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12 10 线053185193817 Email [email protected] 9 力量此带覆盖等等响下使体提众支广线20 90立了2003 68%52%拥有2007 100%90 4%拥有2007 75%用于的第穿使 2010 204 38% 使42% 37% 使更高77% 2013 650 409 使63%使并采广低得西 ”。 由于传达广西由于使人群并不使构过使奥巴 2008 55% 18%奥巴要因奥巴· 2007 奥巴线奥巴1600 原则使奥巴2008 一一 2.0 立了使他所奥巴 奥巴 当地奥巴· 200 20 35000 40 40 奥巴4 300 万通奥巴立了 Fight the Smears 奥巴奥巴2007 3 奥巴65 用于广2008 100 广2012 奥巴拥有1600 2.0 也意广选演奥巴2008 选演使奥巴2008 使往往奥巴和后奥巴此次到的75%、“2011 8 6 10 以一5 财产。《使 BBM费发BBM 追踪察部BBM续协BBM—— —— ”。 的地使事广使并不效性敦多30用于广”、 ”、 仅将西都对使等等上甚使”、“使是成长由于 使 往往并不事实仍然是受也意人群它所鸿仍然性信仍然得到的萌萌 伤神往往纷纷在在寿日日便便1923 便睡他”。 赶稿这真众中写信。《”。 了梁思索归国直至寿。” 便重至终并不却仍然。” 说他便神伤”。 便? 说睡很好滔滔便有于是事实 使惴惴竟究。” 之周推脱止之), 往往 ”、 ”。 黄还无温喜下是时”。 1922 便伤身赶稿由于齿便往往 告各千秋伤身伤身 院院长陈· 担当泛泛抓住社社· 沿广现象竿· 让人之中得的· 纯粹使守实()()· 改革。《· 加及传达地的走转”、 事实 娓娓物无 · 国国改革。《· 担当抓住想鲜· 都读真真北报 · 每每值周纸质· 初长成 —— —《· · 广76 的党初长成得到力量于影用于便想先事实”“使点滴真正长成者这绿

小树初长成 孜矻向春风 - dz频网站上观看长时间的竞选演讲,而非经过电 视媒体剪切节选的个别片段。奥巴马的竞选团 队在2008年竞选期间针对视频网站精心设计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小树初长成 孜矻向春风 - dz频网站上观看长时间的竞选演讲,而非经过电 视媒体剪切节选的个别片段。奥巴马的竞选团 队在2008年竞选期间针对视频网站精心设计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热线电话:(0531)85193817 Email:[email protected] 9

□ 责任编辑 马清伟 王敏超

台湾“九合一”选举已经落下帷幕。在对选举情况的分析中,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被认为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柯文哲团队所言,他们百分之九十的力量都花在了新媒体上。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在二十岁到三十岁的选民中,柯文哲的支持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近几年来,在世界多数地区,基础设施给网络覆盖带来的发展瓶颈基本已经消失,多种新媒体形式,包括网站、社交网络、博客和微博客等等已经日益普及。在此影响下,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和性质甚至组织、协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使得传统的政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一方面,以往由特殊群体,也就是政治人物、政治机构、新闻记者所发起、运行和控制的政治传播格局被打破,另一方面,新媒体也为政治传播主体提供了理想的民意和信息资源,成为争取公众支持的有力工具。

新媒体具有高效低耗、个性

化、空间广阔、“自新闻”等特点

互联网已成为新的政治传播前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了参众两院网站。2003年,68%的参议员和52%的众议院成员都拥有了即时更新的网站。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00%。上世纪90年代,英国仅有4%的下议院议员拥有实际活跃的官方网站,到2007年已增长到75%。政治人物的个人网站被普遍用于个人形象建设,有研究揭示,几乎所有美国众议院议员的网站都提供议员个人简历,其用途主要是鼓吹职业成就。网站的第二个主要用途是建立与公众间的联系。通过提供政治人物的家庭关系、职业资质、性格特点,显示他们同样关注普通人所关注的问题,建立与公众的普遍联系。

微博客的出现解决了许多传统信息共享所无法克服的问题,它以超高的活跃度和穿透率改变了人们互动和信息共享的传统模式,也使其成为政治传播者急于占领的传播高地。2010年,在美国参众两院中有204人,也就是全体成员的38%使用推特,其中参议院议员达到42%,众议院也有37%,而众议院领导层的推特使用率更高达77%。英国同样如此,到2013年,650名下议院议员中有409人使用推特(约63%)。

近年来,在社交网络急剧膨胀的背景下,政客、政党、智库及其各种政治组织开始关注并使用社交网络。对于政治机构来说,积极参与以社交媒体为基础的政治传播至关重要,这一点在竞选活动中尤为突出。社交媒体一方面成为收集公众意见、分析选民信息的最佳数据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争取选民支持的有力工具。有研究提出,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国家都开始迅速接受并采用社交媒体来接触选民,与公众进行直接对话,并鼓励积极的政治讨论。

新媒体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一个爆炸性新闻在网络上一经投掷就会以无法遏制的速度迅速推开,其传播效率在广度和速度两方面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网络传播也是一种低耗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相比,同样程度的传播效果所需投入的资源要低得多。

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面临选民去党派化。选民不再根据政党忠诚性来投票,转而关注候选人的个人特点,“给我喜欢的人投票”。

这对传统政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传统渠道空间有限,并受到媒体主体的选择性影响,候选人的个性化信息难以传达给受众,造成刻板印象,影响选举效果。而互联网的广阔虚拟空间正为这一变化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政治人物可以发布大量极为个性化的信息,让受众全面、立体、感性地了解其特点和优势,从而提高其支持度和投票率。

从上世纪开始,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公众政治冷漠,投票率问题日益严重。公众不再乐于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失去兴趣。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情况。由于电子政治参与的成本相对较低,内容也更为鲜活、多样,加之新媒体平台本身的吸引力,使得新媒体政治传播触及到了传统政治传播难以触及的人群,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传播空间。

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另外一个主要特点是“自新闻”,也就是说平台本身并不对传播内容进行处理,这使得传播者几乎可以发布任何信息,而无需担心被媒体机构过滤和删除,或者遭到曲解。可以说,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使传播者在媒体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有效传播。

奥巴马在社交媒体上“下重

注”并获得成功,随后新媒体在政

治选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以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为例,在选举过程中,有55%的美国成年人口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和信息,或参与政治对话,有18%的网民在竞选论坛上发帖。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竞选过程中,对互联网的巧妙运用成为奥巴马竞选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中,脸谱的创建者克里斯·休斯是备受关注的人物之一。休斯在2007年离开脸谱,加入奥巴马的新媒体竞选团队,成为在线统筹专家。在资金方面,奥巴马团队的互联网花费高达1600万美元。

对于社交媒体营销来说,首要的原则就是占据市场,具体方式包括建立活跃的博客、在主要社交网络上确立位置,积极使用最新的传播方式等。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期间正是一一实践:通过社交网络、个人博客、网络倡议活动等多种组合,首先在网络2 . 0世界确立了自己的知名度,使得他所发布的各种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向外传播。

奥巴马新媒体战略的中心是“我的奥巴马”网站,支持者可以在这里加入当地团体,举办活动,注册更新,还可以创建个人筹款页面。支持者也可以通过网站与其他支持者接触。

“我的奥巴马”网站由克里斯·休斯亲自运营管理。在竞选期间,约有200万用户在网站上注册,约20万次通过网站组织的竞选相关活动,35000个左右的志愿团队,40万篇博文和40万个支持奥巴马的网络视频。在竞选的最后4天,通过网站的网络虚拟电话拨打了大约300万通竞选电话。同时,奥巴马的竞选团队还创立了“以正视听”(Fight the Smears)网站,批驳共和党散布的有关奥巴马宗教信仰、出生地、政治倾向等方面的不实谣言。奥巴马团队于2007年3月在奥巴马官方网站和脸谱账户上建立关联,耗资65万美元用于脸谱推广;在2008年竞选期间创建了推特账户,有超过100人的工作团队专门针对推特推广,到2012年,奥巴马的推特账户已经拥有超过1600万追随者,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微博客账户之一。互联网2 . 0时代也意味

着竞选不再完全依赖电视广告,公众可以在视频网站上观看长时间的竞选演讲,而非经过电视媒体剪切节选的个别片段。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在2008年竞选期间针对视频网站精心设计了竞选演讲,使演讲全文在适应电视剪切的同时务必适合通过视频网站的全程观看。

可以说,奥巴马2008年的总统竞选在互联网传播上下以重注。鉴于网络使用者的总体年龄偏低,而这一年龄层往往表现为高活跃度、低投票率,奥巴马的网络竞选战略被认为是一种赌博,但竞选结果和后期调查显示,奥巴马的社交媒体策略改变了这一历史性规律。随后,社交媒体在政治选举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案例所验证,包括此次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而据尼尔森的研究显示,在社交媒体上最常被提到的候选人有75%的胜出概率。

伦敦骚乱、“阿拉伯之春”等昭

示,政府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实际有

效地管理和利用网络媒体

2011年8月6日至10日,以一名黑人平民被警察枪杀所引起的骚乱从英国伦敦开始,不断扩散至英格兰地区的各大城市。骚乱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数千万财产损失和多处历史性建筑损毁,近千人被捕。《经济学人》将伦敦骚乱称为“黑莓骚乱”,指出黑莓手机提供的加密信息服务是骚乱的罪魁祸首,黑莓信使

(BBM)允许用户向所有联系人免费发送信息,成为召集暴徒的有效工具。参与者更利用BBM信息加密、无法追踪特点来互通警察部署情况以避免正面对抗。英国首相卡梅伦曾公开建议切断BBM对平民的服务,防止其继续协助可能出现的暴力活动。并指出亲眼目睹骚乱的人会对其“如何通过社交媒体组织起来感到震惊”,

“警察面对的是骚乱者通过BBM服务——— 一个封闭网络——— 来组织骚乱的新情况”。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或运动中,参与者对新媒体的利用已成为普遍而突出的特点。与传统公众运动不同,“媒体化群体事件”具有两方面发展。一方面,与以往的抗议、示威甚至占领运动不同,媒体化群体事件不仅占领现实的地理区域,比如重要的政治、金融场所,更通过网络媒体占据实际受影响地区之外的大量公众的关注力。可以说,这两种“占领”相互支持,使事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另一方面,新媒体使得伦敦骚乱这样的群体性事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开来并不断升级。新媒体的高效性在事件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骚乱之初在伦敦多特汉姆地区爆发的是传统形式的示威游行,但在新媒体的东风之下,迅速向英格兰地区的伯明翰、曼彻斯特、诺丁汉、利物浦和格洛斯特等超过30个爆发点蔓延。在蔓延过程中,新媒体被用于参与者彼此间的信息沟通,更向大众发布信息,从而进一步招募骚乱者。可以说,骚乱发展如此神速,且能够在整个英格兰多个地区同步组织,都是拜新媒体所赐。

网络媒体在英国骚乱中的作用显然不是这一单独事件的独有特性。随后,以埃及解放广场运动为代表的“阿拉伯之春”、泰国动乱、乌克兰“颜色革命”、台湾地区“太阳花运动”等,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几乎所有政治事件都有新媒体的参与。各国政府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实际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网络媒体,而不再仅仅将其归为一种潜在可能性或假设。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

以成为有力工具,同时也可能带来

新的危机

在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新媒体已成为主流政治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各种政治机构、组织都对新媒体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和资源,力求使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有力工具,避免在新的政治传播系统中错失良机,陷于不利境地。另一方面,新媒体也解决了诸多传统政治传播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及时、高效的信息共享,触及政治冷漠人群,政治人物的个性化形象塑造等等。但正如上述两则案例所显示,新媒体可以成为政治传播者的有力工具,但同时也必然伴随着相应的问题和危机。新媒体传播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以微博客、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组织、沟通模式。对于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新媒体的发展是独立于政治系统之外的。比如世界绝大多数地区使用最为普遍的新媒体平台“脸谱”、“推特”等总部都设于美国,本国政府或政治机构对其影响力相当有限。而即使是本地成长的新媒体平台,由于媒体本身的商业定位,和其“自媒体”特点,都使得新媒体往往较之传统媒体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无论政治系统是否选择拥抱新媒体,后者都会独立地膨胀并挤压政治系统。如果政治机构不能及时调整,适应新的媒体环境,释放来自新媒体的压力,不但无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政治危机。

其次,新媒体发展的基础是计算机数字信息技术。在现阶段来说,表现出矛盾性特点:尽管新媒体的草根和“自媒体”特点受到普遍的赞许,但并不代表新媒体公平地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所有群体阶层。事实上,占据新媒体高地的仍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物质条件充裕、相对年轻的精英群体。新媒体一方面代表着未来信息传播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教育程度较低、贫穷和年龄较大的一部分人群会被新媒体抛弃,从而造成信息共享和传播的不平等,让原本已经处于劣势的社会群体遭受更为严重和难以克服的社会不公。如果一味地强调新媒体传播,忽视它所带来的技术鸿沟,同样会造成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和矛盾。

最后,尽管新媒体具有超强的传播效率,但在现阶段仍然难以成为观点和舆论性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这一类信息在政治传播中尤为重要。传统媒体仍然掌握着引导性观点和硬新闻的出口,而新媒体更多时候是对传统新闻内容的转发。换句话说,是对传统政治传播在形式上的辅助和拓展。在现实操作中,无论传播者多么重视新媒体领域,都不能抛弃传统媒体,而是力求建立一个新老结合的立体传播系统。在传播内容上,同时考虑到新老媒体的传播特点,保证其能够在多种媒体上有效传播,并考虑各种媒体之间的配合关系,形成单一渠道传播所无法得到的多倍传播效果。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

新媒体政治参与是把“双刃剑”□ 张萌萌

于月光里开工,在太阳下酣睡。熬夜

之风于学界不仅未见衰减之迹象,反倒呈

愈加流行之势。自古著书立说,虽道酣畅快意,但毕竟属于费脑

伤神之事,若耽情于此,往往会危及健康。曾几何时,学者们纷纷爱上了夜的黑,似乎唯有待万籁俱寂、夜深人静之际,端坐青灯黄卷,口啜清茗一盏,才能远离尘嚣,文思泉涌。殊不知熬夜最伤人,耗损精气、紊乱脏腑,在在是生命之大敌。民国不少著名学人难得高寿,与此关联甚大。

据有人统计,梁启超一生所撰文章篇幅至少两千万字,可谓著作等身。尤其是其避祸日本期间,一人先后主持《清议报》《新民丛报》,日日笔耕不辍,每日写作量达万字以上。长此以往,梁便养成了熬夜奋笔之习惯。展现才华之另一面,便是透支健康。到了中年,梁身体每况愈下,频亮黄灯。1923年初,梁颇感不适,赴沪检查,结果确诊为心脏病。鉴于此乃多年积劳成疾,医生叮嘱梁任公静养数月,戒烟戒酒。梁起初还算听话,“酒是要绝对的戒绝了,烟却不能”,

“我便连日连夜睡他十来点钟”。然而,乐于热闹、沉醉写作的梁任公岂能停得下来?到了该年十月,为了响应“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纪念会”,梁竟然“接连三十四点钟不睡觉”赶稿子,这真是用生命在创作。六年后,梁终油尽灯枯,不治而亡。

梁氏晚年执教清华,收得一名得意弟子。一天晚上,梁主讲中国文化史,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封信来,在听众中问张荫麟是哪一位。只见一位清瘦的男生当即起立致敬。原来张曾写信质问梁任公前次演讲中的某一点,梁在讲台上当众答复他。其实别看张那时还是年仅十七、初进清华的新生,却已在《学衡》杂志上登过一篇与梁商榷老子问题的考证文章。《学衡》杂志编辑甚至以为他是清华的国学教授。后来梁对张荫麟异常欢喜,勉励有加,当面称赞他“有作学者的资格”。

就是这位天才史学家张荫麟,不仅具备了梁的才情,更承袭了他在黑夜里思索的习惯。特别是留美归国后,张似乎永远倒不过时差。据其好友贺麟回忆,“他这时写文章,养成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每写一篇文章,总是几晚不睡觉,直至文章一气呵成时,然后才大睡几天,大吃几顿,或进城来逛书摊,买书籍,找朋友谈笑开心。这种看书写文章至夜深不睡的习惯,可以说是他不寿的主因。”另据张的学生记载,当时其任教贵州,因教学勤奋,生活孤单,乏人照顾,身体状况日益欠佳。张本患有慢性肾炎、肺气肿等疾病,时常不断地流鼻血,后发现小便有血,随后严重至终日失眠之程度,但他并不在意。学生曾多次劝他及早去医院诊冶,还让他注意营养,保重身体,少熬夜。张却仍然通宵看书、写文章,并对学生讲:

“老毛病,不要紧的,吃一两瓶肝精片,就会好的。”肝精片怎能治好肾病?后来贺麟听说张曾大淌鼻血一次,又听说他在贵阳中央医院治病,便特意赶来探视。待贺来到张之寓所,眼前所见之人可谓形容消瘦,颜色不佳。贺为之吃一大惊,“觉得他陷入了病的深渊,颇有黯然神伤之感”。贺当时便忍不住很凄然地问他道:“你的颜色很不好,何以你的身体会弄得这样坏?”张立即取出镜子来照,并忙加辩解,认为脸色不算坏,又说睡得很好,胃口颇佳。虽然病与梁任公相同,但轻得多。张特意又当着贺麟面,用白水吃了三个烧饼,而且谈起学问与时局,也貌似蛮有精神,滔滔不绝。

明眼人一望便知,张无非是强打欢颜、宽慰友人。其如此拼命写作,自有隐衷,用他自己的话讲即“个人自行政以来,每日的时间都被办公厅占去。傍晚归家,精神已经透支,而知友们多以过去曾写作练习,纷来索文,却既不恭,只有于夜阑人静,一灯萦绕之际,强打精神为之,资料之未能备,论断之未正确,那是事实使然。行文之始,本已惴惴,文成之后,总希望由此引起同好的兴趣,继续作研究,冀得竟究,所以读到反对的文字,从不愠怒,非常高兴。”自我学术志向甚大,加之周遭友朋期望亦高,暂缓不是,推脱也不是,张氏唯有自我加压。其英年而夭,多半因终日通宵达旦,用功太过,预支了体力。遂致短命,年仅三十七岁。

若说梁任公、张荫麟师徒之熬夜称得上“忘我”之举的话,那么黄侃之熬夜则算得上是“任性”了。翻看《黄侃日记》,满是其熬夜不睡的记录。黄乃书痴,又极力反对阅读“杀书头”(浅尝辄止之意),故往往不顾时间早晚,精力怎样,一气读到“疲甚而眠”、“夜深乃寝”。更加亏损精力的是,黄还经常酒足饭饱后熬夜读书,如“暮饮冷酒后偕两生出食,冒夜归,点书至子夜寝,炉火无温,畏寒发热,呻吟达旦”,真是毫不顾惜己之健康。黄亦喜下围棋,于是时常与人“手谈至夜”。如1922年春夏之交,黄十几次同友人下棋熬通宵。但凡下棋搓麻之人,都明白此娱乐小玩可怡情,若一发不可收,便极为劳心耗神,其伤身程度丝毫不亚于熬夜赶稿。

正由于这么有才,又这么“任性”,不到五十岁,黄侃已落下一身毛病:畏寒、腹泻、失眠、心悸、齿痛、咯血、头眩、咳嗽、多痰、便秘等不一而足。故其五十即逝,实非偶然。时至今朝,熬夜之风于学界不仅未见衰减之迹象,

反倒呈愈加流行之势,身边诸多师友皆乐此不疲,往往于月光里开工,在太阳下酣睡,其身体状况,委实令人担忧。文末笔者不妨撰小诗一首,劝告各位夜游者:学问千秋功,健康日养成;熬夜太伤身,今宵多珍重。

熬夜太伤身□ 王学斌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大众日报·论丛周刊》在一个趋向平面化的时代,以理论提升思想,以评论深入讨论,体现了新闻媒体的文化担当。选题与作品的问题意识能与社会文化的关注点密切结合,内容不是空头说教,也不是泛泛而谈,有理论、有思想、有生气,不陈腐、不教条,能抓住人、吸引人,是目前国内媒体做得最好的思想评论版之一,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中央媒体。

吉林日报社社长邴正:《大众日报·论丛周刊》将新闻性与学术性巧妙结合,相得益彰。作者选择面向全国,注重名家成果;选题凸显理论前沿,广泛波及政经热点;反映本土人文历史、名家掌故,型造齐鲁文化现象,体现厚重文化传统。在省级党报中独树一帜,名列前茅,可资借鉴。祝百尺竿头,再攀高峰。

南方日报社总编辑王更辉:《大众日报·论丛周刊》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文笔优美,读来让人颇受启发,是当今省级党报之中不可多得的厚重版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大众日报·论丛周刊》既有高大上的特点,更具清实新的风格:清在文风纯爽利落,实在内容真切无虚,新在思想自主宽阔。所载文章着力去除纯粹理论说教,避免繁琐逻辑论证,克服假大空八股教条,戒废低俗劣无病呻吟,使人深受教益、深得启迪,从中获得理论指引、思想武装。尤其可贵的是,周刊立足现实、关注社会,坚守实践引领、问题导向,同时又展开“回望”(中国传统文化)与“放眼”(世界

发展大势)两翼,显得大气磅礴、力道充实,可谓独树一帜!期待《大众日报·论丛周刊》越办越好,特色越来越鲜明!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唐洲雁:一枝独秀赛众芳,“改革”新风扑面来。《大众日报·论丛周刊》改版一年来,坚持“政治家办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更加及时准确传达、阐释中央和省委大政方针,自觉把为理论服务和为现实服务、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有机统一起来,始终

站据思想理论阵地的制高点;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时代脉搏,更加注重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选题立意高远,文章思想深邃,积极回应人民呼声,引领时代潮流;坚持“走转改”、突出“三贴近”,对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和群众思想疙瘩问题,更加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正面引导、解惑释疑,娓娓道来、润物无声,重说理而祛空谈,重活泼而不花哨,重通俗而非庸俗。可以说,通过一年来的摸索,《大众日报·

论丛周刊》确已闯出了新路,办出了特色,期待乘势而上,进一步打造国内一流理论品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徐占忱:今天,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样一个思想激荡、利益多元、传播手段多样化的时代,我们特别需要把握好理想与现实、他者与自身的关系,找准脚下坐标点,看清未来的路。《大众日报·论丛周刊》以新闻人特有的职业敏感和少有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及时抓住现实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表达社会关切,传递时代声音。做到了思想鲜活、不落俗套、有讨论、有交锋,引人深入思考,给人别样启示。这一点是走在国内同类报刊前列的。尽管周刊创办时间不长,但是站位高、立意新、起步扎实,相信会越办越好。

江苏省委办公厅孙建中:不经意间,《大众日报·论丛周刊》已经周岁了。回头盘点一下,这一年的周刊我竟一期不落全都读过了。在这个阅读快餐化、娱乐化的时代,一年里潜移默化读了那么多有深度、有热度、多维度的文章,真真是享受了一年的学术大餐。诚然,南北报章中也不乏一些学术专版,但《大众日报·论丛周刊》韵味独具,每每打开这一版,齐鲁风貌、海岱气象蔚然呈现,每值周刊出炉,我就迫不及待在电子版上先睹为快,纸质报纸到了再回味留存,这已然成为习惯。若要提点建议的话,就是希望周刊在办报风格上更增一点“辣味”,让不同观点在融洽的气氛中碰撞交流。衷心祝福《大众日报·论丛周刊》越办越好!

小树初长成 孜矻向春风——— 《大众日报·论丛周刊》改版一周年寄语

今天,《大众日报·论丛周刊》迎来了改版一周年,我们向一年来对周刊提供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的专家学者、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论丛周刊》是《大众日报》改版的产物,是一张有着76年光荣历史的党报,因应媒体环境新变化作出的新选择。一年拼搏,周刊小树初长成,办一份“有思想、有深度的思想文化周刊”的改版意图初步得到落实。让这棵尚显嫩弱的小树长大成材,需要更多的汗水浇灌,需要和煦的春风吹拂。

思想的力量在于影响别人的思想,进而影响别人的行为。新闻媒体是思想的“营销者”,是思想作用于现实最为便捷的通道。新闻媒体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地位和责任担当,皆由此而来。在新的舆论环境下,营销什么,怎样营销,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让正确的思想先入为主”,是《论丛周刊》最为根本的宗旨。用抓新闻的方式抓思想文化宣传,才能切中现实要害,不失舆论焦点;用生活事实和生活语言讲述“中国理论”“中国道路”,才能使主流价值成为生活价值;用抓问题、抓矛盾的理论思考破解现实难题,才能既独立于网络新媒体,又渗透于网络新媒体,形成更大影响力。这些点滴认识,是一年之心得,也是努力之方向。

小树已成形,但要真正长成巍然屹立的参天大树,则离不开作者和读者这两个最有力的支撑。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支持我们,让《论丛周刊》这个思想文化田园更加绿意盎然、繁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