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63 《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二○一二年十二月 63-89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 * 呂皓渝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臺灣 梅花,在中國的詠花詩壇一向都居於主流花卉,尤其是在國勢衰 微的兩宋時期,詠梅之風更是大行其道,宋代才女朱淑真的梅花詩便 是孕育於此文風中。朱淑真,是宋代與李清照並列的女性文學家,在 她的作品中有許多自嘆、自憐的閨怨之作,但細看其詩,能發現其中 對於女性閨閣世界與心靈空間有許多細膩及真摯大膽的書寫,這點不 僅是朱淑真詩詞的一大特點,更是許多男性詩人所無法企及的。本篇 論文將以朱淑真詠花詩中出現最多次的梅花詩為例,來探析在女性詩 人筆下的梅花詩是具有少女浪漫情懷、少婦閨怨情愁與女性文人的自 覺心等特點。並試圖透過這些詠梅作品,來發掘朱淑真深摯幽微的女 性世界,是其女性自覺的最真實展現。 關鍵詞:朱淑真、梅花詩、女性、宋代。 * 投稿日期:2012.8.30;修改日期:2012.12.24;刊登日期:2012.12.31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63

《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二○一二年十二月 頁 63-89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 * 呂皓渝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臺灣

摘 要

梅花,在中國的詠花詩壇一向都居於主流花卉,尤其是在國勢衰

微的兩宋時期,詠梅之風更是大行其道,宋代才女朱淑真的梅花詩便

是孕育於此文風中。朱淑真,是宋代與李清照並列的女性文學家,在

她的作品中有許多自嘆、自憐的閨怨之作,但細看其詩,能發現其中

對於女性閨閣世界與心靈空間有許多細膩及真摯大膽的書寫,這點不

僅是朱淑真詩詞的一大特點,更是許多男性詩人所無法企及的。本篇

論文將以朱淑真詠花詩中出現最多次的梅花詩為例,來探析在女性詩

人筆下的梅花詩是具有少女浪漫情懷、少婦閨怨情愁與女性文人的自

覺心等特點。並試圖透過這些詠梅作品,來發掘朱淑真深摯幽微的女

性世界,是其女性自覺的最真實展現。

關鍵詞:朱淑真、梅花詩、女性、宋代。

* 投稿日期:2012.8.30;修改日期:2012.12.24;刊登日期:2012.12.31

Page 2: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64

Analysis of Zhu Shuzhen's Plum-Blossom

Poetry Lu, Hao-Yu

M.A. Student, National Sun Yen-Sen University Taiwan

Abstract The plum blossom is the dominant flower in the Chinese poetry field

which gives praise to flowers. The trend of praising plum blossom reaches

it peak in the declining Song Dynasty. The literary trend cultivates the

plum-blossom poetry made by the talented female Zhu Shuzhen in the Song

Dynasty. Zhu Shuzhen is the female poet who is as well-known as Li

Qingzao in the Song Dynasty. Much of her works are about a woman’s

lament and self-pity. Nevertheless, there are detailed, honest, and bold

descriptions of a female’s chamber life and her mental sphere. This is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s poetry but also an achievement that most

male poets can not reach. This essay aims to discuss the romantic fantasy of

an adolescent girl, the lament of a young wife, and the self-awareness of a

female poet in the plum-blossom poems that are the dominant ones in Zhu’s

flower-praising poems. Moreover, the essay attempts to discover the subtle

world of a female which is the truest presentation of female self-awareness

through her works that appreciate the plum blossom.

KEY WORDS: Zhu Shuzhen, The plum-blossom poetry, female, The Song

Dynasty

Page 3: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淑真(約A.D.1131 年前後在世),和李清照(A.D.1084 -1155 年)同為宋

代享譽文壇的女性文學家。2不識愁滋味的少女時期,淑真在花紅柳綠

的杭州朱家渡過。愜意的生活情調,使天性敏銳的她創作出許多富含

少女浪漫情懷的詩作。但無奈自古佳人多薄命,朱淑真婚後命運坎坷,

才女配匹夫的現實婚姻生活,讓她和丈夫相處實屬同床異夢,兩人心

靈無以相通,形同閨中怨婦的淑真,內心的孤寂抑鬱只能化為詩中的

文字,用以自嘆、自憐、排解寂寞。因此在她的詩詞中常出現「斷腸」

二字,更自號為幽棲居士。

而朱淑真所身處的宋代,正是梅花詩蓬勃發展的一個朝代。梅花

以其冰清玉潔、不畏風霜的形象,在國勢衰微的兩宋昂然獨立,盛開

於兩宋的詠花詩壇中。觀看兩宋的梅花詩,不難發現大多為梅妻鶴子

的隱士、滿懷抱負的士大夫或堅貞愛國的文人所創作。但梅花風姿綽

約、高潔典雅的形象,也如同身懷文采與理想,即使面對不幸婚姻,

也能藉寫詩填詞以大展詠絮長才一吐幽怨之苦,不向命運低頭的女

子,在孤獨寂寞的閨怨生活中,盛開出屬於自我生命的花朵。本文所

欲探討在朱淑真女性視角下的梅花形象,是如何不同於男性詩人筆下

的隱士、士大夫及君子形象,呈現出獨有的女性精神與風貌。

而歷來對朱淑真作品的研究,多是散論或單篇論文,其中又以朱

淑真的詞作探討為主軸。在朱淑真的詩作研究中,中央大學鄭垣玲的

碩士論文《朱淑真及其斷腸詩》,有討論至朱淑真詠花一類之作品,但

卻是以四季花卉為主,本文將針對朱淑真吟詠梅花之作品為主,進行

更細微的研究。

1 張彰、黃畬校註〈清平樂‧夏日遊湖〉,《朱淑真集》:「惱烟撩露,留我須臾住。攜

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

歸來懶傍粧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279。 2 許玉瑑校補《斷腸詞》序:「宋代閨秀,淑真、易安並稱雋才,同被奇謗。」轉引

自張彰、黃畬校註《朱淑真集》同註 1,頁 309。

Page 4: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66《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二、梅花詩略述

梅,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原產於中國,在南宋時期主要分布

於江南地區。3梅花盛開於冬末或早春,花色多以白色或粉紅色為主,

花形典雅而不妖艷;花香芬芳且清遠。梅,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冰清玉

潔及堅忍不拔的花格,自古便受到先民們的注意,出現在文學典籍的

淵源甚早,早在中國最古的詩歌總集《詩經》中便已綻放其身影。如:

〈召南‧摽有梅〉中的「摽有梅,其實七兮」4和〈小雅‧四月〉的「山

有佳卉,侯栗侯梅」5,都可看出周代已有以梅入詩的例證。但這個時

期的梅,主要還是以其果實之「實用性」目的為先民所認識,而真正

開始具備花卉之「審美性」則是要從魏晉南北朝才開始發展。6以下便

從梅花開始具備審美性質的魏晉南北朝,到朱淑真所生活的宋代,來

對梅花詩的發展作簡略概述,以便梳理出梅花詩的發展淵源,及對朱

淑真對梅花詩的借鏡與承襲。

(一)魏晉南北朝至唐的梅花詩 魏晉時期,梅終於掙脫梅果之實用性目的,轉而以梅花審美形象

聞名天下。在早春開花的高潔淡雅姿態,開始被文人所欣賞,有關歌

詠梅花的詩賦漸漸地在文學作品中嶄露頭角。但梅花詩真正發軔的開

展初期應是南北朝,這個時期的梅花逐漸以「花」的姿態被寫入文人

的詩作中。而南北朝的梅花詩,大多具有「早春」的意象,這和梅花

在冬末春初開花的生物特性息息相關。 7 如南北朝詩人何遜(約

A.D.468-518 年)與謝燮(約A.D.570 年前後)的梅花詩,都不約而同

3 程杰《中國梅花審美文化研究》:「長江下游江南地區經濟人口長足發展、空前富庶

的條件下,梅花生長的優勢產區、梅花栽培和欣賞的傳統地域與社會政治、經濟、

文化發展的核心區域相疊合,構成了梅花審美文化繁榮發展的最佳歷史空間,同時

也奠定了此後我國梅藝發展以江浙為重鎮的經濟、文化區域格局。」(成都:巴蜀

書社,2008 年),頁 80。 4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毛

詩正義》(臺北:藝文出版社,1993 年),頁 62-63。 5 同註 3,頁 442。 6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師範學院學報》:「人們

對梅花的認識有一個從實用到審美的發展過程。」(江蘇淮安:淮陰師範學院,2001年),第 23 卷,頁 753。

7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師範學院學報》:「『梅

花特早,偏能識春』。花發之早是梅花最顯明的自然屬性,早春芳樹是梅花最直接

易感的『物色』特徵。魏晉以來,梅花引作詩歌的意象和題材,這從這一物色特徵

開始的。」(江蘇淮安:淮陰師範學院,2001 年),第 23 卷,頁 753-754。

Page 5: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67

有以「早梅」為題,來書寫梅花於早春開花的詩作: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

月觀,花繞凌風臺。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早飄落,

故逐上春來。(何遜〈詠早梅詩〉)8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謝燮〈早

梅詩〉)9

兩首詩中,詩人對梅花的外型樣貌都無過多的描繪,何遜〈詠早梅詩〉

緊扣梅花早開早落之特性來描寫,在霜雪中梅花獨自地綻放與飄零,

與愛梅成癖的詩人在早春中結下一段佳話。10而謝燮〈早梅詩〉全詩更

無點出「梅」一字,只單純用梅花「早春」綻開的性質,來勾勒出梅

花不畏嚴寒,迎春獨自開花的特性及畫面。觀看早期的梅花詩,因較

少使用詩歌技巧來變化,詩人大多就眼前所見,直接而簡單地對梅花

進行書寫,尤其是針對梅花先春而發的特徵,在南北朝詩歌中普遍產

生出「早春」的固定形象。11

但至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唐代,因詩歌作品數量的眾多及表

現手法的更成熟,梅花不管在外型的描繪、形象的塑造或意境的開拓,

都比前朝更具有美感與藝術價值。在唐代詩人杜甫(A.D.712-770 年)、

柳宗元(A.D.773-819 年)和李商隱(A.D.813-858 年)筆下,梅花已

和前朝形象有了些許地轉變,梅花的色、韻、象,也在唐朝逐漸固定

下來。12而梅花詩以物襯托的描寫手法,到杜甫筆下已臻成熟,如〈江

8 逮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年),梁詩卷 9,頁 1699-1700。

9 逮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年),陳詩卷 6,頁 2551。

10 張建軍、周延《踏雪尋梅──中國梅文化探尋》:「何遜可算得上是一個『梅癡』。

在歷史上,愛梅成癖,首推何遜,清代俞樾因此認為正月梅花的花神應該是何遜

而不應為林逋。」(山東:齊魯書社,2010 年),頁 60-61。 11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劉

宋以來詠梅詩正式出現,梅花開始作為獨立自足的表現對象。與樂府民歌起興抒

情著意於花落之象不同,詠梅詩注重於梅為春色之早的自然特性。」(江蘇淮安:

淮陰師範學院,2001 年),第 23 卷,頁 754。 12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盛

唐以來,梅花越來越得到審美的專注,『物色之動,心亦搖焉』之悲情感受,逐步

Page 6: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68《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梅〉這首詩: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鬱嵯峨。(杜甫〈江

梅〉)13

其實「雪」和「梅」相互關係是源自於南北朝的傳統,但在盛唐轉入

中唐之後,梅、雪之間不但可比色,雪更成為烘托梅花的配角。14在這

首詩中,杜甫不單只描摹梅花,而是由「梅」而「雪」又至「江」帶

出一片絕美的風景,但這些畢竟都非杜甫的家鄉景色。在如此美景當

前,梅在雪的烘托下,固然美麗動人,卻又顯得孤寂與寒冷,詮釋出

旅居外地者孤寒的心境,使詩人心中的無奈之愁又再次顯現而出。而

同樣是歌詠早梅的作品,梅花在柳宗元筆下,卻呈現出與南北朝迥異

的審美內涵與視角: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柳宗元

〈早梅〉)15

此詩為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作,他藉由描摹梅花的香氣與顏

色,來凸顯梅花獨有的風韻特質,更在詩中展現出梅花迎向天空傲霜

雪的積極面,這和魏晉南北朝時,梅常是默默沉受霜雪的姿態大相逕

庭。高高樹上的梅花,在南方湛藍天空下的早春時節初放,清香幽遠

過度到對花樹芳物形象美的體認頌美。……中晚唐以來這種賞梅詠梅意興長足發

展,詩歌數量增加。出於欣賞和頌美的態度,梅花形象和生物特性得到了積極的

感應和抉發,梅花不再只是春秋代序的表徵,不再是一個早發驚時、落花傷情的

形象,而傾向於一個春色先得,生機獨發而富於審美個性的芳樹形象。」(江蘇淮

安:淮陰師範學院,2001 年),第 23 卷,頁 754-755。 13[唐]杜甫撰,[清]錢謙益箋注,楊家駱主編:《杜詩錢注》(臺北:世界書局,

1991 年),頁 381。 14 程杰〈梅與雪──詠梅範式之一〉,《陰山學刊》:「『雪』之於『梅』已非相對的因

素,而是相宜相媲的關係。與前面所說『梅雪』同時、伴生關係不同,講梅雪之

相宜相媲,目的不是描寫花容花色,交代花期花時等形似特徵,而是側重於渲染、

烘托、比喻梅花與雪同光、與雪處寒的特殊品性和神采。」(包頭:包頭師範學院,

2000 年),第 13 卷,第 1 期,頁 31。 15[唐]柳宗元撰,楊家駱主編:《柳河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8 年),頁 488。

Page 7: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69

的味道不畏寒風,早霜的寒凍更是襯托出其冰清玉潔的潔白花色。而

梅花不屈嚴寒的精神,讓詩人興起「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16的情

懷,但後三句筆鋒一轉,是詩人又再度回到現實後的無限惆悵感,在

早梅花開花落的映襯下,充分洋溢出思念與孤寂之感。而梅花詩至晚

唐李商隱筆下,已轉變成文人心中自傷的隱喻象徵。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李商隱

〈憶梅〉)17

這首詩中文人借梅,就花開、花落、春來的時序變化,來牽動內心各

處的愁感意象。「寒梅」在此正是詩人生命的寫照,先春而開,望春而

凋,卻又要飽受風寒,這不正是李義山心中的那股「恨」嗎?而梅花

詩至晚唐,在寫作形象與技巧上已有顯著地突破,但因整個時代氛圍

與社會環境影響下,又加上唐人盛愛牡丹之故,詠花一類詩作中,牡

丹依舊在詩壇獨領風騷。梅花詩真正大放異彩的時期,卻是在內憂外

患頻繁、國勢衰微的兩宋18。

(二)宋代的梅花詩

《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鑑賞辭典‧序》云:「文學意識覺醒、聲色大

開的六朝時代,尤其到了謝朓、何遜、庾信等人手裡,才出現典型的

詠花之作,詠花詩這一門類才繼田園詩、山水詩之後正式形成,從此

便歷久不衰。」19詠花詩成型於魏晉南北朝,歷經隋唐五代等各代文人

的歌詠後,至宋時蔚為大觀,不管在質和量上面,與前朝相比都有大

16 張建軍、周延《踏雪尋梅──中國梅文化探尋》:「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

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是南北朝陸凱所作的《贈范曄詩》。《荊州記》記載:

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兼贈詩。詩寫得極清新、自然,

以東風第一枝的梅將春的消息、真摯的友情與濃濃思念傳遞給友人范曄。」(山東:

齊魯書社,2010 年),頁 12。 17 [唐]李商隱著,[清]朱鶴齡箋注:《李義山詩集兼注》(臺北:廣文書局,1981

年),頁 255。 18 程杰〈牡丹、梅花與唐、宋兩個時代──關於國花問題的借鑒與思考〉,《陰山學

刊》:「在唐宋時期,牡丹、梅花兩大時尚的先後出現畢竟孕育於不同的社會環境,

緣發於兩種政治、經濟地位不盡相同的社會階層,體現著社會型態和封建文化由

門閥貴族型向仕紳平民型的深刻演變。」(包頭:陰山學刊,2003 年),第 16 卷,

第 2 期,頁 63。 19 孫映逵主編:《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鑑賞辭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年)。

Page 8: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70《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幅的成長。文學作品反映時代風氣,在民生經濟發達的趙宋,是一個

有能力及興趣來賞花的時代。歐陽脩(A.D.1007-1072 年)在《洛陽牡

丹記‧風俗記》中言:「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接插

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遊遨,往往於古寺廢宅有池臺

處,為市井、張幄帟,笙歌之聲相聞……愛花落乃罷。」20可見北宋時

賞花風氣之興盛。在宋代所有詠花詩詞中,梅花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花

卉,21這雖和唐人愛牡丹、宋人愛梅有一定的關係,但歸咎其風大盛之

因,乃與宋朝整個時代氛圍息息相關。以下就簡單探析梅花詩在宋代

的發展與男性文人筆下的梅花詩:

1.宋代梅花詩興盛之因

宋代梅花詩興盛之因,大致深受社經環境、政治環境與理學興盛

這三點之影響。以下就此三點分別說明之:

(1)社經環境:先從兩宋的社經環境來看,私有園林的發展與經

濟文化的發達,使梅花得以在此環境下被大量的欣賞與歌詠,賞梅風

氣於是普遍流行在宋人的生活中,梅花的審美特徵於此又更能深入被

關注與探究。22

(2)政治環境:再就宋代的政治環境而言,無論北宋、南宋都有

其內憂外患,在國勢衰微之下,有憂患意識的愛國文人自然對梅花凌

寒傲雪、堅貞不屈的精神感到敬佩,於是梅花成為宋代文人心目中愛

國精神的典範。

(3)理學興盛:而在宋朝儒家理學復興的影響下,士大夫注重品

格及德行的要求,有「歲寒三友」和「四君子」美名之稱的梅花,自

然便符合宋代文人對自我的期許,一時之間,以梅花為主題的詩歌創

作空前興盛於兩宋。23

20 [宋]歐陽脩:《洛陽牡丹記》(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 年),頁 8。 21 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與意義(上)〉,《陰山學刊》:「現存宋代詠

梅詩詞比南朝宋齊梁陳四朝現存詩歌總數還多,是宋以前詠梅總數的 50 倍,在同

期詩詞存量中所占比重(2.1%)也是宋以前(0.18%)的 12 倍。」(包頭:陰山學

刊,2002 年),第 15 卷,第 1 期,頁 29。 22 程杰〈梅花象徵生成的三大原因〉,《江蘇社會科學》:「兩宋時期,地主經濟與私

有園藝事業高度發展,梅花成了最為普遍的自然與園林景觀,賞梅藝梅成了士庶

流行的雅尚,這是梅花走向文化象徵最基本的條件。」(南京:江蘇省哲學社會科

學界聯合會,2001 年),第 4 期,頁 161。 23 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講求花卉德操,是中國花卉文化的一大特色,

這項特色,主要是在宋代建立完備的。宋代由於理學勃興的影響,士人普遍注重

Page 9: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71

而范成大更於《石湖梅譜》中更劈頭直言:「梅,天下尤物。無問

智賢愚不肖,莫敢有異議。學圃之士,必先種梅,且不厭多,他花有

無多少,皆不繫輕重。」24可見梅花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梅花詩自然也成為宋代詠花詩壇之大宗。梅花審美內涵的提升與品格

的確立,可說是宋代詠梅文化中的重要貢獻,而這其中的代表人物為

林逋(A.D.967-1028 年)與蘇軾(A.D.1037-1101 年),以下就林、蘇

二人對梅花詩的影響來簡單分析。

2.美感的提升

在宋代之前,詩人對梅花的描摹主要著重在其色與香,對梅花枝

幹甚至是整株梅姿體態的觀察較為缺乏。一直至北宋的林逋,才真正

在詠梅文壇中開拓出「枝、影」書寫之新格局。25林逋,字君復,與朱

淑真同為錢塘人,隱居於西湖孤山,以「梅妻鶴子」聞名於世,更以

「孤山八梅」八首梅花詩為梅花詩壇帶出劃時代的意義。這八首詩中,

最重要及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山園小梅〉一詩: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

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狹,不須檀

版共金樽。(林逋〈山園小梅〉)26

這首詩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梅花開創出描摹的

新視角,也寫盡梅花特有的風韻及美感,將梅花的審美內涵提升到更

高的地位,也同時賦予梅花高逸的隱士情懷。林和靖在此,不僅是寫

眼中之梅,更是道出心中之梅,將自我高潔的隱逸精神與梅花的幽雅

合而為一,使梅花冰清玉潔的神韻品格拉至繁花之上,成為詠梅文化

萬物的賦性與稟氣,對於上天賦予各種花木的內涵精神,感受特別深刻。」(臺北:

文津出版社,1994 年),頁 60。 24 [宋]范成大:《石湖梅譜》(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 年),頁 1。 25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在

梅花審美認識發展史上,林逋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其意義遠不僅僅是發現了梅

姿這一形象因素,他為梅花注入了濃重的隱士情趣,邁出了梅花品格美抉發的關

鍵一步。」(江蘇淮安:淮陰師範學院,2001 年),第 23 卷,頁 758。 26 [宋]林逋:《林和靖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 年),卷 2,頁 125。

Page 10: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72《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中牢不可破的審美形象。27

3.梅格的確立

繼林逋為梅花審美形象揭開嶄新的一頁後,蘇軾更是進一步揭櫫

梅花特有的品格神韻,確立出梅花無花能及的獨特「梅格」。28和林逋

孤芳自賞的隱士情節不同的是,在宦海浮沉與在異鄉漂泊的蘇軾,習

慣將眼中之梅人格化,藉吟詠梅花來寄託自我感遇。因此,蘇軾筆下

梅花就不能僅僅只有花容的美感特色,還必定得具備超凡的品格神

韻,才能達到詩人心目中的理想境界,這也是梅花始具「梅格」的開

端。而在蘇軾詠梅詩中,明確提出梅格的為〈紅梅三首〉詩之一: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餘孤

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

葉與春枝。(蘇軾〈紅梅三首〉)29

此詩源自於蘇軾不認同石曼卿(A.D.994-1041 年)〈紅梅〉中的「認桃

無綠葉,辨杏有青枝」一語,在他眼中的梅花絕不是只有與桃、杏相

似的外型,其中之品格神韻是有極大的差異。30蘇軾將此詩中的紅梅,

比擬成深怕自己不入時而學桃杏的美人,卻在紅顏底下不經意地流露

出異於桃杏的孤高幽雅之脫俗,展現出梅花特有的「梅格」氣韻。詩

中借霜雪襯托其孤瘦與冰清玉潔,傳神地寫出紅梅迥異於桃杏等花冷

27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由

於『疏影橫斜』的發現,梅花形象具有了更多超越春葩時艷的因素,幽香、冷艷

與老枝疏影三者有機統一,牢固地奠定了梅花疏淡清雅的審美特徵,為人格意趣

的寫照提供了明確的形象裁體。」(江蘇淮安:淮陰師範學院,2001 年),第 23卷,頁 758。

28 程杰《中國梅花審美文化研究》:「宋代文學批評和美學思想語境中的『格』,不是

一般『神似』、『氣韻』的意思,也即不只是一般的審美特徵,這是任何事物在在

都有的。『格』指稱的是一種別致的風格,強調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格調,因此它

主要不是特色有無的概念,而是一個品味的高下。所謂『梅格』,說的也即梅花超

越春色流輩的獨特風致。」(成都:巴蜀書社,2008 年),頁 62。 29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馮應柳輯注:《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年),卷 21,頁 1107。 30[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評詩人寫物〉《蘇軾文集》:「林逋梅花

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絕非桃李詩……若石曼卿紅梅詩云:

『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只至陋語,蓋村學究體也。」(北京:中華書局,

1986 年),卷 68,頁 2143。

Page 11: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73

豔卻不媚俗的氣節,更寄托出詩人強烈感懷自寓的主觀寫意情感。

梅花詩至北宋林、蘇二人,整體審美形象與品格神韻的確立已臻

完備,並超越於百花之上,更下開南宋文壇梅花形象的登峰造極,朱

淑真的梅花詩便是孕育於此詠梅之風鼎盛的南宋詩壇中。

三、朱淑真與女性梅花詩

綜合上節所述,梅花詩發展至南宋可謂繁榮盛開在詠花詩壇,梅

花也順理成章地成為群芳之首。但這時期的梅花詩大多出自男性文人

之手,或繼承林和靖的隱逸情懷;或以美人形象入詩寄託自我感遇;

甚至將梅花比擬成堅貞愛國的象徵等等。但在這些男性詩人筆下的梅

花,有時卻因過分強調其高潔與堅忍不拔的特性,所呈現出來的姿態

尚有所囿,而以男性的角度來描摹美人形象,也難脫隔靴搔癢之感。

文學創作可反應不同作家的生活型態與人格特性,梳理女性作家筆下

的梅花詩,不僅能更全面審視出梅花詩的不同視角,窺看女性作家筆

下書寫的女子形象,也更能真實重現女性的心靈層面,這些都是男性

作家所較難觸及的。因此,以下將藉由宋代才女朱淑真的梅花詩,來

探析梅花詩在女性詩人視角中有何特殊呈現之處。

(一)朱淑真與《斷腸集》 朱淑真,錢塘(今杭州市)人,自號幽棲居士,自幼聰慧喜讀書,

更通曉音律、善工詩詞,容色秀麗風流蘊藉是為一代才女。她生活年

代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朱淑真為北宋人,但支持她是南宋人的說法

也大有人在。根據繆鉞在〈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一文中,經過繆鉞

縝密嚴謹地考察及分析,推論出朱淑真為世居在杭州,並未經過靖康

之變與南渡之苦的南宋人。31由於她歷經家境優渥的天真爛漫少女時

期,後因「父母失審」錯嫁他人,心中抑鬱斷腸,最後抱恨以終。流

傳下來的詩詞,雖為數不多,卻呈現出濃厚的女性情懷及特色,細看

其中不僅包含率真浪漫的少女詩詞,更多滿懷悲愁傷感的閨怨之作,

將女性細膩幽微的心靈情感躍然紙上,詩詞中無處不真情流露。魏仲

恭就評其詩曰:「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到人意中事,豈泛泛者所能

31 繆鉞、葉嘉瑩:〈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詞學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

公司,1992 年),頁 69-79。

Page 12: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74《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及,未嘗不一唱而三歎也。」32可見心思敏銳、才華洋溢的朱淑真,從

少女時代便開始藉詩詞以吟詠生活樂趣或抒發心中的鬱鬱憂愁,善用

女性細膩的視角,抒發女性最真實的心靈層面,將各種情感真摯又含

蓄地轉化為詩詞,這都是男性作家所難以體會的女性詩詞世界。

宋代著名女文人李清照著有《漱玉詞》,而與她齊名的朱淑真則有

《斷腸集》。雖然朱淑真的作品與李清照相比,在社會意義與詩詞格局

上略顯不足,但朱淑真特殊的際遇,卻能將閨閣女子的生活型態與情

感世界抒發到極致,在其詩詞中大膽率真地道出內心真實情感,更進

一步勇於向封建社會挑戰,以展現出女性的自我發現與覺醒,這點卻

是在李清照的詩詞中所較缺乏的特色。但《斷腸集》並非朱淑真本人

所親自整理、定名,而是在朱淑真死後,由南宋人魏仲恭搜集整理成

書,並於《斷腸集‧序》中自述:

其死也,不能葬骨於地下,如青冢之可弔;並其詩為父母一火

焚之。今所傳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嗚呼冤哉!予是以

歎息之不足,援筆而書之,聊以慰其芳魂於九泉寂寞之濱,未

為不遇也。如其敘述始末,自有臨安王唐佐為之傳,姑書其大

概為別引云,乃名其詩為《斷腸集》。33

魏仲恭所以將淑真之作,以「斷腸」為名定之,乃其見於詩中有不少

憂怨傷感之作。而宋人鄭元佐則為之作註,並又在十卷之外增後集七

卷。34《斷腸集》後又歷經多次增補及修改,今人張璋、黃畬所註《朱

淑真集》,內容已臻完備,是本文詩歌作品主要的參考版本。

朱淑真現存的詩歌作品,共計三百三十七首,其中單純吟詠花木

類的詩歌作品為五十六首。其中詠梅詩為〈冬日梅窗書事〉四首、〈二

色梅〉、〈山腳有梅一株地差背陰冬深初結蕊作絕句寄之〉、〈探梅〉、〈梅

花〉二首、〈墨梅〉、〈詠梅〉及〈臘梅〉等共十二首,為數最多。本文

中所欲探討的梅花詩,除了這單純詠梅的十二首外,借梅抒情或運用

梅花典故,甚至內容明顯提及梅花者,皆可列為朱淑真梅花詩的討論

32 同註 1,頁 303。 33 同註 1,頁 303-304。 34 同註 1,頁 8。

Page 13: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75

範圍,來探析出迥異於男性詩人的梅花詩。

(二)女性視角下的梅花詩 中國古代的花神為女夷之神,是傳說中魏夫人的女弟子。35在歷代

文人的創作中也常以花來比喻女性,如李白在〈清平調〉中以牡丹比

喻楊玉環、曹雪芹更是在《紅樓夢》中運用各種花卉,來襯托書中女

性人物的性格神韻或暗示其命運結局。可見在中國人的眼中,花和女

性實屬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從詩歌到小說,花與女性的比附,既有

相得益彰的藝術表現,也是牢不可破的抒情傳統。但在傳統男子作閨

音的視角下來比附女性與花,終究缺乏女性真實的情感與心靈層面。

從南北朝至宋代,梅花詩的創作可說是源源不絕,但在以男尊女

卑為主的中國社會下,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寥寥無幾,歷代吟詠梅花的

女性詩作實在為數不多。在梅花詩大行其道的宋詩中,朱淑真的梅花

詩可說是此時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梅花詩。以下就以朱淑真的梅花詩,

來探析梅花在女性詩人的視角下,是以何種姿態綻放於女性文學中:

1.少女浪漫情懷──笑折一枝插雲鬢,問人瀟灑似誰麼 朱淑真出生於書香世家,少女時期家境富裕,從小便接受文藝薰

陶,因此不僅工書畫,也善音律。36由於家境優渥,在她的詩作中可發

現朱家擁有「東園」、「西園」、「西樓」、「水閣」、「桂堂」及「依綠亭」

等諸景,可供給她創作的環境,朱淑真少女時期的詩歌作品正是孕育

於此閨閣中。37宋代婦女因受制於禮教的束縛與社會觀念的保守下,生

活所見通常不出家庭範圍,閨閣庭院正是女性作家的生活空間。也正

因此種環境的限制,朱淑真的詩作取材往往不脫閨閣氣,難以有氣壯

山河之作,但鐘鼎山林各有所長,這卻也是朱淑真能忠實呈現女性生

活的一特殊面,藉由這些閨閣詩更能展現出女性細膩幽微的內心世

35 王孝廉《花與花神》:「中國古代的花神是叫女夷之神的,淮南子書中說女夷是司

天和以長百穀草木的神,又有的書說花神女夷是魏夫人的女弟子,餐風飲露,統

領羣花,又叫花姑。在古代的宮廷裡,有司花之官,或司花之女,有如隋煬帝令

袁寶兒持花以做司花女之類的。」(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0 年),頁 133。 36 張彰、黃畬校註《朱淑真集》前言:「家中成員有父母兄嫂,均解翰墨。」同註 1,

頁 21。 37 朱惟公《朱淑真斷腸詩詞》序:「其家有東西園、西樓、水閣、桂堂、依綠亭諸勝。

父官浙西,嗜古玩,夫姓失考。」轉引自張彰、黃畬校註,《朱淑真集》同註 1,頁 311。

Page 14: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76《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界。38

少女時代的朱淑真,因不需為生活苦惱,終日在家賞花吟詠、彈

琴作詩,養成她天真爛漫的性情,這些也都成為朱淑真少女時期詩作

中的真實生活寫照。在〈探梅〉這首詩中便能發現朱淑真的爛漫少女

情懷:

溫溫天氣似春和,試探寒梅已滿坡。笑折一枝插雲鬢,問人瀟

灑似誰麼?〈探梅〉39

整首詩流露出朱淑真少女活潑嬌媚的情態與天真無邪的性情,短短四

句就將少女嬌憨神情生動地傳達而出。范成大《石湖梅譜》言:「梅花

年後多,惟冬春之交,正是花時耳!」40在冬春之際的溫和天氣,讓素

有「一枝春」美名的梅花,爬滿整個山坡釋放出新春的訊息。在後兩

句詩中,「梅花」被拿來當成少女的髮飾,顯示少女心中對寒冬將盡、

春回大地的期盼之心,更象徵對如同春天般美好愛情之嚮往。鍾惺《名

媛詩歸》:「『問人』二字,行徑好。」41明確點出此首詩的生動處,「笑」

與「問」二字,都帶出朱淑真期待愛情的少女情懷,更呼應題目的「探」

字。這和唐人朱慶餘的「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實有

異曲同工之妙,其中都蘊含著「女為悅己者容」,女子打扮自己期望被

愛人所稱讚的情懷。和男性作家只單純描摹女性情態,而較看不出女

性內心深層情感不同的是,朱淑真在詩中忠實地表述自己的嬌態,以

主觀而非客觀的立場來表露自我的內在情緒,又將此情寄託於頭上的

梅花,使梅花在這首詩中,不只帶來春的消息,更成為少女渴望愛情

的象徵。

而在〈梅花二首〉兩首梅花詩中,也能透露朱淑真滿懷少女浪漫

情愫的另一面向: 38 胡元翎〈論朱淑真詩詞的女性特色〉,《文學遺產》:「如果我們拋開男性壟斷的文

學標準,那麼閨閣正是女性作家唯一生活的空間,真實地寫出這一空間並展示出

男性筆底所無的藝術特色,這也是女性文學價值之所在。朱淑真詩詞恰恰在一方

面達到了極其深微的程度,展現出更加細膩的閨閣世界,塑造出一個更真實的閨

閣中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98 年),第 2 期,頁 72。 39 同註 1,頁 202。 40 同註 16,頁 1。 41 轉引自張彰、黃畬校註《朱淑真集》同註 1,頁 203。

Page 15: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77

園林蕭索未迎春,獨爾花開處處新。只有宮娃無一事,每將施

額鬪粧勻。〈梅花二首〉其一42

這首詩全無描繪梅花的姿態,而是從大處落筆,用鮮明的對比手法,

讓「園林蕭索」映襯出「獨爾花開」,強烈點出梅花不畏嚴寒獨自開花

的丰采。在蕭索的冬日園林中萬物已凋零,「未迎春」意指春天尚未到

來,給人無盡孤寂悽涼的感受。緊接著下一句第一字「獨」卻轉而帶

出梅花不凡的倩影,「處處新」又暗示梅花的一枝獨秀為冬日帶來一線

生機。在末兩句引用梅花的歷史典故,藉歷史中美麗公主的風雅韻事,

書寫出梅花所蘊含的女性形象。據《太平御覽‧時序》引《雜五行書》

中的記載:

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

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

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粧是也。43

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梅花粧的韻事,使她成為中國傳說中正月梅

花的花神。44據說公主於正月七日在宮廷中賞梅後,小睡於含章殿簷下

的梅林旁,此刻正好有朵梅花落於公主前額,留下五瓣淡紅色的美麗

花痕。公主醒後並未發現,但她額上的梅痕卻使公主更加嬌媚動人,

促使愛美的宮女紛紛仿效之,是為「梅花粧」之典故。雖鍾惺《名媛

詩歸》評此詩:「詩中用事,須在有意無意之間,略無痕跡,使情餘于

事為妙。若事餘于情,則音響之外,索之無味,所謂徵實而轉減者,

此類是也。」45認為朱淑真將史事寫得太過詳細而失去韻味,但女詩人

筆下的這兩句詩,扣緊梅花在歷史故事中的典故,卻能為梅花帶出動

42 同註 1,頁 217。 43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 30,選自[清]紀昀撰《四庫全書》子部,類書

類(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頁 893-388。 44 王孝廉《花與花神》:「中國民間的花神有的是出於神話傳說,有的是出於文人的

虛構,有的是出於小說中的主角,有的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在十二個月中每月

有一位司花的花神,在傳說中正月梅花花神是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同註

17,頁 133。 45 轉引自張彰、黃畬校註《朱淑真集》同註 1,頁 217。

Page 16: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78《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人的女性意象。這其中也蘊含著女詩人喜愛化妝的愛美心態,從「無

一事」上乘首句中「園林蕭索」,因冬日嚴寒宮娃無事可做,只有靠化

妝比美來消遣。而「無一事」與「鬪粧勻」的閒、忙對比,也使整首

詩在鮮明動人的意境中結束,暗喻梅花為冬日帶來的生氣盎然,及少

女浪漫活潑的熱情是不為嚴冬所降溫。而〈梅花二首〉第二首如下:

消得騷人幾許時,疏籬淡月著橫枝。破荒的皪香隨馬,一陣風

吹滿地飛。〈梅花二首〉其二46

此詩也不細描梅花的全貌,就從梅枝的特色與梅花的香氣來下筆。首

二句,朱淑真受林和靖〈梅花三首〉中「雪後園林纔半樹,水邊籬落

忽橫枝」47的影響,由對梅「枝」的著墨,來看梅「姿」的所呈現的清

雅風姿,後兩句則透過香味之嗅覺散播,使人聞其香而見其影。「疏籬

淡月」的冷清感,渲染出梅素雅柔和的女性陰柔之美,梅花就像冰山

美人,孤傲的外表下擁有幽靜不凡的氣質。第三句更點出梅在荒涼的

孤夜裡,破天地之寂寥而開花,與最後一句「滿地飛」相呼應。透過

女詩人細膩的女性視角,將梅花的美感聚焦於極為細微的事物上,全

詩就僅藉由「枝」和「香」的描摹,來敘寫梅花深具女性陰柔特徵的

展現, 也營造出男詩人眼中較缺乏的閨閣世界之景觀感受。

2.少婦閨怨情愁──病起眼前俱不喜,可人唯有一枝梅 雖然朱氏能詩善賦、才貌雙全,但封建禮教下,女性婚姻的自主

權往往難以操之在己,己身的幸福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

縱使才情如淑真,也難逃「父母之命」的枷鎖,嫁與一庸夫,注定她

孤幽淒苦的婚姻生活。魏仲恭在《斷腸集‧序》中言:

早歲不幸,父母失審,不能擇伉儷,乃嫁為市井家妻,一生抑

鬱不得志,故詩中多有憂愁怨恨之語。每臨風對月,觸目傷懷,

皆寓於詩,以寫其胸中不平之氣,竟無知音,挹挹抱恨而終。

46 同註 1,頁 217。 47 [宋]林逋〈梅花三首〉《林和靖詩集》:「吟懷常恨負芳時,為見梅花輒入詩,雪

後園林纔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 私,堪笑胡雛

亦風味,解將別調角中吹。」(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 年),卷 2,頁 126。

Page 17: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79

自古佳人多命薄,豈止顏色如花命如葉耶!觀其詩,想其人,

風韻如此,乃下配一庸夫,固負此生矣。48

由於「父母失審」之故,淑真所嫁非人,這對自幼才情橫溢的她,無

非是一重大打擊。她天真爛漫的少女時期,必然曾有過覓得良婿,從

此過著夫唱婦隨之生活嚮往。於〈秋日偶成〉一詩中,就能得知淑真

對婚姻愛情的期許:「初合雙鬟學畫眉,未知心事屬他誰?待將滿抱中

秋月,分付蕭郎萬首詩。」49但現實生活中,一代才女竟配凡夫俗子,

夫妻倆生活中並無心靈共鳴,朱淑真的抑鬱之情可想而知。因此在她

的《斷腸集》中,便有許多自憐、自嘆的閨怨之作。和丈夫情感不睦,

淑真的婚姻生活,多在淒清寂寥中度過,於是她便常描寫週遭景物花

卉之形象,來抒發內心無法言語的抑鬱與惆悵,如〈冬日梅窗書事四

首〉就是她的閨怨之作:

明窗瑩几淨無塵,月映幽窗夜色新。惟有梅花無限意,射人又

放一枝春。〈冬日梅窗書事四首〉50

朱淑真的閨怨詩,通常並不刻板描寫她孤寂的心緒,而是透過各種意

象的鮮明對比,來塑造出她寂寞孤獨的身影。由這首詩中的描述,可

知此詩為朱淑真在冬夜中完成,冬天夜裡的陰暗寒冷天氣,是最能令

人感受到孤獨的空虛感。「明窗」對映「幽窗」,襯托出作者孤寂的身

影,無人相伴的夜中,只有梅花的身影來相伴。「一枝春」出自南朝陸

凱〈贈范曄〉詩中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也是詠梅詩史上

第一次塑造出梅為報春史的詩。51梅花所象徵的早春,在寂寥的夜中,

頗能為女詩人帶來一絲希望。

愛日烘簷暖似春,梅花描摸雪精神。清香未寄江南夢,偏惱悠

48 同註 1,頁 303。 49 同註 1,頁 104。 50 同註 1,頁 111。 51 吳家茜:《高啟梅花詩探微──兼論歷代梅花詩發展》(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

所,2003 年),頁 14。

Page 18: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80《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閑獨睡人。〈冬日梅窗書事四首〉其二52

第二首詩中的「獨」為此詩詩眼所在,雖然詩首二句,描繪梅花在冬

日中潔白似雪的可人形象,但後兩句筆鋒一轉,道出朱淑真孤獨依舊

的心境。在《斷腸集》中不難發現,朱淑真有午睡的習慣,或常展現

其慵懶的一面。但這卻和閒適的少女時期有所差別,嫁作人婦的午睡

時光,常常是朱淑真用來排遣寂寞的生活作息。但睡醒之後,孤獨感

並未隨著夢的結束而消散,反而更使她百般無奈,這和梅花窗外清新

如雪的景象兩相對比之下,更顯詩人心中抑鬱難消的陰沉面。

病起眼前俱不喜,可人唯有一枝梅。未容明月橫疏影,且得清

香寄酒杯。〈冬日梅窗書事四首〉其三53

第三首依然道出朱淑真不幸的婚姻生活,內心惆悵與斷腸抑鬱難發,

再加上詩人多愁善感的性格,已促使她日益消瘦、身體憔悴。為病所

苦之人心中自然也更愁恨滿懷,看什麼都不順眼。但「梅」仍象徵著

寒冬裡的希望;早春中的先發,在斷腸人眼中無疑是能為灰暗生命中

帶來光亮的花卉。第三句詩中的「橫疏影」出自林逋〈山園小梅〉「疏

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54。林逋在北宋是以愛梅成痴聞名,

〈山園小梅〉一詩不僅為後來梅花詩壇開創出「疏影橫枝」書寫方式,

更確立了梅在宋代形象美的典範。55林和靖以梅為妻,朱淑真卻以梅為

友,因在冬日的幽居生活中,只剩梅花能成為女詩人心中的閨中密友。

的皪江梅淺淺春,小窗相對自清新。幽香特地成牽役,不似梨

花入夢頻。〈冬日梅窗書事四首〉其四56

52 同註 1,頁 112。 53 同註 1,頁 112。 54 [宋]林逋〈山園小梅〉,《林和靖詩集》:「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

吟可相狹,不須檀版共金樽。」(台北:學海出版社,1974 年),卷 2,頁 125。 55 [宋]范成大《石湖梅譜‧後序》:「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踈瘦與老枝怪

奇者為貴。」同註 16,頁 4。 56 同註 1,頁 112。

Page 19: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81

〈冬日梅窗書事四首〉的最後一首詩,朱淑真的閨怨情愁似乎又被梅

花幽香牽引至窗外,此詩中的「小窗」和第一首詩的「明窗」、「幽窗」

互為呼應,全詩的視角又再度回到窗外的江梅身上。清香獨具的江

梅57,在窗外散發出一絲新春的消息,清新形象又和窗內的閨中怨婦形

成強烈對比。隔著一扇窗,窗外、窗內互為兩個世界,只有江梅的清

香能穿透窗,讓孤寂的朱淑貞嗅到新春即將來臨的預兆。梅花在這四

首詩意境中所蘊含的象徵,已和她少女時期作品中的「梅」大不相同。

在朱淑真少女時的眼中,梅常常帶有「早春」的意味,或是女子對愛

情的嚮往。但在淑真幽怨的閨中少婦心裡,梅花雖然仍有美麗的形貌

與芬芳的香味,卻也帶著「憂寒孤寂」的象徵。藉由朱氏詩中梅花形

象的轉變,更可窺看出女性從少女轉變為少婦的心理轉折,此種深婉

的情感變化,是多愁善感的女性作家能在作品中充分把握與發揮的。

而朱淑真的慵懶形象,也漸漸顯示出在長期心理壓抑下,女性的愁容

與病態:

夢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貪眠喚不譍。瘦瘠江梅知我意,隔窗和

月謾騰騰。〈酒醒〉58

常為孤獨所苦的朱淑真,在《斷腸集》中除了常出現「斷腸」一詞外,

「酒」也是她詩詞中的常客。可見飲酒作詩是她排解孤寂苦悶一種的

方式。但在酒醒後,女詩人仍須面對在閨閣中空虛的自我。夢回酒醒

最是孤寂,身旁無一人相伴,連侍女也貪睡不起,此刻只剩在冰封大

地中一枝獨秀的江梅能與斷腸人為伴。在顧影自憐的心態下,此時女

詩人眼中的江梅形象已是「瘦瘠」, 可見其在寂寞與孤獨的侵蝕下,

身心都已受創至深。此種心態與病態在另一首詩中也有所描繪:

懶對粧臺拂黛眉,任他雙鬢向烟垂。侍兒全不知人意,猶把梅

57 [宋]范成大《石湖梅譜》:「江梅,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腳梅,或謂

之野梅。凡山間水濱,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踈瘦有韻,香最清,

實小而硬。」同註 16,頁 1。 58 同註 1,頁 141。

Page 20: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82《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花插一枝。〈睡起二首〉其二59

「懶對」與「任他」二詞,可看出朱淑真睡起時意興闌珊的消沉面,

擁有詠絮長才的她,束縛於不幸婚姻牢籠中久後,少女時期天真爛漫

的性格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無限斷腸的憂鬱情懷。這時的梅

花,在女詩人的筆下也成為象徵孤寂冷清的「寒」梅。詩人心中的愁

感難以釋懷,偏偏此時連最親近的侍女,也都無法了解自己的寂寞難

耐,還將這孤冷的梅枝插入瓶中作裝飾,此舉更是增添淑真深閨內的

無限悽涼。以上二首,梅枝孤瘦的形象,在朱淑真視角審視下,是自

我形象的化身,而非再具有隱士及士大夫情懷的清與貞60,有的只是身

心俱創下的瘦瘠身影。

3.女性文人自覺──自言空有孤吟癖,覽景慚無謝氏才

從小便能作詩填詞、彈琴吟詠的朱淑真,與同屬宋代的李清照一

般,少女時代就展露其不凡的才華。在宋代理學興盛而女性飽受壓抑

的環境下,天性聰慧如她,當然無法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

觀念,因而作〈自責〉一詩:

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

鍼卻有功。

悶無消遣只看詩,又見詩中話別離。添得情懷轉蕭索,始知怜

悧不如癡。

〈自責二首〉61

這首詩看似在「自責」,實際上卻是反諷宋代社會的「男女不平等」。

其實在朱淑真的少女時代,對詩詞應是滿懷熱情理想,只恨命運無情,

她不僅無法像男子一般晉身進士之途,反而步入不幸的婚姻監牢。但

詩必窮而後工,孤獨無奈的閨怨生活,反而促使朱淑真創作出許多真

59 同註 1,頁 142。 60 程杰〈梅花象徵生成的三大原因〉,《江蘇社會科學》:「我們可以用『清』、『貞』

二字來概括梅花這兩層意蘊,這兩種精神意趣在有宋一代的德性品格之求中有著

深刻的典型意義。」(南京: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1 年),第 4 期,

頁 163。 61 同註 1,頁 155。

Page 21: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83

情流露的「斷腸詩詞」,就如同梅花一樣,無論環境如何酷寒,社會道

德觀念何等沉重,都能在專屬於女性的詩詞世界中坦率而自信地開出

動人的花朵,就如〈雪二首〉中之梅花:

一夜青山換玉尖,了無塵翳半痕兼。寒鴉打食圍沙渚,凍雀藏身

宿畫簷。

野外易尋東郭履,月中難認塞翁髯。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風姨

號令嚴。〈雪二首〉62

此詩中的梅花,在嚴寒天氣與風姨無情的摧殘下,還是能傲視群芳地

展現自我的生命情調。就如同朱淑真身處於強調女子應具備三從四德

的宋代,仍然堅持自我對愛情與婚姻的嚮往,大膽地歌頌出在當時普

遍被認為是驚世駭俗的詩詞,展現出女性精神自由的自覺心。63而在下

一首詩中,女詩人更是以梅花來寄託自我不同流合汙的高潔姿態:

溪橋野店梅都綻,此地冬深尚未寒。寄與梅花且寧奈,枝頭無雪

不堪看。〈山腳有梅一株地差背陰冬深初結蕊作絕句寄之〉64

這首詩中,女詩人獨寄情於一株生長條件甚差的梅花,也許是觸動她

敏銳的心思,朱淑真將自我孤獨的心情寄託在此株梅花上,要她再暫

且忍耐,守得雲開見月明,只有等待最好的時機綻放,才能在雪花的

映襯下綻放最動人的神采。以上兩首詩,朱淑真都在其中以梅來寄託

自我情操與抒發深摯情感,和林逋的隱士情懷與蘇軾的士大夫情感不

同之處,在於她勇於挑戰嚴格的封建社會規範,藉詩詞道出自我真實

的心靈世界,此時的梅花已不只是客觀的外物,更是女詩人主觀的化

身。而朱淑真在面對自己詩賦長才,其實也是具有一定的自信,如〈詠

雪〉一詩所言:

62 同註 1,頁 115-116。 63 胡元翎〈論朱淑真詩詞的女性特色〉,《文學遺產》:「對愛情的嚮往、追求,愛情

失落後的悲怨、愁苦,在她的詩集中占了大量篇幅,也因此招致了不公與責罵。」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98 年),第 2 期,頁 75。 64 同註 1,頁 114。

Page 22: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84《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六出花飛四面來,連山接水皓皚皚。玲瓏天地蒼茫合,的皪園

林爛漫開。

庾嶺臘梅寒散亂,章臺風柳絮縈回。自言空有孤吟癖,覽景慚

無謝氏才。〈詠雪〉65

此首詩的首聯與頜聯都在描寫雪景,扣緊著〈詠雪〉的主題。而詩一

開始便以雪花(六出花)紛飛的景象,來暗示作詩時節應為蒼茫的寒

冬。頸聯用「庾嶺臘梅」對襯出「章臺風柳」,帶出詩中梅花的象徵意

涵,尾聯則是純屬女詩人內心的自白。庾嶺梅,在雪花的摧殘下,雖

顯凋零散亂,但卻代表著女詩人頑強的生命力,即使身處不堪的環境,

也能傲視霜雪孤芳自賞。章臺柳,繼而引出尾聯的「謝氏才」,而另一

句「絮縈回」則反襯出前句的「寒散亂」,更是暗喻女詩人希冀自己的

才華是能媲美東晉才女謝道韞。最後尾聯二句,正是全詩女性才華意

識的自覺展現。朱淑真先用「空有」與「慚無」來自謙,但實際上應

當是女詩人仰慕謝家女的才華,並期勉自我的文采能猶如以「未落柳

絮因風起」一句聞名後世的謝道韞。66再如〈雪夜對月賦詩〉一詩:

一樹梅花雪月間,梅清月皎雪光寒。看來表裏俱清澈,酌酒吟

詩興儘寬。〈雪夜對月賦詩〉67

這首詩也是在雪夜裡描寫梅花的佳作。在雪月交輝的冬夜,梅花開滿

了枝頭,也就是在這月色皎潔、雪光清澈的時刻,「梅」、「月」、「雪」

這三物所交織出來的美景下,朱淑真飲酒賞梅作此詩。「表、裏」二字

更將視角從室外帶入室內,並配合著「酌酒吟詩」的雅興,可見其沉

浸於寫詩的快樂之中。「酌酒吟詩」本是男詩人的興致,李白有「花間

一壺酒,對影成三人」;蘇軾則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佳句,

65 同註 1,頁 205。 66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

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落

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臺北:華正

書局有限公司,2003 年),頁 131。 67 同註 1,頁 114。

Page 23: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85

但在朱淑真眼中,「酌酒吟詩」應是不分男女,美景當前每位文人都可

有寫詩的雅興。就如同梅、月、雪三者雖屬性不同,但都同樣能營造

出動人的美感,梅花在此已成為女詩人寄情的最佳象徵。

綜合以上三點,透過梅花詩的探析,可發現朱淑真寫詩的視角與

聚焦點是有其特殊性與詩歌價值,能補充以男性詩人為主的梅花詩壇

的不足之處。

四、結語

《文心雕龍‧明詩》篇言:「人秉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

非自然。」68人都具有感性的情緒,而自然界中最容易牽動人感性情緒

的,非平常隨處可見之花草樹木莫屬。在寫詩填詞的同時,詩人往往

將自我情緒寄託於其中,無論以詩歌明志或藉詞澆愁,大自然中的花

草樹木常成為被歌詠的對象,因此詠物詩一向都為中國詩歌中歷久不

衰的流派。在各種詠物詩中,花卉以其賞心悅目的外表及別具意義特

殊特性,從古自今便廣受騷人墨客的喜愛,詠花詩於是在詠物詩中脫

穎而出歷久不衰。而在強調愛國情操與德性品格的宋代,梅花不畏風

霜、堅忍不拔的特性,成為宋代詠花詩的主流,而宋代女詩人朱淑真

的梅花詩更可說是女性梅花詩的典範,其詩不僅可體現女性獨有的特

色,更能為以男性作者為主流的梅花詩壇另闢蹊徑,帶出梅花詩豐富

多元的不同面向。

雖然相較於同屬宋代的林逋與蘇軾,朱淑真的梅花詩在審美形象

與品格神韻上,終究難以出其左右及開創出獨樹一幟的新格局,這與

她身處於理學興盛的宋代息息相關。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宋代女子

常居閨閣之中,視野很難沿伸出其生活環境之外,更別說談論至國家

大事,因此女詩人在詩中最常提及的,往往都是與自我相關的應景之

作。而在時代意義與詩詞技巧上,朱淑真也的確無法與李清照相抗衡,

這也正是兩人生活環境的不同所導致。李清照和朱淑真相比,幸運的

是能擁有開明的父母及志同道合的丈夫,能予她創作的自由空間;不

幸的是歷經國破家亡之苦,比起安居於南宋未經戰亂與南渡流離之苦

的朱淑真,詩詞中時代意義一定也不是朱淑真所能觸及的。但身為典

68 [梁]劉勰,楊家駱主編:《文心雕龍校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 年),頁 34。

Page 24: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86《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型的閨閣女子,朱淑真的詩詞中更能忠實記綠女性的狹小生活世界,

與體現出更純粹的女性特色。

以探析朱淑真的梅花詩為例,就可發現其中具有迥異於男性詩人

的細膩視角與心靈空間。在她的梅花詩中,對於閨閣世界的細緻描寫、

內心真實情感的深摯抒發與身分轉換下的強烈情感變化,都有其特出

女性風格。更依朱淑真本人特殊的生活經歷與情感體驗,梅花在其詩

中也盛開出風情萬種的不同面貌:有少女渴望愛情的嬌俏情態;也有

閨閣婦女身心受創的慵懶病容;更有屬於女詩人孤芳自賞不屈於時的

清高氣節,這些都是男性詩人無法觸及的外觀書寫與內心描摹。

因此無論是朱淑真少女時期天真浪漫之作或是嫁為人婦後的閨怨

風格,甚至是潛藏在朱淑真內心深處的女性自覺,梅花都曾在《斷腸

詩》及朱淑真的生命裡,綻放出不同於男性觀點中的女性色彩及芬芳,

而朱淑真的梅花詩更是為歷代梅花詩壇留下別開生面的新格局。

Page 25: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87

五、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年代排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清]阮元審定、盧宣

旬校(1993)。《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出版社。

[梁]劉勰著,楊家駱主編(1972)。《文心雕龍校注》。臺北:世界書

局。

[唐]杜甫撰,[清]錢謙益箋注,楊家駱主編(1991)。《杜詩錢注》。

臺北:世界書局。

[唐]柳宗元撰,楊家駱主編(1988)。《柳河東全集》。臺北:世界書

局。

[唐]李商隱撰,[清]朱鶴齡箋注(1981)。《李商隱詩集箋注》。臺

北:廣文書局。

[宋]林逋(1974)。《林和靖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宋]歐陽脩(1966)。《洛陽牡丹記》。板橋:藝文出版社。

[宋]蘇軾,[清]王文誥、馮應柳輯注(1985)。《蘇軾詩集》。臺北:

學海出版社。

[宋]蘇軾,[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2008)。《蘇軾文集》。北京:

中華書局。

[宋]范成大(1966)。《石湖梅譜》。板橋:藝文出版社。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選自[清]紀昀(1983)。《四庫全書》,

子部,類書類。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近人專書(依出版年份排序) 潘壽康(1980)。《朱淑真別傳探源》。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王孝廉(1980)。《花與花神》。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黃永武(1984)。《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張璋、黃畬校註(1986)。《朱淑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逮欽立輯校(1988)。《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

顧俊(1988)。《古人咏百花》。臺北:木鐸出版社。

余彥文、喻滿生(1989)。《花草情趣》。臺北:文津出版社。

Page 26: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88《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孫映逵主編(1989)。《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鑑賞辭典》。南京:江蘇科學

技術出版社。

繆香珍(1989)。《李清照與朱淑真評傳》。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文祿主編(1990)。《古代詠花詩詞鑑賞辭典》。吉林:吉林大學出版

社。

繆鉞、葉嘉瑩(1992)。《詞學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蕭翠霞(1994)。《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余嘉錫(2003)。《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程杰(2008)。《中國梅花審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張建軍、周延(2010)。《踏雪尋梅──中國梅文化探尋》。山東:齊魯

書社。

(三)期刊論文 陳瑞芬(1994)。〈幽棲居士──朱淑真斷腸詩辭之藝術性發微〉。《藝

術學報》,第 54 期,頁 181-207。

胡元翎(1998)。〈論朱淑真詩詞的女性特色〉。《文學遺產》,第 2 期,

頁 71-81。

馬琇芬(1999)。〈朱淑真作品析論〉。《中山中文學刊》,第 5 期,頁 1-22。

程杰(2000)。〈梅與雪──詠梅範式之一〉。《陰山學刊》,第 13 卷,

第 1 期,頁 29-33。

程杰(2001)。〈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

師範學院學報》,第 23 卷,頁 753-781。

程杰(2001)。〈梅花象徵生成的三大原因〉。《江蘇社會科學》,第 4 期,

頁 160-165。

程杰(2002)。〈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與意義(上)〉。《陰山學

刊》,第 15 卷,第 1 期,頁 29-33。

程杰(2003)。〈牡丹、梅花與唐、宋兩個時代──關於國花問題的借

鑒與思考〉。《陰山學刊》,第 16 卷,第 2 期,頁 59-67。

程麗娜(2008)。〈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蘇軾梅花詩

探析〉。《源頭活水》,第 2 期,頁 73-94。

Page 27: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 發展略述ir.lib.isu.edu.tw/retrieve/62157/15521.pdf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65 一、前言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1生性天真爛漫又冰雪聰明的朱

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 89

(四)碩博士論文

倪雅萍(2001)。《朱淑真詩詞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

鄭垣玲(2002)。《朱淑真及其斷腸詩》。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

吳家茜(2003)。《高啟梅花詩探微──兼論歷代梅花詩發展》。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