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參賽者姓名:李以敏 學校名稱: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 關鍵字詞:教學主題:歌曲教學、聽唱讀寫、導向式學習 創意方式:自製歌本、聽力訓練、開口表達 創意成效:學習興趣、開口說唱、創新教學 ---------------------------------------------------------------------- 壹、 背景說明 進入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們的最初感受,就是所有學科的困難度都有明 顯增加。由於大腦發育的變化,青少年比兒童更強烈地會感受到面臨困難所帶來的 焦慮與恐懼。孩子們在英語課堂上因為學習難度增加而容易受挫,他們不再熱衷於 中、低年級時候喜歡的吟唱兒歌韻文,也想逃避因犯錯引發同儕之間訕笑的尷尬, 而不願在眾目睽睽之下張口練習英文,所以讓學生樂於開口表達,成了授課教師最 大的挑戰。 教師希望用英語歌曲來引導孩子在班上和同學一起開口大聲唱,用唱歌袪除 「說」的尷尬。學生在歌唱中校正了發音,訓練了聽力,擴充了英文單字量,加廣 了常用語彙,自製的歌本也成了閱讀的資源。教師也將英語歌詞轉換成寫作素材, 學生自己抄下歌詞,並且回答教學者的四或五個提問,若是將問題拿掉,學生的回 答就成了一篇小小的心得,讓學生在進入國中之前有練習寫短文的機會。身為第一 線的授課老師,替學生設計出一套隨手可取得且隨處可執行的英語學習模式,在快 樂感性的氣氛中,讓孩子強化了英語的核心素養聽、說、讀、寫四大基本能力。教 以任教的三個高年級班級為施作對象,用舊瓶裝新酒的方式來引發學生開口和學 習的動機,「乘著歌聲的翅膀」的教學方案,就如此飛入學習現場。 貳、 教學目標 本方案的目的是透過教師挑選的曲目以及教學設計,讓學生不論英語程度的高 下,各個都有開口練習英語的機會。教師設計用學生的視覺、聽覺、思考、表達、 討論及分享等的學習活動,或將學生過去的先備經驗擴散,或與當下課室裡的知識 和情境一起統整,經由一首首的歌曲,逐步將歌詞內容與學生的課程學習與生活聯 結,無論是高階的多音節單字與經典的語彙,或是常見單字和生活上的常用語,都 能讓學生像信手捻來的順口溜一樣,流利自然的表達。教學者提供學生友善無壓力 但樂趣橫生的環境,在課室帶頭和學生一起歌唱,啟發學生產生強烈開口的動機。 教學者並設計寫作活動,引導學生達到高層次的學習經驗,在未經能力分班的課室 中,透過孩子天生愛唱歌的本性,寓教於樂,讓每位學童都保持語文學習的動力, 在英語能力養成的同時,也能在學唱英文歌曲過程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培養出 一群乘著歌聲翅膀飛翔的小小歌唱家。本方案結合之教學指標與能力目標如圖一、 表一: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1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參賽者姓名:李以敏

學校名稱: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

關鍵字詞:教學主題:歌曲教學、聽唱讀寫、導向式學習

創意方式:自製歌本、聽力訓練、開口表達

創意成效:學習興趣、開口說唱、創新教學

----------------------------------------------------------------------

壹、 背景說明

進入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們的最初感受,就是所有學科的困難度都有明

顯增加。由於大腦發育的變化,青少年比兒童更強烈地會感受到面臨困難所帶來的

焦慮與恐懼。孩子們在英語課堂上因為學習難度增加而容易受挫,他們不再熱衷於

中、低年級時候喜歡的吟唱兒歌韻文,也想逃避因犯錯引發同儕之間訕笑的尷尬,

而不願在眾目睽睽之下張口練習英文,所以讓學生樂於開口表達,成了授課教師最

大的挑戰。

教師希望用英語歌曲來引導孩子在班上和同學一起開口大聲唱,用唱歌袪除

「說」的尷尬。學生在歌唱中校正了發音,訓練了聽力,擴充了英文單字量,加廣

了常用語彙,自製的歌本也成了閱讀的資源。教師也將英語歌詞轉換成寫作素材,

學生自己抄下歌詞,並且回答教學者的四或五個提問,若是將問題拿掉,學生的回

答就成了一篇小小的心得,讓學生在進入國中之前有練習寫短文的機會。身為第一

線的授課老師,替學生設計出一套隨手可取得且隨處可執行的英語學習模式,在快

樂感性的氣氛中,讓孩子強化了英語的核心素養聽、說、讀、寫四大基本能力。教

師以任教的三個高年級班級為施作對象,用舊瓶裝新酒的方式來引發學生開口和學

習的動機,「乘著歌聲的翅膀」的教學方案,就如此飛入學習現場。

貳、 教學目標

本方案的目的是透過教師挑選的曲目以及教學設計,讓學生不論英語程度的高

下,各個都有開口練習英語的機會。教師設計用學生的視覺、聽覺、思考、表達、

討論及分享等的學習活動,或將學生過去的先備經驗擴散,或與當下課室裡的知識

和情境一起統整,經由一首首的歌曲,逐步將歌詞內容與學生的課程學習與生活聯

結,無論是高階的多音節單字與經典的語彙,或是常見單字和生活上的常用語,都

能讓學生像信手捻來的順口溜一樣,流利自然的表達。教學者提供學生友善無壓力

但樂趣橫生的環境,在課室帶頭和學生一起歌唱,啟發學生產生強烈開口的動機。

教學者並設計寫作活動,引導學生達到高層次的學習經驗,在未經能力分班的課室

中,透過孩子天生愛唱歌的本性,寓教於樂,讓每位學童都保持語文學習的動力,

在英語能力養成的同時,也能在學唱英文歌曲過程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培養出

一群乘著歌聲翅膀飛翔的小小歌唱家。本方案結合之教學指標與能力目標如圖一、

表一:

Page 2: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2

圖一 方案目標圖

表一 能力目標及教學指標一覽表

聽說讀寫

綜合應用

能力指標

1-1-3 能聽辨課堂中所習得的詞彙。

1-1-4 能聽辨句子的語調。

1-1-6 能聽辨句子的節奏。

1-1-10 能聽懂簡易歌謠和韻文的主要內容。

2-1-2 能唸出英語的語音。

2-1-10 能朗讀和吟唱歌謠韻文。

3-1-4 能辨識歌謠、韻文、故事中的常用字詞。

4-2-3 能寫簡單的賀卡、書信(含電子郵件)等

4-2-5 能依提示書寫簡短的段落。

5-1-6 能運用字母拼讀法(phonics)。

教學目標

能透過歌曲跟唱,聽出單字正確的發音與節拍。

能透過唸讀歌詞,練習發音語調和節奏

能透過短文寫作練習,加強書寫能力。

能透過抄寫歌詞,熟記好字好句並能活用於生活中。

能透過字母拼讀法,學唱其他語文歌曲。

學習英語的

興趣與方法

能力指標

6-1-1 樂於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

6-1-2 樂於回答老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6-1-3 對於老師的說明與演示,能集中注意力。

6-1-12 樂於參與有助提升英語能力的活動。

6-1-13 能認真完成教師交待的作業。

6-1-15 主動查閱字典。

6-1-16 會在生活中或媒體上注意到學過的英語。

教學目標 能在學習英語歌曲的過程中,練習邊聽邊寫、換行斷句、字跡工整、注意間隔行

句、善用紅筆或螢光筆做重點提示等等的基本書寫技巧。

英語

歌曲

Page 3: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3

能學習觀摩和欣賞他人的作業,主動查詢字典釐清單字解釋,並自我要求精進。

能力指標 7-1-3 能瞭解基本的國際社會禮儀規範。

7-1-4 能認識外國風土民情。

教學目標 能樂於從歌舞劇中了解外國的風土民情或生活習慣。

能使用拼讀技巧,拼出非英語系國家的歌曲並學唱。

叁、創新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本方案的設計是教師以有系統的規劃學習步驟,利用網路中唾手可得的免費資

源,善用課堂上零碎時間,以同儕共同學習的力量,用簡單的唱歌活動來激勵學生

開口練習英文。過程中除做到「說」,還練習到「聽、讀、寫」,落實了英語核心

素養能力的培育,且能兼顧到學生興趣和語言的運用,孩子一旦學會了英語歌曲,

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可以清唱或伴隨音樂,獨白或是齊聲歡唱,不但消除了

差異化的標籤,也因反覆的練習而深化了學習的效果。本方案與一般歌曲教學方式

之設計理念比較請見圖示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

本方案之教學方式: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學生在語言學習時需要的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的訓練。每一首歌曲學會後,學生

將自己抄寫並標有重點的歌詞、有字數計算的記錄、個人回饋意見等的資料卡裝訂

成冊,在課餘時間做美工彙編,學期結束前公開作品彼此欣賞評比。或許在看到自

己的英語歌本逐漸加厚,更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人人對

於誰是新生小歌手的期末歌唱大賽活動都全力以赴!本方案之教學設計透過下列幾

項策略,以利於教學順利進行:

(一)選曲策略

教師擁有選曲的主導權,避開時下一些流行音樂,以免歌詞中的情境或是夾帶

不雅文字,甚至是音響上的粗鄙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選擇的曲目是經過時間

洗禮的音樂劇(Musical)選曲及經典老歌為主,一種語言就負載一種文化,讓學生浸

淫在典雅的文字及優美的旋律及配樂中,不知不覺提升學生的語言及文化素養,也

唱歌曲

學英文

教師

當引導

家庭

做推手

學生

聽說讀寫

教師教,學生唱。

Page 4: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4

容易引起家長的共鳴,成為教師教學上無形的助力。

(二)聽的策略

聽力是學習語言的第一關鍵,但是許多學生在離開課室後缺乏提高英語聽力的

環境與學習動機。教師利用唱歌學英文的方案設計,替學生做有計畫的聽力學習活

動。除了教學生會唱,更要教學生會聽;不但要聽歌詞、聽發音,還要聽節奏、聽

拍子、聽配樂、聽感情,讓學生在唱歌的同時,發展了對音、樂、語音、節拍和聲

調的敏感度。

(三)唸/讀/唱的策略

學生在教師解釋過歌詞的意思後,先跟著音樂的節奏唸歌詞,這個過程除了讓

學生對英語字彙的發音,語調與節奏的契合等有所認知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何時

該「呼吸換氣」,這一點對於日後訓練學生在唸較長的句子時很有幫助。學生能依

照音樂的節奏唸出歌詞後才開始正式跟唱,如此能夠讓學生較快琅琅上口。

(四)寫的策略

1.教師利用實物投影機示範抄寫歌詞以及回答問題所須遵循的細節,如記錄

該首歌總共練習到多少單字,用註記標出新字,色筆畫下好句子,練習用完整句子

作答等等,讓學生清楚知道所有書寫的規準。

2.教師利用部落格提供寫的資源,學生可在週末有較長時間完成作業。

3.為顧及學生學習的差異化現象,避免讓低成就的學生在還未開始就放棄,對

於老師提問的答題不限定用中文或是英文,教師也提供範本供學生參考,鼓勵學生

摹寫或仿作,以免學生因英語能力不足而退縮。

4. 教師也提醒學生若將問題拿掉,學生們回答的內容其實就是一篇有個人色

彩的中/英語短文,激勵學生可利用此機會練習英語短文寫作。

(五)展演策略

教師將學生唱的 It’s gonna be Okay錄製成影片傳送給原作者 Piano Guys,讓學

生對曲中的勵志歌詞更有感受,一致認同此曲是他們最喜愛的。學生還透過網路傳

送這首曲子給八八風災嚴重受損的台東縣大鳥國小六年級甲班學生,鼓勵他們永不

放棄,大鳥國小學生也以一首排灣族的歌曲回禮,雙方小朋友透過歌曲交流。期末

也邀請家長一起來參加卡拉 OK 大賽,親師生歡樂共一堂。

(六)評量策略

學生在學期末將歌曲資料卡集結成冊,每位學生都擁有一本個人彩濃厚的英

語歌本。學生選出最喜歡唱的五首歌,敘明喜歡的理由並與同組學生分享。教學者

也請同學互評歌集,學生將同學用便利貼留下的讚美,貼至自己歌本的首頁上,三

個班級中並有「新生好聲音」歌手的票選活動,在期末歌唱大賽上給予獎勵。

三、創新教學流程:本方案之教學流程見圖三。

唱歌

學英語 課堂引導

聽力練習

家庭作業

鷹架協助

反覆練習

裝訂編輯

評比回饋

展演分享

Page 5: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5

本方案教學的內容除音樂劇選曲、雋永老歌之外,還有配合教科書中單字或是

文法的曲子,讓學生經由唱歌將知識深深印在腦海中。教師把歌曲加上聽力學習

單分門別類放在電腦檔案中以供隨時取用。教師根據課程所需,教新歌曲時先簡

單介紹歌曲背景,之後從語言學習的第一關鍵「聽」開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

將聽到的歌詞盡可能寫下,再跟著音樂影片和節奏「唸」歌詞,歌詞中較困難的

字句教師會特別說明,待學生能掌握發音和節奏後,再一起跟著音樂齊唱,回到

家中利用教師部落格上的資料抄下整首歌詞,反覆地聽並且練唱,最後還要回答

教師的數個提問,完成聽、說、讀、寫四個步驟。再進到教室後繳交書寫作業,

教師並善用零碎時間讓學生反覆練唱,並且提示發音及重點。學生要聽歌曲還要

聽配樂、聽感情,有時更要配合學習內容改編歌詞。在放長假教育指導單位多不

鼓勵出書寫作業,學生仍是可以唱英文歌曲,讓英語的學習活動隨時、隨處都可

以進行。學期終了會將歌曲的作業集結成冊,成為孩子的「歌唱紀念冊」,並且讓

同學之間互相觀摩評比,而在學期末也舉辦 「新生好聲音,卡拉我 OK」的挑戰活

動,並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和孩子 一起歡唱。

四、教學應注意事項:

英語學習的核心素養要靠日積月累的培養,授課教師用有效教學策略和有系統

的施行步驟,從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一點點累積起來成就與興趣,就會成為

孩子往後對於英語學習的動力。本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時有一些該注意

的事項:

(一)班級經營管理

愛唱歌的老師時時因課程或生活情境配合,大唱各種英文歌曲,學生覺得好玩

有趣也跟著學唱,逐漸地,唱歌就成了課室中師生都喜歡的活動。在學校日向家長

報告教學大綱,唱歌學英文的活動勾起家長年輕時的回憶,許多老歌也引起家長的

共鳴,利用歌曲學習英文自然得到支持,成為引發學生開口練習的重要活動。

(二)速度音域調整

有些歌曲的音域過低或過高,不適合小學生唱,或是初學的歌曲難度較高速度

較快,學生若跟不上會有挫折,老師可以利用電腦音響的設定機制,適度的調整歌

曲的速度及音域的高低,俾使學生能愉悅地跟唱。

(三)自己抄寫歌詞

一般教學多將歌詞影印給學生,除了不夠環保外,學生對輕易到手的東西多半

不會珍惜,有鑑於此,教師規定學生必須自己抄下歌詞,寫過的字印象才會深刻。

而且研究顯示,學生練習工整書寫的附加效應是練習手眼的協調及眼睛的追視,不

但對於日後上國中抄筆記有很大的幫助外,亦能改善有讀寫障礙(Dyslexia)孩子的

學習困境。(New York Time, Tue. June 17th, 2014)

(四)活用零碎時間

上課前先唱歌,鼓勵了學生早一點進教室,除讓歌聲收了心,也能成為破冰的

好工具;學生在課間提不起精神,唱歌絕對是一劑強心針;下課前的歌唱也能讓學

生覺得意猶未盡帶著歡笑離開課室。

(五)善用網路資源

Page 6: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6

顧及學生學習的差異化,教師將歌詞、音樂影片連結、教師提問及摹寫範例皆

放在教師部落格上,學生利用週末依自己的速度和能力,完成聽、唱、讀、寫的家

庭作業。

(六)作業繳交提醒

選擇負責任的小老師,緊盯每一次該收的歌本作業,避免學生因為怠惰和挫折

未能及時修正,而逐漸輕忽此練習計畫。老師也常將學生歌本作業以實物投影機展

現,提醒激勵學生學習他人長處,強化學習意識,培養自學能力(Autonomy)。

(七)備好編輯所需

製作歌本時,教師先準備好活頁白色資料卡(抄寫歌詞)、彩色資料卡(書寫回

饋)、封面厚卡紙、金屬圈環等,讓學生每人自己裝訂整理。有一本自己專屬的歌

本所費不多,但是耐心地去經營,學生從薄薄數頁逐漸累積成冊,學習成就明擺在

眼前,能夠成為推動學生繼續學習的無形動力。

(八)導師全力支援

英語課一週只有 3節,上課時間有限,故需要與班導師密切合作,除了請導師

提醒學生確實填寫英語歌曲作業事項之外,也督導學習稍落後或是在家中無法使用

電腦上部落格看資料的學生,利用下課及午休時間做謄寫及美編。

(九)彙編評量回饋

歌本內頁作業集中管理。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替自己的歌本加上美工。在學期末

將學生的歌本集結,在課室內同學用便利貼互相評比,並且列入期末成績評分,也

拿到卡拉 OK 大會上供大家公開閱覽,成為學生一整學年最好的學習記錄與回憶。

肆、創新教學實施

一、教學步驟:

此方案強調的是教師以歌唱方式引導學生開口,並加強學習英語基本的聽說

讀寫能力,也產生出一份延伸課程可讀可唱的歌集。從一開始豎起耳朵,認真戮力

地反覆聽辨歌詞,之後跟唸歌詞一直到開心地大聲地歡樂歌唱,回家作業不再是侷

限在反覆枯燥的單字句型抄寫,而是可唱、可聽、可寫、可分享的練習活動。回到

課室,教師持續讓同學一起開口練習。每週的英語歌唱作業成了學生的最愛,三個

高年級班級學生,每一位都是校園小歌手。隨著時間,一首首的英語歌曲資料卡累

積成冊,再經過彙整編輯裝訂後,產生出與學習相關人手一本自己的英語歌曲集。

本方案之實作現場步驟見圖示四。

圖四-1 本方案之實作現場步驟

Page 7: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7

圖四-2 本方案之實作現場步驟

圖四-3 本方案之實作現場步驟

二、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果:

學生根據教師的課程設計一首首曲子跟著學唱,在歌唱之間消除開口說錯的

壓力不但唱得開心,孩子還學會了語音的辨識,校正了發音(如 Sing),練習了文法

(如 Lemon tree),嘗試改編歌詞學數音節(如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更習得西方

的文化風俗民情(如奧國 yodel唱歌方式),也與生活情境連結(如真善美中的 So long,

farewell,ABBA 的 Happy New Year)。學生也不畏懼用拼音法練習他國語言歌曲(如

Ponyo),歌詞中許多生活化的語句,學生順手拈來出口成章,不但是書寫活用的好

素材,也成為親師生之間破冰解壓的好媒介。唱歌已經成為英語課程的一項重要也

深受學生喜愛的活動。期末則將學生的歌曲作業集結成冊,成為學習後的紀念品;

也以班級為單位,邀請師長家屬一起參加班級卡拉 OK 大賽,親師生同唱歡樂。學

生也與台東大鳥國小排灣族的小朋友互相分享喜愛的歌曲,這些都成為孩子們一生

難忘的學習歷程。本方案的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果見圖五。

圖五-1 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果

Page 8: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8

圖五-2 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果

圖五-3 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果

伍、創新教學成效

一、學生學習效能提升

(一)聽說讀寫能力提升(認知)

透過此方案的實施,學生持續的磨練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即便有些學生英語

能力弱勢,但是音樂能鼓舞人心,帶給學生正向的力量,隨著優美或有趣的歌曲音

樂,張口和同學一起歡唱,透過教師指導,不斷訓練自己有意識地「聽」,調整自

己的發音,模仿歌聲中的語調和節奏,一次比一次更熟悉,感覺自己也同屬學習勝

利組的一份子,這會帶給學生學習上很大的成就感,也會願意再嘗試學習上其他的

挑戰。在老師長時間的引導及堅持之下,學生大量的聽唱讀寫思辨整合,加上足夠

的練習以及應用,累積了相當多的語彙與技能,學習的層次明顯提升。

(二)聽說拼字能力提升(技能)

唱歌練習英語活動中,學生一再強化自己聽與說的技巧,每一首歌曲字數從

18個字(Feliz Navidad)到 169個字(Mother’s Day Song),都遠遠超過教科書中每一單

元的 8個生字,整學年下來不重複的單字總量也已將近八百個字,其中不乏許多高

階層的字彙。長時間持續的練習,讓學生對於語音辨識的能力增強,活化了自然拼

音法(Phonics)的技巧,學生能輕易說出或拼出 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背

單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學生只要會說就會拚寫;加上學生唱歌時的聲音會比說英

文更清楚更大聲,如此能將發聲部位的肌肉訓練的更好,如同去健身房的理由是一

Page 9: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9

樣的;而且唱歌是練習英語中的連音(liaison)和消音(reduction)最好的方式。藉由唱

歌練習到大量的英文語言技巧,已經引導學生逐漸提升至「聽到就學到」的水準。

(三)學習興趣動機提升(情意)

教師本身就愛唱歌,常常以自己學習英語的經歷激勵學生,歌唱教學課程中也

有充分的鷹架協助之策略陪伴學生,鼓勵學生多開口,久而久之學生產生信心,每

人依照自己的能力,認真完成唱歌學英語的學習活動。學生不但以聽、唱接觸大量

的好的音樂,也學會許多好用的單字、片語和句子,教師並且舉實例讓學生練習如

何運用這些歌曲中的片段,成為日常書寫卡片或短文的素材。師生不斷的重複聽唱

讀寫的學習步驟,讓簡單的唱歌學英語變成有趣又實用的學習活動。

(四)自動好的能力提升(情意)

學生因為愛唱歌,除了認真完成教師交代的學習任務外,也紛紛加入校內合唱

團,更會主動去找歌曲練唱或是要求教師讓全班一起分享。校內每年五月的藝術季

公演,小朋友自己組隊表演音樂劇 Matilda 裡的 Naughty,並且參加甄選獲勝,贏

得觀眾大聲喝采。學生也願意將自己的歌聲與他人分享,教師用簡單的手機錄影功

能,拍下學生對排灣族孩子歌聲的鼓勵,藉由音樂的力量,與偏遠的台東山區的孩

子結緣。三個班級的學生也為了期末的歌唱大賽,主動利用午休或週末練唱,希望

自己的班級能拔得頭籌。

二、教師的教學創新

(一)達到有效教學,創造豐富成果

學生習得的歌曲不再只是「好像有學」或「大概會唱」,而是藉著手中自己親

手抄寫 的厚厚一本歌本,看到負起學習的責任後所得到的豐碩果實。許多英語字

彙和聲模(Sound Pattern)經由反覆的聽唱,會不可思議的深深印在學習者腦海裡,

曲調和歌詞也悄悄滲入學生思想中,隨著歌聲反覆地在心中播放。教師慎選歌曲,

依計畫引導聽唱讀寫的學習內容規則及範例,讓學生從聽唸唱,到討論欣賞回饋,

每週持續地練習,不知不覺將唱歌和學習英語合而為一。教師採用導向式的教學步

驟,加上科技和網路媒材的資源,無論是在課中課後,不管是身在學校教室裡或家

中淋浴間,學生時時刻刻都可以執行此方案做學習活動,學生每學會一首歌曲獲得

了成就感,引起了強烈的再學習意願,動力自然源源不絕,有效教學順勢達陣。

(二)研發創新教學模式,翻轉傳統式的教學

107 課綱中明示英語課程應符合趣味化、實用化及生活化,在發展認知能力之

餘,也勿忘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動機的激發。英文歌曲在早期只有收音機和唱片

的年代,可能是唯一的課外資源,但也是許多學習英文成功的人士的回憶和經驗。

教師舊題新作,問津探源,將昔日唱歌學英文的方式,注入新的活水,研發出新的

教學模式,教與學的模式都跳脫傳統窠臼,向上延伸到高階層次的學習,讓學生在

學習英文歌曲的同時,也輸入了抽象的文法知識和生活用語,建構了語言的規則且

熟悉了句型的使用方式與時機。教師也靈活運用歌唱教學與課程密切連結,或熟悉

字彙,或活用知識,或改編歌詞,學唱歌曲過程中,練習了寫作和思考的技巧,也

再熟悉了課本的內容。教科書無法當歌本來唱,但是唱歌可以協助學生更加熟悉教

科書要傳授的知識和技能。教師自行研發並且創作出課程與歌曲配對的教學模式,

也適合與班級才藝表演、教師節、母親節等校內活動或節慶等慶祝計畫配合。

Page 10: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10

(三)創造新的歌曲教學類型,歌曲連結教學及生活

本方案的用英語歌曲做學習引導,除了訓練學生的耳朵當自己的老師之外,更

取其歌詞涵蓋大量生活用語,有其實用價值,而且反覆的聽唱練習,讓學生熟悉了

英文的語音、節奏和腔調,更能透過音樂感受到移情作用,經由好的歌詞的薰陶,

學會包容接納與幽默。音樂劇 Cats 裡的 Memory是高年級學生最喜歡的歌曲排行榜

前五名;小朋友道歉言明次日補交作業,全班就一起大唱 Annie 裡的 Tomorrow;

學生遇到挫折,唱 Bad day互相打氣;學到森林裡的動物 raccoon,大家一起唱日本

味十足的 Shojoji,保證逗笑解除壓力;學文法同等級的比較,就一定非 Everything

at once 莫屬;練習未來式則 Scarborough Fair 當為首選;學數學圓面積時唱 Circle

Song 就能想起計算公式;練習 Be 動詞過去式,Where were you at two 適時切入;

記學科名稱就唱 What a wonderful world this could be;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學生

跟著唱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川普總統就職,學生和 Piano Guys 一起唱 It’s

gonna be Okay;週一早上碰到下雨,師生也要同唱 Rainy days and Mondays always

get me down 期末的卡拉 OK 大賽,三個班級互相較勁,老師只要隨便起一句,學

生就能立刻搶答出是哪一首曲名並贏得演唱機會,讓在場的導師和家長讚嘆不已。

90 分鐘的比賽親師生同樂,除了一展學生平日磨出來的真功夫,也替學生的學習

留下永難忘懷的一頁。唱歌學英語與課程和學校活動相結合的教學類型見下表二。

表二 唱歌學英語與課程和學校活動相結合的教學類型 曲名 情境配合 曲名 情境配合

1.Who I want to be Unit 3, Jobs 14.Tomorrow 學生遲交作業

2.The hills are alive Unit 1, band practice 15.The lonely goatherd Yodeling

3.Supercalifragilistic-

expialidocious

Unit 6, adjectives

Multi-syllables

16.Blowing in the wind Bob Dylan獲諾

貝爾獎

4.Sing Phonics ~ng sound 17.It’s gonna be OK 美國總統就職

5.Everything at once Unit 6, Grammar 18.Feliz Navidad 耶誕節

6.A spoonful of sugar Unit 4, words 19.Happy New Year 新年

7.Where were you at 2 Unit 7, past tense 20.Edelweiss 跨藝文領域

8.Memory Unit 8, words 21.It’s a hard-knock life 勵志

9.Yesterday Unit 7, past tense 22.Mother’s Day Song 母親節

10.Today Unit 7, past tense 23.You raise me up 父親節

11.Close to you Unit7, why/because 24.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耶誕節

12.Yesterday once more Unit 7, past tense 25.Bad Day 成績發表之後

13.Maybe Unit 2, maybe 26.So long, farewell 全校放學歌

三、學生學習正向回饋

老師以五年級三個班級做為實施本方案之問卷調查對象,學生三個班級總人

數為 88 人,對於問卷內的問題做正向反應的高達 90%以上,學生更是在心情小語上表達六年級還要繼續唱。唱歌學英語問卷調查結果請見圖示六。 「這是我在國小最快樂的英文課,謝謝您每次都教我們不同又好聽的歌曲,為課堂

帶來歡樂。我們六年級時您還要再教我們唱喔!」(502 O渝)

「我最喜歡的歌是 Memory,我覺得這首歌的歌詞很棒,讓我印象很深刻,我天天

都在聽,很好聽。」(502 O嘉) 「My favorite song is “You raise me up” because it’s very powerful, interesting and easy

Page 11: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11

to remember.」(503 O寧)

「Thank you for letting us learn these songs. I won’t even listen to it before you teach

me those songs. I enjoy them very much.(501 O妤)

圖六 唱歌學英語問卷調查結果

四、家長回饋正向:

「O博最喜歡上英文課,每天回家都唱個不停,謝謝老師讓他張口」(博媽)

「O喆帶回家的歌我以前也很愛唱,現在唱歌變成全家的活動了!謝謝您」(喆媽)

「O喜不愛開口,每次叫她唸英文都推推拖拖,現在連洗澡都在唱歌。」(喜媽)

「我都不知道O凝怎麼能把那麼多又長又難的歌詞背下來的! Amazing!」(凝媽)

「快樂的孩子愛歌唱,邊唱邊學英文,還會拉著奶奶一起唱,謝謝老師!」(廷媽)

陸、結論與省思

一、結論

唱歌學語文並非新思維,在外國語文課程中,歌曲永遠是語言學習者最好的

輔助工具。語文學習的步驟將「聽」放在第一位,可見這個能力的重要性,學生聽

不懂英文的理由不外乎單字量不夠、錯誤的學習順序或是其他一些心理的因素,而

孩子未開發耳朵英文聽音的能力這一點,卻常常讓教與學的雙方都忽略了。因為常

Page 12: 方案名稱: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領域:英語領域 · 圖二 一般歌曲教學方式與本方案之設計理念比較 二、創新教學策略: 教師在暑假備課時就先做好曲目規劃以及課程設計,使用的教學策略顧及到

12

聽不懂,對聽英文就有恐懼,甚至還沒聽,就已經覺得自己聽不懂。本方案利用唱

英文歌來學習英語,這個簡單的學習活動過程的重點在於「專注地聆聽,然後模仿

和自我精進」。唱歌訓練了學生們「聽」的能力,透過反覆地聽、唱、模仿和不斷

修正,讓耳朵成為自己最好的老師。

坊間很流行的指間陀螺原本是為自閉症及過動兒訓練專注力的小玩意兒,結

果所有的小孩都喜歡,「唱歌學英文」就如同是個指間陀螺,是教師整個教學過程

中的一個小活動和小工具,但是孩子們都喜歡這個學習活動。教師使用沉浸式的教

學方式訓練學生聆聽和跟唱,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專注力以及興趣。唱歌的方式解

除了學生羞於開口的畏縮,讓他們願意參與和投入,達到很重要的啟發孩子學英語

的動機,學生為了要和大家一起參與,學習必須專注,為了歌唱大賽,學生必須認

真聽音樂背唱歌詞,還要有能力一口氣把整首歌唱完,唱的過程中又聽或說了好多

英文字,學生以為是在唱歌,但其實是在練習英文,而且是很專注又開心地練習。

歌曲也是最佳的破冰媒介,它連結了不同的文化,也消除了學習程度上的差

異化,學生也許英文成績不好,但是不會影響到他大聲開口唱歌;學生也許無法運

用正確句型作對話,但也不會阻止他可以開心的和同學一起搖擺歡唱。本方案實施

一個學期以來,學生對於唱過的曲子都能琅琅上口,且仍然與時俱增且更多樣化。

隨著對自己學習英語有信心,孩子們能使用拼音技巧毫不畏懼試著聽寫唱出日本卡

通 Ponyo 的主題曲歌詞英文及日文版本;或是雞年報喜,跟著 Takeo Ischi 的 Bibi-

Hendl 德文歌曲學 yodeling 以及母雞的叫聲;馬克洪當選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大家馬上唱一下 Aux Champs-Élysées;班上有來自印尼的孩子,學生也願意學唱一

首當地的童謠,逗得害羞的印尼籍同學 Aya 大笑不已。唱歌學英文的活動培養了學

生對語文學習向外延伸擴展的興趣與能力,也學會尊重並且樂於接觸英語系以外的

文化,對於日後想學習第二或第三外國語文,本方案教給了學生很好的釣魚方法。

二、省思

一般人多認為都會區的孩子英文較好,是因為他們本來就能得到許多接觸和刺

激,所以唱歌學英文的方式不適合偏鄉的孩子,但是事實卻剛好相反!唱歌是孩子

們都喜歡的活動,聽聽布農族孩子的八音合唱就可了解他們的能力,只有都會的孩

子才能學高檔好聽的英文歌曲應該是一種刻板印象,而且「唱歌學英文」的實施成

效顯示大量唱英文歌曲的正向結果,學生在聽音拼字的能力、學習動機與興趣都見

提升,本方案的教學策略正是可以針對偏鄉地區孩子學習英語的需求對症下藥。

教師選擇簡單又實用的「唱歌學英語」的教學策略,加上孩子們愛和同儕一起

大聲歡唱,與個人的語文分數高低、口音腔調或發音是否精準無關,重點是唱歌解

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不畏懼開口願意親近英文。在孩子學習英語過程中,

教師也要協助學生能有額外的成就感,學生需要有「我會,我可以」的感覺。當孩

子們開心地跟著音樂歌唱時,從其他班群同學經過英語課室時投下的好奇眼神中,

從巡堂師長們聽到孩子歌唱時的頷首微笑裡,從到校參訪貴賓豎起的大拇指的讚嘆

聲中,從歌唱大賽語彙家長的熱烈掌聲中,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師

看到學生唱歌時的專注表情,聽到孩子快樂的歡唱歌聲,整學期的辛苦都消弭於無

形,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有志者事竟成,衷心盼望孩子們無論是身處都會,不管

是落籍偏鄉,都能乘著歌聲的翅膀,快樂地翱翔於英語學習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