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99 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99年11月26日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bioagri.ecaa.ntu.edu.tw/Data/result99.pdf · 導學生如何進行媒體專案企劃與製作等之規劃,除介紹各類媒體企 劃基礎概念外,也教導學生有關專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同時邀請各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99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99 年 11月 26日

  • - 1 -

    目 錄

    執行成果摘要………………………………………………………………………… 2

    一、前言………………………………………………………………………………12

    (一)現況…………………………………………………………………………12

    (二)SWOT 分析 …………………………………………………………………13

    二、計畫目標和執行策略……………………………………………………………15

    (一)教學…………………………………………………………………………16

    (二)研究…………………………………………………………………………17

    (三)國際化………………………………………………………………………18

    (四)產學合作……………………………………………………………………18

    三、執行成果…………………………………………………………………………20

    A.量化指標成果…………………………………………………………………20

    B.質化指標成果…………………………………………………………………22

    (一)教學…………………………………………………………………………22

    (二)研究…………………………………………………………………………32

    (三)國際化………………………………………………………………………48

    (四)產學合作……………………………………………………………………56

    四、結語………………………………………………………………………………65

  • - 2 -

    執行成果摘要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以下簡稱本院)於原本教學、研究和服務工作之外,為

    加速本校邁向頂尖大學之林,歷經多次努力討論和辛勞研提計畫參與,並於 99 年

    1月將「邁向頂尖大學學術領域全面提升第五年(99 年)計畫書」送請校方審議

    委員會審議並獲通過後,隨即由各系所和研究中心等,展開各分項計畫之執行,

    目前已運用第五年計畫之經常門和資本門經費,進行人力和設備的補強,以達成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之使命和目標。

    第五年(99年)本院由各系所及各研究中心(含本院國際農業教育與學術交

    流中心)執行了 28項分項計畫,其經費數和比率,分別為學術領域全面提升~系

    所部份 1810 萬(佔 43%)、院級中心部份 1140萬(佔 27%),另由院保留供機動運

    用部份 1265萬(佔 30%)。

    另若依教學、研究、國際化和產學合作等項目來看,教學投入 1410萬(佔 34%)、

    研究投入 2255萬(佔 53%)、國際化投入 150萬(佔 3%)和產學合作投入 400萬

    (佔 10%)。

    類 別 金 額 比率 備 註

    系所部份 1810 萬 43%

    院級中心部份 1140 萬 27%

    院機動運用部份 1265 萬 30%

    教學 1410 萬 34%

    研究 2255 萬 53%

    國際化 150萬 3% 另有校分配經費

    產學合作 400萬 10% 另向外爭取經費

    本計畫執行至 99 年 11月 25日,其執行成果簡要摘錄並說明如下:

    一、教學方面

    在教學之執行成果方面,專任教師人數持帄、推甄方式改進人數增加 10%,並

    超越目標外,在英授課課程數有 11%之成長。

  • - 3 -

    量化項目 98年概況 99年目標值

    (院中程計畫)

    99.11.25

    實際達成值

    實際成

    長比例 達成率

    專任教師人數 250 258 250 0% 97%

    大學部招生 617 600 595 -3% 99%

    招生推甄方式改進 173 185 190 10% 103%

    英語授課課程數 75 75 83 11% 111%

    除上述量化數據外,有關教學方面有下列四點說明:

    1.組織增設和更名

    (1)「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獲教育部正式核准設立

    (2)「園藝暨景觀學系」獲教育部正式核准更名

    (3)「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獲教育部正式核准設立

    2.課程開授之強化方面

    (1)農藝系與中研院植微所邢禹依副所長合授「植物基因體學」,學習分

    析、比對已經定序之植物基因組資料,發現控制作物性狀基因和瞭

    解其作用機制。

    (2)生機系之電化學與生醫應用課程,採用自行撰寫、由本校出版中心

    出版的英文課本(Electrochemistry for Biomedical

    Researchers),以英文教學。

    (3)生機系之奈米生物能源元件特論課程,深入地介紹數種基於奈米材

    料及生物分子發展而成之新穎電化學能源元件,包括:奈米染料敏

    化太陽能電池、智慧型節能窗戶及生物燃料電池。除了探討上述奈

    米生物能源元件的工作原理,課程中還會介紹能源元件之組裝與量

    測方法,並且綜整能源元件之發展願景與所面臨之技術挑戰。

    (4)生傳系新開「媒體企劃」課程,屬畢業製作之基礎課程,課程中教

    導學生如何進行媒體專案企劃與製作等之規劃,除介紹各類媒體企

    劃基礎概念外,也教導學生有關專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同時邀請各

    相關領域專家尌展覽規劃與執行、媒體企劃之流程、產品與資訊設

    計等主題進行專題演講與研討,另亦邀請畢業展負責人分享策展規

    劃與執行之經驗。藉由理論與實務的經驗分享,以及讓學生實際操

    作專案管理流程,培養籌備畢業展之能力。

    (5)動科系執行教育部「轉譯醫學及農學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於 99

    年度暑假開授講授課程、實驗及實習參訪課程、跨領域高階課程等

    共 12門。

    3.與國外學者合作開課方面

  • - 4 -

    (1)植微系沈湯龍助理教授連續 5 年與日本京都大學共同開設兩校間國

    際遠距教學課程「分子生物與細胞學」及「生物分子細胞內交互作

    用之網絡」兩門課程, 並以互動式及學術互訪進行學術交流及研

    習。此外,99 學年度第一學期,與日本筑波大學共同開設「前瞻生

    技論壇」兩校間的國際遠距課程,提供本校師生國際化學習交流環

    境及機會。

    (2)生傳系岳修帄教授與日本京都大學喜多一教授合作開設「人類生活

    與資通訊科技專題」,為一門共同授課之國際遠距課程,同時校內教

    師亦為不同系所之跨領域組合,包含應力所劉佩玲教授、圖資系林

    維真助理教授兩位。該課程希望學生認識現代社會中科技的多樣性

    與研究議題,並能藉由國際授課的方式,瞭解不同國家的情形與多

    元觀點,學習跨國合作學習經驗,並進一步培養跨文化及國際觀。

    (3)昆蟲系邀請美國籍客座專家招衡博士於 2010 年訪問臺大昆蟲系,參

    與『農業藥劑學』及『生物農藥專論』教學工作。

    (4)農化系為使學生瞭解農業化學科技與國際潮流的脈動,並鼓勵學生

    實際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由李達源教授與與美國北卡州立大學 Dean

    Hesterberg 教授合授 [土壤化學特論 ] (Special Topics on Soil

    Chemistry )。

    4.學生參賽得獎

    (1)農藝系盧虎生教授指導團隊張景雯同學獲經濟部工業局舉辦 98年度

    之農業生技產業化技術推廣計畫--生物技術研發成果創意應用競賽

    佳作獎。

    (2)生機系生物影像暨生物光電實驗室競賽團隊榮獲第五屆由田機器視

    覺競賽全國第二名。

    (3)生機系競賽團隊榮獲第十三屆 TDK 全國大專院校創思設計與製作競

    賽冠軍及季軍。

    (4)生傳系學生牛博宥等榮獲台北縣短片類學生組-「八里童話故事-改

    變,從現在開始」首獎

    (6)農經系蔣培郁等三位同學參加由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與華爾街日報主

    辦之第三屆「中壽俠客 CEO 爭霸賽」影片競賽活動榮獲冠軍殊榮。

    (7)森林系大四學生蔡明舉曾君傑及大三學生俞伯誠、廉婕等四位同學

    參加 2010 年國際抗震盃比賽,榮獲大專組效率比第三名。

    二、研究方面

    在研究之執行成果方面,國科會計畫件數成長 8%,金額成長 2%;另建教合作

  • - 5 -

    計畫件數成長 14%、金額成長 1%;在國際論文方面,統計到 11月 25日止,已達

    到去年篇數,預期全年將有成長。

    量化項目 98年概況 99年目標值

    (院中程計畫)

    99.11.25

    實際達成值

    實際成

    長比例 達成率

    國科會計畫件數 200 258 216 8% 84%

    國科會計畫金額 258.243,912 260,000,000 262,691,000 2% 101%

    國際論文(SCI、

    SSCI、A&HCI)篇

    425 478 429 1% 90%

    建教合作計畫件數 577 600 659 14% 110%

    建教合作計畫金額 717,494,070 740,000,000 722,051,897 1% 98%

    除上述量化數據外,有關增進研究能量方面有下列四點說明:

    1.儀器之購製方面

    (1)院共儀中心購置共軛聚焦顯微鏡 (confocal microscope) 。傳統螢

    光顯微鏡因立體解析度之不足,並且因濾鏡波長範圍寬,無法有效

    區分動植物樣品物背景色素螢光,及現有相近螢光蛋白之偵測,因

    此急需利用高解析度共軛焦顯微鏡之活體螢光分析系統,作為檢體

    目標蛋白之定位與定量研究。

    (2)院共儀中心購置全自動毛細電泳分析儀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是分析科學中繼高效液相

    色譜之后的又一重進展,它使分析科學得以從微升水帄進入納升水

    帄,使單細胞分析,乃至單分子分析成為可能.高效毛細管電泳儀具

    有高效、快速、儀器簡單、分析樣品用量少等特點,目已廣泛應用

    于有機化合物、無機離子、中性分子、兩性化合物、蛋白質和胜肽、

    DNA和核酸片段的分析。在臨床醫學診斷、衛生防疫、環境監測、食

    品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3)院共儀中心購置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ICP-MS)。在環境科學、作

    物栽培、生物體生理、食品衛生安全等領域,元素分析是化學分析

    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

    吸收法(火焰與石墨爐)、原子熒光光譜法、ICP發射光譜法等。(6)

    生自中心配合本院高效能叢集運算主機機房購置必要磁碟陣系統與

    備份主機。

    (4)生機系購製植物工廠模組。植物工廠是園藝栽培設施的最高層次,

    是在計算機精確控制下的『可控農業』,其管理完全實現了機械化與

  • - 6 -

    自動化,具有高度集成、高商品化、高投入的特徵。作物在大型設

    施內進行無土和立體種植,所需要的溫、濕、光、水、肥、氣等均

    按植物生長的要求進行最優配置,全部採用電腦監控。植物工廠乃

    是未來精緻農業發展的趨勢,其必頇仰賴高度自動化的機電整合技

    術做為運生產作管理的基礎。

    (5)生機系購製機器人模組。機械手臂(或稱機器人,Robot)是最為典型

    的機電整合工業產品。隨著生物產業日臻成熟,實驗室自動化整合

    策略,將是標準化實驗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效率與精確性的全新概

    念。建構一套完整性強、效率佳的自動化工作帄臺,以機械手臂做

    為自動化實驗帄台的核心為例,實驗模組在不同儀器設備間之工作

    位置轉移,由機械手臂進行調度,透過機械手臂的靈活度與精確度,

    達到完整的自動化工作帄台。

    2.進行研究領域整合之計畫

    (1)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與獸醫專業學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跨

    領域整合計畫「無隔膜電解水技術於人畜共通傳染病防疫效果及經

    濟效益評估計畫」。

    (2)參與良質米團隊之「建立水稻抗逆境分子標誌篩選系統及環境親和

    性良質米生產」整合計畫 (參與教師包括中興農藝系王強生老師、

    嘉大生物農業科技系張岳隆老師、臺大農藝系林順福老師、臺大農

    藝系陳凱儀老師、臺大農藝系盧虎生老師)

    (3)生技所拔尖計畫全部參與之主持人分別為本所鄭登貴教授、李宣書

    教授、林劭品助理教授、動科系丁詵同教授、吳信志副教授、醫學

    院林峰輝教授、江清泉教授。由本所執行之子計畫如下列:螢光基

    因轉殖動物骨髓間業幹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能研究、以螢

    光轉殖動物之間業幹細胞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究、誘導骨

    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4)食科所著重於食品奈米化技術、成分分析與鑑定技術、保健機能鑑

    定的研究與發展、微生物與食品生物科技領域對食品中有效成分對

    生物體的影響,以期能發展複方保健食品與個人化食品為目標,目

    前已有顯著的成果。由吳瑞碧教授主持之產學研究計畫「由食療性

    素材及食品加工副產品開發抗老化食品」,及孫璐西教授主持之「人

    參萃取殘渣之高度利用-以靈芝菌絲進行生物轉換」,預期其成果對

    本所在保健食品之研發上將有顯著貢獻。

    (5)生機系周瑞仁、林達德、方煒、江昭皚教授-優化利用太陽能與傳統

    能源以發展先進植物工廠生產系統,實現由中央主機遠端監視與管

    理植物工廠之目標,並以影像分析技術進行植物工廠內植物生長量

  • - 7 -

    (6)生傳系執行「農業與科學傳播研究」之跨領域整合計畫,以系教師

    加上跨校系教師建立跨領域研究團隊,嘗詴選取重要的農業科學知

    識,包括健康農業、環境與氣候變遷、農業產業發展等,希望檢驗

    不同傳播媒介對議題之適用性及不同對象之傳播效益。希望透過此

    前期規劃案,建立跨領域之合作研討機制,並能發展出具體的研究

    命題,未來可爭取外部(如:農委會、國科會或產學合作等)跨領

    域整合計畫。

    3.重要研究成果之發表

    (1)方煒教授的植物工廠研究在近期特別是在東亞謂為顯學,目前已完

    成相關教科書的撰寫,以利教學。預計於 2010/11月由豐年社出版。

    書名為太陽光型植物工廠。

    (2)植醫中心研發有效且低殘毒的溫室栽培草莓的健康管理策略。

    (3)江昭皚教授之「植物疫情動態監測網」研發成果,「應用 WSN 技術於

    東方果實蠅即時監測之研究發展」研發成果。

    (4)動物癌症醫學研究中心發表兩項重要的新發現:A.治療犬惡性口腔

    黑色素瘤之新發展 B.預測犬乳房腫瘤之新突破。

    4.教師獲得學術榮譽獎項:

    (1)吳瑞碧老師榮獲為本年度 IUFoST Fellow。

    (2)張本恆教授研究成果榮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鮑魚疱疹病毒感染參

    考實驗室」頭銜。

    (3)張宏浩副教授榮獲 99年度 Excellent Journal Paper Award

    (4)張上鎮教授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5)朱元南教授榮獲 99年度全國優秀農業人員獎。

    (6)林國慶教授榮獲 99年度全國優秀農業人員獎

    (7)林達德教授、周瑞仁教授、江昭皚教授、陳力騏教授、李允中副教

    授等六篇論文在 ISMAB 2010 國際研討會獲選為"高品質科技論文"。

    2010 年 4月 5~7日在日本九州舉辦的 ISMAB 2010 國際研討會,從

    180篇發表的論文當中評選出"17 篇高品質科技論文",台灣入選八

    篇,並獲邀投稿 EAEF國際期刊,EAEF 擬於近期發行 ISMAB 專刊。

    三、國際化方面

    在國際化之量化指標(除和重要國際會議主辦數外)均有成長,尌讀學位國

    際生數 17%、交換國際學生數 10%、博士班學生出國開會數 17%、國際合作計劃件

    數 33%、國外學者來訪人次 60%、國際重要期刊編輯人次 10%,顯見本院在國際交

    流方面有相當大的績效和成果。

  • - 8 -

    量化項目 98年概況 99年目標值

    (院中程計畫)

    99.11.25

    實際達成值

    實際成

    長比例 達成率

    尌讀學位國際生數 36 40 42 17% 105%

    交換國際學生數 28 30 31 10% 103%

    博士班學生出國開

    會 52 57 61 17% 107%

    經簽約且含有計畫

    經費之國際合作計

    劃件數

    15 30 20 33% 67%

    重要國際會議主辦

    數 12 20 12 0% 60%

    國外學者來訪人次 95 100 152 60% 152%

    國際重要期刊編輯

    人次 21 25 23 10% 92%

    除上述量化數據外,有關推動國際化方面有下列二點說明:

    1. 與姐妹校合作關係方面

    (1)已選出本院森林系及動科系學生共 3名前往普渡大學進行 2011 年春

    季班交換生計畫。已選出本院動科系學生 1名前往法國皮朋工程學

    院尌讀春季班一學期。已選出本院植微系及農經系學生共 2 名前往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尌讀 2011年春季班一學期。

    (2)與各國姐妹校簽署學術合作協議書,分別有-日本千葉大學環境健

    康田野中心、美國馬里蘭大學、蒙古州立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及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目前正計劃與美國柏克萊

    大學以及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貴州大學等校商議簽訂院級交換學

    生協議書之事宜。

    (3)固定於每年 6月底至 7月底舉辦「臺灣生物、農業與文化多樣性研

    習營(Biodiversity, Agriculture & Culture of Taiwan Summer

    Program)」,是校內外知名且國際上承認其學分之暑期國際課程。本

    活動今年已成功邁入第四年,活動日期為 2010年 6 月 27日至 7月

    25日,參加學員來自美國伊利諾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美國普

    渡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東南亞 SEARCA 推薦之

    學生與本校學生共同修習此國際課程並進行深度之文化及學術交

  • - 9 -

    流。本屆學生參與人數達到最高,計有 17名國際學生,1名外籍老

    師及 11 名本校生,共計 29名。經過前三年經驗之累積與課程之精

    進,本活動不僅獲得師生的高度好評並且受到國際處及外校等多方

    肯定。本院也因此獲得 2011 年美國普渡大學及伊利諾大學之春季班

    交換學生名額共 5名。明年將續辦此課程。

    (4)首次配合國際暑期課程,於暑假開始前一個月開放國際姐妹校之實

    習生前來院內各系所實驗室進行實習 1個月,本年度計有 5 名實習

    生前往農經系、植微系、森林系及獸醫系進行實習。獲得外籍學生

    之好評。往後將持續推動,以換取更多本院生出國進行交換計畫之

    機會。

    2.與國外機構進行合作教學方面:(遠距教學)

    (1)食科所與美國馬里蘭大學營養及食品學系開授一門遠距教學課程「

    分子營養學」,該課程由本所羅翊禎助理教授、生命科學院微生物

    與生化所蕭寧馨教授以及美國馬里蘭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研究所鄭

    文興助理教授共同負責,透過此遠距教學方式,可提供兩端的學生

    及教師於學術上的交流,也增加學生接觸不同文化的機會。

    (2)生機系林達德教授與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生物

    與農業工程學系(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f. Chi Thai 完成遠距教學課程初步規劃,預計以

    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及生物系統模擬與分析(Biological

    System Modeling and Analysis)兩門課程進行合作教學。

    (3)生傳系與日本京都大學喜多一教授、中村裕一教授合作教學,共同

    開設「人類生活與資通訊科技專題」遠距教學,以促進學生認識現

    代社會中科技的多樣性與研究議題,並能藉由國際授課的方式,瞭

    解不同國家的情形與多元觀點,學習跨國合作學習經驗,並進一步

    培養跨文化及國際觀。

    (4)園藝系張俊彥教授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之景觀建築學系教授

    將於 12 月中旬商討遠距教學課程合作事宜,預計明年進行課程之開

    設。

    四、產學合作方面:

    在產學合作計畫之件數有 25%之成長,金額亦有 7%,顯見本院在產學合作上,

    不斷的有所進展;另在國內專利數有 8%之成長,國外專利數有 17%之成長。

  • - 10 -

    量化項目 98年概況 99年目標值

    (院中程計畫)

    99.11.25

    實際達成值

    實際成

    長比例 達成率

    產學合作計畫件數 51 68 64 25% 94%

    產學合作計畫金額 57,229,899 60,000,000 61,254,064 7% 102%

    國內專利數 26 28 28 8% 100%

    國外專利數 6 14 7 17% 50%

    除上述量化數據外,有關推動產學合作方面有下列三點說明:

    1.與國內外機構合作進行研究方面

    (1)食科所長期與國內食品業者合作研究,如進行:

    「由食療性素材及食品加工副產品開發抗老化食品」(味全食品工

    業股份有公司)

    「調節血糖保健食品之開發」(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台糖穩糖產品中含難消化糊精之總膳食纖維安定性評估詴驗」(台

    灣糖業(股)公司)

    「人參萃取殘渣之高度利用-以靈芝菌絲進行生物轉換」(佳乳食品

    (股)公司)

    「樂活飲」之抗憂鬱功效評估(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

    究所)

    (2)江昭皚教授進行國科會計畫「植物疫情動態監測網」相關研究,結

    合各領域專長人才與昆蟲研究專家、田野調查專家,建立世界第一

    的自動化害蟲監測團隊,持續於田間進行植物疫情動態監測與分

    析。(生機系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嘉義農詴所、高雄改

    良場、以及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應用 WSN 技術於東方果實蠅即

    時監測」計畫研究,以遠端即時監測技術針對東方果實蠅於野外田

    間造成之蟲害問題,進行專一性長期監測與分析,以瞭解其生態習

    性和環境參數之關聯,並為相關決策單位提出有效預警方案。(生機

    系與農業詴驗所、台南改良場和宜蘭縣員山鄉農會)

    2.產品研發專利方面

    (1)鑑定薄孔菌屬(Antrodia)與似薄孔菌(Antrodiella)之寡核苷酸生物

    晶片及其方法、鑑定木層孔菌屬(Phellinus)之生物晶片及其方法、

    可提高有益微生物抗逆境能力之黑色素生合成方法三種生物晶片。

    (曾顯雄等)【植微系】

    (2)地衣芽孢桿菌微生物製劑之開發與應用(劉嚞睿等)【生技所】

    (3)可用於促進益菌生長、促進顆粒性白血球集落刺激因子之釋放、調

    控第一型 T輔助細胞及/或調控第二型 T輔助細胞之金線連多醣萃取

    https://mis.cc.ntu.edu.tw/project/RA/assnewap.asp?BugetId=34249

  • - 11 -

    物及醫藥組合物及其應用專利(呂廷璋等)【食科所】

    (4)Wireless sensor network gateway unit with failed link

    auto-redirecting capability』(江昭皚等)【生機系】

    (5)用於生物燃料電池之生物陽極電極、製備方法及其應用(陳林祈等)

    【生機系】

    (6)犬隻腫瘤細胞和同種異體來源之樹突狀細胞之融合疫苗及其製造方

    法【獸醫系】

    (7)水果蟲害自動化檢測裝置(楊恩誠等)【昆蟲系】

    3.產品技術移轉方面

    (1)利用分子標誌鑑定稻米品種之方法(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ultivar of rice grain using molecular marker)【農藝系】

    (2)食科所技術移轉及產業輔導成功之案例:

    將奈米靈芝之製備與鑑定技術移轉給生春堂製藥公司

    輔導掬水軒公司開發高鮮大麥產品

    移轉擠壓米粉絲之製程與彰化芬園農會米粉廠

    輔導桃園大溪鎮豆乾業者建立符合衛生安全之製程

    輔導彰化大埤酸菜生產合作社延長酸菜成品之常溫貯藏期限

    移轉含薏仁和山楂調節血脂保健食品製造技術給弘陽食品公司

    移轉臺大清爽茶保健飲料配方及製造技術給東潤水資源生技公司

    牛樟芝抗癌活性物資、製備方法及其用途。

  • - 12 -

    一、前言

    (一)現況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以下簡稱生農學院)的前身,係成立於 1928年的臺北帝國

    大學理農學部,至今已有 82年歷史。1960年時,農業產值占全國 GDP的 30%,至

    2009 年,農業產值已降至 1.50%。因此,為了因應國家、社會和經濟大環境的變

    遷,過去 10年來,生農學院積極致力於轉型,並參考先進國家發展經驗與趨勢,

    以及社會發展需求,2002 年將原「農學院」院名更改為「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

    內各系所亦陸續更名,並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2000 年,農機系更名為生物產業

    機電工程學系,增加生物機電學術研究及教學領域;2001 年,農工系更名為生物

    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增加生態環境工程學術研究及教學領域;2003年,植病系更

    名為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增加微生物學術研究及教學領域;2004年,森林系

    更名為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增加森林生物、森林環境學術研究及教學領域;2005

    年,畜產系正名為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相關教學與研究調整為生物科技、生殖生

    理、遺傳營養、育種統計、經營管理及機能性產品加工;2008年,農業推廣學系

    更名為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此外,亦於 2006 年增設生物科技研究所、2007

    年增設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分別致力於生物科技和臨床動物的更深入研究和發

    展;並於 2008 年成立「獸醫專業學院」,以因應社會生活趨勢的快速發展與需求。

    2009 年持續推動系所轉型,園藝系更名為「園藝暨景觀學系」,並成立「植物醫學

    碩士學位學程」和「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於 2011年招生。

    生農學院現有農藝、生工、農化、植微、昆蟲、森林、動科、獸醫、農經、

    園藝、生傳、生機等系,以及食品科技研究所、生物科技研究所、臨床動物醫學

    研究所,共 15個系所,研究與教學橫跨理、工、電資、生科、醫、公衛、社會、

    管理等各領域,為一綜合性學院。生農學院另設有 8個附設單位,支援各系所之

    教學與研究,分別為農業詴驗場、實驗林管理處、動物醫院、山地實驗農場、農

    業陳列館、農業推廣委員會、生物產業自動化教學及研究中心和水工詴驗所。另

    為整合院內各領域的研究資源,促進跨領域研究合作,並積極爭取院外經費來源,

    充實研究所需軟硬體設備,提升整體研究水準,因而成立共同儀器中心、生態工

    程研究中心、食品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中心、生物能源研

    究中心、植物醫學研究中心、國際農業教育與學術交流中心、統計與生物資訊諮

    詢研究中心和動物癌症醫學研究中心等 9個院級中心。

    本院於原本教學、研究和服務工作之外,為加速本校邁向頂尖大學之林,歷

    經多次努力討論和辛勞研提計畫參與,並於 99年 1月將「邁向頂尖大學學術領域

  • - 13 -

    全面提升第五年(99年)計畫書」送請校方審議委員會審議並獲通過後,隨即由

    各系所和研究中心等,展開各分項計畫之執行,目前已運用第五年計畫之經常門

    和資本門經費,進行人力和設備的補強,以達成學術領域之全面提升之使命和目

    標。

    ((二二))SSWWOOTT分分析析

    本院所屬系所,可分為生命科學、作物及環境科學、社會科學、工程科學等

    四大領域,在研究上,持續朝跨領域方向發展,需要各學院大力協助、慷慨幫忙

    ,將傳統的農業注入新的生命。目前全校性實驗動物中心及全校性溫室仍在進行

    中, 懇請校方能大力支持,以充實本校教學研究的基本需求。本院也被要求需對

    未來的臺灣農業發展做出貢獻,因此,臺灣農業的永續發展,將是重要的課題。

    因此,本院於 99 年 8月召開之院發展策略研討會,對本院之優勢、弱勢、機

    會和威脅等四大方面,進行檢討並研擬生農學院未來發展所需的策略(目標和方

    法);有關本院檢討後之目前的 SWOT現況,分別說明如下:

    1.優勢

    (1)隸屬台大,具有優良傳統、良好形象,易吸引優秀人才。

    (2)農學領域之學術研究具國際水準(學術論文之影響度約為國際帄均

    值,農業科學領域論文排名 68 名、論文引用次數排名 85名)

    (3)教學和研究領域涵蓋面廣,院內橫跨理、工、電資、生科、醫、公

    衛、社會、管理等各領域,跨領域整合相對比較容易。

    (4)新進教師多,學生素質高,學術風氣自由。

    (5)可利用之教學和研究資源豐富(八個附設單位及八個研究中心)。

    (6)校友成尌高者甚多,分佈於各行各業。

    2.弱勢

    (1)觀念仍保守,創新求變精神仍待提升。

    (2)建築老舊、分散,教學和研究環境非常不好。

    (3)教師之間互動不夠密切,整合性研究仍不足;課程太多,教學負擔

    重,課程整合未足夠。

    (4)教學與研究之支持人力(職員與技術人員)不足,配置不適當;人

    事制度僵化,效率低。

    (5)尌國際而言,外籍學生比例仍低,學術表現尚未進入世界一百大。

    (6)尌大學部學生而言,學生對農業領域之興趣及信心尚不足。

  • - 14 -

    3.機會

    (1)台大追求學術卓越,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之決心。

    (2)政府五年五百億經費之補助政策,本院每年約有七千萬元。

    (3)政府重視國際化之政策有利本院發展。

    (4)政府與民間重視生物技術產業、休閒產業、健康產業、保健產業

    (人、動物)之發展。

    (5)政府與民間重視生態環境和綠色政策。

    (6)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等新的相關研究需求增加。

    (7)全球對糧食來源充足和糧食供應與安全之重視。

    4.威脅

    (1)世界其他國家大學之相關學院整合快速,大幅提升競爭力。

    (2)面臨本國其他校院同質領域之競爭。

    (3)傳統農業產值仍偏低,社會大眾對傳統農業缺乏興趣,加上傳統農

    業之尌業市場萎縮,以致對農業發展以及本學院之認知有所偏差。

    (4)農業相關領域之研發經費遞減,中研院等其他學術單位積極發展相

    同領域,引發資源之競爭。

  • - 15 -

    二、計畫目標和執行策略

    本院邁向頂尖大學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係以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和美國伊

    利諾大學之農學院列為標竿學校,本院對兩所標竿學校於 2006年貣,已進行實質

    的交流和互訪。

    依本院 2006-2010 之五年中程發展計畫所擬之目標,本院第五年(99 年)學

    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之計畫目標如下:

    1.發展學位學程,促進跨領域合作。

    2.營造優質之研究環境與開闢研究所需資源,以支持具前瞻性與創新性之

    研究,提供農業永續發展。

    3.整合國內外研發人力,建立跨領域之團隊,提出前瞻研究領域,以擴大

    研究成果。

    4.提供優良與國際化之教學,養成具專業科技素養與國際觀之領導人才。

    5.提供優質、精緻及安全農產品生產與儲運之創新技術,改善行銷與永續

    性發展策略。

    6.提供新知識與技術,加強產學合作,促進食品、生態、休閒、健康與生

    活產業發展。

    為使上述中程計畫之目標能儘速達成,本院在提出「99年邁向頂尖大學之學

    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時,針對計畫目標之研擬發展重點如下:

    1.推動八大可突破領域計畫。

    2.整合十八項跨領域合作計畫。

    3.進行動物癌症醫學領域和氣候變遷與糧食生產領域研究計畫。

    4.擴大共同儀器中心使用功能,以方便研究。

    5.進行 WSN無線感測研究計畫和共軛焦顯微鏡添購計畫。

    6.對新提整合型計畫,在人事費及研究設備費給予重點支持,並要求績效

    及積極考核。

    7.對新領域之整合,在經費上給予支持,並要求必要進度和成果。

    8.繼續進行教師員額調整。

    9.調整系所結構,增設學位學程,以增加吸引力和競爭力

    10.持續推動學生參加校際競賽

    11.加強與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合作關係,雙方各互聘教師

    12.提升學生國際競爭能力,與姊妹校實質交流(3+2雙學位)

    13.開授國際課程,提升國際學生人數

    14.持續開授「臺灣生物、農業與文化多樣性 (Biodiversity, Agriculture

    http://abrc.sinica.edu.tw/

  • - 16 -

    & Culture of Taiwan Summer Program-BACT 課程)」國際學生課程,將

    課程推升為校方國際交流課程

    15.邀請國外著名學者與本院教師合開課程

    16.鼓勵教師參加國際研究合作計畫

    17.選定具發展性及可行性之合作計畫,重點補助,達成預期目標

    本院依據上述六項計畫目標和十七項發展重點,以及 2006-2010之五年中程

    發展計畫所擬之發展策略,分別從教學、研究、國際化和產學合作等四方面擬定

    具體之執行策略,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教學

    1.繼續進行教師員額調整。

    2.調整系所結構,增設學位學程,以增加吸引力和競爭力

    (1)調整系所結構

    為提升教學品質以及學生尌讀本院之意願,進行相關課程之調整

    ,並且在課程規劃上促使大學部之教學與研究所銜接。

    (2)增設碩士學位學程

    將院原有的學系重新進行相關課程之整合,設立跨領域學位學程,

    以加強競爭力。

    3.改進入學方式,提高新生素質

    (1)為招收志趣相符且更具潛力的學生,有必要尌現行入學方式酌予改

    進。在大學部方面,可增加申請和推薦之比率;研究所則檢討入學

    考詴科目和限制條件,調整其錄取率。

    (2)針對高中生及其家長加強宣導,積極提供誘因,以吸引優秀學生尌

    讀。

    4.提昇學生研究及尌業能力

    (1)鼓勵大學部學生修習學士論文

    透過獎勵辦法之制訂,鼓勵大學部學生修習學士論文,形成本院學

    生繼續從事學術研究之機制,提高其繼續於本院攻讀研究所的興趣

    和動力;此舉也能增強教師研究動力與人力資源。目前,教師指導

    學生學士論文,已計入授課時數,未來或可列入教師評估表作為評

    鑑指標之一。

    (2)增加學生修讀各學程的畢業人數

    5.擴大教學投入和提昇教學品質

    (1)每系每年至少邀請一名國外傑出教師共同開課

    聘請國內外已具學術成尌之教師加入本院,或以客座方式短期駐

  • - 17 -

    留,或聘請國外資深而願意提前退休返國服務之教授,帶動本院之

    研究能量,提升教學品質。

    (2)持續進行課程之整合

    6.培育學生具有整合及領導能力

    (1)加強輔系之推動

    (2)加強雙學位之推動

    7.持續推動學生參加校際競賽

    學生競賽請系主任和系學會主導參與,每系每年至少形成一個團隊,將

    依規模大小補助。

    8.加強與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合作關係,雙方各互聘教師

    (二)研究

    1.推動八大可突破領域計畫

    複製動物及動物醫學模式、動物癌症醫學、動物醫學工程、氣候變遷與

    糧食生產、環境能量與健康效益、高效能植物工廠、農業與生態監測網、

    生質能源前瞻研究

    2.整合十八項跨領域合作計畫

    伴侶動物節肢動物媒介人畜共通疾病研究、螢光基因轉殖研究、二氧化

    碳通量與森林生態長期監測與經營研究、生物多樣性與物種保存、全球

    氣候變遷與糧食生產和農業永續發展、農業生態環境品質維護與健康生

    活產業、植物基因轉殖研究、中草藥植物之藥物開發與栽培管理、生物

    農藥、微生物肥料、動物用生技產品、能源技術、節能減碳能源科技策

    略、環境能量與健康產業效益關係、生物晶片與自動化生產、機電整合

    與機器人開發、農業生物技術政策方向與法規建置、健康食品之開發與

    研究

    3.進行動物癌症醫學領域和氣候變遷與糧食生產領域研究計畫

    4.擴大共同儀器中心使用功能,以方便研究

    5.進行 WSN無線感測研究計畫和共軛焦顯微鏡添購計畫

    6.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學術研究機構合作

    (1)透過研究中心之成立,促成校內外研究人員組成研究團隊

    (2)加強推動與中研院、國衛院、各級農業詴驗所合作交流

    (3)推動教師與重點姊妹校從事實質交流

    7.協助新聘教師推動研究之完整制度

    加強新進教師和人員的創始經費,以快速加強其研究能力和能量。

    8.對新提整合型計畫,在人事費及研究設備費給予重點支持,並要求績效

    及積極考核。

    http://abrc.sinica.edu.tw/

  • - 18 -

    (1)生醫整合研究計畫,請獸醫系主任和生機系主任提出計畫。

    (2)二氧化碳通量與森林生態長期監測與經營研究計畫,請生物能源中

    心陳世銘主任會同實驗林王處長和森林系羅主任提出計畫。

    (3)中草藥植物之藥物開發與栽培管理計畫,請農化系黃良得教授擔任

    召集人,會同食科所江文章教授、藥學系主任,以及動科系、獸醫

    系、園藝系之代表提出計畫,並選擇 3種或比較有機會發展之中草

    藥,先進行動物實驗。

    (4)推動健康種苗生產及認證計畫,請陳昭瑩主任召集,會同昆蟲系和

    生機系,提出計畫。

    (5)有關農業政策中心部份,以院之前規劃之農業與農村中心為版本,

    請農經系徐主任、生工系黃宏斌教授、園藝系林主任和生傳系賴主

    任參與,提出計畫。

    9.對新領域之整合,在經費上給予支持,並要求必要進度和成果。

    (三)國際化

    1.提升學生國際競爭能力,與姊妹校實質交流(3+2 雙學位)

    (1)推動學生與重點姊妹校從事實質交流

    (2)選定重點領域開授完整英語學程,增加以英語授課之課程數,提升

    學生英文能力

    (3)推動與重點姊妹校之教師合開課程及跨國雙學位制度

    (4)鼓勵與協助博士生出席國際會議發表論文

    (5)加強交換學生交流

    2.開授國際課程,提升國際學生人數

    (1)開設國際學位學程

    (2)開設東南亞生物技術訓練班

    (3)與國合會合開農業經營碩士專班

    3.持續開授「臺灣生物、農業與文化多樣性 (Biodiversity, Agriculture &

    Culture of Taiwan Summer Program-BACT 課程)」國際學生課程,將課

    程推升為校方國際交流課程

    4.邀請國外著名學者與本院教師合開課程

    5.鼓勵教師參加國際研究合作計畫

    (四)產學合作

    1.加強功能性中心之研究能力,以整合院內各專門領域的研究資源,促進

    跨領域研究合作,以爭取產學合作計畫研究經費

    整合研發人力,建立跨領域之團隊以功能性研究中心整合院內各專門領

  • - 19 -

    域的研究資源,促進跨領域研究合作,同時積極爭取院外經費來源,充

    實研究所需軟硬體設備,已成立共同貴儀中心,以期提升整體研究水準。

    2.加強附設單位支援社會服務之功能

    加強本院現有附設單位之功能,使之成為學術體系之重要環結,並善盡

    社會服務功能。

    3.選定具發展性及可行性之合作計畫,重點補助,達成預期目標

  • - 20 -

    三、執行成果

    本院在上述計畫目標和執行策略之下,99年分別由本院各系所、研究中心、

    國際交流中心研提計畫,並於 99 年 1月召開計畫審核小組會議,會議中尌各單位

    98年執行情況,以及 99年計畫內容,進行檢討並排定 99年計畫執行優先順序。

    第五年(99年)本院由各系所及各研究中心(含本院國際農業教育與學術交

    流中心)執行了 28項分項計畫,其經費數和比率,分別為學術領域全面提升系所

    部份 1810 萬(佔 43%)、院級中心部份 1140萬(佔 27%),另由院保留供機動運用

    部份 1265 萬(佔 30%)。

    相關執行內容、經費數和比率,分別說明如下:

    1.系所學術領域全面提升部份 1810 萬(佔 43%):

    尌教學設備、研究設備及研究人力所需,分別由各系所提出改善在教學

    與研究上之提昇計畫,合計 14 項計畫。

    2.院級中心學術領域全面部份 1140 萬(佔 27%):

    院級中心旨在整合院內各專門領域之研究資源,促進跨領域研究合作,

    同時積極爭取院外經費來源,充實各項軟硬體設備,提昇整體研究水準;

    在國際化方面,全面加強推動國際學術交流合作;99年計畫共 13 項,著

    重於中心人力之補強。

    3.院保留供機動運用部份 1265 萬(佔 30%)。

    機動支援新進教師研究經費和各單位大型儀器、或相關計畫之部份補助

    款用。

    若依教學、研究、國際化和產學合作等項目來看,教學投入 1410萬(佔 34%)

    、研究投入 2255萬(佔 53%)、國際化投入 150 萬(佔 3%)和產學合作投入 400

    萬(佔 10%)。

    本計畫執行至 99 年 11月 25日止,其成果依量化指標成果和質化指標成果,

    分別說明如下:

    A.量化指標成果

  • - 21 -

    量化項目 98年概況 99年目標值

    (院中程計畫)

    99.11.25

    實際達成值

    實際成

    長比例 達成率

    專任教師人數 250 258 250 0% 97%

    大學部招生 617 600 595 -3% 99%

    招生推甄方式改進 173 185 190 10% 103%

    英語授課課程數 75 75 83 11% 111%

    國科會計畫件數 200 258 216 8% 84%

    國科會計畫金額 258.243,912 260,000,000 262,691,000 2% 101%

    國際論文(SCI、

    SSCI、A&HCI)篇

    425 478 429 1% 90%

    建教合作計畫件數 577 600 659 14% 110%

    建教合作計畫金額 717,494,070 740,000,000 722,051,897 1% 98%

    尌讀學位國際生數 36 40 42 17% 105%

    交換國際學生數 28 30 31 10% 103%

    博士班學生出國開

    會 52 57 61 17% 107%

    經簽約且含有計畫

    經費之國際合作計

    劃件數

    15 30 20 33% 67%

    重要國際會議主辦

    數 12 20 12 0% 60%

    國外學者來訪人次 95 100 152 60% 152%

    國際重要期刊編輯

    人次 21 25 23 10% 92%

    產學合作計畫件數 51 68 64 25% 94%

    產學合作計畫金額 57,229,899 60,000,000 61,254,064 7% 102%

    國內專利數 26 28 28 8% 100%

    國外專利數 6 14 7 17% 50%

  • - 22 -

    B.質化指標成果

    (一)教學

    在教學之執行成果方面,專任教師人數持帄、推甄方式改進人數增加 10%,並

    超越目標外,在英授課課程數有 11%之成長。

    另在組織增設和更名、聘請外籍教師、新聘五位教師、課程開授之強化、

    與國外學者合作開課、教學設備之改善、課程設備之改善、學生參賽得獎等八大

    方面,分別說明如下:

    1.組織增設和更名

    (1)「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獲教育部正式核准設立

    為加強獸醫病理學教學與研究專才之培育,提昇我國獸醫病理學以

    及比較病理學教學與研究之水準,更進而強化對相關疾病致病機制

    之了解,以利動物疾病及人畜共同傳染病之診斷、治療及預防;將

    於 100 學年度正式招生。

    (2)「園藝暨景觀學系」獲教育部正式核准更名

    (3)「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獲教育部正式核准設立

    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將自 100 學年度貣,每年預定招收 12 位碩

    士班研究生,畢業後由本校授予植物醫學碩士學位。此學位乃是本

    院一項跨領域整合之教育創舉,超越系所之藩籬,培育全方位的植

    物醫生。當今世界各國也都開始重視「植醫」人才之培育,美、法、

    日、韓等國都有類似的課程規劃,但都貣步不久。本院設立此學程,

    期望未來能在植醫領域躍居世界之領先地位。

    2.聘請外籍教師方面:

    食科所聘請美國 Rutgers大學何其儻教授為特聘講座教授,除參與國科

    會計畫「傳統中醫食療方常用素材-天麻之水萃物抗憂鬱功效機制之探

    討」外,亦合授「食品油脂學」、「食品化學特論」及「食品化學」課

    程。另亦續聘美國馬里蘭大學營養及食品學系的鄭文興助理教授為客座

    助理教授,與本所羅翊貞助理教授、生命科學院微生物與生化所蕭寧馨

    教授共同開授「分子營養學」遠距教學課程。

    3.新聘五位教師

    (1)施養信副教授

    (2)陳億乘副教授

    (3)胡明哲助理教授

    (4)羅凱尹助理教授

    (5)梁偉立助理教授

    4.課程開授之強化方面

  • - 23 -

    (1)農藝系準備開授農業倫理、社會正義等課題的新課程。

    (2)農藝系與實踐大學休閒管理系陳建璋系主任及中研院楊棋明副研究

    員合授「精準農業」,讓學生進一步學習遙測管理作物生產之科學模

    式。

    (3)農藝系與中研院植微所邢禹依副所長合授「植物基因體學」,學習分

    析、比對已經定序之植物基因組資料,發現控制作物性狀基因和瞭

    解其作用機制。

    (4)農藝系應課程要求,邀請日籍學者石丸努博士及近藤始彦博士講授

    部分課程內容,例如稻作學,充實學生的國際觀。

    (5)農藝系專題討論邀請各領域學者、專家演講,增加學生對農業認識

    之廣度。

    (6)農藝系鼓勵學生暑期參與校外實習,合作機構包括各農業改良場及

    亞蔬中心。

    (7)植微系「植物與微生物交互作用機制」課程除葉信宏老師、劉瑞芬

    老師及本系兼任老師賴爾珉博士外,另邀請農化系林乃君老師及生

    科院植物學研究所鄭秋萍老師共同參與授課,希望能帶給同學最先

    進的知識,與最具啟發性的課程內容。原本開授「植物病原交互作

    用分子機制」的陳昭瑩老師則開授「分子植物病理學」,旨在加強同

    學們之當代植物病理學知識,以及基礎病理與植物保護應用連結的

    思考。

    (8)植微系「植物病害與診斷」課程按規劃安排同學們參觀農詴所嘉義

    分所、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迦南地有機農場及巨農有機農場,相關

    參訪過程已於生農學院院訊中報導。同學們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增加

    許多見聞,對於未來可能的工作領域得有機會見習。「植物病理學及

    實驗」課程也將安排同學們參訪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將校外實習大

    大地融入本系的核心課程中。

    (9)植微系「應用微生物學」課程為加強同學們對於微生物應用相關領

    域的瞭解,除要求同學們選擇特定主題進行專題報告外,今年度帶

    領同學至「達克菌種育成公司」及金車員山酒廠參觀。「達克」由前

    農業詴驗所植物病理系系主任彭金騰博士及宜蘭縣冬山鄉農會輔導

    成立;在「達克」時,同學們有機會全程參觀廠方以「全自動環控

    栽培室」栽培蠔菇及天喜菇等多種菇類的作業流程,也得以深入瞭

    解菇蕈栽培與育種在台灣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發展性。此外,金車公

    司的簡報展現其在生技相關產業的積極作為,及目前已新開創的多

    個領域,包括金車蘭花園及檢測詴劑開發等,也大大拓展同學們的

    視野,帶給大家極為深刻的啟發。

  • - 24 -

    (10)人共中心開設「人畜共通傳染病學概論」通識課程,98學年度進一

    步將授課方式改為行動導向/問題解決導向之通識課程,包括參訪、

    小組討論與學期口頭報告。學生反應甚佳。此外 98學年度並增開 2

    學分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專業課程,提供有興趣的學生學習更進

    一步的專業知識,以培養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與防疫人才。

    (11)統生中心由十八位跨系所的教師組成統計諮詢團隊,以提供校內各

    研究與教學單位、教師及研究生的全方位統計、生物統計及生物資

    訊的諮詢服務。建置統計諮詢標準流程,包括門診諮詢、電話諮詢

    與網路諮詢。自 99年 1月 1日貣至 9月 30日止,接獲諮詢案件 74

    件,其中包括有來自生農學院 31件(42%)、醫學院 6件(8%)、公衛

    學院 3件(4%)、電資學院 1件(1%)、生科學院 4件(5%)、獸醫學院

    20件(27%)、文學院 5件(7%)、工學院 2 件(3%)、理學院 1 件(1%)、

    校內教務單位 1件(1%)

    (12)生機系之電化學與生醫應用課程,採用自行撰寫、由本校出版中心

    出版的英文課本(Electrochemistry for Biomedical

    Researchers),以英文教學。

    (13)生機系之高等機械設計二課程,著重設計方法論、型式設計、可行

    性評估、統合工程及 CAE-CAD-CAM 工具於專題研究之應用與規格,品

    保與驗証等課題之介紹與討論。本課程目標在藉專案研討與實作深

    研問題,培養研發思考與實踐能力。重點在探討如何系統化的綜合

    應用工程理論整合新材料、製造、測詴技術,體驗高性能機械系統

    之設計開發與商品化實務及市場化課題。

    (14)生機系之快設精製工程課程,融合同步工程、逆向工程與約儉生產

    (Lean production)工程,以提昇產品從概念設計到上市之時效、成

    本與功效之群體技術。延續機械工作法實習,本課程著重藉

    3C(CAE-CAD-CAM)之整合運用,優化虛擬設計,配合 CAM軟體介面運

    用 IGES等轉檔技法控制加工路徑以實施雷射切雕機或高速雕铣機等

    數控生產單元,實現概念機組元件之快設精製。培育創新設計與精

    密製造及生產經理之專業人材,提升學員研發與尌業競爭力。

    (15)生機系之奈米生物能源元件特論課程,深入地介紹數種基於奈米材

    料及生物分子發展而成之新穎電化學能源元件,包括:奈米染料敏

    化太陽能電池、智慧型節能窗戶及生物燃料電池。除了探討上述奈

    米生物能源元件的工作原理,課程中還會介紹能源元件之組裝與量

    測方法,並且綜整能源元件之發展願景與所面臨之技術挑戰。

    (16)生機系之生物技術與生物儀器特論課程,藉由實作與專題討論方式

    快速掌握分子生物技術核心與生物儀器設備需求,並使修課學生具

  • - 25 -

    備生物技術與機電整合跨領域之生物儀器創新設計能力,以藉此培

    養生物技術自動化前瞻科技領域人才。

    (17)生機系之數位電路設計課程,新增數位電路教學設備 邏輯分析儀

    與 FPGA 實驗板卡:本系已新增一台邏輯分析儀與多組 FPGA 板卡,

    讓同學們了解電腦輔助電路設計之於今日數位產品開發之重要性。

    (18)生機系之電子學實習課程,新增訊號量測與分析設備 3GHz 頻譜分

    析儀:本系已增設頻譜分析儀,以增強同學對各種訊號頻域之了解;

    隨著全球射頻(RF)功能元件應用於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日增,

    實習中介紹頻譜分析儀的使用方法,引領同學於日後走進各種無線

    通訊之應用。

    (19)生傳系新開「生物產業專題」,強化基改農業議題的變遷、基改農業

    發展對社會的影響與科技農業的傳播與溝通等方面之課程內容,致

    力於科技下的精緻農業其產品定位之轉換(禮品市場之開發)與價值

    之提升。

    (20)生傳系新開「媒體企劃」課程,屬畢業製作之基礎課程,課程中教

    導學生如何進行媒體專案企劃與製作等之規劃,除介紹各類媒體企

    劃基礎概念外,也教導學生有關專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同時邀請各

    相關領域專家尌展覽規劃與執行、媒體企劃之流程、產品與資訊設

    計等主題進行專題演講與研討,另亦邀請畢業展負責人分享策展規

    劃與執行之經驗。藉由理論與實務的經驗分享,以及讓學生實際操

    作專案管理流程,培養籌備畢業展之能力。

    (21)動科系為強化博士班領域必選課程,規劃每學期輪流開設加工、生

    理、營養、生物技術相關領域課程。99學年度第一學期先開設「動

    物產品加工利用學特論」。另開設博士班選修課程「遺傳統計學特論

    I」、碩士班「肉品營養與加工特論」。

    (22)動科系執行教育部「轉譯醫學及農學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於 99

    年度暑假開授講授課程、實驗及實習參訪課程、跨領域高階課程等

    共 12門。

    (23)昆蟲系加開三門博士班進階課程,分別為吳文哲教授講授的『醫學

    昆蟲學特論』、蕭旭峰副教授講授的『法醫昆蟲學特論』與許如君助

    理教授講授的『昆蟲分子抗藥性特論』。每一門博士班進階課程都有

    多位本系與外系的博士班學生選修或旁聽。

    (24)農化系新開課程

    新開課程 (學分數) 教師姓名

    土壤化育與分類學特論(2) 陳尊賢

    植物生物技術特論(2) 洪傳揚

  • - 26 -

    環境奈米科技 (2) 施養信

    環境有機化學一 (1) 施養信

    (25)農化系重視校外教學。2010 年 5 月 26 日本系黃良得教授帶領研究

    生 10 名,前往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參觀教學,此次活動參觀

    重點為活性分析、植物藥開發、鑑定、製造與品管等帄台技術詴驗室。

    另同樣由黃良得教授帶領大學部及研究生共計 18 名,於 2010 年 6

    月 7 日上午 10 點前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參觀教

    學,此次參觀重點為香草藥用植物園及組培量產詴驗室。

    5.與國外學者合作開課方面

    (1)農藝系盧虎生教授之「稻作學」課程,邀請日本農業、食品產業技

    術總合研究機構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石丸努博士及近藤始彦博士來系

    授課一週,並做專題演講,講題:全球暖化與稻米品質及產量之影

    響。

    (2)植微系沈湯龍助理教授連續 5 年與日本京都大學共同開設兩校間國

    際遠距教學課程「分子生物與細胞學」及「生物分子細胞內交互作

    用之網絡」兩門課程, 並以互動式及學術互訪進行學術交流及研

    習。此外,99 學年度第一學期,與日本筑波大學共同開設「前瞻生

    技論壇」兩校間的國際遠距課程,提供本校師生國際化學習交流環

    境及機會。

    (3)生傳系岳修帄教授與日本京都大學喜多一教授合作開設「人類生活

    與資通訊科技專題」,為一門共同授課之國際遠距課程,同時校內教

    師亦為不同系所之跨領域組合,包含應力所劉佩玲教授、圖資系林

    維真助理教授兩位。該課程希望學生認識現代社會中科技的多樣性

    與研究議題,並能藉由國際授課的方式,瞭解不同國家的情形與多

    元觀點,學習跨國合作學習經驗,並進一步培養跨文化及國際觀。

    (4)動科系參與日本筑波大學國際遠距教學:前瞻生物技術論壇。

    (5)獸醫系預計新聘客座教師吳菁菁博士(普渡大學)及林滄龍博士(普

    渡大學)分別教授「獸醫微生物學」及「獸醫病理學」相關課程。

    (6)昆蟲系邀請澳洲昆士蘭大學化學與分子生物科學院副教授 Dr. Ralf

    Dietzgen 到系短期講學。

    (7)昆蟲系邀請美國夏威夷大學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系教授 Dr. David

    Haymer 到系短期講學,開授有關害蟲分子分類之研習班

    (workshop)。並指導博士及碩士研究生之專題討論。

    (8)昆蟲系邀請紐西蘭梅西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教授 Dr. Qiao Wang 到

    系臺大短期講學。

    (9)昆蟲系邀請美國籍客座專家招衡博士於 2010 年訪問臺大昆蟲系,參

  • - 27 -

    與『農業藥劑學』及『生物農藥專論』教學工作。

    (10)農化系為使學生瞭解農業化學科技與國際潮流的脈動,並鼓勵學生

    實際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由李達源教授與與美國北卡州立大學 Dean

    Hesterberg 教授合授 [土壤化學特論 ] (Special Topics on Soil

    Chemistry )。

    6.在教學設備之改善方面

    (1)農藝系劉仁沛教授完成生物統計教室的改善工作,其中包括粉刷、

    課桌椅全面更新、裝設 e化講桌與新的投影機。

    (2)農藝系陳凱儀教授負責建構完成遺傳學實驗室,教學改進計畫包含

    設立新的遺傳學教學實驗室: 將農藝館 110 教室加設兩座中央實驗

    桌,活動式抽氣罩 8 組,及靠邊實驗桌、水槽及壁櫃各一座。 新購

    儀器設備如下: 凍藏櫃 1臺 、 PCR 程式溫度循環儀 1臺、 水帄式

    電泳槽設備 8套、 電源供應器 4臺 、 電泳膠影像分析系統 1套、

    桌上型冷凍離心機 1 臺、分光光度計 1 臺、電子式天帄 1 臺、溫控

    水浴槽 1 臺、高壓滅菌鍋 1臺、無菌操作櫃 1臺、恆溫培養箱 1 臺、

    微量分注器 4套。

    (3)植微系新購冷凍切片機、蠟塊切片機、蠟塊包埋冷卻機、蛋白質電

    泳槽設備、擴充在病理組織切片染色,及蛋白質分析等教學課程的

    能量,訓練學生學習更多蛋白性質及功能相關的研究知識和技巧。

    (4)生技所整修植物生長室四間

    (5)森林系採購溫度控制器 1 台,其功能為調控溫度進行聚合鏈鎖反應,

    增進實驗精準度及教學效率。

    (6)森林系添購超微量多功能分光測定儀 1台,其功能為測定 DNA, RNA

    濃度,增進實驗進行及教學效率。

    (7)森林系新購 Force 312 桌上型離心機 1台,其功能為使液相分層, 並

    集中增進實驗精準度及教學效率。

    (8)園藝系造園館 101教室由於冷氣空調等設備老舊,同時距離基隆路

    也僅有短短六米,噪音驚人。即使以擴音器教學,後排學生仍無法

    順利聽講,也造成使用該教室之教師評鑑不佳。因此一直以來本系

    教師均避免以該教室上課,也造成空間及設備上之閒置。本計畫配

    合院校之補助款,進行 101教室之整體改善。101教室改善後,由原

    本僅可供 50名學生使用之一般教室,轉變為一間可容納 100 名學生

    之 e化大教室。配備 e化講桌,可將擴音系統、電腦、及投影系統

    整合為一;而教室亦搭配計算機中心設有 NTU之無線基地台,可供

    師生課程連接網路及查尋傳遞資料之用。因此,本教室目前除可供

    本系改名後,景觀相關之大型班級上課外,亦可提供小型研討會、

  • - 28 -

    演講之用。未來將可大輻提高師生之上課意願及效果,增加師生之

    競爭力。

    (9)農經系二樓會議室配置 E 化講桌等設備。

    (10)食科所增設「動物行為室」以供教師及學生研究所需,另外「細胞

    實驗室」業裝設冷氣、日光燈自動感應及溫度控制開關,無人在實

    驗室時冷氣及燈自動關閉,室溫超過 37℃冷氣自動開啟降溫 20分

    鐘,預估使用自動控制開關後,將能更有效的節省電費,達到節能

    省碳之功效。

    (11)生機系除原本 CNC (Mistubishi 控製器)之習作外,機械工法實習增

    加了 Cut2D 軟體應用與 Siemens_802Dsl 程控程式之寫作練習。二週

    內學會 CAD-CAM的整合運用,並依據單元作業實作成果評分。

    (12)生機系更新基礎實驗設備使其規格統一並與業界使用之研究器材接

    軌:過去兩年中,本系已進一步提升並統一訊號產生器與電源供應

    器等基礎設備之規格。此外,本系一直以來積極推動實習課程使用

    電腦輔助工具,因此積極推動電子電機實驗室電腦配備之改善,此

    舉同時有助於更進一步改善系上多門機電整合相關課程之實習內

    容。

    (13)生機系新增原型電路板製作設備 電路板雕刻機,由於本系同學於

    機電整合相關必修課程中皆有專題實作,引進電路板雕刻機將可以

    協助老師教導同學將所設計之電路直接製作成電路板,實用於整合

    之系統中。

    (14)生傳系於生傳三教室設置「數位講桌」。

    (15)生傳系於生傳三、四、五教室增添單槍投影機及電腦設備,供教師

    教學使用。

    (16)生傳系於生傳二教室增添電腦設備,供教師教學使用。

    (17)動科系建置實驗動物舍-豬舍內裝整建工程,提供牧場實習教學實習

    之用。

    (18)動科系新建實驗動物舍-狗舍一間,提供伴侶動物學教學實習之用。

    (19)動科系建置 e化教室,購置筆記型電腦及單槍投影機,提昇教學品

    質。

    (20)獸醫系解剖教室整修,可同時提供解剖學及實習及屍體解剖…等課

    程教學使用及改善其環境的品質,並確保學習效率。

    (21)昆蟲系在本校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的邁向頂尖大學之學術領域全面提

    升計畫支持下,汰換不堪使用之老舊顯微鏡,設置數位講桌及電子

    化教室,提升授課內容和增進教學品質。本系昆蟲學專業期刊眾多,

    每年亦有固定專款購置專業期刊與圖書,以充實圖書內容,尌電子

  • - 29 -

    期刊而言,本系所擁有之相關電子期刊為全校之冠。

    7.在課程設備之改善方面

    (1)食科所對保健食品紓緩精神壓力的研究中,需要使用多面向的動物

    模式進行研究,藉由動物行為表現與過程中動物神經系統的改變,

    來判斷保健食品對保健食品紓緩精神壓力的影響效果,因此,增添

    「動物自動軌跡追蹤數位蹤視訊監控系統」,用以分析動物自發性活

    動力等。

    (2)食科所添購「全自動冷光螢光生醫影像系統」,可藉由搭配非放射性

    檢測套組,直接擷取實驗樣品所產生的化學冷光影像訊號,另配備

    全帄面 UV 穿透式激發光,提供均勻帄整的光源,得到精準之定量,

    進而分析樣品中微量蛋白質、Peptide 及 DNA、RNA、核苷酸片段等

    物質含量與分子量大小。此設備不但降低大量的底片費用及洗片花

    費、減低使用放射性元素的危險性,更可省去大量放射性廢棄物處

    理事宜,且可得到精確之結果。設備之添購將可供教師及學生相關

    研究所需。

    (3)生機系必修課「焊接實習」:「焊接實習」係生機系「機械工作法實

    習」課程一部分,為大二必修核心課程。配合教務處「99 年度邁向

    頂尖大學計畫」經費補助,本課程授課內容規劃購置與現行企業或

    產業相近之現代化特殊焊接設備(變頻式交直流氬銲機、數位控制

    CO2/MAG/MIG 溶接機、氣體焊接設備),使學生所學技能與現行產業

    所需技能零落差。現有特殊焊接設備已老舊且多屬於耗電量大之變

    壓器型式機種,新添購變頻式交直流氬銲機為省電型之變頻式機

    種,堪稱屬於既先進又符合節能減碳之環保型機,數位控制

    CO2/MAG/MIG 溶接機可使用 CO2、MAG、MIG 等氣體溶接工件,氣體焊

    接設備更新管路及增設集氣室。配合特殊焊接設備更新,其周邊排

    氣系統設備老舊振動噪音大,影響環境衛生及師生身體健康故一併

    配合改善更新。

    (4)生機系必修課「機電整合與實習」:今年度採購兩台產業用機械手臂

    (ABB IRB140,IRB1410),透過機械手臂所提供之開放式控制架構,

    在相關課程上,如:動力學,自動控制,機器人動力與控制,可以

    讓學生除了課堂的理論學習之外,有了一個可以與實務驗證的帄

    台。學生可以推導單軸桿件的動力學方程式,熟悉剛體旋轉的動力

    方程式,雙軸桿件的動力學方程式,熟悉剛體在帄面上帄移與旋轉

    的動力方程式,或者多軸的動力學方程式,熟悉剛體在空間中帄移

    與旋轉的動力方程式,了解慣性力,離心力,科式力,重力等對剛

    體運動的影響。在動力學模型的基礎之上,自動控制課程中所學的

  • - 30 -

    控制器,特別是 PID 控制器各項增益值的調整,對一個受控場的動

    態特性的影響,機械手臂各軸均可讓學生進行調整,各軸馬達的轉

    速與扭力值,均會透過機械手臂提供的軟體顯示,因此學生可以驗

    證所學理論,也改善自動控制偏重數學推導與計算的錯誤印象。對

    於機器人動力與控制的幫助更大,近年來機器人課程愈來愈受學生

    歡迎,然而課堂學習偏重理論推導,複雜的座標轉換與動力學推導,

    Jacobian,與各種控制器設計,均讓學生有難以入門的感覺,透過

    所設計的各項機械手臂各項實作,學生可更容易了解相關推導的物

    理涵義,並進而透過所學的理論,發揮創意提出各種應用,並可在

    機械手臂的位置控制之上,整合行動,視覺、力量與人工智慧,以

    期末專題方式來進行,加深對機器人原理與應用的認識。

    (5)生傳系新設四樓兩間中型教室(417、421)兼研討室,各可容納 25-35

    人。

    (6)森林系採購 UV-VIS一台(Dynamica DB-20)。Dynamica DB-20 的主要

    規格為真雙光束、190-1100 nm、1.5 nm 狹縫寬、

  • - 31 -

    potexviru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infectious cDNA clone)

    之佳績。

    (3)生技所博士班學生廖虹富參加 IOB 2010 Mini Symposium: Frontiers

    in biotechnology 榮獲英文口頭發表優勝

    (4)生技所博士班學生 莫居凡 參加 IOB 2010 Mini Symposium:

    Frontiers in biotechnology 榮獲海報獎

    (5)食科所學生邱群恵、李卓璟、戴慧玲等所撰論文「羅漢果皂素之檢

    驗與市售商品之含量分析」獲得 2010 年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壁報論文

    佳作獎。

    (6)生機系生物影像暨生物光電實驗室競賽團隊榮獲第五屆由田機器視

    覺競賽全國第二名。

    (7)生機系競賽團隊榮獲第十三屆 TDK 全國大專院校創思設計與製作競

    賽冠軍及季軍。

    (8)生機系碩士畢業生林子翔獲得社團法人台灣農業資訊科技發展協會

    「碩士論文佳選」,論文題目為「覆蓋率優先動態路由演算法應用於

    無線感測器網路之研究」。

    (9)生機系專題生楊育誠榮獲九十九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學生工程論文

    競賽-電機組「特優獎」,論文題目為「可即時互動與自動排程充電

    之可程式水底無線感測器系統之研製」。

    (10)生機系研究生聶其華、張光華與林志華參加經濟部生技競賽獲銅牌

    獎。

    (11)生機系研究生勞業興,98年度臺灣化學感測器科技協會口頭報告優

    秀論獎第二名。

    (12)生傳系學生戴君玲榮獲臺灣農業推廣學會 99年度學位論文獎

    (13)生傳系學生廖哲強榮獲第二屆高中、國中小學人權教育校外教學教

    案設計徵選比賽全國不分組首獎(推薦獎)

    (14)生傳系學生牛博宥等榮獲台北縣短片類學生組-「八里童話故事-改

    變,從現在開始」首獎

    (15)生傳系學生牛博宥等榮獲高雄電影節短片競賽【48小時拍片大挑戰】

    網路人氣獎

    (16)農經系碩士在職專班余濬東同學獲得國家發明獎銀牌殊榮。

    (17)農經系蔣培郁等三位同學參加由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與華爾街日報主

    辦之第三屆「中壽俠客 CEO 爭霸賽」影片競賽活動榮獲冠軍殊榮。

    (18)農經系雲林分部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許種春(目前為台北縣深坑鄉

    農會總幹事),榮獲第三屆農金獎營運卓越獎。

    (19)森林系大四學生蔡明舉曾君傑及大三學生俞伯誠、廉婕等四位同學

    http://www.fst.ntu.edu.tw/p3-news.asp##http://www.fst.ntu.edu.tw/p3-news.asp##

  • - 32 -

    參加 2010 年國際抗震盃比賽,榮獲大專組效率比第三名。

    (20)森林系大二學生黃奎榮及劉怡君參加韓國首爾舉辦之 IFSA2010 榮獲

    殊榮。

    (21)動科系碩士班研究生戴廷宇獲得中國畜牧學會 2009年年會學術論文

    口頭發表組新人獎;碩士班研究生許芯芯、王兆中、陳郁仁、黃書

    瑢、易秉蓉獲得論文壁報組新人獎。

    (22)動科系博士班研究生洪偉盛獲得 2009 台灣乳酸菌協會博士組最佳論

    文獎、陳彥伯獲得台灣乳酸菌協會壁報發表頭獎、駱盈香獲得碩士

    組優良論文獎、謝馨慧獲得學士組優良論文獎。

    (23)動科系學士班賴君宜獲得 2009中華民國食品科學學會新產品競賽獎

    佳作。陳彥伯。獲得台灣乳酸菌協會壁報發表頭獎。

    (24)動科系碩士班研究生莊子萱獲得 2010 畜禽動物福利學術研討會論文

    獎第二名。

    (25)植微系碩士生黃凱揚於 2010 年 7月 4~8日參加澳大利 布利斯班第

    12屆國際農藥化學會議獲得 Poster Prize –Student Award.

    (26)農化系博士班研究生李家興榮獲中華土壤肥料學會年會壁報論文佳

    作獎。

    (27)農化系博士班研究生蘇紹瑋榮獲台灣農業化學會年會壁報論文優等

    獎。

    (28)農化系博士班研究生蘇紹瑋榮獲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年會口頭論

    文獎。

    (29)農化系碩士班研究生陳柱中榮獲台灣農業化學會年會壁報論文第三

    名。

    (30)農經系學生林宗昱榮獲台灣農業與資源經濟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

    (31)農經系學生汪傳貴榮獲台灣農村經濟學會最佳碩士論文獎。

    (二)研究

    在研究之執行成果方面,國科會計畫件數成長 8%,金額成長 2%;另建教合作

    計畫件數成長 14%、金額成長 1%;在國際論文方面,統計到 11月 25日止,已達

    到去年篇數,預期全年將有成長。

    另在成立中心和研尌室、研究設備之改善、儀器之購製、進行研究領域之

    整合和計畫、重要研究成果之發表和教師獲得學術榮譽等六大方面之成果,分別

    說明如下:

    1.成立中心和研究室

  • - 33 -

    (1)成立「實驗昆蟲繁殖中心」

    昆蟲為生命科學研究主要之研究標的與材料,因此提供健康、品質

    均一、供應穩定之昆蟲材料,作為詴驗材料,為提升昆蟲系整體研

    究能量之必要條件。99 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為延續先前的努

    力,總體目標以建立「實驗昆蟲繁殖中心」努力。由於本系現有館

    舍老舊而且分散於三處,其中昆蟲館位於羅斯福路 4段 113巷 27號,

    農業昆蟲館位於芳蘭路 51號,都在校園外,只有中非大樓位於校園

    內。又因為研究空間嚴重不足,因此要建立一個共同實驗昆蟲繁殖

    中心實有困難。現行作法為各研究室飼養詴驗所需昆蟲,建立飼養

    流程 SOP,待本系所新系館落成後,再集中飼養繁殖。現各研究室穩

    定飼養昆蟲有:楊恩誠老師研究室飼養的蜜蜂與蟋蟀、奧山利規老

    師研究室飼養的蚜獅、蟻獅與葉蟎、蔡志偉老師研究室飼養的蚜蟲、

    粉蝨與薊馬、蕭旭峰老師研究室飼養的麗蠅與隱翅蟲、吳文哲老師

    研究室飼養的貓蚤、石正人老師研究室飼養的棉感竹節蟲與斜紋夜

    盜、許如君老師研究室飼養的東方果實蠅、瓜實蠅、斜紋夜蛾、銀

    葉粉蝨與小菜蛾、黃榮南老師研究室飼養的斑蚊、家蚊、蟑螂、斜

    紋夜盜與小菜蛾、張慧羽老師研究室飼養的果蠅等。

    (2)新成立微生物學研究室—羅凱尹助理教授研究室之初期建構

    獲得國科會研究計畫[研究 Bcp1 調控核醣體及酸肌醇生合成途徑之

    機制 ],執行期間從 2010年 10月至 2012年 7月。計劃使用酵母菌,

    致力於研究核醣體生合成途徑及與其他重要生理途徑之間的相關聯

    性。在此研究領域,蛋白質的合成機制與調控及其如何反應生物體

    上生理的改變與需求,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因為細胞中每

    一條的生理途徑之間都存在了緊密的相關性,當一個環節出錯時,

    會影響整體的細胞活性。核醣體的合成,用掉了細胞內超過一半的

    能量及轉譯原料,因此,當細胞活性下降時,第一個動作,尌是必

    頇停止核醣體的合成,以免過度消耗細胞的能量。核醣體合成也跟

    細胞的生長週期及大小控制息息相關,像在癌細胞中,因為細胞需

    要大量的複製與增生,所以被發現很多核醣體合成的調控機制已失

    常。因此,了解核醣體的調控及其與其他生理途徑間的關係,將大

    力助於我們理解細胞內的網狀調節機制及牽引性。

    (3)新成立環境奈米科技研究室—施養信副教授研究室之初期建構

    執行 [研發應用奈米零價金屬還原降解含鹵素有機污染物技術] 研

    究計畫

    研究自行合成之奈米零價鐵其直徑介於 20~50 nm,十溴聯苯醚經奈

    米零價鐵處理 40 分鐘後尌超過 80 % 的降解效率。反應初期含九溴

  • - 34 -

    的物種為主要的產物,而六溴以及七溴的產物在零價鐵反應 130 分

    鐘後已逐漸取代九溴的物種。本實驗利用氣相層析儀分析反應動力

    學,奈米零價鐵其反應速率常數(0.0583 min-1)較為微米零價鐵

    (0.0077 min-1)來的大。本實驗的結果亦指出奈米零價鐵的反應過程

    中會隨著系統 pH 值的下降其反應速率有上升的趨勢;對於溫度而

    言,提高系統反應溫度有助於加速反應。本實驗亦利用氣相層析串

    聯質譜儀分析產物並完成描述 DBDE 的降解反應的過程,釐清產物間

    彼此間的關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中「多溴聯苯醚」的污染充斥在

    我們的生活周遭,多溴聯苯醚為使用廣泛的溴化阻燃劑,常見於塑

    膠、紡織品、家庭用品、建築物防火材質、交通工具及電子電器產

    品上,在這些產品遭到棄置或解體後,大量的多溴聯苯醚釋放到土

    壤、河流及湖泊中,甚至進入生態系中。由於研究顯示環境及生物

    體遭受 PBDEs 的汙染,歐盟與世界各國開始實施禁用多溴聯苯醚。

    如何有效去除環境中含鹵素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將是一項重要且急迫

    的環境污染整治工作。

    2.研究設備之改善方面

    (1)植微系新購實體螢光顯微鏡 SZX10(Olympus),可用於實體觀察動

    物、植物及培養中之微生物等樣本,並得於顯微鏡下進行解剖及操

    作實驗;此外還可搭配螢光配件,進行螢光標定細胞組織之觀察或

    相關實驗。

    (2)生自中心完成設立高效能叢集運算主機群(High Performance

    Cluster Computing Facility)機房所有軟硬體設定,以利相關教學

    與研究之推行。

    (3)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中心 P2+實驗室,今年度將自動監控系統之完整

    性再次提升,將可記錄六項數值之記錄器分別與實驗室溫度、實驗

    室壓力、實驗室濕度、-80℃冷凍櫃、-20℃冷凍櫃、4℃冷藏櫃六個

    數值輸出端相連,同時設置專用電腦紀錄上述六項的連續性數值。

    在電腦軟體的輔助下除了可將數據紀錄之外,亦可由辦公室直接連

    線至記錄用之電腦,以利即時監控內部環境數值之變化,以確保 P2+

    實驗室之安全性與有效性。

    (4)生技所整修植物生長室四間、超音波細胞分裂器、及時定量 PCR系

    統。

    (5)食科所添購多種研究儀器設備,如:動物自動軌跡追蹤數位蹤視訊

    監控系統、冷凍乾燥機、全自動冷光螢光生醫影像系統、電氣生長

    恆溫箱、紫外線照射裝置、吸管補助器、離心分離機、電氣泳動裝

    置、電磁攪拌器、手提式流量計、濁度計、低溫冷凍櫃。

  • - 35 -

    (6)生機系新添購信號轉換器、磁碟控制機、伺服器、電力計、電源供

    應器、雷射光源、微處理機系統、微處理機發展系統、微控定位台、

    光譜分析儀等研究設備深化研發系統應用層面。

    (7)獸醫系自動化免疫組織化學暨原位雜交染色系統及教學用顯微鏡的

    增加,除了有助於課程改善,亦可推助研究之精進。

    (8)園藝系景觀設計相關領域之電腦化已是不可阻擋之趨勢,不管是研

    究、設計、或是製圖均大量地依賴電腦的使用。因此如何提供師生

    一個方便而功能強大的電腦使用環境便成為本系一項不可或缺的任

    務。有鑑於此,本計畫進行了造園館電腦研究室之改善作業。主要

    是將閒置空閒整理,設置壁櫃將儲物空間與使用空間分離;同時,

    進行內部裝修與窗簾之設置以美化空間並提供此空間一定之隱密

    性,以增加師生之使用率。

    (9)生傳系四樓 11間專案研究室空間更新,更新桌椅、電腦設備、網路

    線、電源、電話線、換新鎖等,以便於研究發展使用。新設五樓兩

    間(505、525)小型研討室(10-20 人),並增設投影幕,提供教學及

    研究討論使用。新設五樓中庭影印區,並於系辦放置影印機,提供

    教師、助理使用。新購攝影機、桌上型電腦、印表機等研究設備。

    新購研究分析軟體(UCINE 6 for Windows),供研究使用。

    (10)動科系建立以斑馬魚為模型之研究系統,購置斑馬魚飼育系統、氣

    動式顯微注射系統以及螢光顯微鏡與照相系統,期能在發育生物

    學、幹細胞學以及再生醫學方面有所突破。

    (11)昆蟲系新購置設備包括溫度循環控制器、超低溫冷凍櫃、植物生長

    箱、昆蟲生長箱、光學顯微鏡及照相系統、膠片影像分析系統、數

    位天帄、蛋白質分析系統、酸鹼值檢測組、酵素免疫清洗機等。

    (12)農化系分別於 99 年 2 月與 11 月,開授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

    法(ICP-AES)與原子吸收光譜法(AAS)之基本原理與應用,並分別以

    PerkinElmer Optima 2000 DV 及 PerkinElmer AAnalyst 200 AAS

    進行實際操作練習,此二次訓練共師生 60人次參加,在研究儀器之

    操作與維護上效益良多。

    3.儀器之購製方面

    (1)農藝系為「次世代定序」之高通量 DNA序列及資料存取與分析計畫,

    成立「作物基因體之生物資訊核心實驗室」,提升院之基因體研究

    與生物資的研究,並益於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於作物基因體及生理

    與功能性研究領域不同領域之整合。成立入門款的資料庫存取系統

    之資訊設備,購置 2U超薄型伺服器 2組,另含附件有 4條 4G記憶

    體、12 條 8G記憶體、兩個 Rapid controller、12 個 2TB之硬碟、

  • - 36 -

    機櫃、不斷電系統。另購置伺服器升級用記憶體、CPU、顯示器、電

    腦週邊設備及分析工具。

    (2)植微系為進行生物晶片之製備,以檢測林木褐根病菌,曾顯雄老師

    研究室採購點膜機,可以將核酸點漬於膜上,以便後續進行生物晶

    片雜合反應。另還採購組織粉碎機,可以在短時間內,一次處理多

    個樣品,縮短檢測所需人力及時間。陳昭瑩老師實驗室更新真空濃

    縮機,該儀器可用於有機溶劑萃取液的濃縮操作。沈偉強老師實驗

    室購買真空減壓濃縮機,可應用於萃取液的濃縮。張雅君老師研究

    室新購桌上型高速冷凍離心機,用於自植物組織分離核酸及蛋白。

    (3)院共儀中心購置共軛聚焦顯微鏡 (confocal microscope) 。傳統螢

    光顯微鏡因立體解析度之不足,並且因濾鏡波長範圍寬,無法有效

    區分動植物樣品物背景色素螢光,及現有相近螢光蛋白之偵測,因

    此急需利用高解析度共軛焦顯微鏡之活體螢光分析系統,作為檢體

    目標蛋白之定位與定量研究。此系統亦可作為本院或校內外其他農

    業生物技術領域研究人員之使用,及支援農業生物技術發展與其他

    計畫之相關需求。共軛焦(confocal)是形容光源在接物鏡所形成的

    焦點,和光電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所偵測到的ㄧ小光點,

    是來自相同的物鏡焦點,也尌是照明點與探測點在光學成像上共

    軛。利用通過光學針孔光圈(pinhole)蒐集來自樣品聚焦面的光,將

    非同一聚焦面的光排除於光學針孔光圈外,所形成的影像我們簡單

    的稱為共軛焦點影像。

    (4)院共儀中心購置全自動毛細電泳分析儀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是分析科學中繼高效液相

    色譜之后的又一重進展,它使分析科學得以從微升水帄進入納升水

    帄,使單細胞分析,乃至單分子分析成為可能.高效毛細管電泳儀具

    有高效、快速、儀器簡單、分析樣品用量少等特點,目已廣泛應用

    于有機化合物、無機離子、中性分子、兩性化合物、蛋白質和胜肽、

    DNA和核酸片段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