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4 斑斓金叶 □责任编辑 赵伟伟 □美术编辑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进入吴晶的微信朋友圈,就可以看到各种 美丽得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多肉植物,有的如同 点缀在夜空中的星辰,有的似颗颗珍珠,还有的 如怒放的火焰,品种不一而足。 吴晶是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卷 烟厂职工,听闻她是“多肉植物达人”,笔者便约 定了时间来到她的家中取经。 “先坐,我这边马上结束。”来开门时,吴晶 手里还拿着小毛刷,说完这话,她马上转身继续 照料多肉植物。她小心翼翼地掸去球茎上的灰 尘,那温柔的眼神和轻柔的动作,就像在照顾自 己的孩子。 如今,吴晶家中已经收集了 300 多个品种 500 多盆精品多肉植物。拿出她最喜欢的一 盆乌羽玉,吴晶向我们讲述了她与多肉的相识、 相守过程。 “既然决定开始,就一定要弄 明白其中的学问” 2009 年的一天,吴晶在花鸟市场上走进了 一家卖仙人球的店。 一进去,她就被一株类似仙人球的深青色 植物所吸引。店主告诉她,这盆植物名为乌 羽玉,还会开出颜色漂亮的花来。吴晶对那 种深青色甚是喜欢,于是决定把这盆乌羽玉 买回家。 回家后,吴晶上网搜索了国内知名的多肉 植物论坛,然后找到相关 QQ 群加入其中,求 教如何才能养好乌羽玉。热心的前辈们推荐 给她几本新手必看的书籍,从此,吴晶一头钻 了进去,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并时常向高 手们请教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吴晶的精 心照料下,小小的乌羽玉越长越大、长势喜 人。 但是好景不长,养了一段时间后,乌羽玉表 皮上出现了一些斑痕,就像生了锈一样很是难 看,这可急坏了吴晶。她立刻向前辈们询问原 因,得知是空气流通差所导致的。于是,她把乌 羽玉放到通风的位置,并买来多菌灵喷洒,但为 时已晚,乌羽玉最终没能养活。 此时的吴晶心中充满了迷茫,因为乌羽玉 算是多肉植物中比较好养的品种,难道她真 的没有养花草的才能?群里也有人劝她放 弃,可乐观积极的吴晶觉得做事要有始有 终。“既然决定开始,就一定要弄明白其中的 学问。”她说。 吴晶又买来一盆乌羽玉。通过阅读书籍和 论坛中的精华文章、向前辈们请教学习,她对种 养技艺有了初步的掌握,也学会了综合考虑土 壤、水量、光照、肥料等因素。经过悉心照料,新 买的乌羽玉茁壮成长,再也没有出现之前的问 题。有一天,乌羽玉终于开出了漂亮的白色 花朵。那一刻,吴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 足。 从此,吴晶更加喜爱多肉植物,并 又买了另外几个品种来养。有时候, 工资刚刚发下来,她就赶紧去买心仪 已久的多肉植物品种,还为它们买了 各种保温灌溉设备。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研究和琢 磨,吴晶渐渐摸索出了一套种植方法, 新买的各类多肉植物品种也越长越 好。再后来,她开始从各种渠道搜集珍 稀品种。 现在的吴晶,对于不同品种多肉植物应 该配什么样的土、需要的温湿度等都有着自己 的经验。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给植物做“外科 手术”,“伤口的处理和药粉的应用是植物成活 的关键。”吴晶说道。 “大家的认同让我越来越自信” 每当一批多肉品种开花或者长大,吴晶都 会拍下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 QQ 群以及论坛 里。见了那些美丽的照片,一些前辈不禁感叹 吴晶的技艺进步之快。“小姑娘,好样的!”这样 的称赞让吴晶变得更加自信。 “大家的认同让我越来越自信。”吴晶说,对 于向她提问的人,她总是热心回答,并给出有效 的解决办法。慢慢地,网络上知道吴晶的人越 来越多,她渐渐成了多肉圈里的知名人物。 2012 年,一位前辈告知吴晶,浙江多浆花 卉发展论坛暨精品展示会马上要举办了。“你养 的多肉植物不仅漂亮而且有些稀有品种,如果 参展的话很有可能得奖。”前辈这样说道。 得知奖品里有一种比较稀有的多肉植物种 子,吴晶决定报名参展。于是,她带着十几件作 品参加了展会,其中三件多肉植物分别获得了 1 个精品奖、 2 个栽培奖。 谈起这项爱好,吴晶表示,养多肉植物不 仅能够让她发现自然环境中美的一面,还能 修身养性,让她变得更细心、更有耐心。“养多 肉植物需要非同一般的耐心,比如选择什么 样的土壤、哪些品种配到一起比较好看并且 利于生长、如何科学地浇水去灰等,这些都需 要花时间去学习和积累。”吴晶说,“学会平心 静气地对待各种事情,这大概就是我最大的 收获吧!” 多肉植物达人 吴晶 谢鹏春 初识多肉植物,便立即被它们的憨态可掬 所吸引。自从捧回几盆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了。因为,养多肉实在乐趣无穷。 乐趣一:上盆 不管是先喜欢多肉后喜欢盆的,还是 先喜欢盆后喜欢多肉的,一旦加入了多肉 爱好者的行列,就必须学会上盆。 上盆是个技术活。如果是从花市或大棚买 来的多肉,必须先经历换土、修根、杀菌等步骤。 用什么样的花盆最合适呢?多肉的最佳搭 档自然是陶盆喽!如果你对颜值的要求比较 高,可以选择瓷盆,但底部必须有孔。至于什么 铁器、藤编、木头之类的花盆就不用尝试了,时 间一长就会长霉,完全是好看不好用。 为了追求完美,我通常会预选几个大小、形 状、颜色比较合适的盆进行试栽,直到满意为止。 上完土、铺好面,要缓上一周,不能立刻将 植物搬去晒太阳。上盆后有段时期内植物的底 端会有叶子枯萎,如果枯萎是渐进式的,那么就 是服盆的表现。待到叶片舒展,有生长迹象,证 明这株多肉已经完全适应新环境了。 乐趣二:组合 多肉植物除了单株植物外形奇特、颜色靓 丽之外,各种随心所欲的组合也非常有吸引 力。只要有想法,利用普通的多肉、简单的素 材,都可以打造出一座迷你花园。 中规中矩的拼盘看多了会腻,有一次,我无 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组破盆作品。受其启发,我 找来一堆陶盆,摔碎之后,利用各种不规则的花 盆形体,搭配零乱的花盆碎片,再将品种不同的 多肉和精巧的装饰物巧妙结合,竟然营造出一 个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多肉童话世界。 看似无意,又匠心独具,让朋友赞叹的同 时,我竟忍不住佩服自己:居然还有这个能耐? 乐趣三:繁殖 叶插其实很简单的,不小心被碰掉的叶子 落在有土的盆里都能生根。如果想要提高叶插 繁殖率,就要将叶片放在干燥的土上,置于弱 光、通风的地方。接下来,在某个不经意的时 刻,你就会发现,叶片已经诞生出可爱的“小宝 宝”了。 “砍头”是不得已的一种行为。去年冬天, 我有一株千佛手只长高不分枝,像极豆芽菜。 好几回都想扔了它,最后还是决定采用传说中 的“砍头”来解救。 用锋利的美工刀将千佛手分成几段,每一 面伤口都涂上多菌灵,放在通风处风干,一两天 之后,重新栽入土中。没想到,这盆千佛手今春 居然爆盆了。接着,我又成功地给小野玫 瑰、塔松、冬美人做了手术,现在它们全部 美得让人心醉。 乐趣四:分享 自从开始养多肉,就有了一群可爱的朋 友。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只要听说对方喜欢养 多肉,就很容易聊个没完没了,跟遇到老朋友一 样。 在朋友圈里,大家整天发多肉的图片,新手 们一不小心,从不懂、不屑最终慢慢变成了多肉 的“俘虏”。这些志同道合的“肉迷们”从最初的 交流种养心得、经验以及摄影技巧到一起逛大 棚、淘货源,再到分享小苗、交换品种和花盆等, 让每一天都变得有所期待。 心里养着一份爱,才会有牵挂、有担忧,才 愿意将时间花在自以为是的美好上。养多肉其 实养的是心情,并不在于养多少、养多么珍贵的 品种,而是看你愿不愿意和它们一起历经盛夏、 静待春秋…… (江苏东台市局) 心里养着一份爱 冯祯艳 在江苏省常熟市烟草专卖局,有一位知名 度颇高的驴友41 岁的专卖稽查员朱怡。 朱怡喜欢旅行,也喜欢跟身边朋友分享旅 途中的故事。 旅行的理由 “那是在 2003 年。”朱怡说,有个朋友问 他想不想体验一下“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徒步 从安徽到浙江”,他动心了,就跟着一帮驴友 出发了。 “去了才知道,朋友说的是爬安徽与浙江 交界处的一座山,哈哈。”朱怡说,那次他跟随 队伍翻山越岭,很累,但也很过瘾。 从那以后,他与旅行结下了不解之缘,一 有时间就背上行囊出去。 当然,坚持旅行,除了出于爱好之外,还因责 任——给孩子做榜样,是他坚持走出去的动力。 “孩子看到我登山的照片,觉得很自豪,我也 经常带他一起出去。世界这么大,我得带孩子去 看看。”朱怡笑着说,他常趁孩子放假时带他到贫 困山区跟当地人同吃同住,好让他学会吃苦。 让朱怡开心的是,这种“吃苦游”让孩子学 到很多东西。比如,同学嫌这个不好吃那个不 好吃的时候,他会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去劝导 他们。 失败的经历 “旅行中收获很多,也有很多刻骨铭心的 经历。”朱怡谈起一次“失败的冰川之行”,那次 的目的地是甘肃的梦柯冰川。 “去之前我已经做了缜密的计划,下雪怎么 办、雪崩怎么办,等等,都考虑到了。”朱怡说道。 尽管如此,他们一行五人途中还是遇到了意想 不到的困难。 “高原反应太厉害,背着 20 多斤重 的装备包,我两天都没怎么吃东西。更糟糕的 是,爬到海拔 3000 多米的时候开始下大雪。”他 说,“我们一路纵队前进,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 的脚印,怕一不小心掉进冰沟里。”雪太大,朱怡 等人只能暂停攀登。三个多小时后,雪停了,周 围一个人也没有,白茫茫一片,他们决定撤退。 虽然没有完成冰山之行,但朱怡觉得,他 此行收获颇多: “比如,信任。路上困难重重,但大家没有消 极绝望,对攀登计划也没有提出怀疑。” “比如,谦让。有人拿出了一颗糖,结果大 家你传给我、我传给你,谁都舍不得吃,到最后 走出来的时候发现,那颗糖还在。” “比如,豁达。终于成功走出来,我们激动 得跪在了雪地里。这种生死考验经历过了,以 后天大的事情都不怕了。” 难忘的奇遇 “其实,出门在外,意料之外的事情很多。” 朱怡说,有一次,他和驴友去青海的哈拉湖,可 途中遭遇大雨,必经的一条河河水暴涨,无法 过去,因而放弃。可回去的路上,他们却意外地 顺利到达了一座冰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扇门关上了,却 有另一扇窗打开了。”在朱怡看来,旅行并不是 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时候适当放弃、退一步,可 能会收获另一种奇遇。 在朱怡的旅行记忆里,有许多奇遇。 其宗村—云南丽江附近的一个藏族村 落,这是让他难忘的旅行地之一。 “我爱人身体不好,我就带她去了这个村 子。”朱怡说,他们在那里待了三天,与当地居 民同吃住,和他们一起做早茶、干农活。 “第一天,我的手机坏了,没法看时间,感 觉很难受。第二天清晨,听到鸡叫和牛叫,这才 恍然大悟—动物叫了就可以起床了,原来生 活可以这么简单。”朱怡回忆道,在那个村落 里,他和妻子回归到了原始而快乐的生活中。 有一天,半天都找不到妻子了,原来是被热情 的村民叫到家里喝茶去了。 “那次旅行后,失眠、颈椎病这些在医院都 看不好的病竟然自愈了。你说神奇吧?”朱怡笑 笑说。 “不管怎样,我是体会到了旅行的好处。” 朱怡说,自己原来脾气急,旅行多了,心态变得 更加平和了,这对他与执法对象的沟通有很大 帮助。 “旅行,真是件很神奇的事。”朱怡开心地 总结道。 朱怡:爱上旅行 本报记者 通讯员 暹粒,柬埔寨暹粒省的省府,吴哥古迹群 的所在地。我选择了一个不算太好的时间开启 了暹粒之旅,彼时已进入当地雨季,天气炎热。 但是带着对高棉文化的神往和放空自我的希 冀,我毅然踏上了这片土地。 到达暹粒,沿着护城河走向吴哥通王城城 门,那里有着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路上有当地 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追逐嬉闹,也有小商小贩 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兜售着椰子和甘蔗汁。城墙 静默无言,人群却鲜活生动,我在这鲜明的对比 中穿越王城的城门,感受着它的沉重和古朴。 行至城中的巴戎寺,此时阳光照在石像 上,眼前是一幅令人震撼的“高棉的微笑”图 景。不同的角度,加上光与影的变化,石像上的 微笑则更加神秘。据说巴戎寺内有 49 座佛塔, 塔顶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佛像脸带安详的微 笑,微微上翘的嘴角透着几分宽容、几分庄重, 让人感到敬畏又赞叹。 到达塔布隆寺时已近正午。塔布隆寺与其 他古迹最大的区别,便是那些参天古木与庙宇 的缠绕之美。据称, 19 世纪法国探险家发现这 座庙宇时,百年老树已将神庙紧紧缠绕起来, 当地政府决定保留原貌,除了个别地方用绳索 捆绑等做了保护外,几乎没有修复的痕迹。那 些树根放肆地延伸,探入石缝、包裹庙宇,乍一 看去,这神庙仿佛是从树根里挤出来的一般。 而究竟是古树成就了塔布隆寺的神秘,还是精 致的建筑成就了莽林的凄美,已然分不清楚, 留下的只有眼前这独特的风景。 次日,行至吴哥窟。按照攻略的指引,我穿 过有着斑驳岁月痕迹的藏经阁,抚摸着雕刻有 神话故事情景的长廊,一直登上吴哥窟第五重 高塔。在顶层仰望蓝天,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仿 佛有种向天靠近的感觉。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坐 下来,不着急离开,俯瞰目之所及的吴哥建筑 群和朝圣的人群。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我默 默地享受着眼前的从容。 在柬埔寨的最后一天,我跟一名中国游客 拼车去了崩密列。这是完全用砂石建筑而成的 庙宇,大多数寺庙坍塌严重。废弃的庭院和塔之 间,树木茂密地生长着,让人感受到一片荒凉的 气息。攀窗户,爬屋脊,有时明明看得见前面的 风景,却发现“此路不通”;有时候隐隐觉得已无 路可走,却惊喜地发现有几块巨石可供攀爬而 过。粗壮的树干奇异地生长着,既破坏着建筑又 固定着建筑,还有很多弯曲成秋千状,这成了这 片废墟里最柔美的装饰。 高棉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吴哥文化。然而 随着战火和迁都,这一璀璨文明的杰作被生长 迅速的热带丛林所吞没。抚摸着崩密列那断壁 残垣,我不禁感慨,这散落的石头里到底隐匿 了多少王朝的鼎盛和衰颓? 离开时,暹粒下了一场暴雨。雨幕中的残 垣断壁显得愈发神秘。我想起蒋勋先生在《吴 哥之美》一书中所说的,吴哥之美,并不光在印 度教文明曾经的灿烂和真腊族雕刻曾经的绚 丽,更美在她原原本本地把时光和毁灭的力量 呈现了出来,即便是已成废墟也透着深沉的领 悟。的确,那些建筑曾经热闹,而今败落;存在 是美,消逝亦是美。 行走暹粒 吴希捷文/图 ▲吴晶近照。 ▲吴晶种植的多肉植 物:景天科拼盘。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冯祯艳近照。 冯祯艳种 植的多肉植物品 种:蓝色天使。 朱怡在四川牛背山旅行。图片由本人提供 吴哥窟远眺。 吴晶种植的多 肉植物品种:精巧殿。 冯祯艳种植的多肉植物品 种:织锦。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浙江温州市局)

多肉植物达人吴晶 朱怡:爱上旅行 - paper.eastobacco.com · 一家卖仙人球的店。 一进去,她就被一株类似仙人球的深青色 植物所吸引。店主告诉她,这盆植物名为乌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多肉植物达人吴晶 朱怡:爱上旅行 - paper.eastobacco.com · 一家卖仙人球的店。 一进去,她就被一株类似仙人球的深青色 植物所吸引。店主告诉她,这盆植物名为乌

44 斑斓金叶□责任编辑 赵伟伟 □美术编辑 刘 铮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进入吴晶的微信朋友圈,就可以看到各种

美丽得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多肉植物,有的如同

点缀在夜空中的星辰,有的似颗颗珍珠,还有的

如怒放的火焰,品种不一而足。

吴晶是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卷

烟厂职工,听闻她是“多肉植物达人”,笔者便约

定了时间来到她的家中取经。

“先坐,我这边马上结束。”来开门时,吴晶

手里还拿着小毛刷,说完这话,她马上转身继续

照料多肉植物。她小心翼翼地掸去球茎上的灰

尘,那温柔的眼神和轻柔的动作,就像在照顾自

己的孩子。

如今,吴晶家中已经收集了 300 多个品种

共 500多盆精品多肉植物。拿出她最喜欢的一

盆乌羽玉,吴晶向我们讲述了她与多肉的相识、

相守过程。

“既然决定开始,就一定要弄明白其中的学问”

2009 年的一天,吴晶在花鸟市场上走进了

一家卖仙人球的店。

一进去,她就被一株类似仙人球的深青色

植物所吸引。店主告诉她,这盆植物名为乌

羽玉,还会开出颜色漂亮的花来。吴晶对那

种深青色甚是喜欢,于是决定把这盆乌羽玉

买回家。

回家后,吴晶上网搜索了国内知名的多肉

植物论坛,然后找到相关 QQ 群加入其中,求

教如何才能养好乌羽玉。热心的前辈们推荐

给她几本新手必看的书籍,从此,吴晶一头钻

了进去,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并时常向高

手们请教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吴晶的精

心照料下,小小的乌羽玉越长越大、长势喜

人。

但是好景不长,养了一段时间后,乌羽玉表

皮上出现了一些斑痕,就像生了锈一样很是难

看,这可急坏了吴晶。她立刻向前辈们询问原

因,得知是空气流通差所导致的。于是,她把乌

羽玉放到通风的位置,并买来多菌灵喷洒,但为

时已晚,乌羽玉最终没能养活。

此时的吴晶心中充满了迷茫,因为乌羽玉

算是多肉植物中比较好养的品种,难道她真

的没有养花草的才能?群里也有人劝她放

弃 ,可 乐 观 积 极 的 吴 晶 觉 得 做 事 要 有 始 有

终。“既然决定开始,就一定要弄明白其中的

学问。”她说。

吴晶又买来一盆乌羽玉。通过阅读书籍和

论坛中的精华文章、向前辈们请教学习,她对种

养技艺有了初步的掌握,也学会了综合考虑土

壤、水量、光照、肥料等因素。经过悉心照料,新

买的乌羽玉茁壮成长,再也没有出现之前的问

题。有一天,乌羽玉终于开出了漂亮的白色

花朵。那一刻,吴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

足。

从此,吴晶更加喜爱多肉植物,并

又买了另外几个品种来养。有时候,

工资刚刚发下来,她就赶紧去买心仪

已久的多肉植物品种,还为它们买了

各种保温灌溉设备。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研究和琢

磨,吴晶渐渐摸索出了一套种植方法,

新买的各类多肉植物品种也越长越

好。再后来,她开始从各种渠道搜集珍

稀品种。

现在的吴晶,对于不同品种多肉植物应

该配什么样的土、需要的温湿度等都有着自己

的经验。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给植物做“外科

手术”,“伤口的处理和药粉的应用是植物成活

的关键。”吴晶说道。

“大家的认同让我越来越自信”

每当一批多肉品种开花或者长大,吴晶都

会拍下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QQ 群以及论坛

里。见了那些美丽的照片,一些前辈不禁感叹

吴晶的技艺进步之快。“小姑娘,好样的!”这样

的称赞让吴晶变得更加自信。

“大家的认同让我越来越自信。”吴晶说,对

于向她提问的人,她总是热心回答,并给出有效

的解决办法。慢慢地,网络上知道吴晶的人越

来越多,她渐渐成了多肉圈里的知名人物。

2012 年,一位前辈告知吴晶,浙江多浆花

卉发展论坛暨精品展示会马上要举办了。“你养

的多肉植物不仅漂亮而且有些稀有品种,如果

参展的话很有可能得奖。”前辈这样说道。

得知奖品里有一种比较稀有的多肉植物种

子,吴晶决定报名参展。于是,她带着十几件作

品参加了展会,其中三件多肉植物分别获得了

1个精品奖、2个栽培奖。

谈起这项爱好,吴晶表示,养多肉植物不

仅能够让她发现自然环境中美的一面,还能

修身养性,让她变得更细心、更有耐心。“养多

肉植物需要非同一般的耐心,比如选择什么

样的土壤、哪些品种配到一起比较好看并且

利于生长、如何科学地浇水去灰等,这些都需

要花时间去学习和积累。”吴晶说,“学会平心

静气地对待各种事情,这大概就是我最大的

收获吧!”

多肉植物达人吴晶谢鹏春

初识多肉植物,便立即被它们的憨态可掬

所吸引。自从捧回几盆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了。因为,养多肉实在乐趣无穷。

乐趣一:上盆

不管是先喜欢多肉后喜欢盆的,还是

先喜欢盆后喜欢多肉的,一旦加入了多肉

爱好者的行列,就必须学会上盆。

上盆是个技术活。如果是从花市或大棚买

来的多肉,必须先经历换土、修根、杀菌等步骤。

用什么样的花盆最合适呢?多肉的最佳搭

档自然是陶盆喽!如果你对颜值的要求比较

高,可以选择瓷盆,但底部必须有孔。至于什么

铁器、藤编、木头之类的花盆就不用尝试了,时

间一长就会长霉,完全是好看不好用。

为了追求完美,我通常会预选几个大小、形

状、颜色比较合适的盆进行试栽,直到满意为止。

上完土、铺好面,要缓上一周,不能立刻将

植物搬去晒太阳。上盆后有段时期内植物的底

端会有叶子枯萎,如果枯萎是渐进式的,那么就

是服盆的表现。待到叶片舒展,有生长迹象,证

明这株多肉已经完全适应新环境了。

乐趣二:组合

多肉植物除了单株植物外形奇特、颜色靓

丽之外,各种随心所欲的组合也非常有吸引

力。只要有想法,利用普通的多肉、简单的素

材,都可以打造出一座迷你花园。

中规中矩的拼盘看多了会腻,有一次,我无

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组破盆作品。受其启发,我

找来一堆陶盆,摔碎之后,利用各种不规则的花

盆形体,搭配零乱的花盆碎片,再将品种不同的

多肉和精巧的装饰物巧妙结合,竟然营造出一

个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多肉童话世界。

看似无意,又匠心独具,让朋友赞叹的同

时,我竟忍不住佩服自己:居然还有这个能耐?

乐趣三:繁殖

叶插其实很简单的,不小心被碰掉的叶子

落在有土的盆里都能生根。如果想要提高叶插

繁殖率,就要将叶片放在干燥的土上,置于弱

光、通风的地方。接下来,在某个不经意的时

刻,你就会发现,叶片已经诞生出可爱的“小宝

宝”了。

“砍头”是不得已的一种行为。去年冬天,

我有一株千佛手只长高不分枝,像极豆芽菜。

好几回都想扔了它,最后还是决定采用传说中

的“砍头”来解救。

用锋利的美工刀将千佛手分成几段,每一

面伤口都涂上多菌灵,放在通风处风干,一两天

之后,重新栽入土中。没想到,这盆千佛手今春

居然爆盆了。接着,我又成功地给小野玫

瑰、塔松、冬美人做了手术,现在它们全部

美得让人心醉。

乐趣四:分享

自从开始养多肉,就有了一群可爱的朋

友。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只要听说对方喜欢养

多肉,就很容易聊个没完没了,跟遇到老朋友一

样。

在朋友圈里,大家整天发多肉的图片,新手

们一不小心,从不懂、不屑最终慢慢变成了多肉

的“俘虏”。这些志同道合的“肉迷们”从最初的

交流种养心得、经验以及摄影技巧到一起逛大

棚、淘货源,再到分享小苗、交换品种和花盆等,

让每一天都变得有所期待。

心里养着一份爱,才会有牵挂、有担忧,才

愿意将时间花在自以为是的美好上。养多肉其

实养的是心情,并不在于养多少、养多么珍贵的

品种,而是看你愿不愿意和它们一起历经盛夏、

静待春秋……

(江苏东台市局)

心里养着一份爱冯祯艳

在江苏省常熟市烟草专卖局,有一位知名

度颇高的驴友——41岁的专卖稽查员朱怡。

朱怡喜欢旅行,也喜欢跟身边朋友分享旅

途中的故事。

旅行的理由

“那是在 2003 年。”朱怡说,有个朋友问

他想不想体验一下“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徒步

从安徽到浙江”,他动心了,就跟着一帮驴友

出发了。

“去了才知道,朋友说的是爬安徽与浙江

交界处的一座山,哈哈。”朱怡说,那次他跟随

队伍翻山越岭,很累,但也很过瘾。

从那以后,他与旅行结下了不解之缘,一

有时间就背上行囊出去。

当然,坚持旅行,除了出于爱好之外,还因责

任——给孩子做榜样,是他坚持走出去的动力。

“孩子看到我登山的照片,觉得很自豪,我也

经常带他一起出去。世界这么大,我得带孩子去

看看。”朱怡笑着说,他常趁孩子放假时带他到贫

困山区跟当地人同吃同住,好让他学会吃苦。

让朱怡开心的是,这种“吃苦游”让孩子学

到很多东西。比如,同学嫌这个不好吃那个不

好吃的时候,他会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去劝导

他们。

失败的经历

“旅行中收获很多,也有很多刻骨铭心的

经历。”朱怡谈起一次“失败的冰川之行”,那次

的目的地是甘肃的梦柯冰川。

“去之前我已经做了缜密的计划,下雪怎么

办、雪崩怎么办,等等,都考虑到了。”朱怡说道。

尽管如此,他们一行五人途中还是遇到了意想

不到的困难。“高原反应太厉害,背着 20多斤重

的装备包,我两天都没怎么吃东西。更糟糕的

是,爬到海拔 3000多米的时候开始下大雪。”他

说,“我们一路纵队前进,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

的脚印,怕一不小心掉进冰沟里。”雪太大,朱怡

等人只能暂停攀登。三个多小时后,雪停了,周

围一个人也没有,白茫茫一片,他们决定撤退。

虽然没有完成冰山之行,但朱怡觉得,他

此行收获颇多:

“比如,信任。路上困难重重,但大家没有消

极绝望,对攀登计划也没有提出怀疑。”

“比如,谦让。有人拿出了一颗糖,结果大

家你传给我、我传给你,谁都舍不得吃,到最后

走出来的时候发现,那颗糖还在。”

“比如,豁达。终于成功走出来,我们激动

得跪在了雪地里。这种生死考验经历过了,以

后天大的事情都不怕了。”

难忘的奇遇

“其实,出门在外,意料之外的事情很多。”

朱怡说,有一次,他和驴友去青海的哈拉湖,可

途中遭遇大雨,必经的一条河河水暴涨,无法

过去,因而放弃。可回去的路上,他们却意外地

顺利到达了一座冰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扇门关上了,却

有另一扇窗打开了。”在朱怡看来,旅行并不是

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时候适当放弃、退一步,可

能会收获另一种奇遇。

在朱怡的旅行记忆里,有许多奇遇。

其宗村——云南丽江附近的一个藏族村

落,这是让他难忘的旅行地之一。

“我爱人身体不好,我就带她去了这个村

子。”朱怡说,他们在那里待了三天,与当地居

民同吃住,和他们一起做早茶、干农活。

“第一天,我的手机坏了,没法看时间,感

觉很难受。第二天清晨,听到鸡叫和牛叫,这才

恍然大悟——动物叫了就可以起床了,原来生

活可以这么简单。”朱怡回忆道,在那个村落

里,他和妻子回归到了原始而快乐的生活中。

有一天,半天都找不到妻子了,原来是被热情

的村民叫到家里喝茶去了。

“那次旅行后,失眠、颈椎病这些在医院都

看不好的病竟然自愈了。你说神奇吧?”朱怡笑

笑说。

“不管怎样,我是体会到了旅行的好处。”

朱怡说,自己原来脾气急,旅行多了,心态变得

更加平和了,这对他与执法对象的沟通有很大

帮助。

“旅行,真是件很神奇的事。”朱怡开心地

总结道。

朱怡:爱上旅行本报记者 吉 蕾 通讯员 朱 剑

暹粒,柬埔寨暹粒省的省府,吴哥古迹群

的所在地。我选择了一个不算太好的时间开启

了暹粒之旅,彼时已进入当地雨季,天气炎热。

但是带着对高棉文化的神往和放空自我的希

冀,我毅然踏上了这片土地。

到达暹粒,沿着护城河走向吴哥通王城城

门,那里有着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路上有当地

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追逐嬉闹,也有小商小贩

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兜售着椰子和甘蔗汁。城墙

静默无言,人群却鲜活生动,我在这鲜明的对比

中穿越王城的城门,感受着它的沉重和古朴。

行至城中的巴戎寺,此时阳光照在石像

上,眼前是一幅令人震撼的“高棉的微笑”图

景。不同的角度,加上光与影的变化,石像上的

微笑则更加神秘。据说巴戎寺内有 49座佛塔,

塔顶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佛像脸带安详的微

笑,微微上翘的嘴角透着几分宽容、几分庄重,

让人感到敬畏又赞叹。

到达塔布隆寺时已近正午。塔布隆寺与其

他古迹最大的区别,便是那些参天古木与庙宇

的缠绕之美。据称,19世纪法国探险家发现这

座庙宇时,百年老树已将神庙紧紧缠绕起来,

当地政府决定保留原貌,除了个别地方用绳索

捆绑等做了保护外,几乎没有修复的痕迹。那

些树根放肆地延伸,探入石缝、包裹庙宇,乍一

看去,这神庙仿佛是从树根里挤出来的一般。

而究竟是古树成就了塔布隆寺的神秘,还是精

致的建筑成就了莽林的凄美,已然分不清楚,

留下的只有眼前这独特的风景。

次日,行至吴哥窟。按照攻略的指引,我穿

过有着斑驳岁月痕迹的藏经阁,抚摸着雕刻有

神话故事情景的长廊,一直登上吴哥窟第五重

高塔。在顶层仰望蓝天,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仿

佛有种向天靠近的感觉。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坐

下来,不着急离开,俯瞰目之所及的吴哥建筑

群和朝圣的人群。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我默

默地享受着眼前的从容。

在柬埔寨的最后一天,我跟一名中国游客

拼车去了崩密列。这是完全用砂石建筑而成的

庙宇,大多数寺庙坍塌严重。废弃的庭院和塔之

间,树木茂密地生长着,让人感受到一片荒凉的

气息。攀窗户,爬屋脊,有时明明看得见前面的

风景,却发现“此路不通”;有时候隐隐觉得已无

路可走,却惊喜地发现有几块巨石可供攀爬而

过。粗壮的树干奇异地生长着,既破坏着建筑又

固定着建筑,还有很多弯曲成秋千状,这成了这

片废墟里最柔美的装饰。

高棉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吴哥文化。然而

随着战火和迁都,这一璀璨文明的杰作被生长

迅速的热带丛林所吞没。抚摸着崩密列那断壁

残垣,我不禁感慨,这散落的石头里到底隐匿

了多少王朝的鼎盛和衰颓?

离开时,暹粒下了一场暴雨。雨幕中的残

垣断壁显得愈发神秘。我想起蒋勋先生在《吴

哥之美》一书中所说的,吴哥之美,并不光在印

度教文明曾经的灿烂和真腊族雕刻曾经的绚

丽,更美在她原原本本地把时光和毁灭的力量

呈现了出来,即便是已成废墟也透着深沉的领

悟。的确,那些建筑曾经热闹,而今败落;存在

是美,消逝亦是美。

行走暹粒吴希捷文/图

▲吴晶近照。

▲ 吴 晶 种 植 的 多 肉 植

物:景天科拼盘。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冯祯艳近照。

◀ 冯 祯 艳 种

植 的 多 肉 植 物 品

种:蓝色天使。

朱怡在四川牛背山旅行。图片由本人提供

吴哥窟远眺。

▶吴晶种植的多

肉植物品种:精巧殿。

◀冯祯艳种植的多肉植物品

种:织锦。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浙江温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