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童童童童

BCN 3104 (M6_童诗 _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童诗创作

儿童诗创作的指导方式

儿童诗创作的要点?

情 趣

儿童诗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

比喻法

暗喻法

拟人法

对比法

呼告法

排比法

摹声法

假设法

反复法

疑问法

夸张法

故事法

对话法 图像法

比喻法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比成另一物,使得语言表现更为生动形象。例子如: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

充分表现丰富的联想 ,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让读者自己联想其事物。例子有: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暗喻法

把一些本不具备生命特征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特点。例子如: 汽水  

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看你还神不神气

拟人法

突显内容、性质、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等等的写作手法。例子如: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

藏在皮鞋下;我的私房钱, 藏在肚子里。

对比法

叙述一件事情,感情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将想像中的人或物,都当作就在眼前,直接向他呼唤 ,倾诉例子 (一 ): 换新装   

妈!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呼告法

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 / 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例子有: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排比法

例子 (二 )

爸爸 爸爸高兴的时候

说话特别大声天花板都会震动爸爸伤心的时候

眼睛呆呆的好象一个木头人爸爸生气的时候好象火山爆发谁碰到了

谁就倒霉   

排比法

藉由图画来增添阅读的趣味,增加了诗意的美感例子有:

湖畔之梦     

我是山 我有山  我有你的倒影 你是我的幻影   

绿树是我的秀发 绿树是我的罗裙    白云从我头上飘过 白云从我脚下掠过     鸟儿在我身上跳跃 鸟儿在我身上倒立     

我是雄伟的山 我是神奇的山     

图像法

模仿大自然万物的声音,增加诗的趣味性例子 ( 一 )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摹声法

例子 (二 )

老祖父的牙齿

时间真是恶作剧爱在祖父的牙齿开山洞

风儿更顽皮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

老祖父话儿半天才说一句去!去!去!逗得我们笑嘻嘻

摹声法

使用“假如”、“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并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例子 ( 一 ) :

如果我变了风

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

假设法

例子 (二 ):

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常常上体育课免得学生失望如果我是超人

我一定要帮助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爱

假设法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夸大描写,制造夸张的效果、加深印象。例子 ( 一 ):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夸张法

例子 (二 )

讲师

讲师生气的时候

就像发生大地震

轰隆 轰隆

讲师高兴的时候

笑声就像驴子碰到鬼

夸张法

引起儿童的兴趣,能够深入地思考。例子 ( 一 ) :

皱纹

老人的脸上,有一条一条的皱纹;大海的脸上,

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疑问法

例子 (二 ):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还是正在刷牙漱口啊?

是不是在流口水,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啊?

疑问法

有意重复使用某个字或词,增强条理性和节奏感例子 ( 一 ):

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 ,歇歇脚 风来了!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 飞 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反复法

将儿童故事编写成为诗。例子有: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吊着紫葡萄。紫葡萄,大又圆,

个的个儿,香又甜。狐狸看见往上跳,跳了半天构不到。构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故事法

如在眼前耳边所听到的,容易接受。例子有:

游戏 

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

对话法

Tutorial 童诗写作的要素习作

童诗写作的要素习作

1. 饱满的儿童情感

2. 想象力的培养

3. 诗歌的意境

4. 儿童语言和诗歌语言的应用

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

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

毕业童诗

• 相信大家在即将离开母校时,都是五味杂陈、丰富而复杂的。

• 然而,这时候通常是大家写出一个好的童诗的时刻。

如何写出饱满儿童情感的童诗呢?

你的情感有哪些呢?在人方面透过对义工妈妈、老师、同学、厨房阿姨的感谢表达心中的感恩。

在地方面写出在游戏场、榕树下、图书馆、大运动场美好的回忆表达心中的不舍别离。

写出自己学习直笛、扯铃、作文、英语方面的进步表达成长的足迹。

写出个人的愿望表达自我的期许与祝福。以具体事务必定能呈现出心中的毕业情怀。

在物方面也可以以凤凰花,知了,白云、汽球,表示时光的流逝。

再见了母校 作者 : 陈怡君

蝉儿 蝉儿你知了—知了—知了的叫着

让我知道说再见的时间已经不远刹那间

我仿佛离校园 好远 好远

秋千 秋千你荡来 --荡去 --荡去 -- 的身影

让我知道你依依不舍的对我挥手再见 再见 再见…… ..

刹那间我也不禁挥手与你道别

想象力的培养

• 诗歌,尤其是儿童诗,是一种想象力的大胆表现,想象力是诗歌的生命。

• 因此,如果从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视角去思考,引导学生进

行儿童诗的阅读和创作 是一条极佳的途径。

• 儿童是一个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其头脑中会

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鲜活的形象,表现特有的想

象 力和创造性。

• 这种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人们称之为“童心”。

• 教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读诗、听诗、吟诗、写诗,让孩子学会

想象,驾驭想象,从而去开创无限美好的未来。

要如何培养想象力?

老师在播影片的同时,可以吩咐小朋友一边听一边跟随着

音乐联想。过后,要求小朋友分享他们的所见的所想到的

东西。

接着告诉小朋友今天活动(童诗)的名称。

例子

这首诗要描写的是……

老师先播《 数蛤蟆》的影片给小朋友看。并问小朋友。。。

观察特徵

•绿色•会跳•会游泳•不停地呱呱叫

接着,吩咐他们观察在影片中的动物。

唱歌

丑陋(外貌)

自卑

跳(动作)

參加比賽

哇哇叫

青蛙

加入联想〈用拟人法〉

青蛙哇哇叫

青蛙开心地唱歌。(加入人的動作及情感)

最后,老师可以依着小朋友所说的意见帮忙他们学会联想一些适合影片中的动物的动作或情感。

诗歌的意境

• 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

的意境为目标。

• 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

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

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

感情 形象 诗的意境

刘饶民的《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儿童语言和诗歌语言的应用• 诗是语言的艺术。• 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

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

• 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优美的语言环境

•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摸、尝等是获得周围一切的知识,继而发展幼儿语言,

• 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例如

• 春天的时候,老师可带幼儿种植,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从中得到丰富的印

象: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在做每一项活动中,都 要边干边讲,使幼

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相应地丰富幼儿词汇。

• 老师从多种花草中选出“牵牛花”、“茉莉花”让幼儿系统观察,比较它们

的异同。幼儿说:“茉莉花的花籽像个小地雷,牵牛花的花籽像桔子瓣。”

• 出苗了,幼儿观察得更仔细、兴趣更浓了。经常向老师提出一些他们关心的

或不明白的问题,如:同一天种的花 籽,为什么有的发芽,长出了四对叶子,

而茉莉花还没有发芽呀?为什么叶子长的不一样?牵牛花的叶子有着细细的

毛毛。朵朵花儿开了,黄的白的茉莉,紫色的牵 牛花,像一个个小喇叭,孩

子们高兴地说:“嗒嘀哒,嗒嘀哒,好象欢迎小朋友们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