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推薦序—吳清基 推薦序—吳清山 Chapter 1 緒論 ............................................................................1 第一節 教室走察興起的背景與必要性..............................1 第二節 本書主要內容概覽..................................................6 本章小結.................................................................................. 9 Part 1 理論篇.............................................................................11 Chapter 2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13 第一節 教室走察的意義與要素........................................13 第二節 教室走察的發展沿革與理念................................18 第三節 教室走察的目的與功能........................................23 本章小結................................................................................34 Chapter 3 教室走察的立論基礎 .......................................37 第一節 走動式管理............................................................37 第二節 資料導向決定........................................................45 第三節 全面品質管理........................................................54 第四節 學習型組織............................................................58 Chapter 1 颯噶………………………………………………. 1

高等教育出版 · 關的問題。 貳、走動式管理在教室走察的應用與啟示 一、走動式管理在學校的應用 走動式管理的理念自1980年代後廣泛為許多如:惠普(HP)、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推薦序—吳清基

推薦序—吳清山

Chapter 1 緒論............................................................................1

第一節 教室走察興起的背景與必要性..............................1第二節 本書主要內容概覽..................................................6本章小結..................................................................................9

Part 1 理論篇.............................................................................11

Chapter 2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13

第一節 教室走察的意義與要素........................................13

第二節 教室走察的發展沿革與理念................................18

第三節 教室走察的目的與功能........................................23

本章小結................................................................................34

Chapter 3 教室走察的立論基礎.......................................37

第一節 走動式管理............................................................37

第二節 資料導向決定........................................................45

第三節 全面品質管理........................................................54

第四節 學習型組織............................................................58

Chapter 1 ………………………………………………. 1

……………………1

…………………………………6

.........................................................................9

Part 1 ……………………………………………....11

Chapter 2 ……..……………………...13

…………..………………13

…………………..…18

………………………..…23

……………………………………………………34

Chapter 3 ……….…………………….37

……………………………..…………37

……………………………..………45

…………..…………………………54

……………………………..…………58

……………………………..………63

…………………..………76

………………………………..……84

…………………………………………………….93

Chapter 4 ………………………………….95

0B目錄.indd 1 2014/1/6 上午 11:20:38

第五節 專業學習社群........................................................63

第六節 臨床視導與差異化視導........................................76

第七節 課程教學領導........................................................84

本章小結................................................................................93

Chapter 4 教室走察的模式.................................................95

第一節 主要的教室走察模式............................................95

第二節 不同走察模式之比較分析.................................130

本章小結.............................................................................143

Part 2 應用篇...........................................................................145

Chapter 5 教室走察協定、方案與實踐策略............147

第一節 教室走察人員的職責與走察協定.....................148

第二節 學校教室走察方案.............................................157

第三節 學校教室走察的實踐策略.................................179

本章小結.............................................................................185

Chapter 6 結論與建議.........................................................187

第一節 結論.....................................................................187

第二節 建議.....................................................................193

本章小結.............................................................................198

參考文獻.........................................................................................199

中文部份.............................................................................199

西文部份.............................................................................199

0B目錄.indd 2 2014/1/6 上午 11:20:38

教室走察的立論基礎

教室走察雖然是一非常實務的技術與方法,但其背後仍有相關的

理論與學理基礎加以支持。本章進一步就走動式管理、資料導向決

定、全面品質管理、學習型組織、專業學習社群、臨床視導與差異化

視導、課程與教學領導等教室走察的重要理論基礎加以分析和探討,

以作為學校規劃、設計和實行教室走察之參考。

第一節 走動式管理

本節先介紹走動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再進一步論述其理念在教室

走察上的應用與啟示。

3

CH03_p037-094.indd 37 2014/1/6 上午 11:22:15

38 教室走察: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思維

壹、走動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走動式管理的理念與意義

(一)走動式管理的理念

走動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 MBWA)概念

的興起一般認為源自1980年代初期,美國管理學者Peters與Waterman

(1982)所出版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書中以專

章介紹分析走動式管理的技術,之後即逐漸盛行並蔚為風潮。然而實

務上早在1970年代初期,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HP)的創辦人

Bill Hewlett和David Packard就在他們的公司建立走動式管理的風格,

秉持強調個人參與(personal involvement)、具備良好的傾聽技巧

(good listening skills)及承認組織中每一份子都想把工作做好的信念

(Reese, 2009),提供MBWA的訓練,並規定經理級以上主管要經常

到員工工作場所與員工進行對話,讓員工經常思考,激發其創造力,

也讓主管走入現場瞭解員工的工作狀況,傾聽員工的心聲,以建立起

互信合作的基礎。基本上,這種惠普式的(HP way)走動式管理就是

一種不拘泥於形式的惠普管理方式,透過隨意交流或正式會談從而與

員工及其工作保持密切聯繫。通過這種方式瞭解員工所關注的問題和

觀點,體現了對員工的信任和尊重。

綜合言之,走動式管理的主要理念在於藉由推動走動式管理可增

加管理者與員工的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以提升員工對公司的認同

感及工作上的投入。因此,高階主管不是成天待在豪華的辦公室中,

等候部屬的報告,而是在日理萬機之餘,仍能經常到各個單位或部門

走動走動(吳清山、林天祐,2005)。瞭解成員工作的情形,發現問

題並設法協助解決。

CH03_p037-094.indd 38 2014/1/6 上午 11:22:15

Chapter 3 教室走察的立論基礎 39

(二)走動式管理的意義

走動式管理並非要管理者漫無目的到處走動,相反的是要積極的

尋求組織中所有成員的意義並樂在和成員間的對談。因此,走動式管

理的想法並非要做微型管理(micro-manage),而是在培養管理者和

部屬間的非正式溝通、建立信任及關係,藉由日常生活及非正式會

議,管理者可以傳達他們的期望,透過管理者溝通整個組織的價值觀

和哲學觀,有助於建立個人層次的信任感和關係(Buckner, 2008)。

由此可知,走動式管理不只是主管到各個部門走走而已,而是管理者

必須走出辦公室,激勵成員並和成員互動,參與組織中的各種活動,

經常蒐集實務現場最直接真實的資訊,並讓上層主管就所蒐集的最新

訊息,配合情境做最佳的判斷,以及早發現問題並加以解決。具體而

言,走動式管理是一種非結構化的、非正式的領導方式,由組織管理

者親自、直接參與員工工作相關的事務,這些非正式訪視的主要目的

在於讓管理者可以直接聽取員工的建議和抱怨,蒐集質性的資料,進

而能掌握組織的脈動加以因應,瞭解組織和員工的問題,協助加以解

決(Peters & Austin, 1985)。

二、走動式管理的實施

走動式管理強調主管以不拘泥形式的方式,經常走動於部門,藉

由觀察、與員工交談和溝通,以獲取有用的改進資訊。然而要更有

效的實施推動走動式管理,必須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則,以下茲就相

關文獻與論者所提供的建議,綜合整理如下(Buckner, 2008; Serrat,

2009):

(一) 對象最好能涵蓋組織中的每一份子,以展現管理者重視每個顧

客和成員,及他們對組織的貢獻。

(二) 盡可能經常走動,最好是每天,至少一週一次,時段應多樣,

以利體驗一天中不同時段的情況。

CH03_p037-094.indd 39 2014/1/6 上午 11:22:15

40 教室走察: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思維

(三)巡視時以輕鬆之姿現身,讓成員願反映對管理者的感覺和行為。

(四)對問題和關注保持開放心胸並能加以回應。

(五)讓每個人都看到並知道管理者願觀察和傾聽。

(六)確立領導者所進行的是自發且非計畫性的訪視。

(七)從家庭、嗜好、假期或運動等和員工聊一聊他們的熱情

(八)徵詢改進運作、產品、服務、銷售等方面的建議。

(九)試著在組織中的所有領域花等量的時間。

(十)讓成員能做對的事,並加以公開表揚。

(十一)鼓勵成員表現真實不做作的工作情況。

(十二) 傳達自己是指導者(coach)、輔導者(mentor)而非檢查者

(inspector)的形象。

(十三)能出席即席的討論(impromptu discussions)。

(十四)分享並帶來好消息。

綜合上述這十四點走動式管理的原則可知,其強調真實自然、經

常廣泛、開放而回應的進行觀察與傾聽,盡可能力求全面全時的掌握

工作現場的情形,並聽取相關人員的建議,利用公平公開、輕鬆自

在、分享協助的方式,瞭解、表揚與協助成員的優良表現,或解決相

關的問題。

貳、走動式管理在教室走察的應用與啟示

一、走動式管理在學校的應用

走動式管理的理念自1980年代後廣泛為許多如:惠普(HP)、

百事可樂(PepsiCo)、迪士尼(Disney)、Wal-Mart、3M等知名企

業的成功領導者所採用。然而直到1990年代之後L. Frase和R. Hetzel才

將MBWA的理念引介進到教育界,Frase和Hetzel(2003)在《學校中

的走動式管理》(School 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一書中指

CH03_p037-094.indd 40 2014/1/6 上午 11:22:15

Chapter 3 教室走察的立論基礎 41

出,MBWA是一種重互動式與人際關係的領導取向,實施MBWA的領

導者可以建立一種同僚合作、參與和投入的工作環境,並具體主張學

校應用MBWA的理念具有關懷(caring)、開放(openness)和信任

(trust)等三大基本價值,因此,實施MBWA的校長能在日常生活中

具體表現出其對教師及學生的關懷,也能取得教師的信任與尊敬,更

進而讓教師與學生在態度和情感上願意有更開放的心胸。

此外,Rooney(2008)對新校長所需要知道的作為之分析指出,

建立關係(building relationships)是新校長能成功領導的重要基礎,

而要能建立關係除了必須認識學校中的每個人之外,校長更必須走出

辦公室,每天在不同時段經常在校園中走動,訪視班級或現身餐廳、

操場和成員辦公室等場所,分享校長自身的經驗並瞭解成員的想法,

上述建立關係的做法,實際上就是一種走動式管理理念的具體實踐。

由於校長除了不能只是嘴巴說說要關心教師和學生,加上即使學

校校長會離開辦公室在學校中到處走動,也不能漫無目的的走動。因

此MBWA在教育上的應用,根據Frase和Hetzel(2002)所指出的,校

長必須能以有目的且有生產力的方式來進行走動管理,其包含四個要

素:(一)必須瞭解走進班級時的觀察重點為何;(二)瞭解如何透

過良好的紀律來建立有秩序的環境;(三)瞭解如何管理時間來進行

MBWA;(四)瞭解如何營造一個正向且安全的學習與校園環境。除

了這四個要素外,Frase和Hetzel的研究也發現,實施MBWA的校長隨

著其經常訪視班級,因而能更加瞭解每個老師的優、劣勢,也有助於

教師和學生感受到校長關心重視他們,並把班級的教師和學生放在首

要的位置上,而透過走動管理所蒐集到的資料與證據也可以用來協助

並支持老師改進其劣勢。

Mooney和Mausbach(2008)對校長實施走動式管理的功能與目

的也有類似的發現,他們具體指出,對校長而言,走動管理有四個主

要的目的與功能:(一)讓校長可以在整個校園中現身並向全校師生

CH03_p037-094.indd 41 2014/1/6 上午 11:22:15

42 教室走察: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思維

傳達「他們很重要」的訊息;(二)有助校長發展和學生間的關係;

(三)當校長在走廊上遇到學生並和學生打招呼,會讓學生感覺到他

們是學校中重要的部份;(四)有助於校長掌握學校氣氛的脈動。

二、走動式管理在教室走察的應用與啟示

綜合上述對走動式管理的背景與發展、主要的理念、要素與重

點、在學校管理的應用的探討可知,走動式管理的理念對教室走察的

發展與實踐具有相當的啟示作用,其理念間的契合程度亦相當高。然

而依據Mooney和Mausbach(2008)就走察和走動式管理間的差異比

較,兩者間雖然有許多相同之處,然而就目的、過程、次數、停留時

間、回饋等面而論仍有些許不同,有關走察和走動式管理間的差異比

較詳如表3-1所示。

由表3-1的比較資料可知,首先,就目的而言,兩者雖然都在增

加領導者現身在校園中的機會,但走動式管理的目的較偏重在一般性

廣泛的巡視,性質上較類似校園巡視或巡堂;而走察的目的焦點則較

集中在課程、教學、學習與專業發展落實情形的瞭解;其次,就過程

而言,兩者都重視快速有效的在實務現場走動觀察,並紀錄事實的資

料。然而走動式管理在過程中較偏非計畫、非事前安排的走動,而走

察則是有觀察的重點,且最好先安排走察的行程與時間,實地進入教

學現場的班級中進行觀察;第三,就次數與頻率而言,雖然兩者皆要

求經常性的走動巡視,然而程度上仍有差別,走動式管理基本上要求

最好每天(daily basis)的巡視走動,而走察則是配合課表與課程,

原則上是要求校長每週要走察全校每個班一次;第四,就停留時間而

言,走動式管理由於較無特定的標的,只要求儘可能平均分配時間在

各領域,其每次停留的時間較長,可以進班,也可能是廊道,總時間

約20-25分鐘(但也須視學校規模的大小而定)。而走察則會因走察模

式的不同在停留的時間上也有所不同,但通常是以每個班停留3-5分

CH03_p037-094.indd 42 2014/1/6 上午 11:22:15

Chapter 3 教室走察的立論基礎 43

表3-1

走察和走動式管理之差異比較

走察 走動式管理

目 的

• 讓教師能負起實施學校改進與專業發展計畫的責任

• 校長評估教學和學習的程度

• 讓校長能常在校園中出現• 讓校長多認識學生• 讓校長能看到整體學校的樣貌

過 程

• 校長能確認具體的觀察重點,並能排定行程,空出一大段時

間觀察班級、和學生談話、並

檢視學生作品以瞭解實施的程

• 校長短暫地進出班級,在走廊上走動、並將快速觀看整個學

校所發生的一切紀錄下來

次 數

(頻率)

• 校長一週走察全校所有的班級一次

• 校長大多是每天巡視走動

停留時間• 校長在每個班花大約3 - 5分鐘;總時間各有不同

• 校長花費總共約20-25分鐘在班級間進出及在走廊上巡視

回 饋

• 校長採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方法來確認符合觀察重點的教與

學,並給予教師回饋

• 無正式的方法

資料來源: 引自Align the design: A blueprint for school improvement (p. 132), by N. J. Mooney and A. T. Mausbach, 2008,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鐘,最多以不超過10分鐘為原則,每次走察所花費的總時間會因學校

班級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後,就回饋而言,雖然兩者也都重視回

饋,然而走動式管理較無正式的方法,在回饋時也較無固定的焦點。

然而走察卻有正式、非正式等形式不拘的方法給予教師回饋,然而重

點是放在符合觀察重點的教學與學習的實務上。

綜合上述對走動式管理與走察的比較分析可知,教室走察其實是

一種更細緻的走動式管理,且有效能的領導者也都能身體力行實施走

動式的管理,會經常且有焦點的在整個校園中走動,時常現身在師生

及家長面前,而非躲在校長辦公室或外出開會。這種應用走動式管理

CH03_p037-094.indd 43 2014/1/6 上午 1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