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生生 生生生生生 学学 学学 学学 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Seminar I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 Upload
    ulema

  • View
    108

  • Download
    5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Seminar I.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学生:冉 春 秋 导师:张卫 研究员 海洋产品与工程研究组. 提 纲. 制氢方法的简介 生物制氢方法的介绍 生物制氢技术的运用、前景 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 . 制氢方法的介绍. 1. 基于化石燃料的方法 天然气的蒸气重整; 天燃气的热裂解; 石油碳氢化合物重组分的部分氧化; 煤的气化; 热裂解或气化 占整个氢气产量的 90% 以上. 2. 基于以水为原料的方法. 电解; 光解; 热化学过程; 直接热分解 占整个氢气产量的 4% 左右. 3. 基于生物技术的方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学生:冉 春 秋

导师:张卫 研究员海洋产品与工程研究组

Seminar I

Page 2: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提 纲 制氢方法的简介 生物制氢方法的介绍 生物制氢技术的运用、前景 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Page 3: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一 . 制氢方法的介绍1. 基于化石燃料的方法天然气的蒸气重整;天燃气的热裂解;石油碳氢化合物重组分的部分氧化;煤的气化;热裂解或气化

占整个氢气产量的 90%以上

Page 4: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2.基于以水为原料的方法 电解; 光解; 热化学过程; 直接热分解

占整个氢气产量的 4%左右

Page 5: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3.基于生物技术的方法 藻类和蓝细菌光解水; 光合细菌光分解有机物; 有机物的发酵制氢; 光合微生物和发酵性微生物的联合运用 生物质制氢

Page 6: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生物制氢的优点 耗能低、效率高; 清洁、节能和可再生; 原料成本低,制氢过程不污染环境; 一些生物制氢过程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Page 7: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二 . 生物制氢方法的介绍1. 直接光解技术(绿藻) 在厌氧条件下,绿藻既可以利用氢作为电子供体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或释放氢气

Page 8: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由于氧对氢酶的严重抑制,必须将光合放氧和光合放氢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分开,可以通过部分抑制 PSII 光化学活性来实现:元素调控,如:硫、磷

PSII 抑制剂,如: DCMU 、 CCCP 、 FCCP代表性藻株有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产氢速率为: 7.95mmol H2/L ,100h.

Page 9: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2.间接光解产氢(蓝细菌)蓝细菌主要分为:蓝绿藻、蓝藻纲类、蓝藻类

固氮酶:催化还原氮气成氨,氢气作为副产物产生

吸氢酶:氧化由固氮酶催化产生的氢气可逆氢酶:能够氧化合成氢气

Page 10: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总反应式为:12H2O + 6CO2 Light energy C6H12O6 +6O2

C6H12O6 + 12H2O Light energy 12H2 +6CO2代表性菌(藻)株:Anabaena variablilis 4.2 umol H2/mg chla/h

Page 11: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3.光发酵产氢(无硫紫细菌) 无硫紫细菌在缺氮条件下,用光能和还原性底物产生氢气 : C6H12O6 + 12H2O Light energy 12H2 + 6CO2代表菌株为:Rhodospirillum rubrumL: 180 ml H2/L of culture/h; Rb.spheroides: 3.6-4.0 L H2/L or immobilized culture/h 已有将这类微生物光发酵产氢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实例

Page 12: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4. 光合异养微生物水气转化反应产生氢气 一些光合异养微生物在暗条件下能够利用 CO做为单一碳源,产生 ATP 的同时释放出 H2 、CO2

CO(g) + H2O(l) → CO2(g) + H2(g) (1) Rubrivivax gelatinosus CBS 不仅可以在暗条件下进行 CO- 水 - 气转换反应,而且能利用光能固定 CO2 将 CO 同化为细胞质;即使在有其他有机底物的情况下,其也能够很好利用 CO

Page 13: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 2 ) Rubrivivax gelatinosus CBS 能够 100% 转换气态的 CO 成 H2 ;( 3 )这类微生物的氢酶具有很强的耐氧性,在空气中充分搅拌时氢酶的半衰期为 21h.代表性菌株:Rubrivivax gelatinosus CBS 96mmol H2/mg cdw/h

Page 14: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5. 暗发酵制氢 厌氧细菌利用有机底物进行暗发酵产生氢气;温度范围 25-80℃,或超高温 80 ℃(1)当乙酸为终产物时:C6H12O6 + 2H2O→ 2CH3COOH + 4H2 + 2CO2(2)当丁酸为终产物时:C6H12O6 + 2H2O→ CH3CH2CH2COOH + 2H2 + 2CO2 当 H2 、 CO2 分压增加,产氢速率明显降低,合成更多与产氢竞争的底物

Page 15: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氢气产生速率与: pH 、水力停留时间、 氢分压等有很大关系 利用厌氧细菌发酵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具有很强的环境、经济效益

Page 16: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三 . 生物制氢技术的运用前景BioH2 system H2 synthesis rate 1.0 kW (mmol H2 (l × h)) FC(l)Direct photolysis 0.07 3.41*105Indirect photolysis 0.355 6.73*104Photo-fermentation 0.16 1.49*105CO-oxidation 96.0 2.49*102Dark fermentationsMesophilic,undefined 121.0 1.98*102

Page 17: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暗发酵体系和 CO- 水气转换系统具有较强的实际运用前景,其他生物制氢模式也值得深入研究,以增加产氢速率和产氢量暗发酵体系: 500L 2.5 KW PEMFC 1000L 5.0 KW PEMFCCO- 水气转换系统 : 624L 2.5 KW PEMFC 1250L 5.0 KW PEMFC

Page 18: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一个工程化问题:当反应器容积增大后,因为传质、单位细胞容积负荷、光通路等变化对产氢反应速率的变化

Page 19: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四 . 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方向1. 绿藻直接光解水制氢技术( 1 )通过基因工程水段改变集光复合体尺寸,以增加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2 )改变氢酶基因的耐氧性,或是进行定向克隆;( 3 )优化设计,降低光生物反应器的成本;( 4 )优化调控方法、工艺条件,增加产氢速率、产氢量 .

Page 20: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2.蓝细菌(藻)间接光解水制氢技术( 1 )筛选高活性氢酶或高异性细胞结构的菌(藻)株;( 2 )基因工程水段消除吸氢酶,增加双向氢酶的活性;( 3 )优化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Page 21: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3. 光发酵系统( 1 )消除其他竞争性微生物,以减少对营养的消耗;( 2 )共培养利用不同光能的微生物4. 暗发酵生物制氢技术( 1 )研究气体快速分离技术,减少因氢、二氧化碳分压增加抑制产氢速率———膜技术的使用;( 2 )防止因一氧化碳积累对 PEMFC 的毒害;( 3 )诱变高产氢能力的菌株;( 4 )优化反应器的设计—如固定床的使用

Page 22: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总 结

生物制氢技术总体上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但其在原料来源、能源消耗、环境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所以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

Page 23: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 David B. Levina, Lawrence Pitt, Murray Love. Biohydrogen production: prospectsand limitations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9 (2004) 173 – 185.( 2 ) Patrick C. Hallenbeck, John R. Benemann.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fundamentals and limiting proces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7 (2002) 1185 – 1193.( 3 ) K.Vijayaraghavan, Mohd Amin Mohd Soom. Trends in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4 ) Herbert H.P. Fang, Hong Liu, Tong Zhang. Phototrophic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acetate and butyrate in wastewa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Page 24: 生物制氢过程的运用、前景 和发展方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