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让新闻视野深一度 刊号:XK-2013-001 2013 年 12 月 13 日 第 30 期 p24 青岛爆炸事件之后 P26 从阶级情到制度化:中国灾难报道的前世今生 P30 那些闪动着的身影及言语 ——温州动车事故中媒体人纪实 P32 回归“人文”:外媒如何报道灾难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让新闻视野深一度 刊号:XK-2013-001 2013 年 12 月 13 日 第 30 期

p24 青岛爆炸事件之后 P26 从阶级情到制度化:中国灾难报道的前世今生

P30 那些闪动着的身影及言语

——温州动车事故中媒体人纪实

P32 回归“人文”:外媒如何报道灾难

Page 2: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Page 3: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Page 4: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社 评

近日,《新京报》发表一篇

名为《低播出费令国产动漫陷

入恶性循环》的报道。报道称,

在 11 月 26 日 举 行 的《 动 漫 蓝

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2013)》新闻发布会上,《动

漫蓝皮书》的主编之一牛兴侦

说,目前中国动漫行业的市场

机制严重扭曲,动漫的版权费、

播出权费很低很低,导致动漫

内容无法很好表达,“如果持续

这样下去,将对这个行业造成很

大伤害。”

据报道中统计,中国动漫播

出 费 仅 制 作 成 本 的 10%。 电 视

台收入主要来源是广告,而我

国青少年频道广告收入低是造

成动漫播出费用低的最直接原

因。“ 收 入 越 低, 投 资 越 低,

制作越粗糙,观众越缺乏”,中

国动漫产业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

在于增加收入,但播出费并不是

唯一也不是最好的出路。

中国动漫以“播出费”为突

破口有其不现实性。作为影视

播放系统,电视台和影院掌握

着公共播放平台资源,他们决

定了播出费用的多与少。动漫

播出主要借助青少年频道,目

前此类平台也在不断增加,但播

放平台数量的增多并不能为国内

动漫产业带来“春天”。少儿节

目形式单一、缺乏创意使得动画

频道的市场 前 景 并 不 乐 观, 这

也 使 得 各 家 电 视 台 青 少 年 频

道广告收入较少,经费紧张,

造 成 国 内 动 漫 播 出 费 大 打 折

扣。 依 靠 动 漫 播 放 平 台 优 化

结 构, 提 升 水 平 以 提 高 动 漫

播 出 费 依 旧 任重道远,短期内

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从日本、美国动漫产

业的成功经验看来,中国动漫寄

希望于“播出费”有其不明智性。

日本最大的动漫企业东映动画一

年的产值收益为 260 亿日元,其

中依靠院线、电视台播出的收入

仅为 40 亿日元,这充分说明,

如果东映动画只着眼于“播出

费”,同样面临亏损的局面。东

映动画收益的 80% 以上来自于

其品牌授权的衍生产品,并且,

公司以往创作的有自主版权的

动画品牌,到现在为止都还在源

源不断地创造收益,可见依靠动

漫相关衍生产品收益的后续力

量是无穷的。

在国内,依靠后续衍生产品收

益成功并非无典范。被誉为“国

产 动 画 第 一 片” 的《 喜 洋 洋》

播出版权收益仅占收益总额的

30%,其余 70% 都来自衍生产品

的形象授权等。中国人不光要有

创新意识,还应有版权意识。中

国动漫做出自己的品牌要解决的

不单是“播出费”的问题。

中国动漫:别只拿播出费说事

本刊评论员 / 李倩

1

Page 5: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传统媒体

有声读物:崛起中的传统阅读 6

凝视:央视辈出的新人 9

从纸上到网上,传统媒体在转型

12

新闻自由的临界点 14

新媒体

茄子:让一亿人欢笑

————专访《茄子脱口秀》主持人倾诉哥 16

站在“巨人”肩上的成功

——专访糖蒜女子脱口秀的主持人喵姐 19

脱出自己的色彩——脱口秀在“纽约”

21

目录 contents

封面故事

青岛爆炸事件之后 24

从阶级情到制度化: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前世今生

26

那些闪动着的身影及言语

——温州动车事故中媒体人纪实

30

回归“人文”:外媒如何报道灾难 32

Page 6: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龙新周刊》

主办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龙新通讯社

指导老师:龙伟 刘海明

媒体顾问:吴伟

主 编:李潇雄

编务总监:陈志林

记 者:彭丹 李维 左淇 黄静

刘姚 陈婷 李楠 王杰 叶畅 林玉

萍 王婷婷 陈虹宇 杜锦瑞 唐甜甜

穆远丽 陈思言 张钘伟 唐朝文 谭

若兰 宋晓璐 陈佳丽 仁青卓玛

李霞 王哲 汤勤 王珊 李佳 杨霜

斯容 王琴 邹容 黄星 杜信 赵一菲

李海霞 肖淑娟 吴秀华 李建明 尹

杜娟 曹海荣 欧欢欢

文字编辑:李倩 陈曦 范巧 牛童

贺瑶 陈莎 付久焱 陈秋霖 王泽儒

美术编辑:杜信 牛童 黄旭 韩煜

地 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

新闻教研室

邮 编:621010

网 址:http://www.longxin.swust.

edu.cn/index.php

万象

铁饭碗之路:从国企到国考

34

公务员的安全感何处寻

37

幸福的“铁饭碗” 还能“铁”多久?

39

“奇葩”公务员 42

悄然滋生的“网络暴力” 43

网友“神”论:孩子随谁姓? 45

专栏

叔本华哲学 46

真实之中的荒诞戏剧

——森田芳光《家族游戏》 48

——中国动漫:别只拿播出费说事 社评 1

微互动 4

目录 contents

Page 7: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中国内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原制片人王青雷,近日通过个人微博账

号发表长微博,叙述在公安部和央视打击“网络传谣”、“微博大 V”期间,

因为在微博质疑央视报道打击网络谣言运动中的专业性,被解职。王青雷说,

他先是被停职,后来在 11 月初被开除。温州动车事故中,王青雷参与制作

的节目采访了幸存者,质疑铁道部,之后他被央视停过职。文章中还透露

央视转型困难、新闻审查严厉。

微互动

告别央视

——留给这个时代的一些

“真话”

王青雷

2013 年 11 月 27 日,我办充

了所有的手续,走出了中央电视

台的东门,离开了这个我工作了

十年的地方。这是今年入冬以来,

北京降温最冷的一天,我唯一能

感受到的暖意却是在办离职手续

时,一位已经退休的老职工的一

句话:“十年,把青春都留给中

央电视台了,他们不让你干了?”

没有想到,十年的岁月,最后感

动的竟是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这

样的一句感叹。走出大门的时候,

尽管已经有了太久的心里准备,

但没想到还是有点比这冬天更萧

瑟的悲凉,或许是因为对那遥不

可及的春天深深的失望。

微新闻

4

Page 8: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 梁洪:电视频道是政府机构的发言频道,只能灌

输正能量,所以电视里都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一

打开电脑或者出家门,到处是乌烟瘴气。政府带头

就是金钱至上,贪污受贿,欺上瞒下,强奸民意,

良心和道德当不了饭吃,那玩意儿只能是一个面具

罢了,有了这个面具才是合法的流氓,所以公务员

考试越来越火爆。

@ 富敏荣律师:我一个朋友和王青雷同事过,对其

称赞不已,不料想也离开了 CCTV 了。终于有央视

内部的人勇敢站出来!检讨新闻联播报薛蛮子嫖娼

细节的羞辱,检讨央视何以为人唾弃。青雷兄此文,

就是雾霾新闻界的一声春雷。

@ 老徐时评:早起看到王青雷的长文,一口气读完。

当读完最后的那首诗时,眼眶已经湿润 ... 一个媒体

人的告白!在当下说一点真话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和付出!不过,当王青雷们越来越多时,中国真的

有希望了!

@ 飞过海: 我想,任何一个媒体新闻人看过这篇文

章后,可能仍然不会有所改变,因为很多时候这是

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如果没有感伤和羞愤的话,那

将不能称其为新闻人了;但遗憾的是,恐怕很多媒

体新闻人连完整看完这篇文章的态度都没有,更奢

谈有勇气去改变了。

@ 哈啰老孟: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哭诉的,未必

该怜悯。读王青雷其文,先识王青雷其人,你也许

会发现,他自诩的不公,与积压的愤懑,并非完全

来源于如水泼墙。你和盘托出的,从不是什么行业

机密,你惊世骇俗的,不过是失业者口无遮拦的情

绪宣泄。若如其名,春雷,于无声听惊雷,才是上善,

比如崔永元。

@ 王五四:王青雷那信基本在表达:作为个体我和

我的很多同事都是有人性明是非的,只是体制太强

大我们无力。或许他无意表达这层意思,但对于受

众来说,这些所谓的体制“异类”不仅洗脱了责任

甚至拔高了自己,人们愈发找不到做恶的具体指向。

@CGGC 安安:体制下新闻人的坚守与挣扎,穿着雨

衣洗澡,带着枷锁跳舞,终归是要打破这种丑恶的

平衡。

@ 暮湖云钓:明白却不自己主动辞职离开。等现在

轮到自己被利益团体踢出,于是发了这个文章 ... 婊

子立牌坊。

@ 天幕边陲:自称是为数不多还有良知的人的家伙

们,大多不过是拿自以为是的正义来感动自己罢了。

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有意思吗?

微评论

5

Page 9: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有声读物:崛起中的传统阅读记者 / 李佳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了不起的盖茨比》、《末日之战》,

这些都是近来引发观影热潮的电影。但

你是否知道,这些电影其实都可以用“耳

朵”来观看的。在《末日之战》上映前

一个月,由布拉德·皮特等 40 多名影

片主演录制的有声书便已面世。

在美、英等国,明星进军有声阅读

已不是新鲜事。并且,这些有声读物不

再仅仅针对固有的收听群体——盲人、

老年人、儿童等,更吸引了众多年轻人

的“围观”。根据美国有声出版机构联

合会公布的数据,2011 年全美有声读

物的出版数量为 7237 种,比 2010 年的

6200 种增长了 17%,而与 2009 年相比,

增幅更是超过了 57%。但在爆炸式发展

的同时,有声阅读也并非没有忧患,文

字版权、有偿收听等问题依旧困扰着这

个年轻的行业。

“爹不疼娘不爱”,独立是关键

有声读物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有声读物本身

的概念较为模糊,若归于传统媒体,似

乎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物有所区别;如

果归于新媒体,则产生时间又对不上。

就在这样的尴尬状况下,有声读物开始

了 自己“爹不疼娘不爱”的曲折发展

历程。

困于科技水平,早期的有声读物基

本挂靠在广播、CD 和磁带之下,制作

方向大多为散文评书、英语学习等。虽

然也由此衍生出有声读物的最主要产品

之一——广播剧,但优秀播音人才的匮

乏却令这一方面迟迟得不到发展。同时,

不少热门图书虽也会制作相关的有声

书,但大多只作为随书附赠品,单纯的

有声书购买的人极少。由此,“寄人篱

下”的有声读物只能常年在车载广播、

英语磁带当中寻找存在感。

但天无绝“声”之路,就在传统出

版业哀嚎数字技术的“围追堵截”时,

有声读物却渐渐取得了自己的独立地

位。与过去需借助不易携带的磁带、

CD 传播不同。现在,只需一部智能手

机,下载一个酷我听书、善听听书之类

6

Page 10: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的听书软件即可随时随地收听有声书。

寻求到新的发展路线的有声读物开

始了自己的“独身路”。包括有声读物

网、天方听书网、好书下载网等有声门

户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过往对有声

阅读市场不屑一顾的音像制品商们也开

始重新正视这一块“黄金地”,包括北

京新华金典音像有限责任公司、阳光经

文在内的音像公司不再满足于原有的有

声读物结构,从早期的专注名著、诗文

朗诵,到后来的以评书、相声为主,小

说、少儿教育等为辅,再到近年来涵盖

文学、人物、财经、娱乐、教育各大类。

“有声读物代表着未来音像市场的发展

趋势,有一天大家会像看书一样把听书

当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休闲

和学习的方式的。”有声读物网市场部

经理白静在接受《新闻商报》时如是说。

青岛科技大学讲师郭澜也表示:“对

于家庭主妇、有车族这一类特定时间比

较空闲无聊,又缺乏文本阅读条件的读

者群,有声读物可以帮他们把空闲的时

间利用起来。”

走出小众,与都市群体结缘

长久以来,有声阅读都与盲人以及

老人、儿童挂钩,被公认为小众阅读。

但乘着数字技术这辆快车,有声读物开

始与都市年轻群体结缘。根据《中国出

版传媒商报》2013 年公布的的调查,

部分“听书”网站日访问量最高时达到

了近万,每天网上下载的人次业已超过

8000。白静也证实,年轻人是“听书”

网站中的主体。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快节奏”、

“时间紧”突显在年轻人之中,如何平

衡阅读与工作的关系,也成为摆在不少

年轻人面前的课题,因此,有声读物重

新进入大众的视线。智能手机如此发达,

中外名著、热门言情、科幻小说……你

想何时“听”就何时“听”,这着实让

空闲时间的人大呼“惊喜”。

年轻群体的加入,也为有声阅读打

开了新的门扉。不再局限于诗歌朗诵或

经典名著的单人播音,由多人配合的广

播剧开始占据一席之地。而与广播剧联

系最深的,莫过于网络小说。辽宁广播

电视台主持人李凌曾在博客中表示:“由

于网络小说注重情节、手法的新奇,而

它的有声读物也正迎合了这些特点,在

录制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音效、音

乐。比如,一些广播剧的制作,就突破

了传统意义上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

加入了新的音效和新的音乐内容,听后

令人耳目一新。”

网络小说的出版需要繁琐的审查程

序和高昂的费用,不少写手都会选择与

私人演播团体联系,制作有声读物。如

此一来,不仅省去诸多麻烦,还能增加

阅读群体,可谓一箭双雕。当年红遍网

络的盗墓小说《鬼吹灯》就是在被录制

成有声读物后,受到无数网民追捧,也

开启了网络小说制作广播剧吸引受众的

繁盛时代。

繁荣的背影

在被“忽视”多年后,终于进入大

众视野的有声读物面对的不只是追捧,

Page 11: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8

其自身仍存在的种种问题仍让许多音像

出版商、有声阅读爱好者抱有疑虑。

有声读物包括文字版权和音频版权

两部分。一部有声书中,除了演播人员

的版权,还涉及文字作者的版权。在拥

有电脑、麦克风和简单的录音剪辑技术

就可以制作有声读物的今天,文字作者

的权益极难保障,这也是不少音像出版

商的忧虑所在。《中国图书商报》就提

出:“(音像)出版商对这一(有声读物)

市场不以为然的原因有二,听众习惯免

费而不是付费收听的习惯难改变,市场

规模不大;另一原因则是无定价权、对

渠道的无力掌控而主动放弃。”同时,

还指出,就算是《杜拉拉升职记》、《明

朝那些事儿》这类被授予有声书版权的

畅销作品,也仅是在不影响纸质书销售

的情况下,作为推广的一种手段而已。

相对于纸质书有声化,网络小说有

声化更少触犯原作者本身的权益,但利

润之微薄却较于纸质书更甚。以起点中

文网为例,听书网站在向这类型的中文

网站购买有声书版权时,一般采取多部

小说打包购买。对于普通的作品,甚至常常

拒绝支付预付款,只根据其有声化后的点击

率来决定分成,让不少网络写手因此却步。

《中国图书商报》指出:“听书网站收费大

多以包月或单次售卖呈现,每本书定价低廉,

作者所得实在有限。”

此外,在质量上:一方面,由于有声阅

读的基础人群扩大,越来越多的“业余广

播人”进入这一行业;另一方面,缺

乏统一标准与资格审核让听众难辨作品

好坏。有声读物不同于电子书,不能进

行试听,这也让有声书的盗链市场异常

繁盛,几乎每一部“中央级”有声读物

都可以在华声论坛这类有声阅读论坛中

找到免费下载链接。

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

院讲师张守荣表示担忧:“当下有声读

物制作可以用混乱二字来形容。有声读

物同纸质图书和电子书一样,其内容

也是鱼目混珠,暴力和色情能借助互

联网传播泛滥。”同时,张守荣老师

也提出了建议:“若想解决,只有通

过实名制、内容备案、后续抽查等方式

加以约束。”

Page 12: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9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据海外网 11 月 21 日电, 半

个多月来,有关崔永元离职央视

的消息一直传得沸沸扬扬,而他

本人并未就此事给出明确回应。

近日,崔永元在录制河南卫视综

艺节目《成语英雄》时首度开腔,

透露自己即将离开央视,重返母

校广播学院。

不止是崔永元,在去年李咏

提出辞职,决定回中国传媒大学

任教,往前还有陈鲁豫离开央视

到凤凰卫视任职。与此同时北

大才女李思思在 2005 年进入央

视,2008 年胡蝶进入央视等等,

随着央视上一代主持人的逐渐离

去,新一代开始登上央视的舞台。

新老更替

从早期的倪萍、杨澜、陈鲁

豫到近期的李咏、崔永元,这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许

多人记忆中央视主持人中的代

表 人 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

们都选择了离开央视,有的成为了其他电视台的主持人(邱

启明),有的下海做起了生意(杨澜),有的成为了地方官

员(张政),有的则教起了书(李咏),出走后的事业发展

可谓多种多样,都是开启了自己的另外一片天。

大批名嘴主持纷纷离开央视似乎成潮流,近日汪涵将加盟

央视的新闻再一次令央视人才荒的问题被网友议论纷纷。东

北记者网的记者在采访央视工作人员时说:“其实优秀主持

人很多,只是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央视将注入新血液,有

大批新节目、新的主持人走进央视。”

随着离去,新人也开始崭露头角。新一代的“国脸”欧

阳夏丹、春晚的新一代主持人李思思、央视三套的 90 后维族

女孩维妮娜等开始走入广大观众的视线,他们的加入也使银

屏显得更加的年轻,朝气蓬勃。

新人出现有原因

在今天,央视的一些节目俨

然成了“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挑央视毛病已经成了网友们非常

热衷的事情。

在各种“门”大当其道的今

天,央视的各种“门”也成为人

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从“露腿门”、

“补妆门”、“哈欠门”、“口

误门”到“错字门”,各种各样

的主持人的负面新闻接二连三的

被曝出。

央视早间新闻栏目《朝闻天

下》的女主播文静竟然在镜头

前大打哈欠,显出一脸疲态。

上午 7:57,就当节目临近尾声,

播报天气预报时,没有意识到

镜头已经切给自己的文静在一

旁打起了哈欠,前后持续了将

近 5 秒之久。

“央视到底怎么了?”、“文

凝视:央视辈出的新人记者 / 黄静

Page 13: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静注意力要集中!”事

后有人通过网络搜索看

到,不少观众对央视近

来接连发生的事故表示

批评和担忧,网友飞翔

的鱼直言“已经习惯他

们犯错了”。“今天早

晨 7 点 58 分 左 右, 看

到 了 文 静 打 呵 欠 的 镜

头,最近央视主持人的

负面新闻比较多,这时

候更要集中注意力,不

要出这种错误,毕竟影

响太大了。”

新人出现的各种各

样 的 问 题 被 观 众 所 记

住,使央视新人受到了

较大的争议,新一代的

主持人能否成功的接上一代的棒,成

了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新一代

“国脸”的出现,观众似乎又找回了

对央视的信心。

2011 年 9 月 25 日,新一代的央

视新闻主播欧阳夏丹和郎永淳,首

次亮相《新闻联播》,引起网友广

泛关注,大部分都表示支持。欧阳

夏丹身穿白色西服外套,一头干净

清爽的短发,依旧是带着两个酒窝

的亲切笑容,播报新闻时的声音温

和而有感染力。网友小雨的青春留

言称“超级喜欢”、“欧阳夏丹很

有亲和力”,而更多观众期待着他

们日后的表现。

据《京华时报》报道,郎永淳和

欧阳夏丹是通过公开竞聘成功加盟

《新闻联播》的。欧阳夏丹充满时尚

气息,她曾主持过央视《第一时间》、

《共同关注》等节目,在她初登《新

闻联播》后,网上也是一片鲜花和掌

声。网友对这位亲切的“国脸”主播

表示力挺:“女主播很养眼,终于看

到年轻面孔了。喜欢欧阳夏丹笑得很

甜的酒窝和自然、小清新的主持风

格。”

欧阳夏丹曾是上海新闻综合频道

工作,而后辗转加入了中央电视台。

期间主持过各种节目以及一些大型活

动,在 2008 年的奥运特别节目《全

景奥运》的精彩表现,使国人彻底记

住了个年轻的主持人。

在 2008 年,由《蒙代尔》杂志发

布的年度“国最具价值主持人”行榜

正式揭晓,其中欧阳夏丹就凭借《第

一时间》和《全景奥运》居于第六名,

领跑央视的一众女主持人。

你认识他们吗?

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周围的

一些人,大部分年轻一代对这些央视

的新人都只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

网上看见一些对这些人报道的帖子,

而去看的人则相对较少。

一位龙学生说:“这些人我听说

过,但是去看的时候还是很少的,

大多时候都是在网上直接看一些自

己喜欢的节目。平时看电视的时间

本来就少,更不要说是看央视了,

感觉央视太正式了。”而后在问到

10

Page 14: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对央视的改变,她有什么看法的

时候,她也提到:“新人的加入

对我还是挺有吸引的,毕竟年轻

有活力,使整个节目的氛围更加

好。但是可能也因为过于年轻的

他们缺少气场,很容易压不住场,

从而显得有点轻佻。”

另一位杨学生说:“新人的主

持风格还不明显,有稍显稚嫩。特

点也不突出,有时即使看过也不知

道这个人是谁,记住就更困难了。”

年长的一些观众,对这些新人

的加入则是更加的不知情,一位周

女士说:“央视的主持人也就知道

那么几个,李咏啊,朱军啊等等,

一些年轻的面孔看过,但是记不

住,看过也就过了,没有特点让人

记住。”

变化的不止是人

随着受众群的变化,人们对电视节

目的看法也随之改变,央视节目的形式

也在改变。首先便是《新闻联播》,北

大影视学教授李道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

访问时说:“《新闻联播》的改版,是

大势所趋,其实,这些年《新闻联播》

的主播形象、语调、栏目都在变化,这

也是因为‘受众有新的需求’。”并且

李道新认为,《新闻联播》的改版,是

电视栏目的一个必须过程,要遵从栏目、

节目的特质。

不止是《新闻联播》,在 2011 年央

视各频道和栏目的改版都在大力的推

进。新闻频道恢复了试行过的 24 小时

全天候直播方案;一套推出由柴静和邱

启明主持的节目《看见》(邱启明已离

开央视);西班牙语频道和法语频道改

版,定位为新闻综合频道;《子午书简》

改版为《读书》,三人坐而论道……

央视还广泛的吸纳地方卫视上的优

秀主持人,担任嘉宾主持,与央视主持

人进行合作。

在今年 7 月,谢娜作为朱军的特别

搭档,登上了《艺术人生》的舞台。《艺

术人生》一直给人一种端庄大气的印象,

60 后朱军总是西服革履的出场,循循善

诱的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探讨人生的真

谛,而 80 后的谢娜却一直是走综艺路线。

这样不搭调引发了不少人人的热议,有

意外,同时也不无惊喜。

11

Page 15: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12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搜狐网 11 月份消息:“在数字媒

体崛起、传统纸媒走向衰落的全球大环

境下,老牌纸媒《纽约时报》也在艰难

地向数字化转型——但是,最新财报数

据显示,《纽约时报》虽然订阅量有所

增加,但数字和纸媒广告收入双双下降,

整体收入已经处在距离亏损只有一步之

遥的危险边缘。”

创刊于 1851 年的《纽约时报》是美

国最具影响力、也是全美发行量最大的

报纸之一,但即使是这样的传媒骄子,

也无法在互联网浪潮来袭时独善其身:

与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它陷入发行量萎

缩、广告销售下降等经营状况下滑的窘

境。为了摆脱困境,它正在母公司纽约

时报集团的带领下,努力转型,迈向媒

体产业的下一个时代:数字化传媒。

形势所逼亦或是时代需要

《纽约时报》,作为老牌新闻传媒

巨头,却在数字化这条路上走得很不平

坦,即使如此,仍然有许多纸媒在往数

字化方向转型,《看天下》、《三联生

活周刊》、《第一财经日报》等知名纸

从纸上到网上,传统媒体在转型记者 / 斯容

媒都有电子版供读者阅读,美国知名杂

志《新闻周刊》更是在去年宣布将在

2013 年停止发行印刷版,全面转向数

字版。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究竟是什

么原因让它们纷纷选择了数字化。

众所周知,纸媒发布消息的时间相

对滞后、空间受到限制,人们借助新媒

体则可以更多更快的了解世界,还可以

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去。新媒体凭

借数字技术的实时性、无界性、互动性、

整合性等优势正在改变和更新着人们传

统的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方式,对纸媒形

成了强大的围攻之势。面对数字化的挑

战,传统媒体想要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

展空间,持久地站住自己的地位,便选

择了与新媒体相爱——数字化。

那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以

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主

要传播载体的第五媒体迅速崛起,人类

的信息传播开始走入数字网络时代。正

如阳光媒体、红岩资本集团创始人吴征

说的那样:“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

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

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

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

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新闻信息源结构与传播主体的这种变

化,促使信息爆炸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

Page 16: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13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闻传播的重要特征。

选择订阅量还是盈利额

报纸网站,期刊电子版

都是“免费的午餐”光依靠

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免费吸引

来更多消费者,并不意味着

能带来更多盈利。《直递邮

报》编辑兼出版商罗杰·普

罗索一直坚持认为在网站上

免费分发一切内容的行为是

极度盲目和愚蠢的。传媒巨

头默多克更是不断在公开场

合强烈反对报纸网站免费向

用户开放,认为报业仅仅通过广告获得

营收是一种有问题的业务模式。所以,

新闻网站设立“收费墙”的探索仍在继

续。

国际上,很多纸媒都选择了收费促

发展的模式。

《纽约时报》网站最初上线时采取

对国内用户免费、对国外用户收费的策

略。对国外用户收费的举动大大削弱了

《纽约时报》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因为在一年半后纽约时报集团就匆匆宣

布网站对全球用户统统免费。接下来,

《纽约时报》的思路转向对高价值产品

收费的模式。2005 年,阅读普通新闻

仍然免费,网站推出的“时报精选”——

报刊的社论及专栏作家的独家报道、历

史档案——则是收费的。这项服务每年

为集团实现了 1000 万美元的收入,但

同样面临着流量减少和遭受知识界批评

的压力,最后又以重新免费开放收场。

从《纽约时报》的两次收费计划都遭碰

壁就不难看出纸媒数字化收费是没那么

容易的。默多克也曾表示:“我们试图

收费,可一收费读者就大量流失。但好

的新闻是一项有价值的商品,有质量的

内容就不应该免费,新闻集团要停止提

供‘免费午餐’。”

至此,新闻网站收费形成三种模式:

一是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英国《金融

时报》的“内容创造价值”模式,由于

这两家媒体集中于金融领域,内容具有

高附加值,因此订阅收入稳定增长不难

解释;二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读者

精英化”模式,该报在实施严格的“收

费墙”后失掉了 90% 的网络读者,但

该报相信留下的都是精英;三是《纽约

时报》和《独立报》的“尝试阅读”模

式,即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阅读文章,

对其他文章进行阅读收

费。在国内,同样也有

媒体在尝试着向读者收

取一定的订阅费。

作为国内唯一一份

综合性新闻故事类高端

文摘读本的《看天下》,

将其电子版以要收费的

方式放在互联网上供读

者订阅,实行“尝试阅

读” 模 式, 在 提 供 10

页免费阅读文章之后,

对其他文章进行收费。

一 直 以“ 精 品 赢 得 读

者” 为 宗 旨 的《 看 天

下》,对网上在线阅读进行收费不但

可以盈利,还可以保护其版权和劳动

成果。2010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

电子版开始收费,《第一财经周刊》

于 2010 年 11 月 正 式 推 出 iPad 版 本,

并坚持收费的策略。早在 2007 年 4 月,

温州报业集团旗下 4 份报纸上线发行,

这是中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

媒体这样的举措短期内必然会流失一

部分读者。

但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则

指出,《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后,

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媒体通过不同的

形式进行收费尝试。各种支付平台的

出现,使网民的网上支付变的越来越

简单,也给媒体内容收费提供了条件。

将来,媒体对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进行收

费阅读,将成为一种趋势。

Page 17: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14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2013 年 11 月 20 日,欧洲委员会——

欧盟的执行机构发布消息:丹麦将在

2014-2019 年实行纸媒资助计划,总预

算合 5200 万欧元。资助的每个媒体,

最高支持额度为 235 万欧元,且不超过

其采编成本的 35%。丹麦支持纸媒的内

容生产,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和纸媒广

告收入下降。欧盟委员会已认可此项计

划:“该计划将支持媒体的多元化,给

丹麦公民带来高品质的社会政治新闻。”

并认为这符合欧盟目标。

依赖政府财政资助存活下来的纸媒

并不少,丹麦政府如此公开、大规模支

持纸媒的情况实属罕见。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校长李·伯林格发表了观点 :“无

冕之王”作为公众信任的力量、作为

“第四权力”,应具有无惧强权的精神,

拥有报道事实真相的自由。当媒体接受

国家资助的时候,它是否还值得公众信

任。”

政府从未缺席

纸媒和政府的关系,谈不上是情人

的暧昧,但有着敌人的对立、朋友的依

存。从君权社会到商业化时代,有关政

府和纸媒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

17 世纪初,早期的报纸诞生于欧洲。

为控制言论、巩固统治,各国推行特许

出版制度、严密的审查制度。英国的《每

周新闻》,在出版印刷后内容受英国当

局控制,只能报道对王室有利的新闻,

不能报道国内政治。重重监管背后,便

发生了大家熟知的“曾格案件”,以及

之后争取出版自由的“马拉之死”事件。

且不谈大家熟知的近代报业史,起

源于中国唐朝的邸报,在宋朝因统治者

控制曾被迫中断。

随着时代发展,政府和纸媒的关系

也相应变化。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

报纸迎来其发展的春天。直到 2006 年,

全球每天超过 5.15 亿人买报,除北美

洲之外的各大洲广告收入较 05 年增长

3.77%。报纸惊人的销售量、巨额的广

告收入体现它的“宠儿”身份。商业化

的纸媒,政治的烙印有所减少。

现今,世界各国的报纸品种繁杂,

标榜独立自主的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呈

现,主流媒体成为民众表达民意的桥梁,

成为监督权力、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

打黑、腐败揭露、维护民权,一个个事

件跃然纸上。

21 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全

球纸媒受到巨大冲击。传媒业发达的美

国,其报业协会 (NAA) 发布了 2011 年

报纸广告最终统计数据。报纸广告总收

入下降了 7.3%,印刷版广告同比下降

9.2%,较前年广告收入减少 19 亿美元。

新闻自由的临界点记者 / 王珊

Page 18: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Traditional media 传统媒体

15

下降的广告收入、印刷量难以支撑媒体

的运营。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西雅图邮报》等百年老报陆续停刊,《纽

约时报》、《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也

陆续开启数字化模式:建立纸媒网站。

如何筹集运营资本,是每一家纸媒

都在思考的问题。自身难以寻求解决方

法时,外界力量的帮助就显得极为重要。

此时,政府的支持是雪中送炭。

今年 10 月 28 日,上海报业集团发

布消息称:从明年起,上海市财政资金

每年将固定为《解放日报》、《文汇报》

各注入 5000 万元财力的支持。这是前

所未有的政府公开大力支持。近几年,

政府对纸媒支持的趋势愈加明显。同是

今年 8 月 6 日,意大利政府宣布将用财

政资助该国新闻事业,以帮助振兴在金

融危机中遭受打击的新闻出版业,从媒

体创新和成本削减两个方能给予优惠。

媒体的独立性受到商业化和政治力

的双重考验,显然人们对政治的顾虑更

甚。政府对纸媒的支持,一定程度上造

成大众的不安。对此,李·伯林格表示:

“像 BBC 这样得到政府资助的媒体,

并没有因此受官方控制的机构,这样的

媒体在美国也并不鲜见。”

纸媒难以“独善其身”

知名学者陶东风认为:“媒介是多

种政治力量和经济共同争夺和使用的工

具。”纸媒的运转,不仅依靠自由化市

场,也依然需要企业和政府的支持,难

以做到独立于社会之外。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建立

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要求被提出。由

于新闻规模的失衡、信息流量的失衡、

传播内容的失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

家的新闻水平有很大差距。发展中国家

迫切需要发达国家的媒体技术、人员支

持,发达国家需要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来

源,媒体不能游离全球化进程之外。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媒体因商业化程度差异有所偏好。完全

市场化的媒体,没有广告商的支持与较

高发行量的维系,便没有了运转成本。

丹麦政府称,资金支持媒体是为了

让其生产更高质量的新闻。在多元化时

代,网络及其他新媒体占据的传媒市场,

政府为平衡市场运作,采用相应的干预

去维系一定的平等。

俄罗斯著名女主播玛利亚·布赫图

耶娃曾说:“脱离政府的媒体是不存在

的。处于体制下,不可避免会受到政府

政策影响,每个媒体独立的程度有所差

异。”

不同国家制度,决定媒体的不同性

质。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新闻媒体,是

政党和政府的的“喉舌”,作为政府的

宣传工具而存在,为政党和政府服务。

媒体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企业,而

是服务于政府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为

其提供经济来源,媒介履行宣传的职责。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新闻媒体,具

有很大的独立性,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其兴衰存亡来自于自己的竞争力。为使

企业盈利,媒体需绞尽脑汁去迎合观众

的需要。媒体被称社会系统中权力制衡

的杠杆,名为“第四种权力”,充当推

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

美国的主流媒体也倾向保护华尔街大多

数的资产阶级利益。媒体立场,与其现

实政治经济、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文

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媒体和政府的关系异常微妙,一方

面,政府利用其表达自身观点,另一方

面,纸媒利用政府得到资金支持,减少

采编、制作、人员成本。

李·伯林格认为,大家应该把新闻

业设想成一种混合体系,关键在于掌握

好平衡。一旦这个平衡遭到打破,双方

都会遭受伤害。努力寻找媒体与政府间

“血缘”关系和“契约”关系最佳结合

点,才是媒介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华

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接受公共拨款,

在保护资产阶级利益时,它们也被赋予

生产高质量新闻、不受政府宣传或审查

影响的使命。

Page 19: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16

New Media 新媒体

“我们对幽默有苦大仇深的热情,我们

持续提供高品质的喜剧内容,我们的梦想是

让一亿人欢笑,我们是一群最钟爱脱口秀的

狂热分子。”,“茄子”的成员这样描述自

己。《茄子脱口秀》是由上海一些脱口秀爱

好者自发组织而成,它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

也没有固定的内容,作为上海本土的一个网

络视频节目,以其独特的吐槽形式,存在于

人们的视野中。

11 月 30 日晚上 7 点,上海哈尔滨路创

意园内笑声不断,《茄子脱口秀》的演员正

在卖力表演。提起节目的成就时,创始成

员之一的倾诉哥戴菁莪 ( 以下称倾诉哥 ) 笑

着说道:“今天,微博上‘茄子’的粉丝还

不到两万,我们的追求的是让一亿人欢笑,

然而现在离这个目标大约还差九千九百万零

九千。”

《茄子脱口秀》创立于今年八月份,一

开始这个建议是由 Pencil 和万彼得两位先生

提出的,之后再邀请了其他一些人一起创建。

现在“茄子”团队一共有五位比较固定的班

底:老鱼、伟哥、万彼得 、Pencil 和倾诉哥,

加上后期制作和运营人员,一共有 11 人。

“这里有原创的脱口秀表演,有认识爱

笑同类的机会,你也可以上台讲讲你的趣事。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好笑,我们有蜕变计划帮

助你变得更幽默。”“茄子”的宣传册上这

样写着。现在,在表演现场,脱口

秀爱好者可以报名,然后直接在下

半场上台表演。

因为喜欢,他们走到了一起,

倾诉哥回忆自己加入团队的情景,

说到:“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玩

过辩论和主持,所以在口才方面有

一点点基础。之前业余会做主持人,

在上海这边看了一两场脱口秀表

演,也认识了其中的几位演员。觉

得我出道也能达到他们的成就,于

是酝酿了一下,就来讲脱口秀了。”

和网络上流行的脱口秀不同,

《茄子脱口秀》的成员都不是全职

的,而且公司里,每个人都身兼数

职,除了表演,还要为整个团队的

事情奔波。虽然如此,但是在团队

成员看来,脱口秀表演却是他们最

喜欢的业余工作。

倾诉哥说:“我们都是兼职

茄子:让一亿人欢笑

———专访《茄子脱口秀》主持人倾诉哥

记者 / 吴秀华

Page 20: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17

New Media 新媒体

做的,内部的职位也没有固定,大家都

有自己的主业和稳定的收入。在自己工

作的闲暇时间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脱口秀

表演中来。作为团队成员,不仅要完成

日常表演的任务,还得担任公司的一些

职务,比如我就是公司的艺术总监。虽

然偶尔也会觉得累,但是谁让自己喜欢

呢?”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茄子”团队

一直努力为观众带来新鲜的笑料。但是

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所以

《茄子脱口秀》和专业的脱口秀节目不

同,它每期的视频只有 6 分钟左右,而

且形式也不固定,有些是一个人完成表

演,有些是几个人轮流完成。

倾诉哥表示:“视频都是剪辑过的,

我们现场表演时一般每人讲 8-15 分钟,

上半场表演,下半场 openmic。因为害

怕观众一直听一个人讲容易情感疲惫,

所以用不同的风格混搭着讲,增强吸引

力。每期都需要许多搞笑的段子,一个

人写不出那么多段子,所以会在网上征

集稿件。”

以前,“茄子”团队没有观众,现

在他们在淘宝售票,在上海的剧院演出,

这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倾诉哥笑道:“而

今我们的节目台下都有观众了,节目时

间也相对固定了。我们会在每周六举行

一次周末秀加上 openmic,然后一两个

月举行一次剧场秀。”

现在,脱口秀形式多样,‘茄子’

团队也在寻求改变。倾诉哥说:“从前

基本上每次秀都会有一个主题,比如这

期吐槽微信,下期吐槽网络购物。但是

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或者领域,基本都

找比较有社会共鸣点的话题。虽然内容

包罗万象,可是每期的秀以主题来串,

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因而不会显得混

乱。而现在我们正在摸索其他形式,像

SNL(美国一档喜剧脱口秀节目)或者

囧叔那种形式,打算做成视频节目,正

在跟电视台谈一些类似的合作。整个‘茄

子’团队转向全职喜剧时,经营内容则

包括表演脱口秀、喜剧内容编撰、喜剧

节目制作及出演等等。”

虽然节目日益步入正轨,但是在倾

诉哥眼里,节目一旦成为主流,就面对

一些问题。现在大家在网络上的承受能

力都很强,可中国毕竟不像美国,他们

的脱口秀更加自由,甚至敢拿总统开玩

笑,而在中国吐槽政要是需要谨慎的。

“不过我们也不忌讳吐槽政治,这

就是小剧场的好处,大一点的剧场是要

审查的,而电视上的限制就更多了。并

Page 21: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18

New Media 新媒体

且从我个人角度出发,现在的形式发挥空间更大点儿,这

几乎是纯语言的,就像画山水画,可以留白。现在很多脱

口秀演员在家里自己录好,传上网,所以我有意愿要转向

全职脱口秀,它硬件门槛低,只用语言就能引人入胜,这

种感觉是很美妙的。”倾诉哥感叹道。

“茄子”团队正在为他们的节目转型忙碌着,的确,

在各种节目快速兴起的时代,脱口秀能在荧幕上占有自己

的一席之地,也是一个奇迹。倾诉哥说:“我个人是觉得

脱口秀借着娱乐的外衣,可以讽刺一些东西,这点比较吸

引作为表演者的我。对于观众而言,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

下,其实都是为了提高娱乐的质量。脱口秀比国内的其他

幽默语言艺术要有内涵和新意一些,更新内容的速度也更

快。”

在转型中,难免听到外界不同的声音,有的观众认为:

脱口秀是演讲的一种,抑或演讲是脱口秀的一种,二者的

界定日益模糊。

倾诉哥说:“我看过一点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

觉得演讲和脱口秀不太一样,就像《超级演说家》那种,

属于幽默演讲,讲道理的成分很重。但脱口秀,第一是

要好笑,在此基础上,再去夹带其它东西。我认识《超

级演说家》里面那位从上海过去参赛的许豪杰,他讲的

内容也是在他原来的脱口秀段子的基础上改造的,改造

后试图串一个道理的主线,所以好笑度降低了许多。我

个人觉得他在比赛中讲的内容比在剧场表演时弱了,也

显得更加僵化了。”

作为万千脱口秀爱好者中的一位,倾诉哥也看到了社

会的质疑,网上有各种类型的脱口秀:幽默的、严肃的,

有些被人认为是荤段子、黄笑话,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利的

影响,甚至会败坏社会风气。

想要在搞笑的同时把道理讲好讲深,其实是件蛮难的

事,纵观华语脱口秀界,像黄子华这样二者兼顾的人并不

多见。倾诉哥说 :“虽然在脱口秀中,我个人喜欢用幽

默语言来批判社会的那种类型,但是社会需要各种类型

的脱口秀。《逻辑思维》那种知识类的很好,黄子华那

种哲理幽默类的也挺好,有些接地气,讲生活中小细节

的也不错,甚至纯粹为了娱乐的那些类节目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今,脱口秀中一些屌丝气息、消极、悲观、黄段子等等,总

是用一些偏激的人和事,或者一些歪理来搞笑,引起了受众的议论。

《茄子脱口秀》中也有很多吐槽,然而倾诉哥却认为:“大概

是国人太敏感了吧,如果是客观存在的事情,哪怕是黑暗的东西,

为什么不可以说呢?除非有些人用片面来指代整体,一味为了搞

笑,为了点击率,而丧失了道德底线。”

谈到《茄子脱口秀》的未来,倾诉哥说笑言:“脱口秀行业

会分化,但未必会进入每个领域。狭义的脱口秀毕竟还是要搞笑,

有些领域恐怕不需要独立的搞笑节目存在,综合调侃一下也就行

了。如果把带一点幽默语言的评论类的节目都称为脱口秀,那倒

是会进入另一个分类领域。”

采访结束后,已经是凌晨 8 分 30 秒,倾诉哥说明天他还有表

演,接下来他要专心去修改表演的段子了。这一次他的话语中透

露出希望,他说:“明天,我们离欢笑目标又会更近一步”。

Page 22: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19

New Media 新媒体

拥挤的工作室,摆满了各种专业的

播音设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

下班之后又聚在一起准时开工。他们喝

着小酒,剥着毛豆,聊着天,就把节目

录了。他们所制作的节目在电脑和手机

的博客平台上拥有上万的下载量,并受

到观众的热捧。他们就是糖蒜女子脱口

秀。

“巨人”肩膀上的我们

2004 年, 热 爱 音 乐 的 Demone 和

Stanley 为了圆自己儿时做 DJ 的梦想,

利用业余的时间办起了一个他们自己的

广播——糖蒜广播。2012 年糖蒜广播

下的另一个语言类节目糖蒜女子脱口秀

正式成立。用主持人李楠(在节目中称

为喵姐)的话来讲,他们取得今天所取

得的成功,一大半是因为站在糖蒜广播

这位“巨人”的肩上。

“糖蒜”是北京人吃涮羊肉时必不

可少的一种佐料,当时两位创始人希望

糖蒜广播提供的声音是在受众的生活当

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带点酸、带点甜的

东西,所以把节目称为糖蒜广播。糖蒜

女子脱口秀的三位主持人喵姐、大王、

端端均为女性。节目的内容涵盖时尚潮

流、工作经历、健康生活及音乐文化等,

并从女性角度出发,通过率真的语言和

切合女性生活的理念,讲述对生活的理

站在“巨人”肩上的成功

——专访糖蒜女子脱口秀的主持人喵姐

记者 / 王琴

解与对梦想的追寻,堪称网络音频博客

的“半边天”。糖蒜女子脱口秀每周五

在荔枝 FM(手机轻电台应用)同步播

出,同时节目之后也可以在糖蒜广播的

博客主站“音乐人”收听节目。

糖蒜女子脱口秀的成员们走到一起

并非偶然。当时糖蒜广播只觉得众多播

客里面没有全女子的独特阵容,想试试,

所以就开始做节目。女子脱口秀的三位

主持人以前就和糖蒜广播的成员认识,

都是很好的朋友,当时糖蒜广播一招呼

就都过来了。“走到一起完全是因为我

们彼此的兴趣与爱好。”在采访时喵姐

说到。

很多节目在成立之初,都经历过没

有人听、没有人关注的尴尬境地,但糖

蒜女子脱口秀却是一个例外。她们基本

上没有经历那样的日子,因为在女子脱

口秀成立之前,糖蒜广播已经在国内播

客界享有盛名了,积累了不少忠实的听

众。“我们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

上,再加上我们是第一个纯女子阵容的

节目,节目内容也不仅仅局限在女人的

那点事上,所以很快就引起了观众的共

鸣。”糖蒜女子脱口秀成立到今,也快

一年多时间了,在这一年里,他们有快

乐、有分歧,“分歧当然有,不愉快倒

是不至于。大家都是奔着开心来的,有

分歧也都是为了把节目做得更好,没有

必要不愉快,商量着来就行了。”

大环境下我们的乐与忧

2013 年 7 月 27 日,糖蒜女子脱口

秀在芍药居旮旯酒吧举行一周年生日派

对,在派对上三位主持人感动的热泪盈

Page 23: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20

New Media 新媒体

眶。“就是感动,我们也没什么不容易

的,都挺容易的。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

在一年之前谁也不知道我们是谁,突然

有了那么多的朋友,还大老远来支持我

们,心里非常的感动。”喵姐这样对记

者讲述到。

糖蒜女子脱口秀并不是专业的电

台,主播们也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做

节目全部都是用业余时间,完全是出于

她们各自的兴趣与梦想。在采访中,喵

姐高兴的说道:“我们都是朋友,每次

录音就像一次朋友聚会,和朋友聚会是

开心的事,根本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忙

碌的事情。而且把生活填满,让自己老

有事儿做是一件很好很幸福的事情。”

虽糖蒜女子脱口秀不是专业的电

台,但在自媒体的发展进程之下,他们

已经是“媒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是自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脱口

秀也不例外。现在网络上涌现了一大批

受到观众热捧的脱口秀节目,如《大鹏

嘚吧嘚》、《逻辑思维》等。我们不禁

想问为什么现在脱口秀节目这么火?在

采访中喵姐表示,《大鹏嘚吧嘚》这个

节目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大鹏通过自

我的努力达到今天这个地步,绝非偶然。

而且《大鹏嘚吧嘚》和《逻辑思维》等

都是视频节目,跟音频节目是有区别的。

因为它方便收听不占精力,而且还具有

为你解闷儿、为你抒怀、逗你开心的功

效,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想听

什么就听什么,不受限制,当然越来越

受观众的喜爱。另外脱口秀这个形式之

所以被大家越来越多地使用,这要归功

于互联网的发达,大家都有话要说,说

出来的话又很容易能够传播出去,这是

由大环境造成的。

但糖蒜女子脱口秀的发展也不是一

帆风顺的,他们的节目在受到观众热捧

之时,也受到了很多质疑与反对。网络

上有很多人这样评价他们:全是闲聊些

没用之事,完全不能引发听众的思考,

太低俗化了,听众只是带着两只耳朵在

行走。

对此喵姐回应道:“那些话只是少数,

看看多数人的评价就知道。我们有时也

很忧虑,害怕观众不喜欢我们的节目,

所以我们都有意识地避免那些没有营养

的闲聊。但话需从两边说起,可能非得

跟说这些话的人聊天地运动、哲学理论、

物质起源他们才会觉得是思考。另一方

面,我们认为有时候人们需要的是彻底

的放松,让人们在百忙之中笑一笑,这

也是我们的追求。” 糖蒜女子脱口秀每

期节目的内容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欲的,

“在做节目之前,我们会策划选题、组

织话题、并尽量选择观众感兴趣的话题,

在节目之中,我们也会采访嘉宾,直播

时会和听众互动,其实大部分观众是跟

着我们思考的。”

如今电视网络上的节目不断充斥

着观众的眼球,但也面临着一个共同

问题:如何在强调收视率并满足观众

口味的同时坚持节目本身的价值,成

为了各大节目制作者的一大难题。脱

口秀也不能避开这一历史浪潮,“我

想说,听众的口味并不低俗。如果真

的有节目觉得自己应该把自己变得低

俗去迎合观众的口味,那他们就是在

侮辱自己。同时糖蒜本来也没有把自

己放在多高雅的位置上,糖蒜的主播

就是群众,就跟大鹏的师傅赵本山跟

他说的一样,站在地上说人话。糖蒜

就是这样,‘一直说人话一直站在地上’

这就是‘糖蒜’的坚持。”

Page 24: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New Media 新媒体

脱口秀是从 talkshow 中直

译过来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 18 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

馆集会,在这个集会中人们自

由的讨论一些的问题。直到了

20 世界,随着广播的产生,

公众集会的盛行,真正意义上

的脱口秀才产生。脱口秀发展

最快的是在美国。在美国,脱

口秀的节目占到电视节目总量

的 40%。

政治娱乐化

每天晚上 11 点过后,美国几大无

线电视频道就开始竞相播出晚间脱口秀

节目。一般节目的布置特别简单,一个

主持人,一张桌子,几个嘉宾,偶尔还

有一个小型乐队。因为节目成本比较低,

而且各类的晚间脱口秀节目也比较多,

节目的吸引力就要全靠主持人那张能把

搞笑和玩笑讽刺发挥到极致的嘴。

在美国,脱口秀节目的完全的变现

出了自己的活力与个性。上至皇亲国

戚,下至鸡毛蒜皮都可能成为他们调侃

的对象。而《每日秀》节目将这些表现

的淋漓尽致。《每日秀》是美国最出名

的晚间新闻讽刺类的脱口秀节目。这个

节目可谓脱口秀中的老寿星,已经开播

了 17 年了,并且在在历届黄金时段艾

美奖上共获得 40 项提名,带走了 18 个

奖项。

《每日秀》因为辛辣的批判,自称

为新闻恶搞节目,而他们讽刺的内容一

般取材于当时的新闻故事、政治人物。节

目通常以主持人的一段常常的独白开始,

当谈到讨论的话题时,节目的记者就会参

与进来。记者会用特别幽默夸张的方式来

“对抗”异常“认真”的主持人,反证事

情中的荒谬性,从而产生喜剧的效果。最

后再邀请一位名人来进行访谈。

在《每日秀》节目当中总统经常是“受

害者”,主持人经常对他们的生活或者一

些政策进行辛辣而又幽默的讽刺。有一次

前总统布什因为食用饼干时噎住,昏厥了

数分钟,头也摔伤了。《每日秀》的主持

人在节目中就特别幽默的说:“这可不是

小事,他的额头划破了,脸颊也划伤了。

当年希拉里发起脾气时,也没把克林顿打

成这样。”因为布什在演讲当中经常出现

各种各样的笑话,主持人甚至在《每日秀》

节目中还开了个栏目叫做“总统演讲中的

伟大时刻”讲布什总统在公开演讲中的各

种出丑情节播放出来。

“你可以伟大,你可以平凡,但你不

可以变得麻木。”这是 63 岁大卫·莱特

21

脱出自己的色彩——脱口秀在“纽约”

记者 / 李建明

曼和他主持的深夜秀的节目宗

旨。在《每日秀》这个节目中,

美国总统和各色政客就成了脱口

秀娱乐大餐的主菜。政客讲错了

话,做错了事,或者是对政府的

各项政策有何意见,严肃的新闻

节目也许不会报道,晚间的脱口

秀却不会有丝毫留情。这跟美国

人奉行的原则有关。“嘲笑老板

当然 ok, 但假如你处在上位,取

笑下面的人就不合时宜。”所以

在美国,越是身处高位就越喜欢自嘲。

有一次巴基斯坦的总理穆沙拉夫做客

《每日秀》,在节目当中主持人乔恩提问

到:“假如布什和拉登到巴基斯坦竞选总

统时,你认为谁会赢?”这个问题在当时

来说是比较尖锐的,因为当时美国跟巴基

斯坦的关系比较紧张。还好穆沙拉夫用机

智回答说:“我认为他们都会输的很惨。”

《每日秀》在美国年轻人群当中特别流

行,观看这期节目的观众大多都是 18—

49 岁之间。更多的人是为了娱乐性来观

看这期节目。因此有评论家斥责《每日

秀》在节目中对政客没有进行深入足够的

访谈,尤其是那些在节目中曾经被讽刺过

的人。但《每日秀》自己也有自己的观点,

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个喜剧演员,他们

只负责向观众提供娱乐。

《每日秀》有个特点,那就是发出美

国最尖锐的声音。在幽默的衬托下一些尖

锐批判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刺耳,甚至有时

候会让被批判者也会觉得忍俊不禁。通过

嬉笑怒骂,用娱乐化的方式对政治进行批

Page 25: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New Media 新媒体

22

判,用脱口秀“修理”政客对大多数人来

说也是一种满足。

故事生活化

如果说《每日秀》是豪放派的话,那

《拉里·金直播》就是婉约派。同为晚间

的脱口秀节目,《拉里·金直播》走的是

比较温婉的访谈路线。在这个节目中最让

观众感触深的是轻松和幽默。从 1985 年

创立以来,《拉里·金直播》一直保持着

极高的收视率。节目以采访和专题讨论为

主要形式。节目通常会围绕最近发生的新

闻事件、热点人物和公众话题展开讨论。

除此之外,节目当中也会穿插一些相关的

视频和采访。

拉里·金采访所采访的人物,都处

于 各 种 各 样 的 行 业。 最 大 程 度 上 代 表

不 同 阶 级 的、 不 同 利 益 的 人 能 够 在 同

一 时 间 参 加 讨 论。2000 年, 在 美 国 的

选 举 期 间, 他 就 采 访 了 一 个 州 348 位

嘉 宾。 在 2003 年 伊 拉 克 战 争 时, 拉

里· 金 主 持 的 特 别 节 目 连 续 直 播 了 29

个 夜 晚。 包 括 理 查 德· 迈 尔 斯, 约 旦

王后努尔和大使等都接受了他的采访;

在 美 国 遭 受 9 ·11 恐 怖 袭 击 后 的 那 段

时 间, 他 访 谈 了 超 过 700 位 嘉 宾, 其

中包括 35 个以上国家的领导人和知名

人 士;2005 年, 在 卡 特 里 娜 飓 风 袭 击

美 国 墨 西 哥 湾 沿 岸 时, 拉 里· 金 连 续

直播了 20 个夜晚。 他在灾后的节目中

采 访 了 250 多 名 来 宾, 推 出 了 与 网 民

进行互动的特殊板块《如何帮助您》。

拉里·金在谈话过程中善于创造出

友 好、 轻 松 的 谈 话 氛 围, 使 不 愉 快 的

话 题 也 能 在 谈 笑 间 进 行。 他 坚 持 自 己

的 和 平 谈 话 方 式, 对 敌 对 双 方 同 样 的

友 好。 实 际 上, 参加过拉里·金节目的

名人都喜欢他的这种谈话方式。前总统里

根的夫人南希·里根就特别喜欢拉里·金

采访她,理由是:“他从来不把任何人置

于尴尬、难堪的处境。非常高兴我找到了

一个朋友。”

在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通过提问来激发嘉宾的兴趣。拉里·金

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拉里·金直播》

这个节目的重点并非在我身上。如果克林

顿来上节目,一个小时就听他访问我,让

我大谈自己,我可能会觉得很爽。但我想

制作人绝对不喜欢这样的结果,因此在做

节目时,我会要求来宾多谈谈他们自己。”

在拉里 . 金的节目中,因为环境相对

的轻松,嘉宾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观众席上也会不时爆发出来经久的笑声。

在看拉里·金的节目观众感受最深的是他

总是在调节着嘉宾和观众,让他们进行充

分的讨论,但从来不发表自己的言论。他

通常在引出话题后自己“退居幕后”,让

嘉宾进行充分的讨论,有时候嘉宾会唇枪

舌剑争论的不可开交,这时候他就会抓住

机会收场。通过一场讨论,让观众置身于

其中,切实的体会到讨论的的真实性。

在一期的《拉里·金直播》中,一共来

了五个嘉宾,他们都是美国几大城市知名的

广播脱口秀主持人。大家谈论的话题是有关

于克林顿丑闻的,在拉里 . 金的引导下话题

从评价克林顿丑闻案的结局一直到谈论今后

总统的选举标准。谈话期间气氛热烈,嘉宾

之间经常抢话,所表达的观点也特别鲜明。

拉里·金让嘉宾们尽情发表意见,自己却没

有发表任何的观点。在谈话结束时,拉里·金

只说了:“谢谢大家这一个小时。”用他自

己的观点来说,他只是一个倾听者。

脱口秀就是由咖啡馆的集会发展过来的,

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公共论坛”

是美国脱口秀的一个角色定位。当不同的观

点在节目当中交锋时,随之而来的是直线攀

升的收视率和滚滚而来的广告收益。通过嘉

宾自己的讨论思考,告诉读者一种思考角度,

随之把判断权和选择权交还给观众,这就是

美国脱口秀的另一特点。美国的脱口秀节目,

每一位成名的主持人都依靠自己的节目,制

造出一些全民关注的话题,达到自己的品牌

效应。他们集智慧、亲和、独特、尖锐等元

素于一身,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对

美国人的生活和娱乐具有深远影响。

Page 26: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剧烈地摇晃撕裂大地,滔天的巨浪席卷城市,强悍的爆炸掳走生命⋯⋯

灾难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悄悄到来,又迅速转身离开,成为没来得及说“再见”的永别。

本期封面故事,以 11·22 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后,大陆媒体暴露的灾难报道痼疾为切面,透析“社会良心”。

不忘,青岛的一声巨响;回首,中国灾难报道的前世今生;再念,温州动车事故中的媒体人;展望,西方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处置。

23

Page 27: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连续几声巨响丽东化工场区 ( 黄

岛大炼油 ) 黑烟腾腾而且异味扑鼻消防

车呼啸而至,目之所及人们四散奔逃,

极度恐慌,停电了,人员伤亡情况不

详。”11 月 22 日,10 点 30 分左右,“大

男孩 LEO”发微博说道。这条微博被

大量转发,并被网络媒体广泛摘用。而

之后不仅仅是青岛上空充斥着浓烟,媒

体界也同样充斥起了“浓烟”。

微博成为讯息“主战场”

时隔不久,青岛当地的宣传主管官

员在网上证实在青岛确实发生了上述事

件。

不过,当地的宣传主管官员在网上

口径为:“11 月 22 日凌晨 3 时许,中

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

事故,造成原油泄漏。上午 10 时许,

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后

来,央广的报道已经直接以“爆炸”相

称,后央视在 19 时《新闻联播》头条

中又已经播出了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而

且定义的也正是“爆炸”和“爆燃”,

当地宣传主管官员再也没有办法坚持,

21 时在《11·22 中石化原油输送管道

泄漏爆燃事故新闻发布会情况通报》里

将之前口径中所说的“起火”改为了“爆

青岛爆炸事件之后

记者 / 张钘伟

燃”。

23 日中午,中石化召开了第二次新

闻发布会“11·22 中石化黄潍输油管

线爆燃事故新闻发布会”,然而在 7 小

时之后的第三次中石化新闻发布会上的

标题改为了“11·22 中石化原油输油

管道爆燃事故发布会”,而且在发布会

上透露的信息为“东黄复线管道”,而

此时距离爆炸事件已经过了大约 30 小

时。

对于此次爆炸事件外媒《华尔街日

报》24 日报道:“该输油管道一直以

来面临着诸多问题。中石化在 2010 的

年报告中声称,管道沿线由于垃圾堆积

和临近地区的违章建筑发生两起事故,

造成原油泄漏和火灾,但并无人员伤

亡。”

网友“消费者报道王晓林”在微博

中说道:“折腾了四五天才发现,青岛

爆炸的是市政管网,中石化管道只是漏

油,然而没有安监总局或青岛市政府的

发布,所有媒体都不敢修正这个错误。”

他还在自己的微博中声明了本消息来自

记者何清微信。新京报在 24 日报道:“据

媒体报道,中石化集团 10 月份才刚刚

完成全国性的安全大检查。”奇怪的是

很少有媒体对这件事深究。

新华社对此事也有报道,新华社描

述到:“地下输油管道爆燃导致不少马

路中间爆裂拱起,砖块洒落一地,道路

两边有些车辆因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受

损,其中一辆银色 SUV 的后半车身已

被爆裂的砖石砸扁,还有一辆绿色皮卡

被掀翻在路边,不少爆燃点附近的车身

24

Page 28: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上落满灰尘,道路两旁的一些绿化树木

也因冲击发生倾倒甚至被连根拔起。”

不过,网上媒体似乎表现得更加“赤裸

裸”,网易、新浪等媒体几乎都用的是

头版头条,在文章里放着显眼的“车被

炸成两段”、“道路变河道”的组图。

24 日 16 时 21 分,新华网转发人民网文

章《中石化青岛漏油至爆燃 7 小时内未

通知及疏散群众》,这是事发后,央媒

的第一次正式追问。

当地媒体的冷淡表现

事发后青岛当地媒体极为冷淡的态

度,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网友在微

博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网友“@ 纸上

建筑”11 月 23 日在新浪微博发文称:

“11 月 22 日,中石化在青岛的输油管

道发生爆炸,产生的巨大蘑菇云笼罩了

青岛,举世震惊。然而,《青岛早报》

11 月 23 日的头版对此毫无表示,‘2600

套经适房近期公售’成为最醒目的喜讯。

习近平的‘指示’虽然没有缺席‘头条’,

却以小字标出,不够‘头条’。”

《青岛日报》在 2013 年 4 月 17 日,

曾做过一篇名为《安全是石化工业健康

发展的根本要求》报道,该文一再说明

安全的重要性,但是,“11·22”事件

一发生,对此有网友感慨报道十分诡

异。网友“@ 张荣奎”发表微博说道:

“美国波士顿爆炸青岛媒体正版报道血

肉横飞,安全没了。青岛黄岛爆炸死人

青岛当天报纸对比看看身边的灾难不报

道唉!”

24 日网友“@ 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

凌晨留言:“半岛都市报官微已经换成

黑灰色,据小鲸获悉,半岛旗下报纸明

日会以总计 30 个版面报道青岛输油管

线爆炸事件。”

但这只是网友的一厢情愿。24 日青

岛媒体报道部分标题为:《排队献血,

爱暖寒冬》、《最佳医护,最好救治》、

《住安置点,如家温暖》、《官兵做

饭,百姓喊香》。律师袁裕来质问:

“请问,青岛发生的是悲剧吗?你看

得出来吗?”网友“@ 石扉客”说:“青

岛本地媒体这次的表现不可小觑:事

发时沉默以维稳,事发后歌颂以舔沟。

我相信这个典型做法会总结为‘青岛

模式’推广,成为本埠党报和市场化

媒体都必须遵循的突发事件传播管制

办法”。更有网友“@ 官民皆守新闻法”

发表文章《爆炸三天后,青岛媒体怎

么了?》称,青岛爆炸后三天的青岛

媒体报道情况作了比较,甚至将青岛

媒体早先报道波士顿连环爆炸案的新

闻做对比,从该文中可明显看出青岛

媒体的不作为与乱作为现象。

此次的爆炸事件截至 28 日造成了

52 人死亡,住院治疗上百人。青岛媒

体同行对青岛媒体做了一系列的评论,

新京报叹息“在头版,读懂中国”,

网易新闻客户端补充,“一些事发生了,

却似从未发生;一些人走了,却似从

未来过”,《中国经营报》同问,“死

了 45 个中国公民,一字不提,这是哪

个国家的报纸?”

“请骂的更猛烈些吧!”

当然,面对如此之多的“炮轰”,

青岛媒体也作出了回应,先是认证身份

为《半岛都市报》首席评论员的“青岛

杨祥玺”,冒着风险在网上对外说道:

“本地媒体人的痛苦、无奈、抗争、愤

怒、委屈和悲哀。我们和骂我们的读者

一样,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员,也深深地

爱着这座城市,光荣着她的光荣,悲痛

着她的悲痛,今天,我们面孔冰冷,呆

板平静,而我们的心,其实和所有人

一样汹涌。我们不是靶子,我们是手脚

暂时被捆住的朋友!”随后又有人发表

了感言,认证身份为《半岛都市报》警

法部主任的“半岛谢军”留言:“感谢

千万骂青岛媒体的友们!挨骂已经换来

解封,即使部分松口,也值得!请骂的

更猛烈些吧!”微博网友“@ 连谏”留

言说:其实青岛的媒体前沿人都是好样

的,媒体上发不出来,是因为他们身不

由己,他们不过是媒体这块田里的雇工,

不是媒体的主人。作家叶兆言转发了这

条微博。

时评人毕殿龙对于青岛媒体的报道

有自己独到见解:“无论外界如何干扰,

媒体人都应有智慧、有担当、有方法表

25

达自己的专业和哀悼、愤怒情绪。”

Page 29: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1 月 22 日凌晨 3 时,位于青岛经

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

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原

油泄漏。上午 10 时 30 分左右,管道公

司和黄岛油库清理油污过程中,开发区

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会处发生爆燃,距

此地约 1 公里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

发生原油燃烧。

爆炸发生后,网络舆情波荡,而与

网友喧闹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当地媒体

对于灾难报道的集体缺席失声。

微博网友 @ 摆古论今说,“要有多

么大的毅力才能够面对 47 条鲜活的生

命,几十户家庭的悲剧——选择性失

声!作为媒体人,你们对得起流血的青

岛吗?对得起那些无辜的亡灵吗?”

但比起 23 日的集体沉默,24 日青

岛媒体的表现更让人失望,当日报道部

分标题如下:《集结令下,急赴现场》、

《排队献血,爱暖寒冬》、《最佳医护,

最好救治》、《昼夜鏖战,击溃死神》、

《钢铁之躯,搭生命梯》、《住安置点,

如家温暖》、《官兵做饭,百姓喊香》……

面对当地媒体“一反常态、敢于抒

情、及时抒情、率先抒情”的举动,@

新周刊在微博上评论称:“事情就是这

样,你眼睁睁地看着,一件丧事最后给

办成了一件喜事。”“现在关键是救灾,

让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这些

从阶级情到制度化: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前世今生

记者 / 左淇

保证了,社会有序了,再总结精神奋进

不迟。” @ 中国青年网当天也在微博

上发表了评论。

而就当青岛媒体被万夫所指时,有

论者则对之报以同情和理解。

时评人毕殿龙认为,黄岛爆炸青岛

媒体遭非议皆因情绪投射。这除了青岛

本地媒体在处理该事件时候,太过谨慎,

没有更为有效彰显与爆炸相关、公众相

关的事件,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这场事

件处理方式期待的一种投射。青岛媒体

只是代受其过而已。

只谈阶级情 (1949 年—1980 年 )

“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

闻。”复旦大学王中教授认为这是文革

时期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理念。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出于对社会

稳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我国政府以及

政府对新闻传媒的要求是,对于灾难新

闻须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严格要求灾难

新闻必须积极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反

对纯客观地报道灾情。

这种以牺牲受众知情权为代价的灾

难报道思想,从建国初一直持续到 80

年代初期,并且牢牢控制着这一时期的

灾难新闻报道方法。

“文革”时期的两次大地震,将那

个时代的特点暴露无遗。

1970 年,通海地震

1970 年 1 月 5 日凌晨,云南通海、

峨山、建水等地,发生了死亡人数超过

一万五千人的 7.8 级大地震。

26

Page 30: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 月 9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

华社消息,标题为《毛主席林副主席亲

切关怀受灾人民,当地军民信心百倍地

进行抗灾斗争》。这则消息只是笼统地

说“我国云南省昆明以南地区发生了一

次七级地震”,没有地震发生具体地点,

对灾情只字不提,而且将震级调低为“七

级”。新华社这则消息,也是外国有关

机构测得地震、作出报道或询问后,周

恩来在外交部上报的有关材料上批示要

由新华社发一简要消息,以便回答各方

好意的询问后,才不得不发。在四川省

革委会、成都军区关于派团前往灾区慰

问、救灾的电报上,周恩来批示:“重

点应放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鼓

舞士气,加强医疗,自力更生,重建家

园。”

1 月 9 日《云南日报》的头版头条

是《人民日报》并未刊登的中共中央慰

问电,但通栏黑体大标题是《毛主席和

林副主席亲切关怀我省灾区人民》,当

时突出的不能不是“个人”。以后断断

续续有关于地震的报道,但版面位置并

不引人注目。突出的仍是诸如“清理阶

级队伍”、“镇雄县各族人民家家有《毛

泽东选集》”、“彻底批判反动影片《五

朵金花》”,等等。而不多的救灾报道,

也充满了这样的“话语”:“千条万条,

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灾区革命

人民的头脑是第一条。”

在《大劫难的回眸:通海七点八级

大地震三十周年祭》一文中,云南通海

县作家杨家荣详述了当时的种种情景,

许多举措确令后人难以置信。在灾民最

缺乏食品、衣物和临时住房的时候,灾

区向国家提出三不要:不要救济粮、不

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自力更生重建

家园。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秘书组

1 月 9 日电话通知:不搞捐献活动,已

捐献的物品全部退回,集体的退给集体,

个人的退给个人。源源而来的是各种“精

神食粮”:数十万册“红宝书”、数

十万枚毛主席像章和十四万封慰问信。

杨家荣曾采访多位指挥通海抗震救

灾领导人,询问当时伤亡具体情况。一

位原昆明军区领导人对他说:当时“关

于死了多少人,是绝对不能问的,谁问

谁犯错误,只能按照地震波及面积派兵

抢险”。作为抗震救灾的核心指挥人员,

他自己也不知道具体伤亡情况。

直到事隔 30 年之后的 2000 年 1 月

5 日,云南通海县举行大地震 30 周年

祭集会时,才首次在正式场合披露这次

大地震的死伤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尘

封了漫长岁月的“秘密档案”才得以解

密,重见天日。这场大地震的死亡人数

为 15621 人,是 20 世纪中国百大重灾

之一。

1976 年,唐山地震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河北重要

的工业城市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

生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

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灾

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

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则权

威报道全文的重点是毛主席、党中央和

各级领导如何关怀灾区人民,如何带领

灾区人民抗灾救灾等等,而对受众最为

关心的受灾情况,如房屋倒塌多少,死

亡多少人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对灾情

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一笔带过。

对自力更生的宣传也比比皆是。由

于长期片面宣传自力更生,宣传“毛泽

东思想是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用

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可以战胜一切

困难、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所以

当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时,中国却对

世界说“不”,拒绝了国际社会提供的

任何援助。

据前国防部长、时任北京军区副政

委、北京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成员

的迟浩田将军回忆,有位中央领导人率

27

Page 31: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领中央慰问团到灾区,说:“外国人想

来中国,想给援助,我们堂堂中华人民

共和国。用不着别人插手,用不着别人

支援我们!”当时抗震救灾的纲领是“以

批邓促抗震”、“不能以抗震救灾压革

命、压批邓”,要以抗震救灾来证明自

力更生。

由于灾情被隐瞒,直到事隔三年之

后的 1979 年 11 月 17 日至 22 日召开的

我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才首次披露唐

山大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

“ 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1980

年 -2003 年 )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灾难新闻报

道逐渐发生变化。由于“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曾经作为“禁

区”、“雷区”的灾难新闻获得了一定

程度的解放。

1979 年,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

1979 年 11 月 25 日凌晨 3 点 30 分左

右,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二号”

钻井船在渤海湾迁移井位的拖航作业途

中翻沉。船上 74 名职工除两人获救外,

这一建国 30 年以来石油系统最为

重大的死亡事故,在世界海洋石油勘探

史上也是少见的。事故发生后,该局领

导隆重召开遇难同志追悼大会,提出追

认英雄烈士,并命名“渤海二号”钻井

队为“英雄钻井队”,以此来掩饰自己

的错误。

1980 年 7 月 22 日,《人民日报》

和《工人日报》同时发表有关“渤海二号”

钻井船翻沉的消息。《工人日报》还发

表《“渤海 2 号”钻井船翻沉说明了什

么》,尖锐地指出:这次事故决不是偶

然的,而是领导上长期不重视安全生产、

不尊重科学、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必

然结果。

消息和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

烈的反响。人们纷纷要求追究事故责任

者的行政和法律责任,而更多的则是要

求从这起严重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彻

底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各新闻传媒

在随后的大量报道中谴责石油部领导的

错误,强烈呼吁按照党纪国法严肃处理

事故责任者,确实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

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国家财

产不被践踏。

“渤二事件”报道引起国务院领导

重视。在强大舆论影响下,国务院做出

决定,严肃处理“渤海二号”翻沉事故

的责任人。

1980 年 8 月 25 日,国务院在《关

于处理“渤海 2 号”事故的决定》中指

出,“一切重大事故均应及时如实报道,

不得隐瞒和歪曲。”

这次事故的新闻报道也被业界认定

为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个标志性灾难新

闻报道。

走向制度化的灾难报道(2003 年至

今)

与前两个阶段相比,2003 年以来的

灾难新闻报道模式发展为又发展为“人

本位”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在“人本位”

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中,媒体不仅重视

重视对灾难本身的报道,重视对救灾工

作的报道,而且在报道过程中充当了关

怀者的角色,关注受灾者的困境及精神

状态。

2003 年,“非典”事件

2003 年的“非典”事件,是 21 世

其余 72 人全部遇难,直接经济损失高

达 3700 万元人民币。

28

Page 32: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纪中华民族遭遇的第一场大灾难,也是

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分水岭,对中国突

发事件报道发展和新闻发布制度产生了

深远影响。有人戏称:“SARS:给人类

以灾难,给新闻以机会”。

2002 年 11 月 16 日,佛山市人民医

院接诊一例特殊的肺炎患者,后被认定

为首例“非典”病人。由于临近中国的

传统佳节——春节,而且疾病尚未被充

分认识,因而,疫情被隐瞒了下来。

2003 年 2 月 6 日,非典型肺炎进入

发病高峰,广东全省发现病例 218 起,

当日增加 45 例,大大超过此前单日新

增 病 例。2003 年 2 月 11 日, 广 州 市 人

民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

会,公开了“非典”疫情。

2 月中旬,“非典”成为广东媒体

纷纷报道的重大新闻。2 月中旬以后,

关于非典的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又迅速

“淡化”下来。但是“非典”病毒并没

有停滞不前,疫情在不知不觉中扩大,

北京随后成为了“非典”的重灾区。

直到 2003 年 4 月 20 日下午,国务

院新闻办公室才就“非典”问题举行新

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当晚播出了实况

录像和新华社发布消息公布了中央的重

大决定 : 公开疫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

不得瞒报、缓报。于是各式各样的“非典”

报道开始连篇累犊地见诸报端,充斥荧

屏。

经历了“非典”事件的中国政府对

公民的知情权更加重视,对重大的灾难

性事件不回避、不掩盖,努力推动灾难

新闻报道体制逐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

的方向发展。

2008 年,汶川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区发

生 8.0 级地震。这次,政府不仅允许中

央和地方媒体积极投入前方报道,甚至

对境外和西方媒体赴灾情现场也报以欢

迎的态度,不设限制。

就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短短几分钟

后,新华社就发布了汶川县发生地震的

消息。32 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首发新闻,52 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

节目《关注汶川地震》,从 5 月 12 日

15:20-5 月 13 日 20:00, 节 目 跨 度 超

过 26 小时,以“同一主题不间断播出”,

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了直播全覆盖。

其中,自 5 月 12 日 22:00 起,综合频

道还与新闻频道实现了同步并机播出,

将汶川地震的相关消息传播给每一个观

众和听众。

地震发生后两个半小时,中央电

视台第一批记者开拔灾区,新华社采访

小分队徒步赶到汶川县境深入重灾区采

访;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

心也派出多路记者进入灾区,发回大量

珍贵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 , 自汶川发

生 8.0 级大地震以来,全国有超过 2000

名记者深入灾区,报道之详,内容之深,

覆盖之全,均为此前所鲜见。

《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说,中国

对地震的反应不同寻常地公开。中国

电视台不间断地滚动播出灾情和救灾努

力,这在中国还是非常少见的。该文章

还说,这反映出了中国政府走向公开透

明和改革的一种趋势。英国《泰晤士报》

等媒体认为,中国对地震灾难所持的开

放态度和对灾区表现出的关注程度“令

人振奋”。

29

Page 33: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2010 年 11 月 21 日,上海静安区高

层住宅大火头七

2011 年 7 月 29 日,温州动车事故

头七

2013 年 11 月 28 日,普通的日子,

却因“头七”而不普通

……

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习惯上

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

中国人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日

子。这些日子前后,总有一些记者的身

影在读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也总有一

些话或被褒扬,或被批评,我们亦能从

中寻得启示。

悬挂后的“穿越”报道

蓝色的背景幕,印着白色的字,在

这个红色为主色的屋子里显得分外刺眼

不大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被记者挤得满

满当当

五颜六色的话筒,堆放在新闻发言

人王勇平的面前

长枪短炮下,“咔嚓”“咔嚓”此

起彼伏

这里是“7·23 甬温线特大铁路事

故”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那些闪动着的身影及言语

——温州动车事故中媒体人纪实

记者 / 邹蓉

被质疑的铁道部,现在媒体将矛头

指向了王勇平。“你刚才在介绍情况的

过程中,已经下了结论,对乘客进行了

妥善的安置,我不知道你这个妥善的评

价标准,是以你们铁道部定的标准,还

是我们旅客的评价标准来说的,你有没

有做过一个调查,乘客安置的满意率有

多少?”语速很快,让人想起了高速行

驶的列车,在镜头的切换之下,我们看

到了身穿白色体恤的刘洪涛,正双手比

划着,扯着嗓子,努力让“咔嚓”声环

绕中的发言人挺清楚他的问题。

带着白色眼镜,个子不到 1 米 7 的

刘洪涛,瘦小的样子给人第一感觉是“这

家伙,也能扛起记者的重任?”如假包

换,《海峡之声》可是他的东家。这是

一位特殊的记者,不是因为他提出了多

么辛辣的问题,而是在本次灾难中,他

是亲历者之一,更是少数幸运儿之一。

两天前,还安睡在列车 D301 第四

节车厢内的刘洪涛想不到,奔赴各种灾

难现场的自己,这次居然会参与一次大

灾的发生。被车厢猛烈晃动摇醒的刘,

发现周围一片漆黑,他借助手机的光线

爬出车窗,发现所乘坐的火车与对面的

一列车相撞,前几节车厢已掉到桥下,

30

Page 34: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破坏非常严重。“当时有很多人拿着锤

子在敲门窗,并伴有哭喊声、呼救声”,

刘事后回忆道,自己所在车厢悬挂在空

中,晃晃荡荡之下,他和其他乘客从第

4 节车厢与摔落在地的第 3 节车厢之间

的断层中逃生。

死里逃生的刘,在这次新闻发布会

上现身说法,并对王勇平坦言道:“我

死里逃生,现在能够生龙活虎地站在你

的面前,向你提问,我自己有种穿越的

感觉”。此次能“生龙活虎”地“穿越”

报道,在这拥挤的现场,刘表示很“珍

惜”,所以义无反顾地“辛辣”。

激愤、温情、冷静的银幕交锋

“400 多 人, 伤 210 人, 死 亡 35

人,那还有近 200 多人难道是安然无恙

吗?”,戴一副黑框眼镜的王欣,其貌

不扬,但在在贵州电视台《欣闻非常道》

节目中,他的激愤与辛辣让人忽略了他

的外表,而这次,电视前的观众同样地

一不小心又忽略了。

王欣直言不讳地指出,前运输局局

长张曙,四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自豪

地说中国高铁技术先进,言犹在耳,而

仅仅四年之后,就发生甬温线这样的事,

一记响亮的耳光直直地打了上去。嬉笑

中带着怒骂,毫不留情。

“铁道部你不要告诉我出事的原因

是下雨了、打雷了,花了几百上千亿建

设的高铁连下雨打雷这个问题都解决不

了;不要跟我说那个生还的小伊伊是个

奇迹,那是在你们认为没有生命迹象,

放弃了搜救之后她活下来的……”,黑

马夹套着雪白衬衫的王欣,拿着笔的右

手,上下不停地挥动着,眼睛盯着摄影

镜头,抑制不住地连连发问,难道铁道

部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也在电视机前?

“在以道貌岸然、温文尔雅的面对镜头

作出承诺的背后,有多少可耻的、臭不

可闻的、血淋淋的、赤裸裸的腐败……”

一席激励的批判后,他低下头,似乎在

努力控制情绪,几秒钟后,重新让人看

到了那一张嫉恶如仇的脸。网民赞道:

这才是真媒体。

在王欣以激愤姿态在电视上露面之

前,央视主播秦方的“数度哽咽”早传

遍网络,让人印象深刻。事故发生两天

后的中午,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操着发

音已变形的“尽管”“这样”“毫不知情”

的主播秦方,出现在电视画面中。

谈到奇迹生还的小伊伊,已为人母的

秦方说:“小伊伊脱离危险,让无数关心

她的人感到温暖,但她父母的离去,又让

人们感受到这次事故的惨烈,其不幸和铁

道部所言的奇迹般的幸运,对于两岁的小

伊伊来说是不堪承受之重……”说到这话

的她情绪爆发,泪洒主播台,甚至用手拭

泪,几秒之后,平复情绪的她继续播报:

“又是雷电惹的祸?后车不知前面的车已

经停了?……”连抛四大疑问,这一幕被

不少网友称为“最美瞬间”。

激愤”,有人骂这是愤青行径,并嗤

之以鼻;“温情”,有人说以泪水换关

注, 同 样 有 失 记 者 身 份, 而 体 制 内 的

白岩松恰当好处地冷静而犀利的表现,

获得的普遍赞美,耐人寻味。

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作为重要证

据 的 列 车 车 头 被 草 草 掩 埋 一 事, 王 勇

平辩解道这是为了便于抢险,还说“至

于 你 信 不 信, 反 正 我 信 了 ”, 这 一 铁

道 部“ 安 全 论 ”, 成 为 网 上 新 的 讽 刺

流 行 语。“‘ 你 们 相 信 吗?’ 一 共 被

王 勇 平 提 了 不 下 三 次, 是, 他 必 须 得

回 答‘ 我 相 信 ’, 你 要 是 问 我 的 话,

一 个 多 月 之 前, 我 愿 意 相 信, 但 是 现

在 我 不 敢 信, 不 能 信, 就 算 我 信 了,

对 铁 道 部 纠 错 也 没 什 么 好 处。” 白 岩

松 调 侃 之 余 不 忘 讽 刺:“ 我 们 形 容 一

个 人 身 体 非 常 健 康, 说 他 的 心 脏 功 能

40 岁像 20 岁一样,他的肝肺等也是这

样,至此,你觉得他身体好极了,是吗?

但 是 他 弱 智, 你 能 说 他 是 健 康 的 吗?

中国铁道部的技术先进不代表合格。”

正 如 老 报 人 丁 望 所 言“ 不 说 假

话”,这话不仅适用于铁道部。

31

Page 35: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美国新闻学教授伯尼博士曾说:“对

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

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

行业纷争以及死亡和伤害的新闻。”灾

难新闻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

素,由于灾害报道的特殊性,以及民众

的高关注,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时采取

何种立场,以及报道的角度和深度更值

得认真考虑。

灾难新闻报道伦理问题一直是业界

探讨的热点、特别是在印尼海啸、汶川

地震之后。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没有避

免灾难,不同国家的媒体在向公众报道

时也不尽相同。西方等发达国家新闻媒

体发展至今,在一次次的灾难中经受考

验,并不断进步。

“电视上 没有感人画面”

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地震多发

国,海啸等自然灾难也频发。旅日专栏

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写道:“我从来没

有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什么‘感人’的

画面。”“我只看到不断报道还有多少

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

专家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偶尔电视

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但大都是

安坐在避难所的避难者,他们说得最多

的是,我们还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

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

2011 年 3 月日本东北大地震过后,

当地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显得特别平静。

在日中国留学生感慨,电视台的报道“有

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不煽情,

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包括对坚

守福岛核电站的 50 名“敢死队”成员,

NHK(日本放送协会、现为综合电视

和教育电视)虽作过多次报道,但只是

就事论事,没有眼泪、没有生离死别、

没有背景音乐……

日本东京文化局 2006 年的一项调查

显示,“在灾难突发后,民众对于离散

家人的消息、行动指示情报、水和食物

配给等消息十分关注。”在这次地震中,

NHK 的救灾报道中并没有出现英雄人

物,而是关注灾难本身,不断发布如何

对待预警信号,告知大家如何避难。

除了几张街头募捐的照片,这次日

本传媒几乎没有报道过社会赈灾,更没

有电视台举办全国性的赈灾义演晚会。

NHK 驻北京记者北川熏说,灾害中企

业和个人捐款,日本媒体一律不予报道。

看不到企业家们拿着写有捐赠数额的牌

子在镜头前亮相的场景。“我们不会办

类似的仪式。”“如果他们真的只是想

捐钱,那么偷偷地捐钱也一样可以达到

目的;如果他们想起一点广告宣传的作

用,要么可以把消息挂在自己的网站上,

要么可以在报纸上买广告版面公布——

广告行为用广告版面是最好的。”“在

这样紧急的灾后报道中,国民需要的信

息才是我们要报道的。”

没有血腥场面

“直升机追着洪水掠过一座楼房,

在楼房的窗口处有人挥舞着白毛巾,似

乎还在喊着求救的话。摄影师并没有给

这个挥舞毛巾的人一个特写,让大家看

清楚他是什么人,他在说什么,他是什

回归“人文”:外媒如何报道灾难

记者 / 曹海容

32

Page 36: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么表情,而是虚化处理,略过窗口继续

拍摄汹涌的洪水。不能记录下那张惊恐

绝望的脸,以免给民众和当事人带来心

灵的创伤。”日本地震发生后媒体曾播

出这样的画面。

任何人在经历灾难后,他们的心理

世界都充满了不安、焦虑、恐惧、悲痛

等负性情绪。虽然这次日本地震的造成

了严重的伤亡,但 NHK 的电视画面中

既没有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也没有灾

民呼天喊地的镜头,更没有一线记者虚

张声势的煽情式报道。地震发生后,

NHK 的主播们始终保持镇静的面容,

给人以非常坚强的感觉。

日本共同社驻北京记者盐则英一

说:“我们现在更多地注意了,不能侵

犯受访者的基本人权。”“如果灾民过

多地被采访,不断有麦克风放在他的面

前,可能对他是另外一种伤害。毕竟,

受灾的样子是不好看的。”“所以在日

本电视新闻中,采访受难者家属的不多,

即便有,也很少拍摄他们的面孔,很多

受访儿童只是露出了背影或鞋子。”

在日本很多外国人都有此体验,

NHK 在报道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事件

时,从来不会播放“血腥场面”。灾难

若要播放可能引发不安的画面,是要经

决策层讨论的。日本电视台在报道遇难

者时,绝不会直接展现死者惨状,而是

尽量使用其生前微笑着的照片。

NHK 前会长海老泽胜二将这种做法

解释为对生命的尊重:“每个人都希望

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哪怕不

幸死去也希望自己能死得有尊严;而从

受害者家属角度看,若播放遇难者死前惨

状不仅对死者不敬,也只会进一步加深生

者的痛苦。即使传播学角度看,血腥画面

只能产生恐惧、却无助于防灾教育。”

“突发事件媒介中心”

一般来说,突发灾难事件一般难以预

测,但媒体内部、媒体间会有一套完整的

应对机制,当灾难事件突发时,能迅速作

出反应,跟进报道方案,实现媒体间的良

性互动与合作。

这样的模式在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飓风登陆美国时,

任何时间打开电视,都能看到铺天盖地有

关“卡特里娜”的报道,并且 24 小时滚动

播出。《纽约时报》从、报道开始,到灾

情得到一定控制为止。 综观整个过程,《纽

约时报》对飓风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 :,

8 月 25 日到 28 日的预报阶段;8 月 29 日

到 9 月 5 日主要集中在飓风对灾区的破坏、

民众心理失控街头抢劫现象的发生、灾民

缓慢撤离、社会对政府救灾不力的批评等

信 息 上;9 月 6 日 到 24 日, 关 注 点 主

要在怎样修复、重建被淹的地区。事后,

民 众 对《 纽 约 时 报 》 的 全 程 报 道 表 示

夸赞,该报编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

们 有 一 套 应 对 突 发 灾 难 的 报 道 方 案,

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美 国 联 邦 应 急 总 署 作 为 全 美 灾 害

突 发 事 件 的 管 理 机 构, 内 设 有 专 门 机

构 处 理 与 媒 体 的 关 系。 该 机 构 的 任 务

是 让 公 众 知 晓 FEMA 的 抗 灾 减 灾 计 划

和 行 动, 负 责 与 新 闻 媒 体 的 联 络, 新

闻媒体也在这个机构里互相协调。

在英国,全国和地方成立了“全国

媒 介 突 发 事 件 论 坛 ” 组 织 和“ 地 区 媒

介 突 发 事 件 论 坛 ” 组 织。 组 织 的 任 务

及 宗 旨 是“ 常 定 期 召 集 来 自 媒 介 的 高

级 编 辑、 中 央 和 地 方 政 府 部 门, 以 及

为 突 发 事 件 服 务 的 公 共 组 织 的 代 表 与

会, 商 讨 洽 谈 应 对 和 提 高 突 发 事 件 的

经 验 以 及 方 法。” 同 时, 伦 敦 地 区 还

同 媒 介 方 面 达 成 协 议 以 在 适 宜 的 地 点

建立多个“突发事件媒介中心”。

33

Page 37: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据媒体公开报道,一母亲刘喜梅三

年 10 次劝儿子放弃手上的的工作,像

哥哥一样进国企,端上“铁饭碗”。母

亲的执着换来的却是儿子的不领情,母

子间的矛盾也不断升级。母亲刘喜梅为

何始终坚持让儿子进国企呢?

有人就表示,“劝儿进国企”实质

上是母亲和儿子在择业观念上的两种截

然不同的态度。也有论者称,对于他们

家来说,想进国企就进国企?这也折射

出国企招人的“坑爹本质”。

无论是哪种说法最终取得“胜利”,

能反映出的就是国企一定有它的优越之

处。从一位学机械制造专业并先后在国

企、外企和民企待过的工作者发表的一

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国企较外企和民企

确实有不少“优待”。他说道,国企的

工作强度不大,最轻松,尤其是管理岗

位。国企内员工关系很复杂,“但是国

企有一个好处,你再坏,再没本事,都

没有人敢炒你。有时候为了分房子一般

工人可以把领导头打破”。

同时,“国企的工会‘实力’最强

大。设有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女工

部长、会计、文娱部长等等,一堆人,

但都是只拿钱不干实事的主,而且都有

关系才能到那个岗位。”“劝儿进国企”

中的国企招人的“坑爹本质”就是这种

关系存在的体现。他还说道,国企中最

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管理出效应”,

铁饭碗之路:从国企到国考

记者 / 李海霞

国企就把这句话理解为“管理好职工出

效益”“整员工出效益”。在他看来,

“国企的工人素质还是挺高的,技术人

员素质也不差”。国企的老板一般都做

不长,在他工作的十年中,老板就换了

五个。

国企热:

有保障,就往里“跳”

国企的 “诱惑力”确实不小,国企

就成为大多数人们心中的那个“铁饭碗”

了。那么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到底是

什么?

从一位叫“帆帆酱”发出的一篇帖

子可以了解到,铁饭碗的由来还有这样

一说:女佣不小心摔碎了一碗,主人想

要罚她,女佣下跪认错时乳房暴露,主

人性起即成好事。次日,女佣又摔碎了

一碗,主人又惩罚了她。此后,女佣就

经常打碗并要求主人惩罚。有时一日竟

打碎四只碗,主人难以招架,就将家里

的碗碟全部换成铁碗。

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人说,“铁

饭碗”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其实质跟文

革之前的“大锅饭”是一样的。“大锅饭”

的时代可不能维持太久,终将面临“淘

汰出局”。种种说法都无法得到证实,

不过,目前人们所理解的“铁饭碗”大

致是用“饭碗”指代工作,“铁”就是

说工作的稳定性高,失去工作和工资的

34

Page 38: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风险程度低。国企的“铁饭碗”

一说就表明在国企工作是很稳定

的,因此它的“铁饭碗”之位也

备受人们追捧。

李国栋在 1980 年从部队复员

回到北京,被分配到国有企业工

作,成为一民国有企业工人,感

到无比兴奋和自豪。他说,作为

国企职工“在那时,每位职工都

享有的医疗、住房等各种福利,

没有后顾之忧”。国企中蕴含着

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重

视人的价值,并实行奖金制度,可以充

分调动工人们投身企业、努力创造、参

与创新的积极性。只要加入了国企,就

拥有了全面的保障,很多人都愿意往里

“跳”。

有人还提到,当时国企的姑娘小伙,

即便是下了班也不会换下工作服,国企

工人当时找对象也容易得多。“当时,

那身灰蓝色的‘坚固呢’工作服,都已

成为荣誉身份的完全体现。用现在的语

言说,当时的工作服给人的感觉就是

‘跩’。”

热温退

“铁饭碗”的稳定使国企内部人员

出现一种懈怠情绪:“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此时,“打破铁饭碗”的呼声被四处传

播开来。

针对出现的这些现象,1986 年,国

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皆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

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

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

规定》等改革劳动制度,是对建国以来

我国劳动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并

未完全打破国企的“铁饭碗”之位,只

是让不少人为自己的去留和前途倍感担

忧。

陈敬霞在《让国企中的人‘动’起来》

一文中谈到,合理的人员流动可以增强

组织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能使员工感动

压力,从而珍惜工作机会,促使员工不

断学习新知识,能给组织带来新思想和

新作风,从而实现组织内人力资源的合

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做到人得其事,事

得其人,职得其人,人尽其才。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下岗”

一词也就变得热闹非凡。下岗再就业便

成为社会上一个较突出的问题。那些在

国企中“吃闲饭”的职工面临严峻的形

势不得不为自己做打算。加倍努力留在

国企,还是果断放弃国企跳槽成为他们

必须做出的选择,否则将会被“淘汰出

局”。

就这样,国企的“铁饭碗”不再

“铁”。 张国文在《国有企业人才流

失问题研究——以某国有企业为例》一

文中谈到,在我国加入 WTO 后,外来

企业的大量涌进,国有企业就面临更严

峻的人才流失。国企职工直接或间接离

职,使得铁饭碗的焦点转移到“国考”。

国考火:

公务员 = 保险箱?

据报道,不少家长有着

这样劝说孩子的择业标准,

“公务员当不了,最好去事

业单位”,“要去企业就得

找大公司,小公司随时可能

倒闭”……这样的择业观点

也使得不少孩子抱怨父母,

孩子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专业找相关

的工作。

一位叫“鱼 ff”的网友表示,她是日

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原本打算考研,然

而在父母的劝说下放弃了考研,直接准备

考公务员,于是就这样做了。笔试成绩公

布之后,意外发现自己是第二名,于是准

备回家好好准备下一阶段的考试。可是父

母给了她太大的压力,把自己的成绩传得

漫天遍野。后来她在国考中失利,父母

以及周围的人明里暗里地埋怨她。认为

她没考上公务员就什么也做不了,在她

妈妈的眼里就认定她必须与公务员挂钩。

其实,她在大学就是一个很用功的女

孩儿,各方面的才能都还不错。除了考

公务员,要寻求一条其他的就业之路对

她来说不是难事。可是母亲的就业观念

时她万分自责,也不能理解。她甚至都有

结束生命的念头了。

这样的事例不是一件两件,父母与孩

子的择业观有着较大的差距。“面对激烈

的就业竞争,家长应该调整期望值,分析

孩子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确定就业取

向,鼓励孩子树立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全

新就业观”,一位人才开发处的工作人员

在接受东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观当然是

35

Page 39: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一个考虑的因素。然而,很多人都不能

也不愿违背父母的种种期待。如今,国

考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而火的局面。

从《国考十八年》这篇文章中我们

可以找出答案。国考之所以尴尬在于:

国考本就处于科学性与可行性之间慢慢

摸索的阶段,突如其来的“国考热”使

之无法适从,是坚持劣汰,还是转向择

优?国考最初的目的就是断定一小部分

人不适合做公务员的,而不是选择哪些

人适合做公务员。“国考热”就把这一

目标完全打乱,为了应对已经出现的这

种现象,行政人员不得不对这项考试做

出一系列调整。

于是,为了提高测试在高分段的区

分度,只好尽量加大试卷难度。导致的

结果是,由于试卷过难,不少考生已经

不是凭自己的能力水平入选,而是凭自

己的运气入选。

当然,除了国考的尴尬之外,“火”

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2008 年 国 家 公 务 员 录 取 比 例 达

60:1;2011 年录取比例高达 63.6:1;

2012 年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录取率相

差较大,但一些岗位已经出现“千里挑

一”的情况;今年 99 万人参加国家公

务员考试录取比例为 51:1.。

最近几年,类似这样“千军万马齐

过独木桥”的现象很多人已见怪不怪了。

他们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坚持

要当一民吃“皇粮”的公职人员。大多

数报考公务员的达成一项共识:考公务

员是因为待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

最重要的是有“地位”。

专家认为,通过公务员考试获得“铁

饭碗”的人,逐渐形成固化的利益。不

可否认的是,相对于中小企业员工的“蜗

居”“蚁族”以及随时面临“裁员”“减薪”

等风险,公务员福利待遇好,自然有无

法抵挡的吸引力。在很多人眼里,考上

公务员就如同进入“保险箱”。 公费

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被裁员

的风险小等各种保障。

还能“铁”多久?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饭碗能永远的铁下去吗?

国企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

“铁饭碗”,一旦发生任何改变,它的

“铁饭碗”之位就不保了,人们会很快

淡忘它,而寻求新的目标。公务员现在

的情景就是当初千方百计进国企时的翻

版,其结果如何只等时间来见证。

《 国 企 备 忘 录 》 是 2013 年 1 月

21 日 在 央 视 二 套 黄 金 时 段 首 播 的 一

档节目。张亚雄就针对这个纪录片写

出《国企,你要如何证明自己?》一

文。此文中可以知道,在过去的几十

年 间, 有 关 国 企 的 关 键 词 从“ 铁 饭

碗”,到“下岗”,到“待遇好”,

如今的毕业生调查显示,国企再次成

为就业首选。

因此,“铁饭碗”不是一直“铁”

下去,也不是“铁”了之后不能再翻

身。

我国公务员已走过 20 年历程,

近年来,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呼

声也越来越高。不少地方已经开始试

点,逐渐改革公务员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中正认为,

破除公务员“职业崇拜”,首先要破

除“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能

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更重要的是对

公务员体制进行改革,从养老、医疗、

住房及收入分配等方面建立全社会统

一的制度,消除公务员的隐形福利。

36

Vientiane 万象

Page 40: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公务员所谓的安全感

一提到“公务员”,它的连带

名词便出现:稳定、社会地位较高、

发展空间较大、社会福利好……世

人用“铁饭碗”来形容它,简直是

生动形象,这也意味着一旦踏入这

个职业,这个碗便摔不坏,一辈子

的保障就有了。

自 2004 年来,国考一年比一年

热, 成 为 媒 体 的 焦 点 话 题, 且 经

公务员的安全感何处寻 记者 / 汤勤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如果说钱钟书的

《围城》是讲述人生恋爱结婚的选择与

追求,那如今的公务员热的公务员门槛

就好比城墙,城外的人羡慕城市生活,

而城市里的人却对生活不满意!今天,

我们一起来讨论公务员的职业生活,看

它是否真是我们想象的铁饭碗?

久不衰。据网易教育 2004—2012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

数统计数据分析显示,考公务员的人逐年增多,但是公

务 员 录 取 率 却 由 2004 年 的 4.35% 逐 年 下 降 致 2012 年 的

1.25%,最终比例也由 15:1 上升到 53:1。是什么原因导致

越来越多的人执着地要考上公务员?

在人民网的调查中,网友“我很想她 6356”表示,

无论公务员工资有多低,但是它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

还有各方面的发展肯定超过私企的。而“台山马哥”也

感叹到:“私企一般没有完整的医保,全额的社保、住

房公积金,休息日也没有公务员完整……”

大多数人争相报考公务员主要的来说是因为,相较

于其他的工作,国家为公务员提供更多的保障,其中公

务员保障机制就为公务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

环境。公务员保障制度主要分为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两

个部分。公务员的权益保障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身份、

工作条件、申诉控告、培训保障。而公务员的社会保障

主要是指国家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通过税收、财

政等经济政策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为年老、疾病、伤残

以及失业的公务员提供养老、

公务员医疗、公务员失业、公

务员生育、公务员工伤保险。

有了公务员如此优越的保障制

度,社会上其他的社会保障 制

度就显得不那么完善了。国家

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 2009 年 7

月的一个会议上说﹕ 2008 年中

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政府支

出 比 重 为 7.5 % ﹐ 低 于 德 国 的

55.5%﹐加拿大的 45.6%﹐美国的 30.2%。社会保障普遍

较差,使得公务员的条件越加诱人。

正如大多数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说到,公务员虽然不如

其他的工作工资高,但是重在它的稳定性,没有太大的

压力。除公务员的体制保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

原因,另外,与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大学生的

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却成了一个难题,随之而来的社会

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英才网联与

腾讯教育“2012 就业调查”显示,50% 的职场人对就业

形势担忧,表示找工作比较有难度,29% 的职场人对就

业形势比较乐观,基本上能找到工作,16% 的职场人表

示非常堪忧,根本找不到工作,仅有 5% 的职场人对就业

形势非常乐观,表示多家企业可供自己选择。面对如此

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就 2012 年来看,国考就拿出三分之

二的岗位面向应届毕业生,相对于其他的工作单位的招

聘,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也为人们提供了相对公平的

环境。并且,个别公务员的报考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和专

业的要求,门槛较低。

37

Page 41: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公务员的安全感

城外的人渴望进入城内。正如

浙 江 一 女 生 连 考 公 务 员 6 年, 屡

战 屡 败 只 因 为“ 进 到 体 制 里 就 不

一 样 了 ”。 而 城 内 的 人 却 无 限 感

叹, 体 制 内 并 不 如 想 象 中 那 般 美

好。 已 经 捧 上 金 饭 碗 的 网 友“ 慧

莹 Yolanda” 说 到“ 我 现 在 就 是 领

2000 块的小科员,实行阳光工资后,

每月就这点稳定数目了,有时也会

羡慕私企的高薪。”

进入到体制的公务员并不像人

们所想象的那样,他们面临的主要

压力是来自经济与社会的压力。人

们 所 看 好 的 稳 定 的 背 后, 不 仅 意

味着工资有保障、失业压力小,还

意味着工资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职

位没有多大的上升空间。南京市社

会科学院在南京市 3 万名公务员心

态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喜欢机关工

作,但对机关的工资并不太满意;

六 成 科 级 以 下 45 岁 以 上 男 性 公 务

员认为工作压力大。作为一个普通

的公务员,其工资并不是很高,正

如《扬子晚报》报道中提到的 2013

年地市级申论试卷中举的一个自黑

例子,小邹作为一个公务员工资确

实没有什么压力,但是月工资 2800

也是四年没有涨过。而他研究生毕

业 的 女 友 月 工 资 却 是 8000 元, 这

让他倍感压力。而大多数普通公务员

想要更上一层楼更是难上加难。这也

造成公务员其实缺乏安全感。

如果说体制内的种种现实让围城

中的公务员安全感降低,那这仅仅是

“降低”,更残酷的是十八届三中全

会对公务员政体的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改

革的大幕,为深化改革行政体制,转

变政府职能,将进行简政放权,“把

该放的事坚决放开,把该管的事管住

管好”,不越位,不缺位。

而公务员制度也必然会进行相应

的改革,公务员这个“铁饭碗”的容

量将受到严格控制。《决定》指出要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机构数量和

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

量。这将促使有关部门进行创新、改

进工作方式,用更少的人、办更多的

事,提高机关人员工作效率。另外,

《决定》指出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

监督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

和协调机制。

随着《决定》的实行,原来人们

普遍认为的工作稳定的现状将会被改

变,行业内也将进行残酷的竞争,优

胜劣汰将会成为有效措施。如果在机

关里只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做事,

或者不善待、善用手中的权力,那么

许多人也将会面临其他单位一样的失

业 处 境。 其 中, 武 汉 2004 年 就 已 经

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

的意见》,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者,

将会被辞退。

38

Page 42: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物体的坚硬程度,归根结底是由于

组成这个物体的各个原子之间的共享的

电子来决定。电子键合的强度越高,你

越难拆开粘合在一起的原子。然而在冶

炼中渗入碳后与铁原子形成共价健后,

硬度增加了,熔点也往往随之降低。铁

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把人类从石器时

代、青铜器时代带到了铁器时代,希腊

坚硬贫瘠的土地得到开垦,中原的犁在

西部蛮荒之地前进。至今铁任然是现代

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

的金属材料。于是人类对“铁”的看重,

比金更多了一些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所谓“铁饭碗”,顾名思义,饭碗

乃铁所铸,坚硬非常,难于击破。若捧

得此碗,生活幸福,捧不得此碗,变意

味着颠沛流离,生活困苦,一生不得安

宁 了。2014 年 度 国 家 公 务 员 考 试 于 11

月 24 日开考,152 万人通过国考报名资

格审查,最热岗位竞争比高达 7192:1,

差不多算得上是“万里挑一”了。公务

员考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进场的名额

极度紧缺。犹如六七十年代一样,工人

也曾是最好的选择,不动员全家的关系,

幸福的“铁饭碗” 还能铁多久?

记者 / 李霞

那是连工厂的大门都进不了的。

坚硬的“铁饭碗”

报考公务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

个热门话题。在传统思想仍然占据主

流的中国民间社会,“学而优则仕”

的观念始终没有成为过去时。在中国

漫长的封建社会,通过科举的途径考

取功名,是读书人获取资源、提高地

位和改变命运的最便捷途径;到了现

代社会,因为与公务员身份伴随着的

许多优越待遇更是让很多人对公务员

工作觊觎再三:地位较高、工作稳定、

压力较小、公费医疗、各种福利以及

似乎已经成为全社会公开秘密的“灰

色收入”。在许多报考者眼中,成为

公务员就等于进入保险箱,公务员可

以说是现今唯一可以被称为“铁饭碗”

的职业。然而,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

呼声下,“幸福的铁饭碗”还能“铁”

多久?

害怕风险,是人的一种本能。国

企工资低,外企不稳定,自己创业没

本钱,亏了还得自个儿哭。这样比来

比去,还是当公务员最保险。正如一

些大学生所言:“一次的努力,就能

规避一生的风险。”现在的年轻人,

也包括他们的家长,谁还算不清这笔

账?

659.7 万、678.9 万、689.4 万、

702.1 万、708.9 万, 从 2008 年 至

2012 年底,四年间全国公务员数量增

长 近 50 万 人。 今 年 上 半 年, 国 家 公

务员局公布的一组数字夺人眼球,达

到 708.9 万。

“ 我 是 个 普 通 的 人, 家 境 普 通,

学历普通,长相普通。考公务员,不

是因为我在仕途上有多大的野心,希

望飞黄腾达,麻雀变凤凰,只是觉得

公务员有保障,是性价比特别高的职

业。”刘艳艳同学就读于成都一所二

本院校,学的是会计专业。5 年前,

当同学们都在做简历、参加招聘会的

时候,她和那些考研的人一起,天天

往图书馆跑,目的只有一个:考老家

的公务员。但这样的努力坚持 6 年都

没有成功。今年 9 月,她下了最后决

39

Page 43: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心,辞掉工作,一心准备公务员考试。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公务员的身

份近似于“干部”“官老爷”,多于

“人民的公仆”。从国际角度看,在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包括前苏联、

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等)“干

部”一词都有着非常广泛的涵义,包

括党、政、军、权力机关、司法机关、

公有制企业、工青妇教等事业单位的

工作人员。

会生锈的“铁饭碗”

现代公务员制度起始于西方,是

在西方政治体制之下产生的文官管理

制度。其基本原则包括:职位分类、

竞争性的考试录用、职位终身制、政

治中立、法制管理等。公务员任职终

身制也称常任制,它构成了西方公务

员的身份保障制度。常任制能够维护

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吸引优秀人才

进入公务员队伍。

然而,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这 一 制 度 安 排 造 成 了 公 务 员 不 思 进

取,能进不能出的局面。一些公务员

“一入公门,终身不愁”,抱着捧“铁

饭碗”的消极念头,为人民服务的意

识逐渐淡薄,安于现状,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

尚撞一天钟。由于缺乏退出机制,有

些公务员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

一干就是好几年,有些人甚至感到退

休,久而久之,变得消极怠工。不仅

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意识不强,对自己

的事业前途也不关心,不注重学习提

升,缺乏创新精神。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事物

保持长久、健康发展的秘诀。流水不

腐,户枢不蠹,动也。湖里的水要想

保持清澈,除了要有“源头活水”进

来之外,还要不断地将池内的污水排

出。

还能铁多久?

“终身制”,逐渐让公务员队伍缺

乏活力。如何打破“铁饭碗”,激发

公务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早在 2002 年,我国吉林、珠海、

深圳等一些地方政府就开始了政府雇

佣 制 试 点。 我 国《 公 务 员 法》 第 16

章专门规定了职位聘任制,为进一步

推行政府雇员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7 年,深圳在全国率先试点公

务员聘任制。

公务员聘任制正是通过公开招聘

或直接选拔的方式,以平等自愿、协

商一致的原则与所聘人员签订聘任合

同,从事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

职位。

有聘任就有解聘,这也意味着当

公务员不再是进“保险箱”,如果不

符合岗位要求,随时都有被解聘的可

能。“铁饭碗”变成了“瓷饭碗”。

深圳市的试点是对增量的改革,

只是对新进的公务员试行聘任制。当

年,深圳有针对性地招聘了两批共 50

名聘任制公务员。

从 2010 年起,该市将所有新进入

行政机关的公务员都纳入了聘任制的

范围,实行与企业接轨的养老保障制

度。用人单位与聘任制公务员协商签

订合同,首聘 3 年,续聘 5 年,聘期

满 10 年 的 公 务 员 可 签 为 无 固 定 定 期

聘任合同。

全市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管理、行

政执法、专业技术三大类。比如行政

执法类的公务员。分为 7 个职务层级,

考核称职以上的,每年可晋升一个薪

级,3 至 5 年 满 足 条 件 的 可 晋 升 一个

职级。而 3 级执法员的薪水相当于一

个副处长的薪水,这样一来,即使公

务员不当官也有晋升通道,也可以涨

薪水。

目 前, 深 圳 已 有 聘 任 制 公 务 员

3200 余人。之后,四川、北京等地也

40

Page 44: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纷纷开始试点公务员聘任制。

这种打破公务员“能进不能出、

能上不能下”弊端的制度,也让聘任

制公务员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

今年,四川省首批试点的聘任制

公务员已经满一年。去年 5 月底,达

州市宣汉县试点招聘四川省首批聘任

制公务员,刘文宣等 4 人被录用。担

任县住建局总规划师后,刘文宣年薪

比以前高了许多,然而“为了拿出一

个方案,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他

常见的工作状态。因此,他的压力和

责任也更大。

据介绍,截至目前,深圳市 2010

年后大批入职的聘任制公务员中,还

没 有 被 辞 退 者。 仅 有 11 人 因 为 个 人

原因提出辞职。

虽然《公务员法》也明确规定了

公务员的退出条件,但在执行中,其

威力并不大,真正遭辞退的公务员凤

毛 麟 角。 就 在 2011 年《 公 务 员 法》

实施 5 周年之际,国家公务员局公布

了一组数据,当时全国有 600 多万名

公 务 员, 但 5 年 来 仅 仅 辞 退 了 4778

名 公 务 员, 所 占 比 例 不 到 8%。 除 非

在工作中有重大过失,否则很少会

有公务员被辞退。

不少人也对聘任制公务员无人

解聘的现象表示质疑,认为公务员

聘任制的实施,原本是为了打破公

务员的“铁饭碗”,让公务员不仅

能进,也能退,让公务员队伍焕发

活力,但这一初衷没能很好地体现。

针对这一现状,近日北京市出

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公务员考

核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建立健全

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从“德能勤绩

廉”5 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

晋升、待遇挂钩,年度考核连续两年

不称职的将予以辞退。对此,有专家

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虽然对《意

见》具体实施的结果还不好预料,但

至少能在公务员队伍中起到一种威慑

作用,如果工作做得不好,“铁饭碗”

一样会丢。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彭剑锋认为,实行聘任制,把市场机

制引入公务员队伍,对打破干部终身

制有极大帮助。同时,公务员工作的

兜底机制,也必须予以破除。更重要

的是,人才社会化选聘机制必须在行

政体系内尽快推行,公务员退出机制

也要加快建立起来。

41

Page 45: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进去

今年刚刚毕业的陈思扬顺利地在深

圳找到了一份工作。平时工作虽忙,但

他还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家备考,因为

他报考公务员。

早上刚起床,陈思扬就开始背诵资

料。一个上午基本都在做行测题。除此

外,陈思扬会把前一天做错的题拿出来

浏览一遍。并且为了加深记忆,陈思扬

会定期对之前的错题进行温习。

吃过午饭后,陈思扬通常会先看一

会儿新闻再午休。下午的时间,都是在

各种报纸的陪伴下悠闲度过,比如人民

日报、南方周刊、南方都市报等等。有

时候,他也会看一点熟人给的已经过期

并且不重要的文件。看这些主要是为了

熟悉一下文体及表达方式,为申论作答

提供借鉴,在答题时既表明了自己的看

法观点,也不会太露锋芒。

在家备考的时间,陈思扬的作息时

间很规律,除去一些必要的活动外,他

基本都在家看书学习。谈及今年报考公

务员人数达 152 万时,陈思扬坦言他的

压力并不大,毕竟他现在的工作待遇比

较好,考不上也不愁没工作。而且随着

自己年龄的增长、见识增多和阅历的丰

富,陈阳在备考时心态很好。

陈思扬也坦言,现在大学生考公务

员无非看中了公务员的工作状态稳定、

福利待遇相对较好,虽然工作收入不高

但是却让人有面子。陈思扬还开玩笑的

说:“从多方面比较,公务员并不是香

馍馍,但是比一般的馍馍好吃太多了。”

最后,陈思扬还是没有去参加公务员考

试,因为他睡过头了。

离开

2013 年 7 月 1 日,担任了两年泸州

市古蔺县石宝镇副镇长赵光华正式离

职。让人值得注意的是,赵光华是主动

辞职的。

一个公务员,六年工龄,还是领导

干部,赵光华的辞职之路受到了相当大

的阻力。不理解他辞职的人相当多,家

人就首先反对。但是经过赵光华的分析

和劝说,家里人也同意了他的做法。

赵光华说:“公务员的路、官场并

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走。现在的公务员

已经不再是以前想象的那一回事了,以

前翘着二郎腿喝茶、看报纸就过去一天

的生活再也没有了。”根据 2012 年《北

京行政学院学报》第五期的报道显示,

公务员的工作与职位因素的挑战性压力

增大,而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紧张

等因素成为公务员工作压力的主要来

源。

谈及辞职原因,赵光华说出了三方

面因素:公务员工作辛苦,周末经常被

取消;责任大,莫名其妙就会担责任;

工资收入低。在赵光华自己的文章中提

到“我每月到卡工资 3046,住房公积金

422,电话下乡补助 400,年底有几千元的

目标考核奖金。而我儿子一个月的花销是

尿不湿四包 138 一包,奶粉四罐 209 一罐。”

除此外,赵光华每次回家来回 170,而按

正常放假算赵光华一月回去四次。赵光华

还提到,自己不抽烟不打牌不自己买酒喝,

生活跟着父母混。

赵光华辞职后做了一名律师,当问及

他有没有考虑再就业的困难时,赵光华说:

“中国人有句话‘有一门技术在身上就不

怕’,在一开始辞职就做好了准备。”目

前,赵光华对自己的新工作很满意,他可

以自己安排工作时间,也有更多的时间和

家人相处。

赵光华在谈到现在的“国考热”时,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家向往公

务员,无非是一直以来的官本位思想作

祟。或者有的人就想进去后就有了捞钱的

资格。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向往稳定生活的

人。

2013 年 11 月 24 日,又一年的“国考”

落幕了。赵光华对向往公务员的大学生提

问:“向往公务员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

了吗?公务员考试,你要淘汰若干人进入

体制,体制内的竞争也是更为激烈。捞钱

你要冒巨大风险,巨大的工作压力会把你

想稳定的想法击溃。这一切,你真的准备

好了吗?”

“奇葩”公务员

记者 / 王婷婷

42

Page 46: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左腿呈直角踩地,右膝弯曲跪

下,著名娱乐主持人杜海涛以半跪

的方式给自己的“超级偶像”——

韩 国 歌 手 G-Dragon 奉 上 奖 杯, 完

成了颁奖仪式。

这是 2013 年 11 月 20 日出现在

某颁奖节目上的一幕。该幕在网络

上曝光后,迅速引起 700 万网友发

起对杜海涛“丢弃中国人尊严”的

声讨。杜海涛的个人贴吧、微博、

Instagram 留 言 板 下 写 满 了 网 友 们

如“这是在认韩国人作亲爹吗”“真

是脑残粉啊”之类的怒斥与责骂。

这场狂欢般的全民讨伐持续了数

天, 其 间, 杜 海 涛 于 26 日 在 微 博 上

发出致歉声明,对自己的不当行为作

出深刻检讨,并表示会加以改正。在

力辩此次事件的孰是孰非时,我们也

不难发现,这场疯狂的舆论谴责已演

变成令人叹息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已成“常态”

杜海涛不是第一个受害者。

2007 年 12 月 29 日,北京一名名

为姜岩的女白领跳楼身亡。自杀前她

公开了自己的个人博客,其中控诉了

自己丈夫与第三者的婚外情行为。博

客引起网友震怒,很快,网络上对姜

岩的丈夫王先生谩骂声一片,部分失

去理智的网友甚至“人肉搜索”出了

王先生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工作

单位等私人信息,并公之于众。

网络上的暴力很快延伸到现实中,

王先生的生活受到严重侵扰,周边舆论

让他精神几乎崩溃。逼不得已,王先生

最后终于对泄露自己个人资料的网站媒

体进行起诉。这成为了“中国网络暴力

第一案”,幸运的是,它取得胜诉。

这仅仅只是沧海一粟。网络暴力可

大可小,它可能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

个或数个陌生人对另一个人语言上的人

身攻击,也有可能是引起全民关注的大

众舆论讨伐,后者则更可能涉及到“人

肉搜索”,此类举动可能会使网络暴力

转换到现实生活中。

在互联网已得到极大普及的今天,

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广州市曾联合香港、澳门发布《穗

港澳青少年网络欺凌调查报告》(“网

络欺凌”又称“网络暴力”),报告指

出,六成穗港澳青少年曾遭受网络欺凌,

约有八成青少年认为网络欺凌会构成犯

罪。

接受调查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

平均为 161 分钟,大部分为学生,他

们表示:网络上的辱骂现象已成常态,

非常普遍。

而言语上的辱骂,是此次关于网

络暴力的调查中最为基本的一项。

暴力的施行者:“网络暴民”

网络暴力的施行者,被公众称为

“网络暴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

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针对网络暴民的

定义,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

示,“主观上有恶意干涉、制裁别人

的倾向”、“出口成‘脏’”、“不

经当事人允许就擅自公开其隐私”等

语句都成为大众较为认可的对网络暴

民的定义。

悄然滋生的“网络暴力” 记者 / 杜锦瑞

43

Page 47: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研究者们从 CNNIC(中国互联网

络信息中心)的相关统计数据对网络

暴民的成分进行了推测,得出这样的

结论:(1)年龄结构偏低,行为易过激。

(2)休闲时间多,有充分的上网保障。

(3)收入低,对社会认同感较低。(4)

文化程度偏低,自我道德制约能力差。

这样一类人群,尽管他们有许多的共

同特征,其目的却各不相同。一部分

人群具有闲散、自发的特点,他们的

目的相对来说更加单纯,网友“刀起

刀落”这样说道:“其实也就是无聊,

看谁不顺眼就去爆他的吧呗。看到大

家都在起哄,我也就是上去凑个热闹,

实际上往认真了讲,他还能跟我有多

大仇啊。我们不过就是随大流,觉得

好玩儿罢了。”

另一部分人却是因为和自身利益

挂上了钩,其中典型便是“网络水军”。

网络水军,本身是指受雇于网络公关

公司,为他人发帖注水造势的网罗人

员。雇一批网络水军,则意味着雇主

极有可能影响舆论方向。当雇主企图

利用网络水军来使舆论矛头指向某一

人物或机关时,网络水军便变成了网

络暴民。如去年 4 月,明星甄子丹和

赵文卓之间的微博“骂战”,曾被曝

双方都雇有“网络水军”,舆论风向

一时不定,真相难以面世,最终愈演

愈烈的闹剧让演员舒淇无辜遭受网络

暴力。与利益沾边,这使得以网络水

军为代表的逐利性网络暴民,面临着

更加严峻的道德拷问。

无论是哪种网络暴民,他们对社

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是不可估计的。这

种伤害不仅仅针对当事人,更多的是

事件的真相,它往往会因为暴民们的

疯狂攻击而无力发声。待事件的热度

终于降温后,舆论所讨伐的是否是真

相,真相的曝光是否会挫伤民众的善

心,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聚集网民较多的社交网站很容易

成为网络暴力的案发地,而这些网站

的用户中也较容易产生“网络暴民”。

如微博,一条条充满恶意的热门话题

的背后,站着无数名将它“刷”上热

门榜单的网友。这些网友可能无心也

可能有意,但当这类话题上了热门榜

单时,他们已经成为了对话题所涉及

的 个 人 或 单 位 施 加 暴 力 的“ 网 络 暴

民”。例如,近年流行的“XXX 滚出

XXX”热门话题格式让不少网站管理

人员头痛,因为,这样带有恶意的话

题往往意味着一场与法律线擦边的网

络暴力正在进行。

网络整治任重而道远

网络暴力不仅仅是我国的现象,

更是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通病,其他各

国的网络暴力事件并不少见,而各国

应对方法各有不同。

韩国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方面

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开放发达的网络

也滋生了许多问题,网络暴力是其中

最 为 典 型 的 一 种。 韩 国 政 府 于 2002

年首提网络实名制问题,但由于种种

原因一直搁置不决。2005 年,韩国爆

发了数例社会影响恶劣的网络暴力事

故,最终引发韩国官方和民间进行了

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网络暴力的社会

大讨论。最终,韩国政府决定正式推

行网络实名制,并发布和修改《促进

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

法》等为此提供法律依据,期望借此

改善网络环境。

网络实名制的成效显著。韩国信

息 通 讯 部 在 此 后 的 调 查 中 发 现, 各

大网站中的谩骂、恶意“人肉搜索”

和 曝 光 他 人 隐 私 等 不 文 明 情 况 减 少

了至少一半以上。

在日本,民众们普遍憎恶网络暴

力 行 为, 将 鼓 吹 网 络 暴 力 言 论 视 为

“ 网 络 犯 罪 预 告 言 论 ”。 日 本 政 府

高 度 重 视 对“ 网 络 犯 罪 预 告 ” 的 监

控 和 惩 戒 制 度, 日 本 警 视 厅 甚 至 专

门 委 托 软 件 公 司 开 发 了 能 自 动 收 集

“网络犯罪预告”言论的软件。此外,

日 本 在 相 关 的 行 业 自 律 体 系 方 面 显

然 也 比 其 他 各 国 更 为 完 善, 针 对 性

更强,例如《Internet 网络事业者伦

理 准 则 》, 强 调 行 业 自 律 与 法 治 相

结 合, 使 网 络 经 营 者 的 自 律 成 为 解

决网络问题的重要渠道。

我国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尚

未 成 较 为 系 统 的 体 系, 相 关 法 制 建

设 略 显 幼 稚。 中 国 政 法 大 学 民 商 法

学 院 教 授 胡 安 潮 说:“ 网 络 暴 力 不

是 一 个 法 律 概 念, 我 国 法 律 暂 时 还

没 有 明 确 的 规 定, 有 关 这 方 面 的 法

律 法 规 大 多 归 类 在 侵 权 责 任 法 及 其

他类型法律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

丹 介 绍, 目 前 我 国 颁 布 实 施 的 互 联

网 管 理 办 法 以 政 府 法 规 居 多, 且 许

多 落 后 于 网 络 实 践, 网 络 的 虚 拟 性

也 使 得 对 网 络 发 言 者 及 违 法 网 站 的

追 查 成 本 很 高, 这 直 接 导 致 一 些 管

理法规难以严格执行。

除此之外,网络暴民们的素质原

因 和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的 滞 后

也 是 整 治 网 络 暴 力 道 路 上 的 障 碍。

专 家 们 认 为, 防 治 网 络 暴 力 必 须 疏

堵结合、综合防治。

44

Page 48: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Vientiane 万象

近日,江苏省吴江法院

接收了一桩离婚案。案中的

夫妻结婚还不到一年,而且

前不久他们才有了孩子。原

本应该很幸福的家庭却因孩

子的姓氏问题发生了纠纷,

最终走上了破碎的道路。尽

管法律上规定孩子可以随父

姓也可以随母姓,但不同的

人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关

于孩子的姓氏问题,你怎么

看呢?

网友“@ 牡丹江”:孩子随我

姓,因为我是男的 , 孩子随父姓是

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网 友“@qshqw-001”: 孩 子 随

父姓是传统!如果你认为随父姓是

一种偏执的话,你让孩子随母姓难

道不是一种偏执?这个问题本身就

没有意义,两口子商量来就行!女

人生孩子是很苦很累,有抱怨这无

可厚非,但这是由生理决定的,自

然界就是这样的,没法改变,要怪

就只能怪你父母把你生成女的了。

还有,名字做为孩子的标识,随父

姓能体现出来。

网友“@ 鸦片就馒头”:我生

宝宝时也想让宝宝跟自己姓,可老

网友“神”论:孩子随谁姓?

记者 / 赵一菲

公说了,要是跟俺姓他就不认这孩子。唉,

绝对是极品男人。

网友“@V 关注”:孩子一般都是随

父姓的,但如果生两个孩子,就可以一个

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了。

网友“@ 隐身已成习惯”:既然孩子

是双方的,那么双方都有权利让孩子随自

己姓。为了不起冲突,把父母的姓都放在

孩子名字里是最好的办法了。我原来有个

同学叫“李杨”,就是因为爸爸姓李,妈

妈姓杨。

网友“@67feiei”:孩子随谁姓最好呢?

这个很简单,给宝宝起两个名字,一个跟

父姓,另一个跟母姓就好了。例如:大名

随父,小名随母,在外叫大名,在加叫小

名,不就行了么?

浙 江 金 融 学 院 的 严

晓 霞 同 学: 我 觉 得 孩 子

随 父 姓 太 不 公 平 了, 明

明 是 母 亲 怀 胎 十 月 把 我

们 生 下 来 的。 为 了 确 保

公 平, 我 希 望 孩 子 的 姓

氏 通 过 父 母 双 方 抽 签 决

定。 抽 到 哪 个 就 随 哪 个

姓,一切听天意呗。

网友“@ziwan”:

想 孩 子 随 自 己 姓, 那

就 找 个 姓 氏 相 同 的 结 婚

呗。

网友“@ 琉璃”:我觉得孩子姓什

么 都 无 所 谓, 重 要 的 是 好 听、 帅 气。

现在 90 后的父母给自己孩子起名字看

重 的 是“ 外 貌 ”、“ 内 涵 ”, 只 要 名

字好听,姓什么都无所谓。

网友“@ 馨子妈”:孩子随谁姓都

无所谓 , 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 , 我是孩

子的母亲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

网友“@ 阳光下的猩猩”:谁的工

资多就随谁姓。

网友“@ 无所谓”:只要孩子是我

的,随谁姓都没关系。

网友“@hosiliba”: 你们汉人讲究

真 多, 我 邻 居 母 亲 叫 阿 拉 腾 依 兰, 儿

子叫阿拉腾满达,没你们那么多讲究。

45

Page 49: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Special column 专栏

46

叔本华哲学

特约撰稿 /宋祖礼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之间就是人生的穷极要

素。”人生的本质便是欲求,欲求不满我们便痛苦,而满足之后我们便收获无聊。

叔本华以另一种视角审视人类

的本质及生命。

在他眼中人类没有真正的幸福

与快乐,而这些所谓的“幸福”、

“快乐”不仅是我们幻觉的产物而

且是消极有害的,因为它们的后续

即是无聊、困乏。相比较于欲求未

满的苦苦追求,所谓满足之后的困

乏实是无意义乃至危险的,因为穷

极无聊便会无事生非。人们需要一

些生活的“调剂”来中和之前苦苦

追寻以延长的岁月。而这种“调剂”

在叔本华眼中便是光阴的蹉跎与浪

费。由于“物自体”本性的不同,

人们选择“浪费”岁月的方式也不

同。

这里叔本华解释了社交产生的

基础——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方式来

将排解生命的寂寞空虚。在这一过

程中外在富有者为弥补心灵的先天

不足便选择以金钱来充实内在的欲

壑难填。于是出现奢侈浪费,出现

纵欲无度,而在叔本华看来奢侈浪

费往往导致社会动乱的产生。出于

无聊之恶劣后果的考虑,叔本华认

为任何所谓幸福快乐都是消极的,

它们是痛苦的否定,它们的本义是

否定的。与此相对应,他认为只有

痛苦才是肯定的、绝对的、积

极的——痛苦是世间万物的本质。万物

因其思维能力之高低其感受痛苦的能力

各不相同,人类作为万物中思想能力的

最强者,其感受到的痛苦也在万物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也相应地由于思辨能力的

高超乃至天才而感受更大更多的痛苦。

又因为“即使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痛苦,

我们便靠近厌倦;若远离了厌倦,我们

便又会靠近痛苦。“所以叔本华认为人

类本应常驻于痛苦的渊薮鞭挞意志的无

底欲求,平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有人指责叔本华哲学消极厌世,这

实是莫须有的荼毒。叔本华绝不是悲观

主义的卫道士,他的哲学以别样的视角

揭示人类的本质。哲学向来如明灯,于

各个不同的角度照亮人生的旅途,而当

彳亍于路口的我们看清了前方之后该如

何抉择,是“备好马鞍”后上马奔驰还

是驻足歇脚从此不前,无论对人生做何

解那都是个人的相对圆满而与其路上的

明灯之位置无关。

于我而言,以人生为痛苦的集结倒

不失为另一种无畏。不经历痛苦的思索,

我们便得不到生活的真谛。同样,无论

何种追求,不经历痛苦的跋涉都不可能

得到圆满。当我们以万物为蓝本经验出

人生的痛苦本质,同时我们对生命仍有

着火一般的热情,我们为达到自己的目

标有着历经万险万死不辞的决心,

我们将无所畏惧。也只有于痛苦中历练出来

的目标方可是最富人类价值的目标,贪图享

乐者是不会从痛苦中悟出人生真谛且为之奋

斗不止的。并且,以痛苦为起点的追逐者必

当于前路中荆棘遍地的未知现实无所迟疑。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太多的踌躇不前耽误了

生活的脚步,令多少岁月蹉跎于彷徨无助。

滞留是行者的悲歌,也是人生的荒芜。一个

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前行者必当拥有最瑰丽

繁华的人生。

痛苦的本质应该是富丽的,久经痛苦磨

折的心脏应当是宛如止水泰然自若的。人

生最难收获的便是平静,愿以痛苦为原料

者当会获得永不枯竭之动力与永不止息之

生命。而人生恰如深不见底的空井,如我

者竭力付出痛苦的呼吸,也许永远看不到

深井的充实,但其中富足滋味唯有无畏付

出者方可自查。

叔本华另一重要理论基础便是人生的永

世不灭——作为生命本质的“物自体”永

远与世同在,不生不灭。如此,死亡便不

再是生命的完结,即便死神即刻降临也不

能宣布“我”的消逝。相对于对人生痛苦

本质的辩证思索,叔本华物自体的不灭论

当是最为世俗所不能接受的,这个论点与

佛家所谓“轮回”说相近似,但无有其循

环报应之理。作为生命本质的“物自体”

于世界同在,又因其为意志的存在,即生

命的本质是意志,其理论又近乎唯心论。

但我们不可因其“近乎”荒谬而言其无理。

生命即在于无尽的思索,生命最迷人之处

即在于它的未知,当我们仍知其了了之时,

若此思辨给我们以生活的启迪,则其便未

有“欺世盗名”之嫌。

Page 50: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Special column 专栏

48

真实之中的荒诞戏剧——森田芳光《家族游戏》

80 年 代 初 期 的 日 本 影 坛 暗 潮 涌

动,曾经叱咤风云的“黄金时代”的

电影巨匠多数已进入了个人创作生涯

的 末 期, 而 在 70 年 代 风 光 无 限 的 新

浪潮运动此刻也是疲态尽显,这样的

环境下,80 年代前几年日本电影业观

影人数跌至了历史的冰点,时代呼唤

更具时代感和责任感的电影创作者出

现。当然,日本电影业深厚的底蕴还

是让一批有才华、有理想的年轻导演

很快崭露头角,开创了日本电影的新

纪元,森田芳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

表人物之一。

纵观森田芳光的电影创作生涯,

从 80 年 代 成 名 开 始, 其 拍 片 数 量 并

不多,但质量均达到了很高水准。在

森田迈入电影业的年代,旧时的大制

片厂体制已然衰弱,森田敏锐地抓住

了 一 手 推 动 日 本 新 浪 潮 运 动 的 ATG

的一个“一千万日元”计划,以极低

的 预 算 拍 出 了 他 的 成 名 作《 家 族 游

戏》。之后,森田芳光虽然遭遇到作

品“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遇,他却

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延长自己的创作

生涯。因此,森田的作品总是很难发

现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他总是在不

断调整个人视野,在瞬息万变的日本

影坛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域。森田

的作品先锋,但又保留了日本电影的

一贯特色,正是带着这种创作理念,

森田成为日本电影史上一个标志性的

拓荒性质的角色。

作为森田个人电影生涯的起点,

也 是 高 峰 之 作 的 拍 摄 于 1983 年 的 电

影《家族游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

的创作风格。

在影片开头的第一个镜头,观众

就能发现这绝对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

影。伴随着画外音“家中都是吃饭的

声音,听起来非常不舒服”,画面中

出现了一个长方形餐桌,接着字幕开

始介绍电影中的主人公(一个家庭的

四位成员:父亲、母亲、大儿子和小

儿子)交叉剪辑每个人在早上的状态,

背景中出现了母亲泡咖啡的声音,父

亲 吸 蛋 黄 的 声 音 和 儿 子 吃 米 饭 的 声

音,电影片名横向出现。这个开场非

常地“新浪潮”,让人联想到戈达尔

的电影开场。也是从影片的第一个镜

头开始,森田芳光就将观众带到了他

精心营造的戏剧形式中。横向的餐桌

设计,多以摄影机横向移动的镜头语

言,观众总是直面剧中人物,演员表

演戏谑中带着夸张,宛如正在表演给

台下的观众欣赏。以往隐藏在银幕后

面的观众,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了,舞

台的设计让观众直接将自己与剧中人

物并置,形成一种反照效果,舞台成

为了反照的镜像,观众的逃避成为了

徒劳,不得不和这个家庭一起经历一

场古怪的游戏。而这场游戏的操纵者

则是一位普通的家庭教师。

松田优作饰演的家庭教师第一次

亮相就是站在渡轮船头渡河而来,让

人联想到《圣经》中踏水而来的耶稣,

特约撰稿 / 郭序

Page 51: 30期龙新周刊确定版

Special column 专栏

49

更有意思的是家庭教师与一家人一起吃

饭的镜头很像达 ? 芬奇的名作《最后的

晚餐》的构图(布努埃尔的《维斯蒂安

娜》有类似镜头),而这位教师又恰恰

坐在了居中的位置上,不知这是否是森

田芳光有意为之,不过这位家庭教师的

到来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却是不争的事

实。“外人入侵”的模式在当今日本电

影中屡见不鲜,如前些年黑泽清的作品

《东京奏鸣曲》。 但在 80 年代初期,

传统日本家庭剧的影响力还在,家庭成

员之间的交流还比不上他们与一个外人

的交流多,这无疑让熟悉以小津安二郎

为代表的传统日本家庭剧的观众感到疑

惑。而森田在剧情上有意突破传统的同

时,又以小津式的低机位和大俯拍机位

相互交叉的方式对传统进行了又一次的

颠覆。在传统日本家庭剧中家族成员之

间的互动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直接力量,

不 管 这 种 互 动 是 互 相 伤 害 还 是 彼 此 关

爱,都是源自人物之间的亲情牵绊,在

《家族游戏》中, 家族成员之间彼此

冷漠,他们都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母

亲如机械人般过着每一天的生活;父亲

只顾面子,相信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

长子沉迷于天文望远镜,而次子则是过

山车模型迷。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语气

往往都是责骂式的。与之相反,他们在

与家庭教师的交流中却往往表现出极其

亲密的举动:父亲的手与家庭教师握在

了一起;小儿子见到家庭教师都是一副

温柔害羞的表情;母亲因为家庭教师的

到来特意化了妆;大儿子回家第一句话

就是问家庭教师有没有来。作为影片的

关键人物的家庭教师成为了一家人的

“耶稣”,他享有主人般的地位,左

右家庭的重大决策(小儿子是去读预

备学校还是技术学校),而家庭教师

成为中心的现实也折射出父母家庭职

责的缺失,父亲总是忙于工作,母亲

总是执着于制造手工艺品,要去学校

见老师,也是让家庭教师代替。家庭

教师的出现让父亲精心经营的家庭四

分五裂。踏入经济高速发展起飞期的

日本社会,每个日本男人都为了改善

家庭环境而拼命工作,在餐桌上的食

物越摆越丰盛的时候,家族成员之间

的情感却出现了空洞。家庭教师这个

年轻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新

人类”出现在家庭中不是如帕索里尼

《定理》那般表现家庭成员的欲望与

道德的虚伪,而是象征着新时期价值

观的强势介入。在戏剧之外,我们并

没有看到关于家庭教师的其他过多镜

头( 除 了 两次他与女人的嬉闹)。家

庭教师随手拿着的植物图鉴更是让人不

知所以(不过松田优作拿着图鉴的镜头

非常像他在《野兽之死》中冷酷杀手的

经典造型),他帮助小儿子成绩得到提

升的同时也解决了一直困扰小儿子的被

同学欺负的问题。最后,小儿子在被家

庭教师打耳光之后也开始反抗是否说明

他由懦弱变得更加坚强了?

《家族游戏》最让人着迷的地方除

了“外人入侵”模式的运用外,就是那

些频繁留白的小细节了。家庭教师的植

物图鉴、大儿子上课时画的画以及小儿

子不停写的“夕阳”等等,这些细节也

许真如森田芳光所说,都是他个人口味

或是灵感迸发?对于日本电影,《家族

游戏》在对真实的改造上已经相当大胆

了,其所传达出的批判(或者是讽刺)

意味也更加明显。父亲作为所有主要人

物中塑造力度最弱的一个,本身就与过

往强调“父权中心”的日本文化南辕北

辙。一个外来者取代了父亲的地位又似

乎暗示了日本战后被占领的压抑心态。

小儿子的软弱也是日本年轻人普遍的性

格特征。母亲的形象也值得注意,她只

关心家庭成员的日常起居,对丈夫言听

计从,对待邻居(另一个“闯入者”)

口是心非,表面热情,在儿子回来后又

变得冷漠。而大儿子暗恋一位店主的女

儿却不敢表白,因为小儿子与家庭教师

的亲密关系而感到嫉妒,想要摆脱一直

以来的“好好学生”形象。所有这些人

物性格都被森田芳光有意地作了影射。

荒诞讽刺大爆发当属那场祝捷会

上的“食物大战”,每个人都成为被攻

击的对象,“最后的晚餐”乱了套,人

物出现(消失)在镜头前,每个人的位

置都在不停变换,如此形式化的镜头语

言也是森田芳光个人创作生涯中的神来

之笔。

《家族游戏》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

它让荒诞在真实之中孕育,让真实在荒

诞之中彰显,这是一部真实之中的荒诞

戏剧,如果你还觉得这不过如此的话,

那么请看那个难以置信的结尾:窗外传

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屋内两个儿子睡

熟了,母亲关上了窗户,也趴在桌子上

酣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