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 本章要求. 六 氮的含氧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NO 和 NO 2 , 它们分别是亚硝酸和硝酸的酸酐 。 (一)氧化物: 1 一氧化氮—— NO 结构: NO 分子中共有15个 e , 价电子11个,称为“奇电子化合物”。其特性如下: —— “顺磁性;一般无论气态、液态均有颜色;易形成双聚体 。” 但 NO 例外, 它气态无色,液、固态时显蓝色,固态时有少量松弛双聚体 。. 一氧化氮的制备和特性. 制备:实验室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 本章要求

Page 2: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六 氮的含氧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NO 和 NO2 ,它们分别是亚硝酸和硝酸的酸酐 。

• (一)氧化物: 1 一氧化氮—— NO• 结构: NO 分子中共有 15 个 e ,价电子 11个,称为“奇电子化合物”。其特性如下:

• —— “顺磁性;一般无论气态、液态均有颜色;易形成双聚体 。”

• 但 NO 例外,它气态无色,液、固态时显蓝色,固态时有少量松弛双聚体 。

Page 3: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一氧化氮的制备和特性• 制备:实验室 ——• 3Cu + 8HNO3( 稀 ) = 3Cu(NO3) + NO+ 4H2O• 特性:( 1 )氮处于中间氧化态,具有氧化 还原性 ; ( 2 )易形成亚硝酰离子 —— NO+ 有孤 e 对, 可与很多金属形成亚硝酰配合物 。

• 例: FeSO4 + NO = [Fe(NO)]SO4棕色环实验• 用于检验 Fe2+ 、 NO3

- 。

Page 4: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2 二氧化氮 —— NO2 • 二氧化氮价电子 17 个是“奇电子化合物”。

• 结构:分子中有两条键,键长 118.8pm,• 键角 1340; 一个 3 中心 3 电子键 。• 制备: 2NO + O2 = 2NO2

• Cu + HNO3( 浓 ) = Cu(NO3)2 + NO2 + 2H2O• 性质:( 1 )符合“奇电子化合物”特性:• 气、液态均为棕色,低温易聚合为无色的

N2O4 ; ( 2 )溶于冷水歧化,溶于热水利于生成 HNO3 ; (3) 强氧化性,其氧化性>HNO3 ;( 4 )具有毒性,可用碱吸收 。

Page 5: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二)氮的含氧酸及盐 • ( 1 )亚硝酸及其盐:• HNO2主要性质:• [1] 弱酸性: Ka = 5 10 -4

• [2] 不稳定—极不稳定,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且易歧化分解 。

• 3HNO2 = HNO3 + 2NO + H2O----- 冷水• 2HNO2(g) = NO + NO2 + H2O----- 气态• [3] 氧化还原性—氧化性为主: 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总是 NO3

-;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有NO 、 N2O 、 NH2OH 、 N2 、 NH3------ 。

Page 6: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亚硝酸盐的性质• [1] 易溶于水,除 AgNO3微溶,水溶液稳定 .• [2] 热稳定性高,特别是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此类盐 。

• [3] 有毒是致癌物质 。• [4] 具有氧化还原性:酸介质 - 主要氧化性,• 碱介质 - 主要还原性。

• [5] 有很好的配位作用— NO2-中 O 原子和 N 原子

上都有孤 e 对 。

Page 7: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2 硝酸及其盐• 制备:工业上用“氨催化氧化法”。• 实验室:第一、二步反应式如下——• NaNO3 + H2SO4 = NaHSO4 + HNO3 产率低• NaHSO4+H2SO4= Na2SO4+HNO3 (7730K )• ——该温度已分解。

• 结构:硝酸由 NO3- 和 H+ 构成,硝酸根是平面

三角形结构,酸根中有 3 个键,一个 4 中心 6 电子大 键 。

Page 8: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硝 酸 的 结 构• HNO3—— 也是平面型结构, N 原子杂化方式与酸根中相同,仅多了1 个 H+ ,多增加的 H+

破坏了 NO3-的稳定结

构,所以 HNO3不稳定,易挥发,浓度越大越不稳定 。 而硝酸盐则稳定,一般不具氧化性 。(结构对称)

Page 9: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硝 酸 的 性 质• 物理性质:• 重要化学性质:强酸性、强氧化性、强腐蚀性,不稳定性,硝化作用 。

• 1 不稳定性 —— 由结构决定,见光、受热分解: 4HNO3 = 4NO2 + O2 + H2O 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 所以 —— 要用棕色瓶装 。•

Page 10: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硝 酸 的 性 质• 2 强氧化性 —— 是硝酸最突出的性质,• 并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 因为氮处于最高氧化态,且 HNO3易分解放出氧化性 NO2 和 NO ,所以显强氧化性 .

• (1) 能氧化很多非金属:• 将 C 、 S 、 P 、 I2等氧化成含氧酸或氧化物,本身被还原为 NO 或 NO2 。

• ( 2 )几乎可以氧化所有金属—情况较复杂• 注意: Al 、 Cr 、 Fe 等能溶于稀 HNO3 ,在冷、浓 HNO3中发生“钝化”而不溶 。

Page 11: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硝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特点• 第一:硝酸作为氧化剂,可能被还原为下述一系列氮化物 。例如:

• HNO3 NO2 、 HNO2 、 NO 、 N2O 、 N2 、 NH2OH 、N2H4 、 NH3 、 NH4

+ 。• 第二:硝酸与金属反应,其产物主要取决于酸的浓度、金属活泼性和反应的温度 。

• 不活泼金属例: Cu 、 Ag 、 Hg 、 Bi等与浓 HNO3反应主要生成 NO2;

• 与稀 HNO3反应主要生成 NO 。•

Page 12: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活泼金属与硝酸的反应• 活泼金属例如 : Zn 、 Mg 、 Fe 等• 与浓 HNO3反应主要生成 NO2 ,• 与稀 HNO3反应主要生成 N2O 或铵盐,• 很活泼金属与冷的极稀 HNO3反应——• 氧化性: NO3

- < H+ 所以还原产物是 H2 。• 例: Zn+4HNO3浓 = Zn(NO3)2+NO2+2H2O

• 4Zn + 10HNO3稀 = 4Zn(NO3)2 +N2O+5H2O

• 4Zn+10HNO3极稀 = 4Zn(NO3)2+NH4NO3+ 3H2O

• Mg + 2HNO3 极稀 - 冷 = Mg(NO3)2 + H2

Page 13: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硝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特点第三• 第三 , 同一金属与硝酸反应,酸越稀则还原越彻底 (氮的氧化数降低越多 ) .

• 例如:• 前述锌与不同浓度硝酸的反应 。

Page 14: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3 硝 化 作 用• 硝化作用——• 指硝酸以硝基• ( -NO2) 取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一个或几个 H 原子的过程 。 例如: 硝酸与苯作用形成硝基苯 。

• 注意:• 有的金属不能被

硝酸氧化,但可溶于王水,例如:金和铂 。因为王水中不仅含硝酸、氯单质等强氧化剂,还有高浓度的氯离子, 可与金属形成配离子而使金属溶解 。

Page 15: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4 硝 酸 盐• 硝酸盐多数为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水溶液无氧化性。 固体硝酸盐常温下较稳定,但高温时会分解放出氧气而显氧化性。

• 注意: 硝酸盐热分解的产物决定于盐的阳离子,也可以说分三步 ——

• 第一步:正盐(加热) 亚硝酸盐 + O2

• 碱、碱土金属硝酸盐按此分解,因其亚硝酸盐稳定。

• 例: 2NaNO3 = 2NaNO2 + O2 (加热)

Page 16: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亚硝酸盐热分解第二、三步 • 第二步:亚硝酸盐 氧化物 + NO2 + O2

•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Mg ~ Cu 间金属的硝酸盐分解至第二步,因其氧化物稳定 。

• 例: 2Pb(NO3) = 2PbO + 4NO2 + O2

• 第三步:氧化物 金属单质 + NO2 + O2

• Cu 以后的硝酸盐分解至第三步,因其亚硝酸盐和氧化物均不稳定 。

• 例如: 2AgNO3 = 2Ag + 2NO2 + O2

Page 17: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第三节 磷及其化合物• 一 单质:• 1 制备 — 工业:电炉 T > 1773K• 磷矿石 + 石英砂 + 焦碳 磷蒸汽通人冷水• 即得白磷单质• 2 存在:常以磷酸盐存在 — Ca3(PO4)2 等

地壳中丰度 0.11% ,比氮多 3.7 倍 ;• 人体里约有 1 公斤磷,存在于骨骼等器官中。 •

Page 18: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3 显著特点:有多种同素异性体• 磷有多种同素异性体:• 白磷 —黄磷、红磷 — 赤磷、黑磷和紫磷。• 常见的是白磷和红磷,一定条件下可转化:• 白磷隔绝空气加热 红磷隔绝空气冷却• 4 结构特点及性质• 经测定,白磷固、液、气态分子均为

P4 正四面体“张力分子”。 分子中磷不发生杂化,每个磷与另 3 个磷的 P轨道形成 3 条 键,键角〈 P 轨道夹角 ,所以称张力分子。

• 红磷详细结构不知 , 一般认为是长链结构。

Page 19: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磷 的 性 质• 白 磷:

• 很活泼,见光变黄,故又称黄磷;在暗处发光,加热才反应,易被硝酸氧化成磷酸,空气中能自燃,氧充足燃烧得 P4O10, 所以要在水中保存 ;

• 与冷浓硝酸反应得磷酸,热浓碱中歧化放出 PH3 ,黄磷具强还原性,能将金、银、铜等从溶液中还原出来。黄磷剧毒 , CuSO4可作为解毒剂 。

Page 20: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红 磷 的 性 质• 红磷不活泼,在氯气中加热才反应,易被硝酸氧化成磷酸,易潮解 ;

• 与氯酸钾摩擦即着火,甚至爆炸 。

Page 21: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二 磷 化 氢• 磷化氢 (PH3)—— 又称膦,是磷的重要氢化物 。

• 制备:由磷化钙水解;碘化膦与碱反应或由单质磷在酸、碱环境歧化得到。

• 结构: 为三角锥形,磷没有杂化,以3 条 P轨道分别与 3 个 H 形成 3 条 键 ,剩下的孤电子对有比 NH3

强的配位能力 。 因为电负性: P 〈 N 所以 PH3 与 NH3 性质有很

多差别 。

Page 22: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三 磷的含氧化合物•(一)氧化物• 1 P2O3 —— 实际是 P4O6 ,习惯上称 三氧化二磷, P2O3 为最简式 。 P4O6 分子中磷没有发生杂化,是 H3PO3 的酸酐。

•性质: ( 1)强毒性;• ( 2)与水反应成酸:•与冷水 P4O6 + 6H2O = 4H3PO3

•与热水作用发生强烈歧化:• P4O6 + 6H2O = 3H3PO4 + PH3

Page 23: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2 五氧化二磷 —— P2O5

• P2O5 实际是 P4O10,但习惯称五氧化二磷, P2O5 为最简式 。

• P4 + 5 O2(O2充足燃烧) P4O10

• P4O10分子中 P 也没发生杂化,可视为 P4O6分子中每个 P 原子还剩下的一对

• 孤电子分别结合一个 O 原子而形成 。• 重要性质:( 1 )与水反应很激烈,依水量不同形成 +5 氧化态的多种含氧酸。

• 所以 P4O10又称磷酸酐 。

Page 24: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2) P2O5 具有强吸水性• 由( 1 )可见

• P4O10对水有很• 强亲和力,吸湿性强,易潮解,是一种最好的干燥剂,可使很多化合物脱水 。

Page 25: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二)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1 概述:磷有六种重要的含氧酸—分为:• 简单磷酸:正磷酸—— H3PO4

• 亚磷酸—— H3PO3

• 次磷酸—— H3PO2

• 多磷酸: 氧化数均为 +5 ,包括 ——• 焦磷酸 —— H4P2O7

• 三磷酸 —— H5P3O10

• 偏磷酸 —— (HPO3)n

Page 26: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磷含氧酸的规律• ( 1 )多磷酸都是由正磷酸经强热脱水得到的:(多酸均由氧键连接形成)

• 2 个正磷酸( 473~573-H2O ) 焦磷酸• 3 个正磷酸( > 573-2H2O ) 三磷酸• —— 以上两种是链状结构 。• 4 个正磷酸(强热 -4H2O ) 四偏磷酸• n 个正磷酸(强热 -nH2O ) n偏磷酸• —— 以上为环状结构 。

Page 27: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多酸也可称缩合酸• 缩合酸——由单酸发生缩合作用得到的酸。

• 缩合作用 —— 即由几个单酸分子脱水后,以氧键连接成多酸的作用 。

• 因正磷酸具有缩合性,• 故多磷酸称为缩合酸。

Page 28: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 ( 2 )磷 (+5) 氧化态的酸及盐其基本结构单元都是 P—O四面体 , 其中 P 都采取 SP3杂化 。 特 点

• 正磷酸— H3PO4: 3 个键 1 个三重键• 焦磷酸— H4P2O7: 2 个 P-O四面体共用 1 个

• O 原子的链状结构 。• 三磷酸 H5P3O10: 3 个 P-O四面体共用 2 个 O 原子形成的链状结构 。

• 四偏磷酸( HPO3)4: 4 个 P-O四面体共用 4个 O 原子的环状结构 。

Page 29: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3)焦、正、亚、次磷酸分别为 四元、三元、二元、一元

酸• 焦磷酸:分子中有 4 个羟基,离解 4 个 H+,• 所以是四元酸 。通常有几个羟基就电离几个

H+ 而成为几元酸 .( H4P2O7)• 正磷酸:有 3 个羟基,是三元酸— H3PO4

• 亚磷酸:有 2 个羟基,是二元酸— H3PO3

• 次磷酸:有 1 个羟基,是一元酸 H3PO2

• 可 见:几元酸不是取决于 H+ 离子数,而

• 是决定于羟基数,与结构有关 。

Page 30: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2 正 磷 酸 及 其 盐• 磷酸 — 主要性质:• ( 1 )酸性:中强三元酸;• ( 2 )无挥发性、无氧化性;• ( 3 )脱水性—可缩合为各种多酸;• ( 4 )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容易形成配合物)。• 磷酸能形成三种磷酸盐,性质各异。

Page 31: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磷酸盐的性质 •( 1)溶解性:正盐、一氢盐大多数不溶 于水,仅钾、钠、铵盐易溶,二氢盐易溶。

•( 2)溶液酸碱性:• 符合盐类水解规律 。•( 3)热稳定性:•正盐 —— 不易分解 ;•酸式盐 —— 加热即分解 。

Page 32: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3 焦磷酸及盐• 主要性质:• ( 1 )酸性:四元酸,酸性强于正磷酸。• 酸性通常: 多酸 > 单酸• ( 2 )与 AgNO3生成白色沉淀——• 可鉴定 P2O7

4 -

• ( 3 )水解:在水中逐渐水解成正磷酸。• H4P2O7 + H2O == 2H3PO4

Page 33: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4 亚磷酸 5 次磷酸 • 亚磷酸主要性质 • ( 1 )酸性:• 二元中强酸;• ( 2 )强还原性:• 亚磷酸和其盐在水溶液中都是强还原剂 。

• 次磷酸主要性质:• ( 1 )酸性:• 一元中强酸;• ( 2 )强还原性:• 次磷酸及盐

都是强还原剂 。

Page 34: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四 磷的卤化物• 制备:磷可以直接与卤素化合, 形成

PX3 和 PX5 两类卤化物 。• 从标准生成热数据可见:•   PX3 ~ PCl3 放出的热量最多,易形成,所以最稳定 。

• PX5 ~ PCl5 放出的热量最多,易形成,所以最稳定 。

• 磷的卤化物中 PCl3 、 Cl5 最重要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 。

Page 35: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第四节 砷、锑、铋• 1 掌握砷、锑、铋单质及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 2 熟悉砷、锑、铋重要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俗名。

• 例:砷的化合物 — 砒霜 ~ As2O3 剧毒;雄黄 ~ As4S4;雌黄 ~ As2S3 .

• 注意:锑的反常特性 — 冷涨热缩; NaBiO3 的强氧化性 —

• BiO3- + Mn2+ MnO4

- + Bi3+ +H2O 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