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 今天 》 作者: 【美】辛 西 娅 · 斯托克斯 · 布朗 译者: 安蒙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 年 7 月 《人类出路》 作者: 张国群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 年 4 月 本书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交织 融合,向读者讲述了较为完整的 地球历史,从宇宙的起源 —一 个原子大小的单点,直到今天几 十亿人的生活。作者不仅描绘了 世界的过去和现在,阐述了自然 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微妙关系,还 恰当地介绍了近年来生物、地质、 环境、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 果。这个“大历史观”将会改变我 们的一些认识,诸如对地球命运 的看法,以及人类在历史中扮演 何种角色等。 值此全球一村而又危 机四伏之际,它探索人类 的进化密码,开启人类困 局之锁,揭秘人类突破之 路。它倡导古已有之的天 道信仰,希望能为人类把 脉息、寻病根、开良方。书 中提到,人类最早的生存 与进化伴随着人与天的矛 盾,而经历了人与权、人与 人的矛盾之后,我们又再 次开始面临人与天的矛 盾。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E-mail:[email protected] 开卷 责编:陈妍凌 责编:张春燕 电话: (010)67112251 传真: (010)67113772 星期四 2015/11/12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E-mail:[email protected] 应知 08 山水锦绣华章 —读《吉安读水》 ◆陈华文 几千年来,人类创造了灿烂 的历史文明。然而文明的飞跃, 常常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英 国学者克莱夫 · 庞 廷 的《绿色世界 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以历史 文明为切入点,考察自然生态的演 化历程,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供思想借鉴。 “打捞”历史深处的生态之秘 庞廷曾任教于英国斯温西威 尔士大学,讲授政治学和国际关 系。不久前,他提前退休,默默地 生活在一个希腊小岛上,修建花 园、种植橄榄,过着世外桃源般的 日子。庞廷学识渊博、通晓历史, 有着浓郁的生态情怀。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它重 返历史深处,“打捞”尘封已久的 生态之秘。庞廷在书中如同一位 游侠,从苏美尔到古埃及,从复活 节岛到罗马帝国,对世界各地的 文明兴衰进行考证。 庞廷的核心观点是 庞廷的核心观点是 人类努 人类努 力创建的文明社会 力创建的文明社会 是依靠对自 是依靠对自 然资源的开发而繁荣起来的 然资源的开发而繁荣起来的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 能维持增长到极限的人口时 能维持增长到极限的人口时 类文明社会的最后结局将是走向 崩溃。 全书共17章,主要围绕地球 资源、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疾 病健康、城市污染等热点问题展 开。庞廷从具体案例着手,以“剥 洋葱”的方式,在众多数据图表的 支撑之下层层剖析,并提出破解 生态迷局的建议。如第一章中, 他以太平洋上一个名为复活节岛 的生态变迁为入口,用生动而不 失严谨的语言,讲述一座曾经有 着灿烂文明历史的岛屿何以走向 衰败。 不难看出,庞廷为撰写此书 搜集了大量素材,但并没有迷失于 史料的堆砌,而是从史料中探析生 态的意蕴。 人类文明伴随着自然破坏 地球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母 亲。它的漫长地质演化和生物进 化,为人类的出场做了周密的铺 垫。与地球 46亿年的年龄相比, 人类的繁衍不过是在瞬息之间。 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 和大自然的关系相当不错,全球 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数不清 的草木、果实和兽类,成为人类得 以繁衍的保障。 然而伴随文明程度的提升, 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快速增长。 在庞廷看来,古印度文明的衰败, 与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与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每逢雨季 每逢雨季 恒河就会淹没沿 恒河就会淹没沿 岸大片地区 岸大片地区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土壤出现 土壤出现 盐化现象,导致农作物产量下 降。为了修建大规模的宫殿、神 殿和民居,恒河流域广袤的森林 遭到砍伐,林地面积锐减。古印 度文明因此走向衰亡。 书中,作者还专门针对中国 古代的毁林问题进行了讨论。黄 土高原土地肥沃、草木繁盛、水量 充足,是中华文化的摇篮。然而 为了生存,先人们在黄土地上大 面积种植农作物,并清除了其他 绿色植被,致使疏松的黄土不可 避免地遭受雨水侵蚀,长年累月 就形成巨大的沟壑和峡谷。黄土 高原生态恶化后,古代政治中心 不得不向东南迁移。 放低姿态,谦逊待万物 工业革命后,人类的逐利欲 空前膨胀,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和 城市建设,使得人类生活领地不 断扩大,而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快 速萎缩。庞廷认为,地球正面临 第六次动植物大灭绝的威胁,而 人类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地球生态系统一旦失衡,不 仅会威胁人类健康,还会带来多 方面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提 高生活质量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全人类 的智慧。 读《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 文明的衰落》,不难得出这样的启 示:人类在向更高的文明程度迈 进时,也要放低姿态,兼顾自然, 以谦逊、平等之心对待万物。如 果人类自高自大,漠视自然,那么 人类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都将 灰飞烟灭。 新闻眼 2014 年度《温室气体公报》近日发布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温 室 气 体 公 报》显 示 ,2014 年 大 气 中 温室气体的浓度再创新纪录,并在 持续不断地上升,加剧了气候变 化。《公报》指出,1990 年~2014 年 期 间 ,温 室 气 体 上 升 了 36%。 世 界 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 · 雅罗发布 警告说,二氧化碳是看不见的潜在 威胁,必须马上采取行动。若全球 温度持续走高,极端事件将更多, 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未知 领域。 根据世界银行《冲击波:管理气候 变化对贫 困 的 影 响》报 告 ,如 果 不 迅 速 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模式,到 203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1亿人陷 入极端贫困。目前,贫困人口已处于 与气候相关的高风险中,比如降雨减 少导致农作物歉收、极端天气事件导 致食品价格猛涨、热浪与洪涝灾害导 致疾病增多。 对农业影响最大。农业是许多穷 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多个模型研究表 明,到2030年,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全 球 作 物 产 量 损 失 达 5% ;到 2080 年 损 失 多达 30%。 导致更多健康问题。气候变化还 会造成疟疾患者增多,腹泻问题更加普 遍,并导致其他一些健康问题。与气候 变化相关的高温天气增多则会引起劳 动生产率降低,这些问题也将导致贫困 加剧。 气候变化导致贫困加剧?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即将在法国巴黎召开,各国谈判代 表已围绕气候变化展开积极磋商, 有望达成历史性协议。作为世界 两大碳排放国,中美再度在气候变 化问题上达成合作。两国确定了 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共同愿景、国内 气候政策促进及加强双边与多边 气候合作三方面的内容。 中 国 确 定 2030 年 将 每 单 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 上 降 低 60% ~65% ,并 将 森 林 容 积 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450立方 米。中国将于2017年建立全国范 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启动绿色 配电项目。 美国确定在2030年达成发电 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 年 下 降 32%的 目 标 ,并 重 申 向 绿 色 气候基金注资 30亿美元的承诺。 小贴士 中美气候变化新声明将推动巴黎气候谈判 氧化亚氮对 长寿命温室气体 辐射强迫的贡献 位居第三。2014 年全球平均氧化 亚氮浓度达到 327.1ppb,比上一 年 增 加 1.1ppb, 是工业革命前水 平的1.21倍。2013 年 ~2014 年 的 增 量大于过去10年 的平均增长率。 温室气体增速有多大? 温故知新 西班牙-伊札纳站 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特内 里费的一座山顶,处于强副 热带逆温层上方。从1984 年开始在线观测温室气体 CO2 和 CH4 ,2007 年开始在 线观测N2O 和 SF6 韩国-安眠岛站 由韩国 气象厅运行,位于朝鲜半岛 西海岸。冬季至春季受大陆 气团影响,夏季受来自北太 平洋的海洋气团影响。自 1999 年起,观测 CO2 和 CH4 及N2O、CFC和 SF6,同时还 收集CO2 的同位素资料。 法国-多姆山站 由法国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克莱蒙 费朗第二大学运行,是欧洲 研究基础设施综合碳观测系 统的一部分。观测站所在地 的空气能够代表区域大气本 底的天气尺度大气成分。自 2000年起,多姆山站开展大气 CO2等温室气体的在线观测。 温室气体观测站如何分布 图说新闻 付秀宏 以《绝版的周庄》享誉文坛 的王剑冰先生,其新著《吉安读 水》让我爱不释手。这是一部 优美的散文集,王剑冰运用雅 致的诗性语言,在抒情中融入 理性思考,在叙述中透露生命 哲理,既有一种性灵至纯之美, 又有地域神采的哲理沉思,让 我不禁对吉安心向往之。 “两条水流合二为一形成 了更加美丽精致的水叫赣江。 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串起了 一个个明珠,其中一个闪着耀 眼的红、迷人的绿的明珠就是 吉安。”这种神奇的笔墨,一下 把赣江水润泽的两岸风光连缀 起来了。 庐陵是江西吉安的古称, 在这里汇集了诸多元素:山峰 叠翠、赣水欢腾、舟楫如织、白 鹭 齐 飞、文 人 雅 士、沃 野 田 畴、 理学之邦、红军摇篮、吉州窑陶 瓷、白 鹭 洲 书 院 …… 而 重 教 传 统曾使这里数度成为各种文明 的发源地。难怪白鹭洲书院堪 称江南四大书院之冠,阳明书 院更有“东南邹鲁、西江杏坛” 的美誉。 王剑冰几次从郑州来到吉 安,读美丽精致的水,读人文深 厚的水,以“对万物亲”的诗性 情怀,把吉安的山山水水、风物 民俗当作自己不倦的初心。这 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愫感动, 一种与才气贯通的谦虚姿态, 将吉安的山水与人文契合、历 史遗迹与现今风范融合,激荡、 热烈而纯美,令人颌首惊叹。 王剑冰身在吉安心系红色 风云,胸怀山水,思接历代人 文,于润泽悠长处激扬时代豪 情,于深沉清雅间放射理性光 芒。 吉安是一个迷人而神奇的 地方,有滔滔汩汩、喷珠溅玉的 赣江哺育,又有富水、恩江、沙 溪和吉水的恩泽。作者用散文 魔笔与意境神韵,把最明净、最 清澈、最闪亮的歌吟献给了亦 柔亦刚的吉安。 散文家王剑冰是山水风物 大家,他说吉安的水是偏男性 化的,因为吉安的水见证了山 的生长。其实,在水一方生长 的不仅是物化的山,还有旺盛 的精神和骨气,更有很深的文 化豪气与魂魄。在吉安读水, 可以洗涤身体中的尘俗,过滤 灵魂的浮躁,培固内心的绿洲, 坚守无私的信仰。 “吾心即山水”,王剑冰化 水为山,化山为魂,最终山水合 一、魂魄俱在。当吉安山水从 他的胸臆而出,山水的色彩、声 音、动态,都化为他散文中瑰丽 的意象、音韵和节奏。《吉安读 水》显露了江西山水的慷慨风 韵,激荡了井岗文化磊落苍茫、 横绝千里的雄健风姿。 读完《吉安读水》,一股直 透我身体的淋漓意象荡心涤 腹。苏辙有云:“气充乎中,而 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 文。”王剑冰擅长气贯手法而不 动声色,融合历史、文化、山水、 感悟、体验的种种气息,时而缓 缓播发;时而文思如潮,既让人 感到历史与文化的纵深感,又 可体味山水情感和思想认知的 宽阔。 刘勰曰:“寂然凝虑,思接 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 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 前,卷舒风云之色”( 《文心雕 · 神 思》 ),这正是《吉安读水》 书中气象的最好写照。我想, 他在写作之时,整个身心都融 入吉安风物中,随着赣江的流 泻而随物赋形,豪迈奔放,谛听 心灵的足音。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剑冰 歌咏吉安就是歌咏一种恢弘气 魄,一种浮于天地的精神之气、 民族之气,这也是此书的内核 所在。在地方山水、人文风景 中寄托情思,挖掘精神文化的 深厚内涵,从恢弘大气的境像 下观照细致婉转处 —或悲怆 或艰辛或温暖的力量,王剑冰 心智气韵俱佳俱妙,真可谓“凌 云健笔意纵横”。 《吉安读水》 作者: 王剑冰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 年 5 月 绿绿绿绿主要温室气体全球年平均丰度(2014 年)和趋势 1989 年 ,世 界 气 象 组 织 组建了全球大气观测网 (GAW),是全球最大、功能 最全的国际性大气成分监 测网络,目前已有80个国家 和地区近400多个本底监测 站(其 中 全 球 基 准 站 29 个) 加入网络,开展包括大气中 温室气体在内的200多种要 素的长期监测。 这些监测站大多建在 高山、岛屿和海岸,在城市 地区开展高时空分辨率的 监测研究相对较少。同时, GAW的站点地理分布不均 匀,发达国家站点较多,亚 洲内陆地区站点较为稀 缺。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观 测站点。 水汽 公报重点关注了一个新的 气候现象,即二氧化碳与水汽 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对气候变 化产生放大效应。水汽本身是 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但不是 产生问题的根源。水汽寿命较 短,但是能够与其他温室气体 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相互影响,结果会进一步加快 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 长寿命温室气体,在大气 中能滞留数百年甚至上千 年。二氧化碳在过去10 年中增长最快,已占温室 气 体 总 增 量 的 83%,对 长 寿命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 贡 献 约 为 65% 。 2014 年 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水平达 到 400ppm 左 右 ,达 到 工 业革命前水平的1.43倍, 主要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 和水泥生产造成的排放。 甲烷的增长率从 20世纪80年代初期 每 年 约 13ppb,下 降 至 1999 年~2006 年间 的接近零值。自 2007 年 起 ,大 气 中 甲 烷 再 度 上 升 ,2014 年 达 到 1833ppb 水 平 , 为 10 年 来 最 大 增 速。可能的原因是热 带湿地以及北半球中 纬度地区人为源排放 的增加。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目前普遍认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 室气体有6种,分别是二氧化碳、甲烷、 氧化亚氮、氢氟碳合物、全氟化碳、六氟 化硫。其中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影响最 大,而六氟化硫(SF6 )气体的影响仅占 0.1% 。虽然占比不大,但其对温室效应 的潜在危害很大,因为六氟化硫温暖化系 数远远大于其他几种气体,同时排放在大 气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寿命特长,约为 3400年。因此,合理、正确地使用和管理 六氟化硫气体,减少排放量不容忽视。 此外,许多其他污染物,如一氧化 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虽然未 被列入温室气体,但它们对辐射强迫也 有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为何监测六氟化硫? 小百科 2013 年-2014 年绝对增量 2013 年-2014 年相对增量 2014 年全球丰度

2014年度《温室气体公报》近日发布 温室气体增速 …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5-11/12/08B/2015111208B...《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 今天》 作者:【美】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4年度《温室气体公报》近日发布 温室气体增速 …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5-11/12/08B/2015111208B...《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 今天》 作者:【美】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

《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

作者:【美】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译者:安蒙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 年 7月

《人类出路》

作者:张国群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 年 4月

本书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交织融合,向读者讲述了较为完整的地球历史,从宇宙的起源——一个原子大小的单点,直到今天几十亿人的生活。作者不仅描绘了世界的过去和现在,阐述了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微妙关系,还恰当地介绍了近年来生物、地质、环 境 、人 类 学 等 领 域 的 研 究 成果。这个“大历史观”将会改变我们的一些认识,诸如对地球命运的看法,以及人类在历史中扮演何种角色等。

值此全球一村而又危机四伏之际,它探索人类的进化密码,开启人类困局之锁,揭秘人类突破之路。它倡导古已有之的天道信仰,希望能为人类把脉息、寻病根、开良方。书中提到,人类最早的生存与进化伴随着人与天的矛盾,而经历了人与权、人与人的矛盾之后,我们又再次 开 始 面 临 人 与 天 的 矛盾。

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E-mail:[email protected]开卷

责编:陈妍凌

责编:张春燕 电话: (010)67112251 传真: (010)67113772 星期四 2015/11/12

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KnowledgeE-mail:[email protected]应知08

山水锦绣华章——读《吉安读水》

◆陈华文

几千年来,人类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然而文明的飞跃,常常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英国学者克莱夫·庞廷的《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以历史文明为切入点,考察自然生态的演化历程,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思想借鉴。

“打捞”历史深处的生态之秘

庞廷曾任教于英国斯温西威尔士大学,讲授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不久前,他提前退休,默默地生活在一个希腊小岛上,修建花园、种植橄榄,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庞廷学识渊博、通晓历史,有着浓郁的生态情怀。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它重返历史深处,“打捞”尘封已久的生态之秘。庞廷在书中如同一位游侠,从苏美尔到古埃及,从复活节岛到罗马帝国,对世界各地的文明兴衰进行考证。

庞廷的核心观点是庞廷的核心观点是,,人类努人类努力创建的文明社会力创建的文明社会,,是依靠对自是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而繁荣起来的然资源的开发而繁荣起来的,,当当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能维持增长到极限的人口时能维持增长到极限的人口时,,人人

类文明社会的最后结局将是走向崩溃。

全书共 17 章,主要围绕地球资源、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疾病健康、城市污染等热点问题展开。庞廷从具体案例着手,以“剥洋葱”的方式,在众多数据图表的支撑之下层层剖析,并提出破解生态迷局的建议。如第一章中,他以太平洋上一个名为复活节岛的生态变迁为入口,用生动而不失严谨的语言,讲述一座曾经有着灿烂文明历史的岛屿何以走向衰败。

不难看出,庞廷为撰写此书搜集了大量素材,但并没有迷失于史料的堆砌,而是从史料中探析生态的意蕴。

人类文明伴随着自然破坏

地 球 是 当 之 无 愧 的 人 类 母亲。它的漫长地质演化和生物进化,为人类的出场做了周密的铺垫。与地球 46 亿年的年龄相比,人类的繁衍不过是在瞬息之间。在 1 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相当不错,全球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数不清的草木、果实和兽类,成为人类得以繁衍的保障。

然而伴随文明程度的提升,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快速增长。在庞廷看来,古印度文明的衰败,与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有关关。。每逢雨季每逢雨季,,恒河就会淹没沿恒河就会淹没沿岸大片地区岸大片地区,,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土壤出现土壤出现

盐 化 现 象 ,导 致 农 作 物 产 量 下降。为了修建大规模的宫殿、神殿和民居,恒河流域广袤的森林遭到砍伐,林地面积锐减。古印度文明因此走向衰亡。

书中,作者还专门针对中国古代的毁林问题进行了讨论。黄土高原土地肥沃、草木繁盛、水量充足,是中华文化的摇篮。然而为了生存,先人们在黄土地上大面积种植农作物,并清除了其他绿色植被,致使疏松的黄土不可避免地遭受雨水侵蚀,长年累月就形成巨大的沟壑和峡谷。黄土高原生态恶化后,古代政治中心不得不向东南迁移。

放低姿态,谦逊待万物

工业革命后,人类的逐利欲空前膨胀,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使得人类生活领地不断扩大,而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快速萎缩。庞廷认为,地球正面临第六次动植物大灭绝的威胁,而人类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地球生态系统一旦失衡,不仅会威胁人类健康,还会带来多方面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全人类的智慧。

读《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不难得出这样的启示:人类在向更高的文明程度迈进时,也要放低姿态,兼顾自然,以谦逊、平等之心对待万物。如果人类自高自大,漠视自然,那么人类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都将灰飞烟灭。

新闻眼

2014年度《温室气体公报》近日发布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显示,2014 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再创新纪录,并在持续不断地上升,加剧了气候变化。《公报》指出,1990 年~2014 年期间,温室气体上升了 36%。世界

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发布警告说,二氧化碳是看不见的潜在威胁,必须马上采取行动。若全球温度持续走高,极端事件将更多,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未知领域。

根据世界银行《冲击波:管理气候变化对贫困的影响》报告,如果不迅速采 取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发 展 模 式 ,到2030 年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 1 亿人陷

入极端贫困。目前,贫困人口已处于与气候相关的高风险中,比如降雨减少导致农作物歉收、极端天气事件导致食品价格猛涨、热浪与洪涝灾害导致疾病增多。

对农业影响最大。农业是许多穷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多个模型研究表明,到 2030 年,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全球作物产量损失达 5%;到 2080 年损失多达 30%。

导致更多健康问题。气候变化还会造成疟疾患者增多,腹泻问题更加普遍,并导致其他一些健康问题。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高温天气增多则会引起劳动生产率降低,这些问题也将导致贫困加剧。

气候变化导致贫困加剧?

第 21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在法国巴黎召开,各国谈判代表已围绕气候变化展开积极磋商,有望达成历史性协议。作为世界两大碳排放国,中美再度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合作。两国确定了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共同愿景、国内气候政策促进及加强双边与多边气候合作三方面的内容。

中 国 确 定 2030 年 将 每 单 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在 2005 年基础上 降 低 60%~65%,并 将 森 林 容 积率在 2005 年基础上提高 450 立方米。中国将于 2017 年建立全国范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启动绿色配电项目。

美国确定在 2030 年达成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 2005年下降 32%的目标,并重申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 30亿美元的承诺。

小贴士

中美气候变化新声明将推动巴黎气候谈判

氧化亚氮对长寿命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贡献位居第三。2014年全球平均氧化亚 氮 浓 度 达 到327.1ppb,比上一年 增 加 1.1ppb,是工业革命前水平的1.21倍。2013年 ~2014 年 的 增量大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

温室气体增速有多大?

温故知新

西班牙-伊札纳站 位于 西 班 牙 加 那 利 群 岛 特 内里费的一座山顶,处于强副热 带 逆 温 层 上 方 。 从 1984年 开 始 在 线 观 测 温 室 气 体CO2 和 CH4,2007 年 开 始 在线观测 N2O 和 SF6。

韩国-安眠岛站 由韩国气象厅运行,位于朝鲜半岛西海岸。冬季至春季受大陆气团影响,夏季受来自北太平 洋 的 海 洋 气 团 影 响 。 自1999 年起,观测 CO2 和 CH4

及 N2O、CFC 和 SF6,同时还收集 CO2的同位素资料。

法国-多姆山站 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运行,是欧洲研究基础设施综合碳观测系统的一部分。观测站所在地的空气能够代表区域大气本底的天气尺度大气成分。自2000年起,多姆山站开展大气CO2等温室气体的在线观测。

温室气体观测站如何分布

图说新闻

温室气体浓度又创新高

◆付秀宏

以《绝版的周庄》享誉文坛的王剑冰先生,其新著《吉安读水》让我爱不释手。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王剑冰运用雅致的诗性语言,在抒情中融入理性思考,在叙述中透露生命哲理,既有一种性灵至纯之美,又有地域神采的哲理沉思,让我不禁对吉安心向往之。

“两条水流合二为一形成了更加美丽精致的水叫赣江。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串起了一个个明珠,其中一个闪着耀眼的红、迷人的绿的明珠就是吉安。”这种神奇的笔墨,一下把赣江水润泽的两岸风光连缀起来了。

庐陵是江西吉安的古称,在这里汇集了诸多元素:山峰

叠翠、赣水欢腾、舟楫如织、白鹭齐飞、文人雅士、沃野田畴、理学之邦、红军摇篮、吉州窑陶瓷、白鹭洲书院……而重教传统曾使这里数度成为各种文明的发源地。难怪白鹭洲书院堪称江南四大书院之冠,阳明书院更有“东南邹鲁、西江杏坛”的美誉。

王剑冰几次从郑州来到吉安,读美丽精致的水,读人文深厚的水,以“对万物亲”的诗性情怀,把吉安的山山水水、风物民俗当作自己不倦的初心。这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愫感动,一种与才气贯通的谦虚姿态,将吉安的山水与人文契合、历史遗迹与现今风范融合,激荡、热烈而纯美,令人颌首惊叹。

王剑冰身在吉安心系红色风 云 ,胸 怀 山 水 ,思 接 历 代 人文,于润泽悠长处激扬时代豪情,于深沉清雅间放射理性光芒。

吉安是一个迷人而神奇的地方,有滔滔汩汩、喷珠溅玉的赣江哺育,又有富水、恩江、沙溪和吉水的恩泽。作者用散文魔笔与意境神韵,把最明净、最清澈、最闪亮的歌吟献给了亦柔亦刚的吉安。

散文家王剑冰是山水风物大家,他说吉安的水是偏男性化的,因为吉安的水见证了山的生长。其实,在水一方生长的不仅是物化的山,还有旺盛的精神和骨气,更有很深的文化豪气与魂魄。在吉安读水,可以洗涤身体中的尘俗,过滤灵魂的浮躁,培固内心的绿洲,坚守无私的信仰。

“吾心即山水”,王剑冰化水为山,化山为魂,最终山水合一、魂魄俱在。当吉安山水从他的胸臆而出,山水的色彩、声音、动态,都化为他散文中瑰丽的意象、音韵和节奏。《吉安读水》显露了江西山水的慷慨风韵,激荡了井岗文化磊落苍茫、横绝千里的雄健风姿。

读完《吉安读水》,一股直透 我 身 体 的 淋 漓 意 象 荡 心 涤腹。苏辙有云:“气充乎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王剑冰擅长气贯手法而不动声色,融合历史、文化、山水、感悟、体验的种种气息,时而缓缓播发;时而文思如潮,既让人感到历史与文化的纵深感,又可体味山水情感和思想认知的宽阔。

刘勰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 舒 风 云 之 色 ”(《文 心 雕龙·神思》),这正是《吉安读水》书中气象的最好写照。我想,他在写作之时,整个身心都融入吉安风物中,随着赣江的流泻而随物赋形,豪迈奔放,谛听心灵的足音。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剑冰歌咏吉安就是歌咏一种恢弘气魄,一种浮于天地的精神之气、民族之气,这也是此书的内核所在。在地方山水、人文风景中寄托情思,挖掘精神文化的深厚内涵,从恢弘大气的境像下观照细致婉转处——或悲怆或艰辛或温暖的力量,王剑冰心智气韵俱佳俱妙,真可谓“凌云健笔意纵横”。

《吉安读水》

作者:王剑冰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 年 5月

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的绿色之殇

的绿色之殇

————评评《《绿色世界史

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主要温室气体全球年平均丰度(2014年)和趋势

1989 年,世界气象组织组 建 了 全 球 大 气 观 测 网

(GAW),是全球最大、功能最 全 的 国 际 性 大 气 成 分 监测网络,目前已有 80 个国家和地区近 400 多个本底监测站(其中全球基准站 29 个)加入网络,开展包括大气中温室气体在内的 200 多种要素的长期监测。

这 些 监 测 站 大 多 建 在高 山 、岛 屿 和 海 岸 ,在 城 市地 区 开 展 高 时 空 分 辨 率 的监测研究相对较少。同时,GAW 的站点地理分布不均匀 ,发 达 国 家 站 点 较 多 ,亚洲 内 陆 地 区 站 点 较 为 稀缺 。 以 下 是 一 些 著 名 的 观测站点。

▶水汽

公报重点关注了一个新的气候现象,即二氧化碳与水汽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对气候变化产生放大效应。水汽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但不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水汽寿命较短,但是能够与其他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相互影响,结果会进一步加快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长寿命温室气体,在大气中能滞留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 二 氧 化 碳 在 过 去 10年中增长最快,已占温室气体总增量的 83%,对长寿命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贡 献 约 为 65% 。 2014 年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水平达到 400ppm 左 右 ,达 到 工业革命前水平的 1.43 倍,主要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造成的排放。

甲烷的增长率从20 世 纪 80 年 代 初 期每 年 约 13ppb,下 降至 1999 年~2006 年间的 接 近 零 值 。 自2007 年起,大气中甲烷再度上升,2014 年达 到 1833ppb 水 平 ,为 10 年 来 最 大 增速。可能的原因是热带湿地以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人为源排放的增加。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目前普遍认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 6 种,分别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合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其中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大,而六氟化硫(SF6)气体的影响仅占

0.1% 。虽然占比不大,但其对温室效应的潜在危害很大,因为六氟化硫温暖化系数远远大于其他几种气体,同时排放在大气 中 的 六 氟 化 硫 气 体 寿 命 特 长 ,约 为3400 年。因此,合理、正确地使用和管理六氟化硫气体,减少排放量不容忽视。

此外,许多其他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虽然未被列入温室气体,但它们对辐射强迫也有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为何监测六氟化硫?

小百科

2013年-2014年绝对增量

2013年-2014年相对增量

2014年全球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