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威權制度的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研究:一般性研究框架芻議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童涵浦 本文所提出的框架旨在分析威權國家中的權力分享制度(Power-Sharing Institutions )與籠絡制度 Cooptation Institutions)對威權政體的政權存續(regime survival),經濟表現,與經濟政策制定所產 生的不同效果,並對這些差異提出解釋。 一、 威權主義的文獻 威權主義文獻在近幾年的成長是驚人的。除了在量上的增長,在質上,從近年來相當數量的文獻 由政治學的頂級期刊或重要的大學出版社付梓來看 i ,此一文獻是目前政治學發展的重心之一,對這一 塊研究的細心耕耘將會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在汗牛充棟的威權主義研究中,其中兩支特別重要的發展 ──一支為在此簡稱為承諾學派(Commitment School)的文獻,另一支則為制度學派 ii 。前者的發展 圍繞著兩位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 James A. Robinson──所提出的概念,獨裁者的承諾問題 Commitment Problem),為核心,並且被反覆應用在許多不同的議題上(Acemoglu, 2003; Acemoglu and Johnson, 2005; 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0, 2006)。對 Daron Acemoglu James A. Robinson 說,獨裁者無法對被統治者提出任何可信的承諾,不管是稅率的制定,或是財產權的保障;因為在缺 乏制度性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與定期競爭性選舉的情況下,獨裁者可以任意的打破先前的承 諾。此一觀點的經濟意義極為明顯,在對財產權保障缺乏信心之下,國內與國際的私人投資者必將卻 步,而勞動者也不可能全力以赴,其結果便是經濟表現不如其他具備權力制衡制度的經濟體。這個觀 點在最近得到其最激進的表述。Acemoglu Robinson 在他們去年出版的的新書──《為何某些國家 一敗塗地?權力,繁榮,與貧窮的起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中,認為中國大陸目前的經濟成長與過去蘇聯式的成長並無二致,依賴的是對勞工的壓制與資源 的動員,而非來自對人們內在經濟動機的驅動。(Acemoglu and Robinson, 2012: 94)猶有甚者,他們 更認為若中國政府不開始進行政治改革,中國大陸目前的榮景將會是短命的。 iii 在政治上,承諾學派 與本框架的理論出發點相左。在承諾學派的模型中,制度是沒有角色的 iv ,富人與窮人間──同時也 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分配衝突才是威權政體存續與崩潰的關鍵因素。 相對的,威權主義文獻中的制度學派則採取了相反的觀點。表 1. 按照年份羅列了近年來威權主 義文獻中幾篇主要的作品與他們對威權制度的界定。同時,接續本計畫書上述的觀點,我進一步將威 權制度所指涉的對象區分為內圈(推選人團)與外圈(無參政權者),並以此標準梳理文獻。 1. 威權主義主要文獻中的制度分析 文獻 所分析的制度 制度的效果 內圈或外圈 依變量 Lazarev (2005) 官僚制度 官僚體制中的升遷契約執行 Contract Compliance內圈 政權存續 Gandhi and Przeworski (2006, 2007) 立法機構與政黨 籠絡(Co-opt)體制外勢力 外圈 政權存續 Brownlee 2007政黨 籠絡或壓制對手 內圈 政權存續

PEA CHN Tung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hanstung/Research_5_files/PEA_CHN_Tung.pdf · 式來分析這兩種制度機制: 圖 1. 分析框架圖示:制度效力與政治支持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威權制度的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研究:一般性研究框架芻議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童涵浦 本文所提出的框架旨在分析威權國家中的權力分享制度(Power-Sharing Institutions)與籠絡制度(Cooptation Institutions)對威權政體的政權存續(regime survival),經濟表現,與經濟政策制定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並對這些差異提出解釋。 一、 威權主義的文獻 威權主義文獻在近幾年的成長是驚人的。除了在量上的增長,在質上,從近年來相當數量的文獻

由政治學的頂級期刊或重要的大學出版社付梓來看i,此一文獻是目前政治學發展的重心之一,對這一

塊研究的細心耕耘將會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在汗牛充棟的威權主義研究中,其中兩支特別重要的發展

──一支為在此簡稱為承諾學派(Commitment School)的文獻,另一支則為制度學派ii。前者的發展

圍繞著兩位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與 James A. Robinson──所提出的概念,獨裁者的承諾問題(Commitment Problem),為核心,並且被反覆應用在許多不同的議題上(Acemoglu, 2003; Acemoglu and Johnson, 2005; 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0, 2006)。對 Daron Acemoglu與 James A. Robinson來說,獨裁者無法對被統治者提出任何可信的承諾,不管是稅率的制定,或是財產權的保障;因為在缺

乏制度性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與定期競爭性選舉的情況下,獨裁者可以任意的打破先前的承諾。此一觀點的經濟意義極為明顯,在對財產權保障缺乏信心之下,國內與國際的私人投資者必將卻

步,而勞動者也不可能全力以赴,其結果便是經濟表現不如其他具備權力制衡制度的經濟體。這個觀

點在最近得到其最激進的表述。Acemoglu 與 Robinson 在他們去年出版的的新書──《為何某些國家一敗塗地?權力,繁榮,與貧窮的起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中,認為中國大陸目前的經濟成長與過去蘇聯式的成長並無二致,依賴的是對勞工的壓制與資源

的動員,而非來自對人們內在經濟動機的驅動。(Acemoglu and Robinson, 2012: 94)猶有甚者,他們更認為若中國政府不開始進行政治改革,中國大陸目前的榮景將會是短命的。iii在政治上,承諾學派

與本框架的理論出發點相左。在承諾學派的模型中,制度是沒有角色的iv,富人與窮人間──同時也

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分配衝突才是威權政體存續與崩潰的關鍵因素。 相對的,威權主義文獻中的制度學派則採取了相反的觀點。表 1. 按照年份羅列了近年來威權主義文獻中幾篇主要的作品與他們對威權制度的界定。同時,接續本計畫書上述的觀點,我進一步將威

權制度所指涉的對象區分為內圈(推選人團)與外圈(無參政權者),並以此標準梳理文獻。

表 1. 威權主義主要文獻中的制度分析 文獻 所分析的制度 制度的效果 內圈或外圈 依變量

Lazarev (2005) 官僚制度 官僚體制中的升遷契約執行 (Contract Compliance)

內圈 政權存續

Gandhi and Przeworski (2006, 2007)

立法機構與政黨 籠絡(Co-opt)體制外勢力 外圈 政權存續

Brownlee(2007)

政黨 籠絡或壓制對手 內圈 政權存續

Gandhi (2008b)

立法機構與政黨 籠絡(Co-opt)體制外勢力 外圈 經濟表現

Magaloni (2008)

政黨 權力分享 內圈 政權存續

Kim and Gandhi (2010)

立法機構與政黨 籠絡勞工 外圈 對工人的撫

Wright (2008a)

立法機構 可 信 的 權 力 制 約 ( Credible Constraint)

外圈 經濟表現

Gehlbach and Keefer (2011)

政黨 權力分享,解決潛在反叛者之集

體行動問題 內圈 經濟表現

Tung (2011) 官僚制度 權力分享 內圈 貿易政策 Charron and Lapuente(2011)

政黨 導入民意 外圈 政府品質

Boix and Svolik (2012)

立法機構 權力分享 內圈 政權存續

此表自然無法窮盡所有相關的文獻,但這裡所羅列的文獻皆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同時也最大程度呈現

了目前威權制度文獻中多樣的觀點。很清楚的是,多數文獻關心的問題(應變量)不外乎威權政體的

存續與經濟表現,但在理論觀點上則有著內圈與外圈的差別。至於內圈與外圈制度何者較為重要,目

前文獻則尚未有人觸及v。概括而言,本框架與既有威權主義文獻的對話一方面在理論上承襲制度學派

對威權制度的重視而對承諾學派有所批判,在另一方面則進一步推展制度學派的研究議程,評估兩種

不同制度的相對效應。 二、拆解威權體制:『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兩個制度機制 近年來,結合了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威權政體再度成為比較政治的熱門議題(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6; Boix, 2003; Brownlee, 2007; Bueno de Mesquita et al., 2003; Gandhi, 2008a; Levitsky and Way, 2010; Magaloni, 2006; Ramseyer and Rosenbluth, 1995; Slater, 2010; Svolik, 2012; Wintrobe, 1998)。不同與早先一批學者對威權政體的描述性與類型學研究(Linz, 2000),此一世代的威權政體研究側重獨裁者與被統治者間的博弈與策略性互動。承襲了理性選擇制度主義(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對制度的主要理解(Shepsle, 2005),此一文獻一方面將威權國家中的政黨與常被視為橡皮圖章的立法機構 (如中國大陸的人民大會)等仿民主制度理解為上述策略性互動的結果;另一方面,從比較威權主義(Comparative Authoritarianism)的角度出發,這些制度亦被視為外生(exogenous)的限制或賽局形式,用以解釋不同的威權政體在諸如政體存續時間長短與經濟成長率高低等政經結果

上的差異。vi具體而言,此一文獻的結論是,威權政體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其政體存活的時間越長(Gandhi and Przeworski, 2007; Magaloni, 2008),經濟表現越好(Gandhi, 2008b; Gehlbach and Keefer, 2011; Wright, 2008),經濟政策的整合度越高(Tung, 2011)。但為何威權制度有這些效果?文獻指出了兩個可能的答案:『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兩個制度機制。vii 在理論的層次上,兩者所涉及的行為者與因果機制具有相當的差異性。部份借用了目前分析威權

政體常見的推選人團理論(Selectorate Theory)(Bueno de Mesquita et al., 2003) ,圖 1. 以一簡要的圖

式來分析這兩種制度機制:

圖 1. 分析框架圖示:制度效力與政治支持

圖 1. 的右半部呈現了推選人團理論的主要觀點。在一個威權體制中,推選人團中勝出的一部分組成了贏家聯盟(winning coalition)並推舉出獨裁者。易言之,獨裁者乾綱獨斷的權力基礎穩固與否,相當程度取決於贏家聯盟的政治支持,而權力分享(Power-Sharing)制度便是為了要鞏固此一支持的機制設計。另一方面,權力分享制度之所以得以維繫──亦即,獨裁者不會在贏家聯盟決定支持他/她

之後翻臉不認人;或者,用契約理論的語言來說,雙方的關係性契約得以自我執行(Self-Enforcing) ──仰賴於權力分享制度協助贏家聯盟克服了集體行動的難題,從而保持了叛變的可能性與獨裁者對 制度的尊重。(Gehlbach and Keefer, 2011) 另一方面,圖 1. 的左半部則納入推選人團理論所未考量的部份,矯正了該理論過於菁英論的偏

差viii。事實上,不管是從理論還是經驗的角度,威權政體“政治存續的邏輯”都不可能只依靠菁英層

次的權力分享。威權體制外的行動者──包括推選人團中的輸家與外於此一團體的無參政權者(The Disenfranchised)──雖然沒有制度性的管道可以影響威權政體的整體運作,卻能夠在特定條件下(比方說,若他們能克服集體行動的問題),對獨裁者與贏家聯盟形成『革命限制』(Revolution Constraint),並影響政體運作與他們制定政策時的理性計算。(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6; Gallagher and Hansen, 2009)同時,如同獨裁者透過與贏家聯盟分享權力來鞏固政權,為了反制來自體制外的革命威脅,除了各種壓制性的手段外(Slater and Fenner, 2011),獨裁者亦可能透過資源分享等籠絡的手段來達到此一目的。而籠絡(Cooptation)制度正是為了使獨裁者的資源分享承諾可信的重要設計。(Gandhi, 2008a ; Kim and Gandhi, 2010)此處必須說明的是,籠絡制度與圖中的甄補機制的差異在於,前者指涉的純粹是資源的轉移,而後者牽涉的是統治集團成員身分(Membership)的定義。 雖然這兩個威權主義文獻所提出的制度機制為我們提供了解與重新審視威權制度的分析框架,但

同時也留下了更多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為了填補文獻留下的空隙,本研究設定了三個核心議題: 1. 『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這兩個制度機制的相對效果為何? 2. 對這兩個制度機制的研究為比較威權主義文獻貢獻了什麼新的分析角度? 3. 如何解釋不同威權政體在制度組合上的差異,以及個別政體在不同制度組合間的變遷? 簡而言之,第一個議題要問的是,對於本框架所設定的三個解釋目標──政權存續,經濟表現,

與經濟政策制定──而言,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哪一個更為重要?現階段的文獻多數認為兩者的

存在共同發揮了正向的效果ix,但並未進一步追問何者的效果對於上述的幾個目標更為關鍵。此一議

題的重要性在於,分判兩者的差異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制度如何影響威權政體的存續以及具體表

現。針對此一問題,本框架將提出權力分享制度較籠絡制度更為重要的假說。以圖 1. 中的『甄補機制』──將無參政權者納入推選人團的機制──為理論建構的核心,本計畫將論證,籠絡制度不足

對於政權穩定的負面影響可以被甄補機制的效果抵消,但權力分享制度的缺乏卻沒有其他機制可以替

代。其中的關鍵在於,甄補機制給予無參政權者一個預期的心理,從動態的角度來看,此一心理可以

相當程度抵消他們對政權的不滿。就推選團內的關係而言,由於推選團成員已在權力圈內,獨裁者已

無直接分享權力外的其他工具可使用。這也是為何權力分享機制享有第一階(first-order)的重要性,因其無可取代。 其次,在確定這兩個制度機制在效果上的差異後,本計畫將更進一步論證:若我們將制度設計視

為連續的變量,它們的排列組合將可為威權體制的類型學帶來新的理論視角與經驗檢證的基礎。我們

首先注意到,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分別對應了威權政體面臨的兩個威脅:內部政變與外部革命。

但基於資源的有限性,一個威權政體不可能同時投注等量的資源來處理這兩種威脅;換言之,兩者的

關係是相互取代的。基於上述的理論觀點,圖 2. 呈現了威權制度的可能性邊界(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al Possibility Frontier)x。

圖 2. 威權制度的可能性

橫軸與縱軸分別代表缺乏權力分享(簡稱為 P風險)與缺乏籠絡(簡稱為 C風險)所導致的政權存續風險。由於兩種制度的相互取代性,可能性邊界的曲線凸向原點(convex to the origin);亦即當獨裁者增加對籠絡制度的投入後,他/她必須相應減少對權力分享制度的投入(反之亦然),但所能減少的邊際空間亦將逐漸縮小xi。既然這條曲線是可能性邊界,這條曲線上的任何一點所代表的是在特定風

險程度下允許的制度組合。為了給此一理論框架提供一些現實世界的血肉,以權力分享的規模為分類

標準,我們可以在威權制度可能性的邊界上列舉出幾個不同的威權政體類型xii:從權力分享規模最小

的個人式威權,規模稍大的寡頭式威權,官僚軍事威權,一直到單一政黨威權。個人式威權體制中的

權力集中在獨裁者身上,因此,要將政權風險維持在一定程度之內,他/她可以投注更多的資源在籠

絡制度上。相對的,在權力分享制度相對完整的單一政黨威權體制中,籠絡制度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當然,在類型與類型之間的線段上還存在著許多不同變化。比方說,依 Linz(2000)的經典分類,單一政黨威權體制至少還可以分成單一政黨獨霸制(Single-Party Predominance)與眾星拱月型的單一政黨制(Single Party, Minor Partners)。 另一方面,圖中兩條由左上至右下(downward sloping)的直線代表的則是政權所能承擔的整體

存續風險(亦即兩種風險──P 風險與 C 風險──的總和),其與制度可能性邊界相切的點代表了風險極小化或最有『效率』(efficiency)的制度xiii。但兩種風險間的替代率──亦即切線的斜率,每降低

一單位 C風險所增加的 P風險,夾角為 45度的切線意味著一單位的 P風險可取代一單位的 C風險──依不同國家而異。換言之,對於擁有不同替代率的國家而言,極小化風險的制度組合也不同。但威

權政體間的差異並不僅是風險替代率,它們之間的制度化程度也不盡相同,也因此它們所面臨的存續

風險也是不同的。

圖 3. 政權風險與制度化程度

以中國大陸與北韓為例,圖 3. 呈現了整體制度化程度的差異如何被納入本計畫的理論框架中。 北韓的個人式威權在制度化的程度上很明顯的遠低於中國大陸。也因此其政權所面對的整體國內風險xiv也

遠大於後者;圖 3. 中北韓的可能性邊界也相應的往外推,代表整體風險的增加。 綜合上述的分析,本研究架起了一個比較威權主義的新理論框架。一方面,從橫向的跨國(威權

政體)比較來看,與僅透過描述性觀察與歸納的類型學相比,威權制度的可能性邊界與風險替代率提

供了理解這些不同政體的理論基礎與經驗研究的依據。另一方面,從縱向的跨時比較來看,這個框架

同時也描繪了威權體制演化的可能軌跡。更重要的,這個分析框架對於目前關於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

學較少觸及的經濟政策制定議題具有十分直接的參考性xv。原因在於,即便享有同樣制度化程度的兩

個政體,它們也有可能因為風險替代率與制度組合的不同,而制定出不同的經濟政策。權力分享制度

與籠絡制度所牽涉的行動者不同,因此獨裁者選擇向哪一邊靠攏具有十分明顯的分配意義與經濟政策

意涵。 最後,除了客觀呈現不同政體在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兩個面向上的差異之外,本計畫更將追

問,是什麼原因決定了各個威權政體在制度可能性邊界上的位置,以及它們在邊界上的移動。從制度

效率的角度來看,邊界上的位置決定於 P風險與 C風險的替代率,但替代率又是被何因素決定?針對此一問題,本計畫將提出以圖 1. 中的『甄補機制』為核心的理論與假說。如前所述,相對於權力分享制度,籠絡制度的缺失可以被甄補機制的效果抵消;換言之,某威權政體的甄補機制的排他性越低

(高),其風險替代率也就越高(低),該政體發展出類似威權政黨的機會便越高(低)。另一方面,

此一機制亦可應用於解釋個別威權政體的變遷。亦即,當某個政體的甄補機制發生變化時,其制度組

合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此一議題的重要性在於,當多數轉型的文獻集中於分析由威權至民主的轉型

時,威權政體自身的調整,以及從某種威權政體類型轉變到另一種威權類型的過程一直是轉型學

(Tansitology)界未給予足夠注意力的議題(Geddes et al., 2012)。其中的原因除了民主化浪潮的現實

政治發展吸引了多數學者的目光外,一個理論上的理由是,許多人接受了 Acemoglu and Robinson(2000)的觀點──若獨裁者做出的小幅讓步會被詮釋為示弱,而且由於專制政權無法做出有效承諾,這些讓步也不會為具有革命潛能的團體接受──,因而認為獨裁者無法進行漸進式的政治改革,

他/她必須在壓制與完全民主化間做出選擇。本計畫認為此一文獻過份強調了獨裁者的承諾問題

(Commitment Problem),因而不但忽視了制度在威權政治中的意義,也忽略了威權體制在不同制度可能性間的變遷。 三、中國研究與國家社會關係的政治經濟學 對研究中國大陸的學術社群而言,威權主義文獻的發展提供了中國研究這一次領域對整體政治學發展做出貢獻的絕佳機會。目前威權主義文獻雖多為強調一般性的形式理論以及跨國的統計經驗研

究,但實際上,此一社群中的學者各有其區域專長,且其研究也多為對這些區域之政治經驗的反省。

此一文獻中的主要著作仍缺乏以中國大陸為經驗基礎的研究。本研究基於此一認識,計畫在回答上述

研究議題的同時,將中國大陸的發展經驗帶入主流的研究社群之中。 本研究同時也對照著目前中國研究文獻的一個重要辯論。長期以來,中國政治的研究(特別是政

策制定與決策機制等議題)一直是以九零年代初期 Lieberthal(1992)所提出的碎裂式威權主義(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為主要框架。在中國大陸的後毛時期,經歷十年左右的改革開放後提出,到了中國大陸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歷十年,社會日益多元化的今日,該框架的適用性開始受到嚴

厲的挑戰。首先,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大陸研究隱約出現了一個「社會學的轉向」。易言之,多數

研究者的焦點從對領導人的派系,政府組織運作等議題轉移到對新興社會行動者本身與他們對政策的

影響。這些新興社會行動者的例子包括行業協會(Deng and Kennedy, 2010; Kennedy, 2005),個人政策企業家(Mertha, 2009; Zhu, 2008)以及非政府組織(Mertha, 2008; Schwartz, 2004; Xu et al., 2005)等等。很明顯的是,這些個人或組織的成員在原先的碎裂式威權主義框架中是沒有角色的。在 Lieberthal框架中,威權主義只在黨國體制的內部是碎裂的,但對於毫無政策影響力的社會成員而言卻是鐵板一

塊。相對於 Lieberthal 框架,為了呼應文獻中的社會學轉向,以及在分析上給予這些新興社會行動者一個位置,Mertha(2009)提出了第二代的碎裂式威權主義(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2.0)。 在Mertha(2009)一文中,作者透過個案研究來論證,雖然中國大陸至今在政治上未有根本性的

變革,但在社經變遷逐漸加劇的背景下,許多官僚機構出現了力有未逮(Agency Slack)的情況而使許多過去被排除在決策圈外社會行動者得以發揮政策影響力。但此一發展在最近則受到來自 Gilley(2011)的挑戰xvi。從方法論上,該文強而有力的指出Mertha(2009)在案例上的選擇偏差(Selection Bias)與社會學轉向的文獻未清楚區分國家策略性的回應社會偏好與社會偏好決定(cause)國家政策的差別。 對 Gilley(2011)而言,中國的國家仍毫無疑問的凌駕於社會之上,因此,若中國大陸的威權真的是碎裂的,此一現象也只停留在黨國體制的內部。 在本理論框架下,此一有關中國大陸國家社會關係的辯論將被拉到另一個層次上。從本計畫的角

度來看,以Mertha(2009)為代表的社會中心論明顯忽略了威權政體在面對社經變遷時可以展現的彈性。因此,表面上看來是社會對國家的穿透,事實上卻十分可能是國家的策略。另一方面,Gilley(2011)所整理的國家主導論也必須小心是否滑入早期推選人團理論中過於菁英論的偏差。(Gallagher and Hanson, 2009)為了使此一辯論朝向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本計畫提出了一個在社會與國家之間更為平衡的理論框架,並透過對甄補機制的研究來掌握威權政體在不同制度組合間的移動(圖 2.的威權制度可能性)。

參考文獻 吳玉山,2007。〈宏觀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蘇東與東亞模式的揉合〉,收錄於徐斯儉與吳玉山等合著,《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 徐斯儉、吳建忠。2011。〈在治理改革中走向民主:浙江溫嶺鄉鎮人大參與式預算之個案研究〉,《中國大陸研究》,54卷 1期,頁 1-28。 Acemoglu, Daron. 2003. "Why Not a Political Coase Theorem? Social Conflict, Commitment, and Politic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1: 620-652. Acemoglu, Daron and Simon Johnson. 2005. "Unbundling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3(5): 949-995. Acemoglu, Daron and James A. Robinson. 2000. "Democratization or Repress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4(4-6): 683-93. Acemoglu, Daron and James A. Robinson. 2006.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cemoglu, Daron and James A. Robinson. 2012.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Aidt, Toke S. and Martin Gassebner. 2010. "Do Autocratic States Trade Less?"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4(1): 38-76. Bates, Robert H. 1981. Markets and States in Tropical Africa: The Political Basis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ix, Carles. 2003. Democracy and redistribution. Cambridge, UK;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ix, Carles and Milan W. Svolik. 2012. "The Foundations of Limited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Commitment, and Power-sharing in Dictatorships." Mimeo. Brownlee, Jason. 2007. Authoritarianism in an Age of 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z, Lawrence J. 2002. "Political System Transparency and Monetary Commitment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6(4): 861-+. Bueno de Mesquita, Bruce and Alastair Smith. 2009. “Political Survival and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ang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2(2): 167-197. Bueno de Mesquita, Bruce, Alastair Smith, Randolph M. Siverson, and James D. Morrow. 2003. The Logic of Political Survival.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anavire-Bacarreza, Gustavo and Jorge Martinez-Vazquez. 2012. “Reexamining the Determinant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What Is The Role of Geography?”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Working Paper 12-11. Charron, Nicholas and Victor Lapuente. 2011. “Which Dictators Produce Quality of Government?”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46: 397-423. Cheibub, José Antonio, Jennifer Gandhi, and James Raymond Vreeland. 2010.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Revisited.” Public Choice 143: 67-101.

Clague, Christopher, Keefer, Philip, Knack, Stephen, & Olson, Mancur. 1996. “Property and Contract Rights in Autocracies and Democrac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2): 243-276. Deng, Guosheng and Scott Kennedy. 2010. “Big Busines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Lobbying in China: The Paradox of Contrasting Styles.” China Journal 63: 101-125. Djankov, Simeon, Edward Glaeser,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 Andrei Shleifer. 2003. “The New Comparative Economic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1: 595-619. Ezrow, Natasha M. and Erica Frantz. 2011. “State Institutions and the Survival of Dictatorship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65(1): 1-13. Gandhi, Jennifer. 2008a. Political Institutions under Dictatorship.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ndhi, Jennifer. 2008b. "Dictatori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9(1): 3-30. Gandhi, Jennifer and Adam Przeworski. 2006. "Cooperation, Cooptation, and Rebellion under Dictatorships." Economics and Politics 18(1): 1-26. Gallagher, Mary and Jonathan Hanson. 2009. “Power Tool or Dull Blade? Resilient Autocracy and the Selectorate Theory.” Mimeo. Gallup, John Like, Alejandro Gaviria, and Eduardo Lora. 2003. Is Geography Destiny? Lessons from Latin America. Palo Alto,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Gandhi, Jennifer and Adam Przeworski. 2007.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and the Survival of Autocrat."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0(11): 1279-1301. Geddes, Barbara. 2003. Paradigms and Sand Castles: Research Desig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Geddes, Barbara, Joseph Wright, and Erica Frantz. 2012. “New Data on Autocratic Regimes.” Working Paper. Geddes, Barbara, Joseph Wright, and Erica Frantz. 2013. “New Data on Autocratic Breakdown and Regime Transitions.” Working Paper. Gehlbach, Scott and Philip Keefer. 2011. "Investment Without Democracy: Ruling-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redible Commitment in Autocrac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9: 123-139. Gerring, John. 2007. Case Study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lley, Bruce. 2011. “Paradigms of Chinese Politics: Kicking Society Back Out.”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70): 517-533. Hadenius, Axel and Jan Teorell. 2007. “Pathways from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Democracy 18(1): 143-157. Heimer, Maria. 2006. “Field Sites, Research Design and Type of Findings.” in Maria Heimer and Stig Thøgersen, eds. Doing Fieldwork i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llyer, James R. and B. Peter Rosendorff. 2012. “Do Human Rights Agreements Prolong the Tenure of Autocratic Ratifi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s 44(3): 791-811. Jefferson, Gary H. and Jun Zhang. 2012. “A Property Rights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Reform.” Paper presented in the Third World Conference on Sinology. Jensen, Nathan, Edmund J. Malesky, and Stephen Weymouth. 2012. “Unbu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itarian Legislatures and Political Risk.” Mimeo. Kennedy, Scott. 2005. The Business of Lobbying in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m, Wonik and Jennifer Gandhi. 2010. "Coopting Workers under Dictatorship."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72(3): 646-658. Laitin, David D. 2002.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State of the Subdiscipline” 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V.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ew York: Norton. Lazarev, Valery. 2005. "Economics of One-Party State: Promotion Incentives and Support for the Soviet Regime."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47: 346-363. Levitsky, Steven and Lucan A. Way. 2010.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Hybrid Regimes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Lianjiang and Kevin J. O’Brien. 1996.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 22(1): 28-61. Lieberthal, Kenneth G. 1992.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s.” In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Eds.) Kenneth Lieberthal and David Lampt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eberman, Evan S. 2005. “Nested Analysis as a Mixed-Method Strategy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9(3): 435-452. Linz, Juan J. 2000.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Lu, Yi. 2011.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Trade Expans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ivate Firms.”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9(2): 231-254. Magaloni, Beatriz. 2006. Voting for Autocracy: Hegemonic Party Survival and its Demise in Mexico.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galoni, Beatriz. 2008. "Credible Power-Sharing and the Longevity of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1(4/5): 715-741. Mansfield, Edward D., Helen V. Milner, B. Peter Rosendorff. 2000. "Free to Trade: Democracies, Autocrac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 305-321. McGuire, Martin C. and Mancur Olson, Jr. 1996. "The Economics of Autocracy and Majority Rule: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Use of Forc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4: 72-96. Mertha, Andrew C. 2008. China's Water Warriors: Citizen Action and Policy Chang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ertha, Andrew C. 2009.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2.0': Political Plur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Policy Process.” China Quarterly 200: 995-1012. Nathan, Andrew J. 2003.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14(1): 6-17. O’Brien, Kevin J. 1994. “Agents and Remonstrators: Role Accumulation by Chinese People’s Congress Deputies.” China Quarterly 138: 359-380. O’Brien, Kevin J. 1996. “Rightful Resistance.” World Politics 49(1): 31-55. Pepinsky, Thomas B. 2013. “ The Institutional Turn in Comparative Authoritarianism.”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forthcoming. Persson, Torsten and Guido Tabellini. 2003.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onstituti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Roeder, Philip G. 1993. Red Sunset: The Failure of Soviet Pol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Jonathan. 2004. “Environmental NGOs in China: Roles and Limits.” Pacific Affairs 77(1): 28-49. Shepsle, Kenneth. 2005.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In R.A.W. Rhodes, Sarah A. Binder and Bert A. Rockman,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xford [Engl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irk, Susan L. 1993.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later, Dan. 2010. Ordering Power: Contentious Politics and Authoritarian Leviathans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later, Dan and Sofia Fenner. 2011. “State Power and Staying Power: Infrastructure Mechanisms and Authoritarian Durabil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65(1): 15-29. Smith, Benjamin. 2005. “Life of the Party: The Origins of Regime Breakdown and Persistence under Single-Party Rule.” World Politics 57(3): 421-451. Svolik, Milan W. 2009. "Power Sharing and Leadership Dynamic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3(2): 477-494. Svolik, Milan W. 2012. The Politics of Authoritarian Rule.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unø, Mette. 2006. “In the ‘Field’ Together: Potentials and Pitfalls i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Maria Heimer and Stig Thøgersen, eds. Doing Fieldwork i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Tung, Han-Pu. 2011. Protection for Sale, Chinese Style: Promotion, Politics, and Trade Policy Determination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Wintrobe, Ronald. 199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ictatorship. Cambridge, UK;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right, Joseph. 2008a. "Do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Constrain? How Legislatures Affect Economic Growth and Inves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2(2): 322-343. Wright, Joseph. 2008b. "To Invest or Insure? How Authoritarian Time Horizons Impact Foreign Aid Effectivenes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1(7): 971-1000. Wright, Joseph and Abel Escribà-Folch. 2012.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and Regime Survival: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and Subsequent Autocrac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2(02): 283-309. Xu, Hua, Yi Zeng, Allen F. Anderson. 2005. “Chinese NGOs in Action against HIV/AIDS.” Cell Research 15(11-12): 914-918. You, Jiaxing and Guqian Du. 2012. “Are Political Connections a Blessing or a Curse? Evidence from CEO Turnover in China.”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2): 179-194. Zhu, Xufeng. 2008. “Strategy of Chinese Policy Entrepreneurs in the Third Sector: Challenges of ‘Technical Infeasibility’.” Policy Science 41: 315-334.

i 從參考書目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政治學方面,近 5年的文獻中有數篇文章發表在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與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同時,許多該主題的專書也是由知名的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ii 威權主義的文獻當然不限於這兩支目前較受矚目的流派。較早的文獻如 McGuire and Olson(1996)所提出的經典論證:

作為定居式(stationary)盜匪的獨裁者(特別是那些未享有豐沛天然資源的威權政體),相對於漫遊式(roving)的獨裁者,

將會為了更有效率的向其公民徵稅而致力發展經濟。其間的關鍵在於獨裁者的時間水平(time horizon)有多長,或者用較

為技術性的語言來說,獨裁者對未來收益的折算率(discount rate)有多小。此一概念對後來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有

相當大的影響。(Wright, 2008b)另一方面,亦有相當比例的文獻處理的是民主與威權的差異與其效果。比方說飽受爭議

的民主和平論,貿易量的多寡(Aidt and Gassebner, 2010),貿易政策的開放性(Mansfiled et al., 2000),以及匯率體制

(Exchange Rate Regime)的選擇(Broz, 2002)等等。但這些文獻對威權政體的理解無疑是十分簡化的(基本上只是強調

威權政體較不受民意的牽制),當然對威權政體中的制度亦未投注足夠的注意;因此本文並未對這一塊文獻做過多的回顧。

最後,本文未著墨的部份還包括另一塊與本研究相關性較薄弱的新興領域:競爭式威權政體(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競爭式威權政體指的是同時具有民主(例如選舉)與威權主義特徵的混合政體。雖然它們也具有威權

政體的特性,但是在文獻中,競爭式威權政體與完全的威權政體(Full Authoritarianism)是被分開處理的。借用 Levitsky

與Way於 2010年出版的新書《競爭式威權政體:冷戰後的混合政體》中所下的定義,完全的威權政體並未給予“反對者

合法地挑戰行政權的可行管道”(頁 6-7);這個分類下包括了君主制,蘇丹式(sultanistic)政體,官僚威權政體,以及一

黨獨大式政體。(頁 7註 27)而這些政體類型則是該書並不處理的部份。很明顯的,本文與該書正好相反,所處理的是完

全的威權政體,也因此本文未回顧競爭式威權政體的文獻。 iii Daron Acemoglu在上廣播節目《經濟漫談》(Econtalk)宣傳《 為何某些國家一敗塗地?》時,曾明確表達此一觀點。

訪談錄可至此下載: http://www.econtalk.org/archives/2012/03/acemoglu_on_why.html。 iv 很明顯的,承諾學派對制度的態度與上述的 Riker異議是一致的。 v 唯一可能的例外是 Josepn Wright與 Abel Escribà-Folch甫於 2012年出版的一篇論文《威權制度與政體存續:向民主以及

下一個專制政體的轉型》(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and Regime Survival: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and Subsequent

Autocracy)。Wright and Escribà-Folch (2012)首次區分了兩種不同威權制度──威權政體中的選舉以及政黨──的不同

效果。以其結果論,前者與轉型為另一個專制體制只有低度相關,但後者與民主化卻有高度相關。而造成此一差異的原因

來自於兩位作者在理論上對政黨的角色有不同的理解。對Wright與 Escribà-Folch來說,政黨即便使菁英間的權力分享變

得容易,但它也協助菁英中的潛在反對者解決了集體行動的問題,並且影響民主轉型後的權力分配,因而使得民主轉型更

為可能。他們的研究方向雖與本研究相當類似,但此一論文缺乏完整的理論框架來調和他們得到的經驗結果與既有的制度

理論──亦即威權政黨應延長威權政體的存續。 vi 在此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內部存在著對制度的不同(甚至相互衝突)的理解。相對於外生性的理解,另外一種奠基在已故的政治學家William Riker的作品之上的流派──暱稱為『Riker異議』(Riker Objection)──則抱持

著相反的意見。他們認為制度變動不居,內生於政治賽局的策略互動之間,根本無法如外生學派那樣將制度視為某些政治

經濟現象的『成因』(cause)。順著此一理路 ,此一學派對比較威權主義的制度轉向自然存在著高度的批判性。(Pepinsky,

2013)話雖如此,外生性的理解除了在近來的威權制度文獻中受到重視外,也在早期對某些威權國家的區域研究中獲得重

視;舉例來說,研究非洲的 Bates(1981),蘇聯的 Roeder(1993),以及中國大陸的 Shirk(1993)都是很好的例子。 vii 必須說明的是,我在這裡特別使用制度『機制』,而非僅用『制度』二字來描述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是為了將此二者與實際的政治制度區分開來。此一區分的重要性在於,雖然目前比政中的文獻皆以政黨等同於獨裁者用以分享權力的

制度,並將立法機構看作籠絡潛在反對者的制度設計,但在現實中,制度與制度機制間的關係並非邏輯上的必然。更重要

的是,就本框架的目的而言──評估權力分享制度與籠絡制度的不同效果──,此一區分至關重要。 viii 推選人團理論在 Bruce Bueno de Mesquita等人於 2003出版的《政治存續的邏輯》時基本上是一個完全由菁英互動所驅

動的理論。亦即,威權政體下的政策選擇完全取決於贏家聯盟的成員數目大小,而被排除在體制外的無參政權者則對政策

選擇毫無影響力。一直到了 2009年,Bruce Bueno de Mesquita等人才在另一篇期刊論文中(Bueno de Mesquita and Smith,

2009)以『革命威脅』的概念引入無參政權者的影響力於推選人團理論的模型之中。 ix Wright and Escribà-Folch(2012)是現存文獻中唯一針對不同威權制度──立法機構與政黨制度──的不同效果進行分

析的文章。本研究在理論與經驗研究的設計上與該文有相當的不同,我會在下一節探討文獻時做進一步的解釋。但該文的

出版也相當程度顯示出“拆解”威權制度確實是威權主義文獻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之一。

x 本圖主要是參照 Djankov et al.(2003)的圖 1.,並依本框架所提出的觀點修正而繪製的。 xi 此一觀點背後的直覺是,在政權對體制外的被統治者實施高壓統治的背景下,體制內的政治菁英只要做出一點讓步便能降低政權存續的風險。但越讓越多後,讓步的邊際效用遞減,要滿足被統治者的籠絡制度便需要更大的投入。 xii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裡所提供的威權政體分類主要是根據本框架的理論所“演繹“(deduce)出來的,與學界常見

(例如 Linz(2000)的經典分類)的“歸納式”類型學不同 。 xiii 從圖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切點外的其他制度可能性所對應的存續風險都已超過該政體所能承受的範圍。 xiv 當然,眾所周知的是,北韓的(國內)政權風險很大程度被中共的(國際)支持所抵消。 xv 至於政體存續與經濟表現,威權政體可能性邊界的框架並沒有提供非常直接的理論指引。主要原因是,在威權政體可能性邊界上各種政體類型都有著相同程度的存續風險與制度化程度,因此對這兩個現象的制度性解釋主要還是仰賴它們在

整體制度化程度上的差異。 xvi Gilley(2011)羅列了五個中國研究的典範,但其中攻擊最力的則是以 Mertha(2009)為代表的社會中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