53: 第八章    卤素

Br2 和 I2 一般歧化成 - 1

氧化态和 + 5 氧化态。 尤其 I2 更易歧化成 + 5 氧化态。

E ⊖B

歧化反应的可能性从下面元素电势图中( )可以看出

Page 54: 第八章    卤素

IO3¯——— IO¯ ——— I2 ——— I¯

0.15 V 0.43 V 0.54 V

0.21 V

BrO3¯ ——— BrO¯——— Br2 ——— Br¯0.53 V 0.46 V 1.07 V

0.52 V

也是由于动力学的原因, Br2

不能将水氧化。

Page 55: 第八章    卤素

8. 1. 3 单质的制备 1. Cl2 的制备

工业生产中采用电解饱和 NaCl

水溶液的方法生产氯气。

传统的工艺是用石棉将电解池的两极隔开。

Page 56: 第八章    卤素

阴极区 OH - 过剩,溶液显碱性。

阳极区 Na+ 过剩。

阳极(石墨) 2 Cl - Cl2 + 2 e -

阴极(铁网) 2 H+ + 2 e - H2

Page 57: 第八章    卤素

电解反应

2 NaCl + 2 H2O —— H2 + Cl2 + 2 NaOH 电解

现代氯碱工业中,两极间使用高分子阳离子交换膜作隔离材料。

Page 58: 第八章    卤素

盐水进料

阳极

废盐水

Cl2 H2

阳离子交换膜

Na+ 稀 NaOH

阴极

35% NaOH ( aq )

2 NaCl + 2 H2O —— H2 + Cl2 + 2 NaOH 电解

Page 59: 第八章    卤素

盐水进料

阳极

废盐水

Cl2 H2

阳离子交换膜

Na+ 稀 NaOH

阴极

35% NaOH ( aq )

阳极区过剩的钠离子可以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区,中和 OH -。

Page 60: 第八章    卤素

但离子膜阻止 OH - 进入阳极区,避免了它与阳极产物 Cl2 的接触。

盐水进料

阳极

废盐水

Cl2 H2

阳离子交换膜

Na+ 稀 NaOH

阴极

35% NaOH ( aq )

Page 61: 第八章    卤素

Cl2 常温下加压可液化装入钢瓶中,钢瓶表面涂绿色。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为

MnO2 + 4 HCl (浓)—— MnCl2 + 2 H2O + Cl2

Page 62: 第八章    卤素

为什么 MnO2 可以氧化 HCl ?

MnO2 + 4 HCl (浓)—— MnCl2 + 2 H2O + Cl2

MnO2 + 4 H+ + 2 e - Mn2+ + 2 H2O

E ⊖ = 1.23 V

Cl2 + 2 e - 2 Cl -

E ⊖ = 1.36 V

Page 63: 第八章    卤素

当盐酸很浓时, H+ 使正极的电极电势增大。 同时 Cl - 使负极的电极电势减小。

MnO2 + 4 H+ + 2 e - Mn2+ + 2 H2O

Cl2 + 2 e - 2 Cl -

Page 64: 第八章    卤素

所以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 Cl2 。

思考题 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MnO2 + 4 HCl (浓)—— MnCl2 + 2 H2O + Cl2

Page 65: 第八章    卤素

2 KMnO4 + 16 HCl (浓)—— 2 MnCl2 + 2 KCl + 5 Cl2 + 8 H2O

KMnO4 与盐酸反应,也可以制取 Cl2

用 KMnO4 作氧化剂,反应不需要加热。

KMnO4 的氧化性很强

E ⊖ ( MnO4-

/ Mn2+ ) = 1.51

V

Page 66: 第八章    卤素

元素氟的制取前后历时六七十年,不少化学家为之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生命。

2. F2 的制备

真可谓化学元素发现史上一段悲壮的历程。

Page 67: 第八章    卤素

莫瓦桑于 1886 年第一次电解液态 HF 制得 F2 。

法国学者亨利 •莫瓦桑( Henri

Moissan )最后解决了这一问题。

Page 68: 第八章    卤素

因为 HF 导电性差,所以电解时要向液态 HF 中加入强电解质 KF ,以形成导电性强且熔点较低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熔点为 345 K ,电解反应在大约 373 K 下进行。

Page 69: 第八章    卤素

电解池的反应:

阳极(无定形碳) 2 F - F2 + 2 e -

阴极(铜制电解槽) 2 HF2

- + 2 e - H2 + 4 F -

Page 70: 第八章    卤素

在电解槽中有一隔膜,将阳极生成的氟气和阴极生成的氢气严格分开,防止两种气体混合而发生爆炸反应。 电解得到的 F2 压入镍制的特种钢瓶中。

Page 71: 第八章    卤素

K2PbF6 —— K2PbF4 + F2 △

实验室制氟经常采用热分解含氟化合物的方法

△ BrF5 —— BrF3 + F2

Page 72: 第八章    卤素

这种方法所用原料是用单质F2 制取的,所以这种方法相当于F2 的重新释放。

可以认为 K2PbF6 , BrF5 贮存了 F2 。

Page 73: 第八章    卤素

经过 100 年努力, 1986 年化学家克里斯特 ( Christe )终于成功地用化学法制得单质 F2 。

他使用 KMnO4 , HF , KF , H2

O2

和 SbCl5 为原料。原料不涉及单质氟。

Page 74: 第八章    卤素

先制得化合物 K2MnF6 和 SbF5 。

2 KMnO4 + 2 KF + 10 HF + 3 H2O2 ——

2 K2MnF6 + 8 H2O + 3 O2

这是氟化、氧化反应过程。

原料 KMnO4 , HF , KF ,H2O2 和 SbCl5

Page 75: 第八章    卤素

SbCl5 + 5 HF —— SbF5 + 5 HCl

这是双取代反应。

原料 KMnO4 , HF , KF ,H2O2 和 SbCl5

Page 76: 第八章    卤素

K2MnF6 + 2 SbF5 ——— 2 KSbF6 + MnF4

423 K

关键是化合物 K2MnF6 和 SbF5

的取得。 两者反应制得单质 F2

MnF4 —— MnF3 + F2

12

Page 77: 第八章    卤素

383 K 下,将 Cl2 通入 pH = 3.5

的浓缩后的海水中, Br - 被氧化成单质 Br2

3. Br2 的制备

2 Br - + Cl2 —— Br2 + 2 Cl -

Page 78: 第八章    卤素

3 Br2 + 3 Na2CO3 —— 5 NaBr + NaBrO3 + 3 CO2

用空气将 Br2 带出,

用 Na2CO3 溶液吸收

2 Br - + Cl2 —— Br2 + 2 Cl -

Page 79: 第八章    卤素

再调 pH 至酸性, Br - 和 BrO3

- 逆歧化反应得到单质 Br2 5 HBr + HBrO3 —— 3 Br2 + 3 H2O

3 Br2 + 3 Na2CO3 —— 5 NaBr + NaBrO3 + 3 CO2

Page 80: 第八章    卤素

溴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是使用强氧化剂,如二氧化锰、浓硫酸等氧化溴化物

MnO2 + 2 NaBr + 3 H2SO4 ——

Br2 + MnSO4 + 2 NaHSO4 + 2 H2O

Page 81: 第八章    卤素

2 NaBr + 3 H2SO4 (浓)—— Br2 + 2 NaHSO4 + SO2 + 2 H2O

NaBr 可以将浓 H2SO4 还原到 SO2 。

Page 82: 第八章    卤素

工业生产上大量制备 I2 ,是以浓缩过的 NaIO3 为原料,用 NaHSO3 进行还原

2 IO3- + 5 HSO3

- —— 3 HSO4

- + 2 SO42 - + I2 + H2O

4. I2 的制备

Page 83: 第八章    卤素

海水中碘的含量很低,可用某些富集了碘的海草提取碘。

2 I - + MnO2 + 4 H+ —— 2 H2O + I2 + Mn2+

用水浸取海草灰,浓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 MnO2 氧化制碘

Page 84: 第八章    卤素

实验室制法,与溴的实验室制法相似

2 NaI + MnO2 + 3 H2SO4 ——

I2 + MnSO4 + 2 NaHSO4 + 2 H2O

8 NaI + 9 H2SO4 (浓)—— 4 I2 + 8 NaHSO4 + H2S + 4 H2O

Page 85: 第八章    卤素

8 NaI + 9 H2SO4 (浓)—— 4 I2 + 8 NaHSO4 + H2S + 4 H2O

注意, NaI 可以将浓 H2SO4 还原到 H2S 。

NaBr 可以将浓 H2SO4 还原到 SO2 。

Page 86: 第八章    卤素

8. 2 卤化氢和氢卤酸 8. 2. 1 物理性质

卤素的氢化物,均为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

1. 沸点和存在状态

Page 87: 第八章    卤素

除 HF 外,沸点随原子序数 Z

的增大,逐渐增高。

因为 Z 增大时, HX 分子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色散力增大。

Page 88: 第八章    卤素

但 HF 有分子间氢键,所以其沸点是本族氢化物中最高的一个。

HF 19 ℃ 以下液化,液态 HF

为无色液体,导电性差。

Page 89: 第八章    卤素

2. 气体密度

常温常压下, HX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从 HCl 到 HI 逐渐增大,但 HF 反常。

Page 90: 第八章    卤素

HF HCl HBr HI

1.78 1.26 2.79 4.44

反常的原因,仍是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

相对密度

Page 91: 第八章    卤素

由上述相对密度数据计算出的 HCl , HBr 和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与化学式相符的。

唯有 HF 的计算结果 51.6 与其相对分子质量 20 不符。

Page 92: 第八章    卤素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分子缔合现象的 发生。

在 353 K 以上 HF 气体才以单分子状态存在。

计算结果表明,常温下 HF 主要存在形式是( HF ) 和( HF ) 。2 3

Page 93: 第八章    卤素

3. 在水中溶解度

HCl 1 m3 的水可溶解 500 m3

HCl 。 HBr , HI 的溶解度比 HCl 还大。 HF 分子极性非常大,在水中可以无限制溶解。

Page 94: 第八章    卤素

常压下蒸馏盐酸,溶液的沸点随着组成在不断变化,最后溶液的组成和沸点都将恒定不变。

这种现象叫做溶液的恒沸现象;这时的溶液叫做恒沸溶液;

恒沸溶液的沸点叫做恒沸点。

Page 95: 第八章    卤素

此时气相、液相组成相同。

常压下, HCl 溶液恒沸点为 110℃,恒沸组成为 HCl 的质量分数等于 20.24 % 。

因为此温度下 H2O 和 HCl

蒸出的比例与溶液中的一致。

Page 96: 第八章    卤素

许多有机化合物混合后,都可形成恒沸溶液。

恒沸现象是很普遍的。

Page 97: 第八章    卤素

8. 2. 2 化学性质 1. 酸性

卤化氢溶解于水得到相应的氢卤酸。

HCl , HBr , HI 都是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HCl < HBr < HI 。 但 HF 是弱酸。

Page 98: 第八章    卤素

酸性的强弱可以体现为下列解离反应的难易 H - X —— H+ + X -

HF 的极性很强,化学键的离子性百分数约为 50 % 。 但实验测得氢氟酸在水中的解离平衡常数很小。

Page 99: 第八章    卤素

HF H+ + F - Ka = 6.3 10 -

4

HF 本是完全解离的,但是水合氢离子与氟离子结合成稳定的离子对 H3O+ · · · F -。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

Page 100: 第八章    卤素

于是在 HF 溶液中大量存在着离子对

H — O — H+ · · · F -

| H

Page 101: 第八章    卤素

这使得实际解离过程变为

HF + H2O ( H3O+ ··· F -) H3O+ + F -

( 1 ) 所以实测的 Ka = 6.3 10 - 4

Page 102: 第八章    卤素

必须指出,当 HF 浓度较大时,酸性增强。

这一事实,又当如何理解?

Page 103: 第八章    卤素

F - + HF HF2- K = 5

( 2 )

研究结果表明,当 HF 浓度较大时,

外,下列平衡变得越加重要

HF + H2O ( H3O+ ··· F -) H3O+ + F -

( 1 )

体系中除了平衡( 1 )

Page 104: 第八章    卤素

由于( 2 )式 K 值大,表明将倾向于生成 HF2

- 。 事实上 HF2- 是一种非常稳定

的离子。

F - + HF HF2- K = 5

( 2 )

Page 105: 第八章    卤素

F - + HF HF2- K = 5

( 2 ) HF2

- 的大量存在,说明 F - 倾

向于同 HF 结合生成 HF2-,于是

削弱了 F - 同 H3O+ 的结合。

Page 106: 第八章    卤素

结果导致平衡( 1 )右移,即离子对 H3O+ · · · F - 解离 。

所以浓度高的氢氟酸酸性较强。

HF + H2O ( H3O+ ··· F -) H3O+ + F -

( 1 )

Page 107: 第八章    卤素

不论稀氢氟酸的弱酸性,还是浓氢氟酸的较强酸性,都是和 HF

的分子间氢键直接有关。

Page 108: 第八章    卤素

氢氟酸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可以腐蚀玻璃

SiO2 + 4 HF —— SiF4 + 2 H2O

Page 109: 第八章    卤素

2. 还原性

从电极电势上看 E ⊖

F2 + 2 e - 2 F - 2.87 V

Cl2 + 2 e - 2 Cl - 1.36 V

Br2 + 2 e - 2 Br - 1.07 V

I2 + 2 e - 2 I - 0.54 V

Page 110: 第八章    卤素

还原型的还原能力从 F - 到 I -

依次增强。

氧化型的氧化能力从 F2 到 I2

依次减弱;

Page 111: 第八章    卤素

氢碘酸在常温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HBr ( aq )不易被空气氧化, HCl ( aq )不被空气氧化。 迄今尚未找到能氧化 HF ( a

q )的氧化剂 。

4 HI ( aq ) + O2 —— 2 I2 + 2 H2

O

Page 112: 第八章    卤素

下列反应的产物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几种物质还原性的强弱

NaCl + H2SO4 (浓)—— NaHSO4 + HCl

2 NaBr + 3 H2SO4 (浓)—— SO2 + Br2 + 2 NaHSO4

+ 2 H2O

8 NaI + 9 H2SO4 (浓)—— H2S + 4 I2 + 8 NaHSO4 + 4 H2O

Page 113: 第八章    卤素

几种物质之间的下列反应,也说明其还原性的强弱

2 Br - + Cl2 —— Br2 + 2 Cl -

2 I - + Br2 —— I2 + 2 Br -

结论 还原性 HI > HBr > HCl > HF

Page 114: 第八章    卤素

3. 热稳定性

它可以通过 HX 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的大小来体现。

下面的分解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可以标志 HX 的热稳定性。

2 HX —— H2 + X2

Page 115: 第八章    卤素

下面是以 kJ•mol–1 为单位的生成热数据:

HF HCl HBr HI

- 273.3 - 92.3 - 36.3 - 26.5

Page 116: 第八章    卤素

结论 热稳定性 HF > HCl > HBr > HI

300 ℃ 时 HI 明显分解,达到平衡 2 HI H2 + I2

HF 加热至 1000 ℃ 亦无明显分解。

Page 117: 第八章    卤素

8. 2. 3 卤化氢的制备

1. 卤化物与高沸点酸反应

CaF2 + H2SO4 (浓)—— CaSO4 + 2 HF

2 NaCl + H2SO4 (浓)—— Na2SO4 + 2 HCl △

Page 118: 第八章    卤素

为什么要用浓硫酸 ?

为什么可以用浓硫酸 ?

Page 119: 第八章    卤素

( 1 ) HF , HCl 在水中溶解度大,浓硫酸中含水少,产物易于放出。 用稀酸则不合适。

Page 120: 第八章    卤素

( 2 ) 浓硫酸是高沸点酸,不能因挥发而导致产物不纯。

用浓硝酸则不合适。

Page 121: 第八章    卤素

( 3 ) HF , HCl 不被氧化性酸所氧化。 制备 HBr , HI 时不宜使用浓硫酸。

Page 122: 第八章    卤素

HBr , HI 可用浓 H3PO4

与 NaBr , NaI 反应来制取 NaBr + H3PO4 —— NaH2PO4 + HBr

NaI + H3PO4 —— NaH2PO4 + HI

Page 123: 第八章    卤素

2. 卤素与氢气直接化合

F2 和 H2 直接化合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 Br2 , I2 与 H2 化合反应过于缓慢,且温度高时 HX 将发生分解,故反应不完全;

Page 124: 第八章    卤素

只有 Cl2 和 H2 直接化合制备

HCl 的反应,可用于工业生产。 H2 在 Cl2 中燃烧

H2 + Cl2 —— 2 HCl

Page 125: 第八章    卤素

3. 卤化物水解法

PX3 + 3 H2O —— H3PO3 + 3 HX

卤化物水解的基本反应为

PBr3 , PI3 等卤化物极不稳定,不宜储存,应在使用时现场制备。

Page 126: 第八章    卤素

具体操作步骤是把 Br2 滴在磷

和少许水的混合物上。

实际反应过程是先生成卤化物 2 P + 3 Br2 —— 2 PBr3

Page 127: 第八章    卤素

总反应式为 2 P + 3 Br2 + 6 H2O —— 2 H3PO3 + 6 HBr

之后发生水解 PBr3 + 3 H2O —— H3PO3 + 3 HBr

2 P + 3 Br2 —— 2 PBr3

Page 128: 第八章    卤素

2 P + 3 I2 —— 2 PI3

通过 PI3 水解制备 HI 时,将

H2O 滴在红磷与 I2 的混合物上。

首先生成红色的三碘化磷

Page 129: 第八章    卤素

PI3 + 3 H2O —— H3PO3 + 3 HI

总反应式 2 P + 3 I2 + 6 H2O —— 2 H3PO3 + 6 HI

之后发生水解

2 P + 3 I2 —— 2 PI3

Page 130: 第八章    卤素

三种方法中

卤化物与高沸点酸反应,适用于制备 HF ,及少量的 HCl , HBr

和 HI;

Page 131: 第八章    卤素

卤素与氢气直接化合,适于工业生产 HCl;

卤化物水解,适于实验室制备 HBr 和 HI 。

Page 132: 第八章    卤素

8. 3 卤化物

非金属卤化物,如 SiF4 , SF6 等,熔点较低,一般属于共价化合物。

8. 3. 1 金属卤化物

这里我们着重讨论金属卤化物。 这些卤化物将在非金属各章讲授。

Page 133: 第八章    卤素

卤化氢与某些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作用均可得到金属卤化物。

1. 金属卤化物的生成

( 1 ) 卤化氢与相应物质作用

Page 134: 第八章    卤素

Zn + 2 HCl —— ZnCl2 + H2

CuO + 2 HCl —— CuCl2 + H2O

例如下列化学反应,产物中均有金属卤化物

NaOH + HCl —— NaCl + H2O

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

Page 135: 第八章    卤素

( 2 ) 金属与卤素直接化合

某些高价金属卤化物,极易水解,不能通过与氢卤酸的反应,从水溶液中得到,而必须由金属和卤素直接化合制取。

Page 136: 第八章    卤素

SnCl4 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水解,在潮湿的空气中就要 “ 发烟 ”。

SnCl4 的制取就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其制取过程的关键就要防止体系与水接触。

Page 137: 第八章    卤素

SnCl4 的制取装置如下

Page 138: 第八章    卤素

A

A 制取氯气 B

B 洗气,去水 C

C 熔融状态的 Sn 与 Cl2 反应

D

D 冷却,收集

Page 139: 第八章    卤素

反应前用干燥 Cl2 排净装置中的水汽和空气

Page 140: 第八章    卤素

Sn + 2 Cl2 ——— SnCl4

高温

干燥

Page 141: 第八章    卤素

生成的气态 SnCl4 经冷凝后收集在广口瓶中。

Page 142: 第八章    卤素

瓶口的干燥管,可以防止外界水汽与产物作用。

Page 143: 第八章    卤素

将单质碘和大过量的铝屑置于反应管的中部后,烧熔封住右端。

AlI3 的制取也属于这种情况。

收集管 反应管

抽真空后再烧熔封住左端。

Page 144: 第八章    卤素

将反应管置于管式电炉中,加热至 500℃,发生反应

管式电炉

B

Al

I2

2 Al + 3 I2 ——— 2 AlI3

高温

干燥

Page 145: 第八章    卤素

加热时未发生反应的碘升华,之后凝华在反应管的一端;加热碘,发生反应,未反应的碘又凝华在另一端 … … 反复进行,直至碘消耗完。

管式电炉

B

Al

I2

Page 146: 第八章    卤素

从管式电炉中取出反应管,加热使产物升华进入收集管并凝华。 在 B 处熔断并封住收集管。

管式电炉

B

Al

I2

Page 147: 第八章    卤素

( 3 ) 氧化物的卤化

一些金属氧化物的 比其氯化物的低,即氧化物更稳定。

f G ⊖ m

故这些氧化物的卤化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

Page 148: 第八章    卤素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怎样得到 TiCl4 ?

TiO2 + 2 Cl2 —— TiCl4 + O2 ( 1 )

( 1 ) = 151.6 kJ•mol- 1

rG ⊖ m

Page 149: 第八章    卤素

可以用下面的自发反应( 2 )去促进反应( 1 )

C + O2 —— CO2 ( 2 )

TiO2 + 2 Cl2 —— TiCl4 + O2 ( 1 )

( 2 )=- 394.4 kJ•mol -

1

rG ⊖ m

Page 150: 第八章    卤素

在反应( 1 )的体系中加入碳单质,实际进行的为反应( 3 )

C + O2 —— CO2 ( 2 )

TiO2 + 2 Cl2 —— TiCl4 + O2 ( 1 )

TiO2 + C + 2 Cl2 —— TiCl4 + CO2

反应( 3 )为反应( 1 )与反应( 2 )的和

Page 151: 第八章    卤素

TiO2 + C + 2 Cl2 —— TiCl4 + CO2

( 3 ) 卤化目的达到了,生成 TiCl4

rG ⊖ m rG ⊖

m rG ⊖ m ( 3 ) = ( 1 ) + ( 2 )

<< 0 这种做法在热力学上通常称为反应的耦合。

Page 152: 第八章    卤素

( 4 ) 卤化物的转化

可溶性的金属卤化物可以转变成难溶卤化物。

AgNO3 + KCl —— KNO3 + AgCl

Page 153: 第八章    卤素

难溶性的金属卤化物可以转变成溶解度更小的卤化物

AgCl + KI —— KCl + AgI

Page 154: 第八章    卤素

2. 难溶性金属卤化物

由于盐酸、氢溴酸、氢碘酸均为强酸,故多数卤化物易溶于水。

下面是难溶的金属氯化物

AgCl PbCl2 Hg2Cl2

CuCl TlCl PtCl2 (棕)

Page 155: 第八章    卤素

其中, PbCl2 的溶解度较大,

Pb2+ 不能被 Cl - 沉淀完全。

PbCl2 可以溶于热水中。

Page 156: 第八章    卤素

AgBr PbBr2 Hg2Br2

(淡黄)

常见的难溶的金属溴化物有

CuBr TlBr PtBr2

(棕)

Page 157: 第八章    卤素

常见的难溶的金属碘化物有

AgI PbI2 Hg2I2

(黄) (黄) (黄)

CuI TlI PtI2

(红、黄) (黑)

Page 158: 第八章    卤素

LiF PbF2 AlF3

MgF2 CaF2 SrF2 BaF2

而弱酸氢氟酸盐即氟化物却相反,多数难溶,如

(未注明颜色者即为白色或无色)

Page 159: 第八章    卤素

FeF2 FeF3 MnF2

(绿) (绿) (红)

CuF CuF2 ZnF2

(红) (蓝)

Page 160: 第八章    卤素

3. 卤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

卤离子可以和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离子。

Page 161: 第八章    卤素

当 Cl - 过量时,可形成 AgCl2

-, AgCl32 - 等配位化

合物,使 AgCl 沉淀溶解。

Ag+ + Cl - —— AgCl

Page 162: 第八章    卤素

又如 PbCl2 (白) + 2 Cl - —— PbCl4

2 -

由于生成配位化合物,使沉淀 PbCl2 , HgI2 溶解。

Hg2+ + 2 I - —— HgI2 (红)

HgI2 (红) + 2 I - —— HgI42 -

Page 163: 第八章    卤素

8. 3. 2 拟卤素和拟卤化物

有一类物质,如氰( CN ) ,

硫氰( SCN ) ,氧氰 ( OCN ) 等,

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

2

2 2

Page 164: 第八章    卤素

其一价的阴离子 CN -, SCN -, OCN - 等,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与卤离子相似的性质。

Page 165: 第八章    卤素

CN -, SCN -, OCN - 等称为拟卤离子。

( CN ) ,( SCN ) 等称为拟卤素。

2 2

Page 166: 第八章    卤素

( SCN ) 黄色油状液体,易聚合,生成难溶的砖红色固体。

2

( CN ) 剧毒,苦杏仁气味,273 K 时, 1 dm3 水溶解 4 dm3

氰,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2

Page 167: 第八章    卤素

1. 氢化物的酸性

而 HSCN 为强酸,其 Ka = 6.3 10 1

HCN Ka = 6.2 10 - 10

HOCN Ka = 3.5 10 - 4

Page 168: 第八章    卤素

2. 氧化还原性质

卤素和拟卤素的相关 E ⊖ 值如下2( CN ) + 2 H+ + 2 e - 2 HCN

E ⊖ = 0.37 V

( SCN ) + 2 e - 2 SCN - E ⊖ = 0.77 V

2

Page 169: 第八章    卤素

( CN ) + 2 H+ + 2 e - 2 HCN E ⊖ = 0.37

V

( SCN ) + 2 e - 2 SCN - E ⊖ = 0.77

V

2

2

Cl2 + 2 e - 2 Cl - E ⊖ = 1.36 V

Br2 + 2 e - 2 Br - E ⊖ = 1.07 V

I2 + 2 e - 2 I - E ⊖ = 0.54 V

Page 170: 第八章    卤素

由此可推断出

Cl2 , Br2 可氧化 HCN , SCN—

( CN ) + 2 H+ + 2 e - 2 HCN E ⊖ = 0.37

V

( SCN ) + 2 e - 2 SCN - E ⊖ = 0.77

V

2

2

Cl2 + 2 e - 2 Cl - E ⊖ = 1.36 V

Br2 + 2 e - 2 Br - E ⊖ = 1.07 V

Page 171: 第八章    卤素

I2 可氧化 HCN

( SCN ) 可氧化 I - ,2

( CN ) + 2 H+ + 2 e - 2 HCN E ⊖ = 0.37

V

( SCN ) + 2 e - 2 SCN - E ⊖ = 0.77

V

2

2

I2 + 2 e - 2 I - E ⊖ = 0.54 V

Page 172: 第八章    卤素

制取( SCN ) 和( CN ) ,就是利用卤素单质作氧化剂氧化拟卤化物完成的。例如,

2 2

2 2 CN - + I2 —— 2 I - + ( C

N )

Pb SCN 2 + Br2 —— PbBr2 + SCN 2 ( ) ( )

Page 173: 第八章    卤素

和卤素单质相似,拟卤素也有歧化反应( CN ) + H2O —— HCN + HOCN2

2( CN ) + 2 OH - —— CN - + OCN - + H2

O

Page 174: 第八章    卤素

3. 盐的溶解性和配位化合物

碱金属氰化物溶解度很大,在水中强烈水解而显碱性并生成 HCN 。

Page 175: 第八章    卤素

和卤素相似,某些重金属氰化物、硫氰化物难溶于水:

AgCN , Pb CN 2 , Hg2 CN 2;( ) ( )

AgSCN , Pb SCN 2 , Hg2 SCN 2( ) ( )

Page 176: 第八章    卤素

这些难溶盐在 NaCN , KCN

或 NaSCN 溶液中形成可溶性配位化合物。

该反应类似于反应 AgI + 2 CN - —— Ag - + I-

( CN )2

AgCN + NaCN —— Ag - + Na+

( CN )2

Page 177: 第八章    卤素

这类反应中,三价铁离子的鉴定反应是我们熟悉的

(血红色, x = 1~ 6 )Fe3+ + x SCN - —— Fe 3 - x( SCN )x

Page 178: 第八章    卤素

1. 互卤化物

8. 3.3 互卤化物和多卤化物

由两种卤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卤素互化物,有时称为互卤化物。

例如 BrF5 , ClF3 , ICl3 等

Page 179: 第八章    卤素

中心原子为电负性小的重卤素原子,如 I 。

配体是电负性大的轻卤素原子,如 F 。

Page 180: 第八章    卤素

中心原子的半径大,利于形成高配位数。

配体的半径小,利于形成高配位数。

Page 181: 第八章    卤素

中心碘半径大,而配体氟半径小,配位数可高达 7 ,如 IF7 。

配体氯的半径比氟大,配位数减小,有 ICl3 。

Page 182: 第八章    卤素

中心溴、氯的半径比碘小,配位数减小,有 BrF5 , ClF3 。

为什么?

配体的数目一般为奇数。

Page 183: 第八章    卤素

互卤化物是由卤素单质在高温下反应而制得,如

F2 + Cl2 ——— 2 ClF470 K

Page 184: 第八章    卤素

ICl + H2O —— HIO + HCl

BrF5 + 3 H2O —— HBrO3 + 5 HF

从反应结果可知,在水解过程中卤素的氧化数不发生变化。

互卤化物易发生水解反应

Page 185: 第八章    卤素

高氧化数的中心原子和 OH - 结合生成含氧酸。

ICl + H2O —— HIO + HCl

BrF5 + 3 H2O —— HBrO3 + 5 HF

低氧化数的配体与 H+ 结合生成氢卤酸。

Page 186: 第八章    卤素

2. 多卤化物

卤素与半径较大的碱金属可以形成多卤化物,如

KI + I2 —— KI3

CsBr + IBr —— CsIBr2

Page 187: 第八章    卤素

在多卤化物中卤原子的总数为奇数。 为什么?

可结合互卤化物加以讨论。

KI + I2 —— KI3

CsBr + IBr —— CsIBr2

Page 188: 第八章    卤素

多卤化物的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分解产物中总有一种为金属卤化物,另一种为卤素或互卤化物。

KI3 的热分解方式只可能为

KI3 —— KI + I2

Page 189: 第八章    卤素

而 CsBrCl2 的热分解方式可能有两种

CsBrCl2 —— CsBr + Cl2 ( 1 ) △

CsBrCl2 —— CsCl + BrCl ( 2 )

Page 190: 第八章    卤素

规律 多卤化物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高的更稳定的碱金属卤化物。 CsCl 的晶格能高,比 CsBr

更稳定。 故实际进行的是反应( 2 )。

Page 191: 第八章    卤素

故实际进行的是反应( 2 )

CsBrCl2 —— CsBr + Cl2 ( 1 ) △

CsBrCl2 —— CsCl + BrCl ( 2 )

Page 192: 第八章    卤素

因为 MF 的晶格能大,因此含 F 的多卤化物,分解时肯定生成 MF 。

Page 193: 第八章    卤素

而以同样的道理,可以说明含 F 的多卤化物稳定性也不会高。

故以 Cl , Br 和 I 形成多卤化物最为合适。

Page 194: 第八章    卤素

8. 4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Cl , Br , I 均具有不同氧化数的含氧酸。

次卤酸 亚卤酸 卤酸 高卤酸

HXO HXO2 HXO3 HXO4

+ 1 + 3 + 5 + 7

Page 195: 第八章    卤素

其中高碘酸的化学式特殊 H5IO6

I

OH

OH

HO

HO

O

OH

分子构型为正八面体

Page 196: 第八章    卤素

8. 4. 1 次卤酸 1. 化学性质 ( 1 ) 弱酸性

HClO HBrO HIO

次卤酸的酸性比氢氟酸、醋酸、碳酸等都要弱。

2.9 10 - 8 2.8 10 - 9 3.2 10- 11

K ⊖a

Page 197: 第八章    卤素

( 2 ) 稳定性

HXO 都不稳定,仅存在于水溶液中。

从次氯酸到次碘酸稳定性依次减小。

Page 198: 第八章    卤素

HClO 有下面几种分解方式

光照分解

2 HClO —— 2 HCl + O2 光照

歧化分解

3 HClO —— 2 HCl + HClO3

Page 199: 第八章    卤素

脱水分解

2 HClO ——— Cl2O + H2O干燥剂

生成物 Cl2O 是黄红色的气体。Cl2O 是 HClO 的酸酐。

Page 200: 第八章    卤素

HBrO 更不稳定,而 HIO 极不稳定,几乎难于得到。

次氯酸盐均可溶于水,但不稳定。

次溴酸盐更不稳定,室温下即发生歧化分解,只有在 273 K 以下存在。

Page 201: 第八章    卤素

323 ~ 353 K 时,次溴酸盐 BrO - 将定量地转变成溴酸盐 BrO3

-。

3 BrO - —— 2 Br - + BrO3-

Page 202: 第八章    卤素

IO - 歧化速率更快,以至于溶液中不存在次碘酸盐,因此碘在碱中的歧化定量地生成碘酸盐

3 I2 + 6 OH - —— 5 I - + IO3- + 3 H2

O

Page 203: 第八章    卤素

HXO 不稳定,不稳定的含氧酸一般氧化性很强。

( 3 ) 氧化性

HClO + HCl —— Cl2 + H2O

3 HClO + S + H2O —— H2SO4 + 3 HCl

当 HClO 过量时,则产生 Cl2 。

Page 204: 第八章    卤素

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性高,所以经常用其盐在碱性介质中作氧化剂,去制备一些重要的氧化性物质。如 PbO2 , NiO 2 等。( OH )

Page 205: 第八章    卤素

黑色的 PbO2 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NaClO + PbAc2 + 2 OH - ——— PbO2 + 2 Ac - + NaCl + H2O

Page 206: 第八章    卤素

Ni2 + + 2 OH - —— Ni 2 (绿色)( OH )

向 Ni 2 中加入 NaClO 溶

液,立刻得到黑色沉淀

( OH )

( OH ) Ni 2 + NaClO —— NiO 2 + NaCl

( OH )

KBrO 也可以将 Ni ( II )氧化成 Ni ( IV )。

Page 207: 第八章    卤素

2. 次卤酸的制备

次氯酸酐 Cl2O 溶于水可制得 HClO

Cl2O + H2O —— 2 HClO ( 1 )

Page 208: 第八章    卤素

Cl2O 不易得到,可将 Cl2 通到

新制干燥的 HgO 表面制取

2 Cl2 + 2 HgO —— HgCl2•HgO + Cl2O

( 2 )

Page 209: 第八章    卤素

Cl2O + H2O —— 2 HClO ( 1 )

2 Cl2 + 2 HgO —— HgCl2•HgO + Cl2O ( 2 )

将反应( 1 )和( 2 )结合起来,可以制得 HClO 。

Page 210: 第八章    卤素

2 Cl2 + 2 HgO + H2O ——

HgCl2•HgO + 2 HClO

即向在水中的 HgO 表面通 Cl2

Cl2O + H2O —— 2 HClO ( 1 )

2 Cl2 + 2 HgO —— HgCl2•HgO + Cl2O ( 2 )

Page 211: 第八章    卤素

以下面反应为基础,从平衡角度分析这一过程 :

Cl2 + H2O —— H+ + Cl - + HClO

2 Cl2 + 2 HgO + H2O ——

HgCl2•HgO + 2 HClO

Page 212: 第八章    卤素

若能将产物中的 Cl - 去掉,平衡右移,利于 HClO 的生成。

Cl2 + H2O —— H+ + Cl - + HClO

而加入的 HgO ,转化成 HgCl2 ,所起的正是去掉 Cl -,从而使平衡右移的作用。

Page 213: 第八章    卤素

也可加入碳酸钙,从体系中除去 HCl ,使平衡右移。

Cl2 + H2O + CaCO3 ——

CaCl2 + CO2 + 2 HClO

这时总反应为

Cl2 + H2O —— H+ + Cl - + HCl

O

Page 214: 第八章    卤素

工业上采用电解冷的 NaCl 稀溶液,同时搅拌电解液,使产生的氯气与 NaOH 充分反应的方法,制得次氯酸钠

Cl2 + 2 OH - —— ClO - + Cl - + H2O

Page 215: 第八章    卤素

8. 4. 2 亚卤酸及其盐

亚卤酸中仅存在 HClO2 一种,其酸性大于 HClO 。

HClO2 —— H+ + ClO2-

Ka = 1.15 10 - 2

Page 216: 第八章    卤素

HClO2 极不稳定,几分钟后就发生歧化反应分解掉

产物中的 ClO2 ( IV )是黄色气体,浓度大时爆炸。

8 HClO2 —— 6 ClO2 + Cl2 + 4 H2O

Page 217: 第八章    卤素

制取 ClO2 ,可以用 SO2 还原 NaClO3 2 NaClO3 + SO2 + H2SO4 ——

2 ClO2 + 2 NaHSO4

ClO2 ( IV )不是 HClO2 ( I

V ) 的酸酐。

Page 218: 第八章    卤素

2 ClO2 + 2 OH - —— ClO2- + ClO3

- +

H2O

ClO2 在碱中歧化时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Page 219: 第八章    卤素

若歧化反应发生在 Na2O2 碱性溶液中,产物 ClO3

-( V ) 将被 O2

2 - 还原成 ClO2-( III )

2 ClO2 + Na2O2 —— 2 NaClO2 + O2

2 ClO2 + 2 OH - —— ClO2- + ClO3

- +

H2O

Page 220: 第八章    卤素

2 ClO2 + Na2O2 —— 2 NaClO2 + O2

于是可以用此法制得 NaClO2

制取 HClO2 一般用 Ba 2

与酸反应( ClO2 )

Ba 2 + H2SO4 —— BaSO4 + 2 HClO2 ( ClO2 )

Page 221: 第八章    卤素

亚氯酸盐比亚氯酸稳定,但受热或撞击时也易发生歧化分解

3 NaClO2 —— 2 NaClO3 + NaCl△

Page 222: 第八章    卤素

8. 4. 3 卤酸及其盐 1. 性 质

( 1 ) 酸 性 卤酸酸性强弱的顺序是 HClO3 > HBrO3 > HIO3

HClO3 和 HBrO3 均为强酸 HIO3 为中强酸 Ka = 1. 57 10 - 1

Page 223: 第八章    卤素

( 2 ) 稳定性

HXO3 的稳定性高于 HXO ,但也容易分解。 HClO3 和 HBrO3 仅存在于溶液中,减压蒸馏冷溶液可得到黏稠的浓溶液。

Page 224: 第八章    卤素

分解反应的进行方式和条件为 光催化分解

2 HClO3 —— 2 HCl + 3 O2

光照

歧化分解 4 HClO3 —— 3 HClO4 + HCl

Page 225: 第八章    卤素

浓溶液热分解,以爆炸方式进行

8 HClO3 (浓)—— 4 HClO4 + 2 Cl2 + 3 O2 + 2 H2O

4 HBrO3 (浓) —— 2 Br2 + 5 O2 + 2 H2O

Page 226: 第八章    卤素

盐的稳定性大于相应酸的稳 定性。为什么?

但受热时也发生分解。

催化分解

2 KClO3 ——— 2 KCl + 3 O2

MnO2

Page 227: 第八章    卤素

KBrO3 , KIO3 等没有这种歧化分解方式。 因为 KBrO4 和 K5IO6 比相应的卤酸盐更易分解。

歧化分解

4 KClO3 ——— 3 KClO4 + KCl 400℃

Page 228: 第八章    卤素

分解反应的产物很复杂。

阳离子的不同、温度的不同以及催化剂的不同均影响产物。

热分解

2 Zn 2 —— 2 ZnO + 2 Cl2 + 5 O2( ClO

3 )△

Page 229: 第八章    卤素

产物中也有 ClO2 和 Cl2 ,但以 O2 和 KCl 为主。

我们最熟悉的下面的催化反应

2 KClO3 ——— 2 KCl + 3 O2

MnO2

Page 230: 第八章    卤素

卤酸中最稳定的是 HIO3 。

2 HIO3 ——— I2O5 + H2O443 K

它以白色固体状态存在,分解温度较高

Page 231: 第八章    卤素

I2O5 ,白色固体,是最稳定的卤素氧化物,分解温度约为 573 K 。

它是 HIO3 的酸酐。

Page 232: 第八章    卤素

一方面 HXO3 中 X 为 + 5 价,得电子趋势大,氧化性应当强 。

( 3 ) 氧化性

同种卤素的 HXO3 与 HXO 的氧化性相比较

Page 233: 第八章    卤素

另一方面 HXO3 的中心 X

比 HXO 中 的 X 的对称性高, 所以HXO3 相对稳定,配位的氧不易被

夺走。氧化性应当弱。

Page 234: 第八章    卤素

对 HXO3 来说后一种因素占主导,所以氧化能力 HXO3 弱于 HXO 。 卤酸的氧化性虽然弱于次卤酸,却不失为强的氧化剂。

Page 235: 第八章    卤素

5 HClO3 + 6 P + 9 H2O —— 6 H3PO4 + 5 HCl

HClO3 + S + H2O —— H2SO4 + HCl

5 HClO3 + 3 I2 + 3 H2O —— 6 HIO3 + 5 HCl

产物中将有氯气。 若氯酸过量呢 ?

Page 236: 第八章    卤素

含氧酸盐的稳定性高于其酸,所以其氧化性小于相应的酸。

溴酸的氧化性比氯酸强,碘酸的氧化性最弱。

Page 237: 第八章    卤素

盐中的 Mn+ 反极化能力小于酸中的 H+ ,故破坏 O 与 X 之间的结合的能力要小。

Page 238: 第八章    卤素

盐的稳定性强,氧化性弱。

Page 239: 第八章    卤素

( 4 ) 盐类的溶解度

氯酸盐基本可溶,但溶解度不大。

其余溴酸盐可溶。

溴酸盐中常见的难溶盐有 AgBrO3 , Pb 2 和 Ba

2

( BrO3 )( BrO3 )

Page 240: 第八章    卤素

碘酸盐可溶的更少,只有碱金属及铵盐可溶。

AgIO3 , Pb 2 ,( IO3 )

碘酸盐中常见的难溶盐有

Zn 2 , Cd 2 , Hg 2 ,( IO3 )( IO3 )( IO3 )

Page 241: 第八章    卤素

蓝色 Cu 2 ,

绿色 Cu 2•H2O

( IO3 )

( IO3 )

Ca 2 , Sr 2 , Ba 2 ,( IO3 )( IO3 ) ( IO3 )

Page 242: 第八章    卤素

( 1 ) 歧化法

3 X2 + 6 OH —— 5 X - + XO3- + 3 H2O

2. 卤酸及其盐的制取

通过卤素在碱中的歧化反应制备卤酸或卤酸盐

Page 243: 第八章    卤素

这一制备方法的优点是 ① 卤化物和卤酸盐溶解度的差别很大,很容易把产物分离出来。

② 平衡常数大,反应彻底。

3 X2 + 6 OH —— 5 X - + XO3- + 3 H2O

Page 244: 第八章    卤素

这种制备方法的缺点是

3 X2 + 6 OH —— 5 X - + XO3- + 3 H2O

X2 只有 转化为目的产物

XO3-,原料的利用率过低。

16

Page 245: 第八章    卤素

( 2 )直接氧化法

3 I2 + 10 HNO3 —— 6 HIO3 + 10 NO + 2 H2O

I - + 3 Cl2 + 6 OH -—— lO3-

+ 6 Cl - + 3 H

2O

使用强的氧化剂,将低氧化态的物质氧化成卤酸或卤酸盐

Page 246: 第八章    卤素

( 3 ) 卤酸盐与酸反应

H2SO4 浓度不宜太高,否则导致

产物浓度过高,易发生爆炸分解。

Ba 2 + H2SO4 —— BaSO4 + 2 HClO3

( ClO3 )

Page 247: 第八章    卤素

( 1 ) 酸 性 高氯酸是无机酸中最强的酸,高溴酸也是极强的酸。

8. 4. 4 高卤酸及其盐 1. 化学性质

但是高碘酸属于中强酸,其 K1 = 2.3 10 - 2

Page 248: 第八章    卤素

由于 I 的半径很大,周围配位氧原子数多。

I

OH

OH

HO

HO

O

OH

H5IO6 在真空中脱水可得偏高碘酸 HIO4 。

Page 249: 第八章    卤素

( 2 ) 稳定性和氧化性

浓高氯酸多以分子状态存在,此时 H+ 的反极化作用使 HClO4

不稳定,极易爆炸分解 4 HClO4 (浓)—— 2 Cl2 + 7 O2 + 2 H2O

Page 250: 第八章    卤素

2 HClO4 + I2 + 4 H2O —— 2 H5IO6 + Cl2

不稳定的浓高氯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但稀 HClO4 氧化能力弱。

Page 251: 第八章    卤素

稀 HClO4 中的 Cl ( VI

I )不能被 Zn 还原。 与 Zn 反应时,稀 HClO4

只显示其酸性

Zn + 2 HClO4 —— Zn 2 + H2 ( ClO4 )

Page 252: 第八章    卤素

原因是稀 HClO4 完全解离, ClO4

— 为正四面体结构,对称性高,稳定,所以氧化能力低。 SO2 , H2S , HI , Al 等都不能还原其中的 Cl VII 。

( )

Page 253: 第八章    卤素

从电极电势看,高卤酸中以高溴酸的氧化性为最强,高碘酸次之。

HClO4 HBrO4 H5IO6

1.19 V < 1.85 V > 1.60 V

E ⊖ ( VII / V )

Page 254: 第八章    卤素

H5IO6 在酸性条件下,可将

Mn2+ 氧化成 MnO4-

5 H5IO6 + 2 Mn2+ ———

2 MnO4- + 5 IO3

- + 11 H+ + 7 H2O

Page 255: 第八章    卤素

高氯酸盐和高溴酸盐的溶解性,与其他盐类有很大的差别。

( 3 )盐类的溶解度

其碱金属盐类和铵盐溶解度小,而其他盐类溶解度较大。

Page 256: 第八章    卤素

KClO4 , RbClO4 , CsClO4 ,

NH4ClO4 溶解度小。

而 AgClO4 , Ba 2 和

Pb 2 等溶解度较大。

( ClO4 )( ClO4 )

Page 257: 第八章    卤素

高碘酸盐基本上都是难溶的。

KBrO4 , RbBrO4 , CsBrO4

溶解度小。

Page 258: 第八章    卤素

2. 高卤酸的制备

高卤酸钾和浓硫酸反应,可制得高卤酸,

KClO4 + H2SO4 (浓)—— KHSO4 + HClO4

Page 259: 第八章    卤素

HClO4 在 7 kPa 下的沸点约为

300 K 。减压蒸馏即可把 HClO4 从

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Page 260: 第八章    卤素

减压蒸馏,是指在抽空减压的条件下物质的沸点降低,通过蒸馏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提纯的实验方法。

Page 261: 第八章    卤素

工业生产上,采取电解氧化 HCl ( aq )的方法制取 HClO4 。

Pt 阳极 Cl - + 4 H2O ClO4

- + 8 H+ + 8 e -

Ag ( Cu )阴极 2 H+ + 2 e - H2

Page 262: 第八章    卤素

电解法可得到 20% 的 HClO4 ,

经减压蒸馏可得浓 HClO4 。

现已经制得无水的 HClO4 。

Page 263: 第八章    卤素

质量分数低于 60 % 的 HClO4

溶液受热不分解。

质量分数 72.4 % 的 HClO4 溶

液是恒沸混合物,沸点 476 K 。

Page 264: 第八章    卤素

高溴酸直到 1968 年才制得,而且首次是在核反应中得到的。

Se 核在 蜕变过程中失去一个电子,即一个中子变成质子,成为 Br 核,但质量数不变。

4

8335

24

8334 BrOSeO ——

Page 265: 第八章    卤素

现在,一般用 XeF2 或 F2 氧化 NaBrO3 制取 NaBrO4 。

NaBrO3 + XeF2 + H2O ——

NaBrO4 + Xe + 2 HF

NaBrO3 + F2 + 2 NaOH ——

NaBrO4 + 2 NaF + H2O

Page 266: 第八章    卤素

质量分数为 55 % 的 HBrO4

( 6 mol•dm - 3 )溶液很稳定,373 K 不分解。

现已制出带结晶水的高溴酸 HBrO4•2 H2O 。

但质量分数高于 55% 的高溴酸则不稳定。

Page 267: 第八章    卤素

将氯气通入碘酸盐的碱性溶液中,可得高碘酸盐:

Cl2 + IO3- + 3 OH - ——

H3IO62 - + 2 Cl -

Page 268: 第八章    卤素

酸化高碘酸盐制高碘酸

Ba5 IO6 2 + 5 H2SO4 ——

5 BaSO4 + 2 H5IO6

( )

Page 269: 第八章    卤素

工业上采用电解氧化碘酸盐溶液的方法生产高碘酸盐

通电 IO3

- + H2O ——— IO4- +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