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州颐和医院射波刀篇 对于射波刀,百度百科这样定义: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又称“网络刀”或“电脑 刀”,是全球最新型的全身立体定位肿瘤放射外科治疗设备,是非流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它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 瘤,只需 1~5 次的照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细胞,是唯一综合“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恢复期短”等优势的 全身放射手术形式,患者术后即可出院。 前不久,随着首台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射波刀落户郑东新区的郑州颐和医院,用射波刀治疗肿瘤成为现实。今天, 记者专门采访了第四代射波刀的“操刀手” —郑州颐和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河南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侯秉森主任医师,郑州颐和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张一平主任医师,为 大家详细讲解肿瘤放射治疗的这一新突破、新技术。 郑州颐和医院肿瘤放疗科是 颐和医院重点学科之一,是一个 集学术研究与临床应用为一体的 综合性科室。科室拥有河南首 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第四代 射波刀(Cyberknife)放射手术平 台 、进 口 瓦 利 安 6-10MV 双 光 子 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设备。科室 拥有配套的人才队伍,皆是省内 著名专家。由我省著名放疗专 家侯秉森主任医师任主任,由放 疗技术专家、原省肿瘤医院放疗 科技师长张楚敏副主任技师任技 师长,集中了张一平、李丽芳等肿 瘤放疗、化疗、介入、影像诊断、放 射物理、放疗技术专家组成的专 家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专业化的治疗水平。此外,颐和 医院放疗科还聘请王建华、李国 文、张景伟、葛红、吴慧、袁翎、刘 海龙、成慧君、刘劲松、邱荣良、王 修身、王雯、张中冕、刘萍、王健、 雷宏昌、李定杰等放疗界精英为 颐和医院客座教授,定期来院授 课及指导工作。 肿瘤放疗科,以介入治疗为 先导、放射治疗新技术(三维适形 调强放疗和射波刀治疗)为主导、 联合现代化疗及靶向治疗、生物 治疗为肿瘤综合治疗理念,把放 射治疗技术和肿瘤血管介入(动 脉灌注化疗栓塞)、非血管介入 (射频消融、支架植入、穿刺注药 等)、静脉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 疗等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规范 的、有效的综合及个体化治疗。 肿瘤放疗科全体医护人员将 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精湛 的技术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展 现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 特色科室简介 1 MDT新模式,让肿瘤治疗更规范 何谓 MDT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它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工作组, 针对某一 疾病, 通过定期会诊形式, 提出适合患者 的最佳治疗方案, 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 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今年以来,郑州颐和医院 MDT 肿瘤 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已为 100 多名重症 肿瘤患者进行了会诊,解决了他们肿瘤 治疗的大问题。 孙女士,来自许昌,今年 50 岁。一 年前,出现左侧面部麻木、看东西有重 影,被确诊为脑膜瘤,并在某医院进行手 术治疗,但是效果不好。经人介绍,来到 郑州颐和医院 MDT 肿瘤多学科综合诊 疗中心,想让专家会诊一下。该院肿瘤 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随即组织肿瘤外 科、放疗、诊断等专家进行检查、会诊,发 现她的脑膜瘤位于大脑深部,毗邻多条 重要神经血管,手术完全切除会导致患 者症状加重、左侧面部失去感觉、左侧眼 球视力丧失,综合分析判断后,给出了进 一步用射波刀治疗的综合方案。 没有丝毫停留,孙女士被转诊到肿 瘤放疗科,经过 3 次肿瘤放射治疗后,她 的症状明显减轻,保住了左眼视力,自我 感觉良好。 孙女士,自然成为 MDT 多学科综合 治疗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当前,恶性肿瘤已超越心脑血管疾 病成为世界范围内人类第一大死因,肿瘤 的规范化治疗迫在眉睫。然而,现实状况 是,当发现自己或亲人不幸罹患肿瘤时, 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不知道该 去哪个医院治疗,因为不同的医院给出 不同的建议,同一家医院不同的科室也给 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一些医院甚至为了经 济利益,该放疗时让患者做了手术,或该 手术时又让患者做了放疗,以至于患者治 疗一段时间效果不佳再转向其他治疗方 式,既浪费了时间、金钱,又错过了最佳治 疗时机。 郑州颐和医院在院长赵志刚的带领 下率先在省会三级医院中成立 MDT 肿瘤 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解决的正是肿瘤 的规范化治疗问题。 “一个肿瘤患者,只需 挂一个号,就可以得到与该肿瘤相关的 所有科室的专家、医生的联合会诊, 共同 商议出最适合患者的科学、规范的综合 治疗方案,这就是肿瘤诊治的多学科融 合,真正受益的是我们的肿瘤患者。”赵志 刚表示,中心成立以来,每周至少会诊一 次,使肿瘤的治疗更加规范化,为患者提 供了科学的治疗方法,克服了单打独斗 的弊端。 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射波刀 ●● 我省引进首台国际领先 的第四代射波刀 目前,肿瘤治疗的三种主要手段是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世界卫 生组织报告指出, 70%以上的肿瘤患者 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然而,在我国真正 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不到 30%“我国传统医学教育缺少放射治疗 专业,拥有放射治疗设备的医院为数不 多,传统的放射治疗疗效不佳、并发症较 多,人们对放射线的危害感到恐惧。”谈 及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郑州颐和医院 肿瘤放疗科两位主任医师不约而同给出 了相同的看法。 其实,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重 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尤其用射波刀对肿 瘤进行的放射治疗更是大大提高了肿瘤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015 年初,经 国务院批准,郑州颐和医院斥巨资引进了 我省首台国际领先的第四代射波刀,全国 也仅有九台。 “第四代射波刀手术平台是目前全 球最新型的图像引导全身立体定向肿瘤 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在图像引导下、 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操纵加速器实时动态 追踪肿瘤,最多从 1920 条入射方向高精 度、大剂量直接摧毁全身各部位的肿 瘤。”侯秉森介绍,与其他放疗设备相比, 射波刀的适应症更广、精度更高、疗程更 短、疗效更好,肿瘤局部控制率可以由 60%提高到 90%,患者总体生存期延长、 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很少。 早期肺癌、肝癌、胰腺癌 患者有望治愈 在刚刚发布的今年全国肿瘤发病情 况中,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 瘤。同时,在各种癌症高发的病种中,肺 癌的 5 年生存率为 16.1%,相对比较低。 张一平表示,肺癌的高死亡率主要 是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 法,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 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如今,有了射波 刀,早期肺癌、肝癌、胰腺癌患者将有望 被治愈。 来自周口的 71 岁武先生,半年前,始出现进食哽噎,伴胸骨后隐痛、乏力等 不适,食量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人也消瘦 了很多。三个月前,这些症状不断加重, 并且伴随有肩部背部疼痛。 “疼起来的时候,简直难以忍受。”武 先生说,晚上经常疼得睡不着觉,或者刚 睡着却又被疼醒。为了维持日常生活, 武先生只能通过吃大量止痛片来缓解 症状。饱受折磨的武先生,在家人的陪 伴下,奔波于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 哮喘、气管炎、肺气肿、食管癌等疾病, 在各种治疗下不仅不见好转,病情反而 不断加重。一筹莫展之际,经人介绍,武 先生于今年 1 25 日前往郑州颐和医院 就诊。 在郑州颐和医院经过多学科专家联 合会诊,确诊武先生为肺癌肩胛骨转移, 建议进行射波刀治疗。日前,经过五次 治疗的武先生,肿瘤逐渐消失,病情已经 好转,不需再服用止痛药。 张一平表示,射波刀治疗肺癌有着 很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它可以做到呼吸 追踪,彻底杀死癌细胞,对正常组织起到 保护作用。经证实,即便在患者被固定 后,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治疗传送过程中 仍会发生移动。射波刀通过先进的机器 人技术和在治疗中拥有的全程追踪肿瘤 的能力,可根据肿瘤的实时位移进行自 动校正并极其精确地传送射线。相比其 他放射治疗,只能依赖治疗前摄入的固 定图像,射波刀可自动追踪、检测并且校 正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轻微位移。 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中 晚期患者,可选用射波刀治疗 “射波刀有独特的多方位实时追踪 系统,亚毫米的精确度,完美的适形度和 剂量梯度,小照射野、高精度、大剂量放 疗,多个肿瘤同时治疗,卓越的健康组织 保护,无伤口、无疼痛、住院时间短。”谈 起射波刀的治疗优势,侯秉森和张一平 两位专家娓娓道来,更重要的是第四代 射波刀扩大了治疗范围,可治疗患者神 经系统、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淋巴 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血管畸形等全身 各个部位的肿瘤及癌性疼痛,对颅底和 脑内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治疗更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患者关心的放射线的危害,两 位专家又作出了详细解释,传统的放疗 发射的射线会对体内进行较大射野照 射,进而引起除肿瘤之外的周边大量健 康组织坏死。用射波刀治疗肿瘤,计算 机将自动比对肿瘤位置,将放射线精准 地投射到肿瘤上,误差不超过 0.5 毫米。 因为照射范围比较小并且仅覆盖肿瘤和 少量周边正常组织,射波刀的精确度使 得医生可以安全地使用大剂量照射,这 样以来,周边健康组织受到的损伤很小。 对于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中晚期 肿瘤患者,往往经过了手术治疗、化疗等 种种治疗,仍然不见好转,更可怕的是, 还会发生转移,出现多种并发症,此时的 患者,免疫力已经非常低下,不适合再做 手术,这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 苦。最后,侯秉森、张一平同时强调并提 醒大家,射波刀治疗,只需 15 次的照 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患者不用麻醉, 照射过程中没有伤口,不会流血,没有痛 苦。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中晚期患者, 可选用射波刀。 据了解,截至目前,第四代射波刀已 成功治疗 44 例肿瘤患者,其中肝癌 4 例、 胰腺癌 2 例、肺癌 6 例、肺癌胸膜及淋巴 转移 7 例,不能手术切除和手术后复发 的脑良恶性肿瘤及转移癌 12 例、前列腺 2 例、骨转移癌 3 例、肢体软组织肉瘤 3 例、腹膜后转移癌 1 例,可以说遍及全 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治疗验证了射波刀 的治疗效果。 侯秉森 肿瘤放疗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 生导师 原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 员、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毕业于河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从事肿瘤综合诊疗、放射治疗40余年, 熟悉肿瘤学知识及各种肿瘤的治疗原 则,熟悉并掌握肿瘤放射物理、放射生 物、放射治疗的各项技术规范,以及肿 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熟练掌握治疗 肿瘤最先进的 4G射波刀操作规范和治 疗技术。有丰富的肿瘤专业理论知识 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肿瘤的综合诊断 及放射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 著《常见肿瘤放射治疗》,获河南省科学 技术进步奖、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 奖2项。 肿瘤放疗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原解放军第 153中心医院影像科副 主任、介入科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肿 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微创 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贵阳医 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肿瘤综合诊疗及 介入治疗30余年,医学基础扎实,临床 经验丰富。专业特长:肿瘤综合诊疗、 图像引导放射手术(射波刀)治疗及肿 瘤介入治疗。主编、参编专著3部,获军 队科技进步奖及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 成果奖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恶性肿瘤通常由多因素、多基因等改 变导致,治疗方式正在经历着从多元化治 疗模式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转变。 MDT 集合了医院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 家资源,为患者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该模式在全国还未普遍展开。 MDT 不同于以往的会诊,会诊往往 是靠各个科室负责人之间的邀请,而 MDT 在患者挂号后,医院会第一时间召 集、调动所有相关专家、邀请省内外知名 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订出最佳治疗方 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 执行该方案,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可以发 挥到极致。 换句话说, MDT 是一种制度,时间固 定、地点固定、专家也相对固定,需要多 学科协作诊疗。 那么,这种多学科协作能否长期开展 下去, MDT 这种制度能不能顺利执行,这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单纯依靠行政 命令干预是运行不起来的。人力方面,需 要医生有无私奉献、一切为病人着想的精 神,倘若医院各个科室不相互合作,互相 推诿,不愿意抽出时间为患者服务,科室 间就不可能形成合作。物力方面,如果医 院不予支持,仅凭自发自愿组建的兴趣小 组, MDT 同样无法长久运行下去。 在郑州颐和医院, MDT 能畅通无阻的 顺利实施,应归功于该院灵活性的机制。 众所周知,医改一直是个世界性难 题,因为它涉及对现有体制和利益关系 的调整,早在 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 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 举办医疗机构意见通知》,为民营资本进 入医疗体系打开了窗口。郑州颐和医院 恰恰是医疗改革的产物,近年来,沐浴着 医疗改革的春风,该院以“回报社会,造 福人民”为宗旨,以“诚信、团队、严谨、创 新”为医院精神,以群众健康为己任,以 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前提,建机制,谋发 展,惠民生,成为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实 践者。 作为一院之长,赵志刚同时也是国 家内分泌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他表示, 社会办医,相比公立医疗机构,医院更具 有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优势。他是 MDT 的推行者,为了保证 MDT 良性运 行,医院引进了一大批在省内乃至国内 有影响力的专家,配置国际领先的第四 代射波刀等多个高精尖医疗设备。 正是因为颐和医院拥有灵活的机 制,便于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给予 MDT 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才有了 MDT 的顺利开展,才使得这条生命救治的绿 色通道畅通无阻,使肿瘤患者最大限度 受益。 灵活性机制,让生命通道更畅通 3 射波刀: 肿瘤治疗的新突破 本报记者 王俊霞 点亮肿瘤患者重生的希望 —郑州颐和医院创新肿瘤诊治技术 本报记者 王俊霞 本报通讯员 彭铁 邢璐 ●引进我省首台第四代射波刀 ●创立我省首个 MDT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实践者 “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核心是在肿瘤 患者入院后,由手术、放疗、化疗、影像、 免疫、病理等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诊疗 团队联合会诊。它水平的高低,除了多 学科协作,关键是要拥有各个领域的知 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郑州颐和医院的肿瘤多学科综合 诊疗中心,聘请的学科带头人是河南 省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 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 会主任委员王建华,并且形成了由肿 瘤外科、肿瘤放疗、肿瘤内科、肿瘤诊 断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分别是 神经肿瘤专家张永福,口腔颌面肿瘤 专家崔广庆,食管癌、肺癌专家张晓 林,胃肠肿瘤专家王永乾,甲状腺、乳 腺、肝胆肿瘤专家王旺河,泌尿肿瘤专 家李启忠,妇科肿瘤专家贾秀改,口腔 颌面肿瘤专家程涛,血液淋巴瘤专家 丁现超,内分泌肿瘤专家赵志刚,呼吸 肿瘤专家朱卫华,消化肿瘤专家王瑞 勤,医学影像专家杨学华,超声诊断专 家刘爱玲,核医学诊断专家杨洪,病理 诊断专家杨广英,以及擅长肿瘤综合 治疗及射波刀治疗的肿瘤放疗专家侯 秉森、擅长肿瘤介入及射波刀放疗的 肿瘤放疗专家张一平。 “下一步,医院将加大和省内外重 点肿瘤医院的合作,吸收接纳更多专 家、学者,形成一个肿瘤防治庞大的专 家队伍群,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让肿 瘤患者得到规范、及时的治疗。”采访 中,赵志刚告诉记者。更重要的,考虑 到肿瘤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特性,在每次 MDT 诊治之后,医院会做一个实时 跟踪,治疗效果怎么样、需不需要复诊、 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全部交由专 业的部门做随访指导。目前,随访服务 已经成为肿瘤防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 的常态化工作。 据统计,一路走来,已经有很多患 者从 MDT 诊疗中收获了切实的利益, 还记得,来自南阳的魏女士, 6 年前,出 现腹痛,大便形状改变、全身乏力,被 确诊为直肠癌,在当地进行了手术治 疗。半年前,她又突然出现左髋部疼 痛,伴有左下肢闪电样放射痛,被诊断 为直肠癌术后复发伴髋骨转移,难道 还要手术吗?这让魏女士焦虑不已, 再三考虑后,她将自己重生的希望托 付于颐和医院的 MDT 专家团队。令魏 女士兴奋的是,专家会诊给出她进行射 波刀治疗的建议是正确的。目前,她已 经出院回家。 多专家把脉,让肿瘤患者更放心 2 张一平 ■专家简介 河南省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特刊 抗击癌症 · 从了解开始 权威发布 2015 4 28 星期二 26

专家简介 射波刀:肿瘤治疗的新突破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5-04/28/26/HNRB20150428B026… · 是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 法,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专家简介 射波刀:肿瘤治疗的新突破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5-04/28/26/HNRB20150428B026… · 是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 法,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

郑州颐和医院射波刀篇

对于射波刀,百度百科这样定义:射波刀(Cyber 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又称“网络刀”或“电脑

刀”,是全球最新型的全身立体定位肿瘤放射外科治疗设备,是非流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它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

瘤,只需 1~5次的照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细胞,是唯一综合“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恢复期短”等优势的

全身放射手术形式,患者术后即可出院。

前不久,随着首台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射波刀落户郑东新区的郑州颐和医院,用射波刀治疗肿瘤成为现实。今天,

记者专门采访了第四代射波刀的“操刀手”——郑州颐和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河南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侯秉森主任医师,郑州颐和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张一平主任医师,为

大家详细讲解肿瘤放射治疗的这一新突破、新技术。

郑州颐和医院肿瘤放疗科是颐和医院重点学科之一,是一个集学术研究与临床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拥有河南首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第四代射波刀(Cyber knife)放射手术平台、进口瓦利安 6-10MV 双光子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设备。科室拥有配套的人才队伍,皆是省内著名专家。由我省著名放疗专家侯秉森主任医师任主任,由放疗技术专家、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技师长张楚敏副主任技师任技师长,集中了张一平、李丽芳等肿瘤放疗、化疗、介入、影像诊断、放射物理、放疗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化的治疗水平。此外,颐和医院放疗科还聘请王建华、李国文、张景伟、葛红、吴慧、袁翎、刘海龙、成慧君、刘劲松、邱荣良、王修身、王雯、张中冕、刘萍、王健、雷宏昌、李定杰等放疗界精英为颐和医院客座教授,定期来院授课及指导工作。

肿瘤放疗科,以介入治疗为先导、放射治疗新技术(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和射波刀治疗)为主导、联合现代化疗及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为肿瘤综合治疗理念,把放射治疗技术和肿瘤血管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非血管介入

(射频消融、支架植入、穿刺注药等)、静脉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有效的综合及个体化治疗。

肿瘤放疗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特色科室简介

1 MDT新模式,让肿瘤治疗更规范何谓 MDT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它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工作组,针对某一疾病,通过定期会诊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今年以来,郑州颐和医院 MDT 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已为 100 多名重症肿瘤患者进行了会诊,解决了他们肿瘤治疗的大问题。

孙女士,来自许昌,今年 50 岁。一年前,出现左侧面部麻木、看东西有重影,被确诊为脑膜瘤,并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效果不好。经人介绍,来到郑州颐和医院 MDT 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想让专家会诊一下。该院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随即组织肿瘤外科、放疗、诊断等专家进行检查、会诊,发现她的脑膜瘤位于大脑深部,毗邻多条

重要神经血管,手术完全切除会导致患者症状加重、左侧面部失去感觉、左侧眼球视力丧失,综合分析判断后,给出了进一步用射波刀治疗的综合方案。

没有丝毫停留,孙女士被转诊到肿瘤放疗科,经过 3 次肿瘤放射治疗后,她的症状明显减轻,保住了左眼视力,自我感觉良好。

孙女士,自然成为 MDT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当前,恶性肿瘤已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世界范围内人类第一大死因,肿瘤

的规范化治疗迫在眉睫。然而,现实状况是,当发现自己或亲人不幸罹患肿瘤时,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不知道该去哪个医院治疗,因为不同的医院给出不同的建议,同一家医院不同的科室也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一些医院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该放疗时让患者做了手术,或该手术时又让患者做了放疗,以至于患者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佳再转向其他治疗方式,既浪费了时间、金钱,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郑州颐和医院在院长赵志刚的带领

下率先在省会三级医院中成立 MDT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解决的正是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问题。“一个肿瘤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可以得到与该肿瘤相关的所有科室的专家、医生的联合会诊,共同商议出最适合患者的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这就是肿瘤诊治的多学科融合,真正受益的是我们的肿瘤患者。”赵志刚表示,中心成立以来,每周至少会诊一次,使肿瘤的治疗更加规范化,为患者提供了科学的治疗方法,克服了单打独斗的弊端。

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射波刀

●● ●● ●●

我省引进首台国际领先的第四代射波刀

目前,肿瘤治疗的三种主要手段是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世界卫

生组织报告指出,70%以上的肿瘤患者

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然而,在我国真正

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不到 30%。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缺少放射治疗

专业,拥有放射治疗设备的医院为数不

多,传统的放射治疗疗效不佳、并发症较

多,人们对放射线的危害感到恐惧。”谈

及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郑州颐和医院

肿瘤放疗科两位主任医师不约而同给出

了相同的看法。

其实,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重

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尤其用射波刀对肿

瘤进行的放射治疗更是大大提高了肿瘤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015年初,经

国务院批准,郑州颐和医院斥巨资引进了

我省首台国际领先的第四代射波刀,全国

也仅有九台。

“第四代射波刀手术平台是目前全

球最新型的图像引导全身立体定向肿瘤

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在图像引导下、

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操纵加速器实时动态

追踪肿瘤,最多从 1920 条入射方向高精

度、大剂量直接摧毁全身各部位的肿

瘤。”侯秉森介绍,与其他放疗设备相比,

射波刀的适应症更广、精度更高、疗程更

短、疗效更好,肿瘤局部控制率可以由

60%提高到 90%,患者总体生存期延长、

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很少。

早期肺癌、肝癌、胰腺癌患者有望治愈

在刚刚发布的今年全国肿瘤发病情

况中,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

瘤。同时,在各种癌症高发的病种中,肺

癌的5年生存率为16.1%,相对比较低。

张一平表示,肺癌的高死亡率主要

是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

法,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

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如今,有了射波

刀,早期肺癌、肝癌、胰腺癌患者将有望

被治愈。

来自周口的 71 岁武先生,半年前,开始出现进食哽噎,伴胸骨后隐痛、乏力等

不适,食量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人也消瘦

了很多。三个月前,这些症状不断加重,

并且伴随有肩部背部疼痛。

“疼起来的时候,简直难以忍受。”武

先生说,晚上经常疼得睡不着觉,或者刚

睡着却又被疼醒。为了维持日常生活,

武先生只能通过吃大量止痛片来缓解

症状。饱受折磨的武先生,在家人的陪

伴下,奔波于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

哮喘、气管炎、肺气肿、食管癌等疾病,

在各种治疗下不仅不见好转,病情反而

不断加重。一筹莫展之际,经人介绍,武

先生于今年 1 月 25 日前往郑州颐和医院

就诊。

在郑州颐和医院经过多学科专家联

合会诊,确诊武先生为肺癌肩胛骨转移,

建议进行射波刀治疗。日前,经过五次

治疗的武先生,肿瘤逐渐消失,病情已经

好转,不需再服用止痛药。

张一平表示,射波刀治疗肺癌有着

很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它可以做到呼吸

追踪,彻底杀死癌细胞,对正常组织起到

保护作用。经证实,即便在患者被固定

后,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治疗传送过程中

仍会发生移动。射波刀通过先进的机器

人技术和在治疗中拥有的全程追踪肿瘤

的能力,可根据肿瘤的实时位移进行自

动校正并极其精确地传送射线。相比其

他放射治疗,只能依赖治疗前摄入的固

定图像,射波刀可自动追踪、检测并且校

正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轻微位移。

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中晚期患者,可选用射波刀治疗

“射波刀有独特的多方位实时追踪

系统,亚毫米的精确度,完美的适形度和

剂量梯度,小照射野、高精度、大剂量放

疗,多个肿瘤同时治疗,卓越的健康组织

保护,无伤口、无疼痛、住院时间短。”谈

起射波刀的治疗优势,侯秉森和张一平

两位专家娓娓道来,更重要的是第四代

射波刀扩大了治疗范围,可治疗患者神

经系统、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淋巴

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血管畸形等全身

各个部位的肿瘤及癌性疼痛,对颅底和

脑内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治疗更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患者关心的放射线的危害,两

位专家又作出了详细解释,传统的放疗

发射的射线会对体内进行较大射野照

射,进而引起除肿瘤之外的周边大量健

康组织坏死。用射波刀治疗肿瘤,计算

机将自动比对肿瘤位置,将放射线精准

地投射到肿瘤上,误差不超过 0.5 毫米。

因为照射范围比较小并且仅覆盖肿瘤和

少量周边正常组织,射波刀的精确度使

得医生可以安全地使用大剂量照射,这

样以来,周边健康组织受到的损伤很小。

对于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中晚期

肿瘤患者,往往经过了手术治疗、化疗等

种种治疗,仍然不见好转,更可怕的是,

还会发生转移,出现多种并发症,此时的

患者,免疫力已经非常低下,不适合再做

手术,这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

苦。最后,侯秉森、张一平同时强调并提

醒大家,射波刀治疗,只需 1~5 次的照

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患者不用麻醉,

照射过程中没有伤口,不会流血,没有痛

苦。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中晚期患者,

可选用射波刀。

据了解,截至目前,第四代射波刀已

成功治疗 44 例肿瘤患者,其中肝癌 4 例、

胰腺癌 2 例、肺癌 6 例、肺癌胸膜及淋巴

转移 7 例,不能手术切除和手术后复发

的脑良恶性肿瘤及转移癌 12 例、前列腺

癌 2 例、骨转移癌 3 例、肢体软组织肉瘤

3 例、腹膜后转移癌 1 例,可以说遍及全

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治疗验证了射波刀

的治疗效果。

侯秉森

肿瘤放疗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原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河南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河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肿瘤综合诊疗、放射治疗 40 余年,熟悉肿瘤学知识及各种肿瘤的治疗原则,熟悉并掌握肿瘤放射物理、放射生物、放射治疗的各项技术规范,以及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熟练掌握治疗肿瘤最先进的 4G 射波刀操作规范和治疗技术。有丰富的肿瘤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肿瘤的综合诊断及放射治疗,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编专著《常见肿瘤放射治疗》,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 2项。

肿瘤放疗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原解放军第 153中心医院影像科副主任、介入科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肿瘤综合诊疗及介入治疗 30 余年,医学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特长:肿瘤综合诊疗、图像引导放射手术(射波刀)治疗及肿瘤介入治疗。主编、参编专著 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及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 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项。

恶性肿瘤通常由多因素、多基因等改变导致,治疗方式正在经历着从多元化治疗模式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转变。MDT 集合了医院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为患者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模式在全国还未普遍展开。

MDT 不同于以往的会诊,会诊往往是靠各个科室负责人之间的邀请,而MDT 在患者挂号后,医院会第一时间召集、调动所有相关专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订出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方案,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可以发挥到极致。

换句话说,MDT 是一种制度,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也相对固定,需要多学科协作诊疗。

那么,这种多学科协作能否长期开展下去,MDT 这种制度能不能顺利执行,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干预是运行不起来的。人力方面,需要医生有无私奉献、一切为病人着想的精神,倘若医院各个科室不相互合作,互相推诿,不愿意抽出时间为患者服务,科室间就不可能形成合作。物力方面,如果医院不予支持,仅凭自发自愿组建的兴趣小组,MDT同样无法长久运行下去。

在郑州颐和医院,MDT能畅通无阻的顺利实施,应归功于该院灵活性的机制。

众所周知,医改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因为它涉及对现有体制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早在 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通知》,为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体系打开了窗口。郑州颐和医院

恰恰是医疗改革的产物,近年来,沐浴着医疗改革的春风,该院以“回报社会,造福人民”为宗旨,以“诚信、团队、严谨、创新”为医院精神,以群众健康为己任,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前提,建机制,谋发展,惠民生,成为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实践者。

作为一院之长,赵志刚同时也是国家内分泌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他表示,社会办医,相比公立医疗机构,医院更具有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优势。他是MDT 的推行者,为了保证 MDT 良性运行,医院引进了一大批在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配置国际领先的第四代射波刀等多个高精尖医疗设备。

正是因为颐和医院拥有灵活的机制,便于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给予MDT 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才有了 MDT的顺利开展,才使得这条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使肿瘤患者最大限度受益。

灵活性机制,让生命通道更畅通3

射波刀:肿瘤治疗的新突破本报记者 王俊霞

点亮肿瘤患者重生的希望——郑州颐和医院创新肿瘤诊治技术

本报记者 王俊霞 本报通讯员 彭铁 邢璐

●引进我省首台第四代射波刀

●创立我省首个MDT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实践者

“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核心是在肿瘤患者入院后,由手术、放疗、化疗、影像、免疫、病理等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诊疗团队联合会诊。它水平的高低,除了多学科协作,关键是要拥有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郑州颐和医院的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聘请的学科带头人是河南省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

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华,并且形成了由肿瘤外科、肿瘤放疗、肿瘤内科、肿瘤诊断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分别是神经肿瘤专家张永福,口腔颌面肿瘤专 家 崔 广 庆 ,食 管 癌 、肺 癌 专 家 张 晓林,胃肠肿瘤专家王永乾,甲状腺、乳腺、肝胆肿瘤专家王旺河,泌尿肿瘤专家李启忠,妇科肿瘤专家贾秀改,口腔

颌面肿瘤专家程涛,血液淋巴瘤专家丁现超,内分泌肿瘤专家赵志刚,呼吸肿瘤专家朱卫华,消化肿瘤专家王瑞勤,医学影像专家杨学华,超声诊断专家刘爱玲,核医学诊断专家杨洪,病理诊断专家杨广英,以及擅长肿瘤综合治疗及射波刀治疗的肿瘤放疗专家侯秉森、擅长肿瘤介入及射波刀放疗的肿瘤放疗专家张一平。

“下一步,医院将加大和省内外重点肿瘤医院的合作,吸收接纳更多专家、学者,形成一个肿瘤防治庞大的专

家队伍群,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让肿瘤患者得到规范、及时的治疗。”采访中,赵志刚告诉记者。更重要的,考虑到肿瘤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特性,在每次的 MDT 诊治之后,医院会做一个实时跟踪,治疗效果怎么样、需不需要复诊、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全部交由专业的部门做随访指导。目前,随访服务已经成为肿瘤防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常态化工作。

据统计,一路走来,已经有很多患者从 MDT 诊疗中收获了切实的利益,

还记得,来自南阳的魏女士,6 年前,出现腹痛,大便形状改变、全身乏力,被确诊为直肠癌,在当地进行了手术治疗。半年前,她又突然出现左髋部疼痛,伴有左下肢闪电样放射痛,被诊断为直肠癌术后复发伴髋骨转移,难道还要手术吗?这让魏女士焦虑不已,再三考虑后,她将自己重生的希望托付于颐和医院的 MDT 专家团队。令魏女士兴奋的是,专家会诊给出她进行射波刀治疗的建议是正确的。目前,她已经出院回家。

多专家把脉,让肿瘤患者更放心2

张一平

■专家简介

河南省 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特刊抗 击 癌 症·从 了 解 开 始 权 威 发 布

2015年 4月 28日星期二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