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 台灣資訊協會「自然之窗」影像融入教學計畫 教案名稱 台灣不速之客─外來種入侵 影片名稱 生態危機-入侵台灣的外來種植物 設計者 焦妮娜 學科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教學時間 80分鐘 教學對象 五~六年級 學生人數 20人 先備知識 曾於五上「自然領域」第二單元學習過「植物世界面面觀」課程,了解植 物的生長特性及特徵,對校園植物進行過探索,認識校園植物的分佈情形。 設計理念 期望透過影片觀賞,提供學生看見「真實環境」的代替經驗,透過生 動逼真的畫面讓學習者看見,以喚起學生的感動,讓他有感同身受的 體驗,喚起對環境問題的覺知。並藉由教師自製簡報與親身體驗,讓 學生觀察認識外來種植物,了解唯有多植栽原生種植物,保育原生棲 地等更積極的作為,才能預防外來種植物泛濫,從根本達成生物多樣 性及環境永續的目標。 本教案配合國小「自然與科技領域]環境保護議題單元,讓學生透過 觀看影片觀賞,配合教師自製簡報,了解有關「原生種與外來種」的 常識,並藉由實地觀察及互動遊戲,讓學生對校園的生態環境、校園 的植物分佈現況及常見的外來種植物有更深刻認識;並以寓教於樂的 互動比賽方式,做為本學習單元的總結評量。 能力指標 自然與生活科技1-3-5-3,1-3-5-42-3-2-1,2-3-2-2,6-3-3-2 環境教育議題2-3-1,5-3-1,5-3-2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認知領域 1. 藉由學習外來種生物的定義、來 源、危害與影響,讓學童對外來 種生物有正確的認知 2. 能了解外來種生物對環境造成的 危害,以及為何會對環境造成危 害。 1-1能夠知道外來種生物的定 義、來源、影響。 1-2能夠認識台灣常見的外來種 植物,入侵外來種對環境的 危害。 1-3能夠認識常見的外來種植物 有哪些。 技能領域 1. 能夠參與調查校園環境,了解校 園外來種植物的特徵與分佈。 2. 能夠運用觀察及各種媒介,辨別 原生種與外來種植物形貌與生長 方式之不同。 2-1能夠藉由網路及各種媒介,習 得生態多樣性的定義,以及減 少環境中外來種植物的具體方 式。 2-2能夠習得如何降低外來種植 物對環境的危害,並學會保育 外來種,規劃生態多樣性環境。 情意領域 1. 能夠了解外來種生物對環境造成 3-1能夠尊重生態倫理,推廣原生 種保育觀念,不引進外來種植

台灣資訊協會「自然之窗」影像融入教學計畫E5%8F%B0%E7%81%A3%E4%B8... · 1 台灣資訊協會「自然之窗」影像融入教學計畫 教案名稱 台灣不速之客─外來種入侵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台灣資訊協會「自然之窗」影像融入教學計畫

    教案名稱 台灣不速之客─外來種入侵

    影片名稱 生態危機-入侵台灣的外來種植物 設計者 焦妮娜

    學科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教學時間 80分鐘

    教學對象 五~六年級 學生人數 20人

    先備知識 曾於五上「自然領域」第二單元學習過「植物世界面面觀」課程,了解植

    物的生長特性及特徵,對校園植物進行過探索,認識校園植物的分佈情形。

    設計理念 期望透過影片觀賞,提供學生看見「真實環境」的代替經驗,透過生動逼真的畫面讓學習者看見,以喚起學生的感動,讓他有感同身受的

    體驗,喚起對環境問題的覺知。並藉由教師自製簡報與親身體驗,讓

    學生觀察認識外來種植物,了解唯有多植栽原生種植物,保育原生棲

    地等更積極的作為,才能預防外來種植物泛濫,從根本達成生物多樣

    性及環境永續的目標。

    本教案配合國小「自然與科技領域]環境保護議題單元,讓學生透過觀看影片觀賞,配合教師自製簡報,了解有關「原生種與外來種」的

    常識,並藉由實地觀察及互動遊戲,讓學生對校園的生態環境、校園

    的植物分佈現況及常見的外來種植物有更深刻認識;並以寓教於樂的

    互動比賽方式,做為本學習單元的總結評量。

    能力指標 自然與生活科技1-3-5-3,1-3-5-4,2-3-2-1,2-3-2-2,6-3-3-2

    環境教育議題2-3-1,5-3-1,5-3-2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認知領域

    1. 藉由學習外來種生物的定義、來源、危害與影響,讓學童對外來

    種生物有正確的認知

    2. 能了解外來種生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以及為何會對環境造成危

    害。

    1-1能夠知道外來種生物的定

    義、來源、影響。

    1-2能夠認識台灣常見的外來種

    植物,入侵外來種對環境的

    危害。

    1-3能夠認識常見的外來種植物

    有哪些。

    技能領域

    1. 能夠參與調查校園環境,了解校園外來種植物的特徵與分佈。

    2. 能夠運用觀察及各種媒介,辨別原生種與外來種植物形貌與生長

    方式之不同。

    2-1能夠藉由網路及各種媒介,習

    得生態多樣性的定義,以及減

    少環境中外來種植物的具體方

    式。

    2-2能夠習得如何降低外來種植

    物對環境的危害,並學會保育

    外來種,規劃生態多樣性環境。

    情意領域

    1. 能夠了解外來種生物對環境造成3-1能夠尊重生態倫理,推廣原生

    種保育觀念,不引進外來種植

    http://green.ngo.org.tw/video/741

  • 2

    的危害,珍愛原生植物,維護生

    態平衡。

    2. 能夠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物。

    3-2能夠主動關懷校園生態,珍愛

    自然,進而有永續經營維護生

    態多樣化環境的態度和行動。

    教學活動 教學流程 教學 時間 教學評量

    一、引起動機

    1. 結合教師先播放強勢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影片(2.22”),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2. 請學生自由發表,說說看對強勢入侵外來種植物的認識。

    5” 1.「小花蔓澤蘭」

    影片觀賞 2.口頭發表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認識外來種植物)

    1. 教師利用自製簡報圖片,讓學生認識何謂外來種植物,了解外來種的定義及其對環

    境的危害。

    2. 利用自製簡報,說明外來種的影響和對環境的危害。

    3. 帶領學生一起觀看「自然之窗:生態危機- 入 侵 台 灣 的 外 來 種 植 物 」 影 片

    (0.0”-3.50”),透過影片讓學生對台灣的外來種植物有深入的認識。

    活動二(身邊的外來種)

    1. 教師利用自製簡報圖片,說明台灣常見的外來種植物,還有日常生活及水域中常見

    的外來種植物有哪些。 2. 帶領學生一起觀看「自然之窗:生態危機

    - 入 侵 台 灣 的 外 來 種 植 物 」 影 片

    (3.50”-18.48”),讓學生對外來種危害環境的前因後果有更深刻了解。

    10”

    20”

    1. 外來種生物基本常識問

    答 2. 簡報講述 3. 口頭發表 4. 猜謎搶答

    三、綜合活動

    1. 教師利用校園植物網和自製簡報,讓學生複習曾學過的所有校園植物,認識校園中

    常見的外來種植物。 2. 教師請學生分組,利用課後到校園觀察是

    否有外來種植物,並到圖書館和上網蒐尋

    外來種植物資料,每組至少搜尋兩種。

    《第一節課結束》

    5” 1. 觀察校園植物 2. 資料搜尋 3. 學習單撰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O6Q99Wbg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O6Q99WbgAhttp://green.ngo.org.tw/video/741http://green.ngo.org.tw/video/741http://163.20.78.169/nature/

  • 3

    教學活動 教學流程 教學 時間 教學評量

    一、引起動機

    1. 教師請各組學生到講台上分享學習單,口頭報告課後在校園或社區找到的兩種

    外來種植物。 2. 教師簡單講評。

    6” 口頭發表

    學習單討論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校園植物知多少) 1. 教師利用自製簡報複習上節課講過的各

    種外來種植物。 2. 教師利用圖卡讓讓學生對校園中和週遭

    環境中常見的外來種植物有更深刻認

    識。 3. 教師將外來種植物名稱貼在黑板上,請

    學生分組從外來種圖卡中,對應找出植

    物圖卡並貼在黑板上。

    4. 每組計時一分鐘,比比看哪一組找到最多正確的圖卡。

    活動二(猜猜我是誰) 1. 利用自製簡報,請學生做外來種「猜猜

    看我是誰」互動搶答遊戲。 2. 教師發下植物遊戲賓果圖,請學生分組

    進行賓果遊戲,以寓於樂的方式加強學

    生對外來種植物的印象。 活動三(超級比一比) 1. 利用互動教學系統點讀筆,進行外來種

    植物搶答互動測驗,做為總結評量。 2. 師生一起來檢討答案是否正確。

    14”

    8”

    7”

    1. 簡報講述 2. 分組競賽 3. 口頭發表 4. 互動測驗

    三、綜合活動

    1.教師講評測驗成果。並請學生口頭發表複習今天教學內容。

    2.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帶回學習單作為家庭作業。準備進行下一單元的專題研究。

    《第二節課結束》

    5” 1.討論發表

    2.專題研究學習單

    活動或教

    具說明 1.外來種入侵教師自製簡報,外來種植物圖卡 2.教具:電腦、單搶投影機或電子白板、互動教學系統墊板與點讀筆

    預期成效 1. 藉由「自然之窗」生動優美的影片內容與畫面,激發學生對學習外來種植物的學習動機。

    2. 透過影片與簡報的詳細說明,清晰具體的植物影片和照片,讓學生清楚了解

  • 4

    外來種植物的定義以及產生的原因等。 3. 從生態多樣永續環境的角度,讓學生了解外來種植物為何會對環境造成危

    害?以及維護生態多樣化必要的作為有哪些? 4. 利用已有的校園植物網站和實地觀察,讓學生自主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常

    見的外來種生物有哪些?辨別原生植物與外來種植物策不同。 5. 透過安排有趣的互動教學,引起學習動機,達成翻轉教學的目標,俾加深學

    生的學習效果。 6. 5.指導學童建構外來種植物的知識,建立珍愛關懷環境的態度,並讓學童學習

    思考保護環境要從防治外來種入侵做起。 附件 1.附件(1)學習單 2.附件(2)簡報 3.附件(3)照片 4.附件(4)學生撰寫心得

    參考資源 相關資源: 趙榮台、李玲玲(2011)。陽明山國家公園外來入侵種手冊。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

    張蕙芬、張碧員(2011)。台灣野花 365 天。臺北,天下文化。

    經典雜誌編著(2014)。我們姓台灣:台灣特有種‧台灣外來種。臺北,經典雜誌

    出版社。

    蔣慕琰(2006)。外來入侵植物之管理與防治。臺北,林業研究專訊「專題論述」

    Vol.13 No.3,P.8-P.12。

    參考網站: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然之窗:生態危機-入侵台灣的外來種植物」影片

    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http://e-info.org.tw/issue/biotech/issue-biotech00111501.htm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外來入侵種生物管理資訊網」

    http://ias.forest.gov.tw/invast/knowledge/Situation.aspx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習資源

    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d9e11d0b81d9e1470b81dbd10f

    「小花蔓澤蘭」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O6Q99WbgA

    http://green.ngo.org.tw/video/741http://e-info.org.tw/issue/biotech/issue-biotech00111501.htmhttp://ias.forest.gov.tw/invast/knowledge/Situation.aspx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d9e11d0b81d9e1470b81dbd10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O6Q99WbgA

  • 5

    試教回饋表

    教案名稱 台灣不速之客─外來種入侵

    授課日期 生態危機-入侵台灣的外來種植物 授課者 焦妮娜

    學科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教學時間 80分鐘

    教學對象 五~六年級 學生人數 20人

    實際教學

    成效

    1. 「建安省政府」課程是建安國小發展多年的「全校經營式節能減碳」教學活動,但面對當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造成環境災難頻傳,學校現場的師生除

    了透過節能減碳的教學活動,營造低碳、低耗、資源再利用的校園環境外,

    更應該從「環境永續」角度學習如何維護平衡的自然生態環境,才更重要。

    因此安排此一課程,期望讓學生建立保育原生棲地等更積極的作為。

    2. 從學生學習心得可以看出透過親身體驗與課程,不僅讓學生學會生物多樣性的知識,更讓學生有了珍愛環境的態度,培養學生正確的環保觀念,進而有

    環保的行動。:亭O:學了這個單元之後,我才知道入侵外來種是環境的殺

    手,因為它會破壞原生種的生長環境,會掠奪原生種的食物,會有寄生蟲和

    感染的問題。O慈:原來外來是因為它很強勢、適應力強、繁殖力強,所以

    常常會沒有天敵,所以才成為可怕的環境殺手。O潔:外來種適應力強,破

    壞原生棲地,沒有天敵,所以才可怕。宇O:保護環境的最簡單作法就是要

    常常清除環境中的外來種生物,像我們去清除了坡地的非洲鳳仙花…還有水

    生池的螯蝦,不要引進外來種,才能讓環境永遠不被破壞。

    3. 本課程進行同時,配合向環教中心申請的「諾亞方舟原生植物計畫」,申請百株原生植物,除指導學生認識這些植物外,並帶領學生到校園清除外來

    種,種下這些原生植物,並利用校慶活動帶領親師生栽種原生種樟樹,並提

    供樟樹植栽給家長,並安排家長到校參加「清除外來種」工作坊,希望將栽

    種原生植物的觀念,從學校推廣至整個社區。

    教學心得 1. 本教學活動結合自然領域六下的「環境與自然資源」單元進行,融入領域課程實施,不會用到額外的學習時間,讓教師有更充裕的時間延伸學習內容的

    深度與廣度。

    2. 基於「環境課程化」的教學原則,帶領學生以親身體驗、觀察週遭環境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學會的是與生活相關的知識,學會的是可以帶著走的知

    識,可以有更深刻的學習。

    3. 嘗試以專題研究方式,讓六年級學生有統整歸納的能力,並透過分享互評答詢,增加教學活動的互動性,讓學生除了知識學習外,更能達成建立保護環

    境的正確態度與行動的環境教育教學目標。

    http://green.ngo.org.tw/video/741

  • 6

    三峽建安國小六年甲班自然與科技領域「外來種入侵」教學活動剪影

    老師用簡報說明外來種的定義和形成原因 簡報讓學生知道外來種對環境的危害

    學生分組上台找出外來種 分工合作才能最快找到答案

    小組團隊同心協力找到最正確的答案 加油,要快更要正確

  • 7

    學生課後在圖書館找資料1 學生課後在圖書館找資料2

    學生觀看外來種入侵影片 分享外來種專題研究報告

    校園觀察植物

    植下綠色童年─栽種原生植物

  • 8

    學習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