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德霖學報「第 29 期」 2016 1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林郁欽 1 程仁宏 2 1 德霖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副教授 2 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教授 摘要 本研究探討台灣東部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變遷,使用相對成長圖(Relative Growth Chart)、區位商數(Location Quotient)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花蓮縣遊客規模最具有競爭優勢的觀光遊 憩據點類型是「民營遊憩區」,具有空間分布優勢的觀光遊憩類型為「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與 「縣級風景特定區」。 關鍵詞: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區位商數 The Research of The Visitors’ Scale to the Principal Scenic Spots in Hualien Lin, Yu-Chen 1 Cheng, Jen-Hung 2 1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eisure Business Management, De 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visitors’ scale of the principal scenic spots in Hua-lien area by employing Relative Growth Chart and Location Quotient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mountainous eastern Taiwa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significantly that the privately-owned recreation theme sites in Hua-lien county will be most competitiv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cities. Besides, due to its spatial advantage, Hua-lien county featured with it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trends to develop National Scenic Areas, National Parks and County Scenic Areas.Parks and County Scenic Areas. KeywordsHualien , the Principal Scenic Spots, Location Quotient

29 2016 1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b007.w2.dlit.edu.tw/ezfiles/7/1007/img/147/50.pdf · 本文主要了解觀光資源豐富的花蓮縣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的發展與空間分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德霖學報「第 29期」

    2016年 1 月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林郁欽 1 程仁宏 2 1德霖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副教授

    2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教授

    摘要

    本研究探討台灣東部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變遷,使用相對成長圖(Relative Growth

    Chart)、區位商數(Location Quotient)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花蓮縣遊客規模最具有競爭優勢的觀光遊

    憩據點類型是「民營遊憩區」,具有空間分布優勢的觀光遊憩類型為「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與

    「縣級風景特定區」。

    關鍵詞: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區位商數

    The Research of The Visitors’ Scale to the Principal Scenic

    Spots in Hualien

    Lin, Yu-Chen1 Cheng, Jen-Hung2

    1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eisure Business Management, De 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Professor,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visitors’ scale of the principal scenic spots in Hua-lien area by employing Relative Growth Chart and Location Quotient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mountainous eastern Taiwa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significantly that the privately-owned recreation theme sites in Hua-lien county will be most competitiv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cities. Besides, due to its spatial advantage, Hua-lien county featured with it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trends to develop National Scenic Areas, National Parks and County Scenic Areas.Parks and County Scenic Areas.

    Keywords:Hualien , the Principal Scenic Spots, Location Quotient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壹、前言 政府於民國 98 年 8 月 24 日核定「觀光拔尖領航方案」,推動拔尖(發揮優勢)、

    築底(培養競爭力)、提升(附加價值)等 3 大行動方案,落實「魅力旗艦」、「國際光點」、「產業再造」、「菁英養成」、「市場開拓」及「品質提升」等 6 大主軸及 執行 14 項計畫,東部地區規劃方向以「慢活及自然的臺灣」為區域發展主軸 (觀光業務年報,2009)。又花蓮縣政府配合民國 100 年行政院訂定之「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擬訂四年一期之縣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花蓮縣 101-104 年綜合發展實施方案於 102 年 6 月 25 日經行政院核定通過,現由花蓮縣府相關部門依發展計畫實施中,其中包含觀光產業部門

    之發展,觀光產業的發展在本地區的發展潛力無窮。 古稱奇萊的花蓮縣位於台灣東部,北臨宜蘭縣,西依中央山脈與台中、南投、高雄

    縣接壤,南與台東縣相接,東側濱臨太平洋。係花蓮縣行政轄區包含:一市(花蓮市)、二鎮(鳳林鎮、玉里鎮)、十鄉(秀林鄉、新城鄉、吉安鄉、富里鄉、壽豐鄉、光復鄉、萬榮鄉、瑞穗鄉與豐濱鄉)。本縣地形南北縱走長約 137.5 公里、東西狹窄寬僅 43 公里,面積約 4628.5 平方公里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最大的特色是 90%是山地,僅有 10%的平原。平原位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以及海岸山脈東側的沿海地帶。

    花蓮縣在觀光資源上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如境內高於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 43 座,有南湖大山、奇萊山及秀姑巒山等,也是國內唯一擁有兩個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玉山國家公園)的縣市。還有長達 124 公里的海岸線與主要河川(由北到南依序有和平溪、立霧溪、花蓮溪和秀姑巒溪)垂直交錯形成種類眾多的海岸景觀資源,內政部設有「沿海自然保護區」與交通部的「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特別的是海岸景觀

    資源,台九公路沿線聞名中外的清水斷崖,以及石門海岸區豐富的海蝕地形,有海蝕溝、

    海蝕崖、海蝕平台及珊瑚礁群等。中央山脈東側之變質岩地區有大理石、石灰岩蘊藏與

    開採,結合當地加工製造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之工藝產品。花蓮縣政府民政處人口統計

    截至 2014 年 12 月止,花蓮境內人口數有 332,026 人,原住民有 91879 人約占 27%,具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以阿美族、布農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及噶瑪

    蘭族為主,以阿美族分部最多。這些自然資源與文化條件都是發展觀光之優勢條件。 本文主要了解觀光資源豐富的花蓮縣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的發展與空間分

    佈優勢,以提供未來規劃花蓮觀光產業遊憩區發展的參考。主要研究目的有三: 一、分析 2000 年至 2014 年間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的變化。 二、從遊客規模的相對成長瞭解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類型分布與發展潛力。 三、從遊客規模變遷分析花蓮具有相對空間重要性的觀光遊憩據點與類型。

  •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貳、文獻回顧 一、有關觀光地理研究主題與內容方面,P.L.Pearce (1982)認為地理學家進行觀光研究所

    關注的焦點有:1.地區的差異性,2.觀光地區景觀的評估,3.空間分析,4.環境的衝擊,5.觀光資源與系統的規畫,6.行為地理的研究。李銘輝(1998)認為觀光地理的研究內容可以歸納為:1.觀光資源的研究,2.遊憩地配置的研究,3.觀光旅遊與地理環境之關係,4. 觀光客來源分布與動態,5.觀光區之規畫,6. 觀光路線規劃與設計,7. 觀光地圖的繪製。

    二、在花蓮地區觀光資源與系統規畫以及空間分析方面 田清華(1997)研究指出花蓮地區觀光遊憩資源之特性有(1)自然資源豐富多變

    化,海洋與陸地資源兼有之;(2)陸地資源具有熱帶、溫帶、寒帶生物資源;(3)人文資源少吸引力較弱。具有四種觀光遊憩資源類型:(1)陸地觀光遊憩資源,包含山岳類的淺山岳陵與深山峽谷,溪流類的溪谷遊憩和河流遊憩四種類型;(2) 海洋觀光遊憩資源,包括海灘及海岸遊憩資源;(3) 中介性的觀光遊憩資源;(4)人為觀光遊憩資源。並分為六大觀光遊憩空間系統,(1)太魯閣系統:(2)花蓮市系統;(3)東海岸系統;(4)鯉魚潭系統;(5)鳳林--瑞穗系統;(6) 玉里系統。

    三、在花蓮地區旅遊型態發展方面 彭筱琳(2005)進行花蓮地區旅遊型態發展之探討,以五個不同時期探討花蓮地

    區旅遊型態發展的變遷:(1)日據時期(約1895-1945年),由於移民村的設立,使得花蓮地區的溫泉區初具雛形。(2)戰後花蓮的建設與發展(約1946年-1966年),則由於韓戰爆發吸引相當多的美國大兵來台,當時以美國觀光客為主。加上東西橫

    貫公路沿線景點為遊客所欣賞,礙於旅館客房數不足,促使政府鼓勵華僑回台興建

    觀光旅館,此時花蓮地區出現第一批的觀光旅館。(3)戰後以日本觀光客為主的發展時期(1967年-1978年),由於此時日本政府國民開放海外旅遊,政府遂放寬各項政策,吸引大批日本觀光客前來。另一方面北迴鐵路的興建對往後花蓮地區的觀光

    深具影響。(4)國際遊客與國內旅遊需求呈雙線式的同時發展(1979年-1989年)係以國人為主的國民旅遊。1970年代末期,政府開放國人出國觀光,使得國人出國觀光蔚為風潮,同時台灣漸漸從密集勞力的產業逐步朝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作產業的

    升級,迅速累積個人富財。1980年代中期,觀光政策進入轉型態,使得遊憩空間大為增加,加上私人財團積極投資,使得過去不曾有過的國民旅遊熱潮漸漸興起。1990年代一連串的旅遊事件及國際重大事件,使得國人懼怕出國,因而轉向至國內各遊

    憩景點進行觀光旅遊活動,使得海外旅遊市場大幅萎縮。(5)主題式的國民旅遊(約1990年迄今)國民政府等時期,亦改變旅行業者的經營方向,同時中產階級流行以車代步的文化興起、政府提出的周休二日政策,亦大大改變了以往的旅遊型態。

    四、在花蓮地區光觀旅遊的發展與衝擊方面 政府於2008年7月4日兩岸展開包機直航,兩岸人民來往便利,以及開放大陸人

    民來台觀光,對於台灣觀光產業而言注入一股活水。花蓮縣的觀光旅遊人數亦不斷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TJh.8e/search?q=auc=%22%E7%94%B0%E6%B8%85%E8%8F%AF%22.&searchmode=basic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增加,發展前景看好。然而,對當地經濟、環境仍造成一定的影響。楊詠捷(2011) 進行花蓮地區旅遊發展之衝擊研究,認為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對於花蓮縣的衝擊,

    就整體而言,發現花蓮縣居民過去因有「花蓮立縣」的共識,加上大陸民眾來台到

    花蓮縣觀光就業機會增加,因此多抱持正面的態度。觀光衝擊中,經濟層面上花蓮

    縣失業率下降,觀光業者整體收入增加,並帶動外來投資;實質環境層面,旅遊景

    點如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燕子口和九曲洞景點為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到花蓮遊玩必去

    之景點,常人滿為患,對環境形成壓力,加上大陸民眾習慣抽煙並隨地亂丟煙蒂,

    對環境形成污染;社會文化層面上,大陸民眾到了太魯閣國家公園後,大部分認為

    太魯閣才是台灣最美,此舉可提升台灣和花蓮國際形象。由於本地青壯年人口外移

    現象嚴重,許多少年兒童因父母到外縣市工作,由長輩照顧而形成隔代教養問題。

    因觀光由企業得發展,使得青年有機會留在本地就業,舒緩了花蓮地區部分隔代教

    養的問題。 在衝擊管理層面,太魯閣國家公園透過熱門景點分流系統(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簡稱VERP)將陸客人數分散於不同景點,減輕對環境所可能造成之負荷。以及公路防救災簡訊廣播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 簡稱LBS),提供行經太魯閣之遊客及時資訊和確保用路人安全。林晏州(2012)針對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人數對實質環境及遊憩品質之影響進行遊憩衝擊調查監測,確保遊憩環境品

    質永續利用。「太魯閣國家公遊客年齡層分佈較廣以21歲至40歲為主,來訪遊客也相當多元,臺灣遊客以北部為主,大陸遊客則是主要來自上海市與首都北京市,亦

    有其他國籍的遊客。」。「整體而言,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遊客組成以國內遊客與大陸

    遊客為主,總旅遊天數從三天至十天不等,多在太魯閣內停留半天左右的時間,世

    界級特殊的地質景觀與原住民文化是對於遊客而言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國內外遊客

    對於環境品質與遊憩品質均感到滿意,但對人車音量的忍受度較低,而在遊客覺得

    擁擠時,遇見的人數會越多,而遊客覺得人數較多的時候,區內的實際人數也會較

    多。在收費部份,國內旅客於收費態度上較同意收費可提供改善遊憩區的品質,且

    對於入園收取門票大多贊成,而在產業影響中,太魯閣的封閉與否對於產業是具有

    強烈衝擊的,對於經濟效益的損失生意落差可高達三至四成。」 綜合以上文獻,本文認為(1)有關花蓮地區觀光遊憩資源的特性與類型雖然整合

    出六大觀光遊憩空間系統,然2000年以後花蓮地區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已突破千萬達1537萬6千多人(交通部觀光局歷年統計資料,2015),觀光遊憩資源可能因公私部門的持續開發,主要觀光遊憩區則產生空間變化,其空間系統之變遷值得進一部探

    討。(2)花蓮地區旅遊型態發展方面之研究雖偏重於從國內政經政策與國際形勢發展對於本區觀光遊憩發展的脈絡分析,仍可瞭解本區觀光遊憩資源的特性在觀光遊憩

    發展脈絡中的相依程度,然對於2008年以後海峽兩岸關係的緩和對於本地所產生觀光發展之效應則需進一部分析。(3)諸多文獻中尚未以計量方法分析有關花蓮地區觀光遊憩之發展。隨著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的增加,每個遊憩景點的承載負荷量逐

    漸攀升,如何在追求數量的成長之際,又要維持品質的提升,是我國未來發展觀光

  •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所要思索的重要課題(陳宗玄,2013)。因此,本文則以計量方法探討花蓮地區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變化與台灣地區相對比較,分析發展趨勢,以作為未來規劃

    觀光遊憩據點之參考。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交通部觀光局2000年至2014年花蓮縣的遊客人數之統計資料,利用相對

    成長圖(Relative Growth Chart)(Walter Isard,1960)分析觀光遊憩據點各類型的發展趨勢與利用Smith(1975),P. Haggett等人(1980)提出的區位商數(Location Quotient,LQ)來衡量遊客到花蓮縣各類型主要觀光遊憩據點空間分部的重要性。區位商數公式如下:

    LQ=(Si/ Ni)/( S /N) 式中Si為花蓮縣i類遊憩區類型之旅遊人數, S為花蓮縣所有類遊憩區類型之旅遊人數;

    Ni全國i類遊憩區類型之旅遊人數, N為全國所有類遊憩區類型之旅遊人數。

    LQ>1,表示遊客到花蓮縣i類遊憩區類型的空間分部相對於到台灣地區i類遊憩區類型較為重要。LQ=1,表示遊客到花蓮縣i類遊憩區類型的空間分部與到台灣地區i類遊憩區類型是相同的。LQ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海水浴場 磯崎海水浴場 縣級風景特

    定區 七星潭風景區 民營遊憩區

    遠雄海洋公園 東方夏威夷遊樂園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歷年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觀光遊憩據點概況與特色說明如下: (一) 「國家風景區」共有7處觀光遊憩據點:

    1.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有花蓮管理站遊客中心、秀姑巒溪泛舟及石梯坪。 (1)花蓮管理站遊客中心:國家風景區花蓮段最北端的服務據點,座落於花蓮縣壽豐鄉台11線公路南下8公里的山坡上,視野遼闊,是遠眺太平洋的絕佳點。中心內部設有介紹全區自然、人文資源及東部海岸沿線旅遊據點的展

    示室及可容納84人的多媒體簡報室,遊客在開始遊覽本區之前,可以在此諮詢相關的旅遊資訊。

    (2)秀姑巒溪泛舟:位於秀姑巒溪下游,瑞穗到大港口段之秀姑巒溪峽谷,穿越20多處激流、險灘,沿途峽谷雄偉、奇石林立,已成為台灣橡皮艇泛舟的熱門去處。秀姑巒溪的泛舟活動從瑞穗大橋出發,行約兩小時,陸續經

    過幾處激流後,穿過奇美吊橋,來到最驚險的激流,通過這一關的考驗,

    即可來到奇美休息區。秀姑巒溪泛舟河段里程約24公里,需時3至4小時。全年均可泛舟,通常在4月至10月為泛舟旺季。

    (3) 石梯坪: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的南側尾端,整個區域是一個面積極大的海岸階地,海蝕地形十分發達,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

    崖等舉目皆是,尤其是壺穴景觀堪稱台灣第一。石梯坪海岸蘊藏著豐富的

    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潮間帶上與壺穴形成的潮池,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海

    藻、魚蝦、貝類等海洋生物,使石梯坪成為觀察潮間帶豐富生態和潛水、

    磯釣的絕佳場所。 2.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有鯉魚潭風景特定區、新光兆豐休閒農場、花蓮觀

    光糖廠及立川漁場。 (1)鯉魚潭風景特定區:距離花蓮市西約二十公里,因為靜臥鯉魚山下而得名,是花蓮最大的內陸湖泊。潭水來自地底的湧泉,終年清澈,潭之面積

    約104公頃,四周群山環抱,波光嵐影,景色優美。 (2)新光兆豐休閒農場:在花東縱谷台9線省道豐平橋南側,公路旁立著一座會

    隨著節慶變化造型的巨大乳牛標誌。農場土地總面積有726公頃,其中有256公頃已開發做為休閒農場及渡假住宿等相關設施。觀光果園區與乳牛區是兆豐休閒農場主要的農牧生產區。

    (3)花蓮觀光糖廠: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在花東縱谷公路和光豐公路交岔點,大約於台9線251.4K東側轉入,可以實地參觀停工後的製糖工廠內部,揭開昔日製糖時期之神祕面紗,參觀完整日式木屋聚落群,體驗濃濃日式風

  •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味。 (4)立川漁場: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魚池路,為一休閒漁場,遊客不但可以在這兒體驗舊時「摸蜊仔兼洗褲」的鄉土野趣,還可以在號稱是「老饕們

    的私家廚房」裡,品嚐立川特有的漁香美饌。現炒黃金蜆、清蒸貴妃魚、黃

    金蜆丸、以及鹽烤香魚與台灣鯛,都是遊客們不能錯過的招牌佳餚。 (二) 「國家公園」計有6處觀光遊憩據點:有南安遊客中心、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

    收費站、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布洛灣遊憩區、臺九線沿線景觀區臺八

    線沿線景觀區。 1. 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收費站: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收費站位於中橫公路上,有天祥以及布洛灣兩個收費站。

    2.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位於台九線(蘇花公路)與台八線(中橫公路)交會點一側的台地上,中心展示館內有「生態遊憩館」、「兒童環境教育館」、

    「人與自然館」、「特展室(不定期更新)」。 3. 布洛灣遊憩區: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於中橫燕子口附近的布洛灣台地上,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是「峽谷的回音」之意,此

    台地也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

    管理站,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園區。 4. 臺八線沿線景觀區:為中部橫貫公路在花蓮縣境內的路段,由最高點大禹嶺東下經天祥到太魯閣的精華路段,著名的景區有天祥、綠水、合流、慈母橋、

    九曲洞、流芳橋、錐麓斷崖等等,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旅遊精華路段,每處

    均有著美麗的景緻及歷史故事。 5. 臺九線沿線景觀區:沿省道台 9 線公路而的行花東縱谷,貫通花蓮、台東,

    長達 158 公里的綠色走廊,盡是一片綠意和綿延的秀麗山脈,縱谷內到處都充滿果園、茶園、稻田、牧場、金針花田、油菜花田等景觀不斷映入眼廉。

    其中最著名的景點有鯉魚潭、秀姑巒溪。鯉魚潭是花蓮縣境內最大的湖泊,

    是花蓮八景「澄潭躍鯉」之一。可輕舟悠遊水面,也可單車環潭輕踏,或漫

    步水潭邊,享受幽靜怡人的湖光山色。2009 年遊客為 3,033,352 人,2010 年以後則缺乏遊客統計資料。

    6. 南安遊客中心: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的南安是一個布農族部落,也是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東側入口,南安遊客中心坐落其中,在此,除了設有展示室、

    多媒體欣賞及解說諮詢服務外,亦是一處遊客稍作休憩又能認識古道概況的

    景點。 (三) 「公營遊憩區」計有慶修院與花蓮縣石雕博物館二處。

    1.慶修院: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中興路上的寺院。本尊弘法大師、脇佛

    不動明王和毘沙門天、開基為川端滿二。通稱「吉安慶修院」。境內有四國

    八十八箇所靈場之石佛。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2.花蓮縣石雕博物館:位於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上的石雕博物館,成立於2001年是臺灣首座石雕專題博物館,推廣石雕文化,並成為臺灣與世界各地石

    雕文化保存、研究、展示、教育及資訊交流的中心,同時使花蓮特有的石

    雕藝術、工藝文化能帶給更多人感動。 (四) 「縣級風景特定區」有七星潭風景區一處。

    七星潭風景區:位於花蓮縣新城鄉東北角海濱,連接太魯閣國家公園、

    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是縣內唯一的縣級風景區,擁有得天獨厚的

    自然地理環境,於2011年成立遊客中心。 (五) 「森林遊樂區」有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與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二處。

    1.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因地居壽豐鄉鯉魚潭之南而得名。在民國75年集材工作畫上休止符,並轉型為森林遊樂區。內設有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9%AD%AF%E9%96%A3%E5%9C%8B%E5%AE%B6%E5%85%AC%E5%9C%92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B1%E6%9D%B1%E7%B8%B1%E8%B0%B7

  •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圖1 花蓮觀光遊憩類型據點分布

    座林業陳列館,戶外場地陳列展示全台各林區的伐木機具、蒸汽運材機關車

    (火車頭)、蒸汽集材機、柴油集材機、運柴索道及流籠等設備。帶領遊客

    回顧台灣林業的發展史,並體會早期伐木工作的艱辛。 2.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瑞穗鄉富源村,有樟樹造林地面積達70公頃,林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相優美,能釋放芬多精等許多自然元素,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是最理想

    的森林浴場。 (六) 「海水浴場」

    磯崎海水浴場:位於豐濱鄉的磯崎海水浴場早期阿美族稱為「加路蘭」,海

    灘長達3公里長,沙灘細柔是花蓮海岸唯一適合水上活動的海水浴場,是東部假日旅遊戲水的聖地。目前已開發為海濱遊憩區,海水浴場每年6-10月開放,露營區則全年開放。

    (七) 「民營遊憩區」計有花蓮海洋公園與東方夏威夷遊樂園二處,自2006年以後僅剩花蓮海洋公園一處。 1.花蓮海洋公園: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台11線濱海公路10公里處,距花蓮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於 2002年12月14日開幕。其基地範圍包括部分鹽寮海濱與花東海岸山脈的山頭佔地51公頃,依山傍海,大致可分為綠野花園、兒童王國、海洋天地、山上機動城、急流天地、雀鳥天堂及集古村七大主題。

    2.東方夏威夷遊樂園:位於花蓮市建國路底,佔地20公頃,區內兼具義大利水都威尼斯的特色,有山地歌舞表演以及原住民文化、文物展,園景係仿夏

    威夷波里尼西亞風光構築,為花蓮第一家主題樂園觀光遊憩點。自2006年以後迄今休園整修中,短時間內不開放營業。

    二、觀光遊憩類型遊客規模與成長 花蓮縣 2000 年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有 250 萬 6 千多人,至 2014 年觀光遊憩

    據點遊客人數則突破千萬達 1537 萬 6 千多人,14 年間遊客人數增加了 1287 萬 8百多人,成長率高達 514%(表 2),成長率居台灣第 3 位僅次於南投縣 561%及新北市 527%。遊客增加原因可歸納為:(一)陸客開放,(二) 103 年度連假高達 7 次,造成遊客旅遊增加,(三)103 年度颱風登陸數量減少,暑假期間出遊旅客較多,(四)麗娜輪加入海上運輸,藍色公路吸引增加北部遊客到訪。

    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分析如下: (一)2000 年以「國家公園」遊客人數最多,有 1,25 萬 8 千多人占 50.2%,其次是

    「國家風景區」有 1,08 萬 5 千多人,占 43.3%,兩者合計占遊客總人數的 93.5%,其它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則相對較少比率不到 10%,空間集中性相當顯著

    (二)2014 年仍以「國家公園」遊客人數最多,有 654 萬多人且成長率達 420%,其次是「國家風景區」遊客達 639 萬多人,兩者合計仍占遊客總人數的 84.2%。顯見「國家公園」及「國家風景區」之觀光遊憩據點是遊客到花蓮地區必遊之

    地。 (三)自 2000 年至 2014 年間以「民營遊憩區」的遊客人數成長率 654%最高。其次為

    國家風景區 489%以及國家公園 420%,海水浴場則因磯崎海水浴場整修暫停經

  •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營。森林遊樂區則增加 103%。「公營遊憩區」於 2005 年始有遊客統計,遊客人數為 247,179 人,至 2014 年止成長率為 88%;縣級風景特定區「七星潭風景區」於 2008 年始有遊客統計,遊客人數為 1,351,744 人,至 2013 年成長率為 16%,但是 2014 年遊客人數下降至 1,249,195 人成長率呈現-7.6%。

    (四)2005 年本縣增加了「公營遊憩區」遊憩區類型的「慶修院」與「石雕博物館」以及 2008 年新增「縣級風景特定區」的「七星潭風景區」,至 2014 年此兩類遊客人數合計達 1,712,752 人,占總遊客的 11.1%,因此稍稍分散遊客的集中性。

    (五) 自 2000 年至 2014 年居花蓮縣 21 處觀光遊憩據點遊客成長率之冠的是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南側尾端的「石梯坪」, 2000 年遊客為 291,276 人至 2014年為 3,239,168 人,成長率高達 1012%。「石梯坪」整體區域為海岸階地,海蝕地形十分發達,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等舉目皆是,尤其是

    壺穴景觀堪稱台灣第一。

    表2 花蓮縣2000年至2014年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與成長率 單位:人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歷年統計資料 a2005 年統計資料。b2008 年統計資料。

    三、遊客規模相對成長分析顯示花蓮的「民營遊憩區」、「國家公園」與「國家風景區」

    在台灣具有相對的發展優勢。 2000年至2014年花蓮縣與台灣地區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成長率如表3,依表

    繪製相對成長圖,分析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與台灣地區相對比較發展趨勢,如圖

    2。 AB線是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旅遊人數平均成長率(514%),CD線是台灣地區遊

    憩區旅遊人數平均成長率(161%),兩線分為四個象限。OP是花蓮縣與台灣地區遊憩區旅遊人數平均成長率的平分線,位於平分線上方的遊憩區類型旅遊人數成長

    率大於台灣地區遊憩區旅遊人數成長率,位於平分線下方的遊憩區類型成長率小

    於台灣地區遊憩區旅遊人數成長率。OP’是花蓮縣與台灣地區遊憩區旅遊人數成長率的交叉線,其斜率大於平分線,表示花蓮縣光遊憩區旅遊人數成長率大於台灣

    地區遊憩區旅遊人數成長率。分析如下:

    項目 國家風景

    區 國家公園

    公營遊

    憩區

    縣級風景

    特定區

    森林遊樂

    海水浴

    民營遊

    憩區 總和

    2000年 1,085,849

    (43.3%)

    1,258,956

    (50.2%) 247,179a 1,351,744b

    56,405

    (2.3%)

    23,503

    (1%)

    81,366

    (3.2%)

    2,506,079

    (100%)

    2014年 6,390,642

    (41.6%)

    6,545,293

    (42.6%)

    463,557

    (3.0%)

    1,249,195

    (8.1%)

    114,608

    (0.7%)

    0

    (0.0%)

    613,674

    (4.0%)

    15,376,969

    (100%)

    成長率 489% 420% 88% -7.6% 103% - 654% 514%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表3 2000年至2014年花蓮縣與台灣地區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成長率

    項目 國家風

    景區 國家公

    園 公營遊

    憩區 縣級風景

    特定區

    森林遊

    樂區 海水浴

    場 民營遊

    憩區 平均

    花蓮縣 489% 420% 88% -7.6% 103% - 654% 514% 台灣地區 216% 87% 203% 192% 62% 186% 28% 161%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歷年統計資料

    (一) 「民營遊憩區」、「國家公園區」和「國家風景區」等三個觀光遊憩據點類型位OP線上方,相對於台灣地區具有發展優勢。 1. 在第一象限的「民營遊憩區」在花蓮縣內具有發展優勢,同時在台灣地區

    也相對具有發展優勢。花蓮縣2000年至2014年民營遊憩區成長率達654%大於台灣平均成長率514%。有兩家業者經營,「東方夏威夷遊樂園」於2000年遊客人數為81,366人,2002年微幅成長至90926人,到2005年遊客人數則遞減為33,108人,在發展過程中遊客人數卻呈逐年遞減,規模逐年減縮,對永續經營產生較大的威脅,於2006年停止營業走入歷史。主要原因是2002底年成立的「遠雄海洋公園」成了競爭對手,吸引大批遊客。2003年「遠雄海洋公園」遊客人數達1,256,567人盛況空前,至2012年遊客人數遞減為488,346人。十年間遊客人數每年遞減率達61%。到2013年遊客回升至613,674人。花蓮海洋公園是地方的民營遊憩指標。

    2. 「國家風景區」位第三象限在OP線上方,成長率為489%,是花蓮縣發展僅次於「民營遊憩區」,同時在台灣地區也相對具有發展優勢。本區遊客人

    數以「石梯坪」最多,有3,239,168人,遊客成長率也高達1012%。此外「秀姑巒溪泛舟」遊客成長率達250%,「鯉魚潭風景特定區」遊客成長率達211%;「花蓮管理站遊客中心」僅有58,327人到訪,為5%的負成長率。

  •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3.在第二象限的「國家公園」之成長率420%僅次於「民營遊憩區」與「國家風景區」,在台灣地區相對具有發展優勢。本區遊客規模為花蓮縣觀光遊憩據

    點之首,2014年有6,39萬642人。主要集中於「臺八線沿線景觀區」有3,324,779人,主要景點有長春池、燕子口、錐麓大斷層、九曲洞、子母橋及蓮花池等。「國家公園」各遊觀光遊憩據點成長率最高的是「太魯閣國家

    公遊客中心」有557%,遊客有2,284,752人,主要原因之一是從民國97年開放大陸客觀光以來,大陸民眾大部分認為太魯閣是台灣最美的觀光遊憩據

    點,成為必遊的景點 (楊詠捷,2011) 。其次為「布洛灣遊憩區」有439%,遊客有670,086人以及在本縣南方的「南安遊客中心」有383%,遊客有265,676人。

    (二) 位於OP平分線下方的有第二象限的「森林遊樂區」,本區包含「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與「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人數合計約11萬4千多人,本類型成長率103%低於花蓮縣與台灣地區的平均成長率,發展緩慢相對於台灣地區發展較不具競爭力。

    (三) 位第三象限有「公營遊憩區」與「縣級風景特定區」二種類型且都在OP線下方,相對於台灣地區較不具競爭力。「公營遊憩區」有「慶修院」與「花蓮縣石雕

    博物館」2014年遊客人數分別為371,909人與91,648人,成長率為19%與148%。 「縣級風景特定區」有「七星潭風景區」,2014年遊客人為1,249,195人,較2013年減少325,314人,過去14年間呈現-4%成長率。

    四、「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及「縣級風景特定區」觀光遊憩類型具有空間分布

    重要性。 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類型之區位商數如表4所示。2000年區位商數大於1的有

    「國家風景區」(3.0)、「國家公園」(5.4)及「海水浴場」(1.5),到了2014年區位商數大於1的有「國家公園」(6.38)、「國家風景區」(2.38)以及新增的「縣級風景特定區」(1.72)。分析如下: (一)自2000年至2014年間花蓮縣發展觀光遊憩據點遊客的空間分布與台灣地區比

    較,具有相對重要性的是「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以及「縣級風景特定

    區」等三類型,而「海水浴場」因整建工程失去相對重要性。 (二)「國家公園」類型的區位商數比重呈現增加趨勢,足見花蓮縣的國家公園觀光

    遊憩據點的空間分布地位,顯得相當重要。本類形主要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

    臺八線沿線景觀區(3,324,779人)與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22,847,52人) 為遊客最大的遊憩區,兩者遊客人數合計占「國家公園」類型總遊客人數的

    86.7%。 (三) 「國家風景區」類型區位商數比重雖然下降,仍具有相對優勢。「國家風景區」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的遊客人數13年間成長率達311%,區位商數比重下降的原因是受2008年營運的「縣級風景特定區」的影響。

    (四)「縣級風景特定區」近年來遊客的增加與空間分布,相對顯得重要。「七星潭風景區」是花蓮唯一的縣級風景特定區,每年遊客到訪人數都突破百萬人。從

    全縣觀光遊憩據點的地理位置而言,由於串連太魯閣國家公園、東海岸與花

    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的路徑,因此遊客人數僅次於「國家公園」的「太魯閣國家

    公園遊客中心」(2,284,752人)及「國家風景區」的石梯坪(3,324,779人)。2008年遊客人數為1,351,744人,2013年有1,574,509人,至2014年遊客人數為1,249,195比上一年減少了325,314人,7年間成長率為-7.6%,原因值得探討與警惕。

    (四) 花蓮縣唯一的「海水浴場」類型是「磯崎海水浴場」,於2000年時遊客人數為23,503人,區位商數(1.5)大於1,在花蓮的遊客分布相對具有空間分布的重要。但到了2013年遊客人數不增反而遞減為21,112人,區位商數(0.28)小於1,空間分布已不具優勢地位。究其因是磯崎海水浴場從70年代設置到現在,受海風吹蝕影響不但建物及設施老舊,就連周遭環境空間也不敷使用,因此遊

    客逐漸流失。目前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了給遊客更好的休憩空間,

    已於2011年斥資3千5百萬元進行相關設施改善工程,2012年完成第一期露營區整建改善工程,2013年起第二期以改善主體內外建築物的修繕整建,提升遊客遊憩品質。新設施以「磯崎海濱遊憩區」新面貌對外開放,未來營運發展

    指日可待。(洄瀾有線電視公司花蓮地方新聞,103)

    表4 花蓮縣2000年至2013年主要觀光遊憩據點的區位商數

    年 國家風

    景區 國家公

    園 公營遊

    憩區 縣級風景

    特定區

    森林遊

    樂區 海水浴

    場 民營遊

    憩區 2000年 3.00 5.40 - - 0.92 1.50 0.26 2013年 2.38 6.38 0.08 1.72 0.49 - 0.66

    資料來源:本研究計算所得

    伍、結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類型有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公營遊憩區、縣級風景特定

    區、森林遊樂區、海水浴場、民營遊憩區等7種類型。14年間(2000-2014年)遊客人數增加了1287萬8百多人,成長率高達514%,遠高於台灣地區觀光遊憩據點旅遊人數成長率(161%),觀光產業前景看好。

    二、花蓮縣自然觀光資源豐沛實至名歸,過去14年來遊客主要集中於「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及「縣級風景特定區」,2014年此三類型觀光遊憩據點旅遊人數合計達14,185,130人,占總旅遊人數92.3%。透過區位商數分析顯示此三類型觀光遊憩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B1%E6%9D%B1%E7%B8%B1%E8%B0%B7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B1%E6%9D%B1%E7%B8%B1%E8%B0%B7http://www.hlcatv.com.tw/

  • 花蓮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研究

    點遊客分佈具有空間的重要性,可以視為花蓮縣空間分布主要的觀光遊憩據點類

    型。 三、「民營遊憩區」的遊客規模成長率達654%,是花蓮縣唯一高於平均成長率(514%)

    的觀光遊憩據點類型。相對成長分析顯示相對於台灣地區最具有競爭優勢的遊憩

    區類型。最主要原因是2002年12月14日開幕的花蓮海洋公園,占地51公頃的主題

    式樂園吸引大量的遊客,儼然成為花蓮縣民營觀光遊憩據點的地標。雖然如此,

    但是近一步分析發現「民營遊憩區」的遊客人數正逐年遞減,遊客人數從2003年的1,256,567人逐年減少至2012年的488,346人的最低潮,十年間遊客人數遞減率達61%,到2014年遊客逐步增加至613,674人,對於「花蓮海洋公園」的永續經營產生一定的威脅。

    四、「國家風景區」與「國家公園」相對成長分析顯示相對於台灣地區觀光遊憩據點發

    展具有競爭的優勢。尤其「國家公園」遊客人數達6,545,293人, 是花蓮縣觀光遊憩據點遊客規模之首,主要集中於「臺八線沿線景觀區」(3,324,779人)與「太魯閣國家公遊客中心」(2,284,752)。成長率最高的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成長率達557%。「國家風景區」之遊客主要集中於「石梯坪」2014年遊客有3,239,168人為2013年的2倍。14年間成長率高達1012%。此外「鯉魚潭風景特定區」遊客有1,465,078人,成長率為211%,「秀姑巒溪泛舟」成長率亦達255%,是本縣未來發展具潛力的觀光遊憩據點。

    陸、建議 一、花蓮縣擁有許多歷史文化景觀包括縣定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及其他等,如

    何結合觀光產業,發展本縣文化產業旅遊是為來的重要議題,一方面可以紓解主要

    觀光遊憩據點的集中性,另一方面亦可開發深度文化產業旅遊以供不同遊客的需

    求。 二、自民國 97 年開放大陸客觀光以來,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到花蓮旅

    遊必訪之景點之一,尤其是燕子口和九曲洞景點常人滿為患,對環境形成壓力,在

    交通疏導與安全措施方面,公部門宜再加強規劃。 三、在民營遊憩據點目前僅剩一處花蓮海洋公園,而且遊客逐年遞減,政府應有獎勵投

    資相關誘因以吸引民間投資增設民營遊憩區。主題式的花蓮海洋公園如何使遊客舊

    地重遊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柒、參考文獻 一、中文

    田清華(1997)。花蓮地區觀光遊憩資源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蓮縣綜合發展實施方案(2011)大豐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TJh.8e/search?q=auc=%22%E7%94%B0%E6%B8%85%E8%8F%AF%22.&searchmode=basic

  • 德霖學報第 29 期

    林晏州(2012)。太魯閣峽谷遊憩衝擊管理監測計畫(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報告。

    陳宗玄(2013)。臺灣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概況與發展分析。台灣經濟金融月刊49(2), p.1-15。

    彭筱琳(2005)。花蓮地區旅遊型態的變遷。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詠捷(2011)。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對於花蓮縣的衝擊。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 Pearce, P.L. (198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ourist Behaviour. Pergamon, Oxford, UK.

    Pearce. P. Huggett, D. C. Andrew, and A. Frey (1980),“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 ,”Geographical Review, 70(1),, pp. 112-114. Smith, D.M. (1975).Patterns in human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numerical methods.

    London:Penguin/NewYork:Crane Russake. Walter Isard (1960),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M.I.T Press, pp.260-261.

    三、網頁 花蓮縣「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聽證會會議記錄,

    http://2022forum.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1698.html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歷年統計資料查詢系統,檢索日期:2015年9月30日。 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

    洄瀾有線電視公司花蓮地方新聞(103/3/6):東管處斥資千萬整修磯崎海水浴場夏日秀新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8U2-5kT_o4

    花蓮縣政府民政處人口統計,http://ca.hl.gov.tw/files/11-1004-556.php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o3D3h/search?q=sc=%22%E5%9C%8B%E7%AB%8B%E8%8A%B1%E8%93%AE%E5%B8%AB%E7%AF%84%E5%AD%B8%E9%99%A2%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o3D3h/search?q=sc=%22%E5%9C%8B%E7%AB%8B%E8%8A%B1%E8%93%AE%E5%B8%AB%E7%AF%84%E5%AD%B8%E9%99%A2%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o3D3h/search?q=sc=%22%E5%9C%8B%E7%AB%8B%E6%9D%B1%E8%8F%AF%E5%A4%A7%E5%AD%B8%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o3D3h/search?q=sc=%22%E5%9C%8B%E7%AB%8B%E6%9D%B1%E8%8F%AF%E5%A4%A7%E5%AD%B8%22.&searchmode=basichttp://2022forum.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1698.html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http://www.hlcatv.com.tw/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8U2-5kT_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