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情怀 三生有幸忆恩师 · 2015. 12. 25. · 三生有幸忆恩师...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读《于丹〈庄子〉心得》,从《庄子》原文读起。

很早的时候就久仰庄子大名,从“庄周晓梦迷蝴蝶”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再到“乘物以游心”,耳中所闻让我对这位大师产生诸多想象,应该是一位逍遥无羁,心中怀有大境界的人物。也曾于大学时代在爬满藤蔓的古老图书馆里从一排排的古籍中挑出《庄子》,却被竖排的繁体字弄昏了头,再看看其中隐晦艰涩的文字,终于还是和这位智者的思想擦肩而过,然而心中那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仰慕之情一直保存至今。

终 于 有 机 会 ,让 我 拜 读《庄子》——这一穿越了千古的尘埃,透过了历史的深邃,在今天依然熠熠闪光的伟大思想。

现在读来,仍觉艰深晦涩。一点一点地看完,不敢说自己略懂一二。庄子是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与这样人的思想交流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可笑。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不惧死亡,他的思想浩如烟海,大到可以包含天地万物、生死无常;他的精神穿越古今,在星汉灿烂的中华思想史上激起骇浪,将沉重的历史溅得斑驳一片;他的境界太虚清明,超越生死灵魂,于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俯瞰一切。我的阅历尚浅,无法深刻体味智者淡泊宁静表象下犀利的思想,但庄子为我开启了一扇门,使我常常审视内心,看到从未看到的世界。

庄子生活在先秦时代的战国,在那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求贤若渴的时代,诸子百家纷纷周游列国向君主游说自己的思想政见,而庄子却不求功名,终老天年,在那些才华横溢的思想家里不能不算一个异数,说到底,应该在于他“内不化”的坚持。名利之于他皆为过眼浮云,甚至于生死在他眼中也不过寻常自然,他创造了一个博大开阔的精神世界,却从未封闭自身,而是将这个精神世界坦然开阔地呈现在万物世界面前,并蓄一切纷繁杂芜,将一切纷杂简洁化,然后在这个世界中天

马行空、怡然自得。由于内心有所坚持,外物一切变化都撼动影响不了他,从而最终超越一切,达到“不生不死”的永恒境界。

历史的车轮辗过,今天和千年前相比,不知发生了多少变化,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庄子的这种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像一首歌中所唱“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现实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变即为永恒。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因此总是随着社会不断变化着。

但是,人之所以为一个特定的人,正是因为有所坚持,有独特的价值观,做到“内不化”,否则就会在不断的变化中迷失了自我,看不到自己内心的方向。而如何坚持自我,获得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平衡,庄子给出了答案,他谈到了“七重境界”,而其贯穿始终的我以为是保持内心的清静淡泊。道家如是说,和佛家谒语“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正好不谋而合。清,纯净透明;静,安详平和。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并享受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从容自在、清醒豁达。

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做到,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达观的态度。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迷信盲从,在任何时刻坚持自我,听从内心的声音,这需要极大勇气和圆融的智慧;拒绝金钱、不屑名利、无视功名,这需要超越常人的达观态度和虚怀若谷的开阔胸襟。而这些境界非经历丰富所不能达到,只有经历,在经历中发现自己,审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真正不拘于形,不囿于物,才能真正做到“出世”。因此,清静并不代表着空白无物、虚空一片,而是内涵丰富的清明,是历经世事的宽容,是曾经沧海的豁达。

正如缓缓流动的溪流,中有柔柔招摇的水草、色彩斑斓的小石、欢快嬉戏的游鱼,内容丰富却依然纯净透明、平静安宁。而心,就在这溪流之中,绽放出一朵美好安谧的清静之莲。

8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吴险峰 古华风

本报地址:奉贤区南桥镇环城东路383号丽洲大厦26楼 电话:67110518(办公室) 67110519(传真) 发行67110518 邮编:201499 奉贤报印务照排 电话:67110518 上海浦东彩虹印刷厂承印

一念一清静 心是莲花开■ 许 硕

且且 听 风 吟听 风 吟——读《生命的重建》有感

■ 吴 婕

心灵感悟心灵感悟

三生有幸忆恩师——写在杨淼老师逝世二周年之际

■ 蔡秋华

岁月情怀岁月情怀

也许是因为我人微位卑而少友,也许是因为我不善交际而塞听,闻听杨淼老师因病不幸辞世的噩耗竟是在他仙去二十天后的一次升旗仪式时,刹那间,哀、伤、悲、惆、衋五味杂陈,一齐涌上心头……自那以后的三百多天里,常思未能与恩师见最后一面并作最后的送别而一直戚戚不安。

但见传道就有师。我虽未听过杨老师一堂课,然而,正是他半个世纪之前发表于《萌芽》的短篇小说

《十二朝酒》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一颗同样喜爱文学的少年之心,在我钦佩之余,直感杨老师是自己最难得一遇的良师,由此暗暗立下了继老师小说之笔的誓愿。当然,尽管那时年少气盛,也只是将其像一颗种子一样悄悄地埋在了心底里,不敢对任何人言说。

也是年少不解“林深无人鸟相呼”的人生况味,直到若干年后读了杨万里的“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的诗句时才有了真切的醒悟:杨老师是我区语文老师中首开著文立说风气的才俊,并推知,历经冷清、孤独、索寞后的他那时也一定为自己一番筚路蓝褛后的成就自

豪过。及到后来,老师屡屡在《文汇报》、《解放日报》发表杂文、随笔,可谓文心标风流,道义释世心,那是杨老师“独上高楼”之后在更大的范围内站在了“灯火阑珊处”,读着他那些笔落惊人、闳中肆外的文字,真有

“再生贾岛在人间”的惊羨。唯叹惋他渐渐地名由文章著,身堪病魔缠。

早岁哪知世事艰,人生如棋步步难。无奈自己腹中少诗书,笔下迟墨水,犹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过的那样,和先生分手后,“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当然,鲁迅那是谦逊之言﹚直到 2011年长篇拙作《海棠不惜泪空濛》出版,才兴冲冲直奔老师家去请求呈正。我深知老师最不喜恭维话,交谈中,趁老师说起写作长篇不易时,忙接话说,没有您的《十二朝酒》引领,就难有今天这本《海棠不惜泪空濛》,遇见老师实是我三生有幸。杨老师果然有些不满,语带责问的口气说:知道三生指什么吗?我真有那么大能耐吗?我说我先后毕业于新寺中心校、柘林初级中学和奉贤中学,您恰好在这三处都执教过,说

是三生有幸可谓名副其实,杨老师这才淡淡一笑,无意置可否。杨老师为人正直又矜持,不苟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淡淡的笑容虽然短暂,但在我的记忆中早已成了永恒。

记得最后一次去见杨老师,因为熟门熟路了,更知他素来深居简出,故未通电话就径直而去。未料适值老师家正重新装修而扑了个空。在五星花园盘陀般的水泥路上折返了好几回才找着了老师的暂住地,杨老师开北门出来,我忙着问好登上台阶,双手捧着出版不久的小册子《沁园春花苑》递给杨老师。老师看了看书的封面说:“你是无书不登‘三宝殿’,其实,没有作品也可常来坐坐的——不过,眼下暂住在亲戚家里,有点乱……”我见老师气色还蛮不错,依然是“直节生来瘦”,

“高材老更刚”,又瞥见屋里的零乱相,不忍也忍地说“等过些天您搬回到家里,我再来听您的高见”便告别了老师。谁料这一次匆匆分手竟成为天各一方阴阳两隔的永别!

魏紫姚黄有谢時,人死尤不能复生,还是让我仿写陆游《沈园》诗中的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作结吧:伤心青溪秋意浓,感怀恩师春晖永!

12月28日2007年12月28日,上午10∶58

时,上海市第一份区、县报数字报《奉贤报》正式在网上开通。

12月29日1986 年 12 月 29 日,上海市郊

第一家新型股份制合作商业——上海奉贤商社成立。

12月30日1952 年 12 月 30 日,全县各乡

镇全部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2月31日

1982 年 12 月 31 日,奉贤县财政收入首次超亿元,达到 11151.74万元。

12月1950年12月,完成土地改革的

没收、征收土地工作。1959年12月,邵晋藩任县委第

一书记(后改称书记)。1988年12月,建国以来奉贤县

最早的一部村史——《江海乡五星村农业合作史》问世。

2010年12月,奉贤区成功创建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区档案馆辑录)

夏日的骄阳,似火般炙热,纤弱的柳条低垂着负重的身躯,本性聒噪的蝉在树梢上发出声嘶力竭的鸣叫,笔直的柏油马路被晒得闪闪发光。烦躁、沉闷、压抑,一下子塞满了整个世界。

幸好还有风。她款款而行,走过林荫的小道,

路过狭窄的巷口,穿过疏阔的街道,划过广漠的旷野。所到之处,因她而改变。散落四处的枯叶,似乎被赋予了生命,伴着摇曳的舞步在空中肆意翻飞;碧绿色的宁静湖面,泛起阵阵轻微涟漪,勾画出圈圈圆晕;斑驳下的树影,一个个互相推搡起来,摇晃的身形让人无法捉摸。

不知她从哪里来,又要去向何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此刻,她出现在这个空间里,于是很多事物的生命轨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她的存在变得关键,她的地位无法取代。就如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中提到的那样:“‘当下’永远是力量的来源,改变可以从现在开始。”

道理说来简单,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参透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人穷尽一生也只是皮毛而已。曾经听过一个笑话,感触颇深。说有一个人每天去教堂祈祷,希望上帝能够让他中大奖,直到生命的尽头,还是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来到天堂,他气愤地质问上帝:“我如此虔诚为何没有回报?”只见上帝一脸无奈地对他说:“你起码也要去买张彩票吧!”很多人一直都活在一种焦虑的情绪中,症状大致相同,总是嚷嚷着“岁月是把杀猪刀”,沉迷于辉煌的过去,畅谈着遥远的未来,却独独忘记

了活在当下,一不留神,就被卷入时间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每当午夜梦回,万籁寂静时分,“叩叩叩”,时间敲打心扉,发出低沉的声响,在灵魂深处久久回荡。

高尔基曾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生命的奇妙就在这里。它不属于过去,也不存在于未来,永远就定格在当下,永远都是。就像爬山一样,回看过去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唯有迈出双脚,一步一个台阶,才能登上山巅,赏尽无限风光。

把握当下,从净化心灵开始,倾听自己心声,直面内心的恐惧,释放内疚的情绪,包容自身的残缺,卸下心灵的包袱,轻装上阵,步伐才会轻快,就能更快地抵达目的地。

活在当下,从整装待发开始,学习放下,学习妥协,学习接纳,学习接受一切让自己快乐的事物,不再挣扎,不再彷徨,敞开心胸,热烈地拥抱生命。

赢在当下,从唤醒力量开始,让友情、亲情、爱情这一道道新鲜澎湃的血液,如激流般在胸腔汩汩涌动,充盈身躯,滋润心田,带来无限的活力,吸收无穷的光芒,将内心照得通体透亮,让自卑、无助、绝望无所遁形、逃之夭夭。

此时此地,轻轻地阖上双眼,吐纳着清新的气息,周围安静极了,静得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是那么的苍劲有力,对于生命的热爱被瞬间激发,喜悦之情喷薄而出。内心一派繁荣景象,花团锦簇,青草悠悠,碧海蓝天,云卷云舒。侧耳倾听,身边划过的徐徐清风,正在述说一个又一个绮丽的故事……

春满神州(国画)

■ 钟惠民

五福临门(剪纸)

■ 唐志良

奉贤历史上的今天

夜读偶拾夜读偶拾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