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微微微微微微微 免免免免免免免免免免免

微生物学实验四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微生物学实验四.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内 容. 观察五糖发酵管试验结果 结核杆菌 抗酸染色 牙垢螺旋体 镀银染色 细菌特殊结构观察. 五糖发酵管试验结果. 菌.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目的. 目的. 学习抗酸染色法,掌握结核分枝杆菌形态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原理. 结核杆菌菌体内 脂类物质较多 ( 可高达 40%), 染色时它与石炭酸复红在加温的条件下结合牢固,能抵抗酸性酒精的脱色作用( 抗酸性 ),因而抗酸菌能保持 复红 的颜色。相反,非抗酸性细菌体内含 脂类少 ,易被酸性酒精脱色,脱色后被美蓝复染成 蓝色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微生物学实验四

微生物学实验四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Page 2: 微生物学实验四

内 容观察五糖发酵管试验结果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牙垢螺旋体镀银染色 细菌特殊结构观察

Page 3: 微生物学实验四

五糖发酵管试验结果 五糖 葡萄糖 乳糖 麦芽糖 甘露醇 蔗糖

伤寒杆菌 + - + + -

痢疾杆菌 + - - + -

大肠杆菌 + + + + +

Page 4: 微生物学实验四

原理 结核杆菌菌体内脂类物质较多 (可高达 40%), 染色时它与石炭酸复红在加温的条件下结合牢固,能抵抗酸性酒精的脱色作用(抗酸性),因而抗酸菌能保持复红的颜色。相反,非抗酸性细菌体内含脂类少,易被酸性酒精脱色,脱色后被美蓝复染成蓝色。 此外 , 与抗酸菌细胞壁的完整性也有关系,当细胞破裂时,其抗酸染色性质亦消失。 完整的细胞壁也能限制染料的进入。因此,必须加温以促进细菌着色。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目的目的 学习抗酸染色法,掌握结核分枝杆菌形态学特征,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Page 5: 微生物学实验四

实验材料

1. 肺结核病人痰液

2.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3%盐酸酒精脱色剂、碱性美兰染色液。

3.酒精灯、接种环、木夹、染色盘、染色架、载玻片、吸水纸、滤纸片。

Page 6: 微生物学实验四

1. 涂片:用毛细管取标本,在玻片上涂一薄厚适中的膜。2.自然干燥3. 固定:在火焰中连续通过三次。4.染色:将固定后的玻片冷却片刻,在涂膜上加盖滤纸片,用木夹夹住载玻片,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于滤纸上数滴,在火焰上方约 15cm 高度徐徐加温至出现蒸汽(勿沸腾、勿干),可暂时离开火焰,如此反复 2-3 次(约 5分钟)。然后去掉滤纸片,使涂片冷却片刻。

实验方法

Page 7: 微生物学实验四

5. 脱色:用 3% 盐酸酒精脱色。不时轻摇玻片, 30秒,水洗

6. 复染:滴加碱性美兰液数滴, 30秒,水洗

7. 吸干

8. 油镜镜检

Page 8: 微生物学实验四

实验结果

Page 9: 微生物学实验四

螺旋体( spirochete ) 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钩端螺旋体

密螺旋体

疏螺旋体

Page 10: 微生物学实验四

[ 原理 ]

AgNO3+NH4OH AgOH↓+NH4NO3

AgOH+X( 菌体中嘌呤 )→AgX (嘌呤银兰)

牙垢螺旋体——镀银染色法

Page 11: 微生物学实验四

[ 材料 ]

牙签、镊子、玻片 固定液、媒染剂 硝酸银氨溶液

Page 12: 微生物学实验四

[ 方法 ] 涂片 自然干燥 固定液

1 分钟水洗

媒染液30 秒、水洗硝酸银氨液染色

30 秒镜检 水洗 、吸干

Page 13: 微生物学实验四

[ 材料 ]

牙签、镊子、玻片 固定液、媒染剂、 硝酸银氨溶液

[结果 ]

Page 14: 微生物学实验四
Page 15: 微生物学实验四

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1 .荚膜2 .芽胞3 .鞭毛

Page 16: 微生物学实验四

肺炎链球菌荚膜

肺炎链球菌荚膜

Page 17: 微生物学实验四

破伤风梭菌芽胞

破伤风梭菌芽胞

Page 18: 微生物学实验四

伤伤寒寒杆杆菌菌周周鞭鞭毛毛

Page 19: 微生物学实验四

单毛菌

双毛菌

丛毛菌

周毛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