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 Upload
    ramla

  • View
    1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揭示世界本来面目(本体论)的基础上,进而回答世界可知否、为何知以及如何知的问题(认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一、认识和认识论 1. 认识即人在意识中观念地反映、理解和再现客观对象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 。 认识使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Page 2: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揭示世界本来面目(本体论)的基础上,进而回答世界可知否、为何知以及如何知的问题(认识论)。

Page 3: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一、认识和认识论 1. 认识即人在意识中观念地反映、理

解和再现客观对象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

认识使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Page 4: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2. 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

认识论不仅要研究作为认识成果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研究认识的活动、过程、原则与方法。

认识论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对人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哲学认识,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与来源、前提与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及其检验和实现的途径等等,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类认识的自觉性。

Page 5: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认识论作为对认识的哲学反思,所关注的不是每一个特殊认识领域的特殊问题,而是所有认识领域所具有的普遍性问题。比如,认识的起源和本质、认识的对象和来源、认识的能力和限度、认识的目的与任务、认识的形式与方法、认识的过程与规律、认识正误的检验与评价标准等等。

而在认识论中,最根本的则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问题。正是对上述问题的持续探索和争论,产生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能动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消极的直观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之间的重大对立和冲突。

Page 6: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1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2 、彻底的和科学的可知论;3 、能动的反映论。

Page 7: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1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

发,把物质世界看作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从感觉、思想中引出物质世界,把思想、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物主义哲学家由于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忽视了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只是片面强调对象,环境的作用,因而不但未能彻底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陷入了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消极、直观和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实现了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一方面,脱离了客观对象,不可能有与之相符的认识和观念;另一方面,脱离了认识者的积极能动活动,也不可能有符合对象的正确认识。

Page 8: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2 、彻底的和科学的可知论;可知论的早期代表是古代怀疑论者。他们由怀疑知识的真理性、正确性入手,认为人的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都不能保证正确地反映事物,从而由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走向了不可知论。休谟 ( 从根本上取消了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和感觉能否反映客观世界的问题。 )

和康德 ( 他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的世界,并将二者

截然对立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第一次真正驳倒了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驳斥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这并非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一切。人类认识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 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完善和深化的过程之中。

Page 9: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3、能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者离开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主体性,否认人的认识同动物的反映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把认识主体看作纯粹生物性的自然存在物, . 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所主张的“影像论”、“流射说”、“蜡块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提出的“白板说”、“感觉论”等,实际上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以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有以下基本点: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类的社会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反映论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对社会的意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 再次,与旧唯物主义尤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离开辩证法来研究认识问题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

Page 10: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划清三个界限: ( 1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

唯物主义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客观物质世界→作用→感觉器官并产生感觉→通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加工制作→形成思想 唯心主义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 2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庄子:“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西方代表人物是十八世纪英国的休谟(代表作:《人类理性研究》)和德国的康德(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康德的“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此岸”与“彼岸”

Page 11: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 3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界限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选一》 P16 )列宁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选二》 P715 )

Page 12: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 一是脱离实践,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了解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二是不懂辩证法,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本特点: 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正确地阐明

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

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Page 13: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1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自觉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

2 、实践的主要特点( 1 )客观现实性;( 2 )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Page 14: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3、实践系统的基本要素

( 1 )实践主体( 2 )实践客体( 3 )实践中介其中,实践主体起着主导和积极的作用。

Page 15: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44、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 1 )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 恩格斯:“人们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

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 毛泽东:“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2 )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 3 )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 三种实践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的。处理和调整好社会

关系,能够保证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试验以及精神生产活动正确方向,而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试验以及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又会促进正确处理人们的社会关系。

Page 16: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 、实践促成了人类认识的发生 认识的发生是劳动实践的需要 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是沟通人类认识与客观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Page 17: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徐悲鸿画马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Page 18: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Page 19: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Page 20: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哥白尼 第谷

Page 21: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结绳记事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Page 22: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Page 23: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Page 24: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age 25: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Page 26: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三、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把握规律】 【确定方案】 【选择行为】 【超越局部】 【调整活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性质

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超前作用和滞后作用

Page 27: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三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一、历史与现实中的认识本质说评析 古代哲学的影像说、蜡块说,近代哲学的白板说、

感觉论,都属于这种理论。它们肯定认识是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者突出强调人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创造性。他们把认识看作观念要素的组合,而这些观念要素要么来自不死的灵魂,要么来自主观感觉,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的许多派别试图从主体自身方面揭示认识的本质。法国生命哲学代表人物柏格森提出“理智交融说”,新实证主义主张“直接呈现论”,批判实在主义者主张“特性复合体”,

Page 28: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二、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 1 、认识是社会人所特有的高级反映活动,是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再现,是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中的统一 ;3 、认识在主体对知、情、意、利的统一中居于主导方面,起着制导作用。

Page 29: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1. 首先,认识是社会人所特有的高级反映活动,是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

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主体在观念中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再现。

Page 30: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红花!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Page 31: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2.其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再现,是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中的统一。

一切反映形式,都伴随着一定的信息过程,人的认识作为社会人的高级反映活动,本质上正是主体自觉地接收、采集、加工、处理、保存、传输客体信息的过程。主体和客体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相互作用。

Page 32: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

鬼从何来?

蛇!

杯弓蛇影

Page 33: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主体 客体

模写

选择

建构

创造

认识

3 、认识在主体对知、情、意、利的统一中居于主导方面,起着制导作用。

Page 34: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三、认识的基本特征 1 、客观性; 2 、复杂性; 3 、社会性; 4 、历史性; 5 、选择性; 6 、差异性。

Page 35: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四节 认识系统的结构

一、认识主体1.▲定义: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

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特点或属性:( 1 )自然属性; ( 2 )社会属性; ( 3 )实践属性 ;( 4 )意识属性 。

Page 36: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主体

Page 37: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社会结构或基本形式:( 1 )个体主体 ( 2 )群体主体 ( 3 )社会主体

2.▲ 能力结构:( 1 )自然能力( 2 )经验和知识 ( 3 )情感和意志▲把握主体这一概念时,需要把它与主观作以区别

Page 38: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一,作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的 " 人本身的自然力 " ,尤其是人所独有的感知 -- 思维力。感知 -- 思维力是人的成熟的自然机体中潜在的特殊才能,是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内部根据。

Page 39: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二,为主体所掌握并进入主体认识活动领域的经验和知识。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精神生产的成果。

Page 40: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三,对实现主体认识目的的积极作用的情感和意志。情感和意志是主体自我意识的产物,是由对主体和客体对象性关系的认识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感知 -- 思维力、经验 -- 知识力和情感 -- 意志力这三个要素相互依存、有机结合,构成认识主体的能力结构,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掌握成为可能。主体认识能力是人在认识中的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是人,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主体。任何个体只有同时以不同方式和水平具备了以上三个基本方面,才称得上是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能力。

Page 41: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3. 需要 --动机结构人的认识动机主要包含三个基本方面:

其一,实践地依赖和掌握对象的需要。 其二,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的愿望与追求。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是人作为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相统一的存在物的特殊本能,是人所独具的建设性、创造性才能的特殊表现。

其三,探索宇宙奥秘的求知欲望。

Page 42: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4 .认知定势是主体完成一定认识的现实的内部准备状态,是经过后天塑造已经现实地设置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体性条件。

它包含认知和理性因素与非认知和非理性因素这两个基本方面。认知定势一旦建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Page 43: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二、认识客体

▲定义:就是进入主体的对象性认识活动领域并同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而为主体认识活动所现实指向的客观事物和现象。

▲特点:( 1 )对象性 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

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Page 44: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 2 )客观性 :自然客体是如此,社会客体作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相统一的特殊运动过程也是如此。思想意识客体,相对于反映和再现它们的特定观念而言,也是客观的。

( 3 )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 ( 1 )自然客体 ( 2 )社会客体 ( 3 )精神客体▲把握客体这一概念时,需与客观作一区别

Page 45: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

认识客体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Page 46: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三、认识中介

▲定义:就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而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中间通道、联系媒介和转换机制。▲作用:主要是功能性的,在于消除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原来不可避免存在着的分离性和隔离状态,作为一种连接两极的桥梁而使两极之间不能直接发生的相互作用以间接的方式成为可能。

Page 47: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在现实世界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分离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以看作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时间方面的分离,指一定时代的认识主体与不同时期或时代的认识客体之间存在时间上的不同时性,如现时认识主体与历史客体或未来客体之间的矛盾;二是空间方面的分离,指特定地域、国度的认识主体与他地域、他国度的认识客体之间在空间区域上的异地性;三是在存在方式上的异质性,即主体力求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概念范畴体系而以思想观念的方式掌握和再现客观的现实的认识对象。

Page 48: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结构:认识中介系统包括工具系统和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

( 1 )物质性的认识工具。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系统;另一类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 2 )观念性的认识工具,指主体的知识系统。两类:一类是操作物质性工具的方法和程序;另一类是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的理论框架等。

( 3)感性符号系统,主要就是指主体的语言、文字、符号。

Page 49: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物质工具认识工具

Page 50: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观念工具认识工具

Page 51: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就主体对于客体的观念掌握而言,思维工具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思维工具包括概念、范畴、判断、理论框架等,同样必须掌握操作思想工具的程序和方法。这种程序和方法就是思维的逻辑和规则。

Page 52: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首先,作为人脑和神经传输系统的一种特有功能,思维运动服从于脑的神经生理特性和脑电运动规律;

其次,作为对客体信息的逻辑处理,思维运动法则实际上是客观事物的逻辑的观念再现,是客观逻辑通过实践逻辑向思维逻辑的转化。

再次,作为一种符号化的思维操作,思维运动服从于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逻辑和操作法则,是概念、范畴、命题等思维工具的内在逻辑联系的集中和概括。

Page 53: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民族语言 柴门霍夫世界语言

语言工具认识工具

Page 54: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在认识的中介系统中,语言符号系统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语言是社会人的思维的直接现实,是社会人进行思维活动,巩固和表达思维活动成果的感性工具。 语言符号系统还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语言符号系统还具有可感性特征, 语言符号系统还具有分立性和永久性。

Page 55: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四、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四种关系: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审美关系图示: 改造、认识、获得价值和美的享受 主体 中介 客体 信息释放、满足、实现价值

Page 56: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在以上的四种关系中,主体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

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 1 )选择、设定客体;( 2 )创造、利用中介,积极探索客体的本质和

规律; ( 3 )借助于主体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对客体进行改造加工。主体受动性的表现:

( 1 )受制于自身能力和环境;( 2 )受制于客体及其规律;( 3 )受制于物质手段和其它条件。

Page 57: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运动实际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主体对象化)和客体主体化(客体非对象化)

主体客体化,是指主体通过现实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体)。

马克思:“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自身的一部分。

Page 58: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本章主要概念和思考问题: 概念:

实践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认识中介思考题:

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怎样理解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

反映?4、如何把握中介在实践和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Page 59: 第七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