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201411比利时市场挑战者 ——中兴通讯ElasticNet 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BASE, 网络随需而变 VIP 访谈 专题:SDN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 Upload
    others

  • View
    1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014年1月 第1期

比利时市场挑战者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BASE,

网络随需而变

VIP访谈

专题:SDN

Page 2: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Page 3: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PB|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

SDN,开辟网络发展新方向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ICT系统三大核心元素(计算、存储、

网络)中的计算和存储已经在向着云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而僵化的

网络成为ICT系统迈向自动化、软件化的最后一个障碍。为了清除传统网络所

带来的瓶颈限制,完善面向开放的ICT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SDN(软件定义

网络)技术与架构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方向。

SDN的概念核心是控制转发分离,转发设备标准化、控制面集中化,所有控制功

能可以通过集中的控制面进行编程实现而无需升级转发面。与SDN相伴而生的

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则主要是利用IT虚拟化技术把现有的软硬件紧耦的

网络演化成具有通用性的软平台。结合SDN和NFV双方优势特征的网络是下一代

网络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兴通讯Elast 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将SDN与NFV有机结合,引领网络发展的

新方向,为客户提供一个满足多样化功能和需求的扁平化网络。在这一网络架构

下,网元之间的隔离被打破,网络不再是烟囱型的网络,而成为横向打通的、向

业务开放的、弹性软件化的网络。它无论从管理、服务,还是新的商业模式支持

上都可以为客户带来更佳的体验,并大幅度降低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SDN技术正在引领传统的、封闭的网络走向开放。在这一过程中,业务提供商、

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定位也在悄然转变,一个崭新的网络

生态圈正在形成。未来,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生态系统

中,我们将以开放的心态和永不倦怠的探索精神来迎接这个网络新时代的到来。

俞义方中兴通讯运营商部部长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ZHONG XING TONG XUN JI SHU(JIAN XUN)

月刊(1996年创刊)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编辑委员会

第18卷 第1期 总第304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编辑部总 编:江 华

常务副总编:黄新明

编辑部主任:刘 杨

责任编辑:方 丽

发  行:王萍萍

编辑:《中兴通讯技术(简讯)》编辑部

出版、发行: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社

地 址:深圳市科技南路55号邮 编:518057编辑部电话:0755-26775211发行部电话:0551-5533356传 真:0755-26775217网 址:http://www.zte.com.cn/magazine

主 任:赵先明

副主任:陈 杰 徐慧俊 朱进云  

编 委(按拼音顺序):    鲍钟峻 陈 坚 崔 丽

冯海洲 衡云军 黄力青 黄新明 江 华 吕阿斌 李广勇 李爱军 李为朴 林 荣 陆 平 鲁 薇 孙枕戈 王晓明 王喜瑜

辛胜利 许 明 叶 策 俞义方 张诗壮

设 计:深圳愿景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印 刷:深圳市华冠印刷有限公司

准印证号:粤内登字B第13111号出版日期:2014年1月20日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刊首语

Page 4: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

06

目次 CONTENTS

3813

新闻资讯 专题:SDN 成功故事

技术论坛

产业观察视点

VIP访谈

09 迈向5G时代柏钢

16 城域和核心路由器的SDN发展道路探讨

范成法

13 网络随需而变——中兴通讯ElasticNet

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薛育红

03 中兴通讯获评德国E-Plus

“2013年度最佳供应商”

05 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开通业界首

个LTE-A VoLTE语音业务

06 BASE,比利时市场挑战者 赵茹静,刘杨

32 KPN比利时推出4G网络姚双武

34 ZSmart CEMS助力湖南

移动提升用户体验李轶宁

36 中兴通讯UBR引领RRU技

术革命沈洋

38 中兴通讯发布2014年行业十大趋势:拥抱ICT的M时代

中兴通讯

18 大道至简——中兴通讯移动网络虚拟

化解决方案Cloud NF

夏浩,柳勤

20 基于SDN的IP RAN,助力4G发展

黄孙亮,曲延锋

23 基于SDN的Elastic Cloud DC解决

方案——提升数据中心运营价值

卓必强

25 SDN在智慧园区网的应用

张海林

28 中兴通讯弹性网络智能控制器ZENIC

汪军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聚焦技术热点 分享成功实践

行业瞬息万变 我们与您一同进步NO.12014

Page 5: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

新闻资讯 NEWS

自2009年以来,中兴通讯一直作为E-Plus的

战略合作伙伴,帮助E-Plus实现UMTS网络的升

级以及4G(LTE/EPC)网络的部署。2013年初,

E-Plus进一步与中兴通讯签订网络管理服务合同,

由中兴通讯为其提供网络托管服务,该项目将于

2014年付诸实施。

本次“年度最佳供应商”奖项由荷兰K P N

集团主办,表明用户对中兴通讯产品和服务能力

的高度认可,以及对两个公司之间良好合作的满

意度。未来,E-Plus将继续从新产品、新技术和

网络服务供应商的统一整合资源协同模式中受益

更多。

E-Plus公司采购总监André Berninger表示:

“自两个公司合作开始,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为

E-Plus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服务,同时能够灵活地配

合我们网络扩张计划的推进。”

中兴通讯德国及荷兰总代表李君表示:“非

常高兴荣获此奖项,中兴通讯将一如既往地全力

支持E-Plus实现其网络发展目标,为德国用户提供

高质量的网络通讯服务。与E-Plus的合作是中兴通讯在欧洲市场多个

成功范例中的一个,我们将持续为公司在欧洲及海外的业务增长贡

献力量。”

【本刊讯】近日,在首届“中国资本市

场社会责任年会”上,证券时报发布了《上

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

披露报告(2013)》(以下简称“《上市公

司蓝皮书》”)。中兴通讯以其建立了与利

益相关方良好的沟通机制,入选“中国资本

市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十强,同时入选的

还包括平安银行、招商地产、万科A等十家

上市公司。中兴通讯今年亦由于在环境、社

会及企业管治三个范畴表现卓越,被纳入香

中兴通讯入选“中国资本市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十强

中兴通讯获评德国E-Plus“2013年度最佳供应商”

港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成分股。

据介绍,报告依据上市公司利益相关

方模型——“S R S T”上市公司社会责任

“7+1”模型,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

露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名。报告表明,

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

面,部分企业已经探索形成一套良好的运行

模式,为其他上市公司提高自身信息披露水

平起到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本次得分前十

的上市公司表明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得分和

公司网站社会责任内容建设得分方面均有不

俗表现。中兴通讯、招商地产、万科A等的

网站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均超过80分,达

到A级水平。这表明这些企业在日常社会责

任信息披露方面十分重视,建立了公司与利

益相关方良好的沟通机制。另一方面,报告

显示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的公司占了绝大多

数,这反映了当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

露的整体水平偏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的提升空间和潜力巨大。

【本刊讯】近日,中兴通讯宣布,被荷兰K P N集团的德国

E-Plus公司授予“2013年度最佳供应商”奖,用于表彰中兴通讯在

建设和服务德国E-Plus移动网络中的杰出贡献。

Page 6: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5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5

【本刊讯】2013年12月19日,中兴通

讯于深圳“POTN开启新纪元”研讨会上

正式发布业界首个PTN向POTN平滑演进解

决方案。该方案在ZXCTN 6500产品平台

上采用统一交换实现了PTN和OTN有机融

合,支持L1/L2/L3业务的统一高效承载和

面向SDN的控制架构,并于12月18日完成

了中国移动POTN初步技术验证性测试。

ZXCTN 6500产品是业界首款300mm

深T级别大容量PTN设备,从设计之初就

考虑了PTN和OTN网络融合的需求,具备

PTN向POTN平滑升级的能力。这次POTN

的升级将有利于减少城域复杂的网络层

次,大幅节省运营商的投资,提升面向大

数据时代的网络组网能力和性能。目前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泛部署。

中兴通讯副总裁许明表示:“POTN通

过技术的融合优化了多层网络的架构,能

有效解决运营商新环境下的难题,为未来

分组传送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标准

和产业链的成熟,相信POTN将在2014年

获得规模部署。”

中兴通讯发布业界首个PTN向

POTN平滑演进解决方案

【本刊讯】2013年12月31日,中兴

通讯宣布获得印度运营商Aircel 4G LTE建

网合同。Aircel是印度当地第二家建设4G

LTE网络的领先通讯服务运营商,这也是

中兴通讯在印度继Bharti电信后,获得的

第二张4G LTE网络,网络建成后将极大促

进Aircel在企业和零售业务的大发展。

Aircel成功将在清奈、坦米尔纳德邦

以外地区(RoTN)的4G数据服务迁移

到中兴通讯4G EPC上后,决定将4G LTE

中兴通讯为印度Aircel承建LTE网络

【本刊讯】全球视频会议领域权

威第三方分析机构Wainhouse Research

最新发布的《SpotCheck Group Video

Conferencing Q3-2013》报告显示:截至

2013年第三季度,在全球市场,中兴通

讯视频会议市场占有率和终端发货量均

以12%的份额在所有厂家中排名前三。

Wainhouse Research的数据还显示,

在亚太市场,中兴通讯视频会议终端和

服务器分别以23%、27%市场份额全面位

居第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兴通讯视频会

议亚太市场领导者、全球市场TOP3供应

商地位。

Wa i n h o u s e R e s e a r c h( h t t p : / /

cp.wainhouse.com)是全球多媒体会议和

通讯领域权威的市场调研机构,具备全

球化、专业化、权威性的专业视角,为

视频会议行业的厂商和用户提供专项研

究。Wainhouse Reserch报告得到业界和

用户的广泛认可。

2013年中兴通讯视频会议陆续赢取

业界多个第一。在6月美国infocomm展会

上,展示业界第一款支持H.265协议的视

频会议终端注;在9月北京通信展上,展

示了业界第一款支持四路高清1080p60同

传的网真终端T900;获得中国录音师协

会颁发的“视音频特级资质”,成为唯

一具有该资质的视频会议供应商。

Wainhouse报告显示:中兴通讯视频会议市场份额居亚太第一 全球前三

新闻资讯 NEWS

商用网络建设合同授予中兴通讯,第一

阶段将为Aircel铺设清奈、坦米尔纳德邦

以外地区,以及部分其他重要商业地区

的4G网络。

中兴通讯和Aircel自2008年起有着长

期的合作关系,中兴通讯承建了其在北

区三个重要区域的2G、3G网络,并是其

在泛印度地区(Pan India)重要的下一

代网络(NGN)的供应商。中兴通讯为

Aircel提供高性能大容量的2G、3G、4G

综合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是LT E技术全球领先供应

商,拥有8 1 5项LT E基本专利,占全球

LTE基本专利的13%,全球范围获得65个

LTE商用合同,在中国LTE市场份额排名

第一,并与全球140多个运营商合作部署

LTE实验网络。

Page 7: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5

新闻资讯 NEWS

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5

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开通业界首个LTE-A VoLTE语音业务

中兴通讯财务公司与深圳联通开展云计算金融租赁合作

【本刊讯】近日,在中国移动全球合

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

在广州TD-LTE商用网络下完成LTE-A带

eSRVCC(Enhanced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增强的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

性)切换的VoLTE语音业务,这是业界首次

实现完全基于端到端商用环境下的eSRVCC

切换VoLTE语音业务,标志着中国移动TD-

LTE网络向全面商用VoLTE又迈进了标志性

的一步。

【本刊讯】2013年12月30日上午,中

兴通讯财务公司和深圳联通IDC云计算中心

项目经营性租赁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此举

标志着中兴通讯财务公司向实体经济拓展业

务发展模式的积极转变。深圳前海管理局、

中国银监会深圳监管局、中国财务公司协会

相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等30余人出席了签约

仪式。

本次签约的云计算中心项目,是国内

ICT领域第一单经营性租赁项目,是中兴通

讯和联通公司借助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公司这

一金融平台的一次创新性金融合作,也是为

腾讯公司定制化服务的一次项目合作,开启

了各方全新的商业合作和金融合作模式。本

次项目合作方均为深圳前海入驻企业,企业

分属行业市场规模大,团队有较为丰富的经

验。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深圳前海其他入

驻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次VoLTE业务基于商用端到端网络,

中兴通讯提供了已商用部署的TD-LTE无线

网络以及新建的IMS系统,终端则是使用基

于高通骁龙800 处理器的4G智能手机,该手

机已经在市场热销。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

与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亲自乘车在广州市区

体验,沙跃家现场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副总

经理丘文辉进行VoLTE音视频通话,通话效

果自然清晰,并且体验了从4G到2G的无缝

语音切换。切换过程实现了从中兴4G网络向

第三方2G网络的eSRVCC互操作,切换平滑

无感知,全面体现了VoLTE语音业务良好的

商用成熟度。

本次LTE VoLTE业务演示的成功将为

中国移动VoLTE商用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效

应,其采用的端到端商用设备涉及了不同厂

家之间的商用网络系统以及商用终端,表明

eSRVCC切换语音业务在中国移动全国网络

实施的可行性,并为eSRVCC的推广获得了

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Page 8: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VIP访谈

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7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7

本刊记者 赵茹静,刘杨

随着越来越多移动虚拟网络运营

商的加入,再加上推出允许用

户在 6个月后终止合同的新法

规,比利时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

烈。B A S E公司是比利时第三大移动运

营商,也是荷兰运营商KPN的全资子公

司。面对竞争的加剧,BASE于2013

年10月推出了LTE网络。现在BASE

是比利时第二家提供4G业务的运

营商。就B A S E所面临的挑战

及其策略,中兴通讯采访了

B A S E的首席执行官 J o s

Donvi l。Jos Donvi l先

生还谈到了B A S E的

LT E计划以及与中

兴通讯的合作。

Q : 比 利 时 电 信 市 场

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

A :回顾过去两年,

比利时市场越来越具

有挑战性。这主要有几个

原因:

首先,4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加入

了市场竞争,他们带来的价格变化对所有的运营

比利时市场挑战者BASE,

Page 9: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7

VIP访谈

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7

商都造成很大影响。通信资费已经全面

下调。

  另外,2 0 1 2年1 0月,比利时开始实

施新电信法,这意味着一些用户会提前

终止合同。在大多数国家,移动网络合

同是持续两年的,而在比利时,这个期

限是 6个月。这刺激了人们重新进行选

择,选择新运营商的用户数量无疑增加

了。同时,运营商数目的增加也在刺激

价格的竞争,竞争的结果直接带来了用

户的流失以及价格的下降。比如,最高

等级的套餐价格降了一半,市场逐年萎

缩 1 0 %。这些显然都是挑战。在过去几

年,比利时电信市场是欧洲最具挑战性

的市场。即使欧洲其他国家也存在同样

的压力,比利时市场的挑战仍然是全欧

洲最严峻的。比较一下价格就清楚了,

比利时的电信资费是全欧洲最低的。

Q:BASE公司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你们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A:我们大约14年前就进入了电信市场。

当时的运营商主要有两家,新公司很难进

入这个由两大巨头占领的市场,除非它能

带来一些特别的东西。所以BASE公司从

一开始就是个挑战者。我们一直专注于两

件事:价格领先和卓越的用户体验。作为

挑战者我们必须带来新的东西以撼动既定

的市场。我们目前在比利时的市场占有率

超过20%,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尽管

如今市场总体萎缩了10%,但我们相信未

来会更好。

  我们确立了自己的定位,并在以下三

个层面努力。

  首先,B A S E在比利时市场以价格

领导者著称,所以我们通过降价迅速重

新获得了价格领先的优势。

  其次,用户体验一直是BASE的强项

之一。BASE是唯一家庭网络打分为正的

运营商。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第三,我们的网

络给我们提供了竞争

优势。过去,BA S E

给大家的印象是价

格低、网络差。这种

情况已经结束了。近

年来,我们一直与中

兴通讯合作,现在我

们可以自信地说,我

们的网络质量与市场

上最好的网络旗鼓相

当。我们已经完全摆

脱过去的形象,并且

把我们的弱项变成了

强项。举例来说 ,过

去几个月来,随着4

个新的运营商的加

入,BA S E公司已经

进入了领先阵营。

BA S E赢得了有史以

来最多的新用户。我

们赢得了市场,我

们为市场中的每一位用户而奋斗。在我们

的用户变化比例中,新用户所占的比例非

常之高,我们已被视为比利时的优质运营

商,对此我们非常自豪。

  不过,我们的收入没有增长,利润也

没有增加。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

我相信我们的业务基础扎实,大方向正

确。我们的股东希望我们有漂亮的财务数

据,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以及提供精品

网络的策略,我们需要在网络上进行投

资。在收入下降的条件下还要继续投入,

这是极具挑战的。好在我们的用户越来越

多了。只要继续努力,我们会到达胜利的

彼岸。当然,我们必须极具成本意识,尽

一切可能降低运营成本,也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向用户提供最低廉的价格。这至关

重要。

Q : B A S E 公 司 打 算 在 比 利 时 提 供 全 面

LTE覆盖吗?BASE公司的策略是否同德

国E-Plus公司类似?

A:首先,我们的愿景是成为比利时公

“ 我 们

一直专注

于 两 件

事:价格

领先和卓

越的用户

体验。

Page 10: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VIP访谈

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PB

认的移动专家,我们必须专注于移动业

务。而对当今世界的移动运营商来说,

没有LT E就不可能赢得市场。我们将购

买800MHz频段的营运许可证,用来部署

LTE,我们的目标是在比利时提供完全的

室内LTE覆盖。我们的目标是深度室内覆

盖,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固话竞争。

同固话的竞争也是我们要改善网络质量的

动因。我们要以移动业务为核心并且引领

竞争。只有同实力强劲的供应商合作才能

做到这些,我们相信中兴通讯是合适的合

作伙伴,你们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我认为E - P l u s的目标和我们是一样

的,但我们的起点不同。我们的网络比

E-Plus的先进得多。我们已经提供了81%

的3 G室内覆盖,这个数字每个月还在增

加。德国的LTE部署尚未开端。他们开始

得较晚,国家也更大。我们在比利时是第

三大运营商,同时也是个后来者。E-Plus

和我们一样,是市场挑战者。

Q:提供LTE覆盖有哪些困难?BASE打

算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A:我们的困难很多,辐射是其中之一。

布鲁塞尔对辐射有严格的规定,不过我们

能够应对这个挑战。获得建筑物站点许可

或许是我们目前要面对的最大的困难。过

去的几年里,新站点获取一直颇为困难,

而在已经获取的站点再获得建筑物许可也

颇为费时。这个问题确实非常严重。

  我们将买下800MHz频段的营运许可

证,这将缓解我们站点获取方面的困难。

因为全覆盖所需要的站点比我们目前所拥

有的站点数少。我们还将与其他运营商探

讨站点共享的可能性。

Q:BASE公司立志成为比利时的顶尖移

动 运 营 商 。 中 兴 通 讯 如 何 帮 助 B A S E 实

现这一目标?

A:成功来自明确的目标。就像我之前提

到的,我们想要成为比利时移动用户公

认的移动专家,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流

的网络。我们需要最好的合作伙伴的支

持,中兴通讯就是这个最好的伙伴。

  中兴通讯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我相信中兴通讯能帮我们向全欧洲

展示如何运营好一个网络。中兴通讯和

BASE拥有相同的目标,就是成为行业的

领头羊。我们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相同

的心态都将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Q:您认为中兴通讯和BASE的合作关系

将来会如何发展?

A:回首过往,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我们在短期内推出了 3 G、 4 G和 LT E网

络。 2 0 1 2年 8月,我们作出了在 2 0 1 3年

LTE商用的计划,如今我们如期完成了计

划。不过我们双方都经历了挑战。BASE

的LT E覆盖城市数目最多,这使我们非

常接近自己成为第一的目标。我相信,

只要我们努力实现了目标,BASE将成为

中兴通讯引以为豪的一个客户,而中兴

通讯也将成为可以令BASE骄傲的合作伙

伴。关键是我们双方对于要在比利时提

供怎样的服务,以及我们的合作关系如

何发展达成一致。我们双方都拥有实现

这些目标的合适的人才。

Q:能谈谈BASE的多品牌策略吗?

A:“B A S E”是我们的主品牌,不过我

们也对伙伴关系抱有很大的期望。我们

1 4年前就进入了市场,怎样才能一直立

于不败之地?一个主流品牌的成熟需要

假以时日。为了更快地成长和创建不同

的品牌,我们已经识别出了不同的目标

用户。目前,“BASE”是我们的移动品

牌,“S N O W”是我们的宽带品牌,其

他我们正在运作的品牌则都是我们合作

伙伴的。

  我们采取多品牌策略,有些品牌来

自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通过合作伙伴

的品牌和营销力量来赢得特定的用户群

体,这样我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就

现状而言,我们的品牌推广是成功的。

  比利时市场上除了三大运营商的自

有品牌外,还有我们的合作伙伴的品

牌。建立伙伴关系并不容易,因为不同

的公司想法不同,在某些方面双方必须

达成一致。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到这一

点,但BASE可以。我们一开始进入市场

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现在仍然如此。

如果有公司想了解这个市场,他们会首

先来找我们。因为我们对合作伙伴呈开

放的态度,并推崇长期的伙伴关系。

Q:你们最受本地用户欢迎的业务和应用

有哪些?

A:在比利时,用户所能享受的业务仍

然极其有限。以数据业务渗透率为例,

只有 5 0 %的用户真正在使用数据业务,

另外 5 0 %的用户仍然只是使用手机打电

话和发短信。我们需要大力促进数据业

务,同时积极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率。

我个人喜欢大屏幕手机,因为屏幕的大

小和数据的消费量关系密切。关键是,

我们得刺激数据业务的渗透率。如果大

家都使用数据业务,该业务势必会降

价。当然,我们还需要开发新业务。我

相信,如果我们能鼓励目前的用户在智

能手机上使用数据业务的话,我们的未

来会更美好。我们非常关注业务方面的

问题,这也是我们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为用户提供一

些新的业务,我们得未雨绸缪。

Page 11: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视点 INSIGHT

PB|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9

行业对5G的期待

近3 0年来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猛,从

第一代模拟通信发展到以频分为主

的数字语音通信,再发展到以码分

多址为主的多业务3G,现在以OFDM核心技术

为主的宽带4G已经到来。回首移动通信1—4代

的技术跨越和业务变迁,并结合现在用户对移

动通信的期许,我们对5G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市

场需求进行了初步梳理,下面从网络架构、用

户体验、业务发展三个方面来简要谈一下行业

对未来5G的期待。

技术需求

从网络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容量、多网融

合、 IT化 /云化 /智能化、易于部署和运维以及

绿色节能是比较明确的需求。

● 大容量

容量提升是移动通信网络永远的追求,随

着用户数、终端类型、大带宽业务的迅猛发

展,业界预测未来10年移动通信网络容量需求

将增加1000倍。

● 多网融合

从移动网络的发展历程来看,未来的5G网

络很难做到一种技术、一种架构全覆盖,多种

技术融合、多种架构融合是必然趋势。

● IT化、智能化、云化

未来移动宽带网络将在架构上逐步引入 IT

化、云化的网络架构,通过软件可定义的方式

来实现同一网元自由适配成各种无线网络。另

外未来移动网络的多样性、复杂度越来越高,

为了达到网络最优的性能和业务适配,网络的

智能化必不可少。

● 易于部署和运维

未来的移动网络将最大限度适应各种场

景、各种业务应用,网络的多元化、网元的多

元化是必然趋势,工程、维护的便捷性是不可

或缺的关键要素。

● 绿色节能

移动通信网络的能源消耗惊人,业界现在

普遍的观点是未来5G的每比特能源消耗至少要

比现在降低10倍,终端的电池待机时间比现在

增加10倍。

用户体验需求

用户需求是技术发展最直接的驱动力,随

着移动宽带的业务发展,用户的业务需求也越

来越高,具体体现在更高速率、更低的延迟、

无所不在的覆盖、移动性。

● 更高速率

单用户业务速率提升是最为明显的业务驱

动要素,随着高清视频、虚拟办公、3D虚拟现

实、可佩戴移动多媒体设备的出现,单用户移

动业务速率将达到1Gbps,甚至有些场景需要

10Gbps速率。

● 低延迟

现在普通的业务时延大约在10~50ms,未

来随着可靠通信、V2V(Vehicle to Vehicle)

等新兴业务的出现,普遍要求业务时延小于

5 m s,对于车联网、智能电网等高要求的场

景,甚至要求低于1ms的时延。

柏钢(中兴通讯)

迈向5G 时代

■ 柏钢

博士,中兴通讯首席架构师,5G产品总经理;具有10多年的电

信行业从业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接入网架构演进和产品规

划、5G技术研究。

PB|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9

Page 12: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视点 INSIGHT

1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11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1

● 无所不在的覆盖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应该是遍布

用户需要的任何地方,现阶段移动覆盖

薄弱的一些场景在 5 G时代需要全面解

决,例如:室内覆盖、边远地区覆盖、

远洋覆盖等。

● 更好的移动性

未来5G技术需要解决高达450km/h的

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通信。另外类似的移动

自组织基站和快速车联网等特殊移动性需

求也逐渐兴起。

业务需求

业务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很多新兴业务蓬勃

发展,直接驱动了技术进步。

● 海量终端

现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容量在50亿

左右,未来5 G时代终端量至少翻1 0倍,

达到500亿以上。未来可穿戴智能终端、

海量物联网终端、车联网终端以及支持

D2D通信的终端将会成为500亿连接的重

要组成部分。未来网络需要以最优的方案

来支撑海量的终端链接。

● 业务多元化

未来 5 G网络是一个多业务融合汇集

的大平台,多元的业务带来业务模型的复

杂,有些业务要求超高带宽、有些业务关

注实时到达、有些仅仅是海量小数据应

用、有些是紧急灾难应急。这么多性能要

求不一的业务需要未来5G网络来承载,怎

么样来满足多元化的业务需求是业界面临

的重要课题。

总体来看,未来5G网络需要支持更高

的速度、更低的时延、更多的业务、海量的

终端、能够覆盖到有需求的任何地方,是一

个融合现在所有无线技术,容量、性能按需

分配,高度智能化的综合接入网络。

“未 来 5 G 网

络需要支持更高

的速度、更低的

时延、更多的业

务 、 海 量 的 终

端、能够覆盖到

有需求的任何地

方,是一个融合

现在所有无线技

术,容量、性能

按需分配,高度

智能化的综合接

入网络。

1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1

Page 13: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1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1

视点 INSIGHT

1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1

动网络的统一和融合,中兴通讯超前的

Cloud Radio解决方案支持移动网络向未

来5 G演进,方案支持各种组网架构、支

持集中和分布式协同处理;针对未来5 G

可能需要为了支持多种不同特性的业务进

行空口改进,中兴通讯率先提出软件定义

空口的S D A理念,该方案可以实现多种

不同特性业务的空口自适配,以方便一个

网络、一套网元来支持未来多样业务最优

适配的要求。

中兴通讯打破原有移动网络网元设

备的界限,依托统一的面向电信的云平

台,重新定义无线网络架构,提出无线

网络架构整体演进为 3朵云:C l o u d N F

(Network Func t i on )、Cloud Rad io、

Cloud Service,同时满足2G/3G/4G网络需

求,并满足未来5G演进需求(见图1)。

● Cloud NF

移动网络功能云C l o u d N F基于N F V

整合了移动网络核心网、控制器以及基于

图1 中兴通讯提出的未来无线网络架构

中兴通讯对5G研究的认识现在业界对 5 G 研究还处于起步阶

段,关注的焦点以未来 5 G用户需求、

场景分析和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为主。

总体来看,未来 5 G关注点集中在大容

量(1 0 0 0倍容量)、低时延(时延小于

5 m s)以及多业务支持上,其中尤其是

1000倍容量提升最受业界关注。

5G的主要研究方向

中兴通讯对上述问题都进行了跟踪研

究并逐步形成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下面对

几个核心方向进行简要阐述。

● 更多频谱

未来 5 G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频谱资源

的问题,从现在全球频谱资源分部情况来

看,5 G主要课题是优化利用好现有频谱

资源和做好扩展新频谱规划2个方向。

现有频谱优化利用的方向主要是继

续把频谱聚合技术发展好,灵活的频谱

聚合技术根据业务需要来聚合不同的频

谱带宽,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

从扩展新频谱资源的角度来看,

3 . 5 G H z以下的空白频谱已经非常稀有,

未来5 G频谱必然需要向更高频段进行扩

展,5G~50GHz的高频段可能是未来5G频

谱扩展的方向。

● 更多有效空口通道,更高的频谱效率

提升频谱利用率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研究和突破:调制解调和编码方式、

干扰消除技术、空分技术实现频谱复用、

自动空口适配。

● 超密组网Dense Cell

对于未来 5 G 网络,我们认为超密

集的微小集中覆盖是大势所趋,未来超

密站可能每个站只覆盖几米距离,无线

backhaul实现自组织组网,超智能的SON

功能实现微微站即插即用和网络自规划,

宏微、微微自协同来提升网络性能。随着

微微站的密度越来越高,单独为微微站分

配独立高频点、宏站采取单独的控制信道

瘦载波方式及超级虚拟virtual cell等会是

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兴通讯5G展望

对于未来 5 G网络,中兴通讯认为演

进大于革命,后4G发展都可以纳入为5G

研究范畴,未来的5 G网络应该是在现有

技术的基础上,更多关注技术融合和用户

体验,并不断借鉴和吸纳 I E E E无线接入

技术、IT技术等成果,真正实现智能融合

的ICT移动通信网络大平台的理念。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

C l o u d N F网络架构云化、C l o u d R a d i o

协同组网和S D A多业务空口自适配会是

未来 5 G网络发展的主线。其中网络架

构云化是以N F V(N e t w o r k F u n c t i o n

Vi r t u a l i z a t i o n)方式云化核心网和控制

器等网元,实现网元硬件系统统一和功

能软件化;针对未来的5 G网络跟现有移

Cloud Radio

Cloud Service外部标准服务接口

服务资源管理策略模块

语音服务

短信服务模块

TV 服务模块

付费服务模块

物联网服务模块

云接入 云协同 云管理

资源管理模块

网络管理

控制器模块

核心网模块

无线应用模块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虚拟机

Cloud Network Function

1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1

Page 14: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视点 INSIGHT

1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PB

芯片,该软基带芯片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

对软空口方案的支持,当前的芯片已经支

持部分空口参数的灵活配置能力,未来既

可以支持软空口FDD方式,也可以支持软

空口TDD方式,且软空口部分既支持基站

侧,也支持U E侧,既支持宏站模式,也

支持小站模式,从而为5 G软空口理念的

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 Cloud Radio方案成功商用

中兴通讯创新的Cloud Rad io方案已

经成功在中国移动进行规模商用,方案

网络适应性、性能提升能力表现卓越。

Cloud Radio解决方案可以适配后4G以及

未来5 G网络需要,中兴通讯将持续推进

Cloud Radio解决方案演进。

● Cloud NF成功推出

中兴通讯现已成功推出C l o u d N F原

型机,实现了软件与硬件平台的解耦,

可以采用通用服务器COTS,在功能上实

现了2G、3G、4G的容量在控制器和EPC

之间的迁移,以及自动运维和节能降耗

等功能。

小结我们认为未来的 5 G可能不再像以往

一样以一个全新的跨代性的技术做为区

分点,5 G研究将以关注用户需求和方案

的场景适配为出发点,它将是一个多种

无线技术融合的智能化网络,可自动根

据用户和业务需求进行场景定义和业务

适配。

中兴通讯针对未来 5 G发展提出网络

架构云化、Cloud Radio协同组网和SDA

多业务空口自适配的技术理念。未来5 G

是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必将为我们的生

活带来多彩的体验。中兴通讯正在和产业

界多方紧密合作,共同为未来5 G发展做

出贡献。

信令的集中干扰抑制功能,利用虚拟化技

术实现软硬件架构分离,使得整个移动网

络的网元功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应

用SDN理念,将核心网的网关转发分离,

有效提升了转发效率。Cloud NF架构提供

了高效部署2G/3G/4G多制式多层网络的

解决方案,完美地匹配了现存网络与未来

5G网络演进的需求。

● Cloud Radio

Cloud Rad io无线创新解决方案能够

根据移动网络属性和移动承载条件智能优

选协同模式,可有效抑制无线接入网络中

的小区间干扰,极大提升无线网络性能尤

其是小区边缘的网络性能。

Cloud Rad io是迄今为止移动通信领

域概念最前沿、技术最完善的无线接入网

络性能加速方案,可以打破传统有线承载

网络适配无线接入网络要求的现状,实现

“有线”和“无线”带宽的灵活置换,以

最低的网络升级成本,为运营商带来显著

的网络性能提升,是4 G时代移动通信运

营商最佳的选择。

近期的外场测试进一步证实C l o u d

R a d i o可以基于 4 G网络基础设施和当前

的主流 I P承载网络实现超越4 G的接入性

能,是运营商迈向5G的坚实基础。Cloud

Rad io的核心理念和核心技术同样适用于

5 G阶段超密网络架构,以及为特定业务

定制的高效空口标准,我们坚信C l o u d

Rad io创新的干扰抑制机制和弹性、动态

云协同理念会在5G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软空口

5 G 的定位是多样的,首先要满足

2 0 2 0年以后上千位数据流量的增长需

求,其次要适应多样化的场景,如大量小

基站、M2M、MTC、backhau l等。这些

场景与宏覆盖场景有很大的区别,单一的

无线接入技术难以同时满足以上多样化的

需求。5G接入技术不仅包含已有的3G和

4 G 技 术 ,

还应该包含

为特定业务

类型定制的

高效空中接

口技术。

中兴通

讯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软空口的理念,即

接入侧采用统一的硬件架构,基于整体框

架规划,通过软件编程,更改参数,实现

针对不同场景的特定空口。软空口技术既

可支持成熟的2 G、3G或4G接入技术,也

支持向5 G的演进。比如局域高速数据通

信场景、LTE-HI、各种Backhau l应用场

景、不同频段应用,以及支持海量低速率

终端接入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等等,可以在

统一的软空口架构下通过修改参数实现。

中兴通讯5G研究进展

● 超宽带射频实现新突破

超宽带射频是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

方向,中兴通讯现已成功推出跨频带的

超宽射频 R R U 单元,现在一个射频单

元即可支持超过 3 6 0 M H z的有效带宽,

D D ~ 9 0 0 M H z和1 . 8 G h z ~ 2 . 1 G H z的宽频

UBR已经研制成功。未来能够支持有效频

宽1GHz以上的射频RU单元正在研发中。

● 多模软基带芯片已经完成 ,正在开展

SDA相关技术研究

中兴通讯现已成功推出自研的软基带

Page 15: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PB|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3

网络随需而变薛育红(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

发展,传统电信网络已经无法

满足客户多变的业务需求和更

高带宽的需求。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尽

管单领域的电信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

展,但是网络建设模式仍然按照传统的方

式建设,新技术无法快速部署和应用。

中 兴 通 讯 下 一 代 网 络 解 决 方 案

ElasticNet基于SDN和NFV技术,使得网络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弹性配置,满足不

断变化的需求,快速适应运营商新的商业

模式。

FEATURESDN

专题

Page 16: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1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51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5

SDN/NFV带来网络变革的动力S D N 即软件定义网络( S o f t w a r e

D e f i n e d N e t w o r k),起源于美国G E N I

项目。2 0 11年3月,由Ve r i z o n、德电、

Google、Facebook、Yahoo、微软6家电

信/互联网巨头发起,诸多厂商参加的ONF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组织,推

动软件定义网络的发展。SDN的概念核心是

控制转发分离,转发设备标准化、傻瓜化,

控制面集中化,所有控制功能可以通过集中

的控制面进行编程实现而无需升级转发面。

N F V即网络功能虚拟化(N e t w o r 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目标是利用IT

虚拟化技术把现有的网络设备演化成为标

准的服务器和交互设备。NFV更多关注用

IT的技术来改造CT网络。没有S D N的推

出,运营商的网络也一样可以实现网络功

能虚拟化,也迫切需要网络功能虚拟化。

结合SDN后可以提升网络的性能,简化对

已存在网络的兼容性要求并提升网络的可

操作性和可运维性。NFV可协助SDN实现

更加软化、更可控、更易编程的网络架构

目标。结合了SDN和NFV双方优势特征的

网络是运营商的未来选择。

● 控制层与转发层分离,结合对网络资

源和接口的封装,使网络摆脱硬件的

约束;软硬件解耦,网络操作系统标

准化,促进产业链的分工细化,利于

充分竞争;标准化的开放接口,利于

降低设备商的进入门槛,构建充满活

力的产业链,便于IT与CT融合;网络

进一步软化,利于向云架构演进。

● 集中控制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 可编程的网络为创新提供无限潜力,

利于运营商更为快捷地提供更丰富的

业务,增强其自身竞争力。

随着SDN/NFV在网络中的应用,运营

商将会得到更低TCO的网络、更灵活的网

络架构、更开放的网络环境和更好的用户

体验。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Elast icNet

结合SDN/NFV技术,旨

在为客户提供一个满足

不同功能和需求的扁平

化网络。Elast icNet基于

云计算技术,构建网络

功能和网络控制的软件

系统,使得网络具有弹

性。Elast icNet基于控制

和转发分离的原则,使

得网络统一控制,且遵

守开放、标准的协议。

对 外 提 供 可 编 程 的 环

境,网络对应用可视,

推动网络的创新,同时

解决了网络自动配置和

业务灵活部署方面存在

的问题。

中兴通讯Elast icNet

“ElasticNet包

含SDN转发器、

S D N控制器、

各种VNF、VNF

编排器、基于

OpenStack的云管

理系统等模块。

云服务

SDN 转发器

SDN 控制器

图1 ElasticNet网络架构

弹性网络方案使得网络不再是固态的网络,

网络规模可以随业务增长按需使用、按需调

度,真正实现了网络随业务而动,为客户降

低了网络建设的TCO,网络利用率最大化。

网络从冷冰冰的大铁盒子构成的复杂系统转

变为纯软件可重构的弹性系统。

E l a s t i c N e t包含S D N转发器、S D N

控制器、各种V N F、V N F编排器、基于

O p e n S t a c k的云管理系统等模块(见图

1)。E l a s t i c N e t控制器提供全网的网络

视图,动态调度各种资源,满足上层应

用的需求,并提供可编程的开放网络开

发环境。

Elas t i cNet作为下一代的网络解决方

案,融合了S D 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打

破网元之间的隔离,使得网络不再是烟囱

型的网络,成为横向打通的、向业务开放

的、弹性软件化的网络,无论从管理、服

务还是商业模式支持上都可以为客户带来

更佳的体验,且大幅度降低网络的建设和

维护成本。

FEATURESDN

专题

Page 17: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1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51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5

● 简化网络管理:由于网络具有可编

程的能力,网络的管理和配置更加

简化,网络可以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的变化。

● 拓展网络服务能力:传统网络设备具

有相对独立的网络功能,多网元之间

的协作十分复杂和困难。在ElasticNet

中,通过业务链(Service Chaining)

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软件实现对新增的

网络业务的支持。

● 支持新的商业模式:传统网络在规划

和设计上基于已有的商业模式,商

业模式的变化将导致网络的重构和变

革,需要增加大量的投资。ElasticNet

基于标准的网络可编程协议和开源的

代码,网络平滑支持商业模式的任何

变革。

● 降低网络CAPEX/OPEX:ElasticNet

采用基于通用架构的硬件架构,降低

了网络基础建设的成本。通用的硬件

架构延长了网络设备重用的生命周

期。另外简化网络管理,也降低了网

络的运维成本。

● 减少碳排放:更高的网络效率,随需

配置的网络容量,减少整个网络的碳

排放。

ElasticNet适用场景Elas t i cNet可以部署在电信运营商网

络、数据中心网络、企业和园区网络中,

可用于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的虚拟化,数据

中心之间的流量调度和协同;政企网络的

集中管理与安全控制、运维的优化;运营

商网络中的多层多域优化、IP RAN/PTN网

络的虚拟化集中控制等。

数据中心

将Elas t i cNe t应用于 IDC,可以优化

云服务性能,大幅提高数据中心资源利用

率。 IDC通过灵活的策略配置来精细化调

整 IDC内部的东西向流量,可以实现更快

的 IDC虚机快速实时迁移和更高的网络冗

余,可以更容易地通过感知应用QoS要求

和底层网络负载,及时进行流量调度,保

证SLA和提升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企业网

企业网络涉及的网络功能复杂,企业

网络与企业应用的结合使得企业网络个性

化需求多,在安全、运维、应用灵活叠加

等方面存在困难。

基于SDN架构,Elas t icNet能有效进

行企业网络优化。ElasticNet会优先在单一

运营主体、业务变更频繁的场景下得到应

用,企业网就是典型的场景之一。这样的

场景需要经常对网络配置、网络拓扑进行

调整,ElasticNet可加快业务变更的速度。

同时Elas t icNet在对网络流量优化要求高

的场景能提供对网络全局细粒度的管控能

力,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业务的要求。

园区网

Elas t i cNet应用于园区网,可使网络

更容易管理和扩展,主要表现在:可以使

用策略、模板等手段精细化地调整网络流

量,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增加新的特性和功

能;网络故障在软件的抽象环境中也更

容易定位和解决。Elas t icNet的网络软件

化,便于 IPv6和v4双栈 /DS-LITE的快速

部署,使得IPv4向IPv6的演进更为快捷和

灵活。

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应用

在电信运营商网络中,ElasticNet网络

将会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网络功能按需配

置的扁平化网络。ElasticNet为运营商构建

一个更加开放的网络,通过网络的集中控

制、虚拟化等手段使网络更加富有弹性、

易扩展性和自配置能力。运营商网络中,

ElasticNet可以应用于运营商的数据中心、

无线核心网与城域网络、汇聚网络与接入

网络等场景(见图2)。

中兴通讯积极参与业界SDN/NFV的推动工作

中兴通讯广泛参与SDN/NFV的标准化

和业界推广活动,与国内外多家运营商进

行测试和合作,并与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

高校进行技术合作。同时,中兴通讯作为

ONF、ETSI、CCSA、OpenDayLight等组

织的重要会员,积极推动SDN标准和产业

化发展。

在2013年8月“全球SDN与开放网络

高峰会议”举行期间,中兴通讯ElasticNet

成功与多家厂商 S D N 设备实现互通。

Elas t i cNet SDN 控制器通过各种组网环

境下的OpenFlow 1.0标准基本功能用例测

试,实现业务演示。在2013年9月中国国际

信息通信展览会中,中兴通讯正式推出了

基于SDN/NFV的ElasticNet解决方案,并

在现场进行了相应的业务演示。

图2 ElasticNet在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

接入网

接入 汇聚

移动回传服务移动宽带

IP和光传送

城域与核心 数据中心

云中心

FEATURESDN

专题

Page 18: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1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71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7

发展道路探讨

城域和核心路由器的

范成法(中兴通讯)

城域和核心路由器组建的Internet

基础网络彻底改变了人类沟通

的方式,SDN概念的出现则给

网络带来的新的应用模式和选择可能。

SDN概念如何与路由器结合,使得基础网

络对应用提供更好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值

得探讨的方向。

路由基础网络的特点路由基础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层

次的分布式网络。分层次意味着局部网

络内部的路径计算是独立的,计算完成

的路径通过边界路由器向其他边界路由

器通告。分布式意味着无论域内还是域

间路径都是由单个路由器在与其他路由

器交互信息后独立计算的。这两个特

点使得路由基础网络具有全球扩展的能

力。分布式使得网络部署不依赖于其他

网络而可独立建设,层次化使得大网的

路径计算可以分层次进行。

通过多年的发展, IP和MPLS基本上

可以满足封装任何业务的要求,但是在路

径计算上,由于分布式计算的特点,缺乏

一些全局优化的能力,虽然引入了MPLS-

T E等计算,但计算模式也较为单一,演

进较为缓慢,对需求的响应速度较慢。

SDN

FEATURESDN

专题

Page 19: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1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71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7

支持智能应用的灵活快速调度

S D N的结合,必须落到客户需求的

实处,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才有持续

发展的价值。当前,为智能应用提供更

灵活的路径选择、更快速的调度,提升

网络的利用率和健壮性,是值得考虑的

实际提升。在这方面,大的 I T 厂商如

G o o g l e、腾讯等已经有自己的一套实

施方法。设备制造商可以和运营商一起

探讨运营商网络的此类需求进行网络改

进,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将可以得到共

赢的回报。

SDN方式的IP RAN虚拟化

I P R A N是支撑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

要路由基础网络,由于节点众多,对路由

网络的管理和运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

过SDN方式的集中化管理,关闭接入节点

的路径计算,统一交由控制器负责,可获

得路径计算更加可控、接入节点即插即用

的好处,可以简化运维要求,提高网络的

可靠性。

SDN概念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好处可以弥补路由器基础网络的不

足,因此在路由上引入S D N是一个必然

的方向。然而路由器基础网络牵一发动全

身,发展的起点应该是局部改造。改造

的特点是控制平面改造和转发平面的改造

独立进行,而且更为平滑的改造是在前期

仅改造控制平面。在改造方向上,可分为

域间、域内分别优化,优化可针对客户面

临的关键具体问题来进行,使得优化方向

更有针对性,也使优化工作更有持续性。

SDN概念对路由器基础网络的改造是一个

较长期的工作,是从局部改造向全局改革

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给供应商带来新的

均等参与的机会。

SDN对基础路由网络的改进SDN具有全局信息,可以基于全局信

息对路径做优化,使得响应比较缓慢的全

局性需求可以较快通过新算法实现。SDN

具有统一的计算实体和算法,可以避免路

由器逐台升级带来的对网络冲击过大的问

题。SDN通过软件化的定义,提供更好的

应用程序接口,使得应用对网络的管理得

以较好地实现。同时,通过SDN可以简化

对设备控制面和管理面的复杂要求,使设

备可集中精力于转发,从而加快技术革新

速度。总之,SDN带来的较多好处对路由

基础网络也是适用的。

SDN改造路由器基础网络的方式局部替代

由于基础路由网络全球性的特征,不

可能全球的网络统一整齐地切换为S D N

网络。S D N改造的网络必须与原有网络

100%兼容。一种合理的方式是SDN改造

网络局限于一定域内,对外表现与现有网

络一致,而对内进行网内优化。

针对域内和域间分别优化

针对域内,通过SDN对控制平面路径

计算的接管,可以实现完全可控、可视和

可调的域内路由网络。域内的规模与SDN

控制器可管规模是匹配的,独立优化是可

行的。对于域间,通过SDN的集中调度控

制,可以替代B G P和R R的路径计算,使

得保护、负载均衡等策略更容易实施。选

准这两个模型,容易把目标和要解决的问

题聚焦,一步一步将SDN带来的好处在实

际网络中展示出来。

转发面继承使用

现有路由器的转发面,支持 I P 和

MPLS,基本上可满足主要转发和封装需

求,就是说,转发面功能和性能不是关键

问题,如果再加上一定的扩展就是没有问

题,问题在于分布式的控制面限制太大。

因此SDN针对路径优化的策略,可以通过

现有转发面来研究支撑和实践,而不必等

OpenFlow成熟,做得好的话可以使网络上

大部分的投资得到保护。当然,由于现有

路由器的转发面一般都是由NP或多核处理

器来实现的,对OpenFlow支撑转发面的研

究也可以同步进行,在寻找控制面优化道

路的同时寻找转发的优化道路。近期,针

对OpenFlow过于灵活、设备难以匹配的问

题,业界有人提出了在控制器侧抽象出与

大多数设备侧转发匹配的模型,在保持集

中控制、可编程的SDN优点前提下,通过

增加模型约束,大大提高OpenFlow流表下

发的匹配度,使OpenFlow可商用程度大幅

提高,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方向。

产业界标准化协作

S D N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即构建

一个标准的可扩展的设备模型,再实现一

个基本的北向和南向接口集。现在从认识

上,业界出现了一些主流接口形式,如用

于通用管理配置和信息相互的NETCONF

协议,O F - C o n f i g、X M P P也属于这一

类;用于输出链路状态和TE数据的BGP-

LS协议及可能的进一步扩展;用于TE隧

道下发的PCEP协议及其进一步扩展;用

于流表交互的OpenFlow协议;用于北向

的REST信息交互格式。业界在将SDN概

念移植到路由上时,应尽量遵循一些标准

协议格式和模型,使得所做的工作相互促

进和提升,以达到最终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的目标。现在在基本协议选择上有了一些

共识,未来在具体实现内容上,还需要进

一步细化和标准化,理想情况下能实现异

厂家控制器和转发设备的互通。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0: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1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91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9

夏浩,柳勤(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移动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Cloud NF

大道至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

端的大范围普及,全球移动数

据业务总量爆炸式增长。移动

通信网络向4G发展,但2G/3G/4G网络将

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传统网络中,

通信设备通常采用专用架构,一种网络功

能对应一个设备形态。运营商网络中存在

大量不同形态的设备网元,大量网元、复

杂组网给运营商的运维带来了巨大的难

度,运维成本不断攀升。同时受到OTT应

用的冲击,运营商ARPU值呈下降趋势。

当前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昂贵的扩容与换代

应对信令和数据业务增长,不同地域

的网元均需要独立扩容甚至于换代。平滑

弹性扩容以满足很难预测的业务增长是运

营商的核心诉求之一。

● 运维困难

每一个功能、网元都需要专门的硬件

和软件,运维的复杂度不断增加。此外,

单系统容量存在瓶颈,容量提升只能通过

更换硬件或增加网元数量实现,增加了运

维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 能耗增长

运营商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各类网元

往往按最大容量能力在运行,而碎片化的

网元间无法直接通信,很难进行容量的动

态适配,这将引起巨大的能源耗费。

● 软硬件紧密耦合,创新受限

设备能力不开放,业务创新受到设备

商的局限。在部署各种新的业务、应用

时,需要部署新的硬件和软件,无法保护

前期投资。

● 研发周期长,定制成本高

网络演进、新功能等标准化过程漫长,

研发周期长,频繁的功能定制成本高。

数据业务爆炸式增长,在容量、时

延、能耗、新业务快速部署等方面将对网

络架构提出更高要求。从移动网络架构的

发展历程看,从2 G时代分级的竖井式架

构,到4G/5G时代扁平开放式架构,移动

网络演进的目标是“简洁、高效”。

Cloud NF方案为提升运营商竞争力、降低网络运

维复杂度,云化和扁平化已成为移动

网络演进的必然趋势。中兴通讯C l o u d

N F(N e t w o r k F u n c t i o n)解决方案应

运而生。

C l o u d N F基于N F V,整合了移动网

络核心网和控制器,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

软硬件架构分离,使得整个移动网络的网

元功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应用SDN

理念,将核心网的分组网关转发分离,有

效提升了转发效率。Cloud NF整体功能架

构如图1所示。

Cloud NF在通用的基础设施平台上,

利用云管理系统将计算 /存储 /网络资源整

合为统一的处理资源,各网元功能作为

一个软件功能部署在统一底层平台上。

Cloud NF包括的功能有无线网络控制器、

图1 Cloud NF整体功能架构

Orchestrator

SDN转发面MBUP

EMS

OF

控制器 核心网 eAPPVNF

VNFM

V1M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VM

SDNCtrl

BSC

RNC

AG

FW

SeGW

RRPC

MSCS

eAPP

HSS

IMS

PCRF

MME

DPI

NAT

MBCtrl

OSS/BSS

1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9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1: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1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91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9

方式。

Cloud NF助运营商应对挑战● 通用的硬件平台

Cloud NF采用通用的硬件平台,软硬

件解耦,在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演进能力

上具有显著的优势。通用硬件平台采用业

界最新的硬件技术,让运营商享受到IT界

最新成果。

● 虚拟的网络功能

软件和硬件实现了解耦,虚拟化使得

软件部署更便利。Cloud NF针对移动网络

设备提供了自动化快速部署的特性,降低

开通成本,并提供版本闪切的功能特性,

极大降低了网络设备升级风险,提升网络

稳定性。

● 自动运维

系统自身就可以完成硬件单板机框安

装、软件版本安装、业务数据配置等操

作,减少了运维的工作量,大幅提高了部

署速度和质量,在即插即用和容量按需弹

性伸缩上具有明显优势。

● 灵活的业务扩展

新业务开通只需通过远程软件配置,

开通时间大幅缩短。方便网络共享,允

许基于同一网络引入不同的专有业务。此

外,还可以快速部署各类第三方应用,提

供更好的开放性,以支持创新业务。

● 电信级可靠性

针对电信设备的高可靠性需求,

C l o u d N F提供多层次备份方式,包括节

点层、虚机层、业务层;针对电信业务的

特性提供了1+1、N+1、Pool等多种备份

方式。

● 节能降耗

采用可节能的多核处理器,每个计算

节点都具备节能下电能力。节能控制机制

包括:关闭未被使用的处理核、把虚拟机

集中到更少的物理机上减少物理机占用、

关闭未被使用的物理机。

随着N F V和S D N产业链的成熟,未

来移动网络会朝着开放、弹性、可控、

自动化的方向演进。无线网络在向4 G演

进过程中,2G/3G/4G网络会长期共存,

无线网络控制器作为 2 G / 3 G网络中的关

键设备,必须具备很强的演进能力。从

运营商的利益最大化角度来看,也需要

能够在提供LTE网络的同时解决2G/3G共

存问题。因此,无线网络控制器与核心

网共平台云化,提供一整套完整的解决

方案成为运营商的必然选择,中兴通讯

移动网络虚拟化C l o u d N F方案就是最佳

解决之道。

核心网及无线相关应用。

● 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2G/3G基站控

制单元RNC&BSC、Smal l Cel l接入

网关AG(Femto GW)、安全接入网

关SeGW以及跨制式、跨层的智能协

同控制单元RRPC。

● 核心网:包括核心网控制面网元,以

及用户面网元的控制与复杂数据处理

部分。同时用户面网元基于SDN架构

将转发部分剥离,形成转发面。

● APP:无线相关的应用。

Cloud NF架构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网络

规模和覆盖范围灵活部署,进行跨地域资

源统一管理,匹配移动通信网络地理分布

的特性。

Cloud NF架构将移动网络各网元独立

规划、独立部署的方式演变为水平部署。

整个移动网络可以统一规划并能动态适应

业务演进的变化,即根据网络容量和各种

规划参数(如话务模型等)确定各网元的

数量和容量,将网元的内部处理模型转换

为对虚拟机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

需求并分配各网元需要的虚拟资源,加载

该网元的软件版本,就完成了该网元的资

源供给。

C l o u d N F 架构提供了高效部署

2G/3G/4G多制式多层网络的解决方案,

兼顾了现有网络和未来网络演进的需求。

C l o u d N F架构提供了开放的能力,

TECS(Telecom Elastic Cloud System)

平台可以部署第三方应用,VNF亦可部署

到第三方平台,为运营商提供灵活的部署

“随着NFV和SDN产业链的成熟,未来移动网络会朝着开放、

弹性、可控、自动化的方向演进。无线网络在向4G演进过程中,

2G/3G/4G网络会长期共存,无线网络控制器作为2G/3G网络中

的关键设备,必须具备很强的演进能力。

1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19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2: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12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1

“助力 发展4G基于 的SDN RAN,

黄孙亮,曲延锋(中兴通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爆发式增长,

终端向智能化、大屏幕发展和

普及,移动互联网在近几年得

到了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

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6.48亿,移动互联网

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大量的应用,如手

机游戏、移动电子商务、移动阅读、移动

视频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

用的发展正促使移动网络向宽带化、智能

化发展。我国的4G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移动回传网络新需求移动网络向宽带化发展,需要高品质

的回传网络支撑,实现移动业务的承载。

移动回传网络的需求主要包括:

● 满足移动回传业务和网络灵活、按需

部署,高效运营及维护的需求;

● 满足LTE网络S1接口的多归属、X2接

口的灵活互访需求;

● 满足2G/3G,尤其是LTE阶段,高带

宽回传的需求;

● 满足移动回传业务承载所需的高精度

时间和时钟同步需求;

● 满足2G/3G/LTE场景下,不同基站类

型、不同接入类型的网络接入需求;

● 满足移动回传业务差异化服务质量保障

以及端到端网络和业务可靠性的要求;

● 设备和网络建设需要满足绿色环保要

求,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针对以上移动回传业务承载的需求,

目前各大厂商都有相应的网络方案,但由

于受当前技术的局限,均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 IP RAN网络规模庞大,结构复杂;

● 主流移动回传主要采用 I P R A N方

案,基于IP/MPLS协议满足网络的灵

活性要求,但也导致网络复杂度高;

● I P R A N网络庞大的规模、复杂的网

络协议使得网络的部署、业务的开

通和后续的运维、故障处理都非常

复杂;

● IP RAN方案基于 IP /MPLS协议,需

要网络设备具备拓扑发现、路径计算

等能力,对设备硬件要求高,导致建

网成本居高不下。

基于SDN的IP RAN解决方案SDN具有转发与控制分离、控制逻辑

集中、网络虚拟化等特点,能解决当前IP

RAN面临的主要问题。

● SDN转发与控制分离的架构,将复杂

的网络协议处理、路由计算等控制功

能从网络设备中剥离到集中控制器,

从而降低网络设备的硬件要求,使得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3: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12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1

网络设备更通用化、更低成本,降低

网络的整体建设投资。

● SDN控制器逻辑集中部署,提供全网

端到端的网络和业务视图,实现统一

控制,使得端到端的网络部署、业务

开通、故障监控及处理都变得更加简

单,提高网络运营效率。

● SDN控制器集中控制转发层设备的转

发行为,当前的O penF low可以基于

流实施设备转发行为的控制,实现高

度灵活的组网,精细化的流量和业务

控制,满足LTE承载的要求;同时,

也大幅降低了网络的复杂度。

● S D N架构可实现网络虚拟化。在 I P

RAN场景中,通过网络虚拟化,可将

同一SDN控制器所控制的所有网元设

备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从而大幅减

少网络的逻辑组网网元数量,简化网

络结构,满足超大型城域网 I P R A N

组网的需求。

目前,基于SDN的 IP RAN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SDN控制器内嵌式和

独立式。

SDN控制器内嵌式部署如图1所示,

在汇聚层设备上集成S D N控制器,汇聚

层设备通过S D N控制器实现对下联的接

入层设备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并实现网络

虚拟化。接入层设备双上联到两个汇聚层

设备时,两个汇聚层设备的控制器可以形

成主备,实现控制器的备份,提高网络可

靠性。

此种方式,汇聚层设备嵌入SDN控制

器,可以充分利用现网设备,进行软件升

级即可在接入层应用SDN技术,对现网改

动小,有利于快速应用SDN技术。但该方

式没有真正实现转发与控制分离,也没有

实现全网统一的控制和视图,难以实现网

络能力的虚拟化和对外开放网络的能力,

也难以标准化,难以满足后续向全面SDN

化的长期演进要求。

“SDN具有转发与控制分离、控制逻辑集中、网络虚拟化等特

点,能解决当前IP RAN面临的主要问题。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4: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32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3

SDN控制器独立式部署方式如图2所

示,SDN控制器独立部署,实现了对B设

备及其所连接的CSG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控

制。此种方式实现转发和控制分离,网络

设备专注于流量转发,接受SDN控制器通

过其南向接口(如OpenFlow)下发的指

令,解析并执行相应的转发动作。此种方

式实现了汇聚层及接入层设备的统一控制

和网络虚拟化,大幅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通过SDN控制器的北向接口对外提供网络

编程能力和服务能力,可实现网络能力开

放。同时,S D N控制器独立式部署的方

式,有利于SDN控制器南向接口以及北向

接口的标准化,有利于 IP RAN网络后续

向全程SDN网络的长期演进。因此,SDN

控制器独立式部署的方式可解决 IP RAN

网络当前面临的问题,更符合 IP RAN网

络的发展方向。

关键问题探讨SDN技术和架构在快速发展中,目前

尚未达到规模商用的要求。因此,将SDN

技术应用于 IP RAN网络,实施网络部署

时,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探

讨。目前,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有三个,分

别为控制器、转发设备、网络管理。

控制器是SDN架构的核心,是整体网

络的“大脑”,担负着全网控制的重任。

针对前述 IP RAN内嵌式和独立集中式部

署的两种方式,由于控制器运行的硬件环

境和容量、控制网元的数量、实现方式的

差异性,使得两种方式对控制器有着不同

的要求。因此,需要控制器的设计能够灵

活适配不同的硬件,既可运行在网络设备

中,也可运行在标准服务器中;需要控制

器基于高度的模块化设计,可灵活裁剪,

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当前基于O penF low流转发的硬件芯

片还不够成熟,在协议的支持、转发性

能、表项容量等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商用

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比较适合

采用传统转发+SDN控制器的方式,即在

控制面采用S D N架构,采用统一的控制

协议,如OpenFlow,实现对转发设备的

控制和流表下发;在转发面仍然采用传统

的转发方式,在转发设备上增加相应的

A g e n t,实现O p e n F l o w协议的解析并转

换为传统转发控制信令。这种方式有利于

SDN架构在 IP RAN中的引入和部署,更

可有效利用现网设备。

网络管理是网络有效运营的关键。当

前OpenFlow协议主要定位于对网络转发

行为的控制,OF-Conf ig协议的定义还不

够完善,现阶段SDN体系中网络的管理和

维护相关功能相对欠缺。而且,由于现有

网络存在着大量的设备,各设备分属不同

厂商,属于不同的网络管理系统,使得网

络的整体管理和向SDN架构演进困难。因

此,我们建议完善OF-conf ig协议,用于

新建的网络;针对现有网络的统一管理,

建议各EMS向统一的上层基于SDN架构的

网络管理系统开放北向接口,以实现网络

的统一管理。

小结SDN具有转发与控制分离、控制逻辑

集中、网络虚拟化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

移动业务回传的需求,解决当前 IP RAN

面临的网络协议复杂、组网规模大、结构

复杂、设备硬件成本高、维护难度高、缺

乏统一管理的问题。在方案的选择上,我

们建议采用SDN控制器独立式部署方式,

此种方式更有利于SDN技术的标准化,更

符合 IP RAN网络后续长期演进的要求,

也能更好地降低网络的TCO。

图1 SDN控制器内嵌式部署

图2 SDN控制器独立式部署

BTS

BTS

CSG

CSG

控制器 城域/核心网络设备

城域/核心网络设备

BSC/RNC/MME/SGW

BSC/RNC/MME/SGW

城域/核心网络设备

城域/核心网络设备

汇聚设备

汇聚设备

汇聚设备

SDN 控制器

汇聚设备

Openflow ….

控制器

Agent

Agent

CSG

CSG

CSG

CSG

BTS

BTS

BTS

BTS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5: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32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3

卓必强(中兴通讯)

——提升数据中心运营价值

基于 的SDNElastic Cloud DC

云数据中心,在大规模采用计算及存储

虚拟化技术后,在虚拟化、规模运营、

绿色节能等方面需求更高。

● 虚拟机迁移需求

虚拟机部署后,要根据业务进行灵活

的迁移,这就需要数据中心网络能够识别

虚拟机,根据虚拟机的部署和迁移灵活配

合部署相应的网络策略。

● 多租户支持

租户需要配置自己的子网、虚拟机IP

地址、ACL(访问控制列表)等,这就需

要数据中心网络提供虚拟多租户能力,支

持大量的租户部署,实现租户的隔离和安

全保障等。

● 组网灵活、高效

云数据中心网络规模大,组网复

杂,在网络设计时,为了保障网络的可

靠性和灵活性,需要设计冗余链路,

回顾过去的几十年,层出不穷

的技术革新给整个 I T行业带

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

影响着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从最初与

大型机配套的专用计算机房,到传统的

企业数据中心( E D C )和互联网数据

中心( I D C),再到今天的云数据中心

(Cloud DC),数据中心在不断演变和

革新。以承载云计算业务为主要目的的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6: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52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5

并部署相应的保护机制。在传统数据

中心组网中大量采用的V R R P、双链路

上联、 S P T等技术,存在着网路利用率

低、容易出现故障,且仅能实现局部保

护的问题。

● 能耗管理

大型云数据中心普遍具有数千台物理

网络设备、数万台物理服务器,能耗相当

惊人,需要集中管理和高效调度,降低运

营成本。

为适应云数据中心的发展,业界提

出了不少解决方案,诸如TRILL、SPB、

E V B、V X L A N、S D N、C i s c o F a b r i c -

P a t h等,其中S D N由于拥有对网络的所

有控制权,是一种网络可编程、可重构架

构,逐步成为云数据中心网络虚拟化的主

流解决方案。在云数据中心中,S D N充

当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角色,将网络虚拟

成一个大的资源池,接受数据中心业务管

理器的调度,业务不必关心底层网络的物

理资源位置、分布情况,仅仅是简单调用

S D N控制器的接口申请创建子网、虚拟

网关、虚拟NAT设备、虚拟机迁移、下发

ACL规则等。

中兴通讯基于S D N的E l a s t i c C l o u d

DC解决方案,包括三大组件。

● 数据中心集成管理( U S a p p h i r e

iDCIM)

iDCIM集成OpenStack相关组件,提

供网络管理和业务编排功能,如网络可视

化、网络统计、网络优化算法等。此外,

iDCIM还集成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IT设

施管理功能,配合虚拟化调度技术,可以

大幅度提高能效利用率,降低PUE(达到

1.3以下),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SDN控制器(ZENIC)

ZENIC作为云数据中心的网络控制面

和中枢,负责全网拓扑管理和路由计算。

目前已支持OpenFlow 1.0/1 .2/1 .3协议,

并可以自动适配。

● OpenFlow交换机

O p e n F l o w交换机包括 v S w i t c h 和

O p e n F l o w物理交换机。

随 着 O N F 的 推 动 , 目 前 已 发 布

OpenFlow V1.3,但由于规范发布过快,

芯片提供商迟迟不能大规模投产,导

致O p e n F l o w交换机相对控制器( S D N

Controller)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为了以最

小的代价引入SDN,增强云数据中心网络弹

性,中兴通讯提出分两步走的演进策略。

● 阶段一:Overlay方案

L 3 到 T o R (架顶交换机),运行

O S P F协议; S P I N E - L e a f组网,采用

ZX9900系列最大支持13824个GE接口。

S D N 控制 v S w i t c h ,采用 V x L a n

方式的O v e r l a y封装格式; v S w i t c h采

用 D P D K 加速,并引入有本地交换和

Over lay封装能力的智能网卡+SR-IOV来

提升转发性能。

该阶段可实现 IDC的全网动态业务路

由;创建大容量多租户网络;可灵活控制

虚机的网络路由;实现跨 IDC的虚机组网

和迁移; iDCIM通过插件框架模式,快速

引入新的网络服务。

● 阶段二:纯SDN方案

S D N统一控制 v S w i t c h和物理交换

机,分为数据中心内部控制域和数据中

心互联控制域;S P I N E - L e a f组网,采用

ZX9900系列最大支持13824个GE接口;

路由算法在S D N控制面集中实现,可订

制;控制面集中计算虚拟网络广播树,

不再依赖转发面组播能力; i D C I M统一

负责云数据中心的网络服务管理和网络

服务集成。

通过分阶段引入SDN技术,使数据中

心网络成为开放的网络,它为整个Elastic

Cloud DC解决方案带来了很多优势。

● 支持虚拟机迁移:当虚拟机迁移时,

iDCIM调用SDN NOS的API,将虚拟

机关联的网络特性同时迁移,保证虚

拟机迁移完成时网络同步可用;

● 支持多租户:由于SDN具有可编程能

力。S D N N O S可以加载应用模块,

识别不同租户的网络流量,通过流表

的控制,使数据流只能在同一租户的

虚拟机间转发;

● 网络灵活部署:通过集中统一的调度

管理实现业务的灵活部署,为数据中

心多租户提供可靠保障,统一高效运

维网络能够极大降低云计算数据中心

的运维成本。

● 绿色节能:SDN架构能灵活修改设备

流表,改变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可

在流量低谷期,通过控制器调整网络

拓扑将流量导引到少数路径上,通过

iDCIM关闭闲置的交换机、服务器、

空调EC风机等。

中兴通讯Elast ic Cloud DC基于SDN

实现了网络虚拟化,并通过网络虚拟化与

计算及存储虚拟化相结合,不仅降低了

CAPEX/OPEX,还协助客户快速推出新

的网络特性和云计算服务,满足不断变化

的市场需求。配合中兴通讯微模块数据中

心产品USapphi re MDC8100,将使云数

据中心的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智能

化程度更高,从而提高客户的灵活性和竞

争能力,确保IDC运营收益。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7: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52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5

张海林(中兴通讯)

在智慧园区网的应用SDN传统园区网面临的挑战

爆炸式的移动设备和内容发展以

及服务器虚拟化和云服务的出

现,推动网络技术向虚拟化方

向发展。许多传统网络是通过以太网交换

机树形分层建设的。这种静态架构已经不

适合今天智慧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网络、

云计算网络的动态计算和存储。一些关键

计算趋势驱动新的网络技术发展。

● 变化的流量模式:企业数据中心的数

据流量已经显著变化。与大量通信

发生在单客户端与单服务器之间的客

户 -服务器应用相比,今天的应用访

问不同的数据库和服务器,在“南 -

北”向通信模式返回给用户数据之

前,产生了一系列“东 -西”向的物 -

物通信流量。同时,用户也在改变流

量模式,任何设备、任何地点、任何

时间访问公司的内容和应用的办公模

式正在兴起。最后,许多企业的数据

中心正在考虑效用计算模式,其中可

能包括私有云、公共云或一些导致穿

越广域网流量的云组合。

● IT消费化: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个人

移动设备,如智能电话、平板和笔记

本电脑访问企业网络。IT在保护企业

数据、知识产权以及合规的时候,有

必要去以高精度的方式适应这些个人

设备。

● 云服务的兴起:企业需要公共和私有

云服务,导致了这些服务的大幅增

长。企业业务部门现在希望能够灵活

地按需和有选择地访问应用程序的基

础设施和其他IT资源。IT的云服务规

划需要在增强的安全、合规和审计需

求前提下,伴随着快速变更假设条件

的业务重组、合并和兼并的环境下进

行。不管在私有云还是公有云提供自

助服务,都需要通过一个通用的视角

和一套通用的工具提供弹性计算、存

储和网络资源。

● 大数据意味着更高带宽:今天的“大

数据”或大型数据集处理需要互相连

接的上千台服务器大规模并行处理。

大数据的崛起刺激了数据中心高网络

容量的需求。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网

络运营商面临着网络扩展到以前难以

想象的大小、任意互联而不宕机的艰

巨任务。

智慧园区网中SDN技术的应用场景在智慧园区网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

软件自定义网络S D N对园区网的各种应

用场景具有显著的技术驱动力,下面探讨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8: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72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7

SDN在智慧园区网应用的几种应用场景。

场景一,园区网络虚拟化的需求。随

着园区网络的需求日益复杂,可扩展解决

方案也越来越需要将多个网络用户组进行

逻辑分区。网络虚拟化提供了多个解决方

案,能在保持现有园区设计的高可用性、

可管理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优势的同

时,实现服务和安全策略的集中。网络虚

拟化允许多个用户组访问同一物理网络,

但从逻辑上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

园区网需要一个便于扩展的解决方案,保

持用户组完全隔离,实现服务和安全策略

的集中,并保留园区网设计的高可用性、

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优势。

场景二,园区各种应用数据流智能感

知。随着个人应用如微博、微信越来越普

及,与企业应用竞争网络资源,网络需要

支持根据应用转发数据流,优先保证企业

应用。SDN需要提供一个简化并有一致性

的方法标识应用流,并对网络编程高优先

级转发所需应用数据流。实际上任何应用

都可以与SDN control ler交互以提供应用

所需的网络资源配置。

场景三,园区内的B Y O D(B r i n g

Your Own Device)和无缝移动应用。企

业员工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并期望无缝

连接以及相关移动性保证。虽然有很多解

决方案可以实现BYOD和无缝移动能力,

但依然存在灵活性问题。随着移动设备种

类、操作系统和软件版本的增加,网络提

供商往往不能迅速满足客户的新增需求。

园区管理者需要快速提供他们自己的定制

策略,而无需依赖BYOD提供商发布新版

本升级的需求。SDN允许园区管理者开发

他们自己的增强BYOD应用以满足其特定

的需求。

场景四,基于视频通信与协作应用。

SDN网络允许服务提供商根据用户需求对

特定通信进程分配容量,并且为每个通信

进程通过分配策略提供服务质量QoS。这

意味着服务提供商可以在某个时间段为视

频网真服务提供比语音通话更高优先级的

服务,通过提供动态SLA服务来为视频流

和视频协作等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同时为服务提供商提供不同的收费模式。

场景五,园区通信的安全和策略增

强。今天大多数设备安全策略仅限于

VLAN或接口,大多数安全策略不能考虑

应用的上下文关系。虽然有使用802.1x的

增强策略和标识管理系统,但是仍然不能

提供安全策略管理的灵活性。在SDN环境

中,SDN控制器了解流的上下文,包括用

户、设备、位置、时间、应用和其他外部

因素,这允许网络管理者精细定制策略并

且可以在接入位置或中间位置交换机进行

安全增强。

SDN在园区网中的部署模式探讨大型园区网络在建设和部署软件自定

义S D N网络时,逐步升级和替换的场景

往往更加需要关注,这也是为什么S D N

虽然起源于园区网却首先成熟应用在数据

中心网络的原因。在园区网络应用S D N

必须要解决传统网络向S D N网络平滑演

进、逐步替换部署的问题,这要求S D N

技术相对成熟,并能完美兼容传统网络。

在综合考虑S D N在园区网络部署的约束

因素的前提下,S D N的部署模式可以总

结为以下5种。

● 完全部署SDN网络;

● SDN与传统网络双栈部署;

● 全网边缘部署;

● 汇聚节点部署;

● 关键路径部署。

完全部署SDN网络模式适合新建的园

区场景,这种场景下其技术及产品的成熟

度已经不亚于数据中心的情况,需要重点

讨论的是下面4种部署模式,在传统园区

网络向SDN网络演进的情况下,必须充分

考虑演进的步骤及投资,以及对园区现有

业务的影响情况等综合因素。

在S D N与传统网络双栈部署模式下

(见图1),在物理拓扑上把整个网络分

成几个不相交的分片,每个分片交给传统

网络或S D N网络处理,网络分片的分割

点可能是一个交换节点或一条路径,当使

用S D N双栈交换机时,网络分片分割点

在交换节点上;当使用S D N专用交换机

和传统交换机时,网络分片分割点在流量

路径上。从整个网络上看,这种方式是使

用双栈的方法,不同的分片采用不同的

处理协议和方法:传统和S D N。双栈部

署方式在S D N网络演进初期是合适的,

通过部署具备传统和S D N能力的双栈交

换机使整个网络具备后续向S D N全网演

进的能力,可以提前享受S D N带来的便

利,对于长期困扰园区网络的痛点首先从

传统网络分片剥离,实现S D N网络部署

和分片。这种双栈部署模式虽然前期设备

成本偏高,但可以有力推动S D N技术及

网络向前演进。当然这种局部改造方式缺

点也很明显,前期网络投资比较大,而且

网络分片导致策略和拓扑分片不连续,难

于管理。

全网边缘部署模式(见图2)的特点

是可以对出入整个网络的流量进行监管,

能够完全控制接入策略,并在边缘处引入

新的网络功能,例如数据中心网络的虚拟

化。与数据中心环境不同,园区网络边缘

终结在接入交换机和外网出口路由器。在

园区网络中,这种全网边缘部署模式涉及

数千接入交换机的升级,因此网络的部署

成本偏高。而且这种部署模式没有对汇聚

和核心网络升级,在这些网络中不能享受

SDN网络带来的新能力,如流量动态的负

载均衡等。

在实际的园区网络中,往往流量拥塞

FEATURESDN

专题

Page 29: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72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7

和细分对于汇聚节点的要求更加紧迫。汇

聚边缘部署,通过把汇聚节点升级成SDN

网络,合理配置VLAN、MPLS、VPN等

管道,实现汇聚层SDN交换机和接入层用

户与业务流的映射(见图3)。在接入层

数据流到SDN交换机映射合理的情况下,

可全部实现SDN技术带来的好处。而且流

量拥塞等问题更容易出现在汇聚层,通过

SDN技术可实现流量精细控制和监管。这

种部署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投资较小。但是

这种模式不能实现真正的接入数据流完全

监管,对于突发和不可预见的流量无法预

测和动态实现策略控制。

在关键路径部署模式下(见图4),

传统交换机和S D N交换机混合部署在一

张网络上,而控制平台感知到的物理网络

的抽象就像一个逻辑的S D N。这种部署

模式必须首先对园区网络的数据流进行精

确分析,确保每个关键源、目的路径至少

包含一个S D N交换机,如果流量横跨两

个或更多的S D N交换机可以丰富转发控

制,如流量均衡。关键路径部署模式下,

可以使用V L A N s隔离每个传统网络的主

机,并且限制穿越传统交换机的流量流经

S D N交换机。在关键路径部署模式下,

对S D N交换机的要求也非常高,首先需

要S D N交换机和控制器的功能和协议与

传统交换机完全兼容,其次要求S D N交

换机的流表可扩展性比较高,因为业务流

量大量聚合或业务升级,S D N策略或者

流量均衡等对流表规模会逐步增加。关键

节点部署模式通过信任传统交换机已有机

制来保证兼容性。

S D N技术通过控制面和数据面的分

离,实现了对物理网络的抽象和可编程,

这为智慧园区的智能网络提供了无限可

能,使智慧园区网能够快速、方便地创建

各类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

“在园区网络应用SDN必须要解决传统网络向SDN网络平

滑演进、逐步替换部署的问题,这要求SDN技术相对成熟,

并能完美兼容传统网络。

Internet/WAN

Internet/WAN

Internet/WAN

Internet/WAN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SDN集中控制器

SDN集中控制器

SDN集中控制器

SDN集中控制器

传统交换机

传统交换机

传统交换机

传统交换机

SDN交换机

SDN交换机

SDN交换机

SDN交换机

SDN双栈交换机

SDN双栈交换机

SDN双栈交换机

SDN双栈交换机

图1 园区网络SDN双栈部署模式

图3 园区网络汇聚边缘SDN部署模式 图4 园区网络关键路径SDN部署模式

图2 园区网络全网边缘SDN部署模式

FEATURESDN

专题

Page 30: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92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9

自斯坦福C l e a n S t a t e项目孵化

O p e n F l o w协议,在 2 0 0 9年

业界正式提出软件定义网络

(S D N)以来,业界已经有上百家企业

正式加入到开放网络基金会(ONF)。SDN

的产品及样机覆盖了S D N控制器、交换

机、路由、虚拟网络功能部件等产品,应

用场景覆盖了数据中心网络、企业网、校

园网、光网络及业务边缘网络等。迄今为

止,SDN的功能架构在不同的领域,出于

技术和利益博弈两个方面的原因,业界尚

无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说,ONF定义的转

发、控制、应用的3层架构得到了相对广

泛的认同。

汪军(中兴通讯)

弹性网络智能控制器

ZENIC

中兴通讯

FEATURESDN

专题

Page 31: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2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92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29

SDN架构按照O N F的定义,S D N分为基础设

施层、控制层和应用层(见图1)。虚拟

化在基础设施和控制层两个层面上实现:

前者实现设备级的虚拟化,比如一个物理

交换机支持多个逻辑交换机;后者实现网

络级的虚拟化,首先是SDN控制器将整个

网络当成一个逻辑的超级交换机进行管理

控制,其次将物理资源进一步根据端口、

M A C、 I P地址段等信息划分为多个虚拟

网络。

在更广义的SDN架构中,控制层之上

还有业务编排层,主要实现SDN域间资源

的统一管理、SDN网络和其他资源的统一

调度,比如OpenStack+SDN的数据中心

解决方案中,OpenStack统一调度计算、

网络和存储资源。

站在整个网络架构的层面来看SDN,

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

● SDN只是作为区域性网络的改造,可

以将一个SDN控制域看成一个超级设

备。SDN并不改变原有的网络横向接

口,边界网关协议(B G P) /多协议

标签交换(MPLS)等仍然有效。

● S D N控制域间定义专门 /增强的S D N

东西向接口,将SDN作为整个网络的

控制平面。

本文认为,第一种方案更加具有现实

意义,利于网络的平滑演进。第二种方案

中的东西向接口要么可以通过扩充现有的

BGP/MPLS协议实现,要么可以通过北向

接口在业务编排层面实现。定义更加专用

的SDN东西向接口,虽然有可能可以增强

整网的能力,但是无疑也为部署增加了不

少难度。

S D N控制器位于S D N架构的中间和

核心位置,是S D N价值的主要引入者,

中兴通讯提供了弹性网络智能控制器——

ZENIC。

中兴通讯弹性网络控制器架构来自于学术界的开源S D N控制器基

于OpenFlow协议,转发模型也绑定于某

个具体的OpenFlow协议版本。对于商用

系统而言,必须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内协议接口的兼容,还要考虑不同应用场

景的区别以及和多厂家、多协议接口的差

别,因此SDN控制面必须设置一个兼容多

版本OpenFlow、多种控制协议以及不同

转发面能力的抽象层,我们称之为转发抽

象层(FAL),在此之上为网络操作系统

(NOS)核心以及应用层提供的接口独立

于具体的协议和硬件能力。

中兴通讯弹性网络控制器R e l e a s e 1

支持 1 + 1 主备,以自研内核和应用为

主;R e l e a s e 2引入分布式架构,兼容

OpenDayLight接口。

中兴通讯弹性网络控制器 Z E N I C

Re lease 2的架构如图2所示。图2自上而

下主要包括协议栈、驱动和转发抽象层、

控制器内核和应用层。其中应用层又分为

“S D N 控 制

器 位 于 S D N 架

构的中间和核心

位 置 , 是 S D N

价值的主要引入

者,中兴通讯提

供了弹性网络智

能 控 制 器 ——

ZENIC。

图1 SDN分层架构

FEATURESDN

专题

Page 32: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3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13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1

内置应用和外置应用,内置应用通过本地

A P I和控制器交互,外置应用通过R E S T

标准接口对控制器进行编程。

架构的右侧为C/C++域实现的控制器

内核和自研应用,左侧为 J AVA域,主要

实现操作维护、北向接口以及对第三方控

制器编程接口的适配兼容,以方便客户移

植其他控制器的应用到本控制器上运行,

保护客户已有的投资。

转发抽象层及驱动层

转发抽象层定义统一的转发控制接

口,包括对抽象转发面的状态、能力、硬

件资源、转发表、统计信息等进行读取 /

操作,相当于驱动的基类。同时转发抽象

层还管理转发面驱动的实例,根据转发面

接入时的基本能力协商加载不同的驱动实

例,将转发面的控制连接绑定到相应的驱

动实例。

每个具体设备的驱动实现转发抽象层

的接口,完成不同接口协议、不同硬件能

力到转发抽象层的统一适配。从控制面及

其上层应用的角度来看,FAL提供了一个

统一的转发操纵接口。ZENIC已经实现对

OpenFlow 1.0/1.2/1.3的自适应协商。

网络虚拟化的支持

ZENIC内置对网络虚拟化的支持,支

持采用M A C地址、端口、 I P地址段以及

其组合条件对网络进行分区。ZENIC内核

统一采用3 2 b i t虚拟网络标识,理论上最

大支持232个虚拟网络。这些网络虚拟化

规则可以通过管理员配置或者由云平台下

发。内核系统可以操作所有的虚拟网络资

源,应用根据北向接口认证的结果来决定

是否有权获得指定虚拟网络的状态信息以

及操作相关的虚拟网络资源。

ZENIC默认不同的虚拟网络之间是隔

离的,带宽可以共享也可以独享。如果要

允许虚拟网络之间通信,则必须配置互通

规则。为了简化某些简单组网环境下的配

置,控制器提供了缺省虚拟网络,缺省虚

拟网络内部的通信以及和其他虚拟网络的

通信则默认允许。

网络操作系统内核层

控制器内核层主要管理拓扑、主

机、接口、转发表等对象,维护上述对

象状态构成的网络信息库。内核层并无

预设的网络转发逻辑处理,而是维护准

确的网络拓扑、资源状态以及转发表的

存储、合成,接受应用对于网络、资源

状态的订阅以及应用对于网络资源、转

发逻辑的操作。

内核层综合拓扑和主机位置、状态,

给应用提供一个完整的网络视图,以供应

用做转发、业务的决策。网络虚拟化也由

内核层内置支持。

O penF low的单一串行化流表模型以

现有控制器实现对于网络扁平化的管理视

图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交换机硬件复杂

化、业务到流表的映射困难、应用编程的

复杂性。在ZENIC系统中,将内联网络管

理作为内核服务之一,解耦接入网络和互

联网络。内核管理互联网络的封装格式,

上层应用只需要决策S D N控制域内两个

接入端口的位置和策略。内核计算出完整

端到端路径,并在接入侧将转发决策映射

到互联网络路径的封装标签。Z E N I C支

持多种内联网络封装格式,包括MPLS、

VLAN、VXLAN、GRE等。

图2 中兴通讯弹性网络控制器ZENIC Release 2架构

SDN交换机控制接口

应用层

内核层

SPF算法

操作系统抽象层 公共运行库 DHT

内存数据库Tulip

转发抽象层/网络虚拟化层

OF1.0驱动 OF1.3驱动 其他驱动

南向接口协议栈子系统

拓扑子系统 转发流量 接口管理 主机跟踪 ARP服务

统计管理

流量工程

业务编排

内置应用

JAVA域

操作系统抽象

WebServer

OSGi 数据库

平台支撑层

Linux

Local-API

内连网络管理

北向接口

操作维护

3rd -A

PP

基本转发 路由协议 数据中心网络管理

Neutron 数据分析 ......

......

FEATURESDN

专题

Page 33: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3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13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1

分布式架构

SDN架构给网络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好

处是全局网络视图以及在其之上所实现的

优化流量调度、路径决策,当所控制网络

超过一个SDN节点的能力时,则必须部署

分布式控制器。影响分布式系统可扩展性

的主要因素是负载均衡和状态复制开销。

分布式哈希表(DHT)算法提供了一个可

伸缩的分布式数据存储 /路由算法,区别

于传统P2P网络中的百万级的规模以及不

稳定网络的假设,ZENIC中考虑上千节点

的扩展性即可,采用高效的单跳D H T算

法,可以保证苛刻条件下的性能。ZENIC

控制器中转发面状态、主机状态、虚拟拓

扑状态、全局配置以及全局拓扑等数据采

用不同的分布式模型,保证分布式架构下

的最佳负载均衡和最小复制开销。

弹性网络器的可编程架构ZENIC控制器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可编

程能力:第三方应用 /模块的动态加载和

卸载能力;简化易用的应用编程模型;南

向驱动第三方可编程。

开放可编程软件架构

SDN设计的初衷就是开放可编程,其

中北向接口可以支撑绝大多数应用编程的

需求。在某些性能、时延要求苛刻的流程

中,比如对上送报文的实时处理,那么通

过基于REST的北向接口开销可能难以接

受。ZENIC提供了一种通过动态库加载到

系统中,通过本地API进行编程的能力。

应用开发时只需包含Z E N I C提供的

API头文件和接口库,则可独立开发应用

模块、自测,部署时编译成为一个动态

库,该模块可以动态加载到系统中,不用

时可以通过界面卸载。Z E N I C为了保证

第三方应用和控制器其他部件的隔离,

ZENIC控制器将第三方应用加载到独立的

进程空间中,确保其缺陷不会影响控制器

正常运行。

简单易用的北向应用编程接口

北向应用编程接口(API)在不同的

的应用场景中需求不同,对于封装的要求

也有区分。如果将网络的原子能力暴露给

应用,是有可能形成统一的API,但由于

缺乏封装和易用性,应用编程、实现的复

杂度较高。对于SDN而言,将会面临至少

两类应用,需求迥异。

● 专业网络应用:订制化需求高,需

要更加细节的API,对底层网络的操

作操纵能力强,比如订制开发路由协

议、订制进行精细化的流量调度。

● 普通应用:将网络作为一种服务,只

是请求网络为应用提供服务,并不关

心网络细节。

对于后者,北向接口封装几个模型和

交互简单、易懂的服务接口,而不是由应

用向路径上的交换机逐个下发转发表以及

相应的队列配置参数。

另一种思路就是由应用定义自身对

网络的需求和操作接口,网络厂商提供

插件实现应用的网络接口。典型的是

OpenS tack的Neu t ron组件,其定义了网

络的API,由各厂商提供插件来控制自己

的SDN控制器或网络设备。此架构相当于

把SDN的北向接口标准化工作推到应用,

网络去适配应用需求。

两种思路各有利弊,由S D N定义北

向接口比较理想化,试图统一解决所有问

题,但网络很难一一理解应用的需求,标

准化的推进工作相对困难,而且易用性也

很难保证;应用驱动的模式使得SDN落地

更加容易,但是应用和多厂商网络之间的

互通要较耗费更大代价。

Z E N I C提供基本的细颗粒度的底层

A P I,同时提供封装后的虚拟网络A P I,

目前已经提供N e u t r o n P l u g - I n接入到

OpenStack之中。

流表抽象及协商

O p e n F l o w 1 . 0提供的是一个单流表

的抽象模型,但是需要TCAM(Terna 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的支持,

而T C A M价格相对较昂贵,同时其单表

结构使得复杂转发逻辑的分解很困难。

O p e n F l o w 1 . 1之后定义了一个多级流表

的模型,增加了更多的表匹配字段和指

令类型,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现有交换

机ASIC支持较为困难。 I2RS以及部分厂

商的开放接口给应用暴露的是一个R I B

(Routing Informat ion Base,路由信息

库)之上的多种业务表,表之间隐含了协

议规定的各种逻辑。OpenFlow赋予应用 /

控制面对转发面最大程度的操纵能力,转

发面可以是完全傻瓜化指令执行引擎,而

其他开放API则是现有协议框架下的开放

API,有严格的限定条件。

Z E N I C控制定义了多套业务层面的

流表模型,覆盖数据中心网络、政企网、

业务边缘、光网络等场景,这些业务层面

的流表模型由转发面驱动负责将其和具体

的转发面流水线模型进行协商,允许业务

流表模型对应到部分或全部转发面流水模

型上。当不能完全协商成功时,存在部分

业务功能的损失,但不影响已经匹配的流

表支持的业务功能,能够支持功能受限的

ASIC以及全功能的vSwitch控制。

S D N控制器是S D N解决方案中的核

心部件之一,SDN控制器对不同转发面的

兼容控制能力、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支持能

力、可编程能力以及可扩展能力决定了其

核心价值。Z E N I C将努力提供一个可裁

剪、可扩展、多厂家互通兼容的开放SDN

解决方案。

FEATURESDN

专题

Page 34: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SUCCESSSTORY成功故事

3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33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3

姚双武(中兴通讯)

KPN比利时推出4G网络

B A S E (也称为K P N G B )是荷兰

KPN公司的全资子公司。KPN

是欧洲市场最重要的电信运营

商之一,而BASE是比利时最好的运营商

之一,拥有410万用户以及一系列品牌,

如 J IM Mob i l e、Ay Yi ld i z和BASE等。

BASE的网络覆盖98%的比利时人口,占

有 2 0 %的市场份额(服务收入占比)。

BASE的语音网络在比利时是最好的,同

时,BASE还在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争取比

利时移动网络第一运营商的位置。BASE

指定中兴通讯为其3G和4G移动网络的首

选供应商。

长期的合作伙伴从3G接入网开始,BASE和中兴通讯

就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在过去的4年里,

成千上万的中兴通讯3 G基站设备安装于

B A S E公司的3 G网络。现在,该3 G网络

(移动互联网)覆盖了比利时9 9 . 5 4 %的

区域。该3 G精品网络将于近年升级为双

载频网络。现在的3 G双载频(速度高达

42Mbps,为3G的两倍)网络已经覆盖了

比利时83%的区域。由于有支持网络平滑

演进的Uni-RAN解决方案和良好的设备性

能表现,中兴通讯被BASE公司指定为4G

无线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将帮助BASE

公司构建高质量的4G网络。

快速建网作为业内顶级的通信设备和解决方

案提供商,中兴通讯为BASE提供端到端

的4 G接入网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一系

列的基站、行业领先的核心网和统一网

管系统。基于设备的先进性和无线接入

网络的建设经验,中兴通讯帮助BASE快

速完成了4 G精品网络的建设和放号。中

兴通讯的先进解决方案帮助BASE迅速铺

Page 35: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3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3

SUCCESSSTORY成功故事

32|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3

Uni -RAN平台,该4G接入网广泛采用中

兴通讯高带宽、高输出功率、多通道的无

线射频单元和高容量、多模的智能基带单

元,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事实上,这样

能最大化地利用BASE公司在1800MHz频

段上的10MHz频谱资源。BASE的用户只

要有4G设备、处于4G网络覆盖的区域并

签约了4 G业务,就可以即刻使用该频谱

资源。在理论速度高达86Mbps、实际速

度约为20Mbps的4G网络上,用户可以以

1 0倍于3 G网络的速度来分享照片、看电

影和下载应用。

此外,该4G接入网能够平滑演进,其

硬件平台可用于LTE高级特性,如载波聚

合、eICIC和CoMP等技术来大大改善长期

的网络性能。可以预见的是,BASE公司

的网络将带来优良的用户体验,在比利时

市场也将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B A S E 提供

的通话质量和数

据质量都是公认

的第一名。目前

BASE已在超过15

个城市同步推出

4G网络,其雄心

壮志可见一斑。

中兴通讯负责德国和比荷

卢经济联盟的总经理李君表

示:“我很高兴中兴通讯帮

助BASE公司完成4G业务的商

用。我相信借助这一新的4G网

络,中兴通讯可以帮助B A S E

公司在比利时进一步巩固其在

移动市场的地位。对于中兴通

讯来说,与欧洲运营商再次成

功推出4G网络证明其在欧洲的

4G足迹进一步扩大,这也是一

个里程碑的事件。”

优良性能B A S E是第二个在比利时

推出 4 G网络的运营商。然而

凭借中兴通讯先进的LT E解决

方案,BASE的4G网络性能比

第一家更好。基于中兴通讯的

开了高性能的 4 G网络,而且,

该 4 G网络能与现有的 2 G / 3 G网

络和谐共存。

B A S E提供的通话质量和数

据质量都是公认的第一名。目前

BASE已在超过15个城市同步推出

4G网络,其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B A S E公司首席执行官 J o s

D o n v i l 表示:“作为比利时第

二家推出 4 G业务的运营商,如

何满足用户需求非常重要。在最

近几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智能

手机的使用数量和数据业务的应

用在迅速增加。用户使用智能移

动手机数据应用服务,远远超过

单纯的打电话和发送短信,并且

这种演进趋势还在继续。作为移

动市场的挑战者,我们始终希望

提供给客户最佳的用户体验。”

成功故事 SUCCESSSUCCESSSTORY成功故事 SUCCESS

STORY成功故事

Page 36: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SUCCESSSTORY成功故事

3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53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5

李轶宁(中兴软创)

湖南移动在7千多万人口的湖南省

建设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

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

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信号覆盖

到全省所有乡镇;网络已漫游通达216个国

家和地区。湖南移动的用户数量以每年超

过100万户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超过3600万

户,数据业务日活跃用户数近1000万。

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业

务层出不穷,传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

激烈,通信资费越来越低,用户渗透率日

趋饱和;同时新兴的互联网OTT业务也在

分流传统运营商的业务和收入。湖南移动

面临用户的更高层面的体验需求,急需进

行业务和服务体验水平的提升。

湖南移动的传统网络质量监控体系无

法客观反映用户感知。随着网络规模和流

ZSmart CEMS助力湖南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Page 37: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3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5

SUCCESSSTORY成功故事

34|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5

“Z S m a r t C E M S采用中兴软创自研的

实时流处理模块C E P(C o m p l e x E v e n t

Process ing),实现大数据实时处理,整

个处理过程在内存中进行,加载性能达到

20Mbps;支持复杂事件处理;支持事件

派发与智能自动告警。

协助湖南移动管道可视化Z S m a r t C E M S系统具有强大的海量

数据实时处理能力,通过深度报文监测

(DPI)识别业务类型,与业务质量、用

户数据、终端信息相关联,使湖南移动对

自己的网络管道情况一目了然,实时了解

现网业务运行情况。现在,哪些业务占用

了过多的网络资源,自有业务与第三方业

务的竞争态势如何,即时通信工具中,文

字、语音和视频的占比,不用再拍脑袋猜

测,分析人员通过轻点鼠标即可方便快捷

地获得。

未雨绸缪,管理客户体验传统网络监控多为事后处理,虽可亡

羊补牢,但在用户选择越来越多的当下,

提前了解用户体验,把问题和风险消灭在

萌芽状态是留住用户的必要手段。

中兴软创与湖南移动通力合作,通过

对大数据的分析和业务积累,系统引入中

兴软创擅长的商业智能多维度业务分析思

路,从网络、业务、用户和业务量、业务

质量、终端等多个维度为湖南移动全方位

展现了管道和客户运营情况。通过灵活可

定制的指标模块,贴近用户需求构建了

CS/PS域的QoE/KQI/KPI指标体系,协助

湖南移动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快速准确地

掌控用户体验。通过设置指标多级告警机

制,实现VIP用户体验提前预警,在用户

投诉发生之前通知客服人员对潜在投诉风

险用户进行关怀并由运维人员快速查找根

故障,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的监控和管理

效率,减少了VIP用户的投诉。

洞察先机,为企业创造价值运维专题分析助力湖南移动网络优

化。依托Zsmart CEMS,湖南移动实现火

车站等重点区域监控,完成了3 G终端登

录2 G网络的语音业务分析、端到端掉话

分析、网络接入接通率分析等专题分析。

并开展了疑似流失客户分析、VIP客户投

诉跟故障原因分析,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减少用户流失。

通过终端品牌分布分析、集团客户感

知分析、违规业务分析等分析专题,为市

场人员提供定制机选型、客户主动关怀、

违规业务屏蔽提供依据,为集团客户指标

劣化提前预警,为市场营销提供支撑。

中兴软创充分发挥在大数据处理和数

据分析挖掘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湖南

移动的本地化业务需求,为湖南移动的网

络优化运维、用户关怀、市场营销提供强

有力的支撑。通过统一的用户体验管理平

台,为湖南移动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将

网络质量、市场销售和用户服务的诸多前

端部门,与网络规划和优化、运营维护、

信息支撑等后端部门,有效联系起来,形

成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的的面向用户、

业务和网络的多方配合协作体系,降低

OPEX,提高运营效率。

量快速增加,信令数据量急剧增加,原有

基于信令数据的监控成为瓶颈。如何利用

现网已部署的探针来满足网络实时KPI监

控的需求,又能洞察管道中的业务占比,

既能在海量数据中做根故障查询,又可以

客观分析用户体验,成为湖南移动的一道

难题。

2012年,中兴软创为湖南移动提供了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用户体验应用解决方案

(CEMS)。面对海量数据,ZSmart CEMS

采用大数据分布式以及并行处理架构,应

对高速信令数据流的实时处理,实现计算

节点资源的动态调配以提升计算资源的利

用率。同时,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

式数据库等云存储的通用平台软件,提升

海量数据的查询速度,降低数据库建设成

本,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和可靠性。

面对海量数据,ZSmart CEMS 采用大数据分布式以及

并行处理架构,应对高速信令数据流的实时处理,实现计算节

点资源的动态调配以提升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Page 38: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技术论坛 SOLUTION

3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73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7

中兴通讯 UBR引领 技术革命RRU沈洋(中兴通讯)

20 0 6年,中兴通讯业界首家提出

基带处理单元(B B U)+射频拉

远单元(R R U)的分布式基站架

构,并率先在中国移动青岛TD-SCDMA网

络中规模应用,引发了无线基站形态和架

构的一场革命。分布式架构能够满足室内

外多场景覆盖要求,安装灵活,加快建网

速度,节约馈线损耗,增强站点覆盖,实

现机房零占地部署,并且基带资源共享,

话务灵活调度。这些优势使得BBU和RRU

逐渐在2G/3G/4G网络部署中占有越来越重

要的地位。现在,BBU+RRU分布式基站

已经成为业界主流的基站形态。而各设备

供应商RRU设备的领先性也成为运营商选

择设备供应商的重要考量依据之一。

据2013年11月GSA报告显示,目前全

球已经商用的LTE网络达到222个,投资

LTE的运营商更是接近400家。众多运营

商面临如何处理2G/3G/LTE多种制式、多

种频段共存的难题。运营商为了新建和扩

容网络,不得不在有限的站址空间和天面

空间寻找位置来安装基站或者RRU,而新

站址的租赁和空间天面数量的增加会给运

营商带来不菲的投资支出,这就使得利用

有限的站址空间和控制甚至减少天面数量

成为运营商的重要关注点。依托在无线通

信领域特别是光纤拉远分布式基站丰厚的

经验积累,中兴通讯推出超宽频RRU——

Ultra Broadband RRU(UBR),使得传

统的两种频段需要两款RRU可以缩减到一

图1 覆盖6个频段需要的传统RRU数量和UBR数量对比

款RRU,解决运营商建站难的问题,为运

营商节省TCO。

新一代UBR基站具有以下特点。

● 超宽的工作频带。U B R使用了宽带

G a N氮化镓功放,实现了单通道超

宽发射带宽,还采用了先进的超宽

带的DPD架构和算法,实现了365M

发射带宽,处于业界领先水平。传

统的R R U只能工作在单一频段上,

普遍频宽为 3 0 ~ 4 0 M H z。对于常见

的运营商具有的 6大频段(D D / 9 0 0

M H z / 1 8 0 0 M H z / 2 1 0 0 M H z / 2 3 0 0 M

H z / 2 6 0 0 M H z),共需要 6个R R U

来覆盖。中兴通讯此次推出的新型

U B R 产品,第 1 款同时覆盖 D D 和

9 0 0 M H z频段,频宽达到 1 7 0 M H z

(790~960M H z);第2款同时覆盖

1 8 0 0 M H z和 2 1 0 0 M H z频段,频宽

达到 3 6 5 M H z ( 1 8 0 5 ~ 2 1 7 0 M H z );

第 3款正在规划中的U B R同时覆盖

2300MHz和2600MHz,频宽将达到

390MHz(2300~2690MHz)。采用新

型UBR后,原覆盖6个主要频段所需

的 6个R R U可以减少到 3个,减少了

R R U数量和天面数量,节省了运营

商的投资。图1显示了覆盖6个频段需

要的传统R R U数量和现在的U B R数

量对比。

● 紧凑型架构设计。中兴通讯新一代

U B R产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散热技

DD

DDL

900M

DD~900MGUL

1.8~2.1GGUL

2.3~2.6G

L

1.8G 2.1G 2.3G 2.6G

900MGUL

1.8GGUL

2.1GUL

2.3GL

2.6GL

Page 39: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3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7

技术论坛 SOLUTION

36|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7

功率配置如表1所示,根据运营商不

同的需求和实际话务量可以配置成不

同的模式,以最大的灵活性应对网络

的话务和数据量变化,从而节省运营

商的投资。

中兴通讯新一代UBR产品除了上述技

术特点之外,还提供了具备极高附加值的

SiteWeb方案。

● 智能维护。以往的RRU开通或问题解

决都需要维护人员在站点利用网线把

电脑和RRU相连进行相关的开通或者

维护操作。如果R R U是在塔上,则

必须爬到塔顶才能进行相关操作。而

Si teWeb的智能维护方案在UBR内置

了WiFi模块,维护人员利用安装在智

能手机上的UBR开通维护应用程序,

可以在塔下进行开通和维护,极大地

提高了RRU开通维护的效率,减少了

运营商的运维成本。

● 环境智能。中兴通讯新一代U B R产

品不仅能作为传统的 2 G / 3 G / 4 G网

元,还能进一步整合网络里的M 2 M

设备,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环境智能功能让UBR能整合覆盖小区

里的环境监测M2M设备,这些M2M

设备定时将测得的环境信息上报给

UBR,然后UBR上传到网管中心做进

一步的转发或分析处理。UBR能整合

的环境监测M 2 M设备包括温度计、

湿度计、紫外线传感器、风力计、

PM2.5传感器等。

● 视频应用。中兴通讯新一代UBR产品

不仅能整合环境智能设备,还能为网

内的视频设备提供服务。这些视频设

备包括户外广告屏等各类显示设备,

通过网管控制或加载特定应用程序的

智能终端控制,显示设备可以根据用

户的需求随时进行内容更新。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设备供应商,中

兴通讯始终关注运营商的需求,致力于为

运营商提供高效性能和优异性价比的产品

和服务。此次推出的新型U B R基站,为

运营商解决了4 G时代多网多频段共存所

面临的关键难题,将成为运营商建设精品

4G网络的又一利器。

术和内部结构互联技术,使得U B R

的体积最小、重量最轻。中兴通讯新

一代U B R产品为2 T 2 R结构,发射功

率2×8 0 W,但体积仅为1 2 L,仅重

1 2 k g,为单人安装提供了最大的便

利性。

● 高效的散热。中兴通讯新一代UBR产

品采用新型的散热方式,和传统散热

相比,散热能力提升了50%,散热体

积减少了40%,而且重量更轻,噪音

更小,寿命也更长。

● 有源双工。中兴通讯是业界第一家把

有源双工技术引入UBR的厂家,这使

得双工器体积减少了25%。

● 动态功率共享。中兴通讯新一代UBR

产品的另一个技术特点是具备动态功

率共享功能。2×8 0 W的发射功率可

以在其覆盖的2个频段上进行动态调

整,在同一频段上也支持并发GUL多

模,以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例如对

于UBR(1800~2100MHz),其典型

中兴通讯UBR(1800~2100MHz)产品

表1 UBR(1800~2100MHz)典型功率配置表

“依托在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光纤拉远分布式基站丰厚的经验

积累,中兴通讯推出超宽频RRU——Ultra Broadband RRU

(UBR),使得传统的两种频段需要两款RRU可以缩减到一款

RRU,解决运营商建站难的问题,为运营商节省TCO。

典型配置 1800MHz 2100MHz配置1 2×40W(G) 2×40W(U)

配置2 2×40W(L) 2×40W(U)

配置3 2×20W(G) + 2×40W(L) 2×20W(U)

配置4 2×20W(G) 2×20W(U) + 2×40W(L)

Page 40: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3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9

产业观察 INDUSTRY

3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9

中兴通讯发布2014年行业十大趋势

中兴通讯

M◆2013年12月30日,继此前连续两年蝉联全球PCT专利申请第一后,中兴通讯首度发布电信行业趋势报告,致力于在

行业大变革时代捕捉更清晰的行业脉搏,以引领行业发展。报告指出IT(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

的两个分支,在日益融合的过程中,随着IOS和Android两大阵营为代表的便携式智能终端的出现和迅速普及,进一步打

上M(Mobile)标签。M(Mobile)为社会带来的不仅是语音和数据业务获取便利,并产生更多革命性影响。ICT技术

的发展由量变迎来了质变,崭新的M时代已经到来。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

经并正在继续深刻改变着社会运行与个人

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技术取得巨大进

步的过程中,作为曾经的两个重要分支,

IT(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日益

走向融合,以互联网的辉煌成功为标志,

当今社会已无可争议地进入了ICT时代。

回顾近年来ICT技术发展的方方面面,

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件无疑是以

IOS和Android两大阵营为代表的便携式智

能终端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以及由此带来

的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这不仅使得在3G

时期,运营商网络的数据流量持续快速增

长,给ICT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更对ICT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整个人类社

会的发展进步,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观察ICT行业的发展趋势,除了计算、

化。事实上,今天人们所享受的绝大多数

功能在固定终端上早已提供,但那时我们

体会到的是“进步”,而非“变革”。类

似的功能或服务,在M因素的作用下,造

成的影响却大为不同,使服务真正成为了

“无处不在”,而这“无处不在”,又从

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体验至上”。以往 ICT技术主要为

普通用户提供语音服务、为专业精英用户

提供高端服务,而今M-ICT技术为所有用

户提供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服务。

这些服务超越了 ICT领域常用的直观衡量

指标,必须以用户“体验”来区隔。

在M-ICT时代,“服务无处不在”与

“体验至上”都是长期重要的标签。传统

上的 ICT行业仍在飞速发展,引发金融、

交通、能源电力、教育、医疗等各行业新

存储、网络等传统物理要素在不断演进、

融合外,便携式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为

当今时代打上了最重要的M(Mobile)标

签。M将“人”——ICT行业服务的主体引

入ICT行业,为社会带来的已不仅仅是语音

和数据业务获取的便利,更带来了更多革

命性的影响。ICT技术的发展已经由量变迎

来了新的质变,崭新的M时代已经到来。

将ICT的理念拓展为M-ICT无疑更为合理,

更便于我们审视现在、展望未来。

从M - I C T的角度审视信息技术的发

展,各种变化都将顺理成章:

“服务无处不在”。随着智能终端的

普及,在无线宽带网络的支撑下,人们在

出行、购物、社交、娱乐等个人生活的各

个方面,以及以移动办公为代表的企业运

营和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

产业观察 INDUSTRY

拥抱 的ICT M时代

Page 41: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3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938|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39

产业观察 INDUSTRY

一、业务接入无处不在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和Pad类的智能终

端在发展,随着以W L A N技术为代表的

“最后一段”接入技术的无线化,有线宽

带接入仍持续存在,但将从以往的直接提

供业务接入转变为主要提供无线接入点服

务。在办公室、家庭、道路、机场、高

铁、飞机等各种场所,以3 G / 4 G / W L A N

相融合的无线接入方式,将在未来数年

内,为广大用户提供灵活、可靠、无缝的

无线接入环境,并持续向更宽带发展。

二 、 下 一 代 智 能 终 端 将 更 加 智

能、灵活,并向可穿戴方向拓展智能手机的CPU从2核、4核到8核,

一轮的变革,为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我

们必须面对并解决许多新老问题:

如何在满足企业移动办公需求的同时

有效降低企业的IT成本?

如何不断满足广大用户对服务体验的

不断提升的核心要求?

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的新型商业模式,

让包括运营商在内的产业各方合理收益,

逃脱“剪刀差”的魔咒?

在全社会对网络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

的现实下,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

的挑战?

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演进,以

及整个行业面对的这些问题,我们观察到

以下的发展趋势。

智能终端的计算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智能

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纷纷上市,

并展示了虽还不甚明晰,但有极大想象空

间的前景。柔性屏幕及柔性电池等技术取

得重要进展,使智能终端的表现更加灵活

多变。H T M L 5的快速起步,有望彻底打

破APP S tore的“围墙花园模式”,Web

化及APP化将长期并存。

三 、 服 务 提 供 方 式 的 M 化 真 正 实

现“服务无处不在”依托于无缝的无线接入环境及日益强

大、灵活的智能终端,依赖于云计算技术

的快速发展的,在M-ICT时代,服务的发

展趋势必将是无处不在。移动办公、信息

产业观察 INDUSTRY

Page 42: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40|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1期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PB

产业观察 INDUSTRY

分享、社交互动、电子商务、互联金融等

将以用户随时随地可方便获取,并能获得

日见完美的体验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人类的

美好生活。

四、企业级移动应用方兴未艾宽带无线接入、智能终端的飞速发

展,不仅仅提供了移动办公的便利。在

无处不在的宽带网和不断进步的安全技

术的支撑下,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成

功企业对外关键业务的开展和对内的核

心应用都将顺应M - I C T时代的特征,日

益M化,覆盖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方方面

面。这不仅会有力的提升现代企业的经

营和生产效率,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还会为相关 ICT企业,提供一大片移动互

联网市场中的新蓝海。

五、宽带提速持续向前数字的洪流推动着网络基础设施各

个层次的不断提速,从接入到核心、从

无线到有线。带宽提升的需求驱动了骨

干网络向100G、超100G演进,而接入网

络有线宽带速率将始终保持高于无线接

入速率一个以上量级发展。单一的提速

技术总会遇上发展瓶颈,但总会有另外

的技术革新使得通信带宽可以按照摩尔

定律前行以匹配信息处理的发展能力,

为不断爆发增长的信息之间的交流提供

畅通无阻的连接通道,让人与社会、自

然更加贴近。

六、“云化、智能化”的网络成

为必然移动智能终端、云应用等将催生数

据流量持续爆炸性增长,给运营商网络

带来“剪刀差”背景之下的巨大压力。

S D N及N F V等概念历经炒作的喧嚣之

后,将开始得到应用,网络融合、软件

定义、云化、虚拟化及智能化,渐渐

成为引领下一轮网络技术变革的主导力

量。C l o u d R a d i o、C l o u d E P C、光与

分组网络融合、 S D N 、云存储、虚拟

桌面、智能终端、云应用等,成为运营

商、政企客户借以显著降低网络设备及

运营成本的“秘方”。

七 、 移 动 视 频 引 爆 移 动 数 字 洪

水,将催生全新的流量经营模式据中兴通讯战略研究显示,预计到

2020年,移动视频数据流量将占到移动数据

流量的70%以上。预计在未来几年,移动多

媒体业务,将得到快速发展,“标清、高清

到超高清”成为视频质量的必然追求。移动

视频引爆数字洪水,必将催生运营商全新的

流量经营模式。在移动数字洪水之下,如何

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流量套餐服务,将

巨大的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成为运营商流

量经营模式创新的核心所在。

八、关系型的数字生态系统将深

刻变革信息服务的运营模式数字时代构建了人与人、人与物、物

与物之间的无死角的联通世界,任何个

人、企业甚至机器都有可能既是信息服务

的消费者、又是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形成

为全新的关系型数字生态系统。这个生态

系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一个信息服务交易

的“超市”,“超市”的拥有者提供基本

的网络、运营、渠道和品牌,同时提供利

益共享的商业模式。这将彻底改变现有企

业仅提供自有能力的情况,也必将深刻影

响信息服务运营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

程和运营支撑系统。

九、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对

接,用户“体验至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将以信息为纽

带。办公、购物、医疗、教育、娱乐、交

通、社交等行业的价值环节和生产要素将

大规模涌入移动互联网产业。在互联网上

构建“物理图谱”,将物理世界搬至互联

网,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合二为一,在

网络上为物理世界的所有设备形成一个虚

拟化的映射,通过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实

现人与物之间自然感知,让“人与物、人

与人、物与物”之间进行更贴近人类行为

方式本性的交互。

十、网络安全将成为长期的技术

及社会关注焦点互联网虚拟社会具有隐匿性、快速

传播和开放互动等特点,容易导致基于

虚拟身份的网络诈骗;在点对点信息传

播上,个人隐私、金融财产信息等也更

容易通过手机上的社交工具、电子商务

工具等泄漏。在M - I C T时代,“服务无

处不在”的背景下,网络的安全问题将

更为突出,在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中,

无疑将得到更大的重视。但“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当网络需要服务于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时,其对开放性的必然要

求,将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很难有

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将是一个

长期的技术及社会关注焦点。

ICT行业,进入M-ICT时代,风起云

涌。用户体验、颠覆式技术、商业模式

创新,一次又一次挑动着产业的神经。

拥抱 ICT的M时代,在众多的挑战中把握

机会,M - I C T时代的人类社会,必将更

加美好!

产业观察 INDUSTRY

Page 43: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

TrueSee

我们深知,您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公司分支,造成了信息沟通的鸿沟。

中兴通讯 TrueSee“幻真”远程呈现系统,为你解决远距离信息沟通问题。

采用 1:1 真人呈像技术,令镜头中的每个人如真正在你身边一般,

让您时刻置身于真实的会议氛围中。

● 1:1 真人呈像技术 ● 文档共享协同

● 1080P 高清分辨率 ● 触摸式会控

● 眼神交流、立体音效 ● 环境定制设计

真沟通,面对面中兴通讯TrueSee“幻真”远程呈现系统

世界各地团队

时刻在您身边

www.zte.com.cn

Page 44: 中兴通讯ElasticNet弹性网络解决方案 - ZTE · 2018-01-04 · ZXCTN 6500产品在PTN市场综合技术排 名第一,被Frost&Sullivan评为“最具市场 竞争力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