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高血壓臨床診治心得 李基華 醫師 基華內針灸科中醫診所 前言 世界衛生組織的血壓標準 (1999 WHO-ISH guidelines (J Hypertens 17:151, 1999)2003 ESH-ESC guidelines (J Hypertens 21:1011, 2003)JNC VII JAMA 2003;289:2560-2572) 收縮壓 舒張壓 2003 JNC-7 理想血壓 < 120 < 80 < 120/80 正常血壓 < 130 < 85 正常偏高 130-139 85-89 120-139/ 80-89 第一級 ( 輕度 ) 高血壓 140-159 90-99 140-159/ 90-99 第二級 ( 中度 ) 高血壓 160-179 100-109 160/ 或≧ 100 第三級 ( 重度 ) 高血壓 180 110 單獨收縮壓高血壓 140 <90 140/<90 余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已 30 年,臨床實踐中,常發現很多患者和不少醫師把世 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血壓正常值 (130/85mmHg)、高血壓值 (140/90mmHg)認定是所有人共同的數據,當血壓高於 140/90mmHg 就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有的 人會出現心悸、心慌、胸悶、頭暈、四肢無力等等的現象,殊不知人是活體,每個 人有各自的血壓標準值,如同身高也是因人而異,更何況有些患者的血壓高是突發 狀況引起的,待這些狀況排除後血壓又恢復正常,如果繼續服用降血壓藥物,後果 堪慮。 每位高血壓患者,我個人臨床除以辨證論治為準則,再輔以現代醫學的數據 參予辨證求因,審因後再綜合論治,以期不致偏頗,尤其是個人對高血壓標準值之 定位。處治時,視病情需要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標本兼治,也就是中藥西藥 靈活使用 ( 西藥由患者自行找西醫師調配 )一、高血壓的原因 1、病態造成: 腎病、血管疾病、內分泌、腫瘤、妊娠、某些先天性缺陷、服用藥物、遺傳、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 gtc.org.t · 知道一些身體發出的警訊,對診斷病情能達到預防治療的效果。故個人認為“量血 壓”應該由醫師親自操作,不應假手於人。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78

    高血壓臨床診治心得

    李基華 醫師

    基華內針灸科中醫診所

    前言

    世界衛生組織的血壓標準

    (1999 WHO-ISH guidelines (J Hypertens 17:151, 1999)、2003 ESH-ESC guidelines (J Hypertens 21:1011, 2003)、JNC VII JAMA 2003;289:2560-2572)

    收縮壓 舒張壓 2003 JNC-7理想血壓 < 120 < 80 < 120/80正常血壓 < 130 < 85 正常偏高 130-139 85-89 120-139/或 80-89

    第一級 (輕度 )高血壓 140-159 90-99 140-159/或 90-99第二級 (中度 )高血壓 160-179 100-109 ≧ 160/或≧ 100第三級 (重度 )高血壓 ≧ 180 ≧ 110 單獨收縮壓高血壓 ≧ 140

  • 79

    肥胖、更年期等等,經專家統計約佔 10%,經適當的處置會改善。

    2、有 90%的高血壓是不明原因:

    在高達 90%不明原因的高血壓患者中,絕大多數都有治療、服用藥物(如降

    血壓的藥物)或食療(如果菜汁、葡萄柚、紅蘿蔔汁等等)。

    ◎為何他們會再到中醫求診?

    我認為這就是中醫還能延續到今天的主因,也是中醫師能盡情揮灑的空間。

    來中醫求診的高血壓患者很多,都會說服用西藥降血壓藥物後胸口悶悶的、心慌

    慌、全身無力感、甚至嚴重者下肢水腫,相信各位也常碰到此種患者。

    根據我所了解,大部份的降血壓藥物是血管擴張劑和利尿劑。擴張血管以減

    壓或是強迫利尿以排除水份來減少血液的容量,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長期如

    此,心臟負擔加重,就會心慌慌,少了膽量的感覺(無膽),風吹草動、喇叭聲都

    可能受到驚嚇,亦容易發脾氣、看什麼都不順眼、嚴重者還可能引起心臟肥大。

    ◎例如:一匹馬力的馬達設計時,應配合 1吋的水管,現在把 1吋的水管換成 2吋

    水管,但是馬達還是一匹馬力,因此馬達負荷超過,此時馬達會發燙甚至可能燒

    壞。

    二、個人對血壓標準值的定位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血壓值高於 140/90mmHg時為高血壓,但是

    在臨床上會碰到有些患者有別於正常標準的情況發生。如:有些患者血壓在

    150/100mmHg很舒服沒什麼異樣,若將血壓降到 140/90mmHg以下反而感到不適;

    或是有些患者血壓 90/60mmHg很舒服,若將血壓升至 120/80mmHg反而感到不適。

    故我會建議患者在身體狀況正常且在休息的狀態下測量血壓大約十來次取其

    平均值,就是每個人自己的血壓標準值。換句話說:有些人的標準會高於世界衛生

    組織的血壓標準,而有些人的標準會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血壓標準,但是對他們來

    說都是正常的、健康的。

    三、病因

    在 90%不明原因高血壓患者中,絕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青少年很少,何故?

    1、青少年的五臟六腑是新的(除非揮霍過度)

    2、 中老年人的五臟六腑是中古的、全身的功能降低,造成血液循環不好就容易缺

    氧、膽固醇高、三酸甘油脂高,造成血管及內臟器官硬化。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80

    ◎例如:新的塑膠水管彈性佳,使用時間久後會變硬、彈性變差、甚至有裂縫的現

    象。此時若想使塑膠水管變柔軟,是要把水管放置冰箱或是用火加熱呢?

    3、假性高血壓:短暫受到外界刺激(例如:跑步、突然情緒改變等等)

    四、治療方式有兩組

    (一)自家病自家醫

    1、休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2、睡眠(勿日月顛倒、勿違反大自然)

    3、飲食(勿暴飲暴食、勿過食寒性或冰冷食物、最好少量多餐)

    4、二便(保持通暢)

    5、情緒(恬淡虛無)

    6、環境(空氣、噪音、氣味)

    7、運動(流汗、有恆心)並非有目的的運動

    8、天氣(溫度、濕度)

    ◎以上幾點若患者有注意,病情可能就好轉一大半(尤其是運動),並非一定要靠

    藥物才可改善。

    我常跟患者說:生病是家裡帶來的,不是醫生或醫院讓你生病,所以從自身

    家中找出病因、調整生活作息是預防保健的最佳途徑。

    (二)藥物治療

    1、西藥:

    西藥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穩定很有幫助,很多患者與醫生配合度很好,總是

    覺得全身不舒服但卻找不出原因。

    原因是:人是活體,病情會隨時改變。

    ◎例如:昨晚心情愉悅、氣候佳、睡眠充足,今天血壓可能接近正常平均值,若再

    服用降血壓藥物,就會太低反而不舒服。

    在我診所的患者,我會要求他們在服用降血壓藥物之前先量血壓,看數據來

    增減降血壓藥物的劑量,並且每天做紀錄。如早上八點量血壓、氣候、精神狀態、

    症狀、服藥劑量、一天記錄數次,這點可能違背西醫的作法,但我的經驗中,這樣

    對病情的改善很有幫助,且可減少副作用,尤其配合中藥調理及針灸後,大多經過

    一段時間,可以讓高血壓患者血壓穩定,降血壓藥物的劑量可漸減。

  • 81

    2、中藥:

    以扶正氣、補氣血、強心肺為主、活血化瘀為輔。如:生脈飲、玉屏風散、

    補中益氣湯、疏經活血湯、田三七、丹參、香付、木香、鈎藤。

    俗語:活水就不會生青苔。

    3、針灸:

    針灸能促進血液循環,針灸能改變壓力在身體上的分配,因而血液的分配也

    跟著改變。穴位如:手三里、內關、風池、足三里等等。所以大部分的病,尤其是

    慢性病,針灸和中藥合併使用有加成的效果。

    說到針灸,是一門大學問,要看施針者有多少東西能給患者,我們常說的得

    氣,就是患者針後能得到醫生多少氣。依個人經驗,扎針時醫生和患者的氣會產生

    對流。

    五、量血壓

    “量血壓”不僅只為了要知道數據,在“量血壓”的過程中,醫師透過“聽診”

    在血壓、脈搏、心音等些微變化,都能傳達給我們一些訊息,有些是因為患者沒有

    明顯疼痛或是不適而忽略的!而我們透過一個看似簡單的“量血壓”動作,卻可以

    知道一些身體發出的警訊,對診斷病情能達到預防治療的效果。故個人認為“量血

    壓”應該由醫師親自操作,不應假手於人。

    六、血壓與心臟的關係

    個人經驗,血壓的變動是受到心臟功能強弱而改變,也就是血壓是心臟的備

    胎,當心臟功能降低時,血壓必須升高以利完成身體的運行,當心臟功能正常時,

    血壓又恢復到正常值。

    ◎例如:汽車行駛於平面路段時,排檔

    用 4檔即可,但當行駛於爬坡路段就

    必須變到 2檔或 3檔,當又再次回到

    平面路段時又回到 4檔。

    七、醫案

    (一)

    患者:葉先生

    年紀:50歲 (42年次 )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82

    時間:於 92年 01月 06日來診

    主訴:最近常心悸、胸悶、短氣、項強痛、胃腹脹氣,常服用降血壓藥物(有時 5

    天服一次,有時一天服 2次)。

    望診:舌苔白、舌邊齒印

    問診:大小便正常、睡眠尚可,其職業是負責智慧型大樓監造。

    切診:左寸中郁濁、關中弦、尺沉

    右寸中緊、關中短、尺沉

    此乃心臟搏動力弱、氣血不足、情志不舒。

    處治:強壯心臟、調補氣血

    處方:

    北耆 1兩 黨參 1兩 北杞子 1兩 杜仲 8錢 桂枝 3錢

    白芍 3錢 丹參 3錢 茯苓 4錢 麥門冬 5錢 白朮 5錢

    柴胡 3錢 甘草 3錢 川朴 3錢 枳殼 3錢 大棗 10枚

    針刺穴位:手三里、外關透內關、風池

    醫囑:

    1、生活作息儘量正常

    2、每天量血壓,並記錄服降血壓藥物的劑量

    3、適當運動

    4、忌食冰冷食物

    5、適當補充能量

    複診:病情穩定,依上述處方為主,適時調整。

    連服數月,主訴症狀改善、血壓穩定、降血壓藥物偶爾服用。

    (二)

    患者:張小姐

    年紀:57歲 (42年次 )

    時間:於 97年 06月 30日來診

    主訴: 乾咳、痰梗喉、鼻涕倒流、頭暈、肢涼、心律不整、胸悶

    望診:舌苔白、眼底紅

    問診:不易入睡、大便正常、小便量少、常膀胱發炎,職業是市場業者,需早起並

    久站

  • 83

    切診:左寸沉郁濁、關尺沉

    右寸中郁濁、關尺沉

    血壓:130 / 90 mmHg(L) PM 04:13,今天未服用降血壓藥物,昨天有服用降血壓

    藥物

    診療:此為外感、心臟搏動力弱、大氣下陷之症,先處理外感症

    建議:服用降血壓藥物之前先量血壓,看數據來增減降血壓藥物的劑量,最好每天

    量數次血壓並做紀錄,忌食冰冷食物。

    時間:於 97年 07月 07日再診

    問診:膀胱發炎

    血壓:120 / 80 mmHg (L) PM 03:17,已一週未服用降血壓藥物

    時間:於 97年 07月 14日再診

    問診:膝酸痛、時咳

    血壓:120/70mmHg (L) PM 03:13,未服用降血壓藥物

    從初診 97年 06月 30日至 99年 07月 19日兩年多來,血壓大多維持在 120-

    134 / 74-80 mmHg,只有幾次血壓偏高,服用少量降血壓藥物,綜觀此患者之身體

    狀況,主要是操勞過度,若再有外在因素,例如:感冒、服用消炎藥,血壓才會升

    高,因為聽從醫囑,並調整生活作息,少服很多不必要的藥物。

    結論

    中醫的特長在於預防保健、扶正、固本,把人當成一個整體來處理。人只要

    氣血充足,血液循環通暢就比較能耐壓、耐痛、耐寒、耐熱,能吃、能拉、能睡,

    健康就不是問題了。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84

    代謝綜合證的中醫研究進展

    顏良達 醫師

    達觀中醫診所、台中縣中醫師公會理事、上海中醫藥大學碩士

    摘要

    代謝綜合證是高血壓、血糖異常、血脂紊亂和肥胖症等多種疾病在人體內集

    結的一種病態,可導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糖耐量減低、糖尿病、肥胖、脂代謝紊

    亂及高血壓等,存在於各年齡階段,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中醫學由於整體理念、

    辨證論治、異病同治的延醫特點而對此病走向科學的個體化治療方向。

    關鍵詞︰代謝綜合證、中醫藥、研究進展

    隨著人類社會文化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升、都市化進步加快、人口老齡化、

    飲食架構及生活模式的改變與多樣化,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心腦腎血管病、糖

    尿病、肥胖病、血脂異常、高尿酸血症等發病率日益增高,而這些研究都與代謝綜

    合證 (metabolic syndrome, MS)有關。

    發病情況

    據統計美國成人MS的患病率為 24%。在美國、日本、法蘭西、義大利和英國,

    患MS者總計約為 1.15億人。有人預測大約有 40 ∼ 50%的歐洲人將罹患MS。據

    非官方統計資料調查顯示,糖尿病的患者,20歲以上的人群中,MS的患病率為

    14∼ 16%,即每 6∼ 7個人就有 1例患者。MS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 50∼

    70歲人群中達到發病尖峰,女性患者多於男性。

    許多關於兒童和青少年空腹胰島素水準、脂蛋白、血壓和體重間相互作用的

    研究表明,MS是在多種危險元素相互作用影響下,在生命前 20年不斷累積發展

    起來的一種代謝紊亂。絕經婦女是MS的高發人群,相關研究表明其MS患病率高

    達 32.6∼ 41.5%。目前MS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成為了 21世紀現代醫學

    共同關注的熱點。

    病因病機

    代謝綜合證是由遺傳原因與環境元素共同作用發生的,以多種代謝性疾病 (如

    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高血壓、血脂異常以及高尿酸血症等 )合併出

  • 85

    現為特點,以胰島素抵抗為共同病理生理基礎的一組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臨床症候

    群。

    有關 MS的診斷標準國際上並未統一,但在中國大陸糖尿病研究醫學會,有一

    套標準可以適用於中國人。具有以下 4項中的 3項或全部者即可確診為 MS:超重

    或肥胖:體重指數 (BMI)≧ 25 (體重 KG /身高的平方M2),及 (或 )腰圍男≧ 85

    cm, 女≧ 80cm; 高血糖:空腹血糖 ≧ 110 mg/dL,或糖負荷後血糖≧ 140 mg/

    dL,或已確診為糖尿病並治療者;高血壓:收縮壓 /舒張壓≧ 140/90mmHg,或已

    確診為高血壓並治療者;血脂紊亂:三酸甘油酯 (TC)≧ 150mg/dL,或高密度脂膽

    固醇 (HDL -C) :男性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86

    標實主要包括飲食不節,由於生活水準的提升,多食肥甘和食量過大的人增

    多,卻缺乏相應的運動。多食肥甘,肥者能令人內熱,甘者能令人中滿;食量如果

    過大,不僅壅滯中焦之氣,有礙脾胃升降,運化失職,更會導致脾氣鬱滯不能為胃

    行其津液,脾不散精,物不歸化則或為痰、或為濕、或為濁、或為脂,進而變証百

    生,其中又尤以痰為重。

    如《三因極一病証方論 》所說:“六淫侵冒”,“飲食過傷,嗜欲無度,叫

    呼疲極,運動失宜,津液不行,聚為痰飲 ”。對於MS而言,主要表現為飲食、勞倦、

    情志等失調而致。情志所傷,氣機不調,氣阻津停可生痰。痰邪一旦形成便成為新

    的致病元素,導致一系列的病理變化。重濁有質是為痰的根本特性,MS所致的多

    種病症均與此有關。如果說飲食不節使得機體營養過剩,導致糖、脂代謝紊亂;那

    麼再加之同時貪逸少勞使能量消耗減少,使得多餘的營養與熱量轉化成脂肪組織

    積聚在體內,導致機體脂肪堆積,體重增加,進而損害胰臟功能,影響胰島素釋放

    ,所以血糖會升高;過多的脂肪組織還會釋放多種炎症因子,加重機體胰島素的抵

    抗。

    情志也會導致本病的發生,肝臟與情志原因致病的關係最為密切。肝藏血 ,

    主疏泄,能夠保持全身氣機的疏通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鬱,肝疏泄功能的正常

    是保持人情志舒暢的基本,情志過極,必然會影響到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臟腑氣機

    失調,水谷運化失司,聚濕生痰,壅滯氣機,導致肥胖、眩暈、脅痛等疾病的發生。

    現代研究表明,MS的發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見,隨著年齡的增長、肝疏泄功能逐漸

    減退,氣化功能日漸減弱,可引起一系列代謝方面的失常,即所謂的“年齡越大,

    血脂異常率越高”。

    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

    腎臟衰,形體皆極。”如果長期處在緊張焦慮的情志中,能引起內分泌、中樞神經

    系統功能的紊亂,抑制胰島素的正常分泌及導致脂蛋白酵素活性降低,使兒茶酚胺

    類介質的釋放增加,進而則導致糖、脂質代謝紊亂和血壓升高。

    對此,《靈樞‧五變篇》曰:“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流,髖皮充

    飢 ,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描述了肝失疏泄,氣機不

    暢 ,進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又有《血証論》所論︰“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味,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

    而水谷乃化;設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泄中滿之証,在所不免。”更

  • 87

    有《素問 ‧舉痛論 》曰:“百病生於氣 ”指出肝樞機不利是 MS的始動因素。朱

    丹溪曰︰“氣血沖和,諸疾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可見情志不遂,肝氣鬱結,

    氣鬱化火,上擾清陽,可致頭痛等。所以氣鬱不疏,肝陽上亢可致眩暈 (高血壓 );

    肝鬱化火,消灼津液可致消渴 (糖尿病 );肝風內動可致卒中 (腦血管病 );肝鬱氣

    滯血瘀可致胸痺 (冠心病 )、脈痺 (動脈硬化 )。

    血瘀也是致病元素之一,《醫林改錯》曰:“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

    血管無氣,必瘀。”描述了血液的正常營運,有賴氣的充盛,才可使血脈調和與通

    利。氣為血帥,氣虛或滯,致血行無力而瘀;又或陰虛燥熱,脈道不利,血滯而瘀

    等。而瘀血內阻,氣化失常,症見肌膚甲錯、偏癱麻木、舌質紫暗有瘀斑、瘀點、

    脈澀等症狀。

    辯証論治

    1.預防

    治療MS,預防是關鍵,中醫學歷來重視預防,善治未病,在《內經》提出“治

    未病”的思想,即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的預防理念。正如《素問‧四

    氣調神大論》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指出了“治未病

    ”的重要意義。針對MS患者多以超重或肥胖、血脂異常、糖代謝紊亂、血糖升高

    等為主要特徵,它的發生、發展與不良的生活模式關係密切,因此,MS的防治也

    要相應的從改善生活模式開始,這也是目前治療 MS的基礎措施。積極提倡以“早

    期干預、合理飲食、堅持鍛鍊、控制體重”的健康生活模式是MS防治的首要和基

    礎方法,方劍鋒等 [1] 提出對 MS早期系統干預首先注重養生 (精神、膳食、運動等

    積極主動調攝方法 ),起到未病先防,提升正氣抗邪能力,將危害降到最低;其次

    強調早期干預既病防變。健康教育對 MS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是防治 MS的根本,

    本著以健康教育目的為主,展開以健康教育為主要方法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群進行干

    預研究結果表明,無論對於城市社區還是農村社區的人群,有效地宣傳和預防的確

    能夠提升群眾的衛生保健知識,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

    多數MS患者飲食架構不甚合理,存在相對嚴重的總熱量過剩、脂肪攝入超標

    等問題。因此製定合理的膳食架構對MS防治十分重要。根據個人情況,在控制總

    熱量的基礎上,進行營養素的合理搭配,從而防止過多的攝入脂肪。

    不良嗜好也會導致MS的發生,據研究表明,吸煙會使下視丘 -垂體 - 腎上腺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88

    素的敏感性增加,進而促皮質素釋放因子分泌增多,最終出現內分泌異常這樣的後

    果,具體表現為五臟脂肪增加及導致胰島素抵抗。眾所周知,酒精容易損害肝臟

    ,但肝細胞是胰島素作用的標靶器官,這個知道的人可能不是很多,肝臟受損後可

    導致胰島素抵抗,出現糖脂代謝紊亂。大量飲酒有害健康,但如果飲少而精的紅酒、

    藥酒 (如 :葡萄酒、紅花酒、川芎酒、枸杞酒等 )或許可能對身體利多弊少,這是

    因為此類酒具有擴張血管、抗凝和抗氧化作用等作用,少量飲用或許可預防心血管

    疾病的發生。

    適量運動,運動不但可以減輕體重消除肥胖,還可以調節血壓和血脂,增加

    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葡萄糖的利用。MS患者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環境條件、

    個人愛好等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快走、跳舞、騎單車等等,但要

    掌握好運動強度和時間,運動的原則是適合個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切忌急於

    求成。

    學者研究發現,心理元素和中心性肥胖關係密切,並發現如果長時間高度沮

    喪、緊張、生氣會使MS易感性增大,而MS患者也會相應的出現生氣、焦慮,可

    見兩者互為因果關係,因此提示心理壓力的減輕可能會使MS的發病率下降。由此

    ,生活中除了做到勞逸結合,保證高品質的睡眠外,更要正確面對“不順心”的事

    ,要心胸盡量開闊,淡看名利,泰然處世,必要時可找親朋好友傾訴,或找心理醫

    生咨詢治療,總之應該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2.藥物治療

    MS發病率雖高,危害也大,卻是一種可逆性疾病,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的話可以治愈。唐民科等 [2]研究顯示從胰島素抵抗到發展為糖尿病並確診,大約

    有 15年的時間,因此積極防治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自古便有“上工治未病”的思

    想 ,《寓意草‧華太夫人餌術方論》曾記述,天御孝廉太夫人福體凝重,恐日增

    一日轉為暮年之累而求治。喻嘉言用蒼朮一味,囑每日服二至三錢,以天門冬一錢

    煎湯吞下。服之一年身體輕健 ,服之三年步履如飛。喻嘉言自亦服此,云:“仆

    餌術以後,身體輕健,今服三十余斤矣。”所以前人的經驗足資借鏡。

    張煥鵬等採 [3]用益氣健脾、化痰泄濁法治療 30例,MS症狀明顯改善,血壓、

    血脂、血糖、體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病情穩定,有效率達 90%。

    盧訓叢 [4]中醫分型治療本病:

  • 89

    脾腎陽虛型:表現為形體肥胖,顏面虛浮,神疲嗜臥,氣短心悸,自汗氣喘,

    動則尤甚,畏寒肢冷,下肢浮腫,夜尿頻數,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治療以四君

    子湯合金匱腎氣補脾腎。

    肝脾鬱滯型:表現為形體肥胖,倦怠乏力,情志不遂、抑郁焦慮、腹脹脅痛

    ,心悸不寧,舌質淡紅、苔薄黃而膩,脈滑數,血糖、血脂、血壓升高,治療以小

    柴胡湯合苓桂朮甘湯醒脾解鬱。

    痰瘀互結型:症見形體肥胖,嗜臥懶動,肢麻疼痛,胸悶刺痛,眩暈頭痛,

    動則加重,口乾心煩,夜尿增多,視物模糊,腹脹納呆,舌質暗或有瘀斑、苔濃膩

    ,脈沉澀,多伴有持續高血壓、高血脂,高黏血症、尿蛋白、冠心病等多種慢性併

    發症,治療以生脈飲、桃紅四物湯和二陳湯化痰逐瘀。

    陰陽兩虛:多見於病變中、晚期,可表現為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

    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頭暈目眩、食慾不振、小便或短少或清長、多泡沫、腹瀉或

    便秘、舌淡苔少、脈沉細無力,治療以地黃飲子合二仙湯陰陽雙補。

    趙志英 [5]自擬溫陽消濁飲治療40例,MS在改善全身症狀、增強胰島素敏感性、

    改善脂質代謝等方面有顯著療效,總有效率可達 87.5%。

    仝小林等 [6]將MS分為“鬱、熱、虛、損”4個階段︰郁証階段︰以食鬱為核

    心,治以六鬱加減;熱証階段︰又分為肝胃鬱熱型和痰熱互結型;虛損階段︰分為

    氣陰兩虛型、肝腎不足型、陰陽兩虛型及脾腎陽虛型。司福全 [7] 認為,代謝綜合

    證可分為陰虛燥熱、氣 (陽 )血不足、痰濕蘊結、血脈瘀阻。

    另外許多單味中藥被發現具有降壓、降糖、降脂等作用。如黃連、黃耆、澤瀉、

    茵陳、人參、淫羊藿、枸杞子、何首烏、地骨皮、黃芩、山楂、蒲黃、茯苓、刺五

    加、玉米鬚、生地、丹參、玉竹等都具有降脂、抗動脈硬化、降壓、降糖、保肝、

    延緩衰老等作用,研究表明能夠保護胰島β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 MS患

    者的胰島素敏感性。還有研究發現,單味中藥水提液能對正常人胰島素與外周組織

    胰島素受體結合產生影響,如發現天花粉、黃精、玄參、知母這些常用的治療糖尿

    病中藥中,知母還可同時降低血清胰島素與紅血球胰島素受體的結合率,因此對代

    謝綜合證的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針灸在MS的治療方面的應用亦有其獨到的療效,對血壓,脂質水準、血黏稠

    度及胰島素水準等均具有調節作用,有助於降低血糖,調節血脂等。有學者對MS

    患者進行針灸治療,結果卻發現針灸能明顯抗凝,改善微循環,升高胰島素敏感指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90

    數,能對機體的內分泌、糖和脂質代謝具有良性調節作用,能夠使MS患者高脂血

    症、高血壓、高血糖等合併症都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結語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MS的發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趨勢,嚴重危害著人們

    身體及心理的健康。儘管MS的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瞭,但從公共衛生學的角度來

    看,現代社會一些不良的生活模式,如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飲食,暴飲暴食,缺乏

    合理的體力活動,吸煙,飲酒以及及精神壓力過大等都是是導致代謝綜合證的重要

    原因。如果在改變生活模式基礎上,代謝綜合證仍未好轉,那麼就要採取藥物治療。

    具體概括代謝綜合證的治療藥物主要有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還包括降壓藥、

    調脂藥、減肥藥。此外監測也很重要,既包括糖尿病代謝綜合證的監測,即血糖監

    測、血壓監測、體重監測、血脂監測、血黏度監測、血尿酸監測,也包括肝功能、

    腎功能、心電圖等方面進行監測。健康人或高危人群至少每年都要進行 1次體檢。

    以期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方劍鋒 ,李賽美 ,陳瑞芳等 .從“治未病”探討代謝綜合證的防治思路 [J].新中

    醫 ,2009,41(3):6 - 7.

    [2] 唐民科 ,廖世初 . 代謝綜合證 [M ] .北京 :學苑出版社 , 2008, 41:5 -6.

    [3] 張煥鵬 ,林忠嗣 ,王慶偉等 . 從脾論治代謝綜合證探析 [J]. 實用中醫內科雜

    誌 ,2009,23(5):74 - 75.

    [4] 盧訓叢 ,石孟瓊 ,劉秋菊 . 代謝綜合證的中西醫認識與防治 [J ]. 實用醫學進修雜

    誌 ,2009,37 (2):81.

    [5] 趙志英 .自擬溫陽消濁飲加二甲雙肌治療脾腎陽虛型代謝綜合證 2臨床觀察 [J].

    北京中醫藥 ,2008,27(8):620 - 622.

    [6] 仝小林 ,段軍 .代謝綜合證的中醫認識和治療 [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2002,16(5-

    6):347-350.

    [7] 司福全 .中醫對代謝綜合證的認識與防治 [J].遼寧中醫雜誌 ,2006,33(9): 1107-

    1108.

  • 91

    多囊性卵巢綜合證的中醫研究進展

    林利娟 醫師

    達觀中醫診所、福建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上海中醫藥大學碩士

    摘要

    多囊性卵巢綜合證(PCOS)是以長期無排卵及高雄性激素為特徵的內分泌綜

    合證。多囊性卵巢綜合證是育齡期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紊亂性疾病,是引起不排卵

    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中醫對其病因病機的認識、辨証治療、週期療法、中

    西醫結合療法、針灸療法、療效機理等方面均有所研究,目前中醫治療多以辨證論

    治及中藥調週期治療,而西醫治療多以調週期促排卵為主,如果能夠中西醫結合治

    療,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故在此對這一疾病的臨床研究作一略述。

    關鍵詞︰多囊性卵巢綜合證、病因病機、中醫進展

    多囊性卵巢綜合證是青春期和育齡期婦女十分常見的內分泌紊亂性疾病,以

    長期無排卵和高雄性激素為主要特徵。其發生率占育齡婦女的 5~10%,占無排卵

    婦女不孕的 25~30%。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臨床以慢性無排卵和高雄性激素為主要

    特徵。多表現為月經稀發或閉經、不孕,可伴有多毛和肥胖、痤瘡、脫髮、卵巢多

    囊改變、黑皮證等症狀。並常伴有隨年齡增長而呈現日益明顯的胰島素抵抗和高胰

    島素和高血脂症。

    現代醫學認為,多囊性卵巢綜合證是由下視丘 -垂體 -卵巢系內分泌功能失調

    引起,目前西醫對本病的藥物治療有促排卵、抗雄性激素和抗胰島素等措施,但促

    排卵治療所致的高排卵率、低妊娠率、高流產率、易導致卵巢過度刺激綜合證等不

    良回應,且抗雄性激素、抗胰島素治療時間長、顯效慢、易復發。還有手術治療多

    採用腹腔鏡下卵泡穿刺打孔、卵巢多點電凝等,存在術後黏連、復發等問題。

    中醫無此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當屬“月經後期”、“經量過少”、“閉經”、

    “不孕”、“癥瘕”等範疇。近年來中醫藥對多囊性卵巢綜合證的診療取得了可喜

    的成績。

    病因病機

    中醫對 PCOS的認識比較晚,目前對其病因病機的論述尚無統一定論,古代的

    相關記錄在《素問‧陰陽別論》中就有“二陽之病發心脾,由不得隱曲,女子不月”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92

    的記載,提示月經與精神情志有關。《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証並治》認為︰氣

    血虛弱、寒冷積結、肝鬱氣滯是引起閉經的重要因素,為後世醫家提供了理論依據。

    《諸病源候論》在此基礎上又提出勞損、血氣、風寒損傷衝任所致。《陳素庵婦科

    補解‧調經門》特別指出痰滯、腎虛、津液耗傷是引起閉經的論述。《女科切要》

    云︰“肥美婦人,經閉而不通者,必是濕痰與脂膜壅塞之故也。”尤其是《傅青主

    女科》提出“經本於腎”的觀點,為從腎治療月經病提供了理論依據。《讀醫隨筆》

    所言:“凡病之氣結、血凝、痰飲⋯⋯虛損,皆肝氣不能舒暢所致也。”《醫宗金鑒‧

    婦科心法要訣》所說“女子不孕之故。由傷其衝任也⋯⋯或因體盛痰多,脂膜壅塞

    胞中而不孕”。《婦人規》曰:“經侯不調,病皆在腎經”,“痰之本,經之源,

    為腎所主”;《醫學正傳》曰:“月水全賴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足以乾涸。

    總結大量中醫研究資料多認為多性囊卵巢綜合證的發病與腎、脾、肝三臟功

    能失調及痰濕、血瘀密切相關。是由於腎精不足,衝任乏源;脾腎陽虛,致痰濕內生;

    肝氣鬱結,化火化熱而致。閔氏 [1]認為肝氣鬱結是本病最基本的病理變化,而腎

    虛、痰瘀交阻等只是其病理發展的結果。劉氏等 [2]則認為,腎氣不足、腎精虧虛

    是 PCOS月經異常的根本原因,而肝鬱脾虛是多囊性卵巢綜合證月經異常的重要病

    機由此引起的血瘀、痰凝則是不可忽視的病理產物。史氏等 [3]認為脾腎陽虛為病

    之本,氣滯濕阻,痰瘀互結為病之標。楊氏等 [4]則認為,腎虛不足,致蘊育乏力,

    卵泡發育遲滯;而氣虛推展不足,致卵泡難以突破卵巢而被閉鎖,故在治療中提出

    “益腎溫煦助卵泡發育,補氣通絡促卵泡排出”的治療方法。

    PCOS的主要特徵是:持續性無排卵、雄激素過多和胰島素抵抗。由於垂體對

    促性腺激素(GnRH)敏感性增加,分泌過量促黃體激素(LH),刺激卵巢間質、

    卵泡膜細胞產生過量雄激素。卵巢內高雄性激素抑制卵泡成熟,不能形成優勢卵

    泡,但卵巢中的小卵泡仍能分泌相當於早卵泡期水準的雌二醇 (E2),加之雄烯二酮

    在外周組織芳香化酵作用下轉化為雌酮 (E1),形成高雌酮血症。持續分泌的 E1和

    處於一定水準 E2作用下視丘及垂體,對 LH分泌呈正回饋,使 LH分泌幅度及頻

    率加快,呈持續高水準,無週期性,不能形成月經中期 LH峰,所以無排卵發生。

    LH升高又可促進卵巢分泌雄激素,形成雄激素過多、導致持續無排卵的惡性循環。

    胰島素抵抗可增強 LH的釋放並促進卵巢和腎上腺分泌雄激素,且會使游離睪酮增

    加,臨床上可表現為月經失調、多毛、痤瘡、不孕、肥胖等。中醫理論則認為腎虛

    可導致女子經閉或見崩漏、不孕等。腎虛及脾,則脾失健運,水濕不化,聚而成痰,

  • 93

    痰阻胞絡,進而結成塊,日久成痰,故卵巢增大,包膜增濃,卵子不能排出。這與

    PCOS的臨床特徵是一致的。

    中醫治療

    1.辨証論治

    目前有關 PCOS中醫辨証規範和療效評價的研究尚處於初始階段,對有關治療

    機制、証候、証型分佈規律及辨証規律等均未進行深入研究。總結近年來中醫治療

    本病的文獻,証型主要包括︰腎虛、痰濕、血瘀等;或腎虛痰濕,或腎虛血瘀,或

    脾虛痰濕、肝鬱氣滯等。

    戴氏 [4]分 7型治療,脾腎陽虛型,方用二仙湯合四君子湯加味;腎虛痰凝型

    ,方用二仙湯合蒼附導痰湯加減;腎虛肝郁型,方用逍遙散合歸腎丸加減;肝腎陰

    虛型,方用六味地黃湯合二至丸加味;肝火鬱結型,方用丹梔逍遙散加味;氣滯血

    瘀型,方用桃紅四物湯合柴胡疏肝散加減;腎氣虛弱型,方用歸腎丸加減。

    王氏等 [6]將多囊性卵巢綜合證臨証分為三型。Ⅰ型:腎陽虛弱,痰濕血瘀型

    ,治宜溫補腎陽、化痰活血。Ⅱ型:脾虛肝鬱,痰濕阻絡型,治宜疏肝解鬱、健脾

    化痰。Ⅲ型:腎陰虧虛,兼血瘀痰濕型,治宜滋補腎陰、化痰活血。張氏 [7]分為

    脾腎陽虛、肝腎陰虛、氣滯血瘀、脾虛濕阻四型並加以辨証治療,臨床獲效良好。

    倪氏等 [8]將 36例多囊卵巢綜合證患者分為痰濕型、腎虛痰濕型、腎虛型論治。痰

    濕型以化痰燥濕為主,佐以補腎之品,方用蒼附導痰湯加味治療,藥用蒼朮、香附、

    茯苓、淫羊藿、法半夏、枳殼、巴戟天、菟絲子、陳皮、膽南星、神麯、生姜等;

    腎虛痰濕型以補腎化痰軟堅為主,方用補腎化痰湯治療,藥用熟地、仙茅、菟絲

    子、覆盆子、淫羊藿、夏枯草、貝母、昆布等;腎虛型以補腎活血通經為主,方用

    四二五合劑治療,藥用當歸、仙茅淫羊藿、熟地、巴戟天、覆盆子、枸杞子、川芎、

    赤芍、菟絲子、女貞子、知母等。3個月為 1個療程,取得了滿意療效。佟氏等 [9]

    認為該病的發生、轉歸遵循一定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因此把此病分為3個病理時期:

    初期,中期,末期,而每個時期又有較為特定的的證型,即初期腎虛為主,中期血

    瘀為主,末期以痰濕為主,但在部分 PCOS患者中這些證型又可兼見於各期。梁氏

    等 [10]認為 PCOS患者應以腎虛為本,從腎虛痰阻型、腎虛肝鬱型、腎虛肝鬱化火、

    腎虛血瘀四型論治。

    蘇氏 [11]將本病分為三型:(1)腎虛痰實型,治宜補腎化痰。藥用:菟絲子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94

    30g,山藥、淫羊藿各 20g,熟地黃、山茱萸、巴戟肉、茯苓各 15g,當歸、桃仁、

    膽南星、半夏各 10g,山慈菇 5g;(2)腎虛肝旺型,治宜補腎清肝。藥用:牡丹皮、

    柴胡、當歸、青皮、淫羊藿、熟地黃、山茱萸、桃仁各 10g,麥芽 30g,穀芽 15g;(3)

    腎虛血瘀型,治宜益腎活血。藥用:首烏、丹參各 30g,淫羊藿 20g,生地黃、白芍、

    知母、當歸、補骨脂、桃仁、紅花、赤芍各 15g。結果治愈率為 45.5%,有效率為

    93.9%。

    2.經方驗方

    張氏 [12]用歸芍地黃湯合越鞠丸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 60例,基本方由當歸、熟

    地、山萸肉、山藥、丹皮、澤瀉、川芎、香附、蒼朮、山梔、神麯各 10g,白芍、

    茯苓各 15g組成。胸悶加膽南星 10g,便秘加大黃 10g,小腹冷加補骨脂 10g等。

    自月經乾淨後開始,每日 1劑,連服 3個月為 1個療程 (月經期停服 )。結果為 1

    個療程治愈 6例,有效 26例,無效 28例;而後 2個療程治愈 24例,有效 19例,

    無效 17例,1個療程和 2個療程的治療效果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

  • 95

    張氏 [17]研究發現補腎活血方(當歸、白芍、熟地、山萸肉、川斷、菟絲子、

    紫石英各15g,香附、丹參、白朮、茯苓各12g,柴胡、丹皮各9g,水煎服,每日1劑,

    連服 14天),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CC/hCG)增強子宮內膜降鈣素基因(CTmPNA)

    表達,推測中藥可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有利於胚胎著床和提升臨床妊娠率。

    侯氏等 [18]採用益腎活血的天癸方 (知母、龜板、麥冬、黃精、當歸、補骨脂、

    石菖蒲、虎杖、馬鞭草、仙靈脾、生地、桃仁等 )治療 10例多囊卵巢綜合證患者,

    排卵率為 59.7%。

    3. 中藥週期治療

    中藥週期治療具體是在中醫理論基礎上,並結合現代醫學關於月經的神經內

    分泌調節理論,在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措施調節衝任的治法和方藥,以

    期恢復腎 -天癸 -衝任 -胞宮的功能,達到恢復規律月經、促進排卵、治療不孕的

    效果。在 1963年林至君首次將本法應用於臨床治療 PCOS獲得成功。臨床運用雖

    然不盡相同,但主要治療機理都為強調經後期以滋陰補腎為主,促卵泡發育;經間

    期滋腎活血以促進卵泡排出;經前期溫補腎陽為主以促黃體功能;行經期活血通經

    為主以利經血能正常排出。

    李氏 [19]以中藥人工週期治療 PCOS,並自擬中藥方:多囊卵巢 1號方,在月

    經週期 5∼ 13d服;多囊卵巢 2號方,在月經週期 14∼ 16d服;多囊卵巢 3號方,

    在週期 17∼ 30d服,多囊卵巢 4號方,在週期 1∼ 4d服。結果原發不孕的 38例,

    治愈 34例,無效 4例,治愈率 89.7%;繼發不孕的 22例,治愈 20例,無效 2例,

    治愈率達 90.9%。

    薛氏等 [20]應用中藥調理週期,以調經助孕,於經後期、經間期、經前期、月

    經期等分別施以不同方劑︰卵泡湯(巴戟天、肉蓯蓉、菟絲子、枸杞子、紫石英等);

    排卵湯(澤蘭、路路通、香附、紅花、水蛭等);黃體湯(沙苑子、巴戟天、仙茅、

    淫羊藿、熟地等);調經湯(當歸、紅花、香附、桂枝、桃仁等)。對照組服用西

    藥。結果顯示,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妊娠率較高,且中藥治療 PCOS無過度刺激。

    章氏 [21]採用補腎活血法治療 PCOS 21例,運用調周法,在卵泡期選用補腎化

    瘀方,排卵期及行經期用活血化瘀行氣法,於黃體期用補腎養陰溫陽法,共治愈

    16例,顯效 3例,無效 2例,總有效率為 90%。

    王氏 [22]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1)卵泡期︰治以溫補腎陽,輔以滋補腎陰,用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96

    以促進卵泡發育、成熟。藥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續斷、山茱萸、紫河車、菟

    絲子、枸杞子、女貞子、五味子,在月經週期第 5天始服至卵泡發育成熟。(2)

    黃體期︰治以滋補腎陰,輔以溫補腎陽。以期在排卵成功後,維持黃體功能。藥用︰

    白芍、熟地、枸杞子、覆盆子、山茱萸、女貞子、續斷、山藥、黃精、何首烏,在

    排卵成功後始服 15劑。(3)加減用藥︰兼濕邪者加薏苡仁、茯苓,兼氣滯血瘀者

    加元胡、丹參、桃仁、紅花等,並取得較好療效。

    4. 針灸治療

    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針刺對內分泌激素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可使促黃體

    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恢復正常,進而激發一系列內分泌變化,從而引起排卵。一

    些學人的研究表明,針刺確實能夠引起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準等的變化,最

    終促使成熟卵泡破裂、排卵。而且針灸促排卵的優點還在於它並不會代替體內的激

    素作用,不會干擾體內的內分泌平衡。

    王氏 [23]等。針刺治療 PCOS,主穴選膈俞、脾俞、肝俞、腎俞、中脘、氣海、

    關元等。肝鬱氣滯者加太衝,脾虛痰濕者加豐隆等。脾俞、肝俞、腎俞、中脘、氣

    海、關元、足三裡針刺行補法,關元、子宮加灸,其餘穴位均行平補平瀉刺法。26

    例患者經治療 18療程後,痊愈者 6例,占 23.1%;好轉者 15例,占 57.7%。

    馬氏 [24]針灸治療多囊性卵巢綜合證 98例患者,腹部 6針 (關元、中極、子宮、

    大赫 )、三陰交為主,脾腎氣虛者可配脾俞、腎俞、足三里、太白、公孫,用補法

    加灸加電針;肝鬱氣滯者可配肝俞、厥陰俞、期門,用平補平瀉法加電針,每日1次,

    20次為 1個療程,共有 6個療程,結果治愈率為 94%,妊娠率為 81.25%,流產率

    為零。

    費氏 [25]選取肝俞、腎俞、脾俞、關元、子宮穴、三陰交,於月經第 5天開始

    進行針刺,每日 1次,每次時間持續 30min以電針刺激,連續 15天,3個週期為 1

    個療程。治療 PCOS患者 30例,結果有效率 86.67%。

    5. 中西醫結合治療

    鄧氏等 [26]將 PCOS患者 83例隨機分為兩組,均給予相同劑量的西藥治療,

    但治療組同時加用補腎化痰祛瘀中藥,結果:治療組排卵率為 72.9%,總妊娠率為

    48.8%;對照組排卵率為 72.5%,總妊娠率為 22.5%。兩組妊娠率相比較有顯著性

    差異 (P

  • 97

    衣氏 [27]用六味地黃丸合蒼附導痰丸加減配合西藥治療 30例,治愈 16例,有

    效 11例,無效 3例,總有效率達 90.0%;而單服克羅米芬治療的 30例,治愈 8例,

    有效 12例,無效 10例,總有效率為 66.7%。

    應氏 [28]採用化痰補腎法結合腹腔鏡下卵巢楔形切除術,治療中醫辨証為痰濕

    阻滯型 PCOS的不育患者,並且與單純腹腔鏡下卵巢楔形切除術治療者作比較。結

    果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於對照組 (P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98

    [7] 張鮮桃 .辨証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 J ] .四川中醫 , 2004,22(5):63 - 64

    [8] 倪玲 ,高紅 .補腎燥濕化痰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J ].中醫藥學報 , 2002,30(2)

    :28

    [9] 佟號 ,梁學林 ,王秀雲 .多囊卵巢綜合證的中醫辨証思路淺析 [ J ] .世界中西醫

    結合雜誌 ,2008,3 (7 ):423 - 424

    [10] 梁靜 ,孫維峰 .教授延醫多囊卵巢綜合證的經驗拾萃 [J].中華中醫藥雜誌 , 2008,

    23(10): 900 - 901

    [11] 蘇薇 .中醫辨証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33 例臨床分析 [J ]. 遼寧中醫學院學報 ,

    2005 ,7(3) :252 - 253

    [12] 張海峰 .歸芍地黃湯合越鞠丸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60 例 [J ] .實用中醫雜

    誌 ,2004,20(2) :70

    [13] 李曉燕 . 蒼附導痰丸的臨床應用 [ J ] .陝西中醫 ,2006,27 ( 6 ):47

    [14] 郭明霞 ,張淑英 .補腎化痰活血湯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32例臨床觀察 [J].中外

    醫療 ,2008,36(4): 87

    [15] 宋知理 ,曹玲仙 . 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經驗擷要 [ J ] .江蘇中醫藥 ,2006,27 (12 ):12

    - 13

    [16] 鄭愷 . 龍膽瀉肝湯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40 例 [J ]. 中國民間療法 ,2000,8(2):169

    [17] 張華 .補腎活血方增強子宮內膜降鈣素基因表達的臨床研究 [ J ] .中國計畫生育

    學雜誌 ,2007,37(3):171 - 371

    [18] 侯景玟 , 俞瑾 , 魏美娟等 .中藥天葵方治療 PCOS 中高雄激素高胰島素血症的研

    究 [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2 ,20(8) :58

    [19] 李曉倩 .中藥人工週期療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不孕 60例 [J].陝西中醫 , 2008,

    29(11): 1443 - 1444

    [20] 薛秀偉 , 王娜 .中醫應用 B超辨証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56例療效觀察 [ J ] .中

    國全科醫學 , 2004,7 ( 11 ):828

    [21] 章巧萍 .補腎活血為主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2l例 [J ].浙江中醫學報

    ,2002,26(3):25

    [22] 王會敏 .中藥補腎聯合克羅米酚及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不

    育患者 102 例 [ J ]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7,27 ( 9 ):887

    [23] 王曉燕 ,張玉潔 ,吳富東等 .針刺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26例 [ J ] .上海針灸雜

  • 99

    誌 ,2007,26 ( 7 ):281

    [24] 馬仁海 ,冀萍 ,沙桂娥等 .針灸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98 例臨床觀察 [ J ] .中國針

    灸 ,1996,( 11 ):18 - 19

    [25] 費義娟 ,王曉濱 ,叢惠芳 .電針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排卵障礙的臨床觀察 30例 [

    J ] .針灸臨床雜誌 ,2001,17 ( 12 ):18

    [26] 鄧阿黎 ,周忠明 ,姜惠中等 . 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所玫不孕症臨床

    觀察 [J ]. 湖北中醫雜誌 , 2008, 30(12): 18 - 19

    [27] 衣尚國 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30 例 [J ]. 吉林中醫藥 ,2005 ,25(1) :30

    [28]應曉萍 .腹腔鏡術結合中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證 [J ].生殖與避孕 ,2007 ,27(7)

    :484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00

    更年期症候群

    王蘢銳 醫師

    弘春堂中醫診所

    一 .定義

    圍絕經期綜合症以往稱更年期綜合症,是婦女在絕經前後或雙卵巢功能喪失

    後,由於雌激素水準波動或下降所致的以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症

    狀的一組症候群。多發生在45∼55歲,有人在絕經過渡期這些症狀就已開始出現,

    可持續到絕經後 2∼ 3年,少數人可持續到絕經後 5∼ 10年症狀才有減輕或消失。

    二 .主要症狀

    1.潮熱

    為圍絕經期最常見症狀。表現為面部和頸部皮膚陣陣發紅,伴有燥熱,繼之出汗,

    持續時間短者 30秒、長則 5min,每日發作數次,夜間及應激狀態易促發。

    2.精神神經症狀

    ① 興奮型:表現為情緒煩躁、易激動、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語及大聲

    哭鬧等神經質樣症狀。

    ② 抑鬱型: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恐懼、記憶力減退、缺乏自信及行動遲緩,嚴重

    者對外界冷淡,喪失情緒反應,或有自殺行為,可發展成為圍絕經期抑鬱症。

    3. 泌尿生殖道改變表現為陰道乾燥,性交疼痛及尿失禁。

    4. 皮膚改變皮膚變薄、乾燥、皺紋增多、搔癢、色素沉著等。

    5. 心血管系統表現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症狀,如假性心絞痛,有時伴心悸、胸悶

    等,但心電圖大多正常。此外,有些患者出現輕度高血壓,陣發性發作。絕經後

    婦女血膽固醇水準升高,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壓和腦卒中。

    6. 骨質疏鬆的表現骨痛,易發生骨折。

    7. 陰道細胞學塗片顯示以底、中層細胞為主。

    8. 血雌二醇< 20pg/L或< 150pmol/L,也可以不低;促性腺激素> 40U/L。盆腔超

    聲檢查顯示子宮和卵巢體積縮小、子宮內膜薄 ( ≤ 5mm)。

  • 101

    三 .鑒別診斷

    圍絕經期也是許多器質性疾病的好發階段,因此,應認真地進行鑒別診斷,

    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精神病及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等,臨床診斷

    時應注意鑒別。

    四 .治療方案

    1.一般治療

    積極主動地進行有關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宣教,對圍絕經期精神症狀應進行心理

    治療,必要時,可選用適量的鎮靜藥,以助睡眠,如夜晚服用地西泮(安定)2.5∼

    5mg。穀維素有助於調節自主神經功能,服用 30∼ 60mg/d。伴圍絕經期抑鬱症

    者,服用百憂解 20mg/d。對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給予必要的治療。

    2.激素補充治療

    原則性激素補充治療應個體化地進行選擇,在醫師監測下應用。適應證主要有以

    Kuppeman's 評分標準

    程度評分症狀 基本

    分 0 1 2 3潮熱出汗 4 無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02

    下方面:

    ①絕經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②有血管舒縮功能失調症狀;③有泌尿生殖道萎

    縮症狀;④有神經精神症狀;⑤需要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⑥需要預防冠心病

    及早老性癡呆等。

    禁忌證

    雌激素禁用於:①嚴重肝腎疾病;②雌激素依賴性腫瘤;③原因不明的子宮出血;

    ④近 6個月有過深靜脈血栓性疾病;⑤紅斑狼瘡。孕激素禁忌證:腦膜瘤等。

    製劑及劑量的選擇儘量選用天然雌激素及對子宮內膜作用弱的雌激素。劑量

    個體化,以取最小有效劑量為佳。用藥持續時間若為解除更年期症狀,等症狀消失

    後即停藥;若為防治心血管疾病或骨質疏鬆,則鼓勵長期應用。藥物副作用及隨訪

    若用藥期間出現乳房脹痛、白帶多、頭痛或水腫不能忍受時,可以適當減量或停用。

    用藥期間每 6∼ 12個月測子宮內膜厚度、宮頸刮片及乳房檢查。

    五 .中醫辨證分型論治

    在中醫學中,更年期綜合徵,屬於眩暈、頭痛、心悸、怔忡、不寐、胸痛等

    範疇,近代中醫婦科撰“絕經前後諸證”。《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指出更年期腎

    氣虧虛,沖脈衰少,氣血失調,再加素體陰血虧虛,難產、衝任創傷等因素,更加

    損傷氣血津液,身體臟腑失養,陰陽失和,而出現功能紊亂的徵象。而腎主骨生髓,

    為先天之本,乃天癸之源,所以本病多表現為腎臟之虛衰,臨床以腎陰虛和腎陽虛

    為其主要特徵,伴有相應的心、肝、脾臟功能失調。

    辨證分型論治

    盛維等辨為四型:1.心腎不交型,治以交通心腎,方用黃連阿膠湯加減;2.肝

    腎陰虛型,治以滋養肝腎,方用杞菊地黃丸加減;3.脾腎陽虛型,治以溫腎暖脾,

    方用實脾飲或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4.腎陰陽俱虛型,治以補腎養陰,方選二

    仙湯合二至丸加減。

    施燕辨為五型:1.腎陰虛型,治則滋陰補腎,方選知柏地黃湯加味;2.腎陽虛型,

    治則溫補腎陽,方選金匱腎氣丸加味;3.心脾兩虛型,治以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方選天王補心丹合甘麥大棗湯;4.肝鬱腎虧型,治則疏肝解鬱,方選柴胡疏肝散加

    減;5.痰瘀交阻型,治則祛瘀化痰,行氣開鬱,方選溫膽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

  • 103

    夏桂成教授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徵經驗舉隅

    全國著名婦科專家夏桂成教授在近 50年中醫診療中,對婦科疾病積累了極其

    豐富的經驗,尤其對圍絕經期綜合徵治療有獨到之處,臨床屢屢奏效,茲將其總結

    如下,以饗同道:

    圍絕經期綜合徵,中醫稱之為”經斷前後諸證”,這裏包含兩層意思,其一

    是圍絕經期,絕經是婦女生命過程中必須發生的生理過程,其到來提示卵巢功能衰

    退,生殖功能終止;其二是綜合徵,是圍繞這一時期所產生與絕經有關的諸種症狀,

    突出表現為內分泌紊亂,精神心理等症狀,嚴重地妨礙廣大婦女絕經過渡時期的生

    活品質及工作和學習。西醫學對本病主張運用激素替代療法,但因其存在禁忌症和

    副作用,所以在應用過程中受到一定限制,選擇中醫藥治療已成為眾所矚目的話

    題。夏教授認為圍絕經期腎氣漸衰,天癸將竭,原屬正常生理現象,但若衰退過早

    或衰退時其他因素干擾太多,以致耗損腎陰,陰虛不能上濟於心,心火偏亢;心之

    氣陽偏亢,不能下交於腎,心腎不交,陰陽紊亂誘發本病。所以腎陰虧虛為本,心

    腎不交,神魂失守乃發病之標,本病病機可歸納為腎陰不足,心腎失濟。故益腎寧

    心為調治本病常用之大法。夏教授臨證對於此證擬用驗方滋腎清心湯,療效顯著,

    但臨證時需審證求因,憑據辨證靈活加減取捨。

    用方舉例:

    案例:王某某,女,45歲,初診 2004年 1月 2日,

    主訴:人工絕經 3年,烘熱汗出 5月。

    月經史:13歲 5/30d 42歲,量中等,血塊 (-),色紅,痛經 (-)

    婚育史:25歲結婚,刻下絕經 3年

    近 5月來烘熱汗出,尤以上半身為甚,心煩不寐,腰酸健忘,精神恍惚,頭

    腦空痛,煩躁易怒,易於激動,陰道乾澀,納呆,二便尚調,舌紅苔白膩,脈細弦

    帶數。

    該患者罹于全子宮切除術後,手術期精神高度緊張,擔驚受怕,驚恐傷腎,

    腎陰偏虛,癸水不足,天癸不能涵養心肝,心者離火也,腎者坎水也,心腎交合,

    坎離既濟,則能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今腎陰不足,癸水衰少,不能滋養心之

    離火,因而心火上炎;再者人工絕經 3年,子宮失卻藏瀉,胞脈閉塞,沖脈之氣上

    逆,必然犯乎心腦,心腦之氣有升無降,出現氣火上逆現象,綜觀脈證,患者腎陰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04

    偏虛,癸水不足,心肝鬱火,神魂失于安寧,治以滋腎清心,方取滋腎清心湯,藥

    物組成:鉤藤 12g,黃連 3g,蓮子心 5g,淮山藥 10g,合歡皮 10g,浮小麥 30g,

    山萸肉 9g,太子參 30g,淮牛膝 10g,廣郁金 10g,青龍齒 (先煎 )15g,茯苓 10g,

    炙鱉甲 (先煎 )6g,白蒺藜 10g"14劑,每日 1劑,水煎分 2次溫服 "方中山萸肉,

    淮山藥,淮牛膝,炙鱉甲,益腎養陰為君;鉤藤,白蒺藜,青龍齒清肝火;蓮子心,

    黃連,清心火為臣;佐以合歡皮,廣郁金養心安神,太子參,茯苓,浮小麥益氣健

    脾。全方共奏滋陰降火清肝寧神之功。二診 2004年 4月 19日,烘熱汗出明顯好轉,

    夜寐安和,精神轉佳,唯腹溏,治以滋腎清心少佐健脾之品,上方去白蒺藜,青龍

    齒,加廣木香 9g,炒白朮 10g,鞏固療效。服藥 3個月症狀全部消失。

    圍絕經期綜合徵,夏教授認為腎氣衰退,腎陰虧虛乃發病之本,心肝火旺,

    神魂失寧乃發病之標,腎及心肝之陰虛火旺為主要病機,治以滋腎清心安定神魂,

    調理陰陽氣血,常用驗方滋腎清心湯,交濟心腎,平衡陰陽,逆轉圍絕經期所致陰

    分不足,氣火偏亢之證,使得紊亂的內分泌環境趨於平衡。天癸已絕,乃屬太陰經

    也。夏老常根據病情將理中湯,越鞠二陳湯,六君子湯等適當加入滋腎清心湯中,

    以保護後天氣血生化之源。

    六 .總結

    男性和女性都有所謂的更年期症候群,只是體內荷爾蒙對人體的影響,女性

    往往比男性要顯著。且荷爾蒙不僅影響女性月經期,對於女性情志上的影響往往也

    是相當立即且強大的。例如有些婦女更年期前後,精神偏向亢奮,往往潮熱汗出,

    烘熱面赤,夜間失眠,有些則精神萎靡,胸悶太息,鬱鬱寡歡,不欲見人,甚至有

    自殺傾向。也就因為女性更年期症狀極端,所以不論中醫或西醫,在婦女更年期前

    後症狀的治療,都相當積極且謹慎的。不僅是因為女性更年期因荷爾蒙失調造成的

    症狀百端,且荷爾蒙失調也是各種疾病開始的主要肇始因素。

    對於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的治療,除上述制式治療方式外,個人認為家庭和社

    會環境的支持也相當重要。在角色不斷變化的現代婦女,即便到了更年期,也需要

    在家庭和職場上兩面兼顧。然而,由於情緒和身體的不適,”發脾氣”常常會對同

    事和家人造成很大的困擾。在此當下,如果週遭的朋友和家人不給予正面的支持和

    鼓勵,可能就會影響自身情緒,變得更低下或更歇斯底里,終究走上燥鬱症或抑鬱

    症,甚至自殺。所以,除固定服用藥物外,適度找尋契合的朋友談心,或常至戶外

  • 105

    散心,或與家人聚會,感受親情的溫暖等,都是對於處在此尷尬時期婦女很重要的

    助力。所以,與其將更年期視為疾病,倒不如將之視為由華麗轉歸於樸實的人生必

    要的轉折點,而趁機好好檢視自己與他人 (或家人 )的心靈,轉而從心靈交換中,

    昇華至更深一層的精神境界。

    另外,正規的治療之外,飲食的療養也相對重要,因為傳統的藥物療法,例

    如女性荷爾蒙的補充等,總存在著致癌的疑慮,所以,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荷爾蒙,

    加上中藥配合,甚至可以取代西藥,何嘗不是度過更年期的好方法呢 ?再者,提早

    自植物中攝取必要的荷爾蒙,也可以延長更年期到來的時間。所以,植物中像豆類,

    山藥,有類雌激素的成份,銀耳,黑木耳等則可以補充膠質,並且多喝牛奶,儲存

    骨本⋯⋯等等,皆可以為更年期的到來提早作準備。

    總之,女性更年期治療在現代來說著重的不是藥物,而是食物,不是在症狀

    的表現,而是心理的調適。也唯有提早做好更年期前的準備,才能減少更年期所帶

    來的不適 !

    參考資料:

    ZHONGGUO SHIYONG XIANGCUN YISHENG ZAZHI 2008,15(6)

    雲南中醫中藥雜誌 2005年第 26卷第 1期 P.48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5年 3月第 21卷第 2期 P.116~118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06

    從中醫角度透析「慢性疲勞症候群」真相及根治之道

    李曜暄 醫師

    中西醫結合專科醫師、烏日聯和中醫診所院長

    公會成立六十週年,筆者將近幾年對付病毒的心得,初步以此篇文章發表,

    點出未來醫學的趨勢,吾等必需急起直追,無助的病人等待我們發揚中醫藥去救

    治。西醫最大的盲點在於生理學缺乏經絡系統、病理學忽視病毒潛伏問題及藥理學

    缺少抗病毒藥物。甚至嚴格地講起來,由於以上的盲點,缺乏抗病毒藥,縱容了病

    毒在經絡中潛伏,久病深入臟腑,導致了大多數的慢性病、疑難雜症、危重症,甚

    至癌症,以上三項盲點就是西醫未來絕對需與中醫結合的必要性。而中醫的盲點之

    一是知道有火氣熱象,卻未再深入探究何以有火,若診斷是病毒,也須儘可能找到

    針對性、專一性的用藥,找到病原,治療會更精準有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隻電腦病毒足以讓一台電腦當機,一種病毒足以奪去一個人的生命或長期耗損一

    個人的健康,真的不能小看它、忽視它!今天,筆者首先針對「慢性疲勞症候群」,

    與同道做經驗分享交流!

    前言

    有位年輕國中學生,不明原因地長年倦怠感,除了偶而喉嚨有痰梗感外,沒

    什麼其他症狀可徵。我一把脈,呈現是太陽、陽明、厥陰三經浮滑脈,代表經絡中

    有發炎熱象,我經過兩三年的觀察體會,才領悟發現那是”潛伏病毒”在作怪,經

    體檢其口咽部,呈現很多病毒濾泡,也請他母親確認,證實了我給他們的解釋—“感

    冒還沒有完全好,潛伏到經絡去了”,而他並無任何鼻咽喉的不舒服症狀,經過我

    處方以清熱解毒,補氣養陰藥而癒。

    常有病人流感發燒,先用西藥退燒止咳,症狀較緩解後來用中藥善後,雖然

    症狀已減輕,但往往我體檢其口咽部時,仍發現很多病毒導致的濾泡存在著,顯然,

    病毒仍俟機攻擊。最近,讀完徐明達院長所寫的「病毒的故事」一書第八十頁提到:

    「有一種慢性疲乏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也可能與某些”持續感染”

    的病毒有關」,佐證了我的觀察論點。依筆者經驗,充足的睡眠後也無法回復的「倦

    怠感」及「口乾」兩個症狀出現時,就要提高警覺有病毒潛伏(即中醫所謂「伏火」

    或「蘊毒」)了。

  • 107

    西方醫學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認知

    一、流行病學: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以女性較多,其平均發病年齡為 30~50歲,白

    領階級、勞心者居多,分布最多的行業分別為證券業、電腦工程師、高階主管、

    研究人員和老師。

    二、診斷標準: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

    在 1988年將這類症狀命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用來統稱這些長期受疲勞所苦,卻找不出病因的疾病。其公布「慢性

    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如下:

    1. 持續或反覆性的疲勞感維持六個月以上,且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紓解。

    2. 疲勞嚴重程度使活動力至少降低正常狀態的一半以上,即使休息、睡覺也無法改

    善。

    3. 沒有合併可以解釋疲勞原因的慢性病。也就是必須排除掉其他所有可能造成疲勞

    的慢性疾病所引起之疲倦感(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或炎症、精

    神疾病、內分泌疾病或器質性病變、藥物或毒物成癮、濫用之副作用等)。

    除以上三項主要條件外,並且還需符合以下十個次要條件中的六項以上的症

    狀(symptoms),加上兩項以上的徵象。

    1. 低度發燒(體溫不超過 38.5℃)或畏寒。

    2. 喉嚨痛(非化膿性咽炎)。

    3.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4. 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

    5. 肌肉酸痛。

    6. 運動後,或即使從事過去能勝任的活動,會產生持續 24小時以上的全身疲倦感。

    7. 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

    8. 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無紅腫現象)。

    9. 出現精神或神經症狀(如:畏光、暫時性視盲、健忘、躁動不安、思考力衰退、

    無法集中精神、憂鬱等)。

    10. 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

    三、三項徵象 (signs):

    1. 低度發燒(口溫 37.5∼ 38.5℃或肛溫 37.8∼ 38.8℃)。

    2. 非化膿性咽炎。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08

    3. 可被觸診之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直徑小於 2公分)。

    四、鑑別診斷:1.這些症狀的表現形態往往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很大,即

    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在不同的階段中發生不一樣的症狀。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

    狀總是好好壞壞,往往不容易斷根,卻也不會急速惡化,這類病人是真的生病,

    但卻經常被誤解為工作不力而打混摸魚,長期下來病人更為憂鬱及焦躁所苦。

    2.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疲勞感,與疾病造成的疲勞感不同,一般來說,若是因為疾

    病(如肝病或其他器官性的疾病)引起的疲勞,通常只要有充分的休息或睡眠,

    精神狀況就能獲得改善;另外,過勞引起的短暫性疲憊感,只要有適當的休息,

    大部份的人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體力和精神。所以,如果經過休息,還是有疲憊感,

    或即使有充足的睡眠,上班上課時還是猛打哈欠、打瞌睡,就要注意,自己是否

    已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經常會合併失眠、焦慮的症狀,

    即使休息或睡覺時,腦部也無法放鬆,反而覺得愈睡愈累。

    五、病因:目前引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確實原因還在探討中,而在過去的臨床經驗

    中,有些臨床醫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導源於病毒感染(尤其是 EB病毒感

    染)、免疫系統障礙、內分泌失調、姿態性低血壓、營養缺乏或失調(尤其是 B

    族維他命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變,但卻無法以上述任何原因

    來說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衍生。有些醫師則認為,多數的患者和焦慮、憂鬱、沮

    喪等情緒有關,給予抗焦慮劑,抗憂鬱劑,心理治療,情緒上的支持,學習放鬆

    技巧,症狀多半會改善。

    六、可能發展之病程: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若沒有及時警覺,除

    了各種不適症狀會持續惡化外,還可能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甚至過勞死的危機。

    筆者從中醫角度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分析

    一般人流感初起常有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狀及發熱、倦怠感、

    肌肉痠痛等”全身”症狀。筆者認為,年輕、抵抗力強、病程不久,對症(痛、涕)

    下藥,或對證(風熱)下藥,症狀緩解的同時,體內免疫系統正常地發揮消滅流感

    病毒的任務,即可治癒。但若中老年人、氣血虛、病程反覆或久病不癒、睡眠不足、

    婦女月經週期,均是免疫抵抗力較差的時候,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病毒

    邪氣容易侵犯經絡而不易排出,若只使用治標的藥,局部症狀是緩解了,但有可能

    病毒由局部病灶區突破免疫防線,經由體液進入經絡系統,流竄全身,轉變成全身

  • 109

    性的發炎反應,然此發炎並沒導致明顯的局部症狀,所以只出現倦怠感、低熱或畏

    寒、全身痠痛無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症狀;由於病毒潛伏、寄生於經絡體液中,等

    待機會做進一步進攻,侵入體內細胞,人體也啟動體液免疫去反抗消滅病毒,故出

    現輕微的、持續性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所以出現咽喉痛(非化膿性咽炎)、淋巴腫、

    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發炎的火氣隨經絡上頭造成廣泛性頭痛;病毒潛伏感染,

    會有『耗氣、傷陰』的結果,持續內耗元氣導致休息也無法改善的疲倦感、就是提

    不起勁、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傷陰則導致口乾;陰虛火旺則導致失眠;若有一部

    份病毒逐漸進逼血管壁,導致熱擾心神或熱邪上擾清竅,或久病心生煩惱、焦慮,

    或藥物干擾自主神經,均可能出現精神或神經症狀。

    根治之道 需以清熱解毒藥為主、辨證論治為輔;扶正衤去邪,佐以飲食忌口

    習慣上,現代中醫師在診治病人多半偏問診及應用辨證論治的模式,一般可

    分肝鬱脾虛、氣血虛、肝腎陰虛、痰濕瘀阻等證型去施治,這大家比筆者內行,在

    此不再贅述。筆者要提醒的是:需要由病程去分析是因病(證)致弱,或因弱致病

    (證)。因為證型有可能是不同體質感冒時,表現的不同症狀,因為該證型的人,

    並無出現該病類似的症候群。所以,足見該證型不是造成該病的主因,針對性不足,

    但證型絕對是治療要調理致中和的重要依據。筆者提供另外的想法則是:一個健康

    人罹患流感失治後,病毒潛伏於經絡引起宿主持續性『耗氣、傷陰』的反應,持續

    耗氣則導致休息也無法補足的虛弱感,持續傷陰則導致陰虛、血虛,久虛會導致痰

    濕瘀阻,久病不癒而導致焦慮氣鬱,也會出現上述的證型結果,如此就非要消滅病

    毒源頭,才是根治之道。

    生理上,針對人體大量分佈寄生的病毒,身體會應用經絡系統去防禦,針對

    病毒的排除,主要是利用太陽經(膀胱)的汗、尿排出,陽明經(胃腸)的糞便排

    出,及厥陰經(肝)的解毒或女性經血的排出(子宮屬肝經),所以,筆者在把脈

    時,發現發炎的病人,常出現此三經的熱象。

    病理上,體液循環是經絡系統交通內外上下的生理功能之一,筆者發現,病

    毒潛伏經絡後,會藉著體液中流動,導致全身沿經絡產生發炎熱象,並表現各種症

    狀,甚至會藉經絡系統進入腦脊髓產生中樞神經病變,如果轉重或久病內傳臟腑,

    會導致慢性發炎等慢性衰弱證。病毒在體液中流動的想法,可回想 SARS病毒在很

    多體液中都存在著,有傳染力,如:唾液、淚液、乳汁、汗液、尿液、精液、糞便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10

    等,均有病毒的蹤跡,若病毒不在體液中遊走,如何進入這麼多不同部位的腺體。

    在此筆者要分享的是,此體液的流動是依照經絡系統的走向與規律,藉由體溫傳導

    分佈時產生流動的動力,交通內外上下,所以,這解釋為什麼人體生病後會有符合

    經絡走向的結果,並產生寒熱燥濕的變化。走筆至此,各位應該漸漸對中醫有知其

    所以然的感覺,此經絡的生理病理,書中文字敘述過簡,是筆者強化氣感後,感知

    經絡的脈動,才領悟到這層次的學問,經絡是有呼吸律動的。所以,針灸為什麼可

    以治那麼多內科病,原因在此;內科醫師絕對不可不知經絡走向與理論,因為病因

    病機常是藉著祂去分析就清楚簡單多了。

    藥理上,針對病毒方劑有普濟消毒飲、荊防敗毒散、五味消毒飲、托裏消毒飲、

    仙方活命飲等;用藥有金銀花、蒲公英、板藍根、魚腥草、鵝不食草、大青葉、紫

    花地丁、白頭翁、馬齒莧等,隨證選用。這些是大家早已知道的方藥,可惜的是,

    在清熱退火的同時,往往是需要被選用來針對致病病毒的,至於那隻病毒要用哪個

    方藥,是中醫界當前需要研究確認的重點。

    變數上,在疾病根治前,需注意飲食生活起居,注意飲食忌口,以免飲食加

    重發炎熱症,削弱正氣、助長邪氣,臺灣食品七八成都有毒,醫者治病更是難為;

    科學中藥粉末藥力也有限,要有漸進的效果,一定要嚴守忌口的鐵律,否則,貪吃

    餅乾零食等的小孩,過敏不但不會好,還會反覆加重。病毒感染會造成發炎熱證,

    尤忌發物、辛辣、燥熱、燒烤、油炸食物,如花生等堅果類、糕點餅乾等零食、泡

    麵、油麵、米粉、薯條、炸雞、巧克力、臭豆腐、油條、羊肉、狗肉、麻油、酒、

    豆皮製品;忌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咖哩、醃漬食品;忌帶殼海鮮類,如蝦、蟹、

    蛤蜊、蚵仔、蜆;忌優酪乳、養樂多、罐頭類、起司、火腿等加工製品;忌龍眼、

    荔枝、芒果、榴槤、韭菜、肉桂、茴香等熱性蔬果;忌沙茶醬、辣椒、大蒜(蒜頭

    雞)、芫荽、老薑(薑母鴨)、蔥等辛辣物。

    若久病氣血已虛,也必須忌寒性、冰冷食物,如任何冰品;西瓜、哈蜜瓜、

    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蓮藕、白蘿蔔、竹筍、大白菜、

    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番茄、桑椹;綠豆、仙草、豆腐、豆花等。往往療程緩

    慢,或反覆發病,乃飲食未能忌口,加重病情,要告戒貪嘴的病人,不要心急,等

    疾病好轉後,就可以逐漸酌量享受美食了。

    注意有排毒反應:根治痊癒疾病過程中,當病毒由身體內部往外排出時,常

    會由當初原始入口將病毒正式趕出,離開身體,有些病人會出現一些局部發炎加重

  • 111

    的過渡現象,如:口乾、咽喉痰梗感、咽喉痛、頭痛,甚至尿道炎、帶狀皰疹、肝

    炎、胃腸炎均有可能發生,醫者心要定,繼續袪邪扶正即可。

    延伸治療過敏性疾病、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甚至癌症,均有根治的可能

    雖然本篇文章是談慢性疲勞症候群,依法類推,乃根治很多疾病的關鍵,根

    據筆者臨床的觀察與體驗,這些潛伏的病毒多半是一般病毒感染(包括流感、鼻病

    毒、腸病毒、E-B病毒)沒治療完全(如:沒妥善治療;飲食燥熱油炸辛辣上火之

    品,火上加油,加重病情;或服用西藥僅症狀緩解,病毒未消滅),以致於病毒經

    由經絡流竄到身體後,潛伏於宿主。之後有以下結果:由於病毒會引發全身慢性發

    炎,『耗氣、傷陰』,初起輕則長期倦怠、口乾、肌肉常痠痛(這些類似流感初起

    之全身症狀);病程拖久不癒,反覆發炎,導致鼻過敏、咽喉痰梗感、過敏性腸胃

    炎、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經前及經期間症候群;更久,甚至免疫

    認知錯亂,導致自體免疫性疾病(如:乾眼症、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

    節炎等慢性發炎症);如果身體處於惡劣環境下時(如:輻射、自由基過氧化物導

    致衰退、精神壓力、營養不均等),運氣差者,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存活力較強,增

    生速度加快,會導致癌症。最近一些研究逐漸發現癌症與病毒有關(如:子宮頸癌

    的人類乳突病毒,現已製造疫苗來預防子宮頸癌),筆者把脈發現:過去潛伏病毒

    侵犯,以太陽、陽明、厥陰三經發炎熱症居多,與癌症好發的部位,也極有統計上

    的關連性,如:鼻咽癌(太陽);胃癌、乳房癌、大腸癌(陽明);肝癌、子宮頸

    癌(厥陰)。「病毒的故事」書中提到:「有研究認為,糖尿病與這種由病毒引起

    的自體免疫反應有關,嫌疑犯之一的名字就叫糖尿病病毒;中樞神經長期感染病毒,

    也會引起精神相關的疾病。最近發現,C型肝炎病毒以及一種叫 Borna的病毒,和

    精神疾病關係相當密切,甚至發現流感病毒和精神分裂症之間的關係密切。⋯⋯而

    被病毒改變的機器與工廠與細胞的生長及分化(分化是指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生物

    功能,雖然他們含有相同的 DNA)很有關係時,細胞的生長會不受約束也不再做

    它原來應該做的事。這些不受拘束的流氓細胞大量繁殖壯大,造成腫瘤,腫瘤惡化,

    到處設立分會而產生更多流氓細胞時,就是大家害怕的癌症了。⋯⋯E-B virus是在

    淋巴癌細胞裡發現的。在中國南方,這種病毒和鼻咽癌有關。⋯⋯B型肝炎病毒和

    肝癌、乳突狀病毒和子宮頸癌的關係。」與我的看法不謀而合。所以,舉凡上述疾

    病,需從病毒潛伏角度出發,才容易根治。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12

    結語

    「病毒的故事」書上提到:「病毒大概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物體。人類的

    糞便中有一千多種病毒,每公克的糞便中有上萬顆病毒(大部分都是感染細菌的噬

    菌體)。一克的土壤裡有上億個病毒。⋯有人估計,世上的病毒總數有 10的 31次

    方個之多,若換算成重量,約有十幾億噸。」自去年 H1N1新流感爆發開始,我認

    為地球磁場已轉變到適合H1N1存活生長的環境。到今天為止,筆者臨床把脈統計,

    是以少陰、少陽熱證表現的新流感佔門診八成以上的大多數(參考我之前發表的兩

    篇文章)。筆者要再次呼籲,流感病毒主流已經轉型,以後,頭暈、頭痛將成為流

    感較常見的症狀,最近門診中,頭暈、目糊、頭痛、失眠多夢,肩項脅腰身痠痛、

    泛酸、胃脘悶痛、反胃,甚則嘔吐、腹瀉等案例增多,其實都與新流感有關,若知

    病源就是新流感,是它所造成的種種症狀,就只要用「抗新流感的藥」就好了!隨

    著新流感因沒針對性的治療,人體內病毒寄生潛伏累積的量愈來愈多,最近發燒病

    人,H1N1的快篩陽性率已增多,症狀也將愈來愈嚴重,這點值得醫界警覺,要積

    極發展抗病毒藥,才能真正避免疾病演變得複雜與嚴重。筆者臨床發現,新流感常

    會使身體弱點的舊問題加重,即加重任何包括痠痛的舊發炎區,導致「症同、因不

    同」的錯縱複雜問題,會使原來醫師過去經驗上有效的藥(包括中西藥)失靈!若

    只用對症下藥,卻輕忽消滅新流感病毒,會造成『病毒潛伏於經絡』,導致新的一

    群的發炎性慢性病及癌症,筆者認為流感的第一線用藥應是中藥的清熱解毒藥,二

    次感染的細菌感染才會使用抗生素。所以,我建議諸位同道在治療任何急慢性炎症

    及癌症,莫忘加入幾味清熱解毒藥效果會更好,分享至此,下回再續。

  • 113

    許叔微醫案分析

    唐卉新 醫師

    仁祐堂中醫診所

    許叔微醫案

    鄉人邱忠臣寓毗陵存福寺,病傷寒。予為診視,其發熱頭痛煩渴,脈雖浮數

    無力,自尺以下不至。予曰:雖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云:尺中遲者,營氣不足,

    血氣微少,未可發汗。予於建中湯加當歸、黃耆令飲之。翌日病者不耐,其家小夜

    督發汗藥,其言至不遜。予以鄉人,隱忍之,但建中湯調理而已。及六、七日,尺

    脈方應,遂投以麻黃湯。啜第二服,狂言煩躁,且悶,須臾稍定,已中汗矣。五日

    愈。

    論曰:仲景雖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醫者亦須顧其表裡虛實,待其時日,若

    不循次第,雖暫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尚哉 !昔范雲為陳霸先屬,霸

    先有九錫之命,期在旦夕矣。雲偶惑寒疾,恐不及預盛事,請徐文伯診視之。懇曰:

    便可得愈乎 ?文伯曰:便差其易,但恐三年後不復起爾。云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況三年乎 !文伯以火燒地,布桃柏葉,設席,置臥具上,頃刻汗解,以溫粉撲之,

    翌日愈。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後二年果卒矣。夫取汗先期而促壽限,況不顧

    表裡不待時日,便欲速愈乎 ?毋見病家不耐三四日,晝夜促汗,醫者顧利,恐別更

    醫,隨竟順意,鮮不致敝。故書此以為龜鑒。

    一、案例分析

    主症:發熱,頭痛,煩渴,脈浮數無力,自尺以下不至。

    病機:外感風寒,營血不足。

    治法:先補其營血之不足,後發散其表邪。

    治方:先與小建中湯家當歸、黃耆,及六七日,尺脈方應,遂投以麻黃湯。

    方義:飴糖為君,甘溫質潤,益脾氣而養脾陰,溫補中焦。

    桂枝溫陽氣,芍藥益陰血,為臣。

    炙甘草甘溫益氣,既助飴糖、桂枝益氣溫中,又合芍藥酸甘化陰,益肝滋脾,

    為佐。

    生薑溫胃,大棗補脾,合而升騰中焦生發之氣而行津液,和營衛,亦為佐藥。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14

    六味配合,於辛甘化陽之中,又具酸甘化陰之用,共奏溫中補虛和裡緩急之

    功。

    當歸、黃耆:益氣養血,補其營血之不足。

    二、相關討論

    許叔微在案中引證了南北朝時徐文伯治范雲先期發汗促壽案來說明治療疾病

    必須遵循先後次第,不可為追求速效而隨意治療。案中用建中湯加當歸、黃耆治療

    傷寒麻黃證而尺中遲者,則是發揮了仲景傷寒論中未言之義,反映了許氏既遵循了

    《傷寒論》的辨治原則,又能靈活運用傷寒論方。

    清.俞震對許氏傷寒醫案大加讚賞,謂“仲景《傷寒論》猶儒書之《大學》、

    《中庸》也,文詞古奧,理法精深,自晉迄今,善用其書者,惟許學士淑為一人而

    已。所存醫案數十條,皆有發明,可為後學楷模。”(《古今醫案按》)

    三、個人觀點

    1.患者發熱頭痛,脈之浮數主表,表証之脈或浮緊,或浮,或浮數,皆為正氣抗邪

    於表,氣血浮盛於外的反映。這裡的數脈不一定是表示有熱邪,乃發熱所致。

    但此例中脈雖浮數但無力,自尺以下不至。尺中遲者,營氣不足,血氣微少,

    未可發汗。乃麻黃湯的禁忌。

    張介賓謂汗之五忌,其中之一為“元氣本弱,正不勝邪者,大忌消耗,尤忌

    畏補,消耗則正氣日消,不補則邪氣日強,消者日消,甚者日甚,而必不能汗者

    死。”。

    臨床應用時須注意觀察虛實之微甚,如略虛者可以發散之中佐以補虛之品,

    若半虛者必用補為主而兼散其邪,若太虛者則單顧其本,元氣一勝,邪將不攻自潰,

    大汗致而解矣。

    景岳曰: “欲知其兆,亦察其脈,但得弱者漸強,小者漸大,弦者漸滑,緊

    者漸緩,則大汗將通,吉期近矣。”“凡用補之法,但察其胸膈何如。若胸腹多滯

    者未可補,年壯氣實者未可補。若氣本不實而胸腹無滯,則放膽用之。”

    2.此患者之症因醫案中敘述較簡單,我們實際臨床時要分析其虛實多少,決定治療

    方案。

    實多虛少者可以大青龍湯加減,麻黃減量,患者另有煩渴症狀,煩為陽氣郁

    遏,渴則表示傷及陰津,可用石膏辛寒,清鬱熱,除煩躁,稍佐人參顧陰液。

  • 115

    若果為太虛者則可用本醫案之法,先用小建中湯加當歸、黃耆補其營血之不

    足,繼用發散,甚至正氣恢復,不用發散之藥,即可鼓動祛邪,汗出邪解。

    3.醫者所採取治療策略需要事先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取得認可,患者在治療過程

    中也比較不會因不效而誤會或轉診,影響療效。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淺見,希望各位先進給予批評指正。

    四、參考書目

    傷寒論 .方劑學 .中藥學 五版教材

    景岳全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明 .張介賓著

    劉渡周傷寒臨證指要 學苑出版社 陳明等整理

    郝萬山傷寒論講稿 人民衛生出版社 郝萬山著

  •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創會 週年紀念專輯

    116

    三仁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現代文獻研究

    莊鶴麟 醫師

    仁安堂中醫診所

    摘要

    三仁湯是吳鞠通在總結葉天士臨症經驗基礎上創立的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

    分、濕重於熱之證的有效方劑,具有開上、暢中、滲下之功,目前臨床上應用廣泛,

    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占現代臨床應用文獻的 69%,特別是在呼吸、消化、泌尿、

    眼科等系統的感染性疾病中更為廣泛,最常用於治療肺炎、胃腸炎、肝炎、尿路感

    染、病毒性角膜炎、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傷寒、副傷寒以及感染所致發熱等。本方

    體現了“異病同治”的治療原則,所主疾病病位涉及脾胃、肺、膀胱、三焦等,但

    病機不離濕溫初起、濕重熱輕,本方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方劑,臨床療效確切,

    值得進一步應用推廣。

    三仁湯來源、功用和主治

    三仁湯首見於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上焦.濕溫》,但是此方的創立源于葉

    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本方與《臨證指南醫案.濕.馮案》和《臨證指南醫案.

    濕.某案》之藥物類似,其藥物組成較葉氏馮案多薏苡仁、厚朴,比某案多杏仁、

    厚朴,少茯苓,且三者的病機和症狀描述一致,可以說,吳氏之三仁湯來源於葉天

    士。

    本方由杏仁五錢,飛滑石六錢,白通草二錢,白蔻仁二錢,竹葉二錢,厚朴

    二錢,生薏仁六錢,半夏五錢組成,其組方特點為:1)開上、暢中、滲下,分利

    三焦,具有三焦同治之功;2)化濕為主,清熱為輔;3)開肺氣為先,肺氣開則一

    身氣機開。本方所主病症為: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

    淡黃,胸悶不饑,午後身熱。值得注意的是,三仁湯證容易和傷寒、食滯、陰虛發

    熱證相混淆,臨床須當鑒別。

    現代文獻的納入界定

    本人查閱 CNKI、萬方及維普資料庫中收錄的三仁湯臨床應用文獻發現, 1984

    年之前只有8篇,都是個案報導,自1984年至今(文獻查閱截至2006年)有265篇,

    而 1995至今,三仁湯臨床應用文獻達到 153篇,且這些文獻與 1995年之前的內容

  • 117

    大量交叉重複,前者(1995- 2006年間文獻)基本能覆蓋後者。

    其中 1995年至今的文獻中,三仁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文章有 106篇,治療感

    染性疾病的論文占近所有臨床運用文獻近 69%的比例,可見,三仁湯是治療感染

    性疾病的有效方劑,對三仁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規律和特點進行系統研究,有一定

    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因為內容上 1995年之後的論文基本能夠涵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