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以配適觀點探討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 技能力對競爭優勢之影響 報名編號: I0029

以配適觀點探討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 技能力對競 …thesis.topco-global.com/TopcoTRC/2015_Thesis/I0029.pdf2 備的資產,並增加其資訊科技的影響力,而在B2B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以配適觀點探討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

    技能力對競爭優勢之影響

    報名編號: I0029

  • 1

    摘要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企業需要尋找最適合的資訊科技與應用,以成為追求企業

    競爭優勢時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因此,採用良好的電子化企業策略,並適當的配合資

    訊科技能力,成為追求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指標。

    本研究目的是透過策略配適的觀點探究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配適效

    果。以問卷調查法,針對台灣製造業進行分析,共回收 107 份有效樣本,透過共變異

    模型、構型離差模型與型態模型三種策略配適之整體觀點,以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電

    子化企業策略配適模式。研究結果顯示,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三種配適

    皆對競爭優勢有顯著影響。本研究建議電子化企業在提升資訊科技的能力時需兼顧策

    略上的配合,使整體能夠互相搭配,以創造整體優勢。

    關鍵字:電子化企業策略、資訊科技能力、競爭優勢、策略配適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高度變化的競爭環境中,企業需要採用先進的資訊科技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輔助企業流程以強化其競爭優勢。美國資訊科技協會即認為資訊科技為對一個以

    電腦為基礎之資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實現、維護或是應用 (Proctor, 2011),

    且為構成資訊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 IS) 不可或缺的基礎元件。透過資訊系統將不

    同的資訊科技結合後,可搭配不同企業的業務執行來達到各個業務部門的需求。據此,

    許多企業開始投資並在基於網際網路的資訊系統中加以實踐。因此,採用最新的網際

    網路資訊科技與技術,以提高企業的資訊科技能力 (IT capabilities) 即為電子化企業

    (e-Business) 中視為圭臬的典範。此即為研究所指出,雖有許多方式使企業實現其競爭

    優勢,但最好與最有效的方式即為創造並實現卓越的資訊科技能力和強韌的網際網路

    基礎之資訊科技與資訊系統(Broadbent, 1999; Evans and Wurster, 1999)。

    O’Brien and Marakas (2008) 表示網際網路科技、電子化企業和電子商務系統的策

    略性應用,可以有效提升組織競爭優勢,而後亦有研究指出資訊科技與企業策略獲致

    策略配適可對企業績效有正面之效果 (Chan et al., 2007; Chatzoglou et al., 2011)。而從資

    訊科技建置的觀點,電子化企業系統的改進與使用,可以增加其電子化企業服務的能

    力,而與資訊科技的協助推動的搭配,可以創造高度的組織績效 (Wu et al., 2011),採

    用電子化的企業對於與供應商的信任與回應會加強了彼此的夥伴關係(Andreu et al.,

    2010),Soh and Markus (1995) 亦指出,企業對於資訊科技的支出會增加其資訊科技設

  • 2

    備的資產,並增加其資訊科技的影響力,而在 B2B 的電子化企業,組織績效會因為資

    訊科技的投資越多而有更顯著的效果。Ross et al. (1996) 及 Bharadwaj (2000) 在研究中

    指出開發有效的資訊科技能力能夠強化組織的競爭優勢,而企業電子化不僅僅是依賴

    資訊科技把商務交易行為放在網路上,從外部來看有電子商務行為,從內部來看則是

    包含了採購、內部管理的 E 化,最終的目標則是要讓企業在進行活動時可以更有效率、

    減少成本並集中資源。

    另方面,在面臨資訊科技亦變動劇烈的環境下,企業必須隨時跟著最新科技的腳

    步,採用最適切的資訊科技系統並有效的實行資訊科技治理 (Van Der Heijden, 2001),

    而在電子化的企業中,運用新技術以增強資訊科技能力的指標為目前最需要注重的課

    題,而協助企業提升組織績效的方法有很多種,企業則應該要考慮組織的狀況與資源,

    因勢制宜,針對企業的高層人員與資訊部門人員定下權變的衡量及採用標準。

    二、研究目的

    由上所述,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不論是對組織或個人都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從平常生活所用到的資訊產品,到全球化進行貿易的電子化系統,都是藉由企業電子

    化搭配資訊科技所建構而成的。透過增加電子商務的優勢與電子化企業的策略,而致

    使電子化後的企業績效更佳 (Kearns, 2005)。企業的管理階層在面臨管理問題時,往往

    都可以根據過往的經驗下去訂定策略與決定,但在資訊化後的企業環境,不管事生產、

    銷售、研發、財務與人力等都是需要藉由資訊科技的輔助,才能協助制訂決策。

    而策略配適 (Alignment) 的觀點與應用即可針對不同的企業架構以及其策略運用

    方式來分析並開展不同的組織績效以獲競爭優勢 (Venkatraman and Prescott, 1990)。此

    觀點的應用可降低企業在電子化的過程中可能獲致的風險,藉由大量資料蒐集的分

    析,可以針對目前公司既有的策略,來選擇其搭配的資訊科技能力及電子化企業策略,

    降低組織在進行改造時所需承擔的風險,以追求利潤極大化與降低成本 (Pedraza et al.,

    2011)。爰此,本研究即欲透過企業電子化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配適效用加以討論公

    司整體競爭優勢之表現,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歸納並彙整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與競爭優勢之文獻。

    (二)探討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兩者間配適之必要性及重要性。

    (三)由不同的配適觀點探討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對競爭優勢之影響,以

    強化理論之辯證。

    貳、文獻探討

    一、企業電子化策略

    自 1997 年 IBM 宣布開始發展企業電子化系統,許多關於電子化企業 (e-Business)

  • 3

    的研究與報告即開始被產、官、學、研人士加以討論 (Narisetti, 1997)。對於一個全球

    化的企業,電子化企業之議題已經成為時下流行的用語與一個強而有力的武器。然而

    在電子化企業的環境中,資訊與溝通科技被用來強化組織的各種流程,而對於電子化

    企業更廣泛的定義為組織流程中資訊的傳遞。現今許多證據皆指出,增加以網路為基

    礎的資訊科技對當前企業是很重要的一項業務 (Evans and Wurster, 1999; Skjoett-Larsen,

    2000)。以資訊科技或資訊系統兩個不同的觀點來探討並整合企業電子化策略與資訊科

    技的能力,電子化應用增強了生產與銷售之間的資訊流,這項應用即可增加銷售團隊

    的生產力及業績,強化工作群組之間的溝通效率,使企業間的資訊傳遞變得更加有效

    率 (Lallana et al., 2000)。

    許多企業對於電子化企業策略的調整失敗是由於他們並沒有遵從指導並管理公司

    營運單位的計畫的企業層級策略(Business-level strategy) (Sambamurthy et al., 2003)。儘

    管面臨許多電子商務行為的失敗,企業對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行為與企業對消費者的

    電子商務行為仍然持續在增加比率。環顧相關的研究,以 Cagliano et al. (2003) 所提出

    之電子化企業策略架構較符合企業利用 web-based IT/IS 於企業供應鏈管理與流程整合

    的實務應用。因此,本研究亦採用之,其構面包含:電子採購、電子商務與電子作業。

    (一)電子採購

    電子採購 (e-Procurement) 是指結合網際網路的應用讓買賣雙方可以根據原先指

    定的協議來與對方交易,其中涉及私人和公共交易的市場,通常見於企業之間。電子

    化採購通常包含了四個要素:電子目錄、合約、採購單與通知單,目的在於將採購行

    為電子化,由於典型的製造業公司需要數以百計的供應商來提供上千種的產品或原

    料,網際網路可以幫助企業管理這些複雜的採購流程。電子化採購類似於電子商務,

    但交易的對象不一樣,主要的客戶與供應商偏向企業為主,有需求的客戶會上網向供

    應商下訂單,供應商接到訂單通之後進行發貨並送去給客戶,這一連串的流程都透過

    資訊科技系統(例如:ERP 系統)來完成,由於採取電子化流程可以將成本壓低,並

    將企業內部的採購流程標準化,進而提升公司內部的績效品質與員工工作能力。

    (二)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 (e-Commerce) 指的是透過資訊與通訊科技來協助買賣雙方進行資訊的

    傳遞、資訊的流通並進行交易後所產生的買賣行為與服務支援,將這些活動從實體的

    方式轉化為網際網路的虛擬交易。而 Lee and Whang (2005) 認為電子商務不僅僅是企

    業面對消費者 (Business to Consumer, B2C) 的形式,除了前端的顧客服務,還包含在

    供應鏈中銷售活動的後台交易處理,而網際網路為這樣服務與銷售活動提供了一個最

    適切的環境,這使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夥伴可以藉由網際網路來緊密的協調傳達要提

    供給消費者的產品與服務。而另一項電子商務活動為公司的電子商務活動為顧客訂單

    追蹤,供應鏈的合作廠商則會在資訊交換中心回報訂單狀態給資料庫,此外亦可以隨

  • 4

    時隨地了解目前客戶所下訂單與出貨的最新動態。

    (三)電子作業

    電子作業 (e-Operation) 為在企業活動的進行中,透過資訊科技將知識有效的傳

    遞,並協助員工電子化的協同合作而完成結構化的工作任務。代表著企業導入了內部

    網路與外部網路系統,並搭配資訊科技來形成一個供應鏈流程的管理機制,其中包含

    了控制工作生產計畫與生產排程的制定,讓跨部門間可以透過資訊科技的資訊分享來

    了解生產的進度、訂單追蹤與庫存管理。在製造業中最常見的分享方式為透過 Web 的

    看板系統來分享企業資訊,從分享資訊中快速掌握生產與物流資訊,透過電子化成功

    的減少資訊傳遞的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與優勢。

    二、資訊科技能力

    現今,許多公司都已經使用資訊系統來提高並改善他們的營運績效與競爭優勢,

    而資訊科技亦被視為是典型的組織資源,發展與應用資訊系統是目前重要的課題,而

    這項任務包含了資訊科技與跨部門之間的協調關係,並與企業整體營運息息相關,且

    資訊科技在跨組織的溝通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已有研究著重探討 IT 部門、

    業務部門與競爭環境的關係 (Penrose, 1995; Amit and Schoemaker, 1993; Teece et al.,

    1997)。而 Van Der Heijden (2001) 則針對資訊科技核心能力與電子商務的配適進行實

    證研究。基於此,本研究即以此研究為基礎加以探討企業的資訊科技能力內涵,包含

    資訊系統/資訊科技治理、企業系統思維及建立關係。

    (一)資訊系統/資訊科技治理

    資訊系統與資訊科技治理 (IS/IT governance) 集合了資訊科技、資訊系統、組織績

    效等企業治理準則,由於不良的資訊科技治理會使資訊科技專案失控並深遠影響組織

    績效,因此促成了業界與學界對於資訊科技治理的關注。資訊科技治理的目標則分為

    下列二點:(1)確認組織在投入資訊科技與資訊系統的資源可以產生最大價值;(2)降低

    投入資訊科技的風險,而此二項則需要透過謹慎的評估與資訊部門的有效管理來控制。

    Feeny and Willcocks (1998) 整合了資訊系統與資訊科技治理,將資訊系統與資訊科

    技的核心能力是指整合資訊系統與資訊科技的工作目標與活動,並提出了四個資訊系

    統與資訊科技治理的指標。第一個指標為 CIO 與其他高層主管之間的互動關係,CIO

    需要與其他的主管建立強力的關係以確保企業能穩固他們的績效。第二項指標是企業

    內的部門要有可以達到共同的目標與願景的能力,這項指標包含企業內各部門與資訊

    科技部門是否能夠達到相同的目標。第三項指標是資訊科技部門需要發展其適應的文

    化已達到資訊系統與資訊科技治理的目的,資訊科技部門和其他部門間容易發生溝通

    的問題而產生鴻溝,因此必須要有高度的資訊系統與資訊科技治理來維持這項關係。

    最後一項指標為要建置最適切的實務流程,因為最佳的實務流程通常被定義為收集應

  • 5

    用資訊,以協助工作流程順利的進行。

    (二)企業系統思維

    企業系統思考 (Business system thinking) 定義為「透過技術使想像中或預期之營

    運流程以變為成功執行的」(Fenny and Willcocks, 1998)。這項能力是指資訊科技部門能

    夠辨別與營運流程的程度。此能力分為四個面向,第一個面向為資訊科技部門的人員

    參與制定企業策略的涉入程度,這些策略雖然不一定要實踐,但在制定過程中的資訊

    科技部門的人員所涉入的程度即為資訊部門參與企業策略制定的指標。第二個指標為

    在一個具管理規模的企業層級中,資訊科技部門可以明確的掌握資訊科技與企業內營

    運流程的關係。第三點是藉由資訊科技來改善既有流程而創造出新流程(Davenport and

    Short, 1990)。第四點資訊部門通常被企業利用來記錄並監督企業資訊科技系統,例如

    其他業務部門可能會忽略有用的資訊,而透過資訊系統收集並儲存這些資訊,這項工

    作最有可能是透過資訊科技部門來執行並發布。

    (三)建立關係

    Fenny and Willcocks (1998) 認為建立關係 (Building relationships) 的核心為「使企

    業之中的其他部門更積極的參與資訊系統與資訊科技的議題」,包含發展使用者對資訊

    科技潛力的了解、協助使用者和資訊部門人員一起工作,並確保使用者的使用權力與

    滿意度。

    這項能力指的是資訊部門可以與公司內的員工維持著高度的工作配合關係,資訊

    部門如果能擁有較強烈的建立關係能力,便可以影響企業的內其他部門的員工更加了

    解資訊科技相關議題的潛在特質與內容並有效的與資訊部門合作,最後由於資訊部門

    通常為各企業的資訊科技專案執行者,所以資訊部門需要得到所有的資訊科技相關專

    案的主導權,以確保公司內業務的流暢進行並執行完成。這項能力的第一項指標為,

    高度的建立關係能力的衡量標準為使用者對於企業內資訊潛力的了解程度。第二項指

    標指出建立關係的能力影響了特定專案或任務,可否有效的與其他業務部門的合作。

    第三項指標為企業的資訊科技部門是否擁有執行專案的所有權。這項所有權通常可以

    幫助資訊科技專案的使用者在對專案需要時可以明確幫助使用者,並可以清楚地將專

    案訊息傳達給這些使用者。集合以上的指標,建立強烈的關係是資訊科技部門的人員

    非常重要的能力。

    三、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s) 源自於 Barney (1991) 年的研究,Barney提出

    了競爭優勢的定義為:「企業的潛在競爭對手無法執行如同該企業所進行的企業策

    略」。曾有文獻提到對於資訊技術的影響是取決於資訊科技策略與企業策略的有效配適

    (Chan et al., 1997; Palmer and Markus 2000)。許多企業會成功是因為成功的將資訊科技

  • 6

    與企業策略透過內外部的因素成功的配適而達到最適化。許多企業採用資訊科技來促

    進客戶關係管理、製造、採購與其他供應鏈活動 (Agarwal and Sambamurthy, 2002; Barua

    and Mukhopadhyay, 2000),資訊科技也強化了這些企業的競爭力 (Sambamurthy et al.,

    2003)。

    Chen and Tsou (2006) 在資訊科技採用與競爭優勢的討論中,認為內部與外部優勢

    的影響,可以用來評斷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該研究中指出,在企業需要從外部獲得

    競爭優勢時,需要透過提供給客戶高品質的產品以及服務,以此方法便能鎖住客戶,

    為了滿足客戶之慾望與需求,透過投資資訊科技來更新服務,並從顧客願意支持企業

    所提供的服務來進行衡量。而內部優勢取決於企業內部的資源與能力,強調在企業的

    工作環境中,員工所受的訓練、不同部門間的良好溝通能夠改善公司的向心力,並有

    效的從公司的支援中,創造新流程與提升研發產品的能力,最終的目的是提升員工工

    作滿意度,以掌握內部競爭優勢。

    參、策略配適之觀點與假說推導

    配適為結構權變理論的核心概念,主旨探討組織策略與其他變數之間的有效配

    適,而策略配適的基本主張為組織績效是由兩個或更多的因素透過良好配適而產生的

    結果。Venkatraman (1989) 提出以六種觀點定義與解釋策略配適的各種配置的型態:1.

    調節變項模型 2.中介變項模型 3.配合模型 4.型態模型 5.構型離差模型 6.共變異模

    型,彙整如表 1 所示。依據檢驗變數間的運作特質,又可將此六大觀點區分為兩大類。

    其中,配合模型、調節變項模型與中介變項模型為細部性 (reductionist) 觀點;共變異

    模型、構型離差模型與形態模型為整體性 (holistic) 觀點。Venkatraman and Prescott

    (1990) 認為以整體性 (holistic) 的觀點來探討配適概念,對研究構面或變數有較佳的解

    釋能力,且可保有構面之間複合與相互關係之關聯。因此,本研究為重覆證實所提模

    式的配適效果,即使用三個整體性觀點的模型進行驗證,目的在以不同觀點的面向強

    化並論證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之策略配適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表 1 策略配適基本比較表 項目 形態模型 構型離差模型 共變異模型 調節變項模型 中介變項模型 配合模型

    基礎概念 內部一致性 以特定型態為

    比較基準 內部一致性 干擾 中介 配合

    變數個數 多個 多個 四個至多個 兩個 兩個至多個 兩個

    分析方法 集群分析

    因素分析

    歐基理德離差

    距離法

    二階因素分析

    (驗證性因素

    分析)

    變異數分析

    調節迴歸

    子群分析

    路徑分析

    變異數分析法

    距離離差

    殘差分析

    觀點 整體觀點 細部觀點

    一、共變異模型觀點

    本研究以共變異模型的觀點來討論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對於競爭優

    勢之影響關係,以往的研究指出使用電子化企業策略的企業透過資訊科技的整合來增

  • 7

    加企業的績效,而企業需要掌握透過電子化後所形成的價值,並持續發展策略,使競

    爭對手無法複製並取代,而創造出該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資訊科技能力的重點在於

    高階經理人對於資訊科技與資訊系統的治理與企業系統的思考,在面對電子化的流程

    時可以即時並迅速的獲得資訊為企業在營運時的關鍵,因此在此用電子化系統時,對

    於資訊科技能力的搭配便成為一項重要因素。共變異模型的觀點可透過二階層的驗證

    性因素分析方法加以檢驗。

    H1: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內部一致性對於競爭優勢有正向影響。

    二、構型離差模型觀點

    此構面分析的目的可以讓研究者具體描繪出最理想的策略組合,並相信這樣的組

    合可視一典範以為其他企業仿效的對象。背後的意涵為彼此間的差異程度越小,則代

    表構型越一致,亦即本身營運內容之配適越好,而其競爭優勢則越高。本研究之假說

    H2 即驗證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策略兩構面之構型離差效果對於競爭優勢的影

    響。

    H2: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之特定型態的接近程度對於競爭優勢有正向影響。

    三、型態模型觀點

    型態模型的觀點意在追求不同群組織間的內部一致性,Vemkatraman (1989) 認為

    在高度與低度的績效間,需要找出不同依變數的一致性,驗證策略配適在不同群組之

    間是否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本研究認為將資訊科技能力與電子化企業策略兩項依變數

    為基礎,可以將績效高、低表現以群組的方式分類,驗證不同型態之間的績效表現水

    準。本研究參考 Bergon et al. (2001) 的建議,使用 K-means 之集群分析方法進行分類,

    並以 ANOVA 分析驗證對競爭優勢的影響效果。

    H3: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共同組成之型態對於競爭優勢有正向影響。

    肆、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的方向為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策略配適模式之研究,研究

    假說為驗證兩者之策略配適後是否對於競爭優勢有顯著的影響。本研究並採用問卷調

    查法與資料分析法進行假說驗證。主要構念有四項,分別為「電子化企業策略」、「資

    訊科技能力」、「競爭優勢」與「策略配適」,而策略配適為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

    能力之隱藏變數,並無實際衡量之量表。本研究問卷中資訊科技能力與競爭優勢之問

    卷題項方面,皆以 Likert 五等量表進行衡量,分別為「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

    給予 1 至 5 分的計分。而電子化企業策略之問卷題項以使用度從無給予 0 分、低至高

    依序給予 1 至 5 分,以衡量電子化企業策略之使用程度。

  • 8

    一、電子化企業策略之操作型定義與量表發展

    本研究之電子化企業策略的問卷題項乃參考 Cagliano et al.(2003) 所提出針對電

    子化企業策略在供應鏈中採用的程度所設計之量表為基準,並將電子化企業策略定義

    為:「使用網際網路整合下(泛指任何利用網際網路為應用的系統、軟體或程式),各

    項營運活動使用網際網路的程度。」此衡量的指標共有八個題項,如下表 2 所示。

    表 2 電子化企業策略題項 構面 題項代號 題項 資料來源

    電子採購 EBS1 本公司的供應鏈(一般性生產需求之採購)作業。 Cagliano et al. (2003)

    EBS2 本公司的供應鏈(重要的持續性策略採購)作業。

    電子商務 EBS3 本公司的顧客服務與支持作業。

    EBS4 本公司的供應鏈(銷售)作業。

    電子作業 EBS5 本公司的庫存管理作業。

    EBS6 本公司的生產計畫與排程作業。

    EBS7 本公司的運輸計畫作業。

    EBS8 本公司的訂單處理與追蹤作業。

    二、資訊科技能力之操作型定義與量表發展

    根據 Fenny and Willcocks (1998) 所提出之內容,本研究將資訊科技能力定義為

    「在企業中的高層主管、資訊科技系統與跨部門間員工對於資訊科技的協調與配置」。

    本研究之實際問卷採用 Van Der Heijden (2001) 所建議的量表進行修正,而發展出適合

    本研究之量表,其題項包含以下三個構面,如下表 3 所示。

    表 3 資訊科技能力題項 構面 題項代號 題項 資料來源

    資訊系統/資訊

    科技治理

    ITG1 在執行企業電子化業務時,本公司的 IT 部門與企業內的經營管理層級保

    持密切關係。

    Van Der Heijden (2001)

    ITG2 本公司的 IT 管理部門與企業內的管理層級皆對電子商務所扮演的角色抱

    持相同的願景。

    ITG3 本公司的 IT 部門會積極強化本公司企業電子化業務的能力。

    ITG4 本公司的 IT 部門積極從事建置企業電子化領域之最佳實務流程。

    企業系統思維 ST1 關於電子商務,本公司的 IT 部門會密切參與及規劃和企業電子化業務有

    關的組織策略。

    ST2 本公司的 IT 部門會積極了解企業電子化業務對於企業流程的影響程度。

    ST3 本公司的 IT部門會積極地從事於因企業電子化業務所產生的新企業流程。

    ST4 由於企業電子化業務流程涉及多個部門,因此本公司的 IT 部門會協調各

    部門的權責與關係。

    建立關係 BR1 本公司的 IT 部門確保企業會對企業電子化業務有明確的瞭解。

    BR2 本公司的 IT部門會確保 IT部門的員工會與其他部門員工在企業電子化業

    務上能有效合作。

    BR3 本公司的 IT 部門擁有電子商務活動的主導權。

    三、競爭優勢之操作型定義與量表發展

    本研究參考 Barney (1991) 所提出的內容,將競爭優勢的定義為「企業的潛在競爭

    對手無法執行如同該電子化企業所進行的企業電子化與資訊科技策略」。發展量表引用

    自所提出的量表內容進行修改,針對內部競爭優勢與外部競爭優勢兩個構面進行衡

    量,其衡量題項如下表 4 所示。

  • 9

    表 4 競爭優勢題項 構面 題項代號 題項 資料來源

    外部優勢 EA1 近年來,本公司成功地提供新產品進入新市場。 Chen and Tsou, (2006) EA2 近年來,本公司成功地提供新產品獲得更多競爭優勢。

    EA3 近年來,本公司成功地提供新產品比競爭者提供更高品質。

    內部優勢 IA1 近年來,本公司因推出新產品使得員工工作滿意度增加。

    IA2 近年來,本公司因推出新產品使得員工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與專業知識提

    升。

    IA3 近年來,本公司因推出新產品使得員工創新能力增強。

    伍、研究分析與結果

    一、樣本資料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目標對象為天下雜誌所公布之 2014 年台灣前 1350 大的

    製造業進行問卷發放,透過 Google 表單問卷系統發放線上問卷,透過收集受測對象之

    e-mail,並請收到問卷之企業轉寄給企業主管與資訊部門同仁以填答本問卷,共計回收

    116 份問卷,其中無效問卷為 9 份,有效問卷為 107 份,問卷回收率 8.5%。樣本中受

    測者性別以男性為主,佔整體填答者 68%,而年齡則是 31~40 歲與 41~50 歲為大宗,

    各佔填答者 30%;學歷已大學畢業者佔 52%為最高,其次則為碩士以上佔 27%;服務

    年資佔整體的 46%,顯示這些填答者約有半數皆在企業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並對於

    企業流程有一定程度認知與制定企業策略流程與目標遇有高度的了解。而受測者的規

    模有 78%以上的企業大於 100 人以上,顯示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企業具有一定規模與

    代表性。

    二、敘述性統計

    本研究使用 SPSS 22.0 版本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各構面平均數、標準差與

    Cronbach’s α值列於下表 5。結果顯示各構面之 Cronbach’s α介於 0.73~0.91 之間,

    Nunnally(1978)建議 Cronbach’s α 值應大於 0.7 表示各因素之題項有高度內部一致

    性,而本研究之 Cronbach’s α值(見表 7)皆大於 0.7,符合學者所建議的水準。而兩

    兩構面之相關係數皆達 p < 0.01 之顯著水準,表示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兩

    構面間的變數皆與外部競爭優勢與內部競爭優勢存在著正向且顯著的相關性。

    表 5 敘述性統計表 平均數 標準差 EP EC EO ITG ST BR EA IA 電子採購(EP) 3.44 1.060 0.91 電子商務(EC) 3.53 1.002 0.47 0.82 電子作業(EO) 3.51 1.007 0.61 0.48 0.89 資訊科技/系統治理(ITG) 4.06 .693 0.25 0.38 0.43 0.83 企業系統思維(ST) 3.93 .796 0.27 0.50 0.33 0.77 0.89 建立關係(BR) 3.80 .748 0.31 0.50 0.35 0.60 0.81 0.73 外部競爭優勢(EA) 3.90 .749 0.35 0.55 0.40 0.40 0.42 0.38 0.83 內部競爭優勢(IA) 3.76 .781 0.55 0.58 0.49 0.48 0.56 0.54 0.68 0.89 註:1.樣本數為 107

    2.相關係數皆達 p < 0.01 的顯著水準(雙尾檢定)。

    3.對角線為 Cronbach’s α值

  • 10

    三、線性結構方程式模式分析

    本研究線性結構方程式使用的統計軟體為 LISREL8.8,透過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對各構面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ion factor

    analysis, CFA);研究模式的檢驗方式分為兩個步驟:(1)進行測量模式避免研究產生誤

    差;(2)以結構模式驗證本研究各構面之因果關係 (Anderson and Gerbing, 1998)。

    (一)測量模式檢測

    本研究以測量模式對觀察變項 (manifest variable) 與潛在變項 (latent variables)做

    檢測,由於潛在變項無法直接測量,需透過觀察變相來推斷潛在變項 (Diamantopulos

    and Siguaw, 2000),而結構方程式驗證需先透過測量模式的檢測後才可進行本研究結構

    模式的分析 (Anderson and Gerbing, 1998)。

    1.信、效度分析

    除了 Cronbach’s α值以外,在驗證性因素分析中另有學者提出以組合信度

    (Composite reliability, CR),來檢驗潛在變項之信度。若組合信度越高,表示測量

    之變項對於該潛在變項的代表程度越高,而組合信度之數值應大於 0.70 才可被接

    受(Hair et al., 2006),亦有其他學者認為組合信度只要大於 0.60,即可表示其組合

    信度是良好的 (Bagozzi and Yi, 1988)。由表 6 可以發現,本研究之組合信度皆達到

    0.70 以上的水準,顯示本研究之潛在變項信度具一定之水準。

    表 6 各變項之驗證因數分析表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標準化因

    素負荷量 T值 組合信度

    平均變異抽

    取量(AVE)

    電子化企業策略

    電子採購 0.91 0.84

    EBS1 3.42 1.14 0.92 EBS2 3.47 1.07 0.91 11.18 電子商務 0.82 0.70

    EBS3 3.57 1.05 0.78 EBS4 3.49 1.13 0.89 7.62 電子作業 0.90 0.69

    EBS5 3.58 1.17 0.91 EBS6 3.45 1.18 0.79 10.46 EBS7 3.28 1.22 0.74 9.39 EBS8 3.72 1.06 0.87 12.71

    資訊科技能力

    資訊系統/資訊科

    技治理

    0.84 0.57

    ITG1 4.24 0.82 0.54 ITG2 3.96 0.81 0.79 5.56 ITG3 3.99 0.87 0.84 5.70 ITG4 3.99 0.88 0.80 5.57 企業系統思維 0.90 0.68

    ST1 3.96 0.88 0.81 ST2 3.96 0.92 0.87 10.67 ST3 3.87 0.94 0.84 10.19

    ST4 3.92 0.92 0.78 9.20 建立關係 0.75 0.51

  • 11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標準化因

    素負荷量 T值 組合信度

    平均變異抽

    取量(AVE)

    BR1 4.02 0.85 0.80 BR2 3.95 0.87 0.76 8.54 BR3 3.43 1.05 0.55 5.73

    競爭優勢

    外部優勢 0.83 0.63

    EA1 3.86 0.91 0.74 EA2 3.84 0.81 0.82 7.88 EA3 3.99 0.87 0.81 7.79 內部優勢 0.89 0.73

    IA1 3.58 0.89 0.80 IA2 3.94 0.85 0.88 10.32 IA3 3.76 0.86 0.88 10.31

    另透過驗證性因素分析,加以檢驗各題目之因素負荷量。根據 Hair et al. (2006)

    的建議,因素負荷量之值應大於 0.5,表示各題項在其構面中具有存在必要性。因

    此本研究根據各項構面進行二階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皆大於

    0.5,故本研究量表之各題項對其構面的衡量水準具有解釋力。

    此外,藉由平均變異抽取量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 可算出潛在變

    項的各項觀察變數對於潛在變數之平均變異解釋力,判斷潛在變項之收斂效度。

    而根據 Fornell and Larcker (1981) 建議標準,平均變異萃取量 (AVE) 須大於 0.5,

    算是具有收斂效度。從本研究表分析中顯示,本研究之平均變異抽取量為

    0.51~0.84,符合學者所建議的門檻值,表示本研究之構面具有一定的收斂效度。

    而除了收斂效度外,區別效度可由平均變異抽取量與各成對之相關係數平方值比

    較加以判斷,如表 7 所示,當平均變異抽取量取開根號之值大於相關係數,便符

    合區別效度之標準 (Fornell and Larcker, 1981; Segars and Grover, 1998),而本研究

    之平均變異抽取量根號值僅資訊科技/系統治理構面未達標準,但差距已相當小。

    因此,本研究的區別效度仍在可接受的標準。

    表 7 區別效度表 EP EC EO ITG ST BR EA IA

    電子採購(EP) 0.91

    電子商務(EC) 0.47 0.83

    電子作業(EO) 0.61 0.48 0.83

    資訊科技/系統治理(ITG) 0.25 0.38 0.43 0.75

    企業系統思維(ST) 0.27 0.50 0.33 0.77 0.82

    建立關係(BR) 0.31 0.50 0.35 0.60 0.81 0.71

    外部競爭優勢(EA) 0.35 0.55 0.40 0.40 0.42 0.38 0.79

    內部競爭優勢(IA) 0.55 0.58 0.49 0.48 0.56 0.54 0.68 0.85

    註:對角線為 AVE 值開根號

    本研究之線性結構方程模式的配適度指標判斷準則方面,根據先前學者建議

    之指標為基準(Bagozzi and Yi, 1988; Jöreskog and Sörbom, 1989),構面之各配適度

    指標為:χ2/d.f=1.81、CFI=0.96、NFI=0.92、NNFI=0.95、SRMSR=0.082,顯示本

    研究之量表資料在各構面之配適程度尚為良好。

  • 12

    (二)策略配適模式檢測

    1.共變異模型

    本研究假說一以共變異模型的觀點探討,根據 Venkatraman (1989),策略配適

    的特徵為二階層的構面,其策略配適即為隱藏變數 (Latent Variable),而策略配適

    的子構面即為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其構面的分數為子構面三項分數

    平均所求得,而應變項為競爭優勢,競爭優勢的衡量方式為內部與外部的競爭優

    勢,亦即競爭優勢同樣適用二階層的概念。由下圖 1 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各個

    路徑之係數皆達顯著水準(p < 0.001),而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經由配適

    後對於競爭優勢的顯著性效果係數為 0.96,其解釋力達到 93%,由此模型可證明

    當兩者透過配適關係後可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意即在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

    技能力獲得內部一致性,會有較高的競爭優勢。故本研究假說一成立。

    此外,根據 Venkatraman(1989)所建議的三項標準,比較二階因素模式與直接

    效果模式:(1)策略配適模式的競爭優勢解釋力(R2)為 93%,而直接影響效果的競

    爭優勢解釋力(R2)為 70%;(2)直接影響模型與配適模型之卡方值相除需近似於 1。

    而本研究直接效果模式與二階因素模式相除之卡方值為 40.05/40.41=0.99,已接近

    於 1,表示二階配適模式可以更精簡的方式充分統御一階模式;(3)配適模型之路

    徑係數大於直接影響模型之路徑係數,而直接影響模型中的資訊科技能力路徑係

    數顯著性偏低;綜合以上三點驗證本研究所揭示的共變異模型優於直接效果模型。

    圖 1 共變異模型結構圖

    圖 2 直接影響模型結構圖

    電子採購

    電子商務

    電子作業

    建立關係

    企業系統思維

    資訊科技治理

    電子化企業策

    資訊科技能力

    競爭優勢

    內部優勢

    外部優勢

    0.72***

    0.72***

    0.71***

    0.82***

    0.93***

    0.77***

    0.27*

    0.66*** 0.73***

    0.93***

    R2=0.70

    χ2/df=40.05/16

    NFI=0.94

    NNFI=0.94

    SRMR=0.062

    CFI=0.96

    AGFI=0.82

    ***:P

  • 13

    2.構型離差模型

    本研究之第二項假說驗證-構型離差模型,其驗證的方式是以各樣本與理想校

    準樣本之構型間的差異程度加以比較 (Venkatraman, 1989),當兩者間的差異程度

    越低,表示彼此的構型較趨為一致,即競爭優勢亦強。本研究的分析步驟首先找

    出理想狀態的樣本 (Venkatraman and Prescott, 1990)。本研究將回收的總樣本依競

    爭優勢抽取前 10% (n=13) 的樣本,將其作為校準樣本,而其餘 90% (n=94)的樣本

    則為基礎模型,採用歐基里德距離法計算校準模型與基礎樣本之間的組成偏差

    (Drain and Van de Ven, 1985),此組成偏差即為策略配適與理想狀態所組成的偏離

    程度,而當其呈現負相關並達顯著水準時,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便存

    在理想的組合模式,並產生較好的競爭優勢表現。

    歐基里德距離計算方式如下:

    組成偏差 =

    6

    1

    2)(j

    cjij XX

    其中 Xij=觀測值 i在 j構面的分數;

    cjX =校準樣本群(c)在 j構面的平均分數;

    j =1, 2, 3, 4, 5, 6 (本研究共有六個研究變數)

    從下表 8 可以得知,組成偏差與競爭優勢之間的相關係數結果為負相關,表

    示當基礎模型的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中的各變數與校準樣本的一致性

    越差,即表示配適失調(misfit),代表與組織的理想狀態距離越遠,該樣本的競

    爭優勢越低,組織偏差越大,競爭優勢越低。本研究分析顯示,透過構型離差模

    型的驗證,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策略配適與競爭優勢之間具有正向的

    影響關係,因此構型離差模型支持本研究假說。

    表 8 組成偏差與競爭優勢之相關係數表

    基礎模型與校準樣本的組成偏差 準則變數:競爭優勢

    配適(失調)效果 -0.58*** (n = 107)

    註:***表 p

  • 14

    表 9 本研究構型離差模型之理想狀態模型與基礎模型之距離表

    變項名稱 平均分數

    0 1 2 3 4 5

    電子採購 (EC) Xr Xc

    電子商務 (EP) Xr Xc

    電子作業(EO) Xr Xc

    資訊科技/資訊系統治理(ITS) Xr Xc

    企業系統思維(ST) Xr Xc

    建立關係(BS) Xr Xc

    1. Xc:競爭優勢屬於前10%的理想校準樣本(n=13, XEC=4.46, XEP=4.42, XEO=4.19, XITS=4.50, XST=4.56, XBS=4.23)

    2. Xr: 競爭優勢屬於90%的基礎樣本(n=94, XEC=3.30, XEP=3.40, XEO=3.41, XITS=3.99, XST=3.84, XBS=3.74)

    3.型態模型

    有許多方法可以檢測型態模型觀點,其中較適合用來做檢驗的就是集群分析

    法,分析方法是將所有樣本之中,性質較類似的樣本分類在一起。根據以往研究

    顯示,當集群分析為四類時,各個集群的一致性較顯著,而分為四類加以比較也

    較容易用來解釋集群分析的結果(Bergeron et al., 2001),因此本研究亦將分類分為

    四類。分類的方法為 K-means 分析法 (Sharma, 1996)。如下表 10 所示,當分類為

    四個群組時,該集群的各項類別與其他群組之間的同質性最低,意即與其他群組

    之間的差異越大,越具解釋效果。

    根據表 11 可看出,分類後的四類則將其以高、中、低三項層級劃分其績效程

    度,劃分的依據以總樣本的第 0~33%筆資料的數值為低,介於第 33%筆與第 66%

    筆的平均值為中,最後是在第 66 筆與 100 筆的資料為高。而 F值亦呈現顯著,表

    示各項群集與其他群集具有區別效度。根據表 12 之結果,當比較所有樣本時,第

    一個分類的特徵為電子化企業策略低,資訊科技能力高;第二個分類的特徵為電

    子化企業策略高,資訊科技能力高;第三個分類的特徵為電子化企業策略能力低,

    資訊科技能力低;第四個分類的特徵為電子化企業能力中,資訊科技能力高;最

    後則在競爭優勢的分類表現中第二群組的表現最高,而第三群組的競爭優勢最差。

    表 10 集群分析分群表 集群數量 群組異質性(RS) 群組同質性(RMSSTD)

    2 0.315 0.583

    3 0.337 0.576

    4 0.401 0.550

    5 0.403 0.552 RS:R-squared RMSSTD:Root mean square standard deviation

    表 11 樣本各構面之分類依據 電子化企業策略 資訊科技能力 競爭優勢

    低:第 33% 平均數 3.11 3.72 3.50

    中:第 66% 平均數 4.00 4.27 4.17

    高:第 100% 平均數 5.00 5.00 5.00

  • 15

    表 12 四個分群之集群分析

    表 13 不同集群在競爭優勢上之 ANOVA差異分析

    由表 12 及表 13 可看出,第二組集群是最有效果的一組,而第三組則是在電

    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的型態都低時,競爭優勢為最低。第一組的集群雖然資

    訊科技能力較高,但在企業電子化企業不足以匹配資訊科技的能力時,競爭優勢

    則為中等,與企業電子化企業策略為中等與資訊科技能力為中等時,所獲得的企

    業績效相近,甚至第四組的競爭優勢略高於第一組,顯示當企業電子化能力與資

    訊科技能力匹配時,能有較高的競爭優勢,而在企業電子化策略不佳與資訊科技

    能力不佳時,組織便無法獲得競爭優勢來與其他潛在競爭者做抗衡,此結果亦驗

    證了當有適當的企業電子化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時,配適狀況較好。因此,本研

    究假說三亦成立,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間共同組成的形態對於競爭優

    勢有正向影響關係。

    陸、結論與建議

    一、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之配適關係對於競爭優勢之影

    響,研究中以電子化企業策略的三項子構面與資訊科技能力之三項子構面進行討論,

    研究方法以 Venkatraman (1989) 所提出之配適觀點進行分析,並透過本研究回收之樣

    本來進行討論。

    各項結果如表所示,本研究所採用策略配適之整體觀點共變異模型、構型離差模

    型與型態模型皆獲得支持,因此本研究所驗證之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配

    適關係,在三個模型的驗證中,對於競爭優勢的影響有高度的配適關係,亦即本研究

    電子化企業策略 資訊科技能力

    集群 平均數 分類 平均數 分類

    1 (n=16) 2.59 低 4.41 高 2 (n=28) 4.39 高 4.55 高 3 (n=23) 2.54 低 3.00 低

    4 (n=40) 3.78 中 3.83 中

    F 值 133.634*** 85.176***

    ***表 p1,3,4; 4>3; 1>3

    ***表p

  • 16

    驗證競爭優勢在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配適下,有良好的競爭優勢表現。

    表 14 策略配適觀點假說驗證結果

    配適方法 假說觀點 支持與否

    H1:共變異模型 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的內部一致性對於競爭優勢

    有正向影響。 支持

    H2:構型離差模型 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之特定型態的接近程度對於

    競爭優勢有正向影響。 支持

    H3:型態模型 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共同組成之型態對於競爭優

    勢有正向影響。 支持

    本研究之共變異模型 (fit as covariariation) 主旨在探討企業內策略與能力對於競

    爭優勢之一致性,了解其情境變數 (Contingency variable) 之間的相關性,換句話說,

    企業之間的電子化企業策略對於競爭優勢能達到一定的影響程度,而資訊科技能力亦

    可以對於競爭優勢達到影響效果,但兩者單獨對競爭優勢的影響是有限的,此時即需

    要加入策略配適的觀點協助探討,而兩者的配合程度(即一致性)越高時,對於競爭

    優勢越有正向影響力。而本研究中討論的假說一共變異模型,驗證了當電子化企業策

    略與資訊科技能力有效配適時,能夠對於競爭優勢產生正向影響力,因此驗證結果支

    持假說 H1。驗證結果當兩者互相配適時解釋力達到 93%的變異水準,表示當企業電子

    化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有效配適時,對於該企業之競爭優勢有顯著的影響力。

    本研究之第二項模型為構型離差模型 (fit as profile deviation),找出研究樣本的前

    10%之理想型態模型,來比對基礎模型與理想型態模型之距離,測量其組成偏差與競

    爭優勢之影響程度,為了要使競爭優勢增加,其基礎模型的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

    技能力需要與理想型態的校準樣本具有高度一致性,意即當一致性越高,策略配適與

    競爭優勢之間既具有正向影響力。而本研究中所驗證出之一致性相關係數為-0.58,並

    達到 P

  • 17

    影響研究,資訊科技的採用與應用對於組織的績效有諸多的討論(Chatzoglou et al., 2011;

    BreznIK, 2012),而電子化企業採用資訊科技也被許多學者來探討(Andreu et al., 2010;

    Pedraza, Guerrero and Lavín, 2011),而本研究則是參考以往的研究後,採用 Venkatraman

    (1989)所提出的配適觀點研究進行研究分析。以資源基礎理論的觀點來看,資訊科技為

    企業內重要的一項資產,亦成功擔任了企業的輔助角色,而資訊科技能力中所強調的,

    資訊科技與系統的治理、企業系統的思考與部門間建立良好關係,這三項在電子化企

    業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其中與電子化企業策略進行配適觀點的探討則在以往的研

    究中實為稀少,因此本研究集合電子化企業中所涵蓋的重要輔助功能,與其使用策略,

    使電子化企業可以透過資訊科技來提升他們的價值。透過配適理論的輔助分析,有效

    的驗證電子化企業在採用策略實與資訊科技的有效搭配是有顯著之影響,因此本研究

    對於未來後續的研究具有其指標度與貢獻。

    三、實務意涵

    在實務界中,企業對於資訊科技的適當投資,實為企業提升競爭優勢之最基本的

    方法 (Kareem et al., 2015)。本研究中的構型離差模型,將產業間所擁有高度競爭優勢

    的企業所具備的能力明顯的分別出來,可以提供給屬於基礎樣本的企業做為一個參考

    的指標,作為基礎樣本的企業在追求競爭優勢的同時,可以有一個方向來依循,而非

    盲目的追求資訊科技提升,因電子化企業策略需要與資訊科技有效的配適,才能達到

    最高的績效表現。此項觀點亦可與型態模型觀點做搭配,由於屬於同一部分績效的群

    組,資訊科技的能力表現與企業電子化策略的表現是極為類似,因此建議組織追求競

    爭優勢,務必以標竿企業為訂制策略的基礎,而發展出勝於其他企業的策略。而從型

    態模型的觀點亦可以看出,競爭優勢較好的企業,其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

    都是屬於較高的層級,而競爭優勢較差的企業,其電子化企業策略與資訊科技能力屬

    於較不足的階段。令企業更需要重視的地方則是在資訊科技能高時,電子化企業策略

    的能力屬於較低的企業,其競爭優勢僅屬於中等,研究數據相較於資訊科技能力與電

    子化企業策略都中等的企業略低,由此可得知,當企業過度投資資訊科技,但自我的

    電子化企業策略並未有效提升時,對於組織的競爭優勢是有限度的,意即當企業僅投

    資資訊科技並沒有辦法成功的將企業推向高峰,而浪費企業許多資金來投入無實質幫

    助的資訊科技,所謂競爭優勢,既是要提升資訊科技,亦需要再更新的同時,提升該

    企業的策略觀點,以期許能持續性的提升競爭優勢。

    四、未來研究與建議

    Venkatraman(1989)共提出六項策略配適的方法,而本研究僅以策略配適中的整體

    觀點來探討,包含共變異模型、構型離差模型與型態模型,而未針對策略配適之細部

    觀點進行討論,建議未來研究可以細部觀點之調節變項模型、中介變項模型與配合模

    型三項觀點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並以細部觀點加上整體觀點來研究電子化企業策略與

  • 18

    資訊科技能力間的配適關係。

    而資訊科技能力不僅可針對電子化企業策略進行研究與討論,有學者亦認為人力

    資源管理能力與資訊基礎建設會影響企業之競爭優勢(Uwizeyemung et al., 2014),因此

    建議電子化企業在追求競爭優勢的同時,除了需注重策略的搭配,同時需仔細的斟酌

    人才的訓練、整合與參與企業行為等作探討,而此處亦可與資訊科技能力中的「建立

    關係」構面相呼應,未來可由本研究結果進行延伸,將人力資源的加入研究的內容。

    而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僅以製造業為大宗,未來可望向零售業、物流業等有

    進行內部與外部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進行討論,而不僅侷限於製造業等,透過各產業

    的角度來探討電子化的行為與資訊科技在產業上的輔助,給予實務界在資訊科技的開

    發上更多的輔助建議,提升產業整體的綜效。

    柒、參考文獻

    Agarwal, R. and Sambamurthy, V., 2002. Principles and Models for Organizing the IT

    Function, MIS Quarterly Executive, 1(1), 1-16.

    Amit, R. and Schoemaker, P. J., 1993.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1), 33-46.

    Andreu, L., Aldás, J., Bigné, J. E. and Mattila, A. S., 2010. An Analysis of E-Business

    Adoption and its Impact on Relational Quality in Travel Agency-Supplier Relationships,

    Tourism Management, 31(6), 777-787.

    Anderson, J. C. and Gerbing, D. W.,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3),

    411-423.

    Bagozzi, R. P. and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74-94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Barua, A. and Mukhopadhyay, T., 2000.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Framing the Domains of IT Management: Glimpsing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ast, 65-84.

    Bergeron, F., Raymond, L. and Rivard, S., 2001. Fit in Strateg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Perspectives, Omega, 29(2),

    125-142.

    Bharadwaj, A. S., 2000.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MIS Quarterly, 24(1),

    169-196.

    BreznIK, L., 2012. C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Economic and Business Review, 14(3), 251-269.

    Broadbent, M., Weill, P. and St.Clair, D., 1999. The Im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19

    Infrastructure for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 MIS Quarterly, 23(2), 159-182.

    Cagliano, R., Caniato, F. and Spina, G., 2003. E-Business Strategy: How Companies are

    Shaping their Supply Chain through th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3(10), 1142-1162.

    Chan, Y. E., Huff, S., Barclay, D. W. and Copeland, D. G., 1997. Business Strategic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Strategic Align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8(2), 125-150.

    Chatzoglou, P. D., Diamantidis, A. D., Vraimaki, E., Vranakis, S. K. and Kourtidis, D. A.,

    2011. Aligning IT,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17(4), 663-687.

    Chen, J. S. J. and Tsou, H. T., 200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for Service

    Innovation Practic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ase of Financial Firms,

    Information Research, 12(3), 7.

    Davenport, T. H. and Short, J. E., 1990. The New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1(4), 11-27.

    Diamantopoulos, A. and Siguaw, J. A., 2000. Introducing LISREL: A Guide for the

    Uninitiated, Sage.

    Drazin, R. and Van de Ven, A. H., 1985. Alternative Forms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0(4), 514-539.

    Evans, P. and Wurster, T. S. 1999. Blown to Bits: How the New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Transforms Strategy, Boston: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Feeny, D. F. and Willcocks, L. P., 1998. Redesigning the IS Function Around Core

    Capabilities, Longe Range Planning, 31(3), 354-67.

    Fornell, C. and Larcker, D. E.,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Hair, J., Black, B. Babin, B., Anderson, R. and Tatham, R.,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Jöreskog, K. G. and Sörbom, D., 1989. LISREL 7: User’s Reference Guide, Chicago:

    Scientific Software.

    Kareem, F. A., Wafa, S. A. and Touama, H. Y., 2015. The Impact of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ies in Enhancing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 Empirical Study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ector in Iraq, Europe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7(5), 136-144.

    Kearns, G. S., 2005. An Electronic Commerce Strategic Typology: Insights from Case

    Studie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2(7), 1023-1036.

    Lallana, E., Quimbo, R. S. and Andam, Z. R. B., 2000. E-Primer: an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DAI-AGILE, 2-4.

    Lee, H.L. and Whang, S., 2005.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Over the Internet,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l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3-17, US.

    Narisetti, R., 1997. IBM to Launch Global Web-Business Blitz. Wall Street Journal, Oct. 6,

    B11.

  • 20

    Nunnally, J. L.,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New York: McGraw-Hill.

    O'Brien, J. A. and Marakas, G. M., 2008.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cGraw-Hill/Irwin.

    Palmer, J. W. and Markus, M. L., 2000. The Performance Impacts of Quick Response and

    Strategic Alignment in Specialty Retailing,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1(3),

    241-259.

    Pedraza, N., Guerrero, M. and Lavín, J., 2011. Alignment of E-Business with SMEs’

    strategies in Northeast of Mexico,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Innovation,

    6(4), 205-224.

    Penrose, E. T., 1995.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octor, K. S., 2011. Optimizing and Asses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ing

    Business Project Execution, John Wiley & Sons.

    Ross, J. W., Beath, C. M. and Goodhue, D. L., 1996. 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8(1), 31-42.

    Sambamurthy, V., Bharadwaj, A. and Grover, V., 2003. Shaping Agility through Digital

    Options: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Firms, MIS Quarterly, 27(2), 237-263.

    Segars, A. H. and Grover, V., 1998.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Succes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its Measurement, MIS Quarterly, 22(2), 139-163.

    Sharma, S., 1996. Applied Multivariate Technique, New York: Wiley.

    Skjoett-Larsen, T., 2000. European logistics beyond 2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30(5), 377-387.

    Soh, C. and Markus, M. L., 1995. How IT Creates Business Value: a Process Theory

    Synthesi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Teece, D. J., Pisano, G. and Shuen, A.,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7), 509-33.

    Uwizeyemungu, S., Raymond, L., Poba-Nzaou, P. and St-Pierre, J., 2014.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IT and HRM Capabilities on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SM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ie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Savannah

    Van Der Heijden, H., 2001. Measuring IT Core Capabilities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6(1), 13-22.

    Venkatraman, N., 1989. 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y Research: Toward Verbal and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3), 423-444.

    Venkatraman, N. and Prescott, J. E., 1990. Environment-Strategy Coalignment: An

    Empirical Test of its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1),

    1-23.

    Wu, J. N., Zhong, W. J. and Mei, S. E., 2011. Application Capability of E-Business,

    E-Business Succes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8(8), 141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