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李玉蓉 李志文 曹綺雯 張韻嬌 嚴宇樂 編著 9 試卷 文憑試 本通 新高中 應試練習 2014 年增訂版) 新增模擬試卷(特別版)全套 加入 2014 年文憑試試卷分析 應試必選 貼近考卷設計:全書考卷共 題型分析最齊:閱讀卷 限字填充題子母相關題說話卷 四種常考題型 拆解熱門題型: 聆聽文言語句判斷題情境 寫作題材料寫作題 首輪發言要訣: 提供 1 分鐘首輪發言策略 9 學生本 附參考答案冊光碟 (內有參考答案、錄音 講稿及「水平等級與 分數」參照表) 特點 4 《文憑試練習一本通》全書三冊,第3 冊(2014 年增訂版)將於6 月底推出,以應試為主。 如有垂詢,請聯絡本社服務 貴校的客戶主任,或致電本社營業及服務熱線 2516 3126。 特色: 參照 2012–2014 文憑試 考卷設計 奪星錦囊 」全面分析、拆解 2014 熱門題型 9 套試卷,訓練充足 應試必選 最新試題 分析 2014 年及歷屆試卷特色 新增模擬試卷(特別版)全套 拆解最新題型 閱讀卷「限字填充題」、「子母相關題」 寫作卷「情境寫作題」、「材料寫作題」 聆聽卷「文言語句判斷題」 說話卷「一分鐘首輪發言」策略 文憑試 本通 新高中 應試練習 2014 年增訂版) 5 2014 6 月底出版

新高中 文憑試 應試練習一本通 5 - 主頁 · 進行寫作。 2 留意題目的關鍵語句與該材料的寄意相關。 寫作文體 沒有限制,可以是記敍文、論說文、雜文等,只要內容可表達題目的要求即可。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新高中 文憑試 應試練習一本通 5 - 主頁 · 進行寫作。 2 留意題目的關鍵語句與該材料的寄意相關。 寫作文體 沒有限制,可以是記敍文、論說文、雜文等,只要內容可表達題目的要求即可。

新高中

文憑試應試練習一本通

年增訂版)

 

學生本

9 780199 438259

ISBN 978-0-19-943825-9

李玉蓉 李志文 曹綺雯 張韻嬌 嚴宇樂 

編著

本書特色

數量最多的應試練習

    本書參考2012-2014年文憑試試卷、2

012年文憑試練習卷及最新的公開考試和考

評資料, 

貼近考試趨勢。備9套模擬試卷,提供充足的

應試訓練。

應試策略加強版

    本書為應考2015年文憑試特備「奪星錦

囊」,分析公開試各卷題型及說明考核重點,

教授應試

策略及答題技巧,內容包括:

公開考試試卷分析  備各卷的題目、考材、題型

及能力層次等分析,資料詳盡,內容包括200

7年至

2014年公開試試卷分析。

文憑考試答題策略  因應各卷不同題型的特色,

提供適切的答題技巧,另有實用資料包括針對

考生

難點而設的「公開考試常考文言詞語舉隅」、「

文言詞語翻譯技巧」、「常考實用寫作示例」等

,是考

生得分的必備攻略。

公開試最新試題詳析  精選各卷常考重點或最新

題型,提供具體示例,分析考核重點,並按需

要設跟

進練習。

全面提升應試訓練

‧  �設題貼近考試趨勢:本書各卷按近年文憑

試考核趨勢設計,如閱讀卷增設短答及填表等

文字作

答題,着重操練學生分析、歸納及比較等能力

,而且答案分析詳盡,有助逐步提升考生的應

能力。

‧  �加強恆常訓練:參考最新文憑試試卷修

訂答案及評分參考,包括綜合卷針對四條

支柱的分

析說明、寫作卷提供「題解」及「寫作要求」

等。

檢測個人成績

    各卷均備「水平等級與分數」參照表,學

生可了解自己在各卷及全科中的成績及等級,

從而檢

示個人的能力,並作出相應的改善。

    《文憑試應試練習一本通》全書三冊,供

中四至中六學生使用。備學生本(附參考

答案冊 

光碟)、教師用書(附教學資源光碟)和套裝(

附教學資源光碟)。 9套試卷

文憑試 一本通新高中

應試練習 (2014年增訂版)

新增模擬試卷

(特別版)全套

加入2014年

文憑試試卷分析

應試必選

貼近考卷設計:全書考卷共 套

題型分析最齊:閱讀卷限字填充題、子母相關題;

說話卷四種常考題型

拆解熱門題型:聆聽文言語句判斷題、情境

寫作題、材料寫作題

首輪發言要訣: 提供 1 分鐘首輪發言策略

9

學生本附參考答案冊光碟

(內有參考答案、錄音

講稿及「水平等級與

分數」參照表)

特點

2014

文憑試 一本通新高中

應試練習 (2014年增訂版)

www.keyschinese.com.hk

第 冊

《文憑試練習一本通》全書三冊,第3 冊(2014 年增訂版)將於6 月底推出,以應試為主。

如有垂詢,請聯絡本社服務 貴校的客戶主任,或致電本社營業及服務熱線 2516 3126。

特色: 參照2012–2014 年文憑試考卷設計 「奪星錦囊」全面分析、拆解2014 年

熱門題型

9 套試卷,訓練充足

應試必選

最新試題• 分析 2014 年及歷屆試卷特色

• 新增模擬試卷(特別版)全套

拆解最新題型• 閱讀卷「限字填充題」、「子母相關題」

• 寫作卷「情境寫作題」、「材料寫作題」

• 聆聽卷「文言語句判斷題」

• 說話卷「一分鐘首輪發言」策略

文憑試一本通

新高中

應試練習 (2014年增訂版)

奮力衝刺 五卷齊奪52014年6月底出版

Page 2: 新高中 文憑試 應試練習一本通 5 - 主頁 · 進行寫作。 2 留意題目的關鍵語句與該材料的寄意相關。 寫作文體 沒有限制,可以是記敍文、論說文、雜文等,只要內容可表達題目的要求即可。

奪星錦囊3 公開試最新試題詳析 ■28

2 材料寫作題(參考2014年題2、2013年題2)

(1) 題型分析

題目特點 1 提供一些材料,如名言或故事,讓考生從中尋求啟悟,並以題目中的關鍵語句為重心,

進行寫作。2 留意題目的關鍵語句與該材料的寄意相關。

寫作文體 沒有限制,可以是記敍文、論說文、雜文等,只要內容可表達題目的要求即可。

寫作提示 1 分析材料,即從名言或故事中歸納出一些道理或體會。2 配合材料和題目的關鍵語句進行寫作。3 通過具體的內容,去詮釋題目中的抽象道理,並表達自己的觀點及 / 或抒發個人的感受。4 寫作時,絕不限於故事本身,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說明主題。

(2) 找出材料寄意的方法

1 名言:一般較為精練,有時或會運用了比喻,這時須反覆探究在喻體背後的本義。 2 故事:每個故事均有不同的閱讀角度。考生若未能掌握故事的焦點,可以根據題目中的關鍵語句

推敲。

(3) 結合材料與寫作任務的方法 1 材料一般代表了一些道理;而題目的關鍵語句往往提供了寫作的範圍,如「談談怎樣改善溝通」。考

生宜思考兩者之間的關係,考慮名言或故事帶出的道理怎樣有助說明題旨。 2 每個故事均有不同的閱讀角度。假設題目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而要求考生談論「如何達成共

識」,則毋須詳細複述故事情節及漁人怎樣因此而得利,反而應該了解該故事的反面教訓,即「無法達成共識」的例子;進而探究故事中雙方無法達成共識的原因;再反向推論「如何達成共識」,並另舉能成功達成共識的例子以助論證。

熱身練習

試就以下故事對你的啟發,寫作一篇文章,談談如何增進溝通。

  某日有位學者去拜訪一位禪師,但他對佛家道理存有偏見,此行並非請教,而是存心在詞辯上爭強

鬥勝,希望駁倒那位禪師。

  禪師殷勤地接待這位來意不善的客人,親自倒茶招待,不過當杯子已裝滿了茶時,禪師仍繼續倒

茶,茶水從杯中溢出,流到桌面上去。學者連忙阻止,跟禪師說:「大師不要再倒了,杯子早已滿了,

再容不下茶水了。」

  禪師聽了,放下茶壺,微笑着說:「施主您的心裏也已滿了,試問貧僧要說的佛理,您的心中又哪

裏容得下呢?」

本練習參考答案見第30頁。

Mock(content)Special_2014_SuppEx3_DCL_FP_JA.indd 28 14年5月28日 下午12:11

2模擬試卷(特別版)•卷一■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第一篇

1 本文共有 8個段落,假若把結構分成五個部分,試指出各部分由哪些段落組成。(5分)

(參考2014年題1)

部分組成段落

第一部分 1 第 1–4 段(1分)

第二部分 2 第 5 段(1分)

第三部分 3 第 6 段(1分)

第四部分 4 第 7 段(1分)

第五部分 5 第 8 段(1分)

2 試綜合全文,概括描述作者與兒子的關係。(每道分題的答案不得多於20字,標點符號包括在

內。)(9分)(參考2014年題2)

線索 母子關係

兒子想收留

小貓

1:

母 子 不 理 父 親 反 對 收 養

小 貓 , 表 現 母 子 連 心 。

兒子寫信

關心小貓

2:

小 貓 成 為 二 人 通 信 時 的

話 題 , 母 子 關 係 密 切 。

兒子以小貓

試探作者

開始沒有共同話題,但作者仍因兒子的試探感到安慰,

母子關係生疏。

作者抱着

小貓龍子

3:

母 子 心 靈 不 再 互 通 , 兒

子 聽 不 懂 母 親 的 心 聲 。

整合

整合

Mock(1)Special_2014_SuppEx3_DCL_3P_JA.indd 2

14年5月28日 下午12:03

2014年題型

限字填充題

情境寫作題

2模擬試卷(特別版)•卷二■

  本卷三題,任選一題,作文一篇,不得少於650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文言、語體不拘。

1 「我曾參與一次校內團隊活動,當中的協作經歷令我有所省悟,明白到『知人者智,自

知者明』這

道理。」

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為題,續寫這篇文章。(參考2014年題1)

2 「跟朋友分享快樂,可使快樂加倍;向朋友傾訴憂愁,卻可令憂愁減半。」試談談你對這種

相處之道的

看法。(參考2014年題2)

3

北宋大臣呂蒙正剛開始就任宰相時,有天在朝

會上殿,聽到有其他大臣在簾子後以鄙夷的語氣說:

「這傢伙也能當上宰相?」呂蒙正默不作聲,悄然走開,他的同僚卻因呂蒙正受辱而感到忿忿不

平,

堅決要問出那個無禮之輩的身份,為呂蒙正討回公道。呂蒙正卻勸解他:「如果一旦知道了那

人的

身份,恐怕會記恨在心,以後都不能再忘掉,日後合作時彼此也會有芥蒂.那不如不知道更

好!況

且,沒問清楚那人是誰,我們又有甚麼損失呢?」

試就這個故事對你的啟發,寫作一篇文章,談談容人之量的重要。(參考2013年題3)

~ 試卷完 ~

Mock(1)Special_2014_SuppEx3_DCL_3P_JA.indd 2

14年5月28日 下午12:06

一分鐘首輪發言策略

■奪星錦囊3 公開試最新試題詳析 35

說話

口語溝通設「首輪發言」時間,討論開始後主考員會示意各考生依次作首輪發言,每人限時一分鐘。扣除五位考生的「首輪發言」,「自由發言」的時間只剩十分鐘,考生須掌握在這一分鐘發言的技巧。以下是首輪發言的要訣,並配合四種題型輔以說明。

一分鐘「首輪發言」

(1) 首輪發言要訣

闡述題目• 先表明對題目的理解,並強調題目的關鍵詞。

• 分析題目中意思模糊的字句。

表達立場、意見• 按題目的類型發表個人意見。

• 涉及多個選項的題目,要表明自己所選的項目。

提出充分理據• 無論採取任何立場,均須提出具體的論據作為佐證。

• 在「首輪發言」不宜列舉過多理據,一個具說服力的例子已經足夠。

重申立場• 以簡單清晰的語句總結自己的立場。

10 秒

15 秒

30 秒

5 秒

= 1 分鐘

1

2

3

4

Mock(content)Special_2014_SuppEx3_DCL_FP_JA.indd 35 14年5月28日 下午12:11

寫作

閱讀

文言語句判斷題

奪星錦囊3 公開試最新試題詳析 ■

32

(1) 試根據「南極事件」的討論,判斷以下陳述跟子俊的看法是相通、相違,還是無從判斷。(6分)

A相通 B相違 C無從判斷

1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 ‧ 告子上》)

2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3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元景安傳》)

(2) 試根據「南極事件」的討論,「因時制宜」這句話跟子俊的看法相通還是相違?試加以說明。(6分)

2 聆聽段落題(參考練習卷題18)

聆聽策略

1  摘取答題資料

• 先找出整段題目的關鍵人物,圈出題目內的重點詞語。

• 了解話語的背景和主題,有助掌握說話者要交代的主要內容。

• 以簡寫、符號等迅速記錄資料,如姓「袁」和姓「黃」,可以分別用「⃘」和「Y」代替。

• 以點列式記錄話語內容,聽到重點詞語時多加留意。

2  分析歸納內容

• 根據題目的要求,整理筆記。

• 補充在聆聽錄音時,來不及寫下的重要資料,以便作整體分析。

• 找出關鍵人物的觀點和所持的理據,如調查報告、個案分析等。

• 找出話語的脈絡,比較說話者所舉例子的共通點或觀點的異同。

3  聽出深意和弦外之音

• 留意說話者的語調、措詞和所用修辭技巧的作用,如比喻、雙關等。

• 留意說話者在表明立場或感受時,語調或聲線是否有變,或運用標示語、語氣詞表達看法。

Mock(content)Special_2014_SuppEx3_DCL_FP_JA.indd 32

14年5月28日 下午12:10

材料寫作題策略

聆聽

實用考試策略及分析歷屆考試分析

■奪星錦囊1 中國語文科公開考試試卷分析 7

試卷四:說話能力

題材及題型

各類題型佔分及百分比

年份題材 題型

總分校園 生活

社會 時事

流行 思想

中國 文化

爭議 溝通 評論 協商

文憑試

20146

(30%)7

(35%)5

(25%)2

(10%)/

13 (65%)

4 (20%)

3 (15%)

20

(100%)

20135

(19%)13

(50%)

5

(19%)

3

(12%)

8

(31%)

12 (46%)

4

(15%)2

(8%)

26

(100%)

20127

(23%)4

(18%)12

(55%)1

(4%)3

(13%)14

(64%)/

5 (23%)

22 (100%)

練習卷 /1

(50%)1

(50%)/ /

1 (50%)

/1

(50%)2

(100%)

文憑試 樣本 /

2 (100%)

/ /1

(50%)/ /

1 (50%)

2 (100%)

中學會考

20112

(20%)5

(50%)2

(20%)1

(10%)3

(30%)3

(30%)/

4 (40%)

10 (100%)

20101

(3%)17

(57%)9

(30%)3

(10%)10

(33%)11

(37%)/

9 (30%)

30 (100%)

20094

(13%)20

(67%)5

(17%)1

(3%)12

(40%)8

(27%)/

10 (33%)

30 (100%)

20087

(23%)19

(64%)4

(13%)/

11 (37%)

9 (30%)

/10

(33%)30

(100%)

20075

(17%)16

(53%)8

(27%)1

(3%)14

(47%)11

(37%)/

5 (16%)

30 (100%)

Mock(content)Special_2014_SuppEx3_DCL_FP_JA.indd 7 14年5月28日 下午12:12

■模擬試卷(特別版)•卷一

3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3 作者在本文的開首運用了以下哪種寫作手法?(2分)(參考2014年題9、2013年題9)

A 示現

B 對比

C 層遞

D 懸念

A B C D

4 作者寫兒子抱着小貓回家當晚的情況時,曾兩次描述兒子的笑容裏包含了「歉疚和信賴」,試

述兒子為何有這兩種情感。(4分)

兒子之所以對母親感到歉疚,是因為他自知帶小貓回來會為家裏增添麻煩,從當晚

父親的

反應可知父親並不喜歡養貓,兒子自知會令母親為難。(2分)

另外,兒子的笑裏又充滿信賴,是因為他知道母親也喜愛小動物,便很安心將小貓交給

母親,

相信她會代自己照顧小貓。(2分)

5 試把下文運用比喻的部分(粗體字)改為直接敍述,並須保留原意。(答案須是兩個字詞)(2分)

(參考2014年題8)

「不要愁,不要愁,各人的十字架,由各人自己背吧!」(第7段)

改寫: 重 擔

6 本文第7段,作者引用了一些詩句,試指出她引用這些詩句的用意。

  1「剪不斷,理還亂。」

用意:作者想放下對兒子的擔憂,但擔心之情總是無法放下,就像長長的絲線剪不斷,剪

開後要梳理,反而更難整理。 (2分)

  2「燕燕汝勿悲,汝當反自思。思汝為雛日,高飛背母時。昔日父母念,今日汝應知。」

用意:作者想藉詩句表達她體會到現在擔心兒子的心情,原來跟昔日作者的母親擔心她

情況相同。 (2分)

整合

整合

整合

引申

答案分析題3  文章開始時,以兒子在某雨夜返家,衣服下面

鼓鼓的,並向作者給了一個包含了歉疚、信

賴和幾分神祕的笑容,製造了懸疑的氣氛,引起讀者的懸念。

Mock(1)Special_2014_SuppEx3_DCL_3P_JA.indd 3

14年5月28日 下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