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病病病病病病病病病病病 病病病病病病病病病病病 病病病 病病病 病病病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 Upload
    gavril

  • View
    64

  • Download
    9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郑瑞芝 汪艳芳 赵志刚. 主要内容. 病例汇报 相关知识回顾. 姓名:张 X 性别:男 年龄: 28 岁 职业:司机. 一般资料. 病 史. 主 诉: 反复发作性双下肢乏力伴全身酸痛 3 个月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郑瑞芝 汪艳芳 赵志刚

Page 2: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主要内容

病例汇报

相关知识回顾

Page 3: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一般资料

姓名:张 X 性别:男 年龄: 28 岁 职业:司机

Page 4: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主 诉:反复发作性双下肢乏力伴全身酸痛 3 个月 现病史: 3 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不能 行

走,偶有手足搐搦,伴全身酸痛、恶心、呕吐,伴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体重下降约 10Kg ,无眼睑下垂,无血压、血糖升高,在当地医院查血钾 2.5mmol/L ,血钙正常(具体数值不详),给予补钾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几乎每半月发作一次,多于劳累后诱发,重时伴呼吸困难,咳嗽无力,一直服用“氯化钾 1.0 , 每日 3 次”。 2 天前上述

病 史

Page 5: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现病史

症状再次发作,在本院门急查电解质示:钾 3.3mmol/L,氯 112mmol/L 甲状旁腺素 6.3pg/mL(12-88), 钠、钙正常,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门诊拟“ 1. 低钾血症原因待查? 2. 甲旁减?”收住我科。

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正常,睡眠正常, 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如上述。

Page 6: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既往史: 5 年来患者反复腰痛,当地医院多次彩超检查提示“肾结石”,近 1 年来患者一直服用“排石颗粒”,每 10-

15 天尿液中排出若干个小结石, 3 月前曾在当地医院行“右肾微创造瘘取石术”。

个人史: 吸烟 10支 /日 X8 年,饮酒少量,余无异常

婚育史: 24 岁结婚,爱人身体健康,夫妻关系和睦,育有 1子,身体健康

家族史:父母均健康,非近亲婚配, 1 弟体健, 1 子体健,否认有类似疾病家族史。

Page 7: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体 格 检 查 T36.2 P89℃ 次 / 分 R22次 / 分 BP 119/79mmHg 身高 176cm 体重 74Kg

神志清楚,精神可,发育正常,查体合作。面部皮肤稍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耳鼻无畸形,乳突无压痛,听力稍减退,嗅觉正常,口唇无发绀,口腔黏膜正常,舌苔正常,咽部粘膜正常,扁桃体无肿大;颈软,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胸阔无畸形,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心率 89次 / 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脏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正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正常,双侧 Babinski 征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Page 8: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辅 助 检 查(入院前) 电解质示 :钾 3.3mmol/L(3.5-5.5) 钠 144mmol/L(135-145) 氯 112mmol/L(96-108) 钙 2.45mmol/L(2.1-2.75) 甲状旁腺素: 6.3pg/mL ( 12-88 ) 尿结石成分分析七项(化学法)示: 草酸钙 阳性 磷酸钙 阳性 磷酸镁铵 阴性 碳酸磷石灰 阳性 彩超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 ) :双肾结石,双肾上腺区未见

异常

Page 9: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辅 助 检 查(入院后) 尿常规: PH 7.0 ;尿蛋白 +1 ;隐血 +1

电解质 :钾 3.03mmol/L(3.5-5.5), 钠 151mmol/L(136-148)

氯 117mmol/L(98-109), 钙 2.38mmol/L(2.05-2.54)

磷 0.65mmol/L(0.81-1.45)

24h: 尿量 4500ml(1500-2500),

尿钾 58.95mmol/24h(25-100)

尿钠 194mmol/24h(130-260)

尿氯 247.5mmol/24h(170-250)

尿钙 2.93mmol/24h(2.5-7.5)

24h 尿蛋白定量:尿蛋白: 0.21( 0-0.1) g/L (尿量同上)

24h 尿蛋白 0.95( 0-0.15) g/24h

Page 10: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辅 助 检 查(入院后) 甲状旁腺素: 5.5pg/mL 血气分析: PH 7.26 PCO2 34mmHg PO2 92mmHg,HCO3- 15.3mmol/L BE-11.8mmol/L 复查 PH 7.21, PCO2 28mmHg PO2 118mmHg,,HCO3- 11.2mmol/L BE-15.1mmol/L 血脂:甘油三酯 4.54mmol/L(0.56-1.46) 血常规、肝肾功能、尿酸、甲功三项、 ACTH及皮质醇节律均无异常

Page 11: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卧位 立位

肾素活性 (PRA) 5.5 0.15-2.33(ng/ml)/h

11.8 0.1-6.56(ng/ml)/h

血管紧张素 (AⅡ) 58.7 25-60pg/ml

46.3 50-120pg/ml

醛固酮 (ALD) 277 30-160pg/ml

341 70-300pg/ml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立卧位试验

Page 12: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Cammol/L

Pmmol/L

AKPU/L

25-OHVitD3 mmol/L

OCng/ml

BCrosslaps ng/ml

PINP ng/ml

PTHpg/ ml

结果 2.38 0.65 167 14.7 27.9 0.713 105.4 5.5 6.3

参考值 2.1-2.54 0.96-1.62

40-150

≥ 20 24-70

≤ 0.573 15.13-58.59

12-88

骨代谢指标

Page 13: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ECG:1 、窦性心动过缓( 47

次 / 分) 2 、部分导联T波异常

24h动态血压 :示无异常

彩超及腹部 CT :双肾结石

头颅 CT 示:未见明显异常(未见颅内钙化 )。

骨密度:骨量减少

影像学检查

Page 14: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影像学检查

电测听(耳声发射、咽鼓管压力定、声导抗测听、纯音听力测定)示:神经 性耳聋。追问病史: 10 年前患者因噪音环境下工作,导致听力减退

Page 15: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1. 低钾血症原因待查?

2.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入院诊断

Page 16: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讨论内容

1. 诊断?

2. 治疗:钾与钙如何补充?

3.预后评估?

Page 17: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病史特点青年男性,病史长,起病缓

反复双下肢乏力 3 个月

伴全身酸痛

伴口干、多饮、多尿,消瘦

双肾结石、反复尿路排石,

听力减退

Page 18: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病史特点

低血钾不伴高血压 低钾性、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尿液酸化障碍(尿 PH>6)

PTH 降低

骨密度降低

感音性耳聋(神经传导性耳聋)

Page 19: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出院诊断(临床)1. 低钾血症原因待查 :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

2.HDR综合征 (hypoparathyroidism,sensorineural

deafness and renal disease, HDR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 感音神经性耳聋 -肾发育不良 )

3.骨量减少

4. 高脂血症

[1]万乃君 ,陈晓波 ,马昕 .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感音神经性耳聋 - 肾发育不良综合征 1例及文献复习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07,08.[2]Kato Y, Wada N, Numata A,et al. Case of hypoparathyroidism, deafness and renal dysplasia (HDR)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nephrocalcinosis and 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 Int J Urol. 2007 May;14(5):440-442.

Page 20: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鉴别诊断(低钾血症) 胃肠道失钾?( X ) 细胞内转移: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X ) 药物性:利尿剂、大量补钠?( X ) 稀释性?( X ) 醛固酮增多症?( X ) Liddle综合征?( X ) Bartter综合征、 Giltelman综合征?( X ) 库欣综合症?( X ) 11β或 17α-羟化酶缺乏?( X ) 家族性特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 X )

Page 21: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下一步

研究发现双锌指转录因子 GATA3基因缺陷是HDR病因 [1]

因此,进一步行 GATA3基因筛查,在分子水平上明确诊断

[1]Nanba K, Usui T, Nakamura M, et al. A novel GATA3 nonsense mutation in a newly diagnosed adult patient of hypothyroidism, deafness, and renal dysplasia (HDR) syndrome. Endocr Pract. 2013;19(1):e17-20.

Page 22: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治疗与随访:治疗:

服用枸橼酸钾 1-2包,每日三次一周后复查电解质:钾正常,尿蛋白( +- )Kato [1]等研究认为枸橼酸钾在阻止肾钙化进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随访:无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再次发作自发性排石明显减少,但尿蛋白波动

[1]Kato Y, Wada N, Numata A, et al. Case of hypoparathyroidism, deafness and renal dysplasia (HDR)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nephrocalcinosis and 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 Int J Urol. 2007 May;14(5):440-442.

Page 23: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预后不佳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

甲旁减、反复尿路结石→补钙?→ 肾石病、异位钙化、严重骨质疏松

听力减退→完全性耳聋

Page 24: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病例汇报

相关知识回顾

主要内容

Page 25: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及鉴别诊断

肾小管性酸中毒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HDR简介

Page 26: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钾的正常含量与分布

正常成人总钾量约 140~150g

Page 27: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钾的正常代谢

Page 28: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钾的跨细胞转移

泵 --漏机制

Page 29: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钾的重吸收与分泌

钾重吸收:近端小管 髓袢钾的分泌:远端小管 集合管

Page 30: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髓袢重吸收钾钠氯的机制

Page 31: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影响髓袢重吸收钾钠氯的疾病

Page 32: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影响远曲小管、集合管保钠排钾的疾病

Page 33: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

分级:

轻度低钾: K+ 3.0-3.5mmol/L

中度低钾: K+ 2.5-3.0mmol/L

重度低钾: K+< 2.5mmol/L

Page 34: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的鉴别诊断低血钾

摄入不足钾向细胞内转移稀释性排出过多

碱中毒 β受体激动剂,外源性胰岛素 毒物:钡中毒 甲亢 共同机制:激活 Na+-K+ATP酶, K+外流受阻 家族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编码骨骼肌钙、钠门控通道基

因突变,钾向细胞内转移,钙通道受阻, Ca2+内流受阻

Page 35: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低血钾

摄入不足 钾向细胞内转移 稀释性排出过多

胃肠道 失钾 肾性失钾 其他途径失钾

( 1 )肾脏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 Liddle综合症、 Bartter 、 Gitelman

(2)盐皮质激素增加:原醛、继醛、库欣综合症、 11β或 17α-羟化酶缺乏 ( 3 )药物性:①排钾利尿剂:如速尿、噻嗪类 ②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高渗糖液 ③补钠过多

低钾血症的鉴别诊断

Page 36: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的鉴别诊断

Page 37: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

补钾:先口服后静脉( 20mmol=1.5gKCl)

原则 :四不宜:

过多( < 40-120mmol/d)过快( < 10-20mmol/h)过浓( < 40mmol/L)过早(见尿补钾,尿量> 500ml)

严禁静脉注射!!!

Page 38: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及鉴别诊断

肾小管性酸中毒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HDR简介

Page 39: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肾小管性酸中毒( RTA )

定义:指肾小管失去了酸化尿液的功能,丢失碱储 备引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分型:(根据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不同分为四型 )) Ⅰ型(远端型, DRTA) Ⅱ型(近端型, PRTA) Ⅲ型 I型和 II型混合型 Ⅳ型 与低血钾有关的为 I 型和 II型

Page 40: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

定义:亦称经典型 (DRTA) ,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尿 NH4+及可滴定酸排出减少所致的疾病

临床特征: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钠血症、尿液不能酸化 (尿 pH> 6)

等。临床上较常见。

Page 41: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发病机理:由于肾小管远端泌氢功能障碍,肾排酸大大减少, 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诊断: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对疑似病例 可做氯化铵负荷试验,注意氯化铵 剂量必须足以使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下降 4 ~ 5mmol/L( 4 ~ 5mEq/L )治疗原则:补碱、补钾(枸橼酸钾,慎用氯化钾!)

Page 42: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

定义:亦称近端型 (PRTA),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重吸收障碍,大量 HCO3-从尿中丢失,引起酸中毒,且伴有近曲小管较广泛的重吸收障碍,引起低血钾、碳酸氢盐尿、磷酸盐尿,产生高尿磷型骨质软化症

临床特点: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但化验尿液可滴定酸及 NH4

+ 正常,尿 HCO-3增多。由于尿液仍能在远端肾小

管酸化,故尿液 PH常<5.5 。虽然低血钾较明显,但低血磷、低血钙远不及 I型 RTA 明显,极少出现肾结石及肾钙化。

Page 43: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II型肾小管酸中毒

诊断: 出现阴离子间隙 ( AG)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

血钾症,化验尿中 HCO3-增多, II型 RTA 可以成立。

对可疑病例可作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患者口服或静脉滴

注碳酸氢钠), HCO3-排泄分数 >15%即可诊断。

AG=UA (未测定的阴离子 )- UC (未测定的阳离子) =[Na+]- {[Cl-]+[HCO3-]} AG的正常值为 10--14mmol/l ,平均值为 12mmol/l 。AG>16mmol/l 作为判断是否有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

Page 44: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II型肾小管酸中毒

治疗:大量补充钾盐,不宜补碱!

低钾血症发生机制:与Ⅰ型不同,因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重吸收减少后,使流入远曲小管的水钠增多, K+/Na+

交换增加,致使远端肾小管 K+ 分泌增加,近曲小管 K+ 重吸收减少,同时存在大量 HCO3- 丢失后,细胞外液容量缩减,继发 ALD增多,可使尿钾排出更多

Page 45: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Ⅲ型肾小管酸中毒

Ⅲ型: I型和 II型混合型,病情更重,代谢性酸中毒不易纠正,血钾正常,故无肌肉软弱和低钾性瘫痪。

Page 46: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Ⅳ 型肾小管酸中毒

Ⅳ型:高血钾型RTA(低肾素性醛固酮缺乏

(或抵抗)伴高氯性代谢酸中毒。

主要特点:高钾血症

低钠血症

直立性低血压(血容量减少)

Page 47: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肾小管性酸中毒分型的比较

Ⅰ型 Ⅱ型 Ⅲ型尿 PH 值 > 5.5 < 5.5 > 5.5

HCO3- 排泌 < 5% > 15% 5%-15%

肾排 Ca 增加 正常 增加

肾钙化 / 结石 + - +

骨病 - + -

其他肾小管缺陷 - + -

Page 48: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及鉴别诊断肾小管性酸中毒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DR简介

Page 49: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定义:因 PTH绝对减少或失敏致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由此引起一系列神经肌肉症状,出现手足搐搦,异位钙化(以双侧基底节最常见),甚至惊厥、癫痫发作,以及震颤、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

发病机制:本病约 1/3的病人血中有 PTH抗体,说明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从症状发生至确诊常需 5 年左右

分类: 常见:特发性甲旁减、继发性甲旁减、低血镁性甲旁减 和新生儿甲旁减, 其他少见:假性甲旁减、假 -假性甲旁减、假性特发性 甲旁减等。

Page 50: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患者中年男性( 33 岁) 反复癫痫样发作 13 年 曾短期服用钙剂及抗癫痫药 眼底:白内障 PTH<0.01pg/mL 血钙 1.72mmol/L 甲功、肾功正常 脑电图示“中度异常” 头颅CT: 颅内多发钙化 超常规剂量补钙及活性骨化醇后效差

病例二(原发性甲旁减)

Page 51: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假性甲旁减( pseudohypoparathyroidism , PHP)

Ⅰ型:Ⅰ型是指外源性 PTH刺激后,肾源性 cAMP 和磷酸盐尿反应迟钝,又分Ⅰ a 、Ⅰ b 和Ⅰ c亚型。

Ⅱ型:指外源性 PTH刺激后肾源性 cAMP

反应正常,而对磷酸盐尿的反应降低。

Page 52: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假性甲旁减Ⅰ型

Ⅰa型: PTH的受体蛋白 Gs蛋白活性降低,掌骨、趾骨变短以及 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候群,对其他激素也抵抗。

Ⅰb型:红细胞内 Gs 数量正常, Gs活性正常,表现型正常,对 PTH 有抵抗,对其他任何激素不产生抵抗

Ⅰc型特点为 Gs活性正常,表型异常,有典型的特征性躯体畸形表现

Page 53: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PHP-1a (病例三) 患者青年女性( 20岁) 病史长,起病缓 反复手足抽搐伴身材矮小 15 年 伴智力低下和视力下降(白内障) 外院一直按服用抗“癫痫” 药物 典型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候群 :圆脸,短身材,肥胖,短指 /趾畸形,多处异位钙化,牙齿发育不良

面部扣击征及束臂加压试验均示阳性

血钙 1.22mmol/L↓ ,血磷 2.39 mmol/ L ↑ , PTH 142.00pg/ml ↑

甲功 FT3 3.84 FT4 11.1↓ TSH 26.79↑, TGAb 和 TPOAb 均示阴性

性激素、肝肾功能、染色体核型均无异常

Page 54: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彩超示子宫、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脑电图中度异常脑电图; X线片示:左手、腕骨骨

质疏松,左手第1、 4、 5掌骨短小;左足第 4、 5趾骨短小;左腰部钙化点

头颅 CT 示头颅平扫示双侧各基底核、小脑半球及双侧大脑半球皮质下多发且对称性钙化。

PHP-1a (病例三)

Page 55: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GNAS1基因检测 13号外显子框移杂合突变

c.1107_1108delTG(Frameshift)

母亲该位点可能存在嵌合体现象

位于 20q13.11 ,包含 13个外显子

基因组印记特点 通过母系遗传导致 AHO表型

PHP-1a (病例三)

郑瑞芝,赵志刚,汪艳芳,等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Ia型遗传学研究 ---附一家系报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12;28(8):647-649.

Page 56: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患者中年女性 (33 岁 ) 间断双手搐搦 20 余年,加重伴双手麻木 2 月

曾诊断为“低钙血症”,近 5 年自行停服钙剂,近 2 月症状复发

智力正常, H155cm 无异常体征 Ca 1.55mmol/L, P 1.99mmol/L,PTH174.9pg/ml。甲功、肾功正常

骨密度: T值 -1.0,提示骨量减少。头颅CT:双侧苍白球点状钙化灶

机制: GNAS1基因启动子 1A 区域甲基化缺陷

病例四( PHPⅠb型)

张小丽,孙良阁,梁爽,等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Ib与 GNA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26(11):973-978

Page 57: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相关知识回顾

低钾血症及鉴别诊断肾小管性酸中毒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DR简介

Page 58: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HDR综合征

十分罕见的常染体显性遗传病,由双锌指转录因子GATA3基因 (位于 10p15 上 )突变导致。以低钙引起的手足搐搦、耳聋和肾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

特征: 低钙血症( PTH 分泌缺陷)。 神经性听力减退:多表现为双侧,高频时最为明显。听力减退通常是中度至重度,在出生时已存在。

肾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包括肾发育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膀胱 -输尿管反流等

Page 59: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HDR综合征文献报道: Ali [1]等对 21例 HDR 患者和 14例单纯甲旁减患者进行 GATA3基因筛查,发现 13种杂合子突变: 3 个无义突变 , 6 个框移缺失突变,2 个框移插入突变, 1 个错义突变( leu348arg )和一个剪接位点突变。

电泳迁移率实验( EMSA )揭示了三类经典 GATA3突变:导致与DNA 结合区域亲和力减低,占所有突变 90% 以上

在单纯的甲旁减患者中没有检测到该基因突变。结论: 锌指脱氧核糖核酸( DNA )结合结构域的缺失,被认为是导致

HDR综合征的病因 GATA3基因异常可能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HDR综合征表型特征

[1] Ali A, Christie PT, Grigorieva IV, et al.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GATA3 mutations causing the hypoparathyroidism-deafness-renal (HDR) dysplasia syndrome: insight into mechanisms of DNA binding by the GATA3 transcription factor. Hum Mol Genet. 2007 1;16(3):265-275.

Page 60: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HDR综合征

确立诊断:基因分子诊断 ( 家系研究)

Page 61: 病例汇报及相关知识回顾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