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财财财 第第第 第第第第 财财财财财财财财财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财政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财政学.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第八章 税收原理.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税收概念、分类及形式特征;掌握税收术语、税收原则和税负转嫁及归属的基本知识;掌握拉弗曲线的原理及其经济意义。. 本章目录.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退出.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一、 税收的概念 二、 税收的形式特征 三、 税收的作用.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财政学

财政学

第八章 税收原理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Page 2: 财政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税收概念、分类及形式特征;掌握税收术语、税收原则和税负转嫁及归属的基本知识;掌握拉弗曲线的原理及其经济意义。

Page 3: 财政学

本章目录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退出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4: 财政学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一、 税收的概念

二、 税收的形式特征

三、 税收的作用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5: 财政学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一、税收的概念(一)概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事先

规定的标准,无偿地、固定地征收实物或货币的一种主要财政收入形式。它与国家的存在本质地联系在一起,是政府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6: 财政学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二)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1 、国家参与和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手段角度考察税收,

税收不等同于一定的货币收入或实物,而是对货币收入或实物的课征。

2 、税收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来考察,那么,税收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一个经济过程。在这一经济活动或经济过程中,作为课征者的国家与作为缴纳者的企业、个人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7: 财政学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一)强制性: 1 、依法纳税 2 、违法则受到制裁 (二)无偿性: 1 、不向原纳税人付报酬 2 、提供共同生产、生活条件 (三)固定性: 1 、按预先规定的比例或数量 2 、连续性征纳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8: 财政学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税收“三性”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的。强制性决定着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和无

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征收的固定性。注意:维护和强化税收的权威性,是我国当前税收征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案例: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9: 财政学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三、税收的作用 (一)组织收入 —— 筹集资金,组织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 (二)调控经济 —— 越来越为各国重视和运用。 (三)反映和监督 —— 反映国民经济动态、监督企业经济活动 、促进商

品经济健康发展。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10: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一、 税收术语

二、 税收分类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11: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1 、纳税人的概念 自然人和法人 2 、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扣缴义务人 负税人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12: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二)课税对象 1 、 税源 2 、 计税依据 (三)税目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13: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四)税率 1 、税率的基本形式 ( 1 )定额税率 ---- 与价格无关 ( 2 )比例税率 ----- 与价格有关 ( 3 )累进税率 ① 全额累进税率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14: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② 超额累进税率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15: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2、相关概念( 1)名义税率――即为税率表所列的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 ( 2)实际税率――是纳税人真实负担的有效税率,在没有税负转嫁的情况下,它等于税收负担率

Page 16: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五)起征点与免征额1 、起征点2 、免征额

3 、起征点与免征额关系 (六)课税基础 (七)纳税环节 (八)纳税地点 (九)减免税、附加或加成

Page 17: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十)纳税期限 1 、按期纳税 2 、按次纳税 3 、按年计征 , 分期预缴 (十一)违章处理 1 、税务违章行为 2 、违章处理 3 、税务行政复议

Page 18: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二、税收分类(一)按征税对象分类

1 、商品课税:课征范围广泛、计征简便、收入稳定

2 、所得课税:不易转嫁、调节收入、公平税负

3 、财产税4 、资源税5 、行为税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19: 财政学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分类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 

(三)按课税标准不同:从量税和从价税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和价外税

(五)按税种的隶属关系:中央税、地方税          以及中央地方共享税。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0: 财政学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一、 税收原则的含义

二、 税收的公平与效应

三、 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四、 税收负担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1: 财政学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含义

---- 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也是评价税

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

---- 它决定政府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征收多少(课税规模)、

怎样征收(课税方式和方法)等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2: 财政学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公平原则——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1 、普遍征收 2 、平等征税 (二)效率原则——这是公平的前提 1 、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 2 、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3: 财政学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三)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1 、关系 税收公平和效率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 ① 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2 、处理 同时兼顾二者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这是必然的选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4: 财政学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三、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 1 、受益原则 2 、能力原则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 1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2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所以又称税收的

制度原则。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5: 财政学

第三节 税收原则四、税收负担(一)概念——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所承受的经济负担。税负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从不同的经济层面看,有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    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有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6: 财政学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二)税收的“中性”与税收超额负担 1 、税收的中性——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

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 、税收超额负担——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7: 财政学

P

F

E

D

GH QO

B

C

S+T

S

D

A

   税收的超额负担

Page 28: 财政学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二、税负转嫁方式三、税负转嫁与归属的一般规律 四、税收转嫁的影响五、税收的经济效应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29: 财政学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一)含义 1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经济现象。

2 、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二)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1 、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

负转移引起的。 2 、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其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和负税人的不一致。

3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一种主动行为。 (三)案例分析:见案例 7- 1 纳税人、负税人与税负转嫁。 注意:税收转嫁与逃税的区别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30: 财政学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二、税负转嫁方式 (一)前转 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二)后转 又称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

嫁税负的方式。 (三)其他转嫁方式 1 、混转 (散转 ) 是指一种商品的税负通过提高销售价格转移一部分,又通过压低进

价转移一部分。 2 、税收资本化 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

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31: 财政学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税负转嫁与归属的一般规律(一)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二)课税类别(三)课税范围(四)课税的对象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32: 财政学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四、税收转嫁的影响(一)对税收负担的影响 (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税收制度的设计

有影响(三)它会强化纳税人的逃税动机 注意:在我国,税负转嫁是由于经济体制

转换带来的新问题,也是我国税收理论和实践正在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33: 财政学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五、税收的经济效应(一)含义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

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 . 税收的经济效应包括: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应两方面。

1 、税收的收入效应2 、税收的替代效应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34: 财政学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二)拉弗曲线 美国供应学派代表人物阿瑟 . 拉弗所提出的,“拉弗曲

线”较为形象的说明了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和收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曲线的理论含义是:

1 、该曲线说明高税率不一定去的高收入,高收入不一定是高效率。

2 、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 3 、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虽然在实践

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了这是可能的,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模式,亦即最佳税率。

综上分析,拉弗曲线虽然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最佳税率,但对我们认识经济发展、税收收入以及税率之间的关系则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35: 财政学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税收?它的形式特征有哪些? 2 、试述税收的分类 3 、试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和公平类原则 4 、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属的一般规律以及研究税

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5 、说明拉弗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 6 、名词解释:纳税人、负税人、课税对象、税

率、税负、税收中性、税负转嫁与归属、税收超额负担、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 起征点和免征额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Page 36: 财政学

本章结束谢谢!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