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信信信 信信信信信信信信 第第第 信信信信 第第第 信信信 信信信信信信信 第第第 信信信 信信信信信信信 信信信信信信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Upload
    amal

  • View
    12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 诺兰模型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复习思考题七.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一、信息系统开发的问题与条件. 1 、面临的主要问题. 系统建设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不匹配;. 已建成的系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低,即系统建成后对管理并无显著改善;.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的需要;. 组织结构陈旧,管理落后;. 系统使用人员的素质较低;. 系统开发环境落后,技术方案不合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第二节 诺兰模型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复习思考题七

Page 2: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系统建设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不匹配;

一、信息系统开发的问题与条件1 、面临的主要问题

已建成的系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低,即系统建成后对管理并无显著改善;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的需要; 组织结构陈旧,管理落后; 系统使用人员的素质较低; 系统开发环境落后,技术方案不合理; 系统开发以及运行维护的标准、规范混乱; 资源短缺,投入太少,而对系统的期望又过高。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更多地关心怎样建设一个信息系统,而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系统却注意不够,对于系统的具体方案考虑较少,对总体方案与发展战略问题不够重视。

Page 3: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一般来说,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企业应该具备以下各基本条件:

2 、开发信息系统应具备的条件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管理系统成功开发的关键。 企业必须有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性。实际需求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 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和保证,是信息系统发挥效能的基础。 企业有必要的投资保证,并能提供系统维护人员的编制和维护费用。 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满足系统建设的需要。 基础数据齐全、规范、准确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Page 4: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信息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指系统在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上,在系统具有的功能以及系统开发的效益上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战略性的,一般要求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为技术上先进、设备上精良、功能上完备、效益上良好等。

二、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 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是根据目前能够运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条件,结合某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确定的。一般系统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阶段来制定。

1 、总体目标

信息系统开发的具体目标是指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系统开发在系统环境、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递渠道以及系统功能上要达到的目标。

2 、具体目标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Page 5: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2 、具体目标 用户环境目标是指信息系统的建立,要为用户创造设备先进、操作方便、可靠,并且具有一套高效化的软件系统支持以及完整的工程管理规范标准等良好的使用环境。 信息处理目标是指信息系统的建立,要实现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进行收集、处理、存储、传送、提供各种经济管理信息,辅助决策的工作。 系统功能目标是指信息系统的建立要具有完备的功能。这里主要包括数据处理、预测、计划、辅助决策、控制反馈、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等功能。 信息管理目标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要实现新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渠道、层次以及数据共享等目标。

Page 6: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信息系统的开发投资是指从系统选项开始到系统实施运行以及系统运行期间所需投入资金的总和。一般概括为系统设备购置费、系统开发费和系统运行费三部分。具体包括购置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辅助设备的费用,机房的装修费用、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以及必要的人员培训费用等等,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因此提出系统开发任务的企业一定要有承受这项高额投资的经济实力。目前需要上亿元投资的较大信息系统的开发已屡见不鲜。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1.投入资金大

Page 7: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一个较大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严格地按照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评价的开发规范来进行的。这一过程是反复、螺旋式向前发展的、也称作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系统开发的难度和复杂性决定了系统开发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一般需要 3-5年。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融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等学科领域的理论技术为一体的高科学技术。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信息系统的开发前功尽弃,造成巨大的损失。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2 、开发周期长

3 、技术要求高

三、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Page 8: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到多种学科,因此需要一支由各种专业人员组成的开发队伍。既要有计算机硬、软件技术人员,还要有熟悉企业管理的专业人员,更需要有一部分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企业管理、掌握系统开发技术的多面人才来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设计工作。

系统开发既要考虑计算机主机、外设和通讯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又要考虑系统软件、通用软件的合理配备以及数以兆计的各种数据的合理组织。因此系统开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技术系统相比,其开发的难度要大得多、复杂得多。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4 、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开发队伍三、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5 、系统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Page 9: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2.抓主线原则 抓主线原则是指信息系统的建立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应该从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抓住主要问题。这样才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有利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消耗、压缩库存、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速资金周转,促进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是指信息系统开发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当前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换。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要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Page 10: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4.系统工程方法原则 系统工程是从系统的整体出发,为了合理、经济、有效地达到系统的目标而运用的思想、程序、组织、方法的总称。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使得系统开发在系统目标,系统计划,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实施中的方法、资源配置以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都得到一个通盘的考虑,使得系统开发工作有序的进行,并得到整体最优的效果。

3.实用性与先进性原则 目前在我国的信息系统开发中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和片面追求高档次的硬件设备,以及系统开发成功率低,使用价值不高等问题。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应该遵循既要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又要突出系统在技术上、管理上的先进性原则。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四、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Page 11: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信息系统是为用户开发的,最终是要交给用户使用的,只有用户通过运行才能对系统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必须从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设计到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用户,一切服务于用户的观点,这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首要前提。

信息系统开发的四统一原则是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软硬件环境”。这个原则是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它对加强系统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水平、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费用、方便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都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四、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6.面向用户原则

5.四统一原则

Page 12: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7.“一把手”原则 “一把手”泛指企业部门的厂长、经理、书记等,他们对

企业中的人、财、物有决策、指挥的权力。必须坚持“一把手”的原则,使他们亲自参加系统开发全过程的决策、指挥、协调工作。如系统目标的确定、管理体制的改革、机构调整、功能设计、设备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等问题。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一把手”的地位和作用,许多经验表明领导重视参与的程度是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8.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是指系统的开发要严格地按照系统开发工作

阶段的步骤来进行。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制定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进度计划。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都必须建立详细的文档资料,并通过开发领导小组或技术负责人的审核、鉴定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四、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Page 13: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二节 诺兰模型

( 1)开始阶段:特点是组织中只有少数人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是分散控制的、没有统一的计划。

一、诺兰四阶段模型 美国专家 Nolan 根据大量历史资料与对实际发展状况的考察,提出了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 诺兰认为:一个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的发展通常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 2)扩散阶段:由于大家都学会了计算机使用方法,应用面迅速扩大,以至于在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费用方面都产生了危机。 ( 3)控制阶段:组织开始制定管理方法,控制对计算机的随意使用,使得计算机使用正规化、制度化,推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尽管这种控制可能会影响到一些潜在效益的实现。

Page 14: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4)综合阶段:对各种应用加以综合。建立良好的控制方法,使信息系统的工作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信息系统的应用逐渐成熟。

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少数引入的一些计算机主要起—种宣传、启蒙的作用,当然也就谈不上发挥什么实际的效益,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只是由于新鲜,不要求实际的效益。

二、诺兰六阶段模型

第二节 诺兰模型一、诺兰四阶段模型

1 、开始阶段

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些初期尝试的成功,使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开始产生了实际的、基于自身工作需要的兴趣。计算机的销售量开始上升。然而这个阶段,计算机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管理的尚属少数。学习及普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的工作。

2 、扩散阶段

Page 15: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投入使用的应用系统多起来。在某些方面人们尝到了甜头,计算机发挥了作用,然而在更多的方面,由于缺乏全局考虑,各单项应用之间不协调,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甚至相去甚远.得不偿失。人们最初的新鲜感已经过去,实际的要求占了主导地位。

第二节 诺兰模型二、诺兰六阶段模型

3 、控制阶段。

4 、综合集成阶段。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由于前一阶段的教训,人们开始认真地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切实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Page 16: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5 、数据管理阶段。 在系统集成基本完成的条件下,信息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水平上。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常信息处理工作已经普遍由计算机完成。这时,计算机作为日常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投资开始见效。

第二节 诺兰模型二、诺兰六阶段模型

6 、成熟阶段。 在日常数据已经进入计算机的条件下,人们进一步对这些数据加工整理,充分利用,进而使决策水平提高,优化管理,避免失误,真正发挥对各级决策的支持作用。这时,计算机的作用才大大发挥出来。

诺兰认为,这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规律,各阶段是不能超越的。这个模型是我们进行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参考。

Page 17: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生命周期法的整个开发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基本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

在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中,常用的有四种典型方法,它们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一、生命周期法 (SDL-Structured Design Life Cycle)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信息系统在原系统的基础上产生、发展与老化,最后又被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系统所取代,这种系统发展更新的过程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法又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法、瀑布法等,是一种采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按照生命周期的工作步骤来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Page 18: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系统规划阶段:根据用户的系统开发请求,初步调查,明确问题,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不满足,则要反馈修正这一过程;如果不可行,则取消项目;如果可行并满意,则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一、生命周期法

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若方案不可行则停止项目;若方案不满意,则修改这个过程;若可行并满意,则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结构与功能设计。与此同时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购置与安装设备,最终给出设计方案,若不满意,则反馈修改这个过程;如可行,则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Page 19: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同时进行编程(由程序员执行 ) 、人员培训 (由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培训业务人员和操作员 ) 以及数据准备 (由业务人员完成 ) ,然后投入试运行。如果有问题,则修改程序;如果满意,则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一、生命周期法

系统运行维护阶段:系统运行阶段的任务是同时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评价、监理审计三部分工作。然后分析运行结果,如果运行结果良好,则送管理部门,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如果有点问题,则要对系统进行修改、维护或者是局部调整;如果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大问题 ( 这种情况一般是系统运行若干年之后,系统运行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时才可能出现 ) ,则用户将会进一步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要求,这标志着老系统生命的结束,新系统的诞生。

Page 20: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这种开发方法也逐渐地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 ( 主要是手工绘制各种各样的分析设计图表 ) 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另外,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一、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面向用户的原则。2.强调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3.运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严格按阶段、按顺序进行。5.文档标准、规范。

Page 21: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快速原型法是一种实用的系统开发方法,它是开发者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实验性的、简单的信息系统原型,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对原型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如此反复直到得到用户和开发者都比较满意的系统为止的开发方法。如图 7.1所示。

二、快速原型法( RPP—Rapid Prototyping)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确定用户需求,把握系统整体概念,进行费用估算

开发系统初始原型

原型讨论修改

满意?

产品作业原型

停止开发

图 7.1 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

否 停止

Page 22: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原型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开发者在正式开发之前就可得到用户的真正认可。

原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二、原型法

1.系统开发效益高。系统开发的周期短、速度快、费用低,能获得较高的综合开发效益。

2.系统适用性强。由于原型法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的开发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所以系统开发的成功率高,容易被用户接受。

3.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维护性。由于用户参与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对系统的功能容易接受和理解,使得系统的移交工作比较顺利,而且有利于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4.系统的可扩展性比较强。

Page 23: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原型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系统的开发缺乏统—的规划和开发的标准,难以对系统的并发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原型法对系统开发的环境要求较高。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二、原型法

三、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1.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面向对象( Object Oriented ,简称 OO)方法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当我们设计和实现一个客观系统时,如能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把系统设计成由一些不可变的 (相对固定 ) 部分组成的最小集合,这个设计就是最好的。这些不可变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对象。

Page 24: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1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是以事物 ( 对象 ) 为中心考虑计算机的处理体系。这里指的事物不仅基于信息隐蔽和抽象数据类型等概念,还把事物的形象 ( 数据 ) 、功能同意义 ( 处理 ) 一体化,作为处理的基本单位,即把系统中所有资源都视为“对象”,每个对象都封装数据和方法,而方法实施对数据的处理,所以面向对象时,只要给出“执行它”的信息,便可以完成处理。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2 、面向对象法主要特点: 面向对象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

具,直接完成了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体系统构之间的转换,避免了其它的方法在开发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和复杂性,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等到软件模块结构之间多次转换映射的繁杂过程;但是,面向对象法需要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另外在大型的 MIS 开发中如果不经自顶向下的整体划分,而是一开始就自底向上的采用 OO 方法开发系统同样也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等问题。

Page 25: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这一术语的英文为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缩写为 CASE 。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特别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过程,就一直是制约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瓶颈”。人们把图形处理技术、程序生成技术、关系数据库技术和各类开发工具集成在一些来辅助人们开发信息系统,这就是 CASE ,它是一组工具和方法的集合,可以辅助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软件开发,为系统开发的工程化、自动化进而智能化打下基础。

四、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的概念

( 1)在实际开发一个系统时, CASE 环境的应用必须依赖于一种具体的开发方法,例如结构化方法、原型方法、 OO 方法等等;而—套大型完备的 CASE 产品,能为用户提供支持上述各种方法的开发环境。

2 、 CASE 环境的特点

Page 26: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2) CASE只是一种辅助的开发方法,这种辅助它要体现在它能帮助开发者方便、快捷地产生出系统开发过程的各类图表、程序和说明性文档。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2 、 CASE 环境的特点

( 3)由于 CASE 环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开发系统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得利用 CASE 开发一个系统时,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开发过程的做法以及实现系统的措施等方面都与传统方法有所不同。

综合以上分析,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等,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只有在实际运用中互相结合才能在系统开发中发挥较为理想的效果。

Page 27: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规划,一般是指对较长时期的活动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计划。战略问题是关于一个组织自下而上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企业战略规划是对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关于发展方向、目标方面的计划。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关于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规划,也称为总体规划。它通常包括主要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等。

一、战略规划概念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战略规划是系统开发的前提条件2 、战略规划是系统开发的纲领3 、战略规划是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4 、战略规划是系统验收评价的标准

Page 28: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与步骤(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一般来说,整个战略规划包含如下主要内容:1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2 、了解当前的能力状况3 、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4 、近期计划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并不是一经制定就再也不发生变化。事实上,各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随时影响整个规划的适应性。因此,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总是要做不断修改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Page 29: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共分为13 个步骤,如图 7.2所示。

7

开始

收集初始信息

确定规划的基本问题

现状评价、识别计划约束

用户、系统开发领导小组

准备规划矩阵

现状评价、识别计划约束

识别活动

列出工程项目活动 列出重复性活动

选择最优活动的组合

确定优先权、估计项目成本、人员要求

准备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写出MIS 战略规划

返回到前面合适的位置总经理批准

结束

批准

图 7.2 战略规划的步骤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Page 30: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用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很多,包括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产出/方法分析,投资回收法,征费法等。应用最多的有三种方法。

三、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关键成功因素法 (CSF :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是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illian Zani 提出的,并在 MIS模型中首先应用的一种方法。

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全面调查法,后面讨论的企业系统规划法就属于这一类方法。另一类是重点突破法,即先抓住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组织的信息需求。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这类方法应用的典型。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Page 31: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在每一个企业组织中,都存在着对该组织的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我们称之为关键成功因素。决策的信息需求就往往来自于这些关键成功因素。 在不同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时期内,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对不同的信息系统,其信息需求各不相同,而同一个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在不同的时期也会不同。系统开发者应把精力集中于那些对管理活动确有帮助的信息,必须具备鉴别与选择信息的能力,即侧重于“成功因素”。表 7.1 中列出了两个不同行业中成功因素的确定,以及它们所支持的组织的目标。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Page 32: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表 7.1 不同行业的成功因素及它们所支持的组织目标

行业行业 目标目标 成功因素成功因素

汽车汽车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投资回收投资回收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新产品成功新产品成功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有效的销售系统有效的销售系统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节能标准节能标准

超级市场超级市场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产品组合产品组合存货量存货量推销活动推销活动

在规划一个信息系统时,应注意三点:系统必须适合企业或组织所属的行业以及它采用的特殊策略;系统应能识别那些为使企业成功而在管理上要经常给予认真关注的关键因素;在系统提供给各管理阶层的报告中应突出有关关键因素的情况。

CFS 法归纳为四个步骤,如图 7.3所示。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Page 33: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图 7.3 关键成功因素法步骤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起点是企业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终点是到产生数据字典。从建立数据库开始,逐步推进,直至细化到数据字典。 CSF 法能够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重点突出。它比较适合在高层领导的规划中应用。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Page 34: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1)组织的使命( 2)组织的目标( 3)组织的战略( 4)其他的战略性组织属性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二)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ST :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是将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它战略变量(如管理的水平、发展趋向、重要的环境约束等 ) 组成的一个“信息集合”。把组织的战略目标集合转变为信息系统战略目标集合的过程就是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过程。

1 、组织的战略集合 组织战略集合是指组织的要求和方向等元素,是组织本身战略规划过程的产物。主要包括组织的使命、目标、战略以及别的一些同信息系统有关的战略性组织属性。

Page 35: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1)系统目标 系统目标主要定义信息系统服务的要求。可以类似于组织目标的意义上来叙述,但要更加具体。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2 、信息系统战略集

信息系统战略集的元素构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要素,由系统目标、系统约束和系统设计战略组成。

( 2)系统的约束 为了使信息系统的计划有效,要同时确定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最明显的外部约束是政府和企业界对组织报告的要求,以及信息系统所需的同其他系统的接口环境。内部的约束则产生于组织本身的特性,例如人员的组成、实践和资源等,最为明显的内部约束是信息系统的预算。

Page 36: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3)系统开发的战略 指导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是信息系统战略集的重要因素,相当于在进行开发时应当遵守的一系列的原则,如在提高管理决策方面的有效性原则,对系统应变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及采用科学的开发方法和合理的管理等。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2 、信息系统战略集

SST 法归纳为识别和阐明组织的战略集和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信息系统的战略集两个步骤,如图 7. 4所示。

3 、 SST 法基本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Page 37: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使命目标战略

其他战略性组织属性

组织战略集

系统目标系统约束

系统战略计划

信息系统战略集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过程

图 7.4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过程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3 、 SST 法基本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 :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是美国IBM公司在 70年代初为指导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而建立起的一种规范方法。这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论,它可帮助企业做出信息系统的规划,来满足其近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三)企业系统规划法

Page 38: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1. BSP 方法论的基本出发点 支持整个企业需求的总信息系统一般来说规模都较大,不可能一次完成,因而有必建立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从而形成了 BSP 的对大型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即“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实施。如图 7.5所示。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企业组织

数据文件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类

信息系统

数据库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计划 计划实施

图 7.5 运用 BSP 方法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

Page 39: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BSP 方法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首先是自上而下的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的过程、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的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图 7.6所示的四个阶段。

定义企业目标 定义企业过程 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数据类

图 7.6 BSP 法的主要阶段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2 、 BSP 方法的步骤

( 1)定义企业目标,这是要在各级管理部门中取得一致的看法,明确企业的方向,使信息系统直接支持这些目标。

( 2)定义企业过程,企业过程被定义为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它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需顾及与组织机构的联系。

Page 40: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企业管理活动是由许多企业过程组成的,主要归纳为计划与控制、产品和服务及支持资源三个方面,识别企业过程实际也是识别这三个方面的过程。如图 7.2 , 7.3 , 7.4所示。

表 7.2 计划与控制过程战略规划战略规划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 战略规划战略规划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

经济预测经济预测组织计划组织计划政策开发政策开发

放弃放弃 //追求分析追求分析

市场市场 //产品预测产品预测工作资金计划工作资金计划职工素质计划职工素质计划运行计划运行计划

预测管理预测管理目标开发目标开发

预算预算测量与评价测量与评价

要求要求 获得获得 服务服务 退出退出

市场计划市场计划市场研究市场研究预测预测定价定价

工程设计开发工程设计开发产品说明产品说明工程记录工程记录生产调度生产调度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接受接受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装储运包装储运

销售销售定货服务定货服务运输运输运输管理运输管理

表 7.3 产品和服务过程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2 、 BSP 方法的步骤

Page 41: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表 7.4 支持资源的企业过程 周期周期

过程过程

资源资源

要求要求 获得获得 服务服务 退出退出

资金资金 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成本控制成本控制

资金获得资金获得接收接收

公文管理公文管理银行账银行账会计部账会计部账

会计支付会计支付

人才人才 人事计划人事计划工资管理工资管理

招聘招聘转业转业

补充和收益补充和收益职业发展职业发展

终止合同终止合同退休退休

村料村料 需求生产需求生产 采购采购接收接收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 定货控制定货控制运输运输

设备设备 主设备计划主设备计划 设备购买设备购买建设管理建设管理

机器维修机器维修家具家具 \\附属物附属物

设备报损设备报损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2 、 BSP 方法的步骤

Page 42: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3)定义数据类 这是在要支持的过程提出后进行的,一个数据类是指为支持一个或多个企业过程所需的一大类数据。定义数据类工作有以下三个步骤: ① 识别数据类。以企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其数据的类型去识别出数据类,可以归纳出四种数据类型,即存档类数据、事务类数据、计划类数据和统计类数据。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根据对企业组织机构的输入/输出数据的调查,结合数据的四个类型可以绘制出实体/数据类型表,如表 7.5所示。

Page 43: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表 7.5 实体数据类型表实体数实体数据类据类

产品产品 客户客户 设备设备 材料材料 资金资金 人员人员 其其它它

计划型计划型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新产品开发计新产品开发计

划划质量计划、规质量计划、规

划划

销售计划销售计划市场研究计市场研究计

划划

设备维修设备维修计划计划机台定额机台定额计量器及计量器及维修计划维修计划

原材料采购原材料采购计划计划

原辅料使用原辅料使用计划计划

零件耗用计零件耗用计划划

原料定额原料定额

服务计服务计划划财务预财务预算算

劳动工资劳动工资计划计划劳动定额劳动定额通知职工通知职工培训计划培训计划

工工作作计计划划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① 识别数据类

② 数据/信息转换。 将表 7.5给出的数据,要分析各个过程使用或产生了什么数据类,确定工作包括:按产品 /服务生命周期顺序,构造一系列的输入 - 处理 -输出数据类图,每个输入和输出都是特定的数据类,要识别的是输入或输出的信息实体,确定数据类的一种替代方法是选定一些企业过程做样本来制作输入 - 过程 -输出图。如图 7.7所示。

Page 44: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计划

生产

市场

财务

调度

分析

利润分析报告

销售分析报告

生产调度计划

顾客产品

销售领域

财务

顾客

产品

产品需求材料单

设备

图 7.7 数据 / 信息转化图例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② 数据/信息转换

Page 45: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 4)定义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先将 U/ C矩阵中的内容进行调整,然后将排列好的 U/C矩阵转换为数据流程图。具体做法是在 U/C图中各业务子系统的界限之外寻找对应的 U,确定画出输入、输出各子系统的数据流,经过整理后就得到了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总图。

第四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③ 建立数据类与过程的关系。在识别数据类和数据/信息转换的基础上,将数据类作为列,企业过程 (或功能 ) 作为行,用字母 C 和 U 来表示哪个过程产生该数据和哪个过程使用该数据,关系为无用时空着不填的原则,就可以绘制出初步的数据类/过程关系矩阵图,也称为 U/ C图,本处不做详细介绍。

Page 46: 第七章  信息系统开发总论

当前开发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要想成功开发一个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 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诺兰的四阶段模型和六阶段模型的内容是什么? 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生命周期法?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原型法?有哪些优缺点? 什么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有哪些?

复 习 思 考 题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