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組織地透過知識傳遞提升 適合組織進程的企業資源規劃

Preview:

DESCRI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7 (2007) 200–212. 有組織地透過知識傳遞提升 適合組織進程的企業資源規劃. 授課老師:葉榮懋 指導老師:張嘉華 學生:林師賢 學號: M97U0224.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 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 提出假說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有組織地透過知識傳遞提升適合組織進程的企業資源規劃

授課老師:葉榮懋指導老師:張嘉華

學生:林師賢學號:M97U022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7 (2007) 200–212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摘要有效的知識傳遞取決於顧客的吸收能力和顧問的傳授能力

知識的傳遞過程使得 ERP系統和組織進程間更加協調

管理層應鼓勵對已有的內部知識的庫存進行建立,以促進知識的傳遞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序論本文旨在理解令顧問和顧客得以有效傳遞知識的環境,且該環境是否有更有效的知識傳遞,能夠導入更符合顧客需求的 ERP系統

本文使用 Dierickx and Cool (1989) 提出的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其被用於檢測顧問的諮詢能力、顧客的吸收能力、知識的傳遞和最終 ERP協調過程間的因果關係

不僅是要確認儲存 -流動範例,還要豐富人們的理解,關於內在知識傳遞能力和外部知識,最終怎樣影響 ERP的組織協調性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背景

研究人員將 ERP 執行概念化為組織學習過程(Davenport, 2000)

本文採用組織學習理論,解釋了 ERP執行過程中顧問和顧客間的知識傳遞

組織學習理論 Argyris and Schon (1978)認為組織學習是檢測和糾正錯誤的過程

Fiol and Lyles (1985) 也指出組織學習是以更豐富的知識和更強的理解力提高行動力的過程

組織學習是提升組織行為的進化過程。對該過程的定位也已用於解釋:如何在組織內應用組織學習要素促進知識的創新,並且引導知識管理系統的研究 (Alavi & Leidner, 2001; Nonaka & Takeuchi, 1995)

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1)

• 對於公司,知識的儲存是作為內部的知識資產來累積的

• 知識的流動,指的是流向公司的,可以被同化、發展為公司儲存的那些知識

• 存儲和流動充分時,組織學習可以有效果、有效率地實施

• ERP執行過程中的有效的知識傳遞,顧問需有充足的知識傳遞,而顧客也需有足夠的吸收能力學習

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2)

顧問

ERP知識

顧客吸收能力

諮詢能力溢出

洩漏

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3)

Cohen and Levinthal (1990)認為吸收能力是一個公司識別新的外來知識,最終以商業目的吸收、運用該知識的能力

ERP執行中,顧問的知識應被翻譯、改造,並結合顧客已有的行銷管理知識,最終其要內化為顧客特有的、新的組織慣例

知識傳遞過程中,顧客的吸收能力是重要的

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4)

這些研究最終得出,在提供外部知識存儲中,在促進內部知識傳遞中,顧問都起著重要作用

本文是檢測 ERP執行中的知識傳遞是否符合知識儲存的效果,是否能夠符合 ERP執行中顧問的能力和顧客的吸收能力

ERP組織過程的協調性,是本文的結果變數。它被定義為,執行 ERP系統,可達到的滿足顧客管理需求的程度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研究模型

吸收能力

諮詢能力

知識傳遞 ERP組織過程協調性

吸收能力與知識傳遞

Szulanski (1996) 發現知識傳遞的主要阻礙在於接收者缺乏吸收能力,導致了知識傳遞的“固著性”

如果組織的吸收能力較強,則意味著更有效的知識傳遞 (Boynton, Zmud, & Jacobs, 1994)

H1o: 吸收能力與知識傳遞無關 H1a: 吸收能力和知識傳遞有正相關

諮詢能力與知識傳遞

諮詢能力可視為內部知識存儲。這種存儲為採用ERP的公司提供了必要的知識

內部知識更豐富的人,能夠更有效地向客戶傳遞執行 ERP所需的知識

H2o: 諮詢能力與知識傳遞無關 H2a: 諮詢能力與知識傳遞有正相關

知識傳遞和組織過程的協調性

• 若顧問很好地向顧客傳遞了這種知識,顧客會更容易理解這種管理範例的功能

• 可增加執行系統的可能性,該系統與其過程要求更協調

• 在執行中,更多有效的知識傳遞將使 ERP組織過程中更協調

• H3o: 知識傳遞和組織過程的協調性無關• H3a: 知識傳遞和組織過程的協調性有正相關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範例選擇台灣前 1000強的製造公司,實際問卷回收量為 132份

採用了關鍵資訊人,是製造廠的 CIO。他們最能評估公司的 IT人事能力,也最能觀察 ERP執行中的知識傳遞狀況

使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對其進行問卷詢問

研究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 (CFA)對其有效性進行檢測

行業分類

總資產

員工數

IT業員工數

ERP供應商

諮詢公司

ERP上線時間

執行模組數量

吸收能力

諮詢能力

知識傳遞

組織過程協調性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資料分析結果

假說 1測試了顧客的吸收能力和 ERP執行中的知識傳遞是否呈正相關,支持 Szulanski’s (1996) 知識傳遞的“固化性”和吸收能力的缺乏相關

假說 2也支持具備 ERP執行知識的顧問可讓顧客達到商業目的。顧問起著知識橋樑的作用,當顧客組織學習有困難時,他們為顧客提供必要的知識 (Roberts et al., 2001)

假說 3的測試結果說明,有效的知識傳遞和 ERP組織過程的協調性呈正相關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結論 (1)

本研究作為首次實驗證據,展示了顧客的吸收能力、顧問的諮詢能力和 ERP執行中有效的知識傳遞間的關係

由存儲 -流動理論直接抽取的模式,已證明確認了其協調性受內外部知識量影響

結論 (2)

• 選擇有能力的顧問對於 ERP執行的成功是很關鍵的

• 採用 ERP的公司在執行中缺乏必要的能力,顧問不僅提供知識,還提供幫助

• 顧問有能力從 ERP封包中設置和提取資料,採用ERP的公司提供有用的生產知識和過程指導

• 採用 ERP的公司在執行 ERP系統前,應選擇最合格的顧問,保證顧問帶來的價值

結論 (3)

• 採用 ERP的公司應建立內部知識存儲,以便鼓勵知識傳遞的流動

• 公司應根據自己的能力吸收和運用 ERP系統引入的知識

• 為了實現 ERP的成功執行,公司應該在執行 ERP系統前,先發展其內部知識存儲

• 應根據需要,加入組織實踐、文化和結構這些條件

結論 (4)

為了成功執行 ERP系統, ERP專案經理要有評估組織 ERP系統間協調性的能力

在臺灣,由於大部分的 ERP產品是由美國和歐洲參考組織開發,協調性是最大的問題

SAP和甲骨文公司是世界領先的 ERP供應商,然而他們提供的經營方式,是基於西方環境的,不一定能為臺灣的製造公司提供最好的解決辦法

報告大鋼

摘要 序論 背景 -組織學習理論、知識儲存 -流動理論 研究模型 -提出假說 研究方法 -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 結論 建議

建議

本文關注於臺灣製造業的 ERP系統執行,若進一步檢測世界其他地區的研究將使結果更具普遍性

知識傳遞文獻中可能有其他要素,可和本研究一起或分開檢測,為理論模式測試擴大範圍

將來的研究,將開發綜合的測試標準,可以測試一個組織中多種水準的 ERP成功執行度,也可以大量用於測量成功的傳統系統

報告完畢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