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no. 06 專家專題 02 老年癡呆症與 認知能力退化 別氣餒! 重新認識吧! 沁園知味 06 珍惜 健康情報 12 輕輕鬆鬆話瑜珈 活動報導 09 潮汕感想 旅遊新知 10 中華白海豚 心靈加油站 15 關心摯愛由 日常細節開始 家居小百科 14 抗衰「腦」‧ 腦力更生 班組活動 16 強化認知MCI班組 醫護信箱 08 踏入更年期 著香港人口急劇老化與總體長者人口的增加,有關老人疾病和機能衰 退問題亦與時俱增,近年大眾關注的腦部疾病退化老年癡呆症 (又稱失智症),患者一般會記憶力衰退、情緒困擾、行為、心理問題, 及日常起居照顧能力受損等;醫學研究顯示,「及早發現,愈早治療」 能減低衰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因此,能及早洞悉「輕度認知障礙」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問題是不容忽視的。 今期邀請了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為我們闡釋認知能力退化與老年癡呆症的診 治及預防,而職業治療師亦會建議一些「腦力更生」的方法和小貼士,至於 一些非藥性治療包括智力活動及訓練,喜福會更特別為長者定期舉行可強化 認知能力的班組,在輕鬆愉快中讓長者頭腦變得更精靈活潑。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no.

06編者的話

專家專題 02老年癡呆症與認知能力退化

別氣餒!重新認識吧!

沁園知味 06珍惜

健康情報 12輕輕鬆鬆話瑜珈

活動報導 09潮汕感想

旅遊新知 10中華白海豚

心靈加油站 15關心摯愛由日常細節開始

家居小百科 14抗衰「腦」‧腦力更生

班組活動 16強化認知MCI班組

醫護信箱 08踏入更年期

隨著香港人口急劇老化與總體長者人口的增加,有關老人疾病和機能衰

退問題亦與時俱增,近年大眾關注的腦部疾病退化-老年癡呆症

(又稱失智症),患者一般會記憶力衰退、情緒困擾、行為、心理問題,

及日常起居照顧能力受損等;醫學研究顯示,「及早發現,愈早治療」

能 減 低 衰 退 對 日 常 生 活 的 影 響 ; 因 此 , 能 及 早 洞 悉 「 輕 度 認 知 障 礙 」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問題是不容忽視的。

今期邀請了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為我們闡釋認知能力退化與老年癡呆症的診

治及預防,而職業治療師亦會建議一些「腦力更生」的方法和小貼士,至於

一些非藥性治療包括智力活動及訓練,喜福會更特別為長者定期舉行可強化

認知能力的班組,在輕鬆愉快中讓長者頭腦變得更精靈活潑。

Page 2: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202專家專題

人口老化是香港未來不可避免的社會趨勢,各種

退化性的疾病,如老年癡呆症也會變得更加常

見。因此我們應對此病有更深的認識,並尋找有

效的對策。

老年癡呆症在香港的流行情况根據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

院精神科學系於二零零五至零六年進行的研究,

在六十歲或以上的香港人當中,患上癡呆症的比

率隨年齡遞增。每年長五歲,患病的機率就會增

加一倍,由六十至六十五歲年齡組別的1.2%增

至八十五歲以上年齡組別的32%。以研究結果推

算,本港70歲或以上社區人士患上不同程度的

癡呆症百分率為9.3%;女性為15.3%,男性則為

8.9%,即本港約有70,000社區長者患上不同程度

的癡呆症。

至於患者的嚴重程度,輕度癡呆症佔總患者人數

84.6%,中度佔9.8%,而嚴重者則佔5.6%。至於

類型方面,大多數為阿氏癡呆症,佔73.5%,血

管性癡呆症佔22.4%。

老年癡呆症的分類老年癡呆症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阿氏癡呆症:一般人常提及的「老年癡呆

症」就是指阿氏癡呆症。這是最普遍的類

別,共佔整體患者約73.5%(包括阿氏癡呆

症混合血管性癡呆症佔17%)。患者認知能力

會逐步地衰退。目前,此症的病因不明。

2. 血管性癡呆症:此症佔整體患者約

22.4%,因多次腦中風引致,如血管出

血或血管栓塞等。患者的認知能力

會在每次中風後惡化,形成「梯級

式」的遞減,而兩次變化之間則

保持穩定。

3. 其他因素引起的癡呆症:例如

酗酒和缺乏維他命B12等,

佔整體患者約5.1%。

老年癡呆症的徵狀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

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或會有情緒、行

為及感官等方面的變化。一般而言,老年癡呆症

患者由被診斷至離世平均4至9年不等。病徵大致

可分為三期,包括早期、中期及晚期。患者會慢

慢由最初的記憶力下降,發展至喪失自我照顧能

力,最後所有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顧。

世界老年癡呆症協會提出了十個最常見於早期老

年癡呆症患者的徵狀 :

經常忘記近期所發生的事情

對周圍的事情及原來的興趣失去主動性

迷路或走失

情緒及性格上有明顯的轉變

處理一些日常活動,如交水電費、日常購物等

出現困難

語言溝通出現困難,不懂如何運用適當的字眼

來表達自己

與別人傾談時,會重覆說話或發問

不適當地存放物件

計算能力、管理金錢的能力下降

情緒或行為改變

老年癡呆症認知能力退化

衞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

Page 3: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2 0302

如發覺家中長者有以上情況,則應及早向醫護人

員求助,並作測試。雖然老年癡呆症病情的進展

及病徵會因人而異,亦無法根治,但如果能及早

得到診斷,就可以用藥物治療或認知能力訓練等

方法減慢衰退的速度,令患者能維持一定程度的

自我照顧能力。及早求醫亦可以幫助家人掌握處

理患者的情緒及行為問題的方法,改善照顧患者

的質素。照顧者也可作出適當的心理調適,避免

承受過大的壓力,以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

輕度認知能力障礙當長者開始出現輕度認知能力的衰退,但其徵狀

尚未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被視為是老年癡呆症的

前期階段。徵狀包括:

長者或其家屬指出有記憶力衰退的情況;

在認知功能測驗中,記憶表現較同年齡人士

差;

除記憶表現較差外,其他認知能力如語言、

判斷力等則如常;

未符合癡呆症的診斷準則。

有研究指出,長者若出現輕度認知障礙(MCI)的病

徵,他們患上老年癡呆症的機會較認知能力正常

的長者高五至十倍。因此,輕度認知障礙患者須

定期接受測試,如簡易智能測驗(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以監察患者認知功能上的變化。患

者也可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減慢認知能力衰退

的速度。同時,患者與家人須作好心理準備,明

白患者在往後數年有機會患上老年癡呆症。

老年癡呆症的診斷診斷老年癡呆症要根據患者的患病歷史、發病前

的身體及精神狀況、不同化驗檢查等,以確定其

腦部結構及功能的改變。以下是一些協助診斷的

測試方法:

1. 簡易智能測驗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測試長者的認知能力、集中能力、短期記

憶、算術和語言的理解能力。此測驗只是初

步評估,醫療人員會因應個別情況而作進一

步詳細測驗,如腦部智能測驗(Neuropsycho-

logical Tests),以確定診斷結果。

2. 認知、社交及自理能力評估:

透過認知測試(如智力、記憶及語言表達理解

等)、社交及自我照顧能力的評估,讓醫護人

員瞭解患者的認知、社交及自理能力,以及

疾病對患者和家人的影響,從而判斷患者的

衰退程度。

3. 其他腦部組織檢查的方法:

腦電圖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電腦掃描 (Computed Tomography, CT)

磁力共震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及功能性磁力共震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此外,醫療人員可根據患者的疾病歷史、詳細的

發病過程、血液檢查等不同的測試方法,診斷長

者是否患上老年癡呆症。

老年癡呆症的預防雖然目前仍未有根治老年癡呆症的方法,但醫學

研究已指出若干預防之道,例如透過實踐健康生

活模式,不吸烟、均衡飲食、經常運動、控制高

血壓與糖尿病,預防血管性癡呆症。而經常動腦

筋如打紙牌、閱讀等亦有助減低患上阿氏癡呆症

的機會。事實上,經常運動也可減低患癡呆症的

風險,尤其是身心運動(mind body exercise),

即太極、瑜伽等。練習太極拳時,必須全神貫注

才能協調動作,所以能提升認知能力,有效預防

老年癡呆症。另外,太極強調平衡,亦有助預防

跌倒,十分適合長者。

衞生署有關老年癡呆症的資訊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一直致力於推動公眾對老年

癡呆症的認識,製作包括健康資訊單張、視像光

碟,以幫助公眾人士增加對此病的了解及護老

技巧。長者健康服務已出版《老年癡呆症常見疑

問》一書,結合醫護、臨床心理學家、物理治療

師及職業治療師等專業人士的經驗,提供各種照

顧老年癡呆症患者的技巧,及解答照顧者在過程

中遇到的疑問。

Page 4: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404專家專題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

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行為,令身體受到傷害,日常生活無時無刻都需

要家人協助,令家人承受著沉重的照顧壓力。家

人是不是只有無奈地接受呢?事實上可以多做一

點功夫,可以把困局反轉過來,重新建立彼此一

段新的回憶。

首先,在過往的觀察中,不少的家屬因種種的原

因,未能讓患者定時服食醫生所處方的藥物,影

響了病情或情緒。事實上,藥物對於早期患者來

說,可改善和減輕一些病徵;因此,家人需要按

醫生的指示定時服藥,現時坊間都有一些服藥提

示器,提示照顧者定時安排家人服藥。

再者非藥物療法也是非

常重要的一環,當中改善環

境也是十分重要,按患者不同

的徵狀期,無論在近期至遠期的記

憶情況都會不斷的減弱,對於家居雜亂的環境,

會讓他們難以適應,以及增加他們產生很多錯亂

感,有的個案會把廚房當作廁所,有的更進食了

未煮沸的食物,危害了身體健康,讓家人感到徬

徨及無奈;所以一些清晰及整理的家居環境,對

於安穩患者的情緒是很有幫助,做法很簡單,例

如:可以避免在通道及四處擺放雜物,影響患者

在視覺的接收;同時,應把一些存在危險的物

品,例如:利器、藥物、化學性質的物品,甚至

雪櫃內的未熟的食物等,都應該要存放在合適或

上鎖的地方,避免因誤服或不合適運用而危害身

體。另外,家人亦可以在合適的地方,為患者設

置一些家居環境簡單清晰的標號,可讓他們正確

地辨認不同的環境及方向,能融入大家的生活

中。

與此同時,在新聞中,也不時提到有家人遺失了

患者。事實上,患者在家人的察覺較低的情況

下,容易在人多的公眾地方迷失,甚至有的會發

生意外或不知所蹤。因此,家人亦可為患者作一

些預防的功夫,例如:為患者配戴一條防水及難

於除掉的個人資料手繩或頸鏈,牌上可寫上姓

名、地址及家人的聯絡,可讓患者在迷路時,其

他途人或警察都可以聯絡家人。支持

別氣餒!重新認識吧!

Page 5: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4 0504

另外,家人對患者在精神上的支持都是十分重要

的。當然耐性是不可缺少!

說話可多重複及簡潔,可保持他們近期記憶的活

躍性;與他們多分享過往的生活片段,例如:工

作經歷及翻看舊相片等,亦可保持遠期記憶的活

躍性。如家人在空閒的時間,可多陪同患者定期

參加一些社區群體活動或作簡單的棋類活動,都

可保持與家人的關係感,以及讓患者不至於完成

與社會脫離,當然家人可考慮一些老人癡呆症的

協會或志願組織所舉辦的群體活動,因為他們在

組織上會多考慮患者的需要,在過程中會得到合

適的支援,而且家人在活動的過程中,亦可以認

識到一些「同路人」,可以分享之間的困難及照

顧的經驗,可以舒緩個中的壓力。

最後,家人亦可以考慮一些專為患者提供短期照

顧的服務,讓照顧的家人可以休息,可以再「充

電」,避免長期在壓力下,令自己的身心也勞

損,繼續與患者重新建立之間一段新的回憶!

鼓勵關懷

Page 6: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606沁園知味

方任莉莎

最近的心情十分差,主要是和我相伴十多年的知

己老友,突然急促的離開這個世界了。雖然,活

到我這樣的年紀,經歷了不少喜怒哀樂,但仍然

十分悲傷,身邊的親友都勸慰我,他們說:生、

老、病、死是必然的事,且是人生的遊戲規則,

既參與這個遊戲,就應該明白這個玩法。在理論

上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當這件事發生在自己

身上時,感情和感受就大不相同了,而適應也不

容易。

對於我來講,我會有些後悔和可惜,好像過去的

日子,有時會太執著,太看重自己的工作,疏忽

了身邊人;更有時會因為工作的壓力,使脾氣急

和暴燥,而兩人相處生活上總會有少許磨擦,而

當其時亦不會檢討自己,總是數說對方的不是;

如今想來真是幼稚和不懂珍惜,後悔也無補於

事;其實,在人生的路上,能在黃昏時刻尚有老

伴相隨,真是幸福和人生的一大收穫;這與擁有

兒女及金錢是絕不相同的。世界上的事祇有在失

去時才會感到真正的重要。我一向是不太喜歡講

自己的私事,但這次的事件令我傷感及感觸良

多。

能在彩頤居生活的長者們,應該是有福氣的人,

能有老伴相陪更勝人一籌;但真如我說人與人相

處是最難的一件事,生活

在一齊更談何容易,

但如能退一步想,多

年 一 齊 的 生 活 , 互

相 的 關 心 照 料 能 無

話不談,雙方的信任

都是難能可貴的,希

望大家能珍惜眼前人,

珍惜身邊的一切,才能

有無悔的人生。其實,

身邊的瑣事又有甚麼大

不了,祇要人在就好

了。

雖然,有人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定律,無

人能逃得過,我同意也明白,但想到和至親的

人,一切都告一段落時,從此就沒有了,而那種

心傷和不捨之情,不禁會使人整個枯萎的。人的

確是總會走的,但我總願我們愛的人能自然些,

不要太突然,使愛他的人手足無措。

如果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身體照料好,老人

一定會有些老人病,如果能接受醫生的指示,按

時服藥,肯戒口,做些適量的運動,大部份都能

保養得好,不能任性和貪吃;寒暖也要小心,因

為有併發症就會麻煩了。能進食清淡的食物為最

佳選擇,開始時可能不習慣,會覺得不及濃味的

食物可口,祇要抱定宗旨,漸漸就會適應,少吃

多餐,俗語說,肯少吃一口,就能活到九十九,

今次同樣為大家介紹二個食譜,希望大家會喜

歡。

祝福大家,如意健康!

珍惜

Page 7: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6 0706

材料:白蘿蔔一個、蕃茄三或四個、

   瘦肉一小塊(隨意)

調味:鹽少許,油約半茶匙

做法:(1)蘿蔔去皮切塊狀,蕃茄連皮洗

淨,切塊,可沖去部份籽

(2)燒熱適量清水,放入蘿蔔、蕃

茄及調味,用大火煮滾後,

約十餘分鐘後改用中火煮至

湯濃材料腍即成

註:如放肉可將瘦肉切片加入,但不加肉祇要夠火侯,濃更加可口,材料也可同食,年紀大,少

吃飯,喝湯及吃材料更好,不妨一試。

蕃茄蘿蔔老火湯

素燒伊麵材料:伊麵餅二個、冬菇四至六只、蘑菇適量、

銀芽三両、上湯半杯

調味:生抽、老抽適量、蠔油約一湯匙

做法:(1)伊麵出水,沖淨,瀝乾水份

(2)冬菇浸透,用少許調味拌勻,蒸熟

切絲,罐頭蘑菇切片(可隨意不加

入)

(3)銀芽略炒,盛出,待用。用少許油

炒蘑菇、冬菇,放入伊麵、銀芽

同炒

(4)將調味混合上湯,注入伊麵中,拌

炒至汁被吸收即可上碟,供食。

Page 8: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808醫護信箱

彩頤康健坊醫生 鄧偉生

婦女到了45 至55 歲左右中年的時候,卵巢對腦垂

體腺的反應便會減弱,其製造卵子的細胞也開始

消滅,經期或多或少,月經開始停止,這就是更

年期。整個過程,由徵狀開始至完結,通常可能

長達 5 至 7 年不等。

更年期標誌著女性生育力的終止。更年期其實是

生理上的一個正常階段。女性的更年期年齡因人

而異,有的早在四十歲,有的到五十五、六十歲

才有更年期象徵。

成因女性到二十多歲時,體內雌激素分泌達到高峰,

三十歲以後雌激素分泌逐漸下降。雌激素是卵巢

產生的一種激素,控制女性的生育力,賦予女性

特有的性徵。

更年期通常由四十至五十歲開始。更年期其實是

生理上的一個正常階段。在生育期過後,更年期

階段,通常雌激素分泌逐漸或驟然下降,月經也

開始時多時少,直至完全停止。

病徵、病狀月經周期的變化是行將絕經的主要信號。月經周

期會縮短或延長 , 出血量增加或減少。有時會一連

幾個月不行經,接著又會連續幾次月經期長達兩

三個星期。這些變化會持續下去,直到月經完全

停止。最後若整整一年不來月經,則可認為更年

期結束,絕經完成,從此進入絕經後階段。

更年期其中之特徵是熱潮紅。一般是無緣無故,

突然感到身體上身發熱,同時可能伴有臉色潮紅

和出汗,心跳加快;更且,往往大汗淋漓地在睡

夢中醒來。

因陰道黏膜變薄而引致陰道乾燥和萎縮的陰道

炎。尿道下部類似的組織變薄也會使膀胱易受感

染, 並引起尿失禁等問題。

精神無法集中、焦慮、憂傷、情緒波動、記憶力

衰退、失眠,因而無法處理日常的事情。

身體其他方面,更年期後的女士患冠心病的機會

開始增加,慢慢與男性看齊。更年期後骨骼中的

鈣質流失加快,導致骨質疏鬆,容易骨折及背脊

彎曲。

治療

3. 預防心臟疾病和骨質疏鬆症:

減少進食油膩食物如油炸食物、沙律醬、

用奶油雞蛋牛奶做的糕點。

減少進食含鹽份或鈉質高的食物如鹹魚、

火腿等。

減少進食含糖份高的食物如汽水、蛋糕、

糖果、甜品等。

減少進食含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的食物

如內臟、肉類、家禽、全脂製品、動物脂

肪、海產等。

用不飽和脂肪代替以上食物如植物油。

烹調食物以蒸煮為主。

預防骨質疏鬆應始於三、四十歲之年,多

作運動及吃鈣質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豆

類、芝麻、綠葉菜蔬、小魚等。

1. 改變生活習慣:

停止吸煙和飲酒。

保持標準體重。

避免心情緊張和煩燥。

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有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游泳、柔軟體操等。

為降低熱潮紅引起的不適,可穿輕便的衣

服。盡可能在涼爽的環境中工作和睡覺。

要預防晚上入睡後出汗,可在睡前洗澡,

被子也應薄一些。

2. 藥物治療:

醫生會根據病情需要而選用適當補充雌激素

之藥物,病人需要充份合作,定時服藥及按

時覆診檢查。絕經婦女可以補充雌激素或口

服藥片,也可貼膏藥。如果陰道乾燥,可用

雌激素陰道霜作局部治療。

踏入更年期

治療原則

Page 9: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08 0908 活動報導

彩頤居服務經理鄭嘉敏

飽覽完湘子橋及有「小紫禁城」之稱的宋代古城

牆及江濱公園後,我們於茶藝館即席品嚐正宗

「潮州功夫茶」,泡茶表演者展現泡茶藝術,來

來回回把功夫茶拉了又拉,倒了又倒,純熟的泡

茶技藝盡現眼前。喝下細細杯的功夫茶,舌底生

香,足見「潮州功夫茶」果然名不虛傳!除了靜

態活動外,當日還有動態活動,我們參觀開元寺

後,為了更瞭解潮汕的風土民情,我們乘坐人力

三輪車暢遊潮州古城,雖然人力三輪車並不是什

麼華麗的人力車,但拉車的車夫沿途介紹民居生

活習慣及從民居建築分辨有關達官貴人居住特

色,過程中我們的知識增進不少!

第三天,於海豐參觀以八年時間建築的惠來世鏗

院,院內鑲金啄玉,琳琅滿目,院內的屋脊以龍

戲珠裝飾為主,龍珠的圖案由雲紋、龍珠、水紋

構成圖形,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雖然我們

趕著回程,但可算是不枉此行!

整個旅程,我們有機會品嚐【潮式風味餐】、

【開元貴賓齋宴】、【潮式十八碟風味餐】及

【 潮 式 海 鮮 餐 】 , 其 中 【 開 元 貴 賓 齋 宴 】 和

【潮式十八碟風味餐】最為特色,使我們食得滋

味,最使我們深刻是馳名潮式鹵水鵝和香煎蠔餅

等菜餚,現在想起不禁叫人垂涎欲滴。

盼望將來有更多的機會與彩頤居住戶嘆世界,感

受各國風情,盡顯潮人潮玩的一面!

潮汕感想

二零零八年一月份,天氣寒冷,當日氣溫只有十

二度,我懷著一股熱切期待返家鄉的心情,聯同

彩頤居一行四十人的住戶和兩位同工包括岑總經

理及服務經理黎姑娘,將寒冷的天氣溶化了,浩

浩蕩蕩往潮州這個古色古香之地出發啦!

第一天,我們往礐石遊覽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廟

宇—白花尖大廟及被譽為「粵東第一寶塔」的

九天玄女萬佛塔。從大廟及寶塔的建築,廟中供

奉滿天神佛,足見潮汕人極崇拜神佛及誠心的一

面。

最使我們感到印象深刻,歎為觀止的景點都是精

彩的第二天,吃過豐富的早餐,品嚐潮州粥後,

我們前往潮州古城遊覽,親臨中國四大古名橋之

一的湘子橋。湘子橋位於潮州古城的東門外,建

於宋代,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湘子橋橫跨

韓江兩岸,共有24個橋墩,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

情況下,在大江中建造這樣一座宏大的大橋,其

難度極高,故潮州民間有「仙佛造橋」的傳說,

實在使我們感到歎為觀止!在乘船暢遊韓江美景

途中,各人也不禁把握這道湘子橋依山傍水,景

色秀麗「高清」之畫面前拍照留念,擺出英姿凜

然的姿態。

Page 10: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1010旅遊新知

彩頤居服務經理馬詠儀

數一數手指,踏入回歸十周年已半年多,大家除

了仍在回味各項大型慶祝活動外,還會想起甚麼

呢?是否仍記得我們的回歸吉祥物?就給幾秒鐘

時間想一想吧‧‧‧無錯,就是每逢初夏,人人

都會慕名乘船出海,嘗試尋覓其芳蹤之「中華白

海豚」!

當各位特地乘風破浪向著大嶼山西北海域進發,

圍繞龍鼓洲和沙洲的海岸時,盼望一睹活潑中又

帶幾分害羞、一身灰白中又透出淡淡粉紅的「水

中尤物」,你們對牠們的了解有多少呢?今日就

讓我們上一課有趣的自然教育課吧!

中 華 白 海 豚 的 正 確 名 稱 為 「 印 度 太 平 洋 駝 背

豚」,顧名思義,牠們的踪跡可在印度洋和太

平洋找到。白海豚先生、小姐通常在東至南中國

海,西至非洲東岸及南岸、中東及印度洋沿岸,

南至澳洲北部!除中國的廈門、珠江口岸,近在

亞洲的台灣、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巴

基斯坦,遠至澳洲、中東的伊朗、伊拉克、沙地

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非洲及南非等地,都

有他們的「地盤」呢!由此可知這群受盡我們愛

戴的殺人鯨近親,原來並非只是出現於中國。

在1637年,探險家彼得‧文地已在珠江口發現這

種海豚的蹤影,成為了最早紀錄這個品種的西方

文獻;「中華白海豚」的稱號則是1757年,瑞士

旅行家Per Osbeck所改,此外,牠們還有「粉紅

海豚」之稱號;而廈門人則稱之為「馬祖魚」、

「鎮江魚」;而在清初時代的廣 州一帶 人 民,則

稱之為「白忌」、「海豬」…嘩!清朝?無錯,

不單在清朝,其實早於唐朝文獻中已有中華白海

豚的記錄,而事實上,白海豚可以說是我們的原

居民呢,只是我們於80年代前仍未有留意他們

罷!

從眾多關於「中華白海豚」的資料和相片中,我

們都會見到牠們大都是一個個族群出現的,到底

牠們是否如一般魚科類般喜歡群居呢?其實,

「中華白海豚」與人類一樣,是一種會懷胎產

子,以乳汁餵哺幼兒,也會保持身體恆溫,及以

肺來呼吸之哺乳動物;牠們在幼兒期斷奶後便會

離開母親,可以過獨立的生活。牠們大多時候都

會喜歡三五成群出沒,但有些時候亦會獨個兒行

動。另外,牠們亦沒有固定的伙伴。根據研究員

觀察,中華白海豚會經常與不同的海豚個體一起

生活。所以,他們既是獨行俠、又是喜歡聯群結

隊出沒的動物!

既然喜歡三五成群,豈不難以辨別他們是「邊個

打邊個」呢?那麼海洋公園之訓練員又怎樣辨別

牠們的身份呢?讓筆者為大家解開疑團吧!迷底

就在於海豚的背鰭。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每位

海豚先生、小姐的背鰭都相當獨一無二的,並沒

有一模一樣呢!留心觀察下,你會發現牠們的背

鰭通常都會有所不同,例如凹凸不同、疤痕、傷

痕或變型的部分亦有不同;而除了背鰭外,某些

海豚身體上可能也會有獨特的印記或疤痕,就好

像人類一樣,身上會有胎記親人辨認,而海豚亦

同樣可讓研究員辨認到牠們的身份。當然,有些

海豚身上的疤痕、標記十分顯而易見,讓我們於

海上一看便可以把牠認出;但大部分海豚的特徵

卻不一定是那麼明顯,故研究員需要先為牠們的

背鰭拍下照片,然後再細心觀察,才容易將牠們

身份確認出來。研究員都會將拍下的照片與相片

辨認目錄對照,看看該海豚曾否被紀錄過。

此外,「中華白海豚」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留意及

喜愛的地方,其中一項便是牠們可愛、活潑鬼馬

之個性。白海豚先生、小姐在海上就像有永遠用

不盡的能量,我們在海洋公園看到久經訓練的「

雜耍」,原來在牠們日常生活中亦不難發現!

中 華 白 海 豚

Page 11: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10 1110

花招一:躍身擊浪

當海豚跳出水面,整個身體再跌回水中,身旁便

會濺起大量水花。此動作實在需要花上大量體

力,而牠們的尾巴亦需相當有勁。直至目前為

止,科學家都未完全找到海豚窮盡氣力蹦蹦跳,

一時飛躍、一時彈跳之原因。有科學家推斷牠們

是藉有關動作把獵物嚇倒,方便獵食;又或是以

連串動作把背部致癢的寄生蟲除掉,就像我們搔

背一樣;更或是海豚社交禮儀的一種!

花招二:舉頭窺視

海豚垂直身體,再把自己的頭部突露出水面,以

觀察水面四周的環境。大家花多一點想像力,是

否覺得他就似在與我們打招呼呢!

牠們的花招實在太多,未能於此盡錄,不過如要

牠們停下來打聲招呼,又有甚麼辦法呢?餵食

物?大家知道牠們喜歡吃甚麼嗎?

據悉,有研究員就曾於牠們肚子內發現二十多種

海鮮,當中包括:黃花魚、獅子頭、黃姑及九肚

魚…實在歎為觀止,原來牠們的口味與人類又著

實相差不遠罷!不過對於一些如八爪魚、墨魚等

與甲殼類動物如蝦、蟹、貝殼類,牠們則似未感

興趣,未知是否太硬呢!

說了那麼多「中華白海豚」的資料,大家是否想

立刻乘船出海一睹他們的風采呢?大家心急相信

都是正常的,因再不動身探望牠們,相信過不多

久,海豚家族實在面對「絕種」危機呢!填海造

地、挖沙工程、油污、其他形形式式的海水污

染‧‧‧都令牠們無家可歸、無處容身,而食物

短缺、面對被捕獵等,使牠們生命受到威脅!

如果想繼續欣賞到牠們的風采,除了政府加強立

法、執法外,對下一代的教育、愛護環境、減少

污染及捕殺亦同樣重要!就由今日起一齊保護我

們回歸吉祥物吧!

Page 12: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1212健康情報

護理經理 鮑美蓮

香港人生活緊張,工作繁忙,在長期的生活壓力

下,大大小小的身體毛病隨之而生,最常見的都

市病,如胃痛、腹瀉、傷風等,很多時都被忽

略為「小意思」。但有否想過有許多所謂「小毛

病」。根源並不是因為身體機能出現毛病,而是

精神處於壓力下所產生呢﹗

若要在香港這地少人多的地方減壓,實在談何容

易,倘若真的能夠找到一處清幽的地方,又是否

能夠真的可以去除心中的煩思雜念呢?相信大家

都曾體驗過在夜闌人靜的晚上,躺在床上「身軀

在休息」但思想仍不斷重覆又重覆想着日間工作

的事呢!原來要真正令自己身心靈得以安靜,

「肉體」與「精神」必須取得平衡,互相配合。

近年很多人修練「瑜珈」,也是希望藉着身體與

精神上的結合,達至心境平和,身心舒暢。

究竟「瑜珈」是一門什麼學問呢?原來瑜

珈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由古老的印度

流傳到現今。「瑜珈」是YOGA的譯音,

其含義甚多,但也離不開「結合」、「加

入」之意,把精神和肉體結合為最佳的合一

狀態,集中注意力,使自己的思

想意志與行動混為一體,令生

命達至完全境界,故瑜珈並非

只是一種健身活動,更是一

種促進身心靈健康的運動。

瑜珈十分着重呼吸的協調,藉着專注着「呼」和

「吸」,將心中的煩思雜念去除,亦可減却日常

生活的壓力。若能保持姿勢的正確,身體便能慢

慢放鬆,緊張的精神亦得以舒緩。

瑜珈的好處實在不少,它不單能消除煩惱,維持

平穩姿勢,更能加強自信心,由於它屬於帶氧運

動,故對於加強心臟功能及燃燒過多的熱量,亦

有很大的幫助。

瑜珈的動作中,確實有不少屬於高危類別,所以

不得不提的是練習瑜珈一定要量力而為,以免造

成損傷,過份要求自己去做某些姿勢不但不能收

到預期效果,反而增加自己壓力,違反了瑜珈的

精神。在家中自行練習,而沒有專業導師的指

引,亦可能因為不懂得保護自己,或不懂

呼吸練習,而造出錯誤的動作,弊多於

利,而且無法和別人分享彼此的心得。

若發現做完瑜珈後感到身體某部份疼痛

或不舒服,應與導師相量分析動作是否

不恰當,或因身體其他問題,如情況沒有

好轉,亦應尋求醫療人員協助,如請教

物理治療師等。倘若真的因為姿勢

不恰當,應有的態度是學習正確

的方法,而非從此停止瑜珈的運

動。

話瑜珈

瑜 珈

Page 13: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12 1312

YOGA

練習瑜珈前,應避免進食大量食物,但卻要保持

喉部濕潤,以免呼吸道因太乾而受損。如有感

冒、發燒等疾病,亦須多作休息,不宜練習。瑜

珈本身是一種釋放身心靈壓力的健康運動,若要

得到預期效果,平日的生活模式亦應多加注意,

保持睡眠充足,避免煙酒,飲食節制,否則也只

是徒勞無功。

瑜珈有很多派別,而市面亦有不少瑜珈課程,

初 學 者 應 小 心 選 擇 , 量 力 而 為 ; 最 普 遍 的 有

「HATHA」、「HOT」、「ASHTANGA」等,各有

特色;導師的資歷也可能因來自不同國家而教法

有少許不同,故初學者應了解多些不同學校所教

授的派別,嘗試各種不同的課程,既可豐富自己

的知識,更能感受瑜珈的不同體驗。

無論你是初學者,或已經是一個瑜珈愛好者,都

需緊記瑜珈必須持之以恆,才可感受它的好處及

奧妙。今天,就踏出第一步,為自己編定一個瑜

珈練習表,一星期一至三次,不久將來,你便會

感到自己時刻精神奕奕,魄力過人。

瑜 珈

Page 14: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1414家居小百科

思悅軒日間.住宿康健中心 職業治療師

岑天恩.黃智恆

有時我們想起一個朋友、一套電影、一支歌總是

想不出名字來;到了超市卻忘掉要買點甚麼;忘

了錢包或鑰匙放到哪裡去。這些似乎都在驚嚇著

我們:「你的記憶力已經開始衰退!」許多人不

禁搖頭嘆息地問,為什麼這些「老人病」會發生

在只得四、五十歲的我們身上? 甚至是三十多歲

的年青人身上?近年來大眾對於老年癡呆症的認

知增加,一旦出現記憶力差的現象,大家多少都

會擔心自己已患上癡呆症或者認知障礙。

的而且確,在正常的生理退化中,年紀愈大,記

憶力、專注力、思考速度、思維彈性等都會每況

愈下。但根據研究發現,在這批「冇記性」的人

當中,每10個便有1個會發展成老年癡呆症。現

時,本港70歲以上長者中約有5%患上癡呆症,而

90歲以上則有30-40%,即是說,年紀愈大,患上

癡呆症的機會便愈大。

老年癡呆症是一種大腦神經系統退化性疾

病。患者在整體認知功能上,出現持續性

衰退之現象。老年癡呆症的臨床特徵,包

括記憶力衰退,判斷力降低,言語能力退

化,情緒困擾,行為、心理問題,及日常

起居照顧能力受損等。

除 了 老 年 癡 呆 症 , 近 年 興 起 一 個 醫 學 名 詞

「輕度認知障礙」,它有別於一般正常的記

憶力退化,患有輕度認知障

礙的人士所引致的記憶缺損

情況,是超出其年齡和教育

程度所限的正常標準,但其

嚴重性卻未足以構成患上老

年癡呆症的程度。患有輕度認

知障礙的人士在吸收新訊息、或回

憶剛學習的訊息方面,會面對很大的困難,與

此同時健忘的情形亦會頻密出現。根據國外最

新的研究結果,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65歲以

上長者,每年約有12-15%會演變為老年癡呆

症,比一般長者風險高5至7倍。

抗衰「腦」•腦力更生在最近一個月內,你有否出現過以下(摘自

《“醒”腦提神》2006)情況?如果有一半

情況出現,你有可能是患上老年癡呆症,應儘

速經私家醫生或政府醫生作初步診斷,再轉介

專科醫生(包括老人精神科,老人科或內科)

作出深入診斷:

1. 當你埋首工作時,亦能聽到周圍的人的談

論。

2. 你在出門後才發覺漏帶了東西,包括鑰

匙、錢包或文件。

3. 你花費很多時間在家中尋找需要的東西。

4. 當你有要事離開家走到街上時,突然忘記

了外出的原因。

5. 在商場購物時,忘記了取走找回的零錢。

6. 你曾把一個人當作是另一人。

7. 你曾經在乘坐地下鐵時,因為講電話而錯

過了站。

8. 你把上司或家人吩咐的工作完全忘記而受

到責備。

9. 你忘記了昨晚看過的電視劇劇情。

10. 你到超級市場時忘記了要買甚麼東西。

其實大家不必過份杞人憂天,偶爾的記憶力差並

不就等於患上老年癡呆症。不過,我們還是要正

視這樣的問題。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多得

科學的進步,近年對腦袋的研究告訴我們,藉著

有效的腦筋鍛鍊,我們仍可以使腦細胞活化及更

生。這項發現打破了以往認為成年人的腦細胞不

會有生長能力的觀念。正如健身操能強健體魄,

有科學家深信,活腦運動亦同樣能強壯腦細胞並

抵抗腦筋衰退。

活腦運動可增加氧氣、血液及氨基酸流量到大

腦,增強腦健康。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的一

個研究顯示,進行了5年記憶力訓練的長者(65-

90歲),平均記憶能力比不接受任何訓練的對照

組強75%。在另一個美國研究結果中,指出每星

期進行最少一次活腦運動的長者,患上老年癡呆

症的機會較沒有進行活腦運動的下降7%;若每星

期進行4次或以上健腦練習的長者,他們患上老年

癡呆症的機會更較每星期進行一次的下降50%。

由此可見,活腦運動可延緩大腦衰退,以減低患

上老年癡呆症的機會。

Page 15: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14 1514 心靈加油站

在我心目中,父親就是我的偶像。由小到大,每天父親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營營役役地工作;工作回家後,

雖然是疲憊不堪,但指導我與弟弟的功課,幫手做家

務,實在是一位廿四孝爸爸。不經不覺,我與弟弟都長

大成人,幾年前已有自己的家,搬離老家,父母亦享受

著休閒的退休生活,每逢過時過節,我與弟弟兩家人都

回到家中,聚首一堂,一起懷緬小時候的生活,每次總

是會有新的回憶內容,實在很開心!而父親亦終於可以偷

閒,把壞了的家電拆散研究及維修,獨個兒享受發明家

的生活;而母親仍繼續打理家頭細務,實在看不出他們

倆老已經是接近七十歲高齡了。

一年半前,有一天與母親在電話閒話家常時,知道父親

近來的脾性有些改變,雖然平時默默耕耘少說話的他仍

是少說話,但耐性及脾氣則變差了,作息時間亦有所改

變,睡覺的時間亦不穩定,當時我與母親都認為只是年

紀大了,只是一些的少問題,不以為已。但事隔二個月

左右,一天的早上,收到母親的來電,叫我同弟弟請

假,回家同父親看醫生,因為他全身沒有力,不能起

床,但堅決不入醫院,於是我與弟弟立即趕回家了解。

還記得,回到家中,看到父親睡著,馬上叫醒他,他瞪

開眼睛,眼神有點迷茫,還問我與弟弟為甚麼回來,他

嘗試起身,但按著腰間,感到痛楚,最終我們決定電召

救護車把他送院,當時從來沒有責罵我們的父親,也不

停責罵我們,實在判若兩人。

入院檢查後,原來父親左面盆骨位有骨折的情況出現,

同時腦部亦有退化的現象,已出現了老人癡呆症的症

狀。當時,實在想不到我們認識的父親好像一夜間失去

了很多記憶,而且日趨嚴重,入院第三天,連我「大

妹」的名字也說不出來,只不停說要去「返工」,否則

會被老闆「扣人工」,完全返回以前的世界裡,當時我

們一家都很傷心、徬徨及陌生。

到了現在,父親已到了長者院舍生活,定期接受職業治

療師及社工的導向訓練,有時很像小孩子般發脾氣,沉

醉在他的樂天世界中,但卻不能與我們一家人共享歡樂

回憶,我們只好用心重新建立新的片段。回想父親的轉

變,我實在有點內疚,因為他的轉變實在非一朝一夕,

實在是有先兆的,如果察覺到他的細微轉變,真是可以

及早預防,避免腦部退化得那麼快!

除了一般常見的記憶訓練或是拼圖遊戲,近年有

研究提倡一些活腦運動,過程中要用上視覺、嗅

覺、觸覺、味覺、聽覺,甚至於感覺(情感)之間的

聯繫,讓腦袋去經歷一些非常規性及不能預期的

情況。這樣的做法目的是要刺激腦細胞分泌營養

素,這些是腦細胞最佳的天然補品,用以強壯及

保養腦細胞自己。這樣的活腦運動並不是甚麼高

深的戲法,而是人人都容易學會及隨時隨地都可

以進行的新玩意。

就由一天的始末做起…

早上起床時,嘗試閉著眼睛離開床舖,在安全

的情況下,由房間走到廁所,憑著觸覺去尋找

腦中對房子的空間記憶。

刷牙或梳理頭髮時,嘗試用另一隻手進行。 如

你慣用右手刷牙,請今天試用左手吧!

先準備一套衣服,然後閉上眼睛,憑著觸覺及

對自己身體的感覺,試找出哪裡是褲管,哪裡

是衣袖,然後逐一穿上。

吃早餐時,先別看食物,嘗試憑嗅覺去辨別。

如果你平常習慣一邊用餐一邊與家人談話,又

或者喜歡一邊看電視,請嘗試用耳塞塞著耳

朵,感受一次寧靜的早餐時間。

嘗試改變一下你日常生活的程序或習慣。例如

你向來習慣換好衣服才吃早餐,今天變成先吃

早餐再換衣服;例如你習慣每天早餐吃油條和

白粥,今天試試改吃麵包和牛奶;又或者改變

一下原來慣坐的位置吧!

外出時,嘗試選一條不同的路或另一種交通工

具到你的目的地。

上車前,用手去摸袋中的零錢,憑藉觸覺去分

辨不同的幣值。

回到家門前,伸手入袋裡,嘗試用手指的觸感

去摸門匙並把門開啟。

吃晚餐時,閉著眼睛並捏住鼻子,用嘴巴和舌

頭去感覺食物的味道和質地。

要注意的是,每天只需選做一兩個活腦運動已足

夠,不必無時無刻都套用於日常生活中。此外,

這裡強調的是一些非常規性及不能預期的情況,

久而久之做得太純熟便失去效用,所以不要只重

覆做上一兩款,要經常轉換。假如你能夠為自己

創作一些天馬行空的聯繫活動,更加是最佳的活

腦運動! 現在就讓腦袋補一下吧!

《“醒”腦提神》(2006)。醫院管理局職業治療師統籌委員會、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香港老年癡呆症協會及香港職業治療學會。Katz, Lawrence C. (1999): Keep Your Brain Alive. New

York: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一位老人癡呆症患者的女兒

Page 16: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16

香港聖公會長者安居樂—彩頤居 九龍牛頭角彩霞道55號 電話:2799 8118 傳真:2750 7903

網址:www.cheers.org.hk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班組活動情報

彩頤居服務經理黎曉雯

出版及發行出版日期:2008年3月14日 督印人:岑家雄先生 印刷數量:5,000份

各式各樣動腦筋、腦筋急轉彎的遊戲於全球也牽

起熱潮,「數獨」更曾經成為風靡香港人一時的

遊戲之一,這些遊戲之目的在於訓練腦筋的靈活

性。不過,除了這些遊戲專門訓練腦筋外,有很

多活動還能跟隨自己本身的喜好和興趣,浸淫於

娛樂中又能令腦筋年輕!而「喜福會」亦一直嘗

試針對不同會員的興趣,提供各類型的班組活

動,讓他們選擇。

若會員對運動深感興趣,並想對該運動有更深入

的認識,喜福會曾舉辦游泳班、排排舞班、社交

舞班等,導師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令學員更容

易掌握之外,定時運動更有助血液循環及增生腦

細胞,增強學員的記憶力。

若會員喜歡靜態的活動,喜福會也有舉辦這類型

的活動,如時代曲及粵曲卡拉OK、讀書小組、

電腦班、插花班等等,會員不但能選擇感興趣的

活動,更能於玩樂之中保持社交活動,而社交活

動的重要性實在是無容置疑的。根據幾項有關機

能老化研究,與親人、朋友、照顧者保持密切來

往,積極參與日常活動,實有助腦部維持活躍和

靈活的狀態,改善長者的認知能力,可謂一舉兩

得。

若會員是動靜皆宜的能手,多元化的「球棋群英

會」-乃喜福會恆常班組活動之一,便可一次

過滿足會員多個願望。每星期我們也不難發現禮

堂內傳出打康樂棋、乒乓球、甚至打網球的聲

音,不用驚訝,這就是「球棋群英會」正在進行

中。班組設有各種棋類如波子棋、康樂棋外,還

設有乒乓球設備,而最近更新增設了體感式遊戲

機Wii與Wii Fit,內裡有模擬不同運動的遊戲如網

球、保齡球、高爾夫球等,會員不但能夠自由參

加,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這些活動更可訓練腦

筋,保持腦部靈活。

除了各式各類的興趣班組外,喜福會亦會定期舉

辦境內與境外旅行,會員既可擴闊生活圈子、增

廣見聞,又可有益身心、紓緩壓力,腦筋自然保

持年輕。

因此,想你的生活更多姿多采,保持腦筋靈活,

謹記密切留意喜福會活動的最新消息!想知道最

新班組情況,歡迎致電27998118查詢。

Page 17: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
Page 18: 專家專題...專家專題 04 編輯小組 對於照顧者來說,需要照顧一個患有老人癡呆症 的患者,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時都收到 不少家人的分享,都感到很無助、困難及氣餒;有的甚至精神異常、日夜顛倒、以及出現遊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