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6 中国人一向重视至爱亲情。这亲 情包括父母之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 更有祖辈对孙辈无私温暖的疼爱…… 伍剑的儿童小说《外婆》就讲述了一个 感人至深的祖孙亲情的故事。 作者饱含真情地将“我”童年时离 开父母,来到乡下和外婆相依为命的生 活娓娓道来。乡下的日子虽然穷苦,外 婆却带着“我”把苦日子过成了甜日 子。文中没有刻意的煽情和华丽的铺 陈,有的只是平凡琐碎甚至无声无息撒 落在人生褶皱里的生活细节。当“我” 风卷残云地扫光盘子里的所有吃食时, 外婆几乎没有伸筷子去夹盘中的菜,而 是带着满足的微笑看着“我”,好像是自 己在享受美味佳肴;当因为外婆打工的 厂子停工,家里只能吃稀饭时,外婆摸 出攒了很久的鸡蛋,给我做青椒鸡蛋 饼,她却一口没有吃;当家里的铁皮房 顶突然被大风卷走时,外婆猛然趴到 “我”的身上,任杂物和尘土砸在她的背 上;当“我”把写好的第一篇文章递给外 婆时,不识字的她把双手在衣服上擦了 又擦,直到她确定手上没有一点脏污, 才把纸接到手上;外婆还总是惦记着母 亲:“这丫头出门忘了娘,唉,她忙,忙是 好事,不忙会生病的。”……作者用质朴 无华的语言着力描写生活中这些微不 足道的日常片段,于细微处凸显深情, 更加彰显出外婆深沉而厚重,含蓄而内 敛,藏于心底而不显于人前的爱。这样 的细节也曾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 是我们理所当然地习惯了“水往下流” 式的爱,而渐渐忽略了细节,丧失了感 动。当作者在云淡风轻的描摹中把它 们放大开来时,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不 由得浮现眼前,唤起我们封存的记忆和 久违的感动,那浸润在我们生活中、渗 透在我们骨血里的亲人默默无言的关 爱,平淡却情浓。 外婆的爱不仅体现在生活中给予 “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更体现在 对“我”的谆谆教诲中。在物质匮乏的 岁月里,外婆目不识丁,生活困顿,却鼓 励“我”好好读书,她从颜教授那儿借回 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阅读;“我”因为贪 玩,忘了曾答应外婆要去五叔家搬砖, 外婆便用假意说要带我去热乎坑泡澡, 结果却失信于“我”的方式好好教训了 “我”一顿,让“我”切身感受到失信于人 的痛苦;“我”抢了风儿的书,还撒谎说 是借的,外婆责罚“我”一定要认认真真 地去赔不是;“我”跑了几天步就不能坚 持了,外婆说:“如果你想半途而废就不 要开始。”然后喊着“一二一”,带“我”一 起跑步……出身平民的外婆,虽没有很 深的文化底蕴,却执著地将她朴素的人 生哲学传递于“我”和母亲。经过岁月 的积淀,外婆的言传身教成就了良好的 家风,像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护 佑着“我”和母亲坚强快乐地生活,面对 困难,笑脸相迎;清白做人,言必行行必 果;坚守梦想,绝不轻言放弃。小说中, 外婆的语言直白简单,甚至带着乡下老 人的粗浅:“吃着自己的汗才有咸味。” “能把书吃到肚子里的人才是真正的读 书人。”“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吐在地上 的唾沫,是再也收不回的。”……透过作 者不加修饰的描摹,我们看到家风淳 正,雨润万物,给予“我”成长的力量。 家风是无字的典籍,家训是无声的嘱 托,所以外婆在“我”心中,既是生活的 哲人,亦是生活的强者,是最爱我的人, 也是我最尊敬的人。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世风 清。《外婆》展现的虽是小家庭的至爱亲 情和家风传承,却折射出作者寄予的希 望,希望这美好和温情如不熄之火种, 延续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伍剑《外婆》: 骨肉亲情与家风传承 《花儿与歌声》 孟宪明 著 海燕出版社 2017 年 3 月出版 《花儿与歌 声》通 过 对 一 个 三口两盲特殊家 庭的日常生活的 描写,生动真实 地展现了日益城 镇化的时代背景 下乡村孩子们的 生存状态和精神 渴求。 全 书 24 章 , 24种在农村随处 可见的野草,正 是乡村孩子精神 的写照。作者又 配以 24 首乡间歌 谣以及大量方言 的运用,将读者 带入淳朴浓郁的 民俗生活图景 中。 《魔法坏女巫》 【美】格雷戈里·马奎尔 著 王林园 译 中信出版社/中信·大方 2017 年 4 月出版 责任编辑:王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少儿文艺 《追梦珊瑚》 刘先平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 年 4 月出版 《追梦珊瑚》 是中国首部描写 珊瑚礁科考的纪 实文学作品。该书 展现了我国科学 家们长年冒着生 命危险考察珊瑚 的精彩实录以及 繁育、移栽珊瑚的 奇思妙想。作品集 文学性、知识性、 趣味性融于一体, 力求唤起大众的 海洋意识,树立生 态道德观念。 《奇想国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 著 贺静 译 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 2017 年 1 月出版 《奇想国的 小豆豆》是《窗边 的小豆豆》的姊 妹篇。从当年的 窗边走向如今的 奇想国,长大后 的小豆豆依然对 世界充满好奇。 不曾被束缚的心 灵总能体会到生 活中处处隐藏的 美妙滋味。对家 人,她感恩和珍 惜;对朋友,她真 诚而温暖;见到 那些生活在战乱 和贫困中的孩 子,她会带去欢 乐和希望……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 和小豆豆一起悲 伤,一起欢笑,一 起追寻幸福。 新书快递 《魔法坏女 巫》的主人公艾 芙芭,生来一身 绿皮肤,备受歧 视和排挤,却聪 慧、坚定、富有同 情心。为帮助受 迫害的动物,义 无反顾地加入到 反抗极权的运动 中。备受世人误 解的她从来不自 我辩解,最后成 了《绿野仙踪》里 世人皆知的西方 坏女巫。马奎尔 以“西方坏女巫” 为契机创作的一 系列奇幻小说, 挑战了“胜者”视 角下早已为人所 熟知的故事。 王立春一直在以 王立春一直在以 的方式探 的方式探 求儿童思维的本真状态 求儿童思维的本真状态她写的是儿 她写的是儿 童内部的生活世界 童内部的生活世界她将所有人都熟 她将所有人都熟 悉的童年感觉诗化了 悉的童年感觉诗化了所以她的童诗 所以她的童诗 读起来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读起来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 熟悉 的是童年时期理解与想象事物的一 的是童年时期理解与想象事物的一 种方式 种方式一种奇特的印象 一种奇特的印象一种对事 一种对事 物奇妙的感觉……总之都是孩提时 物奇妙的感觉……总之都是孩提时 与世界建立的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 与世界建立的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全被她捕捉入诗了 全被她捕捉入诗了陌生的是童年生 陌生的是童年生 活或儿童思维一旦被以 活或儿童思维一旦被以 重构 重构个与 个与 现实 现实拉开了距离的 拉开了距离的全然崭新 全然崭新 童诗世界 童诗世界出现了 出现了这个世界的幻 这个世界的幻 象与意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 象与意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 去领悟一些属诗的本质的东西 去领悟一些属诗的本质的东西王立 王立 春不是在用语言写诗 春不是在用语言写诗她创作全部的 她创作全部的 动力与资源在童年的精神感觉 动力与资源在童年的精神感觉一个 一个 特别的内宇宙世界 特别的内宇宙世界那是抵达童诗想 那是抵达童诗想 象力的本源 象力的本源梦的门 梦的门 是她最新的一本诗集 是她最新的一本诗集夜来了 夜来了/ /孩子放下游戏 孩子放下游戏/ /急忙到梦里 急忙到梦里 这是集子中同名诗 这是集子中同名诗 梦的门 梦的门的句子 的句子是一个原始而内容丰富 是一个原始而内容丰富 的所在 的所在是与 是与 童年 童年意旨最接近的地 意旨最接近的地 抵达一个神秘未知的领域 抵达一个神秘未知的领域是可与童年思维打通的最确切的路 是可与童年思维打通的最确切的路 王立春能够站在 王立春能够站在 梦的门 梦的门明她找到了童诗想象力的根蒂 明她找到了童诗想象力的根蒂她之 她之 前写过和梦境有关的诗篇 前写过和梦境有关的诗篇意象与诗 意象与诗 味俱佳 味俱佳梦的门 梦的门意象的明晰 意象的明晰表明 表明 她在这方面的艺术思考更深入了 她在这方面的艺术思考更深入了相关的另一个事物是 相关的另一个事物是 这也是王立春一直很着力的一 这也是王立春一直很着力的一 个诗意对象 个诗意对象童年记忆中的 童年记忆中的 夜晚 夜晚定比 定比 白天 白天深刻 深刻或者说 或者说 夜晚 夜晚能赋 能赋 予孩子无限的想象 予孩子无限的想象甚至是精神与情 甚至是精神与情 感上的冲撞 感上的冲撞产生新鲜好奇中的些许 产生新鲜好奇中的些许 惊恐不安 惊恐不安夜晚 夜晚与可能性相关 与可能性相关立春写夜晚的童诗都很经典 立春写夜晚的童诗都很经典 她的 她的 骑扁马的扁人 骑扁马的扁人是很难得的佳作 是很难得的佳作喜欢用 喜欢用 来形绘 来形绘 夜晚 夜晚一种在孩 一种在孩 子眼中 子眼中 变形 变形了的 了的而又无比真实的 而又无比真实的 存在 存在收在本集中的 收在本集中的 扁扁的夜 扁扁的夜 在诗 在诗 味上有相通之处 味上有相通之处但又出来这样新奇 但又出来这样新奇 的句子 的句子只有夜晚自己 只有夜晚自己/ /在黑暗中勇 在黑暗中勇 敢地走 敢地走/ /一直走到天亮 一直走到天亮她把 她把 夜晚 夜晚完全人化了 完全人化了这样一个抽象混沌的整 这样一个抽象混沌的整 体原本是孩子惧怕的对象 体原本是孩子惧怕的对象但人化之 但人化之 后意义指向却一下反转了 后意义指向却一下反转了夜晚 夜晚黑暗 黑暗的分离 的分离让孩子突然与 让孩子突然与 夜晚 夜晚产生了共鸣与认同 产生了共鸣与认同 恍如自己就是 恍如自己就是 夜晚 夜晚可以勇敢地走出黑暗 可以勇敢地走出黑暗此处 此处 构思的精巧不言而喻 构思的精巧不言而喻还有一些诗歌意象的析出的确 还有一些诗歌意象的析出的确 很见功夫 很见功夫 树在大雨中狂奔 树在大雨中狂奔将暴雨的力量以 将暴雨的力量以 树的狂奔 树的狂奔真切 真切 外化了 外化了写出了孩子眼中的视觉冲击 写出了孩子眼中的视觉冲击 。《 。《 小路逃跑 小路逃跑 一首写出了一种想象 一首写出了一种想象 中的可能性 中的可能性夜深了 夜深了/ /大山呼噜响起 大山呼噜响起 来的时候 来的时候/ /小路准备逃跑 小路准备逃跑原来 原来 有一条小路不在月光下 有一条小路不在月光下/ /逃跑 逃跑诗歌 诗歌 将夜晚的神秘与自然的生命力虽简 将夜晚的神秘与自然的生命力虽简 洁但很深刻地映现出来 洁但很深刻地映现出来还有 还有 花儿 花儿 一岁 一岁》, 》, 花儿嘟着鲜鲜的小嘴 花儿嘟着鲜鲜的小嘴/ /花儿 花儿 一岁了 一岁了// //花儿直着稳稳的小腰 花儿直着稳稳的小腰/ /花儿 花儿 岁了 岁了一岁 一岁来看待 来看待 花儿 花儿那间 那间 花儿 花儿的生命同人一样绽放出精 的生命同人一样绽放出精 气神了 气神了所有这些意象所以特别而有 所有这些意象所以特别而有 新鲜的意味 新鲜的意味是因为诗人的审美情感 是因为诗人的审美情感 与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 与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她将万物与 她将万物与 人同一化了 人同一化了诗人面对的世界即为生 诗人面对的世界即为生 它们以同一种生命律动在呼吸 它们以同一种生命律动在呼吸王立春擅于从自然与世界的平 王立春擅于从自然与世界的平 常处入手去经营诗 常处入手去经营诗她的诗味多来源 她的诗味多来源 于事物内部 于事物内部其本质结构的特殊性 其本质结构的特殊性即事物之所 即事物之所 的那部分东西 的那部分东西而不 而不 以华丽辞藻取胜 以华丽辞藻取胜由是诗的语言往往 由是诗的语言往往 很朴素 很朴素不事雕琢 不事雕琢但直达意义中心 但直达意义中心如她写的 如她写的 月光被单 月光被单 》, 》, 从天到地的 从天到地的/ / 又白又透明的月光啊 又白又透明的月光啊/ /是月亮晾个不 是月亮晾个不 停的被单啊 停的被单啊将月光的一泻千里比 将月光的一泻千里比 喻为晾出的被单 喻为晾出的被单既形象生动 既形象生动又亲 又亲 切日常 切日常离孩子的想象很近 离孩子的想象很近语言与 语言与 诗意的平民化还体现在选材的视角 诗意的平民化还体现在选材的视角 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雀天使 雀天使一首 一首打破人们惯常视野中 打破人们惯常视野中 对麻雀的不屑 对麻雀的不屑而以 而以 天使 天使去疼爱 去疼爱于是有这样的句子 于是有这样的句子当春回大地 当春回大地/ /们说 们说// //燕子衔回了春天 燕子衔回了春天/ /麻雀却躲在 麻雀却躲在 屋檐下 屋檐下/ /掸掉棉袄上的土 掸掉棉袄上的土/ /跺着有些 跺着有些 疼的脚 疼的脚/ /念叨着 念叨着/ /有一些生命 有一些生命// //终于 终于/ / 从冬天挺过来了 从冬天挺过来了诗人看到了麻雀 诗人看到了麻雀 的卑微与坚强 的卑微与坚强它们能被致以诗意观 它们能被致以诗意观 对于引领孩子的审美态度与生命 对于引领孩子的审美态度与生命 理解有重要的价值 理解有重要的价值诗是人类审美感知世界的一种 诗是人类审美感知世界的一种 重要方式 重要方式以诗看取生活孩子会获取 以诗看取生活孩子会获取 不一般的生命想象 不一般的生命想象对于建立他们与 对于建立他们与 世界温暖健康的情感关系具有无与 世界温暖健康的情感关系具有无与 伦比的重要价值 伦比的重要价值诗人的任务不仅在 诗人的任务不仅在 为孩子呈现诗 为孩子呈现诗更在于培植孩子诗的 更在于培植孩子诗的 眼光 眼光引导孩子自觉认识 引导孩子自觉认识 反思 反思 所是的那部分东西 所是的那部分东西于是诗集中 于是诗集中 有一辑即为 有一辑即为 大地诗人 大地诗人告诉孩子们 告诉孩子们 自然中随处皆为诗 自然中随处皆为诗自然即为诗人 自然即为诗人所以有如此系统的诗句 所以有如此系统的诗句叶子是树 叶子是树 写的诗 写的诗花朵是草写的诗 花朵是草写的诗庄稼 庄稼 是土地写的诗 是土地写的诗 浪花是大海写的 浪花是大海写的 孩子是母亲写的诗 孩子是母亲写的诗我是你 我是你 写的诗 写的诗……诗的存在就是因为万物 ……诗的存在就是因为万物 彼此光辉的映照 彼此光辉的映照诗在一种美好的关 诗在一种美好的关 系中 系中只要诗的种子种植心中了 只要诗的种子种植心中了们的生活便永远与诗相伴 们的生活便永远与诗相伴在王立春 在王立春 看来 看来给孩子写具体的诗 给孩子写具体的诗最终的目 最终的目 的是留给他们诗的 的是留给他们诗的 本体 本体诗的 诗的 命力 命力然后写诗的人才是成功了 然后写诗的人才是成功了王立春 王立春 王立春 王立春探寻童诗想象力的本源 探寻童诗想象力的本源 李利芳 李利芳 好书精读 好书精读 柳建伟在我眼中,如勇士,或先锋, 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摇旗呐喊,让我 等尽快跟上。2015年,我们成了鲁院回 炉班的同学。不久,就听说他在写儿童 文学,还是长篇。 一个始终关注时代风潮的主流作 家,能写好儿童文学吗?拿到了他散发 着油墨香的长篇儿童小说《永远追随》, 我脑子里总浮现着在鲁院上学时的碎 片,记得他分析生活中的各色人心世态 与作品的关系……其敏锐,其通透,其 认真,令人折服。在文与人的对应中, 我找到了打开《永远追随》这部洋溢着 童趣和诗意的战争小说的密钥。 《永远追随》大意是长征途中,毛泽 东住进了一个老百姓家。红军走时,借 走了老百姓家重要的财产—一头毛 驴,未还。为了要驴,这家的两个少年 踏上了漫漫征途,由此目睹了惨烈的湘 江之战。 以少年的眼睛和情感去讲述故事 是小说最为独特之处。这似乎是一个 全知视角,游走于湘江战役的各个角 落,大人说话做事并不完全避 讳小孩,由此他们可以了解到 战争中最为真实的脉络和纹 理,能推进叙事;但又不是完 整的全知视角,两个少年涉世 不深,对许多事情似懂非懂: “他就是想不明白红军的大官 毛主席为什么要叫大老李,这 不是骗人吗?房子让他们住 好的,还要熬夜给他们做豆 腐,他们为什么要骗人?还 有,为什么还防着有人会给他 们的饭菜下毒呢?陶百川不 相信像妈妈一样的毛主席会 骗人。谁在骗人?一定是大 老魏这个‘奸臣’。”正因不懂,展开了叙事和想象的空间。 越读越发现,陶家驹、警卫人员、毛泽东,都好像超出了我 们熟悉的阅读经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陶家驹,这个小本生 意人,作为红军的房东,是精明和狡黠的,他处处要跟红军算 账。警卫人员对老百姓是不信任的,端给首长的茶水他们要先 喝,饭菜要先尝。毛泽东跟远方的游子一样恋家,他想念家乡, 想起母亲做的饭、酿的酒。还有官兵对孩子的态度,也超越了 以往文学脸谱化的塑造,惟此作品才真实可信。同时,作品也 没有回避湘江战役失败的原因、红军官兵所犯的错误,支持红 军的老百姓受到的残害。而两个少年一个沉稳执著,不到南墙 不回头;一个机灵嘴甜,时时想着家里的亲人。战争的惨烈和 孩子性格的差异,形成巨大的张力,撑起了故事的架构,决定了 故事的走向。 文中对乡村生活细节的描述如珍珠,众多的人物一动一 静、一言一行,都玲珑剔透。即使只出现过两三回的罗婆婆和 孙女彩蝶,简简几笔,也如那豆花上泼撒的炒黄豆、碎香葱,即 便是配料,也暗香浮动,“罗婆婆把满眼爱惜的目光在陶百川身 上上下扫了两遍,咯咯咯地自顾自笑了一阵子:‘婆婆想好了, 就让你吃一辈子香花岭陶家的豆腐’”。 给毛驴吃鸡蛋、桌缝里找到的字条、毛驴的失而复得、孩子 们在硝烟弥漫中竟然毫发未损……读者不知不觉走进作者设 计的埋伏圈,东撞西碰,疑似无路,细一琢磨,发现还是有暗道 的,待突出重围,却见作者站在你面前,悄然笑了。 卷了的睡莲,弯了的荷叶,眠了的鱼儿,无论怎么暗示生活 的残酷,在孩子的眼里,万物都和他们的伙伴小毛驴一样,是不 能失去的,且具有生命的质感,如那白雾般的锅上蒸汽,滋在我 们皮肤上,告诉我们,这故事是真的,曾经真的就有这么一家 人,靠着一只可爱的小毛驴,以卖豆腐为生,也真的有两个孩 子,在枪林弹雨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王林柏《拯救天才》: 拯救天才也是拯救自己 天才具有天赋的智慧才能,包括卓 绝的创造力、想象力、行动力;天才是有 天然资质的人,如体质、嗓音、语言等方 面超越常人……天才不是普通人,天才 只能仰望,距我们太远。 天才也会遇到迷惑、困难或危险 吗?王林柏的科幻小说《拯救天才》里的 主角麦可就是一位现代天才,而他要拯 救的偃师则是一位古代天才。两位天才 都遇到了大迷惑、大困难、大危机。 故事的开头就充满诡秘:惟一的朋 友乔乔却拒绝麦可参加生日宴会。失望 之余,麦可无意中召唤来未来世界拯救 天才协会的时光机器,和乔乔意外地来 到西周,要去拯救一位天才工匠偃师。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惊险历程中,木乙、 造父、周穆王等古代人物接连登场,牛 顿、阿基米德等西方天才在时空中交 错。最后,偃师和木乙获得拯救,麦可和 乔乔得到了成长……整个故事悬念叠 出,一波三折。 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传神。天 才男孩麦可和平凡女孩乔乔的性格就 像冰与火两个极端。麦可知识广博,但 他很难与人相处,为找不到朋友而苦 恼,他也需要拯救,而能够拯救他的,既 是他自己,还有平凡的伙伴乔乔。 天马行空、奇妙的想象力,古今中 外人事的大碰撞,擦出精彩的故事火 花。麦可和乔乔是现代小学生,故事背 景却是天才工匠偃师活动的西周。偃师 本是滑稽舞师,梦想是成为一位伟大的 工匠,木乙就是他精心创作的杰作一个机械人。偃师和木乙的感情是血浓 于水的父子之情。木乙聪明、善良,有一 颗赤子之心,但又有机械人的局限。 麦可和乔乔阻止偃师去觐见别有 用心的周穆王,但是偃师内心非常矛 盾,为了实现自己的工匠梦,不惜牺牲 自己的生命。麦可、乔乔和木乙成了好 朋友,却发现木乙的真实身份是机械 人。偃师与木乙父子情深,偃师让麦可 和乔乔带着木乙离开,自己去觐见周穆 王,然而木乙却突然返回,去帮助偃师 实现梦想。因周穆王看中了木乙的“蓝 心”,偃师和木乙一起身陷囹圄。麦可和 乔乔想方设法营救……一波刚平,一波 又起。麦可和乔乔拯救偃师的行为,引 发了时空错位:威廉·泰尔拿箭射向儿 子小威廉头顶的苹果,不料却意外地射 中了砸向牛顿的金苹果;正用镜子点燃 罗马舰队的阿基米德,却和洗澡时发现 浮力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互换……麦 可和乔乔又不得不穿越时空,冒着巨大 的危险前去修复和拯救他们。 麦可在拯救这么多天才的斗智斗 勇过程中,不但成为“智商”超人的天 才,也成为“情商”丰富的英雄:聪明勇 敢、足智多谋的麦可,不但和机械人木 乙成了好朋友,而且获得了乔乔的认 可,收获了真诚的友谊。 《拯救天才》的语言幽默丰趣,常常 使人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小说 恰 到 好 处 地 融 入 历 史 知 识、地 理 知 识、 科学知识等,让人在阅读悬念故事的同 时,拓展知识。 《拯救天才》是一个关于“天才孩 子”的成长故事,也是一个“普通孩子” 的成长故事;这既是一部时空转换、想 象丰富的科幻小说,也是一部非常吸引 人的成长小说。 王立春,中国作协会员、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其主 要诗作有《骑扁马的扁人》《乡下老鼠》《写给老菜园子的 信》。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新 世纪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奖等。

王立春:探寻童诗想象力的本源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6B170417_Print.pdf · 的“童诗世界”出现了,这个世界的幻 象与意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王立春:探寻童诗想象力的本源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6B170417_Print.pdf · 的“童诗世界”出现了,这个世界的幻 象与意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

36

中国人一向重视至爱亲情。这亲

情包括父母之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

更有祖辈对孙辈无私温暖的疼爱……

伍剑的儿童小说《外婆》就讲述了一个

感人至深的祖孙亲情的故事。

作者饱含真情地将“我”童年时离

开父母,来到乡下和外婆相依为命的生

活娓娓道来。乡下的日子虽然穷苦,外

婆却带着“我”把苦日子过成了甜日

子。文中没有刻意的煽情和华丽的铺

陈,有的只是平凡琐碎甚至无声无息撒

落在人生褶皱里的生活细节。当“我”

风卷残云地扫光盘子里的所有吃食时,

外婆几乎没有伸筷子去夹盘中的菜,而

是带着满足的微笑看着“我”,好像是自

己在享受美味佳肴;当因为外婆打工的

厂子停工,家里只能吃稀饭时,外婆摸

出攒了很久的鸡蛋,给我做青椒鸡蛋

饼,她却一口没有吃;当家里的铁皮房

顶突然被大风卷走时,外婆猛然趴到

“我”的身上,任杂物和尘土砸在她的背

上;当“我”把写好的第一篇文章递给外

婆时,不识字的她把双手在衣服上擦了

又擦,直到她确定手上没有一点脏污,

才把纸接到手上;外婆还总是惦记着母

亲:“这丫头出门忘了娘,唉,她忙,忙是

好事,不忙会生病的。”……作者用质朴

无华的语言着力描写生活中这些微不

足道的日常片段,于细微处凸显深情,

更加彰显出外婆深沉而厚重,含蓄而内

敛,藏于心底而不显于人前的爱。这样

的细节也曾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

是我们理所当然地习惯了“水往下流”

式的爱,而渐渐忽略了细节,丧失了感

动。当作者在云淡风轻的描摹中把它

们放大开来时,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不

由得浮现眼前,唤起我们封存的记忆和

久违的感动,那浸润在我们生活中、渗

透在我们骨血里的亲人默默无言的关

爱,平淡却情浓。

外婆的爱不仅体现在生活中给予

“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更体现在

对“我”的谆谆教诲中。在物质匮乏的

岁月里,外婆目不识丁,生活困顿,却鼓

励“我”好好读书,她从颜教授那儿借回

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阅读;“我”因为贪

玩,忘了曾答应外婆要去五叔家搬砖,

外婆便用假意说要带我去热乎坑泡澡,

结果却失信于“我”的方式好好教训了

“我”一顿,让“我”切身感受到失信于人

的痛苦;“我”抢了风儿的书,还撒谎说

是借的,外婆责罚“我”一定要认认真真

地去赔不是;“我”跑了几天步就不能坚

持了,外婆说:“如果你想半途而废就不

要开始。”然后喊着“一二一”,带“我”一

起跑步……出身平民的外婆,虽没有很

深的文化底蕴,却执著地将她朴素的人

生哲学传递于“我”和母亲。经过岁月

的积淀,外婆的言传身教成就了良好的

家风,像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护

佑着“我”和母亲坚强快乐地生活,面对

困难,笑脸相迎;清白做人,言必行行必

果;坚守梦想,绝不轻言放弃。小说中,

外婆的语言直白简单,甚至带着乡下老

人的粗浅:“吃着自己的汗才有咸味。”

“能把书吃到肚子里的人才是真正的读

书人。”“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吐在地上

的唾沫,是再也收不回的。”……透过作

者不加修饰的描摹,我们看到家风淳

正,雨润万物,给予“我”成长的力量。

家风是无字的典籍,家训是无声的嘱

托,所以外婆在“我”心中,既是生活的

哲人,亦是生活的强者,是最爱我的人,

也是我最尊敬的人。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世风

清。《外婆》展现的虽是小家庭的至爱亲

情和家风传承,却折射出作者寄予的希

望,希望这美好和温情如不熄之火种,

延续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伍剑《外婆》:

骨肉亲情与家风传承□蓝 欣

《花儿与歌声》

孟宪明 著

海燕出版社

2017年3月出版

《花 儿 与 歌声》通过对一个三口两盲特殊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描写,生动真实地展现了日益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渴求。

全书 24 章,24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野草,正是乡村孩子精神的写照。作者又配以24首乡间歌谣以及大量方言的运用,将读者带入淳朴浓郁的民 俗 生 活 图 景中。

《魔法坏女巫》

【美】格雷戈里·马奎尔 著

王林园 译

中信出版社/中信·大方

2017年4月出版

责任编辑:王 杨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少儿文艺

《追梦珊瑚》

刘先平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4月出版

《追梦珊瑚》是中国首部描写珊瑚礁科考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展现了我国科学家们长年冒着生命危险考察珊瑚的精彩实录以及繁育、移栽珊瑚的奇思妙想。作品集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力求唤起大众的海洋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念。

《奇想国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 著

贺静 译

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1月出版

《奇想国的小豆豆》是《窗边的小豆豆》的姊妹篇。从当年的窗边走向如今的奇想国,长大后的小豆豆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曾被束缚的心灵总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隐藏的美妙滋味。对家人,她感恩和珍惜;对朋友,她真诚而温暖;见到那些生活在战乱和 贫 困 中 的 孩子,她会带去欢乐和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和小豆豆一起悲伤,一起欢笑,一起追寻幸福。

■新书快递

《魔法坏女巫》的主人公艾芙芭,生来一身绿皮肤,备受歧视和排挤,却聪慧、坚定、富有同情心。为帮助受迫害的动物,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反抗极权的运动中。备受世人误解的她从来不自我辩解,最后成了《绿野仙踪》里世人皆知的西方坏女巫。马奎尔以“西方坏女巫”为契机创作的一系列奇幻小说,挑战了“胜者”视角下早已为人所熟知的故事。

王立春一直在以王立春一直在以““诗诗””的方式探的方式探

求儿童思维的本真状态求儿童思维的本真状态,,她写的是儿她写的是儿

童内部的生活世界童内部的生活世界。。她将所有人都熟她将所有人都熟

悉的童年感觉诗化了悉的童年感觉诗化了,,所以她的童诗所以她的童诗

读起来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读起来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熟悉

的是童年时期理解与想象事物的一的是童年时期理解与想象事物的一

种方式种方式,,一种奇特的印象一种奇特的印象,,一种对事一种对事

物奇妙的感觉……总之都是孩提时物奇妙的感觉……总之都是孩提时

与世界建立的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与世界建立的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

全被她捕捉入诗了全被她捕捉入诗了;;陌生的是童年生陌生的是童年生

活或儿童思维一旦被以活或儿童思维一旦被以““诗诗””重构重构,,一一

个与个与““现实现实””拉开了距离的拉开了距离的、、全然崭新全然崭新

的的““童诗世界童诗世界””出现了出现了,,这个世界的幻这个世界的幻

象与意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象与意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

去领悟一些属诗的本质的东西去领悟一些属诗的本质的东西。。王立王立

春不是在用语言写诗春不是在用语言写诗,,她创作全部的她创作全部的

动力与资源在童年的精神感觉动力与资源在童年的精神感觉,,一个一个

特别的内宇宙世界特别的内宇宙世界,,那是抵达童诗想那是抵达童诗想

象力的本源象力的本源。。

《《梦的门梦的门》》是她最新的一本诗集是她最新的一本诗集。。

““夜来了夜来了//孩子放下游戏孩子放下游戏//急忙到梦里急忙到梦里

去去””,,这是集子中同名诗这是集子中同名诗《《梦的门梦的门》》中中

的句子的句子。。““梦梦””是一个原始而内容丰富是一个原始而内容丰富

的所在的所在,,是与是与““童年童年””意旨最接近的地意旨最接近的地

方方。。““梦梦””抵达一个神秘未知的领域抵达一个神秘未知的领域,,

是可与童年思维打通的最确切的路是可与童年思维打通的最确切的路

径径。。王立春能够站在王立春能够站在““梦的门梦的门””前前,,说说

明她找到了童诗想象力的根蒂明她找到了童诗想象力的根蒂。。她之她之

前写过和梦境有关的诗篇前写过和梦境有关的诗篇,,意象与诗意象与诗

味俱佳味俱佳。。““梦的门梦的门””意象的明晰意象的明晰,,表明表明

她在这方面的艺术思考更深入了她在这方面的艺术思考更深入了。。

与与““梦梦””相关的另一个事物是相关的另一个事物是““夜夜

晚晚””,,这也是王立春一直很着力的一这也是王立春一直很着力的一

个诗意对象个诗意对象。。童年记忆中的童年记忆中的““夜晚夜晚””一一

定比定比““白天白天””深刻深刻,,或者说或者说““夜晚夜晚””能赋能赋

予孩子无限的想象予孩子无限的想象,,甚至是精神与情甚至是精神与情

感上的冲撞感上的冲撞,,产生新鲜好奇中的些许产生新鲜好奇中的些许

惊恐不安惊恐不安。。““夜晚夜晚””与可能性相关与可能性相关。。王王

立春写夜晚的童诗都很经典立春写夜晚的童诗都很经典,,她的她的

““骑扁马的扁人骑扁马的扁人””是很难得的佳作是很难得的佳作。。她她

喜欢用喜欢用““扁扁””来形绘来形绘““夜晚夜晚””,,一种在孩一种在孩

子眼中子眼中““变形变形””了的了的,,而又无比真实的而又无比真实的

存在存在。。收在本集中的收在本集中的《《扁扁的夜扁扁的夜》》在诗在诗

味上有相通之处味上有相通之处,,但又出来这样新奇但又出来这样新奇

的句子的句子,,““只有夜晚自己只有夜晚自己//在黑暗中勇在黑暗中勇

敢地走敢地走//一直走到天亮一直走到天亮””。。她把她把““夜晚夜晚””

完全人化了完全人化了,,这样一个抽象混沌的整这样一个抽象混沌的整

体原本是孩子惧怕的对象体原本是孩子惧怕的对象,,但人化之但人化之

后意义指向却一下反转了后意义指向却一下反转了,,““夜晚夜晚””与与

““黑暗黑暗””的分离的分离,,让孩子突然与让孩子突然与““夜晚夜晚””

产生了共鸣与认同产生了共鸣与认同,,恍如自己就是恍如自己就是

““夜晚夜晚””,,可以勇敢地走出黑暗可以勇敢地走出黑暗,,此处此处

构思的精巧不言而喻构思的精巧不言而喻。。

还有一些诗歌意象的析出的确还有一些诗歌意象的析出的确

很见功夫很见功夫。。如如《《树在大雨中狂奔树在大雨中狂奔》》一一

首首,,将暴雨的力量以将暴雨的力量以““树的狂奔树的狂奔””真切真切

外化了外化了,,写出了孩子眼中的视觉冲击写出了孩子眼中的视觉冲击

力力。《。《小路逃跑小路逃跑》》一首写出了一种想象一首写出了一种想象

中的可能性中的可能性,,““夜深了夜深了//大山呼噜响起大山呼噜响起

来的时候来的时候//小路准备逃跑小路准备逃跑””,,原来原来““没没

有一条小路不在月光下有一条小路不在月光下//逃跑逃跑””,,诗歌诗歌

将夜晚的神秘与自然的生命力虽简将夜晚的神秘与自然的生命力虽简

洁但很深刻地映现出来洁但很深刻地映现出来。。还有还有《《花儿花儿

一岁一岁》,》,““花儿嘟着鲜鲜的小嘴花儿嘟着鲜鲜的小嘴//花儿花儿

一岁了一岁了////花儿直着稳稳的小腰花儿直着稳稳的小腰//花儿花儿

一一岁了岁了””,,用用““一岁一岁””来看待来看待““花儿花儿””,,刹刹

那间那间““花儿花儿””的生命同人一样绽放出精的生命同人一样绽放出精

气神了气神了。。所有这些意象所以特别而有所有这些意象所以特别而有

新鲜的意味新鲜的意味,,是因为诗人的审美情感是因为诗人的审美情感

与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与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她将万物与她将万物与

人同一化了人同一化了,,诗人面对的世界即为生诗人面对的世界即为生

命命,,它们以同一种生命律动在呼吸它们以同一种生命律动在呼吸。。

王立春擅于从自然与世界的平王立春擅于从自然与世界的平

常处入手去经营诗常处入手去经营诗,,她的诗味多来源她的诗味多来源

于事物内部于事物内部,,其本质结构的特殊性其本质结构的特殊性,,

即事物之所即事物之所““是是””的那部分东西的那部分东西,,而不而不

以华丽辞藻取胜以华丽辞藻取胜。。由是诗的语言往往由是诗的语言往往

很朴素很朴素,,不事雕琢不事雕琢,,但直达意义中心但直达意义中心。。

如她写的如她写的《《月光被单月光被单》,》,““从天到地的从天到地的//

又白又透明的月光啊又白又透明的月光啊//是月亮晾个不是月亮晾个不

停的被单啊停的被单啊””,,将月光的一泻千里比将月光的一泻千里比

喻为晾出的被单喻为晾出的被单,,既形象生动既形象生动,,又亲又亲

切日常切日常,,离孩子的想象很近离孩子的想象很近。。语言与语言与

诗意的平民化还体现在选材的视角诗意的平民化还体现在选材的视角

上上,,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如如《《麻麻

雀天使雀天使》》一首一首,,打破人们惯常视野中打破人们惯常视野中

对麻雀的不屑对麻雀的不屑,,而以而以““天使天使””去疼爱去疼爱,,

于是有这样的句子于是有这样的句子,,““当春回大地当春回大地//人人

们说们说////燕子衔回了春天燕子衔回了春天//麻雀却躲在麻雀却躲在

屋檐下屋檐下//掸掉棉袄上的土掸掉棉袄上的土//跺着有些跺着有些

疼的脚疼的脚//念叨着念叨着//有一些生命有一些生命////终于终于//

从冬天挺过来了从冬天挺过来了””,,诗人看到了麻雀诗人看到了麻雀

的卑微与坚强的卑微与坚强,,它们能被致以诗意观它们能被致以诗意观

照照,,对于引领孩子的审美态度与生命对于引领孩子的审美态度与生命

理解有重要的价值理解有重要的价值。。

诗是人类审美感知世界的一种诗是人类审美感知世界的一种

重要方式重要方式,,以诗看取生活孩子会获取以诗看取生活孩子会获取

不一般的生命想象不一般的生命想象,,对于建立他们与对于建立他们与

世界温暖健康的情感关系具有无与世界温暖健康的情感关系具有无与

伦比的重要价值伦比的重要价值。。诗人的任务不仅在诗人的任务不仅在

为孩子呈现诗为孩子呈现诗,,更在于培植孩子诗的更在于培植孩子诗的

眼光眼光,,引导孩子自觉认识引导孩子自觉认识““诗诗””,,反思反思

““诗诗””所是的那部分东西所是的那部分东西。。于是诗集中于是诗集中

有一辑即为有一辑即为““大地诗人大地诗人””,,告诉孩子们告诉孩子们

自然中随处皆为诗自然中随处皆为诗,,自然即为诗人自然即为诗人,,

所以有如此系统的诗句所以有如此系统的诗句,,““叶子是树叶子是树

写的诗写的诗””,,““花朵是草写的诗花朵是草写的诗””,,““庄稼庄稼

是土地写的诗是土地写的诗””,,““浪花是大海写的浪花是大海写的

诗诗””,,““孩子是母亲写的诗孩子是母亲写的诗””,,““我是你我是你

写的诗写的诗””……诗的存在就是因为万物……诗的存在就是因为万物

彼此光辉的映照彼此光辉的映照,,诗在一种美好的关诗在一种美好的关

系中系中。。只要诗的种子种植心中了只要诗的种子种植心中了,,我我

们的生活便永远与诗相伴们的生活便永远与诗相伴。。在王立春在王立春

看来看来,,给孩子写具体的诗给孩子写具体的诗,,最终的目最终的目

的是留给他们诗的的是留给他们诗的““本体本体””,,诗的诗的““生生

命力命力””,,然后写诗的人才是成功了然后写诗的人才是成功了。。

王立春王立春

王立春王立春::探寻童诗想象力的本源探寻童诗想象力的本源□□李利芳李利芳

好书精读好书精读

柳建伟在我眼中,如勇士,或先锋,

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摇旗呐喊,让我

等尽快跟上。2015年,我们成了鲁院回

炉班的同学。不久,就听说他在写儿童

文学,还是长篇。

一个始终关注时代风潮的主流作

家,能写好儿童文学吗?拿到了他散发

着油墨香的长篇儿童小说《永远追随》,

我脑子里总浮现着在鲁院上学时的碎

片,记得他分析生活中的各色人心世态

与作品的关系……其敏锐,其通透,其

认真,令人折服。在文与人的对应中,

我找到了打开《永远追随》这部洋溢着

童趣和诗意的战争小说的密钥。

《永远追随》大意是长征途中,毛泽

东住进了一个老百姓家。红军走时,借

走了老百姓家重要的财产——一头毛

驴,未还。为了要驴,这家的两个少年

踏上了漫漫征途,由此目睹了惨烈的湘

江之战。

以少年的眼睛和情感去讲述故事

是小说最为独特之处。这似乎是一个

全知视角,游走于湘江战役的各个角

落,大人说话做事并不完全避

讳小孩,由此他们可以了解到

战争中最为真实的脉络和纹

理,能推进叙事;但又不是完

整的全知视角,两个少年涉世

不深,对许多事情似懂非懂:

“他就是想不明白红军的大官

毛主席为什么要叫大老李,这

不是骗人吗?房子让他们住

好的,还要熬夜给他们做豆

腐,他们为什么要骗人?还

有,为什么还防着有人会给他

们的饭菜下毒呢?陶百川不

相信像妈妈一样的毛主席会

骗人。谁在骗人?一定是大

老魏这个‘奸臣’。”正因不懂,展开了叙事和想象的空间。

越读越发现,陶家驹、警卫人员、毛泽东,都好像超出了我

们熟悉的阅读经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陶家驹,这个小本生

意人,作为红军的房东,是精明和狡黠的,他处处要跟红军算

账。警卫人员对老百姓是不信任的,端给首长的茶水他们要先

喝,饭菜要先尝。毛泽东跟远方的游子一样恋家,他想念家乡,

想起母亲做的饭、酿的酒。还有官兵对孩子的态度,也超越了

以往文学脸谱化的塑造,惟此作品才真实可信。同时,作品也

没有回避湘江战役失败的原因、红军官兵所犯的错误,支持红

军的老百姓受到的残害。而两个少年一个沉稳执著,不到南墙

不回头;一个机灵嘴甜,时时想着家里的亲人。战争的惨烈和

孩子性格的差异,形成巨大的张力,撑起了故事的架构,决定了

故事的走向。

文中对乡村生活细节的描述如珍珠,众多的人物一动一

静、一言一行,都玲珑剔透。即使只出现过两三回的罗婆婆和

孙女彩蝶,简简几笔,也如那豆花上泼撒的炒黄豆、碎香葱,即

便是配料,也暗香浮动,“罗婆婆把满眼爱惜的目光在陶百川身

上上下扫了两遍,咯咯咯地自顾自笑了一阵子:‘婆婆想好了,

就让你吃一辈子香花岭陶家的豆腐’”。

给毛驴吃鸡蛋、桌缝里找到的字条、毛驴的失而复得、孩子

们在硝烟弥漫中竟然毫发未损……读者不知不觉走进作者设

计的埋伏圈,东撞西碰,疑似无路,细一琢磨,发现还是有暗道

的,待突出重围,却见作者站在你面前,悄然笑了。

卷了的睡莲,弯了的荷叶,眠了的鱼儿,无论怎么暗示生活

的残酷,在孩子的眼里,万物都和他们的伙伴小毛驴一样,是不

能失去的,且具有生命的质感,如那白雾般的锅上蒸汽,滋在我

们皮肤上,告诉我们,这故事是真的,曾经真的就有这么一家

人,靠着一只可爱的小毛驴,以卖豆腐为生,也真的有两个孩

子,在枪林弹雨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柳建伟《永远追随》:

硝烟弥漫中的童趣

□文清丽

■短 评

王林柏《拯救天才》:

拯救天才也是拯救自己□苏 梅

天才具有天赋的智慧才能,包括卓

绝的创造力、想象力、行动力;天才是有

天然资质的人,如体质、嗓音、语言等方

面超越常人……天才不是普通人,天才

只能仰望,距我们太远。

天才也会遇到迷惑、困难或危险

吗?王林柏的科幻小说《拯救天才》里的

主角麦可就是一位现代天才,而他要拯

救的偃师则是一位古代天才。两位天才

都遇到了大迷惑、大困难、大危机。

故事的开头就充满诡秘:惟一的朋

友乔乔却拒绝麦可参加生日宴会。失望

之余,麦可无意中召唤来未来世界拯救

天才协会的时光机器,和乔乔意外地来

到西周,要去拯救一位天才工匠偃师。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惊险历程中,木乙、

造父、周穆王等古代人物接连登场,牛

顿、阿基米德等西方天才在时空中交

错。最后,偃师和木乙获得拯救,麦可和

乔乔得到了成长……整个故事悬念叠

出,一波三折。

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传神。天

才男孩麦可和平凡女孩乔乔的性格就

像冰与火两个极端。麦可知识广博,但

他很难与人相处,为找不到朋友而苦

恼,他也需要拯救,而能够拯救他的,既

是他自己,还有平凡的伙伴乔乔。

天马行空、奇妙的想象力,古今中

外人事的大碰撞,擦出精彩的故事火

花。麦可和乔乔是现代小学生,故事背

景却是天才工匠偃师活动的西周。偃师

本是滑稽舞师,梦想是成为一位伟大的

工匠,木乙就是他精心创作的杰作——

一个机械人。偃师和木乙的感情是血浓

于水的父子之情。木乙聪明、善良,有一

颗赤子之心,但又有机械人的局限。

麦可和乔乔阻止偃师去觐见别有

用心的周穆王,但是偃师内心非常矛

盾,为了实现自己的工匠梦,不惜牺牲

自己的生命。麦可、乔乔和木乙成了好

朋友,却发现木乙的真实身份是机械

人。偃师与木乙父子情深,偃师让麦可

和乔乔带着木乙离开,自己去觐见周穆

王,然而木乙却突然返回,去帮助偃师

实现梦想。因周穆王看中了木乙的“蓝

心”,偃师和木乙一起身陷囹圄。麦可和

乔乔想方设法营救……一波刚平,一波

又起。麦可和乔乔拯救偃师的行为,引

发了时空错位:威廉·泰尔拿箭射向儿

子小威廉头顶的苹果,不料却意外地射

中了砸向牛顿的金苹果;正用镜子点燃

罗马舰队的阿基米德,却和洗澡时发现

浮力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互换……麦

可和乔乔又不得不穿越时空,冒着巨大

的危险前去修复和拯救他们。

麦可在拯救这么多天才的斗智斗

勇过程中,不但成为“智商”超人的天

才,也成为“情商”丰富的英雄:聪明勇

敢、足智多谋的麦可,不但和机械人木

乙成了好朋友,而且获得了乔乔的认

可,收获了真诚的友谊。

《拯救天才》的语言幽默丰趣,常常

使人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小说

恰到好处地融入历史知识、地理知识、

科学知识等,让人在阅读悬念故事的同

时,拓展知识。

《拯救天才》是一个关于“天才孩

子”的成长故事,也是一个“普通孩子”

的成长故事;这既是一部时空转换、想

象丰富的科幻小说,也是一部非常吸引

人的成长小说。

王立春,中国作协会员、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其主

要诗作有《骑扁马的扁人》《乡下老鼠》《写给老菜园子的

信》。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新

世纪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