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在校状况调查研究报告fdjpk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52/6e/1e4b2e144…  · Web view课题研究调查计划方案. 调查问卷样张及结果分析

  • Upload
    others

  • View
    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贫困大学生在校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目录

前言…………………………………………………………………………………3

贫困大学生在校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王智超、梁勇臻、密一恺………………………………………………………5

关于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的调查报告

——张严严07300260073 、项菲07300550019、何熠飞07300550014…………10

“宅男宅女”现象调查报告

——钟挥07300400064 、姚琴 07300390020、张馨尹 07300400096 …………19

关于“毕婚族”现象的调研报告

——杨岚、杜晓、陆怡奇……………………………………………………………25

411医院少女热线相关问题的调查

——徐瑶07300120043 、侯梦 07300120044、

郑思遥07300120034 、叶雨薇 07300120036 ………………………………31

拿什么来满足你,人们的爱美之心——关于“整容”的调查报告

——吴雪鹭08300130017 、樊洋希08300550036、姚坤杰08300550007………39

韩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对医学美容的态度及认知

——李逸菲07300180067、丁钰07300720317 ……………………………………43

男护士现状的调查研究

——王毅、邹飞、张丹丹、郝爽……………………………………………………55

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现状及价值判断的调研

——刘芳06300550023、黄文倩06300150043、陆韵婷 06300150053 …………68

医者与“治疗机器”

——刘佩玺07301010004、周海燕 07301010004、于佳 07301010004…………71

有关病毒的伦理问题

——李晶莹06302010095 、任哲06302010100 、任剑钢06302010032………74

让生命再次得到升华——对上海遗体捐献的伦理研究

——刘骁 08300130147 、范勤 07300720381 ……………………………………94

日常药物上瘾问题与其背后的医患关系

——凌翌07301030002、孙诗旖07301030054

张鹏07301030013、黄鹰07301030030 ……………………………………106

天职 or 法律?!

——苏佳纯07301010219、高行燕07301010241…………………………………113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陈曦 07300150058、 陈玺羽 07300150083

唐蕴斐07300150074 、王海蓉07300600034 ………………………………122

体育大赛上违禁药物的使用

——颜思瀛07300120015 、成超07300120037、李舒叶07300120039 ………129

堕胎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王真、华灵韵、王丽虹、郑文杰………………………………………………142

大学生关于行乞现象看法的小结报告

——匡蓓07300150092、刘珏烨07300120071、

商珍07300150064、杨柳青07300120062……………………………………162

与核资源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何润欣07300700148、赵朴 07300220061

曾谷超07300290009、梁硕07300220016 …………………………………165

对当代中国丧葬行为的调查与丧葬意义的研究

——杨义明 07300150015、崔芝苹07300150013 、郭维超07200150023………175

上海市流动摊贩问题的设点考察与调研成果报告

——范鹏、傅及斯、严维巍…………………………………………………………186

表十四 中韩整容现状差别

35

14

19

1

2

3

前言

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其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即努力造就“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贯彻通识教育理念,肩负通识教育的重任,力求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为宗旨,不仅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知识,而且更突出培养一种学习的理念,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型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促进其才智、心智日益成熟。

《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课程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伦理问题,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尖锐而重大的实际问题,既作理论的思辨,又作深入的探讨,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伦理学》也是一门研讨型的课程,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应用伦理学》教学涵盖“理论、历史、现实”方面,努力构建文科、理科、医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学识学养。

作为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学期开展“课题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具体做法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布置“课题调查研究”计划。要求学生自发志愿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调查研究计划书,其内容涉及课题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事实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期望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定题。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启动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调研计划。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则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全程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或进行具体的调研辅导。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数据统计及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及其光盘制作等。

(5)交流展示评价。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交流学习展示。由老师和助教共同对学生课题成果进行点评和评价。

大致说来,对学生课题成果的评价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伦理道德”内容,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道德的现象,并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调研中的合作、沟通、和谐的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其三是形式,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调研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婚姻家庭内容的调研,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节俭、独立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实践表明,开展“课题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质。

陈金华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贫困大学生在校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王智超、梁勇臻、密一恺

指导老师:陈金华

成员分工

姓名

学号

负责内容

王智超

07301010179

课题提出、联系指导老师、进行采访

梁勇臻

07301010163

总结调查、访谈成果,完成论文。

密一恺

07301010166

设计并完善问卷,组织分发问卷

临床医学八年制调研小组 2008年12月8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问题也不断显现。贫富差距变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爱富嫌贫”似乎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种趋势。社会上的观点势必会对大学校园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实地调研贫困大学生在大学中的生活、学习状况,并采访相关负责老师,得出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现状;思考;

【正文】

贫困大学生,从严格意义上讲,应称在高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是对高校中这一特殊群体成员约定俗成的统称。

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中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的出现,已成为令党和国家关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并已成为影响高校健康发展,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隐患。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党和政府采取了设立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助学金,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等具体工作举措,以促成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与此同时,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贫困大学生,他们慷慨,热情地提供捐助,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顺利成才。但是,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工作,不论是援助体系,还是援助机制与成效,都还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与机制,对于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确保高校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1562万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贫困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据此测算,全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总数达312.4万人。其中,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贫困大学生约263万多人,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122万多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突飞猛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的情况下,高校贫困大学生较大面积地存在,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相关问题,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高校与社会稳定,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是高校全面完成培养目标和任务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我们对部分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从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83%的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给予和学校或社会组织资助,其中有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对目前的学费支出感到压力过大,学费占据了他们生活总支出的50%~60%,每个月的主要支出是在饮食方面,70%的同学对目前的饮食状况表示满意。其他方面的支出主要是购买书本的费用,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自己购买新书。另外,无论是贫困生或是非贫困生,都没有因为贫困生的身份而受到歧视或看不起他人。

通过对于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援助对象不尽准确,援助主要集中于贫困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

从宏观上而言,援助的对象为贫困大学生。但是,是否能够保证受援对象确实是这一群体的成员?另外,援助的范围是否包括了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所有成员,我们现有的机制对此更缺乏保障性。

2、援助的内容主要局限于经济援助,相对忽视了其他援助。经济援助无疑是贫困大学生援助的基点,但绝不是援助的终点。在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经济援助的同时,我们不应当忽视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其他困难的援助。从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困难的问题。学业困难是贫困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心理亚健康状况也是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亲情缺失,对社会认同度较差都是贫困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3、援助方式不一,管理无序,造成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既因其丰富多样而充分显现了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援助的热情,也因其多元,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而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状态。就援助的主体而言,有国家,学生生源地政府,学生生源地银行,学生所在高校,,学生就读高校所在地银行,各类贫困大学生援助基金会,各种慈善机构,各类社会团体,企业,社会个体等等;就经济援助经费的支付方式而言,有直接交贫困大学生本人的现金或支票,银行(或邮政)汇兑,划拨贫困大学生个人或家庭账号,高校发放,等等。因此,一个高校贫困大学生,受到来自哪方面的经济援助,受到了多少援助,其受援状况是否与其家庭贫困程度和个人实际需求相适应等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捐助主体能够确切地把握。这种多元不一的的援助方式,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例如,经济援助在援助过程中产生不当质变,贫困大学生确定的非科学性,贫困大学生已受援助信息的不能共享,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援助工作的难度。

因此,整合各类经济援助,点面结合,在实施普遍惠及全体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方案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激励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成才,并在其中培植典型,树立榜样与表率,才是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工作应当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通过援助,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才,全面发展,而不是因为贫困大学生优秀,我们才对其实施援助。另外,在援助工作中,让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如亲人般的温暖,将有助于提升援助的成效。还有,如果不能让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经济援助的同时,充分感受与理解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给予的温暖,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上的引导,思想感情上的教育,那么,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就不可能真正发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进一步强化对贫困大学生经济援助的同时,我们应该把贫困大学生所需与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既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大学生,又从思想政治,学业与心理健康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他们帮助。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塑造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目的。

附录一:

调查问卷——复旦大学贫困生生活学习状况调查

同学你好,感谢你参与这份调查!

你是 A贫困生(请回答问卷一)

B非贫困生(请回答问卷二)

问卷一

你的专业是

1.你的经济来源主要是 (可多选)

A父母给予

B亲戚朋友帮助

C学校或社会组织资助,包括银行贷款

D其他,请注明

2.你的学杂费学校是否给予减免? 对目前的学费支出是否感到压力过大?

3.你的学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多少?

4.你的书本来源是(可多选)

A自己购买新书

B自己购买旧书

C同学间交换或者赠送

D其他,请注明

5.你购买学习资料,文具,书本的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多少?

6.你平时的餐饮问题如何解决?

A总是食堂解决

B有时外卖或其他方式

C常常和同学去小饭馆吃饭

D其他,请注明

7.你目前的饮食支出占月支出的大约多少? 对目前的饮食状况感到满意吗?

8.你是否介意别人知道你的贫困生身份?

9.平时生活中,你是否曾经因为贫困生身份而遭受歧视?

问卷二

你的专业是

你每月可供自己支配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

你的书本来源是(可多选)

A自己购买新书

B自己购买旧书

C同学交换或者赠送

D其他,请注明

你平时的餐饮问题如何解决?

A总是食堂解决

B有时外卖或其他方式

C常常和同学去小饭馆吃饭

D其他,请注明

4.你购买学习资料,文具,书本的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多少?

5.你目前的饮食支出占月支出的大约多少? 对目前的饮食状况感到满意吗?

6.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贫困生同学? (可多选)

A对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勤奋刻苦的精神感到敬佩

B认为他们有些不合群

C如果可以的话,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他们

7.你是否曾经因为贫困生同学的身份而看不起他们?

谢谢你的参与!

附录2: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格

1、对于贫困生的问卷调查:

(发放文件:70份; 有效回收问卷:61份;)

问卷一

A

B

C

D

主要经济来源

27

6

23

5

书本来源

16

24

21

/

解决餐饮问题

41

9

11

/

2、对于非贫困生的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80份; 有效回收问卷:73份。)

问卷二

A

B

C

D

书本来源

50

36

26

1

解决餐饮问题

27

32

12

/

如何看待身边的贫困生同学

44

5

36

/

附件3:

——对复旦大学负责老师的采访记录

(由于该老师特别提出,不愿透露姓名,所以我们予以保密。但是所有采访记录是真实的。)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相关问题,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负责贫困大学生和助学贷款的老师,通过这位老师向我们介绍其工作的状况,从学校整体的层面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

问:老师好。

答:你好。

问:您觉得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相比有什么优势(劣势)?

答:贫困生大多来源于较偏远的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他们由于原来的各方面条件所限,除学习以外的各方面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而可能在刚来到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时会有心理、交往上的障碍要克服。贫困大学生据我们的调查,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往往会有些心理上的自卑情绪,对生活感到自卑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但是我始终觉得贫困是一种财富,他们能够从艰苦的条件中脱颖而出,走进复旦这样的一个高等学府,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其他大学生所不能比的。这些经历可以促使他们形成坚韧的人格,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人想要成功所必备的素质,如果能保持,那么将对成功有极大的作用。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更好的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走出成功、辉煌的大学路。

问:学校给贫困生提供补贴,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勤工俭学的机会,贫困生需要兼顾学习和生活两方面,是否让他们增加了许多压力?

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再做一些工作,的确会占掉一定的时间。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熟悉学校的各方面资源,结识与自己状况相似的朋友,建立交际面,互帮互助。另外,这也可以让生活较困难的同学结合成群体便于学校和老师关怀帮助,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各种服务。

问:社会上对于大学贫困生的关注度是否足够?尤其是对于外省的学生,毕业后在上海找工作这方面有没有为他们提供什么政策上的帮助?

答:我校每年有几十家机构对在校贫困生提供资助,每年我校增加的贫困大学生人数在300人左右,全校资助总额约3000~4000万,平均每一位大学生的资助金额均在3000~4000元。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对于这些贫困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这个问题上既没有政策上的优惠,也没有歧视,人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学校在校内为所有人提供同样的资源,在经过了四年大学生活的发展之后,每一个都应该独立面对将来的人生道路,能否取得成功只取决于你自己。

关于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的调查报告

张严严 07300260073

项 菲 07300550019

何熠飞 07300550014

指导老师:陈金华

调查目的:

随着国家对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对贫困学生的进一步重视,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得以受惠于国家的助学政策。但与此同时,助学金的合理利用问题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诚然,很多学生珍惜并利用好了这笔资源,但我们的身边似乎也有一部分同学未能善用助学金。同时,我们发现助学金的发放并不是完全“无偿”的,学生需要参与“双助计划”以获得助学金,这在学生中有着不小的争议。我们小组希望通过本学期的调查研究能对这一现象了解得更深入全面。

调查方式:

本小组通过查询网络及现有文本资料,发放调查问卷(针对贫困生学业状况发放125份,有效回收24份;针对贫困生生活状况发放125份,有效回收125份)以及进行学生访谈(共采访学生50名,对其中3名同学记录了访谈稿,其中2名为贫困生,1名为一般学生)的形式对本课题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调查研究,并得出了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成果汇报:

网络资料部分:

我们开始时的设想是先通过网络资料入手,粗略了解当下贫困大学生的助学金、助学贷款利用情况和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进一步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采访。但令我们颇有几分吃惊的是我们在百度和Google上都很难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似乎贫困大学生怎么利用他们的助学金,他们的学业情况,生活状态都并没有受到社会的太大关注。有关大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的热点基本是如下几个方面:1.怎么提交助学金申请。2.怎么写得到了助学金的感谢信。3.助学金是否被高校私自挪用。4.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的助学金计划。

这或许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发放虽然是旨在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但整套体系始终处在自上而下的状况里,学校和社会负责发放却不负责监督和后续关注,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在网上很难得到有效的相关资料。

问卷调查部分:

我们设计了两份针对07级贫困生的调查问卷,其中一份是涉及到学业成绩,另一份主要是关于“双助计划”的调查。前者的有效问卷仅回收24份,后者则有125份,(这样的对比似乎也说明着什么)。

关于学业生活问卷,在谈到学业成绩的问题时一部分学生感到了难堪并且拒绝完成问卷,(尽管问卷设计完全是匿名的)。提交了问卷的同学中有近四成的绩点都在3.0以下,而绩点高于3.70的一个同学都没有,同时还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填写了“保密”。 所有的学生都对复旦大学的补助措施感到非常满意;近七成学生感到在上海生活受到了巨大的金钱压力和诱惑;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会因为周围同学的影响而购买昂贵的商品。

我们参阅了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这份调查资料里还提到,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这些变化来自四个方面: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显然,贫困大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而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于双助计划问卷,鉴于非贫困生对此知之甚少,我们的问卷仍然是仅发放给参与了此计划的贫困大学生的。这一次我们回收到了有效问卷125份。

报告显示:超过百分之十的同学觉得工资太低或者工作内容过于枯燥,一半同学认为双助计划要求的工作有一定意义,三分之一同学认为可以从中有所收获。超过八成同学表示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工作时间一定会在岗位上,而只有13%的同学表示他们会“积极认真”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62.5%的学生表示工资可以接受,12.5%的学生表示他们得到的工资无异于是剥削劳动力,5.8%的同学认为有工资总好过别的学校要求学生做义工。另外有大约3-4份问卷的所有回答都很偏激,对双助计划感到非常不满。但是总体来说,复旦大学的双助计划是让学生很能够接受的。

东华大学的助学金申领要求则涵括了受助贫困学生必须做50至100小时的义工回馈社会在内的四项制度。校方表示,此举是为了鼓励受助学生知道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受助学生做义工回馈社会制度是指:东华大学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政府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的贫困学生,必须完成每年50~100个小时不等的义工。(获得 1000 至2500 元的学生必须进行50个小时的义工社会服务,2500元以上至5000元的社会服务时间为100个小时。所有的50至100小时义工服务都必须在1年内完成。)如果学生因没有岗位、生病等原因,没有完成社会服务,可以延期或者回家完成;但如果是学生贪图舒适、不愿意做义工没有完成的,下一年会收不到或收到较少的奖助学金。

我们随机采访的时候就有学生于是表示,要用50个小时的义工来换得1000元的助学金相对于自己出外打工(如:家教)得到的小时工资相比相差无几,甚至还不如后者,实在是不够合理。同时校方又规定学生不得拥有手机,mp3等高档品,更是让学生觉得还不如自己打工挣来花起来心安理得。

访谈部分:

在对学生的采访之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并没有发现身边的申请了助学金的同学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同学的地方,甚至根本不知道周围有同伴是贫困生。他们也普遍表示相信复旦的学生不会做出滥用助学金的事情,有人笑言滥用助学金是降低“人品”,复旦学子的素质不至于那么差。

一部分同学表示,对身边拿了助学金的学生还去购买手提电脑之类的高档消费品感到不悦,认为是花国家的钱摆阔。又有同学表示看到过女同学明明是拿助学金生活的,还要买很多衣服,橱里都装不下了,比一般同学的衣服都要多了。另外有一部分同学觉得好像学校的助学金数额不够,因为有些贫困生申请到了助学金还要去做兼职,当家教,很辛苦。

在听说申请了助学金还要参加双助计划之后,很多同学的反应是认为这个计划的设想是好的,可以让申请了助学金的同学有一个回报和感恩的机会,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问题,好像“受助”变成了多一份约束。

“问:你怎么看待双助计划提供的工作岗位?它的工资水平怎么样?

答:我承认双助岗位的设置是有意义的,也是锻炼的机会,但是工资很低,时间成本太高了,如果用那些在双助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去做家教的效果就很不一样了。我个人申请了学习类岗位,职责就是保证绩点不断上升。它的强制性的确给人很不好的感觉,最开始我问一个学长可不可以不申请这个工作岗位,学长说了一句“你拿了学校的助学金,当然要申请一个岗位”,我可以理解为我的助学金不是白拿的。这个工作的强制性不由得让人反感,它让本来不是义务的东西变成了义务。类似一种享受权利同时承担义务的感觉,一种交易。”

这是某07级双助计划参与者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不是不愿意回报学校,而是学校这样的强制性措施让人感觉不舒服。

对于同学反映说有些学生明明拿了助学金,生活上却一点都不注意勤俭节约的问题,贫困生主要分为两种心态,一种是他们觉得也有自己的苦衷。

“问:你怎么看待有些同学觉得你们又拿助学金又不勤俭解决呢?

答:其实这叫我们挺尴尬的。我们也不想和同学们的生活都不一样,有时同学要我一起出去吃饭,去吧,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不去吧,又觉得不合适,也怕别人说自己“小家子气”,犹豫来犹豫去,还是决定去了,在别的地方把钱省回来吧。再说现在手机啊mp3什么的也不算什么高档品了,哪怕不是生活必需品,别人都有我没有也会感觉怪怪的。”

另一种则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生”身份带来的不良心态。

“问:你有觉得身边同学不能善用助学金吗?

答:我们班有个贫困生,要不是上次大师杯他说自己要去图书馆“双助”所以不能去看,没有人看得出来他是贫困生的。他生活不要太好噢,吃喝玩乐还逃课,手机比我的还好,一点看不出来什么“品学兼优”,“人穷志不穷”的样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为家庭的原因而自卑,但作为已经基本成熟了的社会人,又格外希望摆脱这个身份,所以就格外自尊。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在这种心理之下,一些贫困生就选择“伪装奢侈”的生活方式,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的问题:

如果说接受国家和政府的各种资助是贫困生的一种权利,要求贫困生担负一定的责任也是应该的。也就是说,贫困生应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申请资助,且在接受资助后不能将钱使用在“不正当”领域(比如高消费),否则就应当受到相应制约。这项原则可以说是维系奖助学金制度正常运作的重点所在。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这种不明确的道德规范就遇到了难题。

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求贫困生吃糠咽菜才对得起他们“贫困生”的“头衔”,才有得到助学金的资格?如果是的话,设立助学金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助学金原本就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尽量在生活上贴近普通学生的。

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这是不是说助学金拿到手了就是自己的钱,随便怎么花都行?好像也不是这样,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助学金是因为国家考虑到有些学生无力完成学业而发放的,那么它的最佳用途当然是拿来支付学费,购置学习用品。

既然助学金不应该拿来奢侈消费,那怎样才是奢侈消费?就拿电脑来说,笔记本和二手电脑的价格区别甚大,而且电脑渐有成为必需品之势,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电脑知识更是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如果武断地视之为高消费,恐怕不妥。再说说手机,现在一部具有最简单功能的手机,哪怕是如Nokia,Samsung一类的品牌机也不过是几百元的消费,硬是把这也归类到“高消费”而逼着贫困生不得使用,否则酌情减少甚至取消其助学金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学生不是圣人,更不可能过着完全禁欲的生活,在面对外界诱惑的同时,无论是谁都难免有虚荣心作祟的时候,要求贫困生达到“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是不是太困难了?是不是需要适当的心理辅导来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用发放助学贷款来解决?

“双助计划”的意义在于让受助的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同时使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受助学生回馈社会和学校,想法是很好的。现如今的一些大学生接受别人的恩惠的同时,却对同样需要帮助的人很漠然、冷淡。参加双助计划有利于让学生培养感恩心态。

但是实际实施之中,这种“强制性”却成为了学生感到不舒服的根源。回报社会是好的,被迫回报却不是个滋味。回报学校是好的,成为“廉价劳动力”却教人不舒服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不感到难堪的同时学会在获得别人帮助的时候知道报答?

 

附:

课题研究调查计划方案

调查问卷样张及结果分析

学生访谈稿(匿名)

关于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的调查方案

小组成员:

张严严 07300260073 负责访谈稿和学生采访

项 菲 07300550019 负责设计问卷和写论文

何熠飞 07300550014 负责发放问卷和数据统计

调查目的:

随着国家对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对贫困学生的进一步重视,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得以受惠于国家的助学政策。但与此同时,助学金的合理利用问题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诚然,很多学生珍惜并利用好了这笔资源,但我们的身边似乎也有一部分同学未能善用助学金。同时,我们发现助学金的发放并不是完全“无偿”的,学生需要参与“双助计划”以获得助学金,这在学生中有着不小的争议。我们小组希望通过本学期的调查研究能对这一现象了解得更深入全面。

调查方法:

利用网络资源,初步了解贫困大学生是如何利用助学金的,同时了解社会对其的看法以及舆论导向

观察身边贫困大学生对助学金的利用

跟踪了解助学成长之家的贫困大学生

采访周围同学,获得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初步时间安排:

2008年9月25日——10月9日,组员分别上网查询资料,于10月6日至9日汇总,同时确定调查的具体方向;

10月10日——10月23日,设计并完成调查问卷

10月24日——12月11日,观察身边贫困大学生对助学金的利用,同时整理已回收的问卷信息

10月10日——12月11日,跟踪了解助学成长之家的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利用情况

12月12日——12月25日,汇总并整理所有资料,提交调查报告

结果汇报形式:

主要以小组调查报告及小论文形式提交,辅以适当材料(如:调查问卷实稿,ppt,照片,采访报告等)

问卷二:——“双助计划”调查问卷报告

共125个学生参与此次调查,其中99.2%来自07级。被调查者分别来自报刊阅览室、档案馆等10多个部门。被调查者的生源地几乎遍布全国,其中新疆居首位,其人数占总数的13.6%,上海人数第二占8.8%,;排第三位的河南占7.2%。有92.8%的同学回答了家庭人均月收入,其中82.8%的同学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500元),23.3%的甚至在200元以下(包括200元),但也有6.9%的同学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750元。

对贫困、奖学金、助学金等的看法

请问您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可多选)_____

所有同学都认为兄弟姐妹多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68%的同学的父母有一方或双方无工作,24.8%的同学来自单亲家庭,还有3.2%的同学家中有重病患。

您认为家庭经济困难(请选出您认为最重要的选项)

98.4%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1.6%的人觉得是上一代的问题,4.1%的人感到这对自己的成长造成了阴影,63.4%的同学觉得这让自己比同龄人更早地懂事当家,29.3%的人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还有1.6%的同学希望能出人头地弥补小时候受的委屈。

请问您在小学、中学、高中阶段有无领受奖学金/补助金的经历

所有的同学都回答了此题,其中44.8%的人领过奖学金,11.2%的人领过补助,16.8%的同学都领过,4.8%的同学只有学杂费免除,22.4%的同学表示学校里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款项设置。

作为大学生的你,在面对上海求学阶段中庞大的学费与生活费的开销时,想到的经济来源是(按照主要→次要途径排序,不用的方法不必写)

省吃俭用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92.8%的同学想申请助学贷款/助学基金,86.4%的人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各种奖学金,66.4%的人认为参加学校的“双助计划”也是一种途径,34.4%的人参加光华公司的勤工助学岗位,还有18.4%的人选择做社会兼职(如:做家教)。

您对助学贷款/助学金的态度是

97.6%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14.8%的同学认为国家有责任有义务资助贫困生,3.3%表示无所谓,对77.9%的同学来说是雪中送炭,4.1%的人没想过居然还有这种东西。

复旦大学的“贫困生”在你眼中代表了

所有人都回答了此题,其中52%的同学的概念是人穷志不穷,44.8%的人觉得只是普通学生,2.4%的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0.8%的人觉得这是个可以不劳而获的机会。

你认为国家资助贫困生,应当让他们的生活水平达到

99.2%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6.5%的同学希望达到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水平,17.7%的人觉得要看周围人的平均生活水平而定,60.5%的人认为只要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就可以,还有15.3%的同学对于生活水平高低不在乎,只希望能够资助学费和教材书籍等的费用。

关于“双助计划”

为什么您选择参加双助计划

98.4%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5.7%的同学是因为领了助学金后不得不做,69.9%的人觉得应该对学校给予的资助表示感谢和回报,24.4%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您对学习类、实践类岗位的同学有什么看法

98.4%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38.2%的人觉得他们有这份能力,5.7%的同学认为他们需要比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2.4%的人觉得他们没有付出任何实质性劳动就可以得到助学金是不公平的,52 %的人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您认为您现在的双助岗位

98.4%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8.1%的同学觉得枯燥,4.9%的则认为工资太低,52.8%觉得双助工作有一定的意义,还有34.1%的人觉得从老师和同学以及岗位锻炼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您对双助工作的看法是

98.4%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13%的同学会积极准时地参加工作,85.4%的人保证工作时间在岗位上,0.8%的同学觉得迟到早退无所谓,还有0.8%采取能混则混能逃则逃的态度。

您认为您所在岗位的负责老师

97.6%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80.3%的同学觉得负责老师对他们很关心,2.5%的同学认为老师对他们态度较差,2.5%的则觉得老师不那么负责,13.1%的同学不清楚,1.6%的同学对此不关心。

您觉得影响您对双助工作积极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92%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62.6%的同学归因为工作内容,23.5%的觉得是因为工作时间,7.8%的同学考虑到工资因素。

您认为现在双助岗位的工资

96%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12.5%感觉工资低的简直是剥削劳动力,62.5%的同学觉得可以接受,5.8%的认为有工资总比做义工强些,19.2%的在想认真工作争取奖金。

如果可能,您希望能从事什么样的双助工作(请按希望程度排序) _______

95.2%的人选择电脑办公(如录入文本、报表),55.2%的人选择编排书目,43.2%的人觉得可以收发报纸刊物,31.2%的人认为整理分拣邮件也可以,22.4%想做保洁工作(如食堂),16%的人想做保安工作(整理自行车等),13.6%的人希望从事光华公司的一些岗位(如多厅、超市等)。

您最不喜欢的双助工作是

81.6%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16.7%的同学最不喜欢电脑办公(如录入文本、报表),41.2%的不喜欢搬运书籍、编排书目,11.8%不喜欢收发报纸刊物,24.5%不喜欢整理分拣信件、邮件等。

您认为有没有必要开展“双助学生联谊会”之类的活动,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96%的同学回答了此题,其中20.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并且会积极参加”,25.8%的觉得和这些同学交流可以帮助他正确对待家庭贫困,31.7%的觉得无所谓,20.8%的认为没必要也不想去。

访谈稿一:

时间:2008年11月5号

访谈对象:07级新闻系参加双助计划的一名同学

访问者:张严严

现在你所申请的助学金或助学贷款有哪些?

主要有复旦大学定期发放的助学金,每学期还有辅导员介绍的社会企业的助学金比如“五粮春”,单次性的,是四千。还申请有国家助学贷款,包括学习贷款和生活贷款。同时,参加学校的助学岗位。

你的学习和生活经济来源都有哪些?

基本上不问父母要钱,有时候姐姐会资助一些,主要靠学校的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也参加助学成长之家的助学岗位。偶尔也可能因为助学金发放时间不凑巧,也不愿意问家里要,有时候经济上很困顿。

对待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态度?

觉得这些帮助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机会,使得自己能够在自己喜欢的大学里面接受教育。真的很珍惜这个机会,也一直认真做好自己觉得应该做的。

你是如何利用这些助学金及助学贷款的?你觉得不应该用在哪些方面?

其实我自己比较没有理财观念,并不是说我故意乱花这些钱,只是有时候可能对钱没有整体观念,也没有仔细规划过每天每月的花销。一般都是用在基本生活和学习,也喜欢买一些书来看。我自己比较重视衣着的款式,我也只是想把自己打扮的和其他同学一样,使自己显得更有自信,我觉得这在交际中包括在以后求职的过程中都是有意义的。我不能够接受的是把这些钱用在整日玩乐上的人,这些人看上去完全是颓废的,没有什么意义的,这种做法也是部负责人和不道德的。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建立监督机制,限制大学生利用这些款项?

没有必要,这个往往是劳人费力,又不会有什么效果,而且每个人的状况并不一样,监督机制也会因为表现出了对我们的不信任而让我们感觉受压制。

你怎么看待双助计划提供的工作岗位?它的工资水平怎么样?

我自己参加的是实践类岗位,觉得尽管它工资比较低,但是还是很有意义的。还有学习类的岗位,那个也不是轻松的,需要学习上又不断进步的,我自己不是很自信。

有些人觉得双助的工作岗位的强制性有点剥削劳动力的倾向,你怎么看待?

其实因为接受了学校的助学金,本来也应该表示自己对学校的回报和感谢,当然工资是低了些,不过还是有意义的,也是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也不会给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访谈稿二:

时间:2008年11月10号

访谈对象:07级世界经济系参加复旦双助计划的一名同学

访问者:张严严

现在你所申请的助学金或助学贷款有哪些?

大一时经辅导员推荐申请了“新鸿基”的助学金,是四年的,每年4000,还申请了国家的助学贷款。大二经辅导员介绍又申请了“五粮春”的助学金,是四千。参加了学校的双助岗位的学习类岗位。

2.你的学习和生活经济来源都有哪些?

家里会时不时问问看钱够不够用,有时可能虽然申请助学金,但是还是不够用,所以家里也会不时汇钱过来。去过家教部做了一份家教,补贴一下生活花费。

3.有人说国家有责任有义务资助贫困生,你对待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态度是怎样的?

应该说很感谢国家这样的政策,它的确为我安心在校读书提供机会。我们不能够完全认为这仅仅是国家的责任,我们要懂得感恩,毕竟这种好政策的确改变我们的命运。

你是如何利用这些助学金及助学贷款的?你觉得不应该用在哪些方面?

其实也没有刻意安排这些款项的用途,不过整体一个月的差不多花销还是很清楚的,从家里汇过来的还有自己家教挣的再加上助学款项,经济上还是不用太担忧的。我觉得不该用在高档电子产品,比方说电脑、数码相机上,它往往花费很大,往往使得助学款项显得捉襟见肘,这些东西在自己比较拮据的生活中显得奢侈,而且买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是大多数时间用于消遣,少数时间用于学习。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建立监督机制,限制大学生利用这些款项?

我觉得有必要建立人性化的机制来制约。我觉得要增强大家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能够从整体上预计自己的花销,然后如果还是拮据的话,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的参加一些校外工作,比如做家教,增加一些主动性。

具体来说,对于社会企业的资助和学校的助学金的运用及国家助学贷款,可以由“助学成长之家”的导师引导大家建立理财观念,每月做一个预算,再在实践的基础上调整预算,使得它基本上可以反映资金的运用状况。根据具体个人资金来源和去向的分析来大致判定资金运用状况,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只是实施过程要人性化,因为每个学生具体状况并不一样。我不认为这个是对我们贫困生的不信任,只是对国家助学贷款及学校社会资助的运用状况的负责,其实也是对学生自己的负责。

你怎么看待双助计划提供的工作岗位?它的工资水平怎么样?

我承认双助岗位的设置是有意义的,也是锻炼的机会,但是工资很低,时间成本太高了,如果用那些在双助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去做家教的效果就很不一样了。我个人申请了学习类岗位,职责就是保证绩点不断上升。它的强制性的确给人很不好的感觉,最开始我问一个学长可不可以不申请这个工作岗位,学长说了一句“你拿了学校的助学金,当然要申请一个岗位”,我可以理解为我的助学金不是白拿的。这个工作的强制性不由得让人反感,它让本来不是义务的东西变成了义务。类似一种享受权利同时承担义务的感觉,一种交易。其实,它的确是一种公益性服务类的岗位,主要是以低回报在学校报刊阅览室等公益性岗位的工作,给大家提供方便,也是我们表示回报的一种方式。强制性不由得引导我们曲解这些岗位的本意。

鉴于你对双助计划的理解,你有什么意见?

既然工作岗位是强制的,倒不如说提前拿到的那些学校助学金就是预先领到的工资,这样把学校发放的所有助学金加总除以工作时间就作为单位工资,这样算下来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工吧。这样就相当于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工资比较高的各种公益服务岗位,一方面是学校帮助贫困生的良苦用心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让贫困生觉得自己不是寄生虫,也是付出了劳动的。

访谈稿三:

时间:2008年11月20日

访谈对象:07级社会学没有参加复旦双助计划的普通大学生

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有没有觉得他们跟你有什么不同?

没有特别留意,有些同学羞于说自己是申请了学校助学金的,而有些同学比较不介意让我知道。我大一的一个室友A同学就是申请了助学金的,她平时比较节俭,衣着也并不讲究,为人很好,就是有些不自信,学习很勤奋,不太喜欢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倒是经常参加她们“助家”的各种联谊活动。觉得最大的不同是A总是很不自信,显得有些胆怯,也不关注外表。

你有没有留意过她或是其他你接触得学生的助学金或是助学贷款的利用状况?

A同学总是习惯于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每天的花销,努力把它控制在一定数额内,很节俭。她跟我们出去逛街也不买什么东西。

其实,那时班里还有一个同学C也申请了助学金,跟A就很不一样,那个同学比较喜欢买衣服,打扮很时髦,入大学不久就买了电脑,比我还先买,当时心里一阵不舒服,怀疑她家里经济状况究竟怎样。后来听A说,C家庭的确困难,只是她比较重视衣着,助学金一部分就用来买衣服,但是C在吃饭上相当节俭,她的电脑也是亲戚在她高考前就答应要送的,而且她也很努力,作为正式党员在党建工作中作了不少贡献。

你认为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不应该用在哪些地方?

我觉得首先不应该过分追求名牌衣物,助学金毕竟是有限的。也更加不应该用于玩乐上,那样钱花了时间也虚度了,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比较贵重的物品如电脑和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自己通过做家教等形式来赚钱去买,而不是打助学金的主意。在助学金运用上要知道轻重缓急,不能糊里糊涂,那样我们看起来也不舒服。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建立监督机制,限制大学生利用这些款项?

如果有效果当然有必要。但是很难有效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贫困生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他本来就没有什么责任感,即使有政策制约,也总会有办法逃脱监督,而如果他本来就做得很好,监督也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运用这笔款项?

我应该也会估测自己大学四年大也要花多少钱,然后估测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是不是足够这四年,我自己也会尽量通过学校内部工作岗位或是出去做家教来再赚一些钱。我肯定不会把钱用在整日玩乐上,可能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差不多够我在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如果我想再接受其他教育指导比方说新东方,我当然会去自己想办法,最可行的是家教。

“宅男宅女”现象调查报告

钟挥 07300400064

姚琴 07300390020

张馨尹07300400096

指导老师:陈金华

前言:

“宅”,OTAKU-御宅族的简称,原指与人保持距离,现在引申为对某特定事物的爱好极端偏执且不与人接触而窝在家里。“宅”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角落,或者成为一些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甚至可以说这种文化,尽管不为人推崇,也必然有其存在理由,并且有其可取之处。本课题将针对“宅”的产生及其合理性,这种生活态度的特点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此次调查, 针对复旦校园内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还利用年轻人聚集的校内网做媒介,调查同学们对“宅文化”特点的看法。

一、什么是“宅男宅女”

“宅男宅女”是新兴的网络语言,指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的新新人类,多为80后。

他们过分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动漫、游戏、影碟等。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陌生人接触,不爱结识新朋友。

他们是自由思想的产物,是网络技术的衍生品。他们高举“自由”与“新人类”大旗,却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居简出。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甚至不可思议,但宅男宅女们从不觉得自己是矛盾体,他们说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孤单,但并不孤独。

“外面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如果你以为像“居室侠”这样的人毕竟少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宅男宅女这个族群的规模绝对超乎你预料。你可能会奇怪,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最不缺的就是社交生活,他们肯定有无数的酒肉朋友和精神良伴,有无数精彩的或刺激的“腐败”活动,怎么可能甘心在家窝坐一天,守着电脑、漫画、电视,甚至只是发呆。但事实上,在你我周围,有大量自知或不自知的“宅人族”,年轻的他们气定神闲地过着年迈的生活。

用他们的话说,旅游逛街太累,唱歌泡吧太吵,恋爱聊天伤神且费钱,通宵派对伤害身体和皮肤,是小孩子才做的事。简单生活,回归平实——“家里蹲”怎么看都是个再适合不过的状态。外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像苦行僧,但他们却乐在其中,因为他们享受孤单,却并不孤独。

就这样,无数“宅人”的青春倩影和华彩,在电视电脑前稍纵即逝。

二、“宅男宅女”的特点:

对于“宅男宅女”的特点我们利用年轻人聚集的“校内网”做媒介做了一个《“宅文化“特点的调查问卷》投票调查。目前,已有339位同学对此次投票做出回应,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以下我们列举的“宅文化“特点中,您比较同意如下哪几项呢?(可选四项)

方便舒适

72(21%)

省时省力

54(15%)

没有与人打交道的压力

54(15%)

没有和人的交流,心灵空虚

36(10%)

生活极度不健康

34(10%)

是一张应当提倡的生活方式

4(1%)

是一种应当萎靡的应当废除的生活方式

16(4%)

在未来有发展趋势

68(20%)

在未来有减弱趋势

1(0%)

从以上的投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宅人”的几个标签:

如果要列举宅男宅女们的特点,最先想到就是“懒”字!用“宅人”自己的话讲,“我才懒得出去呢”。是的,他们懒得出门,却有幸赶上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万象,懒人的美梦一睡不醒。

此外,经济问题也让“宅人”们愿意窝在家里。毕竟,对于80后居多的“宅人族”来说,财富的积累还未达到一定高度,而消费却如流水般处处显见。想来想去,还是不出门最省钱。

而“宅人族”里也有一部分人被称为“啃老族”。这些人一直生活在快乐享受和懒散的环境中,“等、靠、要”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他们习惯接受来自父母、亲戚的照顾与安排,欣然享受由父辈创造的安稳,而全然不理会自己对家庭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他们总盘算着,与其在外面独自拼搏并要付出代价,还不如就满足于目前的这种生活。所以,还是“宅”着吧。

把压力关在“宅”外。

有不少社会学专家都对“宅人族”进行过研究,在专家们看来,俊男美女们都成了“宅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

在网络发达的年代,人的交际圈子看似变大,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多数人根本没有机会认识新朋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沉迷或寄情于各种事物,开始变得理想缺失。虽然有很多人都能认识到这是一种极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部分人认为它不应当被提倡,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宅”

这些年轻白领在白天或工作日里,或精明能干或绞尽脑汁或疲于奔命。但在夜晚或节假日里,则足不出户,懒得像猫,独享一方“宅人”天地。这是现代人应对压力的一种表现,也不失为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

对“宅人族”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句话早已过时,在网络、动漫的虚拟世界中,就可以满足自己诸多的现实和梦想,比如,爱情,房子,工作。而那些现实中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是放放再说吧。

不过,虽然“宅人族”们怡然自得,从以上调查中也能看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宅”现象在未来有发展趋势。但社会学专家指出,长期缺乏与人交往,会导致基本社交技能的退化。因此,宅男宅女们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在不断地与人交往过程中提升自信,认识到自我存在的地位和价值。

三、大学生对于“宅男宅女”现象的理解以及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宅”这一新兴现象的理解,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其中包括这份调查问卷。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共发出了上千封问卷。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附表一:调查问卷样稿)

1. 你认为什么是宅的表现?

A.泡在寝室 B.经常吃外卖 C. 沉迷漫画、小说、游戏 D.穿着邋遢,行动拖拉,精神萎靡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535

0.094

0.228

0.142

由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泡在寝室就是“宅”的表现,而C. 沉迷漫画、小说、游戏和D.穿着邋遢,行动拖拉,精神萎靡两项所占比例额也相对较高,而吃外面并不为大多数人认为是“宅”的表现。事实上,由于这道题并非单选,因此有很多答卷者选择了多项,可见,“宅”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宅”也是多元的,其表现是多样的。

2. 你认为在有多少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才能称为“宅”呢?

A. 50% B.70% C80% D 90%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072

0.313

0.417

0.198

在这一题中,认为有70%~80%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即可称为“宅”的人占绝大多数,看来大家对“宅”的定义还是蛮严格的。当然,也有将近20%的人认为90%以上才算“宅”,只有极少数人认为50%就算“宅”。可见,在“宅”的定义中,待在室内的时间在课余时间中的比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管一个人在寝室干什么,只要这个时间超过了一定的比重,那就是“宅”。

3. 你周围的人有多少能称得上“宅”呢?

A.有那么一两个吧 B.不少,但是也不多C.有很多认识的人 D. 大部分我认识的人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396

0.406

0.167

0.021

在这一题中,大多数人选择了A项和B项,可见,“宅”现象在大学生中并非普遍现象,并不是大多数人都很“宅”。但是,还有将近17%的人选择了C.有很多认识的人,另有极少数人选择了D. 大部分我认识的人,可见,“宅”虽然并不普遍,但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宅”人就会普遍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4.你认为宅的利弊孰大?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难说

在这一题中,三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0.094

0.365

0.542

在这一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难以断定“宅”的利弊孰大,可见“宅”作为一种新兴现象,起利弊还有待观察和考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宅”也不例外。在剩下的一半中,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弊大于利,看来“宅”在人们的眼中,也许是一种颓废消极,缺乏阳光的表现,因此其后果也是不好的。但是,也有极少数人认为利大于弊,这部分人认为,把自己“宅”在象牙塔中,或是“宅”于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就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们把“宅”的概念广义化了,“宅”在他们眼中成为了一种专注,一种精神。

5.你是否认为“宅”的现象是在近些年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A.是近些年来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B.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不见得会继续扩大

C.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在未来一定会缩小

D.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531

0.186

0.010

0.271

由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把“宅”看作一种近些年才产生的新兴现象,并且有扩大的趋势,与此相对,27%的人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即“宅”由来已久,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但是也有将近19%的人在认可“宅”是一种新兴现象的同时,不看好这一现象的成长。

6.你认为“宅人”是否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其他人呢?

A.不会 B.可能吧 C.应该会的 D.肯定会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327

0.366

0.158

0.142

这一题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多数人把票投给了A、B两项,但是总体来说,趋向于“宅人”会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他人的还是占大多数,原因也许在于这个社会正趋向于开放、多元,而“宅人”有内向、单一的趋向,而且“宅人”要么是“宅”在象牙塔中,要么是“宅”在颓废中,而这两种人似乎都不符合这个社会的发展潮流。

7.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宅的现象呢?

A.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

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

C.啃老族,没有生活压力

D.胸无大志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500

0.363

0.045

0.100

刚好一般的人选择了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足以见得网络带来了大批“宅人”,很多“宅人”都是“宅”起来面对电脑。当然,也有36%的人选择了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在我们的调查中,还有人提出,除了选项中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一切可能引起颓废的东西,还有人认为在外面活动成本太高,而作为学生的我们难以负担得起,另外,没有其它爱好或者有某种自卑情结逃避现实也会导致“宅”,也有人觉得现实生活太残酷,用“宅”来逃避,等等。

8.你认为宅现象,想比奔波的生活,有什么优势呢?

A.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

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

C.基本没有好处,是一种应该放弃的生活方式

D.只有腐蚀作用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500

0.313

0.135

0.052

在这一题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宅现象的优势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也有30% 的人选择了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可见,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宅”是一种很舒服很享受的生活,也许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都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栖息地吧!但是,也有小部分人看轻“宅生活”,把它看作一种颓废,一种堕落。除了这四个选项,还有人提出,在网上可能比生活中更能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有不同方向的追求。

9.你认为宅生活有什么坏处呢?

A.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很难受

B.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

C.会导致人类的退化

D.没什么坏处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304

0.563

0.116

0.018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宅生活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也有人从自身感受出发,指出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很难受,还有人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认为它会导致人类的退化,只有极少数人人选择了D.没什么坏处,看来宅的坏处不容小觑,我们还是要慎重思考和选择。

10.你是否认为,相比面对人,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宅生活更可取?

A.不是 B.好像有一点 C.没有啊

其他:

在这一题中,三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0.397

0.237

0.366

虽然宅生活看上去很舒适,很轻松,但它确实不是一种很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大多数人都不认为宅生活更可取,只有少数人觉得有一点可取,另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什么样的时候做什么事,个人选择也可以多样化。

四、结语:

宅,作为一种新兴文化,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考证,我们只有怀着探索的心情,客观的心态,正视这种既已存在的现象,才能正确认识它,理解它,利用它。

附表一:

关于宅文化的调查问卷:

你认为什么是宅的表现?

A.泡在寝室 B.经常吃外卖 C. 沉迷漫画、小说、游戏 D.穿着邋遢,行动拖拉,精神萎靡

你认为在有多少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才能称为”宅”呢?

A. 50% B.70% C80% D 90%

3. 你周围的人有多少能称得上“宅”呢?

A.有那么一两个吧 B.不少,但是也不多C.有很多认识的人 D. 大部分我认识的人

4.你认为宅的利弊孰大?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难说

5.你是否认为“宅”的现象是在近些年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A.是近些年来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B.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不见得会继续扩大

C.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在未来一定会缩小

D.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

6.你认为“宅人”是否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其他人呢?

A.不会 B.可能吧 C.应该会的 D.肯定会

7.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宅的现象呢?

A.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

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

C.啃老族,没有生活压力

D.胸无大志

其他:

8.你认为宅现象,想比奔波的生活,有什么优势呢?

A.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

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

C.基本没有好处,是一种应该放弃的生活方式

D.只有腐蚀作用

其他:

9.你认为宅生活有什么坏处呢

A.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很难受

B.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

C.会导致人类的退化

D.没什么坏处

其他:

10.你是否认为,相比面对人,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宅生活更可取?

A.不是 B.好像有一点 C.没有啊

其他:

关于“毕婚族”现象的调研报告

杨岚、杜晓、陆怡奇

指导老师:陈金华

「背景』:

近年来,毕婚现象成为社会上的一大趋势。所谓“毕婚族”即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的同时领取结婚证。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正文』:

调查目的:

探求毕婚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于“毕婚”的看法,研究“毕婚”对大学生自身、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并对其如何平衡自身角色的转变和更顺利地承担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提出一些我们的建议和忠告。

调查背景:

近年来,毕婚现象成为社会上的一大趋势。而所谓“毕婚族”即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的同时领取结婚证。在我们身边,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已经或将要加入“毕婚族”,成为其中的一员。特别是,我看到我的助理辅导员在大学毕业后选择结婚,但仍然直研之后,我开始反思“毕婚”究竟带给我们些什么。逆于理所当然的先工作后结婚的生活惯性,“毕婚”究竟对这个社会,对三个家庭(女方家庭、男方家庭及婚后家庭),对自身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调查时间:

2008年9月20日—2008年12月10日

调查地点:

复旦校园

调查人员:

复旦大学普通学生、将成为或已成为“毕婚族”的学生或老师

调查手段:

查阅资料、调查问卷、采访“毕婚族”成员

调查成果:

附一:

关于“毕婚族”现象研究的调查问卷 (50份)

(注:红色字体及数字是统计结果)

这是我们应用伦理学课上研究的一个小课题。

谢谢你抽空完成这份问卷o(∩_∩)o

你听说过“毕婚族”吗?知道它的意思吗?

38%A.听说并且知道 2% B.听说过但是不大清楚意思 60% C.从来没有听说过

[选A或B的同学可忽略:毕婚族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即大学生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的同时领取结婚证]

你现在是恋爱ING时吗? 想过跟他(她)结婚吗?

18%A.是,想过 2% B.是,没想过 76% C.不是 4% D.不清楚

3. 你认为自己会成为“毕婚族”吗?

0 A.肯定会 12 % B.可能会 80% C.应该不会 8 % D.没想过

4. 你身边的人有“毕婚族”吗?

8% A.有,2个以上 16% B.有,只认识一个 76 % C.没有

5. 你认为“毕婚族”现象之所以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是: (可多选)

36% A.大学感情往往是最纯真最美好也是最深厚的,不想轻易放弃

26% B.毕业后因工作问题很可能会分隔两地,为了维护爱情,先拿了结婚证再说

68& C.两个人往往拥有水平相当的教育背景,许多共同话题和共同爱好,结婚后无论在生活,工作上都能互助帮助互相激励,正所谓“家庭事业两不误”

30% D.双方家庭中至少有一方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例如家族产业,因此没有很大的就业压力

16% E.没有原因,完全出于爱情的冲动

10% F.时尚,跟风,好玩

6. 你认为成为一名成功的“毕婚族”成员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可多选)

94% A.感情基础牢固,相互认同对方作为自己的终生伴侣

74% B.双方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72% C.经济实力雄厚

7. 你对“毕婚族”的看法是:

14% A.完全理解并支持 56% B.可以理解但不会身体力行 24% C.无所谓

6% D.不太能理解,大学生还是应该先稳定自己的工作,有了事业再建立家庭

0 E.完全不能理解,反对

0 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你认为“毕婚族”现象的普遍化趋势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影响有? (可多选)

38% A.生活稳定,父母和自己都定了心,不必在担心成为“剩男剩女”

38%B.感情生活的稳定有利于专注工作,追求事业,甜蜜的爱情滋润往往使人更有活力和热情

12% C.若家庭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年轻人很可能会变得懒散,贪图安逸,消磨进取心

58% D.独生子女自理自立能力往往较差,结婚后发现现实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距甚远,脾气变得暴躁,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

64% E.心理上还没有做好从一名大学生向已婚人士的转变,经济上还比较依赖父母,缺乏家庭

责任感

2% F.其他____________没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你认为“毕婚族”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可多选)

40% A.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在许多白领阶层面临的“结婚难”问题

44% B.经济上的难以独立很可能导致更多“啃老族”的出现

16% C.有早婚早育趋势,不利于我国人口控制

72% D.大学生一直呆在象牙塔里,思想往往比较单纯和理想化,缺乏社会阅历,做出的决定也比较不成熟。因此婚后很可能会产生厌烦,失落等情绪,导致家庭矛盾甚至离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4% E. ______离婚率上升;其他太幼稚,需三思而后行______________

10. 你对“毕婚族”有什么建议吗?(可选做)

考虑清楚再做决定(9人)

解决工作问题、巩固经济基础为先(5人)

随缘;因人而异(2人)

晚恋爱晚结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2人)

支持(1人)

不赞成,大学生跨入社会后会有很多变化冲击,都可能造成变化矛盾(1人)

再次感谢你的配合,谢谢 ^_^

附二:问卷调查总结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中高年级大学生(共50位),围绕毕婚族产生的原因、条件、影响以及在校大学生对毕婚族的评价看法展开。获得成果如下(具体数据请见附一):

不到一半的同学听说并知道“毕婚族”,因为身边的毕婚族还不多,自己也还没有恋爱或者毕业。同学们对于毕业就结婚这一现象都比较理性客观,绝大部分认为自己应该不会成为毕婚族,但是对毕婚族表示理解。

他们认为毕婚族产生的原因和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1. 感情基础牢固,相互认同对方作为自己的终生伴侣。

2. 双方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3.至少有一方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没有很大的就业压力

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毕婚族”现象的普遍化趋势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影响是:

1. 心理上没有做好从一名大学生向已婚人士的转变,经济上依赖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

2. 独生子女自理自立能力往往较差,且大学刚毕业,思想往往比较单纯和理想化,缺乏社会阅历,做出的决定也比较不成熟,婚后发现现实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距甚远,容易导致家庭矛盾。

3.产生矛盾甚至离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所以20名提出自己建议的同学中有多达9人认为“毕婚”要三思而后行,5人认为要先解决工作问题、巩固经济基础。

总之,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毕婚”须慎重。

附三:采访稿

前记:

复杂的社会让爱情的变得昂贵,现实的生活让内心的纯真蒙上了乌烟瘴气的阴影,彼此隔阂。害怕背叛,害怕伤害,成为拒绝爱情的借口。一个人的身影徘徊于夜幕下的路灯旁,灯光的黄晕将心底的寂寥彻底映衬。于是,一弯孤月成了此时最好的伴侣。独望苍穹,一个人支撑起的生命是否依旧灿烂如花。在这个连爱情都要保卫的年代,一群年轻人选择了毕婚,他们正在用最实际的行动来捍卫最纯真的校园爱情,诠释最动人的情怀。接受我们采访的是一名大二女生。她和她男友恋爱时间大约一年半多。与一般毕婚族不同的是,他们既是“毕婚族”,又是“异地恋”者。但是他们的爱情依然坚固和美好。

采访对象:复旦大学国关学院07国际政治杨同学

问:能简单的介绍下你男友么?

谈了多长时间了,是什么时候萌发出来毕业就结婚的想法呢?

答:我和我的男朋友认识将近3年了,但正式谈恋爱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他和我同届,在天津(我家乡)读大学,念的是一般本科,学生物制药。可能从硬件条件看,他不是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不是清华北大的学历,没有180的身高,没有英俊的脸庞,就像我一样,只是芸芸众生平凡的一分子。但是从软件来说,真的可以说是羡煞旁人。他是那种很内敛的男生,但是又很幽默。我们在一起无话不谈,虽然是异地恋,相隔千里,但是每天短信,隔天电话,周末视频,每月通信。几乎所有交流的手段我们都用上了,从来没有四目相对无从谈起的时候。沟通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彼此早已融入对方的生活方式。在校内上很多文章写优秀的男友的标准,包括随时随地帮你系鞋带之类的。我也无聊的对比过他的举动,上面的标准几乎大部分都做过,基本上算是完全符合。其实,每个人心中的男友都是不一样的,按照写出来的标准寻找男友,那只是模仿出来,或者是刻意雕琢出来的,而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表现。他是一个很细心,很体贴的人。不光是对我如此,对待父母家人也都这样。他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男生。在家,每一餐饭后,都是他刷碗。收拾屋子,擦地,在干活方面,绝对是个好手。相比较而言,我身为一个女生,真是自叹不如。同时,他又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给人很大的安全感,有责任心。考虑问题也不只是从自己出发,还会考虑到家人亲戚。在我看来,他更适合做丈夫而不是情人。他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也没有天天浪漫,但是从一言一行中弥散出来的关切与爱意却最是温馨。

问:为什么想成为“毕婚族”呢?毕业结婚后有什么具体打算么两个人?

答:说到毕业结婚的考虑,也不是头脑一热想出来的。第一,如果毕业结婚的话,我们的爱情长跑也已经4年了,没有必要再等下去。第二,考虑到一起毕业出国念书的问题,囿于传统观念,两家还是觉得名正言顺登记结婚更好。第三,早点结婚,两家都会觉得安心。第四,我和他不存在毕业就业的问题,所以没有经济压力。而且出国读书之后,就开始学习如何打理他家的生意,扩大市场。所以,结婚并不是为了逃避工作的压力,相反是为了并肩作战,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说的话,想来还是有些道理。(笑。。。大笑。。。)

问:双方家长肯定都见过了,非常支持吧,呵呵。

答:我们的爱情过程可以说一直贯穿了父母的作用,特别是他的父母。或者说,我是在他父母的首肯下开始顺利交往的。婚姻自由是妇女解放争取来的,但是过分的强调自由换来的却是少不更事的冲动和破镜难圆的悔恨。从我和我男朋友交往的结果看来,家长丰富的经验和理性的判断的确能为子女的爱情把好关。在我男朋友刚开始追求我的时候,我就稀里糊涂的被另外一个人领到他们家去见他父母。初次见面的时候,他父母对我印象不错。后来在多次接触过后,他父母觉得我是一个优秀的儿媳妇人选,所以同意他儿子正式追求我。此时,我男朋友因为家里同意,也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赞助和精神支持。所以我们的爱情进展的很快。那个时候,可以说他们家是全家总动员。(笑。。。大笑。。。)后来,在交往半年之后,正值春节,双方父母见了面,两家甚为投缘,一拍即合。所以双方家长也萌生了毕业结婚的念头。开始的时候只是玩笑话,说多了就成了既成事实,自然就确定下来毕业结婚了。

问:你觉得自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完成从一名学生象已婚人士的身份转变吗?

因为往往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始终缺乏社会阅历,思想单纯,现在是爱情的冲动,真正结婚后会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经济难以独立啊,性格不合产生家庭矛盾啊等等,你怎么看?

答:对于身份转变,我想这个问题要换个角度考虑。假如我不结婚,直接工作,那我是否就做好了从学生到职员的准备了呢?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在迎接新的社会角色之前,不管做了多少准备,实际情况依然是准备不足。只有当确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社会角色时,才可能真正的改变自己使自己符合这个环境的要求。况且,毕业结婚从不意味着要放弃工作,安心做个家庭主妇(我想这是对我学历的浪费。)假如按照一般的社会程序,毕业之后工作,工作两三年之后结婚,那么这样一个人工作了两三年就意味着做好婚姻的准备了吗?显然工作和结婚没有必然联系。呵呵

而且,作为一个毕婚族,可能对于身份转变做的准备还会多于工作之后结婚的人吧。毕竟,我们在学校,没有经济工作的压力,并且拥有3、4年的时间做为人妻的准备,慢慢过渡到应有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调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彼此会心平气和沟通,会善意的理解对方的言行。毕竟此时,没有金钱的腥臭与压力的烦扰。我想这些可能是工作结婚的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吧。在学校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会学习如何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尽管需要解决的事情不多,也不复杂,但是我们却在这过程中培养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信任与默契。我认为这种信任跟我们面对的问题的复杂程度是无关的。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同双方父母相处,如何做一个得体的乖巧的儿媳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他们相处融洽,好像已经成为了一家人。不会像工作之后仓促结婚的人那样,出现特别激烈的婆媳问题以及其他的家庭矛盾。毕竟,家和万事兴嘛。家庭不和,其实我男朋友最难做人。所以,为了让他开心,我也要努力做个好儿媳,就像在家从不刷碗的我到他家之后,也会抢着刷碗的。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情。

问:作为毕婚族的一员,想必你对爱情有很深的体悟和认识吧。新周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爱情之死》里面提到“今天,爱情事实上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一个最恶俗的词汇”。你同意它的观点吗?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商业化气息浓重、到处是名利场的时代,很多人似乎不再相信纯洁的爱情,爱也因为财富、社会地位、道德等因素影响而变得不堪重负。你怎么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