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績效評估之研究 -以臺北市列管公廁為例 Environmental Cleann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Research of Public Toilets - Take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研究生:黃寬助 指導教授:胡憲倫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环卫科技网 www.cn-hw.net

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績效評估 … · 管理制度、使用者行為、整體空間規劃、機能性、舒適性、節能及人性化設施)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績效評估之研究 -以臺北市列管公廁為例

    Environmental Cleann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Research of Public Toilets

    - Take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研究生:黃寬助

    指導教授:胡憲倫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I

    摘 要 論文名稱: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績效評估之研究-以臺北市列管公廁為例 頁數:127

    校所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 研究所

    畢業時間: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 學位:碩士

    研究生:黃寬助 指導教授:胡憲倫

    關鍵詞: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環境績效評估、多評準決策分析、分析階層程序

    由於公共廁所是人類社會生活之一重要場所,公廁的整潔影響民眾的生活品

    質甚巨,也和一個城市給人的印象息息相關。臺北市政府近年來雖然極力改善公

    廁的整潔且推動多項改善方法,但許多公共廁所仍為人所詬病。本研究的主要目

    的在於找出影響公廁環境整潔之因子(特別是宗教、加油站與市場類),並提出一

    套績效評估機制。

    首先藉由國內外文獻整理及研究者實際參與工作經驗,建立二大評估層面

    (環境清潔維護、生態及人性化需求)、八個評估標的(清潔方法、維護作業、

    管理制度、使用者行為、整體空間規劃、機能性、舒適性、節能及人性化設施)

    及十六個評估準則,並透過七位專家決策群體之問卷方式,針對規劃方向及設計

    因素以多評準決策分析(MCDM)中常用之分析階層程序法(AHP)建立各評

    估因子的權重及配分,以建立出一套包含層面較周全之新的公廁評分表。

    本研究最後以此新評分表針對臺北市較差之列管公廁宗教、加油站與市場

    類共計277座進行實際評分,經評分結果顯示,新評分表分數除了遠低於環保局

    舊評分表之外,新表檢查由於評估項目較廣泛多元,並且給分較嚴謹,其結果較

    能反映一般實際使用者的觀感,並可比較公廁間較細微之差異性。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II

    ABSTRACT

    Title:Environmental Cleann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blic Toilets- Take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Pages:127

    School: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ime:January, 2007 Degree:Master

    Researcher:Huang, Kuan-Cha Advisor:Hu, H. Allen

    Keywords:Public toilet, environmental cleannes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ublic toil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s of a modern city, hence, the environment of public toilet as a whole not only has a huge effect on citizen’s living quality, but also relates closely to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city gives to people. Though Taipei City Government has been in great effort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public toilet and introduce many refining methods recently, the result is not significant. Thus the main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neatness of public toilet (especially in religious places, gas stations, and markets) and to propose a refining formula, as well as an achievement evaluation measure.

    This research firstly finds out the possible factors which can influence public toilet environment in religious places (i.e. temples), gas stations, and markets by literature review,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ones. Through collecting methods of managing public toile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xperts’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nd mailed to 7 expert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and factors of the new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then were analyz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obtain the weightings of different factors for evaluating the cleanness of public toilets.

    This research finally builds a new evaluation form via the above research method and applies the form to evaluate 277 listed public toilets in religious places, gas stations and markets in Taipei. The result of the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scores on the new form are far lower than the ones got on DEP’s old form. In addition, due to the broad coverage and careful scoring of each the new evaluation form, the results not just can better reflect public users’ impressions of public toilets, but also can compare the subtle differences among public toilets.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III

    誌 謝

    時光飛逝,雖然工作學業兩頭催逼,仍能在兩年半順利畢業,得

    知於人者太多,若沒有 陳局長永仁、蘇科長芳慧的支持與鼓勵,我是

    不可能有機會公務之餘在職進修;感謝陳組長勝松、林技士群凱在工

    作上鼎力相助,充分配合,我也不可能安心完成學業。

    十多年來一直在臺北市環保局服務,工作項目一直是環境污染稽

    查及廢棄物處理,以一位職場工作十餘年的我,非常珍惜再次進入臺

    北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機會,心想何其有幸,能借諸多教授的知

    識為我實務領域所用,能與同學們砥礪切磋重溫學子舊夢,更感謝指

    導老師胡憲倫副教授在這兩年來的辛苦教導,開啟我從事研究工作之

    門,從論文題目、觀念起迪、論文架構、研究方法及重要論點能無太

    大偏頗、本論文完成後,承蒙恩師悉心詳核全稿,匡正缺失,使學生

    獲益良多,關愛之情,溢於言表,至為感念。

    最後在結束碩士學業之前,我再次深深感謝兩年半來沿路協助我

    的人,當然包括親愛的家人之支持與體諒,使我能夠順利完成碩士學

    業,展開人生另一新階段。

    黃 寬 助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IV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誌謝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Ⅶ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1.1 公共廁所發展背景---------------------------------------------------------- 1

    1.1.2 公共廁所在永續發展與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3

    1.1.3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1.2 研究方法與流程--------------------------------------------------------------------- 8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11

    2.1 世界各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方法 -----------------------------------------------11

    2.1.1 新加坡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1

    2.1.2 英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2

    2.1.3 澳洲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2

    2.1.4 美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3

    2.1.5 日本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4

    2.1.6 法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5

    2.1.7 韓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6

    2.1.8 中國大陸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16

    2.2 我國公廁整潔改善現況 -----------------------------------------------------------16

    2.2.1 臺北市各項公廁改善措施 -------------------------------------------------16

    2.2.2 臺北市列管公廁民眾問卷調查分析 -------------------------------------17

    2.2.3 企業主動發起清潔廁所運動 ----------------------------------------------22

    2.2.4 機關與學校一起響應公廁整節運動 -------------------------------------26

    2.2.5 公共廁所管理新思維 -------------------------------------------------------29

    2.3 改善公廁整潔之因素 --------------------------------------------------------------31

    2.3.1 生態及節能設施的公廁 ----------------------------------------------------31

    2.3.2 清潔舒適的公廁空間 -------------------------------------------------------32

    2.3.3 省水節能的公廁設計 -------------------------------------------------------32

    2.3.4 清潔容易、通風無臭味的公廁設計 -------------------------------------35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V

    2.3.5 符合使用者需求及人性化的公廁設計 ----------------------------------35

    2.3.6 整體空間規劃得宜、美觀明亮的公廁設計 ----------------------------36

    2.3.7 符合機能性、舒適性的公廁設計 ----------------------------------------38

    2.4 臺北市環保局現有之公廁評分機制 --------------------------------------------38

    2.4.1 相關公廁整潔維護法規-----------------------------------------------------38

    2.4.2 現有之公廁評分機制達成初步改善成果 --------------------------------39

    2.5 多評準決策分析理論 --------------------------------------------------------------41

    2.5.1 多評準決策 -------------------------------------------------------------------41

    2.5.2 專家問卷分析方法操作與設計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3.1 研究步驟 -----------------------------------------------------------------------------47

    3.2 初擬相關評估架構 -----------------------------------------------------------------48

    3.2.1 初擬評估架構 ----------------------------------------------------------------48

    3.2.2 專家學者內容效度問卷-----------------------------------------------------50

    3.2.3 專家學者認為不適合之修正說明 ----------------------------------------54

    3.3 研究範圍與限制 --------------------------------------------------------------------56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57

    4.1 影響公廁環境整潔之評估因子分析 --------------------------------------------57

    4.1.1 清潔方法 ----------------------------------------------------------------------57

    4.1.2 維護作業 ----------------------------------------------------------------------58

    4.1.3 管理制度 ----------------------------------------------------------------------59

    4.1.4 使用者行為 -------------------------------------------------------------------60

    4.1.5 整體空間規劃 ----------------------------------------------------------------61

    4.1.6 機能性 -------------------------------------------------------------------------62

    4.1.7 舒適性 -------------------------------------------------------------------------63

    4.1.8 節能及人性化設施 ----------------------------------------------------------64

    4.2 AHP 專家學習問卷 -----------------------------------------------------------------66

    4.2.1 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綜合評估體系 ----------------------------------------66

    4.2.2 評估因子相對及絕對權重之估測 ----------------------------------------70

    4.3 新舊檢查表評估結果比較與討論 -----------------------------------------------74

    4.3.1 舊有評分表分析 -------------------------------------------------------------74

    4.3.2 新的評分紀錄表擬定 -------------------------------------------------------75

    4.4 實證案例評估 -----------------------------------------------------------------------77

    4.4.1 加油站類新舊評分表檢查結果比較 -------------------------------------78

    4.4.2 市場類新舊評分表檢查結果比較 ----------------------------------------82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VI

    4.4.3 宗教類新舊評分表檢查結果比較 ----------------------------------------86

    4.5 新評分機制研究討論 --------------------------------------------------------------90

    4.5.1 新表評分項目增加,使得未來公廁評分更加周延---------------------90

    4.5.2 新擬評分表因給分明確,故更能判斷公廁優劣 ----------------------90

    4.5.3 新評分表是以朝向整潔清潔、生態及人性化公廁為目標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5.1 結論 -----------------------------------------------------------------------------------93

    5.1.1 完成評分機制進行實證評分 ----------------------------------------------93

    5.1.2 新的評分表評分項目完善 -------------------------------------------------94

    5.1.3 新評分表充分反應公廁現況 ----------------------------------------------94

    5.2 建議 -----------------------------------------------------------------------------------94

    5.2.1 對評分機制之建議-----------------------------------------------------------94

    5.2.2 對臺北市公廁改善整體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附錄一 分析階層程序法(A.H.P)內容效度問卷】----------------------------- 100

    【附錄二 前測(內容效度)問卷專家意見彙整】 --------------------------------- 108

    【附錄三 分析階層程序法(A.H.P.)專家問卷】 ---------------------------------- 112

    【附錄四 專家學者成對比較各要項權重計算成果】 ------------------------------ 119

    【附錄五 臺北市列管公廁新舊檢查表評分結果】 --------------------------------- 120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VII

    表 目 錄

    表 2-1 92 年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18

    表 2-2 92 年滿意度調查不清潔的現象---------------------------------------------------19

    表 2-3 94 年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20

    表 2-4 94 年滿意度調查不清潔的現象---------------------------------------------------21

    表 2-5 內政部營建署新修訂男女廁間比例 ---------------------------------------------30

    表 2-6 現有之臺北市供公眾使用之廁所設備及清潔維護評分表 ------------------40

    表 3-1 初擬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績效評估表 ---------------------------------------------48

    表 3-2 層級因子相對重要性比較表 ------------------------------------------------------51

    表 3-3 問卷樣本抽樣分配份數表 ---------------------------------------------------------52

    表 3-4 學者專家之意見表(構面及評估標的) ---------------------------------------53

    表 3-5 學者專家之意見表(環境整潔維護考量評估準則) ------------------------53

    表 3-6 學者專家之意見表(生態及人性化需求考量評估準則) ------------------54

    表 4-1 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綜合評估體系專家意見彙整表----------------------------66

    表 4-2 公共廁所環境整潔專家學者各項權重計算成果 ------------------------------70

    表 4-3 本研究建議之臺北市供公眾使用之廁所設備及清潔維護評分表----------76

    表 4-4 加油站、市場、宗教類廁所新舊評分表評分結果 ---------------------------77

    表 4-5 臺北市列管公廁加油站類舊新評分表缺失 ------------------------------------79

    表 4-6 加油站類舊評分表檢查缺失情形 ------------------------------------------------80

    表 4-7 加油站類新評分表檢查缺失情形 ------------------------------------------------81

    表 4-8 臺北市列管公廁市場類舊新評分表缺失 ---------------------------------------83

    表 4-9 市場站類舊評分表檢查缺失情形 --------------------------------------------------84

    表 4-10 市場站類新評分表檢查缺失情形 ------------------------------------------------85

    表 4-11 臺北市列管公廁宗教類舊新評分表缺失 ---------------------------------------87

    表 4-12 宗教類舊評分表檢查缺失情形 ---------------------------------------------------88

    表 4-13 宗教類新評分表檢查缺失情形------------------------------------------- 89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VIII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9

    圖 2-1 92 年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18

    圖 2-2 92 年滿意度調查不清潔的現象---------------------------------------------------19

    圖 2-3 94 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20

    圖 2-4 94 年滿意度調查不清潔的現象---------------------------------------------------21

    圖 2-5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信義店 ---------------------------------------------------24

    圖 2-6 晶華酒店 ------------------------------------------------------------------------------26

    圖 2-7 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 ---------------------------------------------------------------27

    圖 2-8 懷生國中 ------------------------------------------------------------------------------28

    圖 3-1 研究步驟圖 ---------------------------------------------------------------------------47

    圖 3-2 公共廁所環境整潔之評估架構層級關係圖 ------------------------------------49

    圖 3-3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之階層體系 --------------------------------69

    圖 4-1 評估因子絕對權重架構圖 ---------------------------------------------------------73

    圖 4-2 加油站、市場、宗教類廁所新舊評分結果 ------------------------------------77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從公共廁所發展背景來看和未來在永續城市的重要性,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

    提出一套可以有效改善臺北市公共廁所環境品質之評估方法。

    1.1.1 公共廁所發展背景

    1992 年,倫敦皇家學會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共同發表聲明:「環境惡化和貧窮人

    口增加的問題已非科技的進步所能解決,以豐富資源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的拓荒時

    代已經結束」同年 1,600 位第一流科學家包括 120 位諾貝爾獎得主認為:「人類持

    續的破壞性活動將使得人類生活不能維持現在水準。我們必須大大改變管理方

    式,才能避免人類的悲慘,才能使地球環境的退化不致萬劫不復之境」(張鏡湖,

    2002)。

    近年來由於產業與科技快速發展,人口大量增加,產生種種污染及環境破壞,

    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毒性化學物質污染、噪音、惡臭及地盤下

    陷、振動、濫墾濫伐、野生動植物滅絕等。不但嚴重破壞生態平衡與自然景觀,

    危害人體健康,亦影響國家與社會之永續發展。為期有效保護自然及人文環境,

    資源永續利用,以造福後代子孫,各先進國家均釐訂環境保護基本政策,制度法

    律,以期達到環境保護之目的(謝銘和,2004)。

    在全世界人們焦點放在氣候變遷、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及京都議定書的同時,

    顯少人去注意到與人類平日相當親密關係的廁所問題上,廁所是我們每一個人每

    天必須報到地方,平均每天至廁所報到約 10 次(大號 1-2 次,小號 7-8 次)。廁所

    的衛生與否,常會影響使用者的心情,因此大部分家庭都重視廁所的清潔與整理,

    尤其是強調高品質的建物,在推案時對廁所的規劃總是大費周章,令人留下深刻

    印象,廁所內環境整潔對於人類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

    一、公共廁所定義

    所謂「公共廁所」:是指於公眾得出入場所或建築物內供公眾使用的廁所,即

    歸類為「公廁」(環境衛生法草案,2006);「公共廁所」:是指被不特定之多數人

    使用的廁所(鄭政利,2001)。依此家中的廁所,固定員工上班使用、不正式開放

    給外界使用的職場廁所,不屬於「公共廁所」。

    二、公共廁所範疇

    公共廁所(以下簡稱公廁)是人類社會生活之一重要場所,它也可以代表一個國

    家的文明程度,因此對公廁的設施、使用及維護也日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國內

    近年來由於社會變遷快速、經濟繁榮、國民生活水準提高,戶外休閒遊憩興盛,公

    廁成為人類生活經常使用之重要場所,由於國人對廁所使用的習慣和觀念尚未普遍

    的改變與建立,大部份公廁仍有改善空間。為配合政府推動「生態旅遊」及發展「外

    國人來台之觀光客倍增」計畫,提昇國內觀光地區之旅遊品質,增加旅遊景點之魅

    力,最近政府及民間不斷舉辦專屬之研討會;另有縣市長帶頭做公廁清潔維護管理

    工作,可見政府重視程度(林家弘,2004)。

    三、公共廁所演變歷史

    據說公廁的由來,最早可追溯至古羅馬帝國時期,由於當時帝國強盛,各國

    的人民士兵往來不輟,民生需求不可忽視,「公廁」雛形已見,只是較簡陋罷了,

    可見如廁問題的重要性自古即有,除了因為與每個人生活習慣相關外,有沒有「方

    便」,其實包含了許多的社會意義。另外從歷史的軌跡來看,隨著時代的演進,廁

    所從戶外到室內,入幕進臥室甚至與梳妝台結合,便器從蹲到座,從單純只為「解

    手」到享受,其地位可說扶搖直上,關於上廁所的用語也大異其趣,從早期的茅

    房、糞坑、便池、馬桶、到現在普遍冠以文雅的洗手間、化妝室、聽雨軒….等(臺

    北市環保局,2005)。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3

    1.1.2 公共廁所在永續發展與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一、永續發展與生態城市

    西元 199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UNCED),會中提出國家層級跨世界藍圖指引的

    「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後,「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已逐

    漸成為全球各組織階層及專業領域,擬定整體發展策略或管理策略所依循的最高

    指導原則。根據聯合國對於永續發展之定義,永續發展係「滿足當代的需要,同

    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的發展」,其內涵係以保護生態環境和天然資源

    的「永續環境」為基礎,經有效的「永續經濟」為手段,塑造生命品質不段提昇

    的永續社會為目的(蔡惠玲,2003)。

    「永續發展」或是「生態城市」在台灣不是什麼新穎的名詞,專家已經在倡

    導,而政府的都市發展實則背道而行的階段,即使在美國,永續的都市發展策略

    也尚未完全成為都市規劃的主流。不過,像斯堪地那維亞諸國、德國、荷蘭等歐

    洲國家卻早已開始落實都市的永續經營策略。歐洲在永續都市方面的進展,遙遙

    領先美國至少 20 年!臺北市將 21 世紀之發展藍圖設定為「多元複核心的國際城

    市」以迎接亞太城市競爭時代的來臨,身為國際都市之際,臺北市必須善盡地球

    村一份子的環保責任。對於溫室效應、酸雨等全球環境問題亦應充分遵守環境承

    載原則,以達永續發展的願景。

    二、公共廁所對都市發展的影響

    針對都會區而言,以集合式的中高層建築居多,地狹人稠,而人聚集的地方

    往往是病菌散播之處,尤其像廁所或衛浴這樣的空間,於大樓內通常利用垂直管

    道串連,以利管線之配置,過去的作法,大都忽略各樓層間的隔斷,一旦某樓層

    爆發如 SARS 感染的案例後,很可能會藉由著管線再傳播至其他樓層;類似這樣

    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同一樓層,若廁所或衛浴與其相鄰空間,兩者天花板內之空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4

    間未予以隔斷,則廁所或衛浴內的臭味及濕氣有時也會飄散至其他空間造成二次

    污染,過去建築人總是從建築的角度來思考廁所、衛浴的設計問題,包含廁所、

    衛浴空間的人性尺度、構造與設備接點之方法、設備與裝修材料的應用等經常被

    探討,但若以永續的觀點,或是流行病學及新病毒如 SARS 問題的角度來看,台

    灣位處的環熱帶圈為瘧疾(或登革熱)高危險區全球分佈的主要集中地區。

    臺北市是臺灣的首都,與國際間經貿、文化等交流往來頻繁,社區機關團體

    及民眾參與踴躍,為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健康城市發展趨勢,積極創造二十一

    世紀「全民健康」(的理想潮流,臺北市政府由馬英九市長倡導健康城市政策,期

    望建立「活力及健康」的永續城市遠景,發展具有健康、活力、安全、快樂、關

    懷、方便、乾淨、生態保育、科技、舒適、文化、福利、友善、互助、富裕及品

    質效率等特色之城市。透過市民需求的評估,健康公共政策的建立,市民廣泛參

    與及社區機關團體的支持,公私部門的合作與創新意識,營造一個健康的城市(臺

    北健康城市,http://www.healthcity.net.tw/healthycity/02/planning_01.asp,2006)。

    廁所或衛浴為建築的一部份,與人之生活脫離不了關係,自人類開始定居,

    有了固定的住所而不再移居,首先衍生出來的問題即是排泄物處理這樣的衛生問

    題,也才有廁所這樣的名稱出現,而早期的處理方式也只是一些搬走排泄物的方

    法 (如桶,兜等器具 ),爾後逐漸演變,早期的構造較為簡單,且不受用水限制,

    但缺點較多,如容易有臭味,易生蠅蟲、寄生蟲,並有積糞過多之虞,容易引發

    疾病傳染等衛生問題。改良過的沖水式廁所較為衛生舒適,但其缺點是耗費水資

    源,而且污水處理費用昂貴,雖然解決了衛生的問題,但也產生了資源過渡耗用

    的問題,廁所是每個人每天必須用到而且與人最親密的地方(江哲銘,2003)。

    針對城市發展的過程,論及永續城市理念,提及實踐策略與方法,例如儘量

    搭乘捷運系統、力行省能、節約與回收習慣、留意環境變遷資訊與全民共同參與

    等。綠建築的四大原則「生態、節能、減廢、建康的建築物」更能使未來地球環

    保以及能源資源有效利用的趨勢,成為永續城市的想法與願景。「看起來,現代都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5

    市的限制,會來自我們處理廢棄物的能力,尤其是空氣污染和垃圾問題。」

    1.1.3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三十歲以上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記憶,小時候出門在外不敢上廁所,即使

    在學校也一樣,寧可憋到回家後才解放,小號如此,上大號也一樣,女性朋友碰

    上生理期就更麻煩了,因此許多人不但憋出健康問題,直到長大對公廁始終是個

    夢魘。在國際觀光旅遊「無煙囪」事業發達的今日,無論去任何國家或城市,都

    宛如去隔鄰串門一樣方便。而我們每到一個旅遊區,除欣賞當地的山光水色、風

    土人情外,最值得回味的就是觀察當地的文化、體驗當地的生活。而公廁可以說

    是最能表現一個國家生活、文化水準的指標,這幾乎是國際間的共識,骯髒的廁

    所,往往反映當地文化的低落與民眾缺乏公德心,也透露出城市的雜亂無序。因

    此,提昇公廁的品質,便成為國家或城市展現競爭力和文化程度的重要指標(臺

    北市環保局,2005)。

    傳統上我們對廁所要求以是否乾淨,是否有異味及是否符合一些特殊要求之

    人性化設計而已。但事實上以最普遍之沖水馬桶方式,使用後應用清水沖洗,一

    切排泄物及隨之沖走,眼不見為淨。但事實上是否完全解決,常人則無追究;但

    不幸的是大部分污染問題並未能完全解決;應用大量清水,僅將糞便稀釋後送走,

    反而行成更為廣泛如水溝、河川及地下水之污染。目前應用之污染防治技術,如

    污水下水道處理設施,能有效將廁所污染降至最低,因此位於下水道已到達區域,

    可將廁所接管降低環境污染。但下水道尚未到達區域,仍應用化糞池、淨化槽等

    設施,雖可降低部分污染,但如未能定時抽除污泥、及妥善操作,於人口稠密之

    台灣地區,廁所排放污水已形成嚴重污染。同時台灣每年雖有 2,700 餘公厘之降雨

    量但仍是缺水國,傳統廁所設計耗費大量清水,仍未能解決實際污染問題。因此

    目前公廁之設計,除以人性化及全方位考量之外,採用省水設備及低污染之設計,

    或將廢棄物資源化再應用方式,為未來永續發展之方向 為改善臺北市公廁之整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6

    潔,並擴大教育宣導效果,持續落實自我檢查改善公廁清潔衛生及硬體維護,俾

    提供明亮、安全、舒適的如廁空間及更優良的公廁品質(陳國帝,2004)。

    目前台灣公共廁所的清掃維護制度尚未完整建立,而上游的公共廁所設計者

    與下游實際執行清掃工作的清潔員之間,也沒有針對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回饋

    進行良好的聯繫與溝通,因此為了提升台灣公共廁所的清掃維護乃至保養修繕的

    水準,如何串連設計者、管理者及清潔人員,使他們之間形成一個工作聯繫網,

    促使他們間的工作資訊、工作回饋能作最有效的交流、溝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

    課題(鄭政利,2001)。臺北市是臺灣首都也是一個國際級的都市,對於城市內的

    各項措施必須均衡發展,然先進國家常將公廁環境整潔與該國家之文化水平做比

    較,因此臺北市也針對全市公共廁所予以列管,共計列管一萬餘座公廁,並將列

    管公廁分為 13 類以利管理,於 94 年 8 月辦理「公共廁所相關設施暨整體滿意度

    民意調查」,民眾整體滿意度已達 76%,但在不滿意項目中,仍以清潔維護不善佔

    大綜(有臭味 40.3%、地板不乾淨 39.0%、廁間內不乾淨 33.8%、便器不乾淨 24.0%),

    顯示臺北市公共廁所仍有改善空間(臺北市環保局,2006)。

    雖然臺北市政府目投入大量人力在公廁的整潔維護及檢查工作,但當人力不

    足時則改採由委外單位來管理,可是常常因為預算編列問題或業者低價搶標,使

    委外後的人力配置不如預期充足,巡邏次數不夠,亦無法有效的維持整天各時段

    公廁常保整潔。對此,政府相關部門如何建立相關管理辦法來督導整潔工作,同

    時也期望使用者共同為公廁整潔維護把關,雖然政府部門設有民眾申訴或民意信

    箱等管道來落實共同監督的機制,但民眾並不常對公廁的使用提出回饋意見,也

    間接使得設施維修的時間滯延。簡言之,雖然市政府已採取多重策略,但實際上

    公廁問題仍時常為人所詬病,由此顯示公廁依然存在許多環境問題尚需解決。

    如何加強公廁之清潔維護及軟硬體設施,以提供市民一個有尊嚴而令人喜愛

    的如廁空間正是當前亟需努力的目標,由於公廁是屬於短暫且個人重複使用率不

    高的公共空間,民眾很容易認為「我只是短暫的忍受與使用,用完後即離開」,而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7

    忽略公廁整潔維護是每個使用者的責任。如便器週邊的髒亂令人作噁,非衛生紙

    類瓶罐垃圾的隨意丟棄,門板的塗鴉,地板的粘濘,惡臭的異味,設施的破壞等

    諸多亂象。此多出自於個人欲求方便的自私動機,這也使得我們無法有效率的維

    護環境。過去公廁研究的整潔策略建議,大多從軟硬體設備與工程技術改善及公

    共衛生的角度著手。但公廁環境品質的優劣與否,除了與設計者有關,管理者、

    使用者以及清潔人員的共同配合更是重要。因此本研究期望從探討影響公廁整潔

    的因素著手,瞭解背後的原因,尋找可行的改善策略方案,具體建議給政府相關

    部門,期盼有關單位方得以提供一個乾淨、清爽、舒適、衛生的如廁環境予廣大

    民眾。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提出一套可以有效改善臺北市公共廁所環境品質之評估

    方法,為達到此一目的,本研究有以下幾項目標:

    1. 相關文獻整理、彙整各先進國家在公廁管理上的作法及研究者本身參與實際工

    作經驗,找出影響臺北市列管公廁環境整潔的因子。

    2. 透過專家學者內容效度問卷後,確認評估架構決策群體之問卷方式,針對規劃

    方向及設計因素,以多準則決策(MCDM)中常用之分析階層程序法(AHP),

    建立各因子權重。

    3. 完成新的評分機制並以臺北市列管宗教類、加油站類與市場類的公廁進行實地

    評分並對新舊評分表進行比較及提出改善建議。

    1.2 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以臺北市列管公廁較差宗教類、加油站類與市場類的公廁為探討的重

    心,擬分析評估的議題主要為臺灣地區公廁整潔的方法,國外公廁整潔的方法,

    廣泛文獻的彙整以及研究者實際參與公廁管理的經驗,擬應用多評準決策分析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8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中常用之分析階層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評選,其他議題則以資料彙整與文獻回顧進行綜合討論分

    析,整體研究流程圖如圖 1-1 所示。

    本論文章節之安排主要區分為五章:

    一、第一章「緒論」簡述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並擇定研究方法以確立日後研究

    之方向。

    二、第二章「文獻回顧」主要分成四節,都市公廁環境整潔改善方法、臺北市公

    廁整潔改善方法、臺北市環保局目前公廁評分機制、另一個探討點則以多評

    準決策分析理論進行分析探討。

    三、第三章「研究方法」確立研究步驟並以臺北市列管公廁宗教、加油站、市場

    類三處公廁為規劃方向,進行整體清潔維護績效評估研究。相關評估架構初

    擬,藉由相關理論、文獻整理及研究者實際參與工作經驗,歸納出影響公廁

    環境整潔整體性評估因子。並提出一套績效評估的作法,期望藉由專家學者

    豐富的實務經驗,協助確認與修正目前初擬的評估準則,並探究此議題相關

    作法的重要性,針對專家學者意見修正,如有二位以上專家學者對於評估架

    構內之評估層面、評估標的及評估準則有不同意見或認為不適合則進行修正。

    四、第四章「分析與討論」為取得決策專家學者對評估體系評估因子之偏好,分

    別利用 AHP 專家學者問卷與 NRA(Normalization of Row Average)特徵向量求

    值法,進行權重值計算。透過新舊評分表之比較,讓彼此之間的差異更為明

    瞭,本研究所提新評分表希望能充分展現公共廁所現況。由評分統計結果得

    知新舊評分表,對環保局目前列管上述三類廁所評分結果有明顯差距,為何

    會有如此差距進行分析。

    五、第五章「結論與建議」摘述本研究成果,並就本研究過程及內容提出建議,

    供相關部門或後續研究之參考。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9

    (資料來源:本研究)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

    界定研究方法與內容

    確立公共廁所環境整潔績效評估架構

    文獻回顧

    分析階層程序法(AHP)評估

    提出公廁清潔改善評估模式

    結論與建議

    文獻整理 實務經驗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節主要內容,係藉由國內外公廁環境整潔改善方法、生態及人性化各項

    文獻以及案例探討目前影響公廁環境清潔之方向,並歸納出相關指標,以作為評

    估體系之建構基礎,本研究特別著重在都市公廁部分。

    2.1 世界各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方法

    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是一個關心廁所和公共衛生

    問題的非營利組織,在2001年成立,總部位於新加坡。每年世界廁所組織都會

    在不同的地方舉行世界廁所高峰會(World Toilet Summit),目前世界廁所組織有

    來自17個國家的47個國際會員,世界廁所組織定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

    2.1.1 新加坡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Sim(2003)在The Happy Toilet Program- A Star Grading System for Singapore

    Public Toilets指出新加坡促進公廁改善之類的公共事務,由新加坡廁所協會來推

    動。推動包括有選拔其國內優秀的公廁分級制度、透過行銷方式來推動廁所翻

    修計畫、促使政府補助款的發放、建立各國資訊交流的網路平台,推動第一屆

    世界廁所高峰會。另外值得一提者是新加坡的部分廁所有以不同的主題、壁畫

    彩繪的方式,呈現各國的風情,亦有配合天然叢林的景色作露天式的設計,通

    風良好,也展現特殊風貌。今天當我們進入公用廁所時都會有風險,我們不知

    道裡面的狀況,有時候它很好,但是有時候會非常的使人可怕的,但是這些設

    施允許我們應付自然的釋放需求。因此我們相信,現在是廁所革命的時機,開

    始實施一個分級系統能使「個人有清潔與健康的公用廁所的基本權力」。不乾淨

    與不能使用的廁所的問題很廣泛,很多廁所使用人的預期與習慣必須改變。當

    進骯髒的廁所時,廁所使用人必須要忍受臭味、骯髒及健康問題,因為在廁所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1

    的入口沒有標示來顯示廁所的標準,廁所協會(新加坡)要消除這些經驗,引

    進快樂廁所計劃,計劃的目的是在新加坡推行優良公用廁所,要達成這目的必

    須辨識負責的公用廁所所有人,他們的方法才能與其他人公用及使用,快樂廁

    所計劃的觀念及實施方法,包括市場策略,快樂廁所計劃是品牌作業會將所有

    的人(使用人、所有人、清潔人、管理人、政府及廁所活躍份子)朝正確的方

    向移動。

    2.1.2 英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Greed(2003)在Public Toilets in the 24 Hour City指出英國一個新開發的城

    市已將公共廁所的需求含蓋在內,雖然地方的公共廁所已漸漸遞減,他們採取

    的方式是鼓勵地區教會開放廁所給民眾使用,一來發揮服務民眾的精神,二來

    將管理制度內隱至機構,將方便清潔與維護。另一方面民間企業希望從法規方

    面改善開始。將公共廁所作為都市更新、有效的市鎮計劃、經濟復甦及永續城

    市的基本元件的有效性。一個過分強調的高層次文化及其他社會優先順序,加

    上過多的重建機構,將資源由世俗的,但是必須的,實際設施,如公共廁所,

    取走。但是,這些是24小時城市的社會福祉及實際操作的基本面。特別是最近

    提出的更改准許法規及開發夜間經濟。在有關永續經營、運輸、健康、防止犯

    罪、都市計劃及文化方面、以及有關都市計劃的主流平等及多元性的課題,提

    供廁所的涵義。參考作者及其同事目前的研究。廁所的提供是創造制定聯合都

    市政策中所缺少的一環。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態度及法規改變,則無法提

    供適當的衛生處理。

    2.1.3 澳洲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Chapman(2003)在 Tourism and Toilet-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指出現在很多

    國家重視觀光產業,因為觀光是一重要的經濟來源,如何吸引觀光客,觀光客源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2

    有可能是來自本土或是來自其他國家,觀光場所內的設施和配備,同時也是能否

    吸引觀光客和能否促進觀光產業發展重要因素,以及此設施可容納和使用的人

    數。好的廁所設計是觀光產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除了吸引觀光者外,亦能從而

    得之使用者的觀感。觀光廁所的容納量、外觀、設計和維修等也和其他基本的建

    設有關,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澳洲幅員廣大,城鎮和都市距離遙遠和廣闊,

    觀光廁所因此協助了城鎮的發展與建設,因為城鎮大多處於開發中,所以目前開

    發中的建物內部所設置的廁所,也因為觀光廁所的影響,而間接的提供較為完善

    的服務,一個好的廁所可以協助和促進、提昇在觀光產業上的服務和品質,也能

    幫助和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就像商業設施、購物商店一樣,若設施無法滿足使

    用者的基本需求,即使內外設計的再華美,也是徒勞無功的。

    2.1.4 美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Winblad(2003)在 The Next Generation Toilet-A Global Perspective 指出依據全

    球的實際狀況瞭解「下一代的廁所」:在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沒有廁所,而一部份有

    廁所的人卻經常仰賴著會產生廢水而且污染環境的昂貴廁所系統,「生態衛生」提

    供一個安全的衛生解決方案,不但能避免疾病,而且可以增進健康,它是環境健

    全的,而且能節省水、不會污染、而且所產生的有回收價值的資源可以有效的返

    回環境。用三個都市的例子來示範可能的「下一代的廁所」系統:1.在非洲的低收

    入、低密度社區,2.在亞洲裡面的低/中收入、高密度社區,3.以及在歐洲的高收

    入、高密度社區。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如果我們要能夠解決全球的污水衛生危機,

    我們應該將「下一代的廁所」系統以整體醫學療法方式為基礎,來管理人類的排

    泄物。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3

    2.1.5 日本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高橋志保彥(2003)在 Toilets in Singhtseeing Area 指出世界各國有無數的觀光

    地區。但能讓我們安心在觀光地區遊玩、舒適使用廁所的地方卻不多。尤其觀光

    區內的廁所究竟要如何規劃,其配置又應如何呢?公廁的配置理論或可以人類歩

    行距離及可忍耐的時間中算出廁所的配置點。觀光地區可分類成自然觀光地區與

    市內觀光地區,各觀光地區裡的廁所,各有各的作法及問題,特別對於市內觀光

    地區方面,則依據横濱市、關內地區調査中整理出來的公共廁所、公用廁所、可

    使用廁所,混在一起,予以理出一市民廁所鏈之提案。此外,向各國廁所協會呼

    籲「活動提案」,擬訂廁所地圖、廁所記錄卡,希望能過介紹日本觀光地區的優良

    廁所設計。

    觀光區內廁所的所需條件則為「安全、舒適、便利」、「關懷環境型」,而不是

    「關懷福利型」的廁所。所謂關懷環境是指,在一般所謂的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

    下,而該地、該國傳統、習慣、文化、經濟、宗教等衍生出本土性質或地區性質。

    用於處理廁所排泄物的工程技術,則必須同時考量到世界性、符合地區風俗、宗

    教、經濟的地區性。所謂福利廁所是指被設計成任何人、隨時、隨地皆可使用的

    「無障礙,標準化、通用化」的廁所,但同時也是典型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

    很難」。因為所謂殘障人士可分為各式各樣的身體障礙,因此會發生「無法同時兼

    顧」的問題。此外,以日本為例,現在出現不少遊民,甚至佔用公園廁所的例子

    也屢見不鮮。一般人不喜歡使用遊民所用過的廁所,此時就會浮現出通用化的問

    題了。不過也不可因此而驅逐這群遊民,所以目前日本行政機關正在研擬遊民宿

    舎計畫。

    一般而言,人類都將公共廁所視為用以排泄的緊急設施,因此會對公共廁所

    抱持著骯髒、惡臭、昏暗、恐怖及羞恥的心態。而且幾乎所有女性也都抱持著,

    除非必要否則不使用公共廁所的心態。最理想的公共廁所應該不僅是用來緊急排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4

    泄之用,也應定位成一個舒適站,因此在配置論上,則從用於緊急排泄之用開始

    進行構思,人類可輕鬆步行的距離為 400m~500m,只要稍微努力一下便可達成

    800m~1000m 的距離。此外,若以走路健身為目的而步行時,有些人甚至可達成

    2000m~4000m~8000m~10000m 的距離。由於 100m 只要 1 分鐘就已足夠了,因

    此以步行 400m~500m 來算約花費 4~5 分鐘。800m~1000m 則需花費 8~10 分

    鐘。若突然想要上廁所時,以 4~5 分鐘的時間走上 400m~500m 的距離,則算是

    還可忍耐的範圍。若以走路健身為目的時,從出發點開始則可走上 2000m~4000m

    的距離。

    坂本菜子,勝保敦祐(2003)在New Geeration Toilets and Maintenance指出

    日本在公共廁所的建築上除了擁有較先進設施外,也是所有先進國家中最為重視

    人性化及公廁環境品質的國家,也因為如此常常成為其他國家學習的對象。近年

    來更運用高科技發展再生能源建築,崇尚自然的方式,用簡單的處理手法自然的

    材質,推動永續的觀念,日本廁所協會不定期針對公廁清潔人員實施專業訓練以

    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但提昇個人薪資待遇設及公廁清潔度,且定每年的11

    月10日為廁所日,透過專家學者、設計者、廠商、一般民眾、政府單位的研討會

    及活動的參與,提供公廁改善的建議,並時時提醒民眾應具有維護的公德心。

    2.1.6 法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在法國,採用的公廁技術是歐洲最大都市傢俱商生產的投幣式自動化公

    廁,其設備齊全,通風良好,提供衛生紙。在每次使用之後公廁會暫時關閉15

    秒以高熱蒸汽與芳香劑進行一次完全消毒,然後重新開放。如此高標準的設備

    服務,它們是採取收費的原則,啟用15分鐘後則門會自動開啟,其中一個原因

    也是為了杜絕貪心浪費的心理所設計。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5

    2.1.7 韓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在韓國由其國內廠商發展出一套自動化的替換式坐墊,並且提供消毒、烘

    乾的服務,髒亂的地板也隨時可由電腦下達指令進行沖洗的工作,而其外觀則

    以明亮的燈箱裝飾,不僅有廣告收益,也帶來城市夜間的照明。

    2.1.8 中國大陸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經驗

    在中國大陸,公廁問題的解決方式是採取承包責任制,每一個清潔員負責

    一座廁所,也有收費的制度配套。另外在考評制度上,也有按月檢查發放獎金

    的制度激勵清潔工。但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第一在硬體的設備上懷有「出口品

    質好,內銷品質差;私有品質好,公有品質差」的思維,因此在硬體上即有「差

    不多即可的心態」。而清潔的步驟化、國際化的標準和法規的學習,以及建造符

    合大陸國情的現代化公廁,以高級收費制度帶動低等級公廁改善等,皆為目前

    努力的方向。

    2.2 我國公廁環境整潔改善現況

    為改善臺北市公廁環境整潔,自 90 年起推動「公廁整潔運動」,並持續推動

    各項改善措施以加強公廁環境整潔。

    2.2.1 臺北市各項公廁改善措施

    一、90年推動「公廁年」

    臺北市已成為一個國際化都市,而長久以來一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

    時也是國家門面之一的公共廁所,仍有許多總給我們留下髒、臭、濕的感覺,有

    鑑於此,市府各相關局處對管有公廁,近幾年來已大力將其硬體設備做更新改

    善,亦已大幅改變市民以往對公廁的觀感。然與先進國家比較仍有相當距離,而

    如何加強公廁之清潔及硬體維護,以提供市民一個有尊嚴而令人喜愛的如廁空間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6

    正是當前亟需努力的目標, 市長更為表示掃蕩髒污公廁之決心,已將九十年定

    為「公廁年」,將全面發起維護公廁整潔的運動,藉以提升市民公廁文化與水準

    (臺北市環保局,2001)。

    二、91年推動「公廁分級計畫」

    為因應 SARS 防疫工作,市府除訂有「督導全市公廁供應洗手清潔液及每日

    消毒計畫」據以辦理外,另為賡續推動維護公廁整潔,本府各機關務必持續落實

    自我檢查並加強督導公廁清潔維護工作,同時對列管廁所實施分級制度,計分特

    優級、優等級、普通級及加強級等四級,藉分級制度實施,以求淨潔、明亮、安

    全、舒適的如廁環境,藉以持續推動公廁分級制,制定工作目標,以期提昇公廁

    之文化水準(臺北市環保局,2002)。

    三、93年推動「公廁評鑑計畫」 藉由民眾、消費者及環保局專家二項評鑑機制的進行,以評選出優良及劣等之

    公廁,讓優良之公廁管理單位能受到鼓舞與肯定,並成為管理較差者之學習對象,

    另亦使劣等之公廁之管理單位能學習改進,以全面提昇優質的如廁文化水準(臺

    北市環保局,2004)。

    四、94 年「公廁改善計畫」

    為有效提昇公廁品質,95 年度辦理「公廁管理人員講習」、「公廁清潔人員實

    務精進訓練」,且錄製「公廁清潔檢查光碟」及「公廁清潔步驟教學光碟」分送各

    管理單位參考,也由於各公廁管理單位的努力,無論是硬體設備的更新或清潔維

    護的用心,顯示的公廁品質一直在進步,好還要更好,如今民眾已享有優質如廁

    環境的同時,各公廁管理單位應如何強化現有的管理機制,是繼續努力的目標(臺

    北市環保局,2006)。

    2.2.2 臺北市列管公廁民眾問卷調查分析 臺北市政府分別於 92 年委由世新大學及 94 年由研考會,針對最常使用公共

    廁所之地點及公共廁所不清潔的最主要現象進行調查。綜觀臺北市政府環保局委

    託民間調查機構問卷調查結果得知,民眾較常使用的公共廁所為百貨公司、捷運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7

    最常使用公共廁所的地點

    36.6%

    25.8%22.4%

    12.2% 10.5%7.8% 7.4% 7.3%

    4.5% 3.4%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站、公園、加油站四類廁所,這四類地點公廁因人潮眾多給民眾帶來較深刻的印

    象,最不滿意公共廁所的原因為有臭味、地板潮濕不乾淨、廁間便器不乾淨、衛

    生紙滿意等問題,政府相關行政部門若要改善廁所現況及提昇民眾如廁品質,因

    針對上述民眾反映事項加強改善予以重視,並研擬相關的具體改善辦法,才能有

    效提昇公廁品質。

    一、92 民眾調查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1081位受訪者當中,受訪者最常使用的公共廁所中

    「百貨公司」佔36.63%;第二是「捷運站」佔25.81%;第三是「加油站」佔22.44%

    (臺北市環保局,2005)。

    表 2-1 最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類 別 百分比%

    百貨公司 36.63 捷運站(交通) 25.81 加油站 22.44 公園 12.27醫院 10.51餐廳 7.84 速食店(餐廳) 7.44 遊憩場所 7.30市場/假日花市 4.53寺廟 3.42

    圖 2-1 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8

    二、92 年民眾滿意度調查公共廁所不清潔的最主要現象

    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1081位受訪者當中,受訪者認為地板髒濕是公共廁

    所不清潔的最主要現象佔14.80%;第二是有臭味佔13.0%;第三是垃圾桶內使用過

    的衛生紙滿溢佔10.7%(臺北市環保局,2005)。

    表2-2滿意度調查不清潔的現象

    類 別 百分比% 地板髒濕不乾淨 14.8 有臭味 13.0 衛生紙滿溢 10.7 排泄物沖不乾淨 5.2 垃圾亂丟 4.3 沒水沖便器 2.2 便器內有積垢 1.1 使用者沒有公德心 0.7 空間狹小 0.3

    圖 2-2 滿意度調查不清潔的現象

    公廁不滿意原因

    14.8%13.0%

    10.7%

    5.2% 4.3%2.2% 1.1% 0.7% 0.3%

    0%2%4%6%8%

    10%12%14%16%

    地板髒濕不乾淨

    有臭味

    衛生紙滿溢

    排泄物沖不乾淨

    垃圾亂丟

    沒水沖便器

    便器內有積垢

    使用者沒有公德心

    空間狹小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19

    最常使用公共廁所的地點(13類)

    48.3%

    22.5% 22.4%

    12.2% 10.5% 7.8% 7.4% 7.3% 4.5% 3.4% 2.3% 2.1% 2.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貨公

    油站

    家機

    憩場

    影院

    三、94 年民眾滿意度調查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前 3 類依序為:交通(含客運

    站、捷運站、火車站、機場、停車場等)佔 48.3%;公園佔 22.5%;百貨公司(含

    大賣場、臺北地下街)佔 22.4%(臺北市環保局,2005)。

    表 2-3 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類 別 百分比%

    交通(捷運站) 48.3 公園 22.5 百貨公司 22.4 加油站 12.2 機關 10.5 餐廳 7.8 遊憩場所 7.4 醫院 7.3學校 4.5 電影院 3.4 其他 2.3 市場 2.1 寺廟 2.0

    圖 2-3 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0

    四、94 年民眾滿意度調查公共廁所整體設施不滿意原因

    對公共廁所整體設施感到不滿意原因,前 3 項依序為:有臭味佔 40.3%;地

    板不乾淨佔 39%;廁間內不乾淨佔 33.8%(臺北市環保局,2005)。

    表 2-4 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類 別 百分比%

    有臭味 40.3 地板不乾淨 39.0 廁間內不乾淨 33.8 便器不乾淨 24.0 洗手台不乾淨 16.2 空間狹小 9.7 沒水 7.1 燈光昏暗 5.8 廁所牆面遭塗鴉 5.8

    圖 2-4 最常使用公共廁所之地點

    公廁不滿意原因

    40.30% 39%33.80%

    24%

    16.20%

    9.70%7.10% 5.80% 5.80%

    0.00%

    10.00%

    20.00%30.00%

    40.00%

    50.00%

    有臭

    地板

    不乾淨

    廁間

    內不乾

    便器

    不乾淨

    洗手

    台不乾

    空間

    狹小

    沒水

    燈光

    昏暗

    廁所

    牆面遭

    塗鴉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1

    2.2.3 企業主動發起清潔廁所運動

    一、統一超商舉辦台灣清掃學習會

    有卅六位從東京、名古屋及大阪等地前來的日本友人齊聚台北,他們這趟行

    程只有一個單純的目的,就是來台灣掃廁所。由日本皇帽汽車百貨創辦人鍵山秀

    三郎推行的「清掃學習會」,昨在台成立繼巴西及中國之外的第三處海外分會,包

    含鍵山等卅六位日本各行各業的民眾與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以及近百位統一超

    商事業群主,挽起袖子參與「台灣清掃學習會」,在台北市光復國小所舉行的第一

    次廁所清掃活動。鍵山在日本推行這個自發性的廁所及街道清掃學習會,經過十

    年的時間,現已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人物,從一開始參加人數僅有卅五人,到去

    年光是在日本一地,就有超過十萬人參加這項清掃學習活動。從前年開始,日本

    更訂每年十一月廿三日為「全國一起打掃日」。促成台灣清掃學習會成立的統一超

    商徐重仁表示,今年四月統一超商廿五週年慶的時候,曾邀請鍵山來台演講他的

    清掃哲學,鍵山凡事貫徹的態度令人感動,從打掃廁所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事務著

    手,自發性地動手改善公共環境的熱忱態度,都對企業經營帶來許多反省與學習

    的空間。鍵山認為,清掃廁所是一種最佳的自我修行方式,藉由參與一般人所厭

    惡的掃廁所工作,可以磨練心志美化心靈,而彎下腰來掃廁所更可以學習謙虛與

    惜福。

    在電視新聞上,我們可以看得、聽得更清楚:參加者不能戴手套,只能以菜

    瓜布與海綿,一寸一寸仔仔細細的清掃廁所裡的每個部分,從牆壁、地板、洗手

    台,到通常最髒、也最容易堆積污垢、發出異味的小便池與馬桶,包括內側的溝

    槽與集水的區域。你可以看到這些平日享受慣了(如果不完全都是「飯來伸手、

    茶來伸手」)的大企業主們,今天穿起了 t-shrit、短褲,跟著日本來的「大師」們,

    臉上不但沒有一絲勉強與噁心的樣子,甚至還帶著認真、執著、勤懇、謙遜、讓

    人敬畏的神色,徒手拿著菜瓜布和海綿,揮汗如雨的(在無數媒體的閃光燈和攝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2

    影機之下)蹲在地上,學習認真的掃廁所。他們說企圖以這種方式來「自我修行」,

    「藉由參與一般人所厭惡的掃廁所工作,可以磨練心志美化心靈,而彎下腰來掃

    廁所更可以學習謙虛與惜福」。

    大老闆們不但丟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而且捲起袖子刷馬桶、清小便池,想在

    這種做粗活、貶抑自己的生活實踐當中,學習謙虛、學習惜福,這聽來似乎不錯,

    不是嗎?不但不錯,而且棒透了。對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來說,以身體驗勞動,

    人才體會得到勞動的辛勞、才能感念勞動者的貢獻、才能設身處地的嘗試以勞動

    者的角度看事情。

    二、中友百貨全面改善公廁

    在經過二年多來的規劃、改裝之後,中友百貨呈現給消費者的是 21 座獨具風

    格的主題廁所;自從海底總動員親子廁所發表以來,各界的讚嘆聲便不曾斷過,

    而隨著女裝樓層改裝後,全新呈現的 10 座風格不同的主題廁所,更引發國內外媒

    體爭相報導,除了國內的報紙、電視台、雜誌不斷曝光之外,中友百貨主題廁所

    更是讓香港媒體驚豔,進而登上亞洲版時代雜誌,與芝加哥、札幌、紐約香港等

    國際都市並列,為台中市爭光。日前,中友百貨主題廁所更是在市政府所舉辦的

    公廁評比中,榮獲滿分特優級的殊榮,在這些榮耀的背後,更是顯示出中友百貨

    體貼、重視顧客的一份心。中友百貨執董張光貝在 92 年 10 月時表示:「在全面提

    昇服務品質的目標下,硬體設施的改善是最立竿見影的。中友百貨一貫給予顧客

    最新穎、最亮麗的賣場,從今年起,更將此一服務理念延伸至每個人最在意的廁

    所,擴大貼心服務層面,期待在中友的顧客連最私密的空間,都能有超越五星級

    的享受張光貝(張光貝,2003)。

    三、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推動公廁五星級公廁

    目前,廁所新文化已誕生,中國石油亦推動公廁五星級之設計,而中友百貨早

    先一步百貨業的做法,已引起注目,甚至某些同業要求幹部前來觀摩,預計比照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3

    中友,全部重新改造,可見,百貨賣場不光是販賣商品,注入創意的貼心服務已

    成主流趨勢!

    公用廁所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也是許多觀光客對於一個國家的第一印象,

    為了提升台灣公用廁所文化,中國石油公司昨天在中油大樓舉辦「公用廁所文化

    高峰論壇」,宣示逐一改造所屬六百家直營加油站、及一千多家加盟站廁所,將單

    調的公廁化身為美輪美奐的社區公園,協助帶動台灣觀光升級。這場中油公司主

    辦的公用廁所文化論壇,由中國時報系及台灣衛浴協會協辦,昨天上午在經濟部

    長林義夫、中油董事長郭進財、中國時報系總經理黃肇松和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

    事長吳明修帶領下,與現場三百多名中油員工共同宣示,推動台灣公廁「三三三」

    新文化運動。

    中油加油站將打造整潔化、人性化和現代化「三項」世界級的公廁水準;創

    造不骯髒、不發臭和不潮濕的「三不」五星級公廁環境;並塑造公德心、榮譽心

    和關懷心「三心」的國際級公民如廁文化。中油加油站的廁所遍布台灣山間水涯,

    是許多民眾外出的便利「解放」場所,但過去公共廁所常讓人有髒臭的不良印象,

    所以中油決定扮演先行者角色,由最基礎的公廁清潔開始,做到五星級飯店清潔

    水準,未來還計畫建造不同格式的廁所樣品屋,供其他民營加油站業者觀摩,攜

    手打造優質廁所文化,讓外國觀光客留下良好印象,為行政院推動的台灣觀光客

    備增計畫盡一份心力(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2005)。

    圖2-5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信義店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4

    四、廁所是國家門面不容忽視-晶華酒店

    五星級飯店的廁所一定非常乾淨、舒適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但是在背後清

    潔人員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飯店內部主管的嚴格督導,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

    晶華酒店來說其廁所之清潔與舒適,實另人印象深刻,也因此常獲得主管單位的

    頒獎表揚,晶華酒店公共區域副理蕭修文表示廁所的清潔工作是包含在整體公共

    區域中,此區域的清潔是外包制,儘管如此晶華酒店仍然在內部管理中列出五個

    工作目標,以作為工作人員的依循機制,包括:

    (1)提昇公共清潔與衛生品質:從細部的動作做起,推廣落實到整體公共區域清

    潔衛生,每日針對客人出入頻繁區域,例如1.2樓的男女廁每15分鐘檢查一次。

    (2)提昇公共區域服務人員的素質:提供貼心的服務,強化快速反應的服務速度,

    每日除了禮貌性問候客人之外,對老年人、幼兒、行動不變的人提供貼切的

    服務。

    (3)硬體設施保養與維護,每月針對公共區域重要項目,排定工作計畫表進行保

    養維護。

    (4)推動員工的教育訓練,每2週以服務故事範例教導員工灌輸服務理念。

    (5)建立合約廠商互動機制,每週會同高階與部門主管和外包廠商負責人查核各

    公共區域。

    我們到別的國家接觸到的公共廁所,也可看出該國的衛生工作做的如何。可見

    廁所是一個企業甚至是國家的門面,絕對不能忽視。在清潔人員打掃完成後,領班

    也檢查過後,他會再去檢查一次,也就是有這樣的嚴格要求,才能使晶華酒店的清

    潔維護獲得了客人高度肯定,當然也提昇了住房率與企業形象(蕭修文,2006)。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5

    圖2-6 晶華酒店

    2.2.4 機關與學校一起響應公廁整節運動

    一、天降甘霖都是寶-臺北市立動物園節水廁所

    水是生物賴以維生的重要物資,在全球環境保護、珍惜自然資源的共識下,水

    的回收再利用成了各個國家經濟與民生的重要課題,尤其是看老天爺賞光的雨

    水,多怕水患、少又擔心乾旱的兩難情況下,貯存雨水再利用始終是水資源管理

    與發展的熱門話題。臺北市立動物園佔地 165 公頃,飼育近 3000 隻動物,但動物

    園在成立時全園使用單一水源規劃,也就是自來水,包括動物戲水池、人工河流、

    河馬池、動物欄舍沖洗、庭園造景和植物澆灌等都採用自來水。每年自來水用量

    高達 120 萬至 150 萬噸,每年自來水費將近 1000 萬元。

    臺北市立動物園三面環山,坡地型面積寬廣,年平均降與量高達2700公釐,但大部

    份的雨水降落後隨著地表四處流散,成為無法直接利用的資源,相當可惜。如能善

    用雨水作為花木澆灌或是廁所沖洗等用途,不但可以取代部分自來水用量,節約自

    來水的使用,更可以確保動物園本身的水源供應穩定。動物園依計畫逐年斥資施工

    設置了雨水貯存系統,就像區域性的小型水庫,將水文循環中的雨水以天然地型或

    人工方法予以截留貯存,作為清洗動物欄舍、澆灌花木和沖洗廁所馬桶等次級用水

    的替代水源(陳寶忠,2006)。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6

    圖2-7 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

    二、廁所清潔領風騷-懷生國中的確有一套

    懷生國中校長黃景生表示,懷生國中分期修建的廁所於民國 89 年全面完工,

    不但擁有不易積水積垢的磁磚地板,以及自動感應沖水的小便斗,而且廁間通風

    明亮,儘管硬體設備齊全佔了許多優勢,但 91 年 5 月環保局到校稽查成績平均只

    有 86.7 分,巡查人員甚至親自示範刷一個便池給該校的衛生組長看,「下次再不改

    善,就要開單告發」。黃校長心想萬一被開罰單,這比錢誰出呢?但不論最後誰買

    單都不是好結果,對校譽不好,與其擔心罰款誰出,不如痛下決心想辦法把廁所

    打掃乾淨,於是在朝會報告、導師會議和行政會報中,將「如何把廁所打掃乾淨」

    列為重要議題進行詳細討論「如何把廁所打掃乾淨」最後提出具體作法。

    首先是把「廁所成績」從「整潔評分」中獨立出來,懷生國中目前每週除了

    公怖整潔總分,頒給特優或優等的獎狀之外,還會特別標示分項成績,例如教室

    50%、廁所 20%、其他外少掃區(不含廁所)30%,這樣就可以讓導師與同學們知道

    努力的方向。

    其次是建立分級制度,比照環保局對列管廁所評分等級,懷生國中也對該校

    的廁所分級列管,將廁所的清潔程度分為 4 個等第-特優、優等、普通、再加油。

    並請美術老師設計不同的獎牌,列印護貝後貼在廁所入口處,在每週整潔評分中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7

    「廁所」部分的得分換算成等第,每一位來上廁所的師生都看到這間廁所的等級,

    順便看看是那個班級負責的,巡檢的頻率也和環保局一樣,對普通及再加油的廁

    所加強巡視督導。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訓練學生掃廁所,黃校長說運用幹部訓練及寒暑假返校打

    掃時加以訓練,平常則針對表現不佳的班級加強訓練,衛生組長及幹部則進一步

    加強細節訓練,在黑板上畫馬桶,解說那邊需要特別注意,然後實地刷一次給學

    生們看,從黃垢易堆積的地方到那馬桶刷的方式都解說,並且傳閱黃垢照片,照

    片中的黃垢用清水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刷乾淨,這一部分是環保局扣分的主要項目。

    黃校長很欣慰的表示,維持廁所清潔比打掃廁所更為重要,平日除了要求每

    個人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並融入學校教育,再加上正確的打掃方式,才能獲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黃景生,2006)。

    圖 2-8 懷生國中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8

    2.2.5 公共廁所管理新思維

    如廁在過去被認為是不可登大雅之堂的生活小事,卻是現代人關乎健康的生

    活大事,國際上許多相關研究及調查報告,對如廁品質的提昇,尤其對硬體設備

    的改善及規劃,提供了極大助益。

    臺灣衛浴文化協會名譽理事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吳明修建築師

    在公廁清潔人員實務訓練專題報告「公廁現況與遠景」針對男女性如廁時間調查

    提出詳細說明,對於公廁管理單位在調整男女廁間比率及新建廁所男女廁的規

    劃,提供了極佳的參考依據,根據調查:女性上廁所時間平均 71 秒,若如廁時間

    在 91 秒以上,多為特殊使用者,如女性月事來臨或高齡者上廁所所需之時間。男

    性上廁所時平均約 34 秒,65 秒以上多數為特殊使用或是高齡者上廁所所需之時

    間。女性男性小便時間,依上述女性約需 71 秒,而男性約僅需 34 秒,所需時間

    比為 2:1。因此女用便器與男用便器之比應為 2:1 才合理。這個數據相對照 2006

    年 6 月內政部營建署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備篇第 37 條的內容(如表 2-1-4)可

    說是其來有自是相符合的,另外,吳建築師也認為,現有公廁調查顯示女廁數量

    嚴重不足,且目前行動不便廁所均設置在男女廁所內,造成使用上不方便,這些

    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吳明修,2006)。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29

    表 2-5 內政部營建署新修訂男女廁間比例 類 別 人數 男女廁間比例 小便器

    1~15 1:1 1 16~35 1:2 1 36~55 1:3 1 56~80 1:3 2 81~110 1:4 2

    辦公廳(不提供公眾使用)

    110~150 2:6 3 1~50 1:2 1

    51~100 1:4 2

    機關類

    提供公眾使用 101~200 2:7 4

    1~50 1:2 1 51~100 1:4 2 宗教類 101~200 2:7 4

    1~50 1:2 1 51~100 1:4 2 加油站類 101~200 2:7 4 1~100 1:5 2

    101~200 2:10 2 201~300 3:15 4

    車站、航空站

    301~400 4:20 6 1~50 1:2 1

    51~100 1:4 2

    交通類

    停車場(總樓地板面積 300 平方公尺以上)101~200 2:7 4

    1~50 1:2 1 51~100 1:4 2 遊憩類 101~200 2:7 4

    1~40 1:2 1 總樓地板面積 300 平方公尺以下

    41~60 1:3 1 1~50 1:2 1

    51~100 1:4 2 餐廳類

    總樓地板面積 300 平方公尺以上 101~200 2:7 4

    1~50 1:2 1 51~100 1:4 2 醫院類 101~200 2:7 4

    1~50 1:2 1 總樓地板面積 500 平方公尺以下

    51~100 1:4 2 1~50 1:2 1

    51~100 1:4 2 百貨類

    總樓地板面積 500 平方公尺以上 101~200 2:7 4 1~100 1:5 2

    101~200 2:10 4 201~300 3:15 6

    戯院類

    301~400 4:20 8 男:每 50 人 1 個

    中、小學 女:每 10 人 1 個

    1:5 每 30 人 1 個

    男:每 75 人 1 個 學校類

    其他學校 女:每 15 人 1 個

    1:5 每 30 人 1 個

    1~50 1:2 1 總樓地板面積 500 平方公尺以下

    51~100 1:3 2 1~50 1:2 1

    51~100 1:4 2 市場類

    總樓地板面積 500 平方公尺以上 101~200 2:7 4

    1~50 1:2 1 51~100 1:4 2 公園類 101~200 2:7 4

    1~50 1:2 1 51~100 1:4 2 環保局類 101~200 2:7 4

    (修改自內政部營建署,2006)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30

    2.3 改善公廁整潔之因素

    2.3.1 生態及節能設施的公廁

    江哲銘(2003)在 Sustainable Healthy Toilets 指出永續健康建築是 21 世紀建

    築發展的新指標,它著重在探討建築對於地球環境的維護、能資源的開源與節流,

    以及人類永續健康生活等內涵。同樣的,廁所、衛浴空間是建築內部不可缺少的

    一部份,今後的廁所或衛浴設計及其設備勢必也將朝向永續健康發展。從永續觀

    點出發的廁所設計理念,其最基本要素應包含「健康」與「資源循環」兩大概念,

    並因所處環境的不同,可有不同著眼的設計方式,以都會區來看,中高層的建築

    為其一大特徵,大樓中與廁所連結之幹管即配置在共同垂直管道間,各樓層間的

    疾病傳染防治與廁所的通風設計更需多加考量與規範;而鄉村區,其地域條件較

    廣,有利於結合生態循環與有機堆肥,發展資源循環型的衛生處理系統。

    從建築的角度上,廁所、衛浴空間的人性尺度、設備與裝修材料的應用是過

    去最常被探討的,但若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及新病毒如 SARS 問題來看,台灣位處

    的環熱帶圈是疾病傳播的溫床,關乎人之健康的物理性環境、建材化學性影響及

    生物性議題才是廁所、衛浴永續發展所必要探討的課題,因此,「以人為本」的永

    續健康廁所為未來廁所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利用電腦模擬流場或示蹤氣體技術

    等科學化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廁所、衛浴空間的室內環境品質狀況,作為

    其設計上的參考,並應結合高科技的材料研發,使得設計與材料設備產業得以併

    進,共同邁向永續。一個沖水馬桶在基本上是混合大便、小便、衛生紙和水的一

    個機器。最近有些先進國家,為機器增加許多的附屬裝備,包括加熱的座位、自

    動彈起的座位、清洗肛門的水噴嘴、暖風機、便斗換氣、自動沖洗,甚至利用音

    樂來蓋住人使用廁所的聲音。這樣的一個馬桶成本可能超過幾千美金,一些人們

    可能認為這是未來先進的馬桶。但是,即使有這些附件,它基本上是混合大便、

    小便、衛生紙和水的老機器。馬桶,不管是什麼形狀,它的基本處裡觀念是將我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31

    們認為不需要的排泄物、污水沖走、隱藏或稀釋。

    從地球永續環保的觀點來思考,新世代的廁所應該是要考慮到整個都市環境

    的系統與運作方式。大便和小便是生態環境系統的一部分,包括農業生產、公眾

    健康和地球環境的永續性。大便和小便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地球資源,以生態

    廁所的概念,可以推廣到住宅家庭的花園庭院經營中,進而產生可循環利用的有

    機產品。另外,未來的廁所也應該可以整合醫學生化技術來協助運作生態環境永

    續經營的一部分,同時污水也應該回收來提高農業食物的生產。

    2.3.2 清潔舒適的公廁空間

    廖玉田(2004)在臺北市環保局公廁清潔講習會時指出從廁所即可看出該國

    家之文化水平如何。廁所是人們消耗排泄行為的場所,近來也廣泛運用為授乳室

    及女性化粧室。一直以來廁所讓人存有陰暗、髒污、狹窄、臭氣的觀感,因此,

    第一個考量是如何【經常維持清潔度】的作業工程,雖然說是排泄行為的場所,

    但是也應該營造出讓人能夠安心使用休憩的空間。

    廁所選擇的基準,首先是經常的清掃;其次是不混雜、空間夠、明亮度夠、

    衛生紙的紙質良好,尤其是能夠充分考慮到高年齡者或身心障礙者使用上所需的

    空間變化,在選擇的基準上是值得讚許。(垃圾丟棄的垃圾箱其垃圾箱本身的內

    部、外部尤其應該保持清潔衛生)。但是洗劑、清掃用具的選定及其使用方法,以

    及設備、備品、地板材質等相關常識的理解,都關係著作業順序及清掃作業方法。

    廁所是人們每天所利用的空間,所以必須經常保持廁所的衛生環境更應該提供使

    用者一個快意舒適的優質空間。【舒適優質空間】的營造是相關行業工作者的一個

    重要的認知及使命,沒有衛生觀念的社會生活環境,生活品質就無法向上提昇及

    安定繁榮。

    2.3.3 省水節能的公廁設計

    鄭政利(2003)在 Legislation Trend of Toilet Water Conservation—low-flush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32

    toilet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tendency 指出缺水問題已經是一個受到世界

    各國關注的全球化嚴重課題,許多國家之間水資源的紛爭,以及因缺乏足夠維持

    健康基本需求的潔淨水水源衍生的健康衛生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受到聯合國組織

    的重視,本世紀水資源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衛浴廁所是建築物中與水資源利用

    關係最密切之空間與利用主體,衛浴廁所的節水性能也是廁所設計的重要課題之

    一,近年來台灣民眾深受缺水之苦,國家政府也努力苦思對策與技術,節約用水

    已經成為全民共識,包括雨水利用、再生水利用等技術也逐漸受到重視。首先將

    分析台灣的水資源問題與對策,並介紹台灣現行之綠建築理念與標章獎勵制度的

    執行情況,同時,探討最近關於節水設計法制化之動向,以及國際上廁所衛浴設

    備節水設計標準化之趨勢。

    鄭政利(2004)在次世代廁所指出根據國際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顯示在現

    今世界上仍有二十四億人,沒有任何形式的改良式污水衛生系統。所謂改良式的

    污水衛生系統,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中,包括地坑廁所、抽水馬桶,或者是連

    接到一個公共下水道或一個有污水淨化槽的廁所。但是,真正的情形可能更糟,

    包含在統計中有一部份廁所,其功能非常不良,也有一些廁所有過多的人共用,

    它們也不能夠被稱為合格的改良式污水衛生系統。在現今世界上的六十億人中,

    約有十億人擁有比較進步的污水系統服務,而大部分的這些污水是在沒有被處理

    的狀態下,被排放到河川、湖泊和海洋之中。簡而言之,全球只有大約三億人所

    排放的污水是經過環境可接受的方式處理再排放,其他五十七億人的排泄物大部

    分是直接地進入地球環境之內。

    我們目前對污水衛生的定義是把人類的排泄物當成是「廢棄物」的觀念,排

    泄物含有某些物質我們必須要丟掉,因為它會發出惡臭,而且會產生危險有害的

    物質。根據這個思維方式,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污染了我們的環境,同時我們也無

    法提供足夠數量的污水衛生系統給世界上的大多數的人口。在這樣的思維中,我

    們同時也失去了創造工作和減輕貧窮的機會。假使我們將原本視排泄物為”廢物”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33

    的這種觀念,改正替換為”資源”的想法,如此,不但能創造工作機會,進一步也能

    活化農業,這個系統採用的方法就是所謂的「生態廁所」理念,生態廁所是一個

    系統,它收集及循環處理人類的排泄物,將之供給農業生產過程所使用,並且注

    重節省水資源及避免水污染。這一類的系統在許多國家使用過,包括中國、越南、

    印度、南非、德國、瑞典和墨西哥。

    生態廁所是依據三項主要的原則:

    • 它必須提供一種能防止疾病及增進健康的安全衛生解決方法,能由鄰近的環境

    中成功且衛生的移除充滿病毒的排泄物。

    • 它必須是可以確保健康衛生的生活環境,不會污染土地或地表水,並使用較少

    的水資源。

    • 它必須能生產有價值的資源,有效的回歸環境資源循環。經過一段時間的適當

    管理和儲存,排泄物能從一個對生活有害的產品轉換成對環境有益的資產。

    在實際應用中上,生態廁所必須使用到四種技術,包括分離、保存、衛生處

    理和再循環利用。首先,分離是將小便和大便分開地收集成在特別設計的廁所

    中。這不像是聽起來那麼的困難,因為小便和大便來自不同的身體開口而且排出

    的方向不同。小便是用管子導入一個容器或桶子之內,大便則是掉入另外的一個

    容器之內

    保存是將人類的小便和大便分開地儲存在一個安全的裝置中,直到能安全地

    再循環利用為止。衛生處理是將在大便和小便中的病菌,在現場經過初級處理減

    少到無害的程度。大便必須經過脫水,增高酸鹼值及置放長達 6-8 月。要提高大

    便的 ph 值,廁所使用人在每一次使用時,可以添加少量的灰燼或石灰到大便中,

    新鮮大便濕氣必須經由排放管排除。在現場處理室中處理是被視為初級處理,而

    對於大規模的計劃,必需要有二級的處理來確定排泄物所含物質具有足夠的安全

    性,並可以回收成肥料資源來使用。對於小便的儲存比較簡單,在一個密閉容器

    中短時間的置放大概就足夠了。再循環利用部分,是將分離、保存、衛生處理後

    环卫科

    技网

    www.cn

    -hw.ne

    t

  • 34

    的最終產品放回上層的土壤中,而被植物吸收利用。人類的排泄物是富有氮、磷

    和鉀-植物的必要營養物,而大部份肥料價值其實都是在小便的尿液中。

    2.3.4 清潔容易、通風無臭味的公廁設計

    陳國帝(2004)在低污染的廁所設計技術中指出廁所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