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 - ac.iqh.net.cnac.iqh.net.cn/zazhi/12th201706.pdf ·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12期 (第七卷第一期,2017年6月) 编辑委员会

  • Upload
    others

  • View
    2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总第 12 期

(第七卷第一期,2017 年 6 月)

编辑委员会

主 编:杨念群 副 主 编:刘 贤 编 委:曹 雯 曹新宇 阚红柳 刘文鹏 叶柏川 张永江 海外编委:陈博翼 [日]堀地明 [俄] B.C.米亚斯尼科夫 执行编辑:韩非凡 李雨濛 刘静垚 琚小飞 王 申 项 旋 张 珺 地址:(100872)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59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872

P.R.China

电话:86-10-62516976

传真:86-10-62516976

网址:http://ac.iqh.net.cn/

邮箱:[email protected]

承印:宇杰(北京)广告有限公司

目 录

动 态

专题报道 吉林师范大学“2017 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1

杭州师范大学“明清社会问题与法律应对”学术研讨会综述 ...................................................................................... 5 复旦大学“清朝政治发展变迁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7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挖掘”学术研讨会 ...................................................................................... 9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缙绅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工作会议............................................................................ 12

2015 年日本明清史研究综述 ——《史学杂志》“2015 年历史学界回顾与展望”专刊之明清部分 ........................................................................ 12

简 讯 复旦大学“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 17 复旦大学“食物、医药、物质文化: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来源”工作坊 ................................................................... 18

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暨“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学术研讨会 .............................................................. 19 华东政法大学第三届近代法律史论坛:“局部与全局:近代中国区域法制的时空演进” .................................. 20 北京大学“近代中国的政治革命与社会转型”学术工作坊 ......................................................................................... 21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 22 西华师范大学“第三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 ......................................................................................... 22

台湾中正大学“2017 近世意象与文化转型”国际研讨会 ............................................................................................ 24 台湾中山大学“垂天之云:欧洲汉学与东/西人文视域的交映”研讨会 ................................................................. 25 香港海事博物馆“南中国海海盗活动、贸易与经济”研讨会 .................................................................................2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第二十六届研究生东亚年会............................................................................................................... 27

2017 年美国亚洲年会清史论题选录 ................................................................................................................................... 28

文 献 2015 年度优秀古籍图书奖获奖书目选录 点校类 ......................................................................................................................................................................................... 33 影印类 ......................................................................................................................................................................................... 34

著 作 中文部分..................................................................................................................................................................................... 36 外文部分..................................................................................................................................................................................... 45

论 文 清史论文分类索引(2017 年 1 月-6 月) .......................................................................................................................... 50

- 1 -

动 态

专题报道

吉林师范大学“2017 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7 年 6 月 28 日至 30 日,由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编辑部合办的“2017 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师范大学长春校区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40 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满蒙汉等多文种档案的利用与研究、八旗制度与八旗社会、满蒙汉等多民族关系、国际视野下的满学研究新动向和清代边疆与民族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张永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定宜庄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达力扎布教授、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小萌教授先后致辞,一致认为此次满学会议规模空前,并对近年来满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认可。“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分为三组、十五场讨论,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广泛,类别丰富,反映出国际满学、清史研究的趋势与走向。

一、满文档案与多民族文字史料的使用 本次会议提交论文(含摘要)共 85 篇,其中有近 60 篇文章使用到满文档案。还有一些研究使用蒙文、藏

文等多种文字的史料。这说明掌握、使用满文史料,已成为从事满学、清史研究的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此外,满学研究与清史研究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满学研究不仅仅是满族的研究,它涵盖了清代不同的民族与文化,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满文史料与多民族文种史料的发掘利用,满语与满文文献本身的研究,是本次满学会议十分显著的特点。如长山、季永海(中央民族大学)主要研究满语元音的交替构词法,赵阿平(黑龙江大学)《满语语义研究》探讨满语语义的应用价值与研究价值,还有范立君(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地区满语兴衰及其文化走向》考察了东北地区满语文兴衰的历史,侧重于汉族移民对于满语发展的影响,并认为,满语的衰落是历史、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晓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从满文文献《大清全书》入手,讨论满语中的汉语借词使用现象。春花(北京故宫博物院)借用《黑图档》、《内务府奏销档》等档案,探讨满文《时宪书》编造颁发的始末。李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民族文字碑刻文稿概述》介绍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民族文字碑刻的保存情况、种类、史料价值等内容,强调了该类碑刻具有满语文的标本价值。齐光(复旦大学)《19 世纪后半大清国皇帝致给美国总统的满文国书》分析三份满文国书具体内容,探讨清代中晚期内政外交的变化及满文的作用与影响。

关于多种民族文字史料的运用,孔源(首都师范大学)《内亚视角的跪和拜》一文,运用传统满文、蒙文史料,将蒙古族、满族的跪拜习俗置于内陆亚洲的视角下进行比较研究,凸显内亚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与独特性。孔令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达克、西藏与清朝的情报网,1724-1759》使用满、蒙、藏文史料,通过介绍清朝与拉达克的历史文化、交流情况,概述清朝在中亚拉达克地区情报网的建立。玉海(内蒙古大学)通过《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参照《八旗通志》探寻阿鲁蒙古伊苏特部贵族的祖源问题,认为该部贵族祖源来自成吉思汗之弟别里古台而非哈赤温,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 1 -

- 2 -

二、实证史学为主,跨学科方法的交融 本次会议诸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以实证史学为主,即通过史料及档案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论述,较好地

继承了传统史学的研究理路。如刘小萌(吉林师范大学)《内务府管领中的“尚藩”人口》以《内务府奏销档》为中心,主要考察内务府管领中以尚之信藩为主的“三藩”人口的来源、成分、分布、地位,论证严谨,考证清晰细致,对清初平定“三藩”人口处置、内务府管领相关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赵志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锡伯和满洲人的两次争论》以《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钦定八旗通志》考察了清代旗人为掌管八旗基层牛录的争讼案件二件。吴元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汤若望为赴琉球天文官事满汉文题本考析》,以题本的满汉文版本互校,考察了身为钦天监监正的汤若望题请增加赴琉球天文官待遇问题的相关史实,并认为,汤若望请求辞职的原因在于年老体衰;汤之请辞,是赴琉球册封使撤回的重要因素。吴忠良(吉林师范大学)《清中期科尔沁与布特哈的边界划分》,以《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有关记载,探讨科尔沁扎赉特旗与布特哈之间的边界的形成。作者认为,经济因素是促使划界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聂有财(吉林师范大学)《清代珲春南海十四岛研究》,以《珲春副都统衙门档》相关记载,考察清代珲春地方对于南海十四岛的巡查与管理。许富翔(台湾东吴大学)《论嘉道时期热河军府制度的建立及其理民体制》,以满汉文史料研究嘉道时期热河地区的行政建制,认为军府是汉人移民热河所做的政治调整,体现当地朝向政区化的发展,为民国成立热河省提供历史条件。萨出日拉图(中国人民大学)以《满文原档》为中心,具体考察了 1629 年爱新国(后金)征明行军的路线。薛刚(长春师范大学)《从“假印大案”看清嘉庆朝吏治》对清嘉庆朝“假印大案”案件的始末进行梳理,剖析案件所反映的种种政治生态弊相。池田修太郎(中国人民大学)《关于康熙时期的年羹尧》考察年羹尧的发迹过程,与雍正帝的关系,在任地方官员的政绩,以及康熙帝的评价,力图重新评价康熙时期的年羹尧。本次会议提交文章多为实证研究,以上所举,最具代表性。

本次参会学者亦多有以其他学科方法进行相关研究,体现学科交叉的特色。例如,社会学角度,定宜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1950 年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的满族调查》,回溯少数民族历史调查中的满族调查活动,对于满族民族发展,提出一些疑问与看法。语言学角度,除上述满语相关研究,还有王敌非(黑龙江大学)《满译藏传经题中的梵语词》专门研究《清文翻译全藏经》中梵语借词,考察该借词中缩合、脱落、弱化等语音现象,为研读满译佛经提供必要参考;刘国超(吉林师范大学)《扎哈罗夫和满俄大辞典研究》以《满俄大辞典》为中心,考察辞典词汇的来源与解释方法。人类学角度,阿拉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满族钮祜禄氏四季祭祀仪式的生态人类学分析》一文,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以田野调查法结合人类学研究方法,对钮祜禄氏四季祭祀仪式进行内容介绍与意义分析,强调了四季祭祀仪式对于保持氏族抵抗力和恢复力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考古学角度,聂卓慧(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执笔《“两头政长”制下的叶赫部王城内城建制与功能试析》依据近年来叶赫遗址考古成果,考察叶赫部“两头政长”制度下王城内城建制与功能;李云霞(沈阳师范大学)《穿越蒙古国——锡伯族西迁路线考》运用田野调查法,记录其在蒙古国、新疆等地实地考察历程,结合历史文献还原锡伯族西迁之路线。民族学角度,周喜峰(黑龙江大学)的《清代黑龙江少数民族的萨满教信仰》介绍黑龙江少数民族所信仰的萨满教情况。

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推陈出新是指,深耕传统史料,提出新的问题;回顾

学界已有问题,于研究不充分之处,提出新看法。该类研究有较为丰硕成果,比较能体现出专家学者深厚的史学功底与学术创造力。如,张永江(中国人民大学)的《关于清入关前的宗教建设问题》,依据实录、《满文老档》等记载,从政权建设、文化接触、政教关系的角度,对清入关前的宗教建设的总体面貌做勾勒与分析。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大学)《清初茂明安部叛逃事件史料二则辨析》就《满文原档》中两份关于茂明安部叛逃的史料,经过扎实的考证,对叛逃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梳理。达力扎布(中

央民族大学)《清太宗时期清朝与明朝在大同、宣府的贸易》主要研究清太宗时期清朝借蒙古与明朝在宣府、大

- 2 -

- 3 -

同进行的贸易,厘清了清太宗时期明清之间的贸易关系。赵令志(中央民族大学)《太祖朝<满文老档>之 mukūn tatan be ejehedangse 考辨》一文,探讨《满文老档》所收录的名为“mukūn tatan be ejehedangse”的档案,其汉译《族籍档》,认为这批史料收录了海西女真对明贸易的敕书。同时文章分析了敕书的记载内容及来源,探讨了明末卫所贡敕制度的演变及对女真地区卫所职能衰落、敕书管理及作用。楠木贤道(吉林师范大学)《努尔哈赤继室衮代之死考辨》以《满文原档》相关记载,考证努尔哈赤继室衮代死亡时间非天命五年,而在之前。杜家骥(南开大学)《清代八旗制度的重要发展阶段——雍正朝对八旗制度的增建及诸种事务的改革》,探讨了雍正朝时期对于八旗制度进行的新增与改革。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雍正继位之谜中的“八人共承末命”问题》,围绕雍正帝继位的问题,考察“八人共承末命”之说,认为“八人共承末命”的“现场”是雍正继位合法最重要的证据,可信度高。水盛凉一(日本多摩大学)以《户部同官录》《京察满司官笔帖式履历清册》为中心,考察晚清户部旗人司官及其工作状态。

革故鼎新是指,主要着力于发掘、使用新的材料,或以新的视野角度研究问题。新材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阿部由美子(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清末民初时期旗人的经营报刊活动——以留日旗人学生为中心》以新近刊布的晚清报刊资料、早稻田大学的留学生纪录,梳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旗人办报事业,观察民国时期旗人精英的活动,认为旗人精英群体在推进晚清地方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王立群(天津工业大学)《晚清民初河北省获鹿县皇庄庄头考察》使用了《北洋政府档案》研究获鹿县庄头身份的确定、顶补、应试情况,旗地变民的作为,考察这一群体的变迁。N.哈斯巴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亲族组织与清代蒙古八旗牛录——以国家图书馆所藏档案为例》,以国家图书馆藏蒙古八旗佐领执照、族长执照,探讨蒙古亲族组织与八旗牛录的编立、佐领承袭、驻防关系等问题。薛轶群(日本东北大学)《光绪初年日本驻华使馆武官活动初探——以福原和胜及其情报网为中心》,发掘日本防卫省、公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等原始档案,考察晚清日本驻华使馆武官福原和胜在华活动内容,分析驻华武官情报网的形成与具体运作。永莉娜(吉林师范大学)《从王公包衣佐领的调整看雍正帝初政——以雍正元年二月的一份内务府奏销档案为中心》以《内务府奏销档》中有关记载,考察雍正帝调整允祉、允褆等人佐领事件,认为该事件反映出雍正帝巩固皇权的手段,为其后续改革做准备。新角度方面,有刘世珣(台北故宫博物院)《病体与神灵:满族说部中的疾病与医疗》,从医疗史角度,考察满族说部中满洲人的疾病观念。蔡伟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清朝公主的荷包》和毛立平(中国人民大学)《金枝玉叶与制度困局——性别视角下清代公主的经济境遇》,同样论述清代公主的经济问题,毛立平较为强调制度与性别因素所造成的经济困境以及解决方法。李善爱(韩国高丽大学)《清朝对蒙古的法律统治形式——以分析乾隆年间审判人命案例为中心》从法制史角度,分析清朝所制定的蒙古相关法律运用情况,考察清代对蒙古的法律统治状况,同时阐明地区社会如何接受并调节清政府的法律统治。作者认为,清廷与地区社会的互动,双方虽为表面接受但相互实则暗含折中与妥协。赵毅(中央民族大学)《清代新疆义仓与地域社会》、王妍(大连工业大学)《清中叶辽东的旗民关系——以 66 件乾嘉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王启明(陕西师范大学)《晚清吐鲁番基层组织“苏目”研究》、许雪姬(台湾中研院)《满洲皇帝与台湾原住民:由乾隆时期的番屯制度谈起》,王亚民、李林峰(吉林师范大学)《晚清珲春乡村旗民分治的历史演变》等文章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研究地方的某种具体制度、政策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与中央的互动关系。

除上述内容之外,近几年来西方满学研究成果也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充分展示。欧立德(美国哈佛大学)《雍正初期宗扎布案剖析》以满文档案有关记载,深度剖析曾任西安将军的蒙古旗人宗扎布腐败案件始末。汪颖子(英国伦敦大学)《简述欧洲满学研究——兼论清史研究在欧洲现状》对欧洲的满学、清史研究发展学术史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庞晓梅(俄罗斯科学研究院东方语言研究所)“A.V.Grebenschikov(1880-1941) and His Studies on the Manchu Language, Ethnography and Shamanism”对俄国学者 Grebenschikov 在满学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

四、学术视域的深化与扩大 本次会议对于一些传统领域问题如八旗制度、家族谱牒、政教关系、边疆民族管理等仍保持相当的关注度。

其研究成果,与以前相比,学术视域有所深化与扩大。 (一)家族与谱牒研究 家族研究,有绵贯哲郎(日本大学)《再论祖大寿与“祖家将”》,以军事家族到汉军旗人的历程为中心,探

究晚明祖氏家族的崛起与“祖家将”的形成,以及编入八旗的情形。刘金德(青岛理工大学)《鳌拜家族佐领及

- 3 -

- 4 -

婚姻问题初探》关注鳌拜家族佐领的编设,家族与满洲贵族的联姻状况以及鳌拜案发生后对家族与婚姻关系网的冲击等问题。杉山清彦(日本东京大学)《明季清初时期的佟佳氏族衍及其活动》一文探讨清朝开国时期满洲佟佳氏与汉军佟氏的发展及其活动特质。刘楠(渤海大学)《满洲参领季思哈家武官任职及旗分变化》填补了满洲季思哈家族研究空白。常越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关注清前期乌喇、哈达地方纳喇氏的家族与事功。金由美(香港大学)《论旗籍及氏族身份因素对清朝高官任命的影响:以黑龙江将军为例》探寻精英政治观在清朝官僚体制中的作用。李新宇(吉林师范大学)以迈图家族为例,探究清代满洲的世管佐领。

在谱牒研究方面,邱源媛(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谱牒档案》为中心,介绍了馆藏《清代谱牒档案》的内容与形成。吕萍(长春师范大学)介绍了满族谱书的重要史学研究价值。孙守朋(吉林师范大学)以岫岩满族家谱,研究旗人“出旗”问题。吕欧(黑龙江大学)《满汉族家谱对比研究——以黑龙江省五常地区为例》,将所征集到的黑龙江五常地区满汉家谱对比,发现家谱的形式、内容、修谱规则、保存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

(二)八旗制度与八旗社会研究 张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八旗汉军火器营的创设》,以明、清、朝鲜史料及满、汉、蒙文档案,具体而详

细地考察了八旗汉军火器营的创设过程。作者认为,火器营的创设与平定三藩之乱,吸纳残兵纳入汉军,编设佐领有关;其创设除了意在消弭“三藩”遗祸之外,亦欲用于抵抗准噶尔进攻。锋晖(吉林师范大学)《清代甘肃八旗驻防研究》梳理了清代甘肃八旗驻防设置的背景、始末、特点、影响,强调甘肃驻防与边疆稳定的重要关系。黄丽君(台湾中研院)《纳赀授官:嘉庆朝以后内务府包衣的捐纳与报效》以《内务府捐纳册》研究清嘉庆以降内务府包衣的捐纳与报效的情况。李理(沈阳故宫博物院)《八旗制度与清宫禁卫军体制》以“清宫侍卫”这一特殊军事组织,探讨其在八旗制度下发展壮大的历史,以及禁卫军体制与八旗制度的关系。祁今馨(日本早稻田大学)《清初黑龙江水师营原孔有德部下入旗考》探讨原属于孔有德的崔氏入旗汉军之事始末,进一步揭示清初黑龙江水师营的成立经过及与黑龙江汉军八旗编成的联系。孙明(吉林师范大学)考察康熙十五年“新满洲”佐领分析事件。邓庆(沈阳故宫博物院)对入关前后盛京八旗驻防的职能进行对比,张国斌(沈阳故宫博物院)则全面考察清入关前八旗的社会职能。德格吉日呼(吉林师范大学)研究乾隆朝拉林、阿勒楚喀回屯旗人出逃问题。姜小莉(吉林师范大学)《萨满教与清代满洲旗人社会》探讨萨满教与清代满洲旗人生产、生活的深层联系,组织运行和经济基础等问题。李文益(中国社会科学院)《清代“辛者库”的身份及其演变——以顺康时期内务府辛者库人为中心》以内务府满文档案考察顺康时期内务府三旗辛者库群体的身份及其演变。

(三)边疆问题研究 黑龙(大连民族学院)《康熙帝首次亲征噶尔丹与昭莫多之战》,通过爬梳史料,详细论述康熙帝首次亲征

噶尔丹与昭莫多之战始末。安子昂(中国人民大学)《康熙帝延请五世班禅进京事件中的多元政教关系(1693-1702)——以<清内阁蒙古堂档>满文奏函为中心的考察》剖析康熙帝延请五世班禅进京事件及其所反映出的政教关系。林书宁(台湾中正大学)《从原乡到边疆:清初有关满洲“白山黑水”的地理建构》,从文本角度探寻“白山黑水”的建构过程,认为“白山黑水”是经历制度确立、文本撰写、祭祀活动后才形成的对“故土”的称谓。金宣旼(韩国高丽大学)《十八世纪后期清-朝鲜犯越问题和边界管理:以金顺丁事件为中心》和张心雨(中国人民大学)《乾隆十四年朝鲜越境杀人案补正——以满文档案为中心》关注清代中朝边境的管理以及犯越问题的处理。陈鹏(吉林大学)《清代少数民族优抚措施探析——以东北地区“新满洲”为例》研究清朝对于东北地区的“新满洲”的优抚措施内容(政治特权,军事便利,经济救济)与意义。杨帆(日本筑波大学)《布特哈组织制度化时期布特哈牲丁的生计问题》从布特哈牲丁的南迁、人口变化入手,考察清朝对俄、对准政策如何影响布特哈牲丁的经济生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此次国际满学会议成果丰硕,所涉领域宽广,视角新颖独特,时间跨度较大。其中,满文档案

等多语言文种资料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不论是在传统研究领域还是新的问题上,都有显著的成果。在重视文本解读与史学实证的基础上,与各个学科有深入的交融。此次满学会议论文质量较高,体现出近年来满学研究的较高水平,并且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生张心雨 供稿,2017-08-13)

- 4 -

- 5 -

杭州师范大学“明清社会问题与法律应对”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 年 4 月 7 日至 9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编辑部、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

举办的“明清社会问题与法律应对”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美国塔尔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院校 40 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所学者刘文鹏、董建中、毛立平、曹雯、胡祥雨、林展等均提交论文并参会。

研讨会共分五场,具体议题涉及清代政治经济制度、律例条文、狱讼制度、国际法以及具体案例解析等。第一场由杭州师范大学林航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张世明总评。王云红(河南科技大学)《清代官犯惩治体系中的“效力赎罪”问题》一文对“效力赎罪”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地方社会治理、官员惩治和改造的客观需要和清代皇权对司法的强大干预等因素是效力赎罪产生并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彭凯翔(河南大学)、林展(中国人民大学)合写论文《<大清律例>修订的若干量化考察》对清代律例的内容及其修订进行了若干量化考察,发现清代例条的大量增长更多是一种技术上的细密化,而非社会经济变迁引发的真正的制度变革。并指出这一现象与法律所处的制度与组织框架有关。曹雯(中国人民大学)《租界法权始末考》运用国内外资料对租界法权逐渐发展生成的过程作一考证。胡祥雨(中国人民大学)“Form Manchu Law to Qing Law: the Evolution of the Fugitive Law in the Qing dynasty”梳理了逃人法在清代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出虽然前辈学者更多地强调该法对汉人的残酷,但实际上,随着旗人与其汉人奴隶之间“主奴”或“主仆”关系向“主佃”关系的转变,在清中后期,汉人法律中的某些精神原则已逐渐为统治者所接受,并在清代法律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满洲法”也逐渐完成了向“清法”的转变。

第二场由中国人民大学胡祥雨主持,深圳大学张小也总评。魏淑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传统衙署法律文化述论——以河南及内乡县署为中心的考察》指出以“天下第一衙”内乡县署为首的衙署建筑,充分彰显了明清时期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居中而治、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的传统礼制思想,深刻体现了传统司法亲民、教化、息讼的理想价值追求。汪雄涛(苏州大学)《“半讼”:清代细故的告理过程与诉讼类型》指出从“争于官”的“讼”义出发,清代的细故之讼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没有完全展开,只能算作“半讼”,进而提出这一方面意味着需要反思权威主导的纠纷解决模式,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正视传统中国的司法困境。尤陈俊(中国人民大学)《明清基层官僚体制运作的变化趋势与“健讼之风”的内在联系》一文从检视明清时期基层官员在任期长短、晋升概率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入手,剖析其对基层官府理讼效率的影响,进而发掘了这些变化趋势与衙门积案、健讼之风的内在联系。

第三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林展主持,西华师范大学吴佩林总评。步德茂(美国塔尔萨大学)《由“犯罪存留养亲”条例看十八世纪清朝刑事司法系统的危机》一文认为十八世纪的清朝随着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与空前频繁的暴力犯罪,刑事司法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也存在着立法的转向。而“犯罪存留养亲”条例的修订则很好地反映了以上问题,它不仅象征着清廷在社会、经济、政治、行政、司法等问题上的法律应对,也体现了清朝刑事司法系统中政策威慑与宽仁思潮之间的张力。梁仁志(安徽师范大学)《社会舆论与清代诉讼——以张良璧采阴案为中心的考察》一文,探讨了嘉庆年间徽州府张良璧采阴案的前因后果,提醒人们注意该案的真实性及清人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张小也(深圳大学)《外部效应内部化:明清社会矛盾及解决机制的历史脉络》一文考察了宋元以来坟山争讼中的复杂情况,认为清代民事纠纷的“复杂性”和司法审判的“灵活性”反映了中国传

- 5 -

- 6 -

统法理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其中涉及的权利观念、纠纷起因及解决办法等内容,既是法律的历史,也是社会的历史。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社会史研究理解法律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法律史研究观察社会变迁。刘文鹏、王科杰(中国人民大学)《庄有恭案与清代捐赈》一文考察了庄有恭案中以乾隆帝为代表的官方与以袁枚为代表的民间对案情的不同处理,以及在捐赈问题上的复杂互动,进而指出此案为我们突破以往形容士绅“踊跃捐赈”的官方话语体系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毛立平(中国人民大学)《清代女性自杀案件的司法审理与性别隐喻》一文以南部县和巴县衙门档案史料为基础,着重学界关注较少的考察节烈行为之外的女性自杀问题,从法律角度探讨此类自杀行为的司法关注和处理程序与节烈性自杀的不同之处,并从性别的角度考察非美德性自杀行为的成因及其对于女性本身的影响。柳岳武(河南大学)《清代蒙古草原“内地商民”间鸡奸问题研究》,利用刑科题本等档案,探讨了该问题的发生原因、表现类型、官府对策及影响。

第四场由安徽师范大学梁仁志主持,美国塔尔萨大学步德茂总评。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雍正朝除贱为良源起补正》一文利用新注意到的材料考证出“乐户除籍”之议源于年羹尧,并对以往学者关于此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进行了反思,指出探讨历史时,研究者应该注意排除因已知这一问题的结果,而不自觉地从中反推人们应对时的最初动机。这常常忽略掉了其中的偶然因素,或夸大或贬低个人的意志,往往不能得其真实。吴佩林(西华师范大学)《拦留:<南部档案>所见清季地方社会中的纠纷解决——以<南部档案>33 份“拦留”契约文书为中心的考察》一文认为“拦留”是清季地方社会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是清代社会低成本治理的重要表征。尽管“拦留”之后诉讼仍有可能发生,但其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的作用仍不容低估。邓庆平(中国政法大学)《“一地两养”:清初直隶旗地圈补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动》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将清初的旗地圈补置于明清卫所制度变革的讨论框架内,并对由此引发的州卫纠纷和地方社会的结构性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梁敏玲(暨南大学)《直省八旗与地方社会》一文通过广州的特殊个案,细致考察了驻防早期藩王旧部的构成与“出旗为民”政策造成的旗民关系复杂性,梳理了保甲的编排与旗民理事同知的设置,并分析了满洲、汉军旗人在土著化过程中呈现的不同样态。袁飞(蚌埠学院)《浅析清嘉庆朝漕运中的暴力和结社问题》以漕运中的暴力事件和结社问题为研究主题,从治理的角度审视了嘉庆王朝漕运治理的努力,从而管窥其中制度变迁的成败与无奈。

第五场由中央民族大学袁剑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刘文鹏总评。陈先松(江苏师范大学)《从财政史视角再析海防塞防之争》一文从财政史视角对海防塞防之争进行了阐析,认为清廷中枢始则二者并重,继则偏重塞防。并认为清廷中枢的态度转变一方面使西政军饷处于优先地位,另一方面则对海防经费的筹解产生了负面影响。林百合(杭州师范大学)“Marriage Registration from the Civil Law Point of View”以清季国家强化权力为起点,考察了民国初年实行的婚姻登记措施及影响。林航(杭州师范大学)“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Ming-Qing China: Rethink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with European Comparisons”一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明清印刷和书籍与同时期欧洲的情况相比较,集中论述了二者之间印刷技术差异、语言文字演变等显著异同,并认为这些异同不仅决定了两者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也对书史之外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层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余清良(杭州师范大学)《明清“商税”概念辨析》对于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的“商税”给出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三个层次的定义,认为辨清这一基本根念,对于深化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陈兆肆(杭州师范大学)《“游惰”之辈:清代窃盗犯罪成因的论析》一文结合清人的论述及“游惰”二字对清代窃盗犯罪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盗窃原因有主观上之贫穷,时空之诱导,脱离社会管控等等不一而足,而清人眼中“游”指居无定所,“惰”指主观上的懒惰,“游惰”二字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盗窃成因的复杂性。

会议论文既有个案的细节探讨,又有问题的长时段考察;既有新领域的拓展,又有老问题的再考;既有新史料的发掘,又有新时代下大数据的运用。这次会议以青年学者为主,会议讨论热烈,取得了积极效果。

《清史研究》编辑部为推动学术发展,提高稿源质量,近年来在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下,先后举办或与兄弟单位合办专题学术研讨会,并择优刊登专栏文章,如 2015 年 9 月与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办的“国际满学青年学者论坛”,2016 年 5 月在北京主办的“数字人文与清史研究”学术工作坊等,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7 年 6 月 28 至 30 日与吉林师范大学再次合作筹办的“2017 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与此次与杭州师范大学合办的“明清社会问题与法律应对”学术研讨会均属其列。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生王科杰 供稿,2017-08-03)

- 6 -

- 7 -

复旦大学“清朝政治发展变迁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 年 6 月 17 日至 18 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办的“清朝政治发展变迁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蒙古等国家的 40 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以“大清史”背景下的清朝政治发展变迁为主题,旨在为国内清史政治研究打开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增进清史领域不同关注地区、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切磋交流,从而共同开拓清史研究的新方向。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邹怡副教授主持,杨伟兵教授致开幕词,随后分为十场展开讨论。

第一场由复旦大学杨煜达教授主持。杜家骥(南开大学)《清朝国体问题试谈——以清代蒙古族对清朝统治的参与为中心》从军事、政治两方面对蒙古族参与清朝统治的事例进行了归纳,认为将清朝之国体称为“以满族为主体、以满汉及蒙古等少数民族联合统治”更为确切。柳泽明(日本早稻田大学)《十八世纪土尔扈特部派往西藏的三个使团》利用中俄档案对土尔扈特部的三次派遣使团入藏行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清俄两国对其态度及原因。傅林祥(复旦大学)《从“几同贰省”到“截然二省”——清中前期对江南等省分省和新省区的认识》一文对清中期江南分省和时人对新省区的认识过程进行了考察,深化了对清代政区问题的理解。冈洋树(日本东北大学)《清乾隆时期蒙古人的越旗活动和劳动》以学界忽视的蒙古人越旗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清代旗民的移动问题,由此将对“封禁政策”的研究提升到了新高度。涩谷浩一(日本茨城大学)《再论 18世纪前期清和准噶尔的媾和谈判——以谈判形式和清方面的谈判姿态为中心》重新发掘了从康熙至乾隆时期清与准噶尔议和谈判的历史意义,并着意强调了俄国在清和准噶尔关系中的重要性。阿拉坦咱雅(蒙古国立师范大学)《关于第五世博克多葛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亲赴北京的问题》一文对中蒙文献中关于第五世博克多葛根亲赴北京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罗布(西藏大学)在《清初蒙藏联合势力对康区南部地区的征服》中展现了在对康区南部地区的争夺过程中各派力量的复杂博弈过程。随后,米华健(James A.Millward)教授(美国乔治城大学)围绕丝绸之路概念发表了自己的认识与评论。

第二场由柳泽明教授主持。村上信明(日本创价大学)《清朝奏蒙古事侍卫小考》就“奏蒙古事侍卫”这一官职进行了多方面考察,以图深化对清朝侍卫制度及外藩管理制度的理解。矶部淳史(日本立命馆大学)《清朝中的“三藩之乱”》对三藩内部联姻以及三藩与旗王之外的权门之间的婚姻关系进行了分析,由此推动了关于清代三藩问题的研究。齐光(复旦大学)《帝国的统合之术:论清朝的世职制度》一文利用满、蒙、汉文档案,由清朝的世职授予情况入手,探讨了大清帝国的一元统治问题。

第三场由傅林祥教授主持。杨煜达、Andear Janku(英国伦敦大学)《帝国边疆的文化意象:“八景”

在云南》以云南旧方志中 1000 条各地八景、十二景等景物的记录为基础,通过分析认为明清帝国边疆地区的八景完全是内地景观意向的人为移植与营造。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代的乡官论及其意义》梳理了有清一代关于乡官的讨论及实践,并提出了对近代新政体建设前景的展望。小二田章(日本学习院大学):《康熙雍正期杭州的“地方志”编纂——以清朝的文化统治政策为中心》考察了清前期杭州地方志的编纂过程与背景,进而揭示了其背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态度。

第四场由米华健教授主持。阿拉腾奥其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清朝图理琛使团使俄路线考》对康熙年间进入俄罗斯的图理琛使团的出使路线进行了专门研究。野田仁(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越境牧民的归属——在清朝与俄罗斯的外交谈判上》通过满文文书中对于中俄有关游牧民“所属”问题谈判的描述,考察了两国之间的西北边界问题及清朝与属下部落的关系。张莉(陕西师范大学)《属人原则:乾嘉时期吐鲁番地方民众的管理体系》细致整理和分析了乾嘉时期对吐鲁番不同人群及其管理设置的记载,认识到其时该地管理体系中不仅有扎萨克制,同时还融合了州县制、伯克制等多种其他形式。小沼孝博(日本东北学院大学)

- 7 -

- 8 -

《1871 年阿古柏伯克与清朝交涉始末初探》通过在台北故宫中所发掘的新史料,对阿古柏与清朝关系做出了新的揭示。程秀金(新疆大学)《“新清史”清朝边疆统治模式之述评——以清朝平定和管辖新疆为中心》梳理了西方学者在清朝如何平定和管辖新疆上的各种见解,将其置于内亚草原帝国模式和早期现代帝国模式中间进行了评述。

第五场由冈洋树教授主持。中村笃志(日本山形大学)《清朝时期喀尔喀蒙古的人员流动探析》以喀尔喀四部档案为史料,分析了其移动的实际情况及蒙古人员流动在制度上所受的约束。奥云吉日嘎拉(蒙古国立大学)《大清律例在蒙古的使用情况:以“犯罪存留养亲”为例》通过考察大清律例、蒙古例、钦定蒙古国法律条款中的“留养”政策,解析了蒙古接受汉地及非传统法律规定事情的情况。佐藤宪行(复旦大学)《关于库伦的俗人居住地区:以 1820 年代为例》利用蒙古国所藏满蒙史料,具体考察了 1820年居住在库伦俗人的人口与所属构成、居住地状况等问题。蔡伟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居国中以避国:大沙毕与清代移民外蒙之汉人及其后裔的蒙古化(1768-1830 年)》对清代佛教组织作为官方权威在满洲统治者、原住民与汉人移民三方的互动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第六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孙靖国助理研究员主持。王晗(苏州大学)《清代汉籍文献所见蒙陕边界舆图解析》通过清代汉籍文献对蒙陕边界带相关舆图的梳理、分析,认为蒙陕边界带历史编绘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来差异性和趋同反映了当时蒙陕边界带政治、经济社会诸要素的变迁历程。李嘎(山西大学)《大连市图书馆藏〈榆林府城图〉的绘制时间与性质——兼论明清时期榆林城的水患问题》考证出《榆林府城图》为绘制于 1882 年的水患治理舆图,纠正了之前的谬区,并对明清时期榆林的水患问题进行了考察。袁剑(中央民族大学)《清代朝贡秩序中的大结构与小结构——围绕〈图绘暹罗〉所作的后续思考与比较》结合近期翻译出版的《图绘暹罗》(Siam Mapped)一书的相关内容和叙述,寻找亚洲内部次区域如东南亚等存在的内部区域秩序问题。

第七场由中村笃志教授主持。策林多尔济(蒙古国科学院)《谁统治服属满清之前的喀尔喀?关于 17 世纪喀尔喀右翼与左翼之间的权力关系》认为现有论述中太过于偏重土谢图汗在喀尔喀中的地位,并具体分析了扎萨克图汗、车臣汗、土谢图汗的权力划分和关系,对服属满清前的喀尔喀政治情况做出了重新探讨。纳楚克道尔济(蒙古国科学院)《17 世纪后半期的喀尔喀蒙古左翼与沙皇俄国间的关系——以济纳达西和达赖车臣诺颜父子为例》运用新披露的俄罗斯档案,对 17 世纪后半期的喀尔喀蒙古左翼与沙皇俄国间的关系及民众迁移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第八场由阿拉腾奥其尔研究员主持。叶尔达(中央民族大学)《被遗弃的历史碎片:1772 年大喇嘛罗卜藏坚赞上乾隆皇帝之托忒文奏折》从一档馆中保存的 1772 年大喇嘛罗卜藏坚赞奉乾隆皇帝的奏折入手,探究了呼图克图库伦东归时的历史记忆。宝音特古斯(内蒙古大学)《第巴桑结嘉措隐匿五世达赖喇嘛丧事之始末》以康熙朝大量满蒙藏文档案为主,清晰地勾勒出了第巴桑结嘉措隐匿五世达赖喇嘛丧事之始末,纠正了以往的误解与误判。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复旦大学)《俄罗斯学者有关清代北京藏传佛教历史的研究》对当代俄罗斯学界有关清代北京藏传佛教历史的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而有重点的介绍。岩田启介(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清朝雍正乾隆年间青海蒙古牧地的划定和调整》考察了雍正三年(1725)编旗后青海蒙古总体的牧地划定和调整情况,以弥补十八世纪中后叶青海蒙古盟旗制度研究的不足。阿木古郎(中央民族大学)《从清朝亲王到逃亡异乡——论阿睦尔撒纳叛乱及其相关问题》探讨了阿睦尔撒纳带领清军平定伊犁之后反叛清朝的过程,指出其行动前后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人物也具备双重形象。

- 8 -

- 9 -

第九场由张莉副研究员主持。路伟东(复旦大学)《宣统甘肃大村分布与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与规律——一项基于宣统地理调查表的研究》使用宣统人口调查甘肃地理表千以上聚落数据,对同治西北战争导致的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分析。张俊峰(山西大学)《清至民国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水权交易——兼与晋陕地区的比较研究》通过 45 件以水权交易为主的土默特契约文书,展示了自清乾隆直至民初当地普遍发达的水权交易行为,并提出以水为中心的视角是理解乡土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一条新路径。包呼和木其尔(内蒙古大学)《清代后期内蒙古喀喇沁地区土地、财产与阿勒巴(义务)》以清代喀喇沁地区为例,探讨了蒙古人

的土地、家畜等“财产”与清代蒙古社会阿勒巴(义务)之间的关系。

第十场由村上信明教授主持。孙靖国《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1882 年日本人所绘盛京城镇地图初探》介绍了藏于美国的该地图及其史料价值与学术意义。顾松洁(中央民族大学)《珲春旗人政治社会变迁》利用《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梳理了珲春驻防佐领的源流与承袭、驻防行政体系等情况。庄声(东北师范大学)《乾隆十五年珲春河流域受灾情况》依据珲春和宁古塔等地满文档案中的来文档和行文挡,探讨了乾隆十五年在珲春河流域所发生的洪涝灾害及灾后的粮食接济制

度。刘佺仕(中央民族大学)《清初盛京将军改称考辩》对以往学界关于盛京将军官称的表述做了系统梳理和考辨,并从其品级与盛京留守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澄清了诸多混淆、模糊之处。

本次会议研究报告涵盖地域包括清代东北、漠南蒙古、漠北蒙古、青海、准部、回部、川藏、云南、陕甘等各地区,所用历史文献涉及满文、蒙文、藏文、察合台文、俄文、汉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在齐光副教授主持的研讨会闭幕式上,冈洋树教授为会议做总结。冈洋树教授认真梳理了诸位学者的报告,对各位学者运用多元视角、多元史料研究清史的理路深有体会,并对未来清史研究提出了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刘静垚 供稿,2017-7-1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挖掘”学术研讨会 2017 年 5 月 13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挖掘”

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出版单位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应邀与会,就中国灾害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等级量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灾害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供了建议。

首先,“清代灾害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历史学院副院长、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教授分别代表课题组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对专家的莅会表示热烈欢迎。朱浒教授表示,自“清代灾害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项目立项以来,历史学院和清史研究所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课题组在夏明方教授的主持下,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得到更多智力资源支持,希望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能够为项目的下一步工作提供更多启发。夏明方教授指出,灾害史研究关注的是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关联,也就需要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课题组自组建以来,也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着探索和尝试。他对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为数据库建设付出大量辛勤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表示感谢,并希望这次会议能够进一步推动多学科间的沟通交流,帮助本课题研究取得更大进展。

- 9 -

- 10 -

随后,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会议主要由与会专家介绍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在灾害史料整理与挖掘中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分析和研讨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进路。上海交通大学陈业新教授、复旦大学杨煜达教授对学界当前在灾害史料整理、运用及等级量化等方面的工作作了全面分析与评述。陈业新指出,开展灾害史料的等级量化工作不仅在理论上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实践上的可能。他认为,仅对灾害进行定性描述,往往容易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等问题,而中国灾害史料文献丰富、综合、全面的特点,则为等级量化工作创造了条件。目前学界在灾害等级量化工作中,除使用灾年(次)统计外,还引入了指数法、成灾率计算、距平法、比值差值法、综合分析法、灾度划分法等多种方法,《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就是采用综合分析法的代表著作,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方法意义,但也存在缺陷。他认为,今后开展灾害等级量化工作,应全面关注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三个要素,以州县为单位,综合依据气象、灾象、灾区、灾期、灾情等方面的文献记载将灾害划为 7 级,对于特大灾害则可进行个案处理;同时,对于年度水旱灾害,应分别进行等级划分,充分考虑定级标准中的区域差异,着手进行历史水旱灾害空间分布图集的绘制。

杨煜达从历史地理研究角度指出,灾害史料是历史地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类型。当前史料中几乎包含了所有与灾害有关的信息,还包含了史料记录者的主观选择和资料体系的变化,研究者在运用史料过程中必须关注史料的系统差异,包括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不同资料的信息特点、可靠性、丰富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史料本身记录数量、记录方式与信息特点等方面的时空差异等;还应根据不同研究问题对史料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加以注意。他认为,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进一步利用灾害史料,首先应关注灾害的单位,只要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单位内发生的某种灾害,都应记为 1 次灾害,对于不同分辨率的史料,则应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使用不同的单位;对于灾害的分级,则应具有明确的学术意义,满足时空上的一致性,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一定的地域单位,减少模糊和难以定级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戴君虎研究员、西北大学李钢副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张伟兵高级工程师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梳理了在气象物候、蝗灾、旱灾等领域史料收集整理和信息集成方面的工作进展和主要经验。戴君虎指出,物候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指示体。我国各类史料中留存着诸如动植物、农业活动、周期性气象和水文事件等物候信息,具有时间、地点信息准确,分辨率高的特点,亟需对其进行科学提取和有效利用。他强调,要把握好物种鉴定、物候期判别、物候事件时间和地点判定等关键步骤,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充分考虑文献的形成背景、不同时期的物候差异,运用物候规律,结合多种文献对勘,不能盲从于文献记载。他指出,竺可桢先生对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重建,已经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有关集成研究的成功范例。国外学者Aono、Chuine 等学者则分别利用日本樱花盛花期记录和法国 Burgundy 葡萄对日本和法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进行了重建。我国学者目前也在关中地区隋唐时期冬半年温度重建、过去 170 年中国东部历史物候变化研究等问题上进行着探索。他还建议组建灾异物候数据信息系统,通过学科交叉实现物候信息在信息集成数据库中的分析和演示。

李钢指出,蝗灾研究是灾害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推进蝗灾史研究,应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 GIS 空间分析及可视化的技术方法,对我国历史蝗灾/蝗区分别开展“面—线—点”逐步聚焦研究,加快构建历史蝗灾序列、编绘历史蝗灾地图集、研制历史蝗灾信息系统。他分别介绍了目前蝗灾研究在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蝗灾代次序列构建、重大蝗灾事件,以及蝗虫“亲水性”、旱蝗关系、“蝗”与“蝻”的关系、蝗虫迁飞扩散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研究呈现出可视化与计量化、集成化与精细化、差异化与多元化的特点。他认为,进一步推进蝗灾研究,应建立和完善中国历史蝗灾记录数据库,关注蝗灾与水系的关系,开展对蝗神庙的研究,并通过物候观测、田野调查、实验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实现研究的古今融通,同时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 10 -

- 11 -

张伟兵介绍了明清以来山西旱灾史料整理和研究的进展。他指出,在研究山西旱灾时,主要运用了清宫档案、明清方志、明清实录、气象局资料、民国水利简报等史料,对这些史料进行量化的主要步骤是以县级行政区文献资料为基础,将旱灾划分为四个等级,并选择明清以来比较稳定的县级政区作为空间单元,将山西全境分为 108 个空间单位,通过对等级的赋值建立年度灾情的“旱灾指数”。他进而分别选取 1470-2000 年间发生在山西境内持续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 1633-1642 年大旱和 1876-1879 年大旱介绍了史料量化分析的主要成果。他指出,通过对文献的量化处理,可以发现 1633-1642 年干旱面积占全省一半左右,还可通过对断流河流的空间定位,计算出河流的断流长度;在研究 1876-1879 年大旱时,则根据大量清代雨雪分寸记录,对文献所载数据进行换算,进一步对旱情程度和不同年份受灾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克服文献描述的不足。他还介绍了他参与的灾害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强调该系统应实现行政区查询、年代查询及组合查询、典型特大场次查询等功能。

陕西师范大学潘威副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裴卿助理教授分别介绍了他们通过对灾害史料的集成处理,在清廷黄河修治、游牧民族迁徙等方面所作的实证研究。潘威指出,以往有关清代河务的研究对岁修缺乏关注,难以反映国家河务财政管理的情况,而顺治朝作为清廷治理黄河的开端,也往往为研究者忽略。他通过对现存的《黄河岁修册》的集中整理,指出其中涉及顺治“岁修”的清代奏疏 80 件左右,记录了顺治五年至顺治十七年的 38 次“岁修”工程的详细情况,是研究明清之际河政和黄河变迁的重要且宝贵的资料。他据此梳理了明万历以来朝廷关于“岁修”问题动议和实践,分析顺治初年清廷的黄河治理难题,从管理机构、劳动力、经费等方面对顺治朝岁修作了考辨,指出顺治时期的黄河“岁修”并非康熙之后的岁修制度,其项目和银额都不固定,直到康熙晚年,清廷才将河工岁修银与地丁银直接挂钩,“岁修”用银的定额化才开始出现。他还介绍了他参与的“数字历史黄河”平台的建设情况。裴卿试图在地缘政治研究中引入定量分析,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运用环境人文主义的理念,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和地缘政治变迁。他对历史时期降水量进行重建,并将游牧民族的移民次数和方向、农业帝国的纬度和平均面积、农业帝国与牧业帝国(民族)的战争次数与纬度、牧业帝国(民族)的南侵次数和农业帝国的北侵次数等作为对地缘政治进行量化分析的主要指标,认为中国历史时期地缘政治与降水量的变化,在长期尺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第二阶段会议围绕“清代灾害纪年及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展开研讨。夏明方教授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构想。他强调,在学界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对清代灾害信息进行更大规模和范围的整合与集成,对有关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处理,将有助于提高灾害史研究的整体水平。清代灾害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自立项以来,始终坚持以下原则,即全要素(涵括灾害在自然和社会层面的所有要素)、全灾种(收录所有有记录的灾害)、全过程(关注灾时、灾前、灾后,以及时人的灾害认知等多方面情况)、全文献(实现与清代灾害有关的文献和实物资料的全面收录)、全功能(涵盖目前技术能够开发的各类功能)、全历史(创造条件将时段从清代扩展到整个历史时期)、全地域(按照历史时期的疆界处理史料和讨论问题)。他真诚欢迎学界同仁为数据库建设献计献策,使之真正成为可以众筹、众建、众享的信息平台,成为广大灾害史研究者的“全家福”。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赵琬一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会学者对数据库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建设清代灾害史料的信息集成数据库意义重大。从目前进展看,数据库整体框架设计合理,数据体量庞大、信息全面,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有必要开展进一步开发建设。与会学者认为,要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扩展和完善数据库功能,提高导出功能的多样性和便利性;要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进一步简化和美化使用说明和信息界面,照顾不同软件的兼容性;要提高地图的准确性,注重原始文献的导入和呈现,加强对海关档案、外国报刊等外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考虑对一些特殊问题进行字段扩充;要进一步明确数据库的功能定位,注意其与信息平台的区别,进一步凸显数据库的优长;要拓宽数据库的社会应用出口,实现学术研究与社会普及的良性互动。课题组成员朱浒教授、方修琦教授、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赵晓华教授也作了发言,他们对与会专家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强调灾害研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课题组要进一步积累史料,在具体历史情境中认识和处理数据,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检验数据库建设成效,让大数据更有质量;要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争取将数据库早日建成惠及学林和社会各界的高水平信息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宋儒 供稿,2017-5-30)

- 11 -

- 12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缙绅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工作会议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就《缙绅录》国际合作项目举行工作会议。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副院长康文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任玉雪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陈必佳博士一行,本所所长朱浒教授,副所长刘文鹏副教授、阚红柳副教授、胡恒副教授以及胡祥雨副教授等参与会谈。

朱浒所长在致辞中对李中清教授、康文林教授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清史所近期就合作项目在团队构建、题目设计、经费支持、举办会议等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表示清史所将以《缙绅录》合作项目为契机,推进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深度合作。胡恒副所长向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团队简要介绍了清史研究所发展历程、学科建置、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标志性成果、期刊平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对清史研究所在文献整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建设中的清史数据共享平台进行了说明。李中清教授表示欣赏清史研究所在清史研究与史料整理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希望与清史研究所务实合作,共同推进《缙绅录》研究项目及其他合作计划的开展。康文林教授介绍了《缙绅录》的整理进度、数据情况及一些初步的研究发现。双方就数据公开与版权保护、《数据使用指南》的编纂与完善、各研究题目的可行性、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实施路径、2018 年合作会议的举办、参与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此前,朱浒所长与李中清院长共同签署了《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合作意向书》,双方一致同意围绕《缙绅录》项目推进实质性科研国际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周天一 供稿,2017-4-5)

2015 年日本明清史研究综述

——《史学杂志》“2015 年历史学界回顾与展望”专刊之明清部分

本部分将列举以明初至鸦片战争前后时期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不过,根据论著所关注的问题,以明清两朝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也会涉及对之后时期的讨论。

明代政治 滨野亮介《明代洪武初期的无祀鬼神祭祀政策的意图》(「明代洪武初期に

おける無祀鬼神祭祀政策の意図」『大谷学報』95-1)讨论洪武帝的想法通过本在儒教教义中没有根据的鬼神祭祀政策,对明朝礼制制定过程所施加的影响。新宫学《被剥夺首都地位的南京》(「首都の地位を奪われた南京」『東洋史研究』74-2)以《洪武京城图志》的处理方式为线索,深度讨论与永乐帝迁都北京相关的政治状况。川越泰博《明代护卫陵考》(「明代護陵衛考」『人文紀要』82)探讨了为守护皇帝陵墓而设置的护陵卫,尤其是长陵卫和献陵卫的活动,指出其活动范围已超出了本来的目的,达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川越氏亦在《明代蜀王府与成都三护卫》(「明代蜀王府と成都三護衛」『中央大学文学部紀要』史学 60)中仔细考察了宣德年间成都三护卫的收归朝廷与再编成问题;还在《再度“兵戈抢攘”——兀良哈讨伐军与土木之变》(「ふたたびの「兵戈槍攘」にー兀良哈征討軍と土木の変(Ⅱ)」『中央大学アジア史研究』39)中围绕参加到兀良哈讨伐军中的将帅,探讨其与土木之变及之后的攻防战的关联。贞本安彦《明代镇守宦官的职务与三堂体制》(「明代鎮守宦官の職務と三堂体制」『立正史学』117)指出被认为是引起多种弊害的镇守宦官实际

- 12 -

- 13 -

上只是拥有和镇守总兵官几乎同等的权限,并无监视、牵制武官以上的能力。荷见守义《实录与档案之间》(「実録と档案の間」『人文研紀要』82)通过对照《明实录》与明朝的档案,讨论明朝行政的实态。

清代政治 八旗制度的研究专著有以下两种,一是杉山清彦的《大清帝国的形成与八旗制度》(『大清帝国の形成と

八旗制』,名大出版会)。该书围绕着大清帝国的构造,解析复合多民族国家的整体形象,从亚洲史及世界史上同时代的历史观点中,探讨其形成与特质。二是井古阳子的《八旗制度研究》(『八旗制の研究』,东京大学术出版会)。本书针对对八旗制度的一般认识,从历史背景、构造、机能方面等多方面入手,做出批判性的考察,再度探索八旗制度的历史意义。梅山直也《皇太极的左翼、右翼札鲁特蒙古政略》(「ホンタイジによる左翼·右翼ジャルート=モンゴル政策」『社会文化史学』58)以清朝同札鲁特蒙古的关系为线索,通过系谱复原工作,将蒙古编入满洲八旗这一特殊事件放置到清初政治史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出其体现了皇太极作为汗的权力得到伸张的目的。矶部淳史《关于崇德年间的太宗属下旗人》(「崇徳年間における太宗属下の旗人について」『東洋学報』97-3)讨论了镶黄旗人的构成与其在政权中的作用,解读了太宗政权对镶黄旗进行再编的政治意图。铃木真《镶白旗雍亲王家的人们》(「镶白旗雍親王家の人々」『社会文化史学』58)以八旗制度中牛录的状况为主题,讨论了后来成为雍正帝的镶白旗亲王胤禛及其第三子弘时麾下的牛录。泷野邦雄《关于清初的杨廷枢》(「清初における楊廷樞について」『経済理論』382)探讨因反清运动而被处刑的杨廷枢的事迹。此外,泷野邦雄还在《顺治二年(1645)的苏州(二)》(「順治二年(1645)の蘇州(二)」『経済理論』379)、《南明政权对北来太子的应对》(「北来の太子に対する南明政権の対応について」『経済理論』380)及《北来太子案所见福王弘光帝(一)》(「北来太子案を通して見た福王弘光帝について(一)」『経済理論』381)等一系列研究中,由南明福王政权下的疑狱“北来太子案”入手,探讨了当时的政治状况。真水康树《清代总督体制的成立过程》(「清代総督体制の成立過程」『法政理論』47-3、4)从权力分割与统治力的保持的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省级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与形成。梁敏玲《清代广州都市行政区划的成立》(「清代広州における都市的行政区画の成立」『東洋学報』97-2)着眼于广州的“捕属”“捕属人”,从作为现场官吏的佐杂官的管辖范围来考察都市行政区划的形成过程。村上正和《十八世纪北京的行列与祝典》(「一八世紀北京の行列と祝典」,久留岛浩编『描かれた行列』,东大出版会)描述了万寿盛典中出现的戏剧的政治意义,及历代皇帝对此展现的不同的态度。水盛凉一《对清朝后期的中央基层官僚的初步考察》(「清朝後期における中央基層官僚の基礎的考察」『集刊東洋学』113)考察了在清代户部中承担实务的“基层官僚”的职务。党武彦《关于方观承撰〈燕香集〉(下)》(「方觀承撰『燕香集』下について(下)」『熊本大学教育学部紀要』64)是前作的续篇,解读了作为政治史史料的官僚诗集。

地域社会 三木聪《传统中国与福建社会》(『伝統中国と福建社会』,汲古书院)讨论了在明清至现代这个“传统

中国”的框架中,福建社会的状态。史习隽《徐光启的亲族关系与上海地区天主教的容受情况》(「徐光啓の親族関係と上海地域における天主教受容」『東洋学報』97-3)探讨了徐光启的亲族关系对上海地区天主教接受情况产生的影响,并考察其对女性及经济进行援助等作用。浅沼かおり《常州观庄赵氏历史中所见清代社会的一断面(四)》(「常州観荘趙氏の歴史にみる清代社会の一断面(四)」『共立国際研究』32)是对地方名族婚姻关系的实例研究。魏郁欣《清代福建的宗族与坟树》(「清代福建の宗族と墳樹」『東洋学報』97-4)以福建宗族种植于墓地的坟树为线索,考察宗族与风水的关系。熊远报《收支记录所见徽州家庭的日常生活》(「収支記録から見た徽州家庭の日常生活」『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68)从清代祁门王氏留下的家计账簿中,探索当时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况与商业经济的形态。

《东洋史研究》74-3 号的巴县档案特辑中收录的论著主要以裁判案件的处理为主,其中对地域社会进行考察的论著也不在少数。本部分整理介绍性別史之外部分。伍跃《“在民之役”——巴县档案所见的乡约像》(「「在民の役」:『巴縣檔案』に見える鄕約像」)探明了乡约并非是乡村自治代表者,而是处于国家权力末端“准官吏”“在民之役”,并对其实际状况进行了考察。小野达哉《清末巴县乡村部的征税请负与诉讼的关系》(「清末巴縣鄕村部の徴税請負と訴訟の關係」)由伴随着作为纳税的代付的抬垫的诉讼案件入手,揭示了征税请负的实态。夫马进《清末巴县的“健讼棍徒”何辉山与裁判调解的“凭团理剖”》(「清末巴縣の「健訟棍徒」

- 13 -

- 14 -

何輝山と裁判的調解「憑團理剖」」)通过诉讼社会中“健讼之徒”的实例,探讨国家制度和“健讼”的关系,以及裁判调停的实际状况。凌鹏《清代巴县农村的租佃实态》(「清末巴縣農村の租佃実態」)关注纳租的纠纷的多义性和多样性,通过“抗租”“骗租”“主客关系”等关键词,解读巴县农村的田主与佃户的关系。谷井阳子《清代中期的重庆商业界及其秩序》(「清代中期の重慶商業界とその秩序」)研究了当时重庆商业界中纠纷解决的实例,探讨了商业秩序依赖于人际关系的状态及其得失。利用了巴县档案的研究还有水越知《清代后期的重庆巴县的寺庙与地方社会》(「清代後期における重慶府巴県の寺廟とその地方社会」『史林』98-1),通过巴县档案中的寺庙关系档案来解读作为“祈祷”的巴县的多面性,由此展现了宗教史研究中使用档案史料的可能性。

法制、诉讼 先前言及的论著已有涉及诉讼案件者,本部分则将重心放在研究法制的论著上。太田出《中国近世的罪与

罚》(『中国近世の罪と罰』,名大出版会)将中国近世的犯罪情况、以及伴随“清朝和平”而产生的治安状况变化和收容犯罪者的监狱的登场等问题,在欧洲与日本的比较史视点下进行讨论,描绘了“近世”的时代肖像。江存孝《明代“杀死奸夫”条成立的相关考察》(「明代における「殺死姦夫」の成立に関する考察」『人間社会環境研究』30)通过考察明律之前的历朝律法,指出明律中的“杀死奸夫”条发端于元朝,通过注释书的编撰体现了其理论构造完备的经过。山本英史的《清初地域社会中“光棍”的实态》(「清初のある地域社会における“光棍”の実像」『史朋』48)从地方官的视点考察了《大清律例》“光棍例”的实际运用状况。堀川慎吾《关于〈律条公案〉中讼师秘本的影响》(「『律条公案』における訟師秘本からの影響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学』113)探讨了公案小说中记述的讼师秘本的影响。谷口规矩雄《浙江平阳县黄梅不法着服案——清代官吏污职研究(五)》(「浙江平陽縣黄梅不法着服案——清代乾隆官僚汚職研究(五)」『愛大史学』24)仔细考察了地方官的污职事件,由此刻画当时官界的消极无为主义。魏郁欣《围绕坟树的法律秩序的构建》(「墳樹をめぐる法秩序の構築」『中国—社会と文化』30)以围绕十八世纪坟树盗伐进行的法律编修为题材,探讨国家对宗族组织的态度变化和社会秩序安定化的举措。

文化、学术、史料 小塚由博《关于张潮书简中所见〈虞初新志〉编撰状况》(「張潮の書簡に見られる『虞初新志』の編集

状況について」『大東文化大学漢学会誌』54)从书简中残存的记述,探讨丛书编撰的编集情况,展示了当时文人交流的一面。小塚氏《作为书简传达者的僧侣》(「書簡の伝達者としての僧侶」『紀要蓮花寺仏教研』8)着眼于作为书简传达者的僧侣,以张潮为例探明清初文人与僧侣间的交友关系。臼井佐知子《中国明清时代的私人记录》(「中国明清時代における個人の記録」,渡边浩一、Vanessa Harding 编『自己語りと記録の比較都市史』,勉诚出版)概览明清时期的私人记录,分析其作为史料的有用性和限制。玉置奈保子《关于明代后期日用类书律例、法律门收录歌诀的各日用类书间的关系》(「明代後期日用類書律例·律法門収録歌訣の各日用類書間における関係について」『和漢語文研究』13)通过对照各种日用类书的内容,探明其相互关系,并对日用类书具有的性质进行探索。山本英史《关于东亚地区官箴书的普及》(「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官箴書の普及について」『史学』85-1、2、3)概观东亚地区官箴书的传播及各国的官箴书的编撰,对其共通性与时代性进行考察。小二田章《〈万历杭州府志〉初探》(「『万暦杭州府志』初探」『史学』85-1、2、3)通过明代后期编撰的地方志中对宋代地方官的评价,刻画地方志记载所具有的时代性。汤开建(周力译)《明代韶州同知刘承范的〈利玛传〉的发现及其内容与价值》(「明代韶州同知劉承範の「利瑪伝」の発見とその内容及び価値」,渡边义浩编『中国史の時代区分の現在』,汲古书院)探讨刘承范所作利玛窦传记《利玛传》的史料价值。同书所收陈支平(黑崎惠辅译)《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唐宋変革と明清實踐」)通览宋代“理学”的历史变迁,以政治权力对选别、制度化的影响为基础,对其作用进行再讨论。新居洋子《十八世纪后半的耶稣会士的中国史叙述》(「十八世紀後半の在華イエズス会士による中国史叙述」『東方学』129)将钱德明的《中华帝国普遍史概说》中的中国史叙述与先行著作进行比较,探明其差异性与连续性。吴修喆《明末的日用类书所见灯谜》(「明末の日用類書から見る燈謎」『中国ー社会と文化』30)通过比较日用类书中所见的灯谜,探讨对明代末期灯谜的认识以及日用类书的影响。小松原百合《〈平定廓尔喀战略图〉的制作过程及其意义》(「「平定廓爾喀戰図」の制作過程とその意義」『明大アジア史論集』19)探明该图的制作过程,

- 14 -

- 15 -

由此体现了内务府中铜版画制作的实际状况。桐藤薰《公认教会的原型》(「公認教会の原型」『キリスト教文化』5)追溯基督教对神的信仰在中国被翻译、接受的过程,探讨了现代的宗教与政治问题的起源。

性别史 仙石知子《孝与贞节》(「孝と貞節」,小浜正子编『ジェンダーの中国史』,勉诚出版)以孝与贞节为

题材,从头探讨了中国近世女性如何将儒教规范进行内在化。同书所收武内房司《彝族“女土官”考》(「彝族「女土官」考」)追溯了明初作为羁縻政策一环而采用的西南少数民族“女土官”制度,探讨了围绕女性首长展开的政治角力。五味知子《贞节与淫荡之间》(「貞節と淫蕩のあいだ」,『アジア遊学』191)探讨了清代中国寡妇贞节相关的诉讼案件,来讨论贞操观念所具有的社会性;其另一论文《清代配偶杀人记录中所见的女性像及其实态》(「清代の配偶者殺人の記録に見る女性像とその実態」『史学』85-1、2、3)围绕女性的配偶者杀人事例,深度挖掘统计数据中无法了解到的实际状况;五味氏还在《中国“近世”的女性与家》(「中国「近世」の女性と家」,早川紀代ほか编『歴史をひらく』,御茶水书房)中围绕近世中国的女性,整理并讨论了一贯以来的“原理”与实际情况的变化与多样性之间的落差。水越知《清代后期的夫妇间诉讼与离婚》(「清代後期の夫婦間訴訟と離婚」『東洋史研究』74-3)运用了同治年间的巴县档案,通过夫妇间诉讼的实例,来探讨儒教伦理中自证的传统中国夫妻间关系的实际状态。同刊所收臼井佐知子《诉讼关系文书中所见清代社会的女性》(「訴訟関係文書を通してみた清代社會における女性」)一文广集与女性相关的诉讼案件,探讨女性在何时会提起诉讼,并通过诉讼来确认其中女性的立场。

国际关系、贸易 夫马进《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史》(『朝鮮燕行使と朝鮮通信使』,名大出版会)以朝鲜前往北京与江

户的使节为题材,解读当时的东亚国际关系,以此为契机通过两者间的比较来探讨当时学术交流的诸种情况。山本进《近世中朝贸易与青布》(「近世中朝貿易と青布」『朝鮮学報』234)再论了被认为是中朝贸易中低价值的中国产棉布所起到的作用。辻大和《朝鲜的对后金贸易政策》(「朝鮮の対後金貿易政策」,川原秀城编『朝鮮朝後期の社会と思想』,勉诚出版)探讨了 1630 年前后朝鲜对后金的贸易政策,并考察了当时朝鲜在东亚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同书所收铃木开《〈满文原档〉中对朝鲜国王的称呼》(「「満文原档」にみえる朝鮮国王の呼称」)从满文史料对朝鲜国王的称呼变迁中考察朝清关系的特质。其《关于朝鲜、后金间的使者往来(1631-1633)》(「朝鮮·後金间の使者往来について(1631-1633)」『駿台史学』155)探讨了后金二次对朝鲜进攻的战争期间使节的往来,以此对两国关系进行总体的讨论。辻大和《关于丙子胡乱后朝鲜的对清贸易》(「丙子胡乱後朝鮮の対清貿易について」『内陸アジア史研究』30)从结构上分析丙子胡乱之后朝鲜对清贸易的变化。木村可奈子《日本禁教中不法船只遣送与朝鲜的对清、对日关系》(「日本のキリスト教禁制による不審船転送要請と朝鮮の対清·対日関係」『史学雑誌』124-1)通过考察以耶稣会传教士潜入日本事件为发端的朝鲜接受遣送不法船只事件,重新讨论了朝鲜对清、对日关系。程永超《中日观察的比较》(「中日観察の比較」『東アジアの思想と文化』7)从担任过朝鲜通信使与燕行使的赵衍的实地观察比较中,摸索两种使行的不同与日朝、中朝关系的多面性。

村井章介编集的《日明关系史研究入门》(『日明関係研究入門』,勉诚出版)以“遣明船”为关键词,不仅从日本,还从明朝、朝鲜、琉球等亚洲史的视角,来描绘 14-16 世纪国际交流历史的多面性。Csaba Olah《日明贸易中的商业惯习与信用交易》(「日明貿易における商慣習と信用取引について」『歴史学研究』928)以日明贸易中的商业纠纷为题材,探讨明代贸易中外国人与明朝人商业交易的实际状况。冈本真《“堺渡唐船”与战国时期的遣明船派遣》(「「堺渡唐船」と戦国期の遣明船派遣」『史学雑誌』124-4)探明了宁波之乱后,大内氏以外派遣的堺渡唐船的情势。吴鸿盛《元末明初的日本禅僧聪闻极的事迹》(「元末明初の日本禅僧聡聞極の事跡」『九州大学東洋史論集』43)整理了元末明初一位日本禅僧的事迹,详细描述了他广阔的活动范围。高桥亨《出兵朝鲜前后的明代中国的对日认识》(「朝鮮出兵前後の明代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認識」『米沢史学』31)将出兵朝鲜前后编撰的日本研究书籍《日本考》与《续文献通考》中所记述的内容进行比较,明确了当时对日认识的深化。上田信《宝贝、云南、帝国》(「タカラガイ·雲南·帝国」『歴史学研究』937)考察了元朝、明朝时作为货币流通的“宝贝”的交易及流通情况。池谷望子《琉球马的对中贸易及其形质》(「琉球馬の中国への朝貢とその形質について」『南島史学』82)参照明朝军马的情况,对明朝朝贡中的琉球马的

- 15 -

- 16 -

情况加以考察。松浦茂《弗拉季斯拉维奇 1726 年北京(下)》(「ヴラジスラヴィッチ 一七二六年 北京(下)」『アジア史論集』9)是该系列作品的最终篇,探究了布连斯奇条约前阶段的北京会议的详细状况,重新考虑其历史意义。

海域世界 东洋文库所编《东印度公司与亚洲海域》(『東インド会社とアジアの海域』,勉诚出版)展示了关于东

印度公司的进出情况及所伴随的海盗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与本节相关的论述有,中岛乐章《海商与海盗之间——徽州海商与后期倭寇》(「海商と海賊のあいだ—徽州海商と後期の倭寇」)、Csaba Olah《中国沿岸的商业与海盗行为——1620-1640 年》(「中国沿岸の商業と海賊行為—1620~1640 年」)、深濑恭一郎《屏风所描绘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活动》(「屏風に描かれたオランダ東インド会社の活動」)、丰冈康史《“中国海盗”形象系谱》(「『中国海賊』いメッジの系譜」)。须田牧子《特定共同研究倭寇计划:三年成果》(「特定共同研究倭寇プロジェクト、三年間の成果」『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研究紀要』25)展现了倭寇的绘画资料比较研究的概况。同刊所收坂仓圣哲《苏州片与“倭寇图卷”“抗倭图卷”》(「蘇州片と「倭寇図巻」「抗倭図巻」」)将以倭寇图卷为代表的倭寇绘画资料作为苏州片,以此考察其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山崎岳《舶主王直功罪考(后篇)》(「舶主王直功罪考(後篇)」『東方学報』京都 90)考察了以王直为中心的想要安定东亚海域的势力,因对倭寇政策的判断而导致的波折起伏。郭阳《海澄攻防战中(1678-1680)的清朝与郑氏势力》(「海澄攻防戦(一六七八~一六八〇)をめぐる清朝と鄭氏勢力」『九州大学東洋史論集』43)以海澄县的清朝与郑氏势力的攻防战为题材,从华人海商的视角对当时的认识进行重塑,体现了唐船风说书作为史料的价值。八尾隆生《黎朝圣宗的目的》(「黎朝聖宗の目指したもの」『東洋史研究』74-1)通过对比琉球的对外政策,对十五世纪大越的“农业史观”提出不同意见,探讨在东亚、东南亚海域中的大越的对外贸易和贸易扩张。池谷望子《行船更数确定方法》(「行船の更数を定める法」『海事史研究』72)通过搜集各种史料,考察了明清时代作为航程单位的“更”的用法的变迁。松浦章《十八—十九世纪澳门的海外贸易船》(「一八—十九世紀における Macao(澳門)の海外貿易船」『関西大学文学論集』65-1)探讨了十六世纪中叶后为葡萄牙所占据后澳门贸易船的情况。中岛乐章《首张葡萄牙系东亚地图》(「最初のポルトガル系東アジア図」『史淵』152)探讨作为首张葡萄牙系的东亚地理情报的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的世界地图在地图史上具有的意义。松浦章《借由清代帆船的东亚、东南亚海域的人的移动与物流》(「清代帆船による東アジア·東南アジア海域への人的移動と物流」『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紀要』48)探讨了清代中国帆船在亚洲海域上所起到的作用。

内陆世界 西川和孝《云南中华世界的膨胀》(『雲南中華世界の膨張』,庆友社)探讨了云南的汉人移民历史,对

王朝主导型移民进行了重新评价,指出其为更加自律及动态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民间主导型的移民使得中华世界得到扩大。野崎久留美《从达赖喇嘛九世选定中所见的清朝》(「ダライラマ九世の選定からみる清朝」『社会文化史学』58)通过探讨西藏在选定达赖喇嘛九世时对“廿九条章程”金瓶掣签制度的解释、运用及对清朝恭顺的姿态,展现清朝与西藏关系的一面。岩田启介《禁约青海十二事的成立》(「禁約青海十二事の成立」『満族史研究』13,2014)考察了对青海蒙古颁布的禁约青海十二事的成立背景与其后的清朝统治,并探讨其历史意义。

朝鲁孟格日勒《清代外蒙的土谢图汗部与赛因诺颜汗部的牧地纷争处理》(「清代外モンゴルにおけるトシェート·ハン部、サイン·ノヤン部関の牧地紛争処理」『東北アジア研究』19)与《清代外蒙的土谢图汗部与赛因诺颜汗部的牧地纷争处理(下)》(「清代外モンゴルにおけるトシェート·ハン部、サイン·ノヤン部関の牧地紛争処理(下)」『日本モンゴル学会紀要』45)以外蒙的牧地纷争处理为题材,以实例研究探讨了清朝边疆管理对蒙古渗透的过程。阿拉木斯、马丽、王寅《清代土地制度对蒙古社会的影响》(「清代における土地制度の対モンゴル社会の影響」『名古屋産業大学論集』26)探讨了清代盟旗制度的导入、内蒙汉人的进出与蒙古人定居化的关联。堀内香里《清代后期喀尔喀蒙古的旗内行政统治中印务处的机能》(「清代後期ハルハ·モンゴルの旗内行政統治における印務処の機能について」『東北アジア研究』19)通过探明印务处的作用,揭示了清朝的盟旗制与蒙古固有的统治体制的二重构造。蒙古勒呼《乾隆朝前半的察哈尔八旗的

- 16 -

- 17 -

裁判》(「乾隆前期半におけるチャハル八旗の裁判」『史観』173)探讨了察哈尔八旗命盗案件裁判中的适用法与裁判手续,指明了八旗和蒙古的二重性运用实态。

小沼孝博《吐鲁番绿洲社会的分析》(「トルフアン·オアシス社会の分断」『歴史と地理』686)描述了处于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游牧民与定居民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消失的过程,以此描述十八世纪中央欧亚世界构造的变动。其另一著作《“异人”形象的政治性》(「「異人」イメージの政治性」『東洋文化研究』17)讨论了十八至十九世纪清朝与中亚相互认识间的偏差,及其中包含的政治性。早川尚志《明代东土耳其斯坦的交易路及其变迁》(「明代東トルキスタンの交易路とその変遷」『ラーフェダーン』36)从现存的史料中探讨交易道路的变迁与兴废,并提供了对东土耳其斯坦地域动态理解的线索。

展望 以上仅是笔者管见所及的论著。简单来讲,财政、经济相关的论著较少,而国际关系、地缘领域相关论著

则较多,活用档案史料和诉讼文书的论著也相当引人注目。然而,产生这样的印象受分类恣意性的影响,是否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内容也不得而知。在财政、经济史领域中,水岛司、加藤博、久保亨和岛田龙登所编的《亚洲经济史研究入门》的第二章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史研究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这一问题展开更广泛讨论的彭慕兰《大分流》日译本终于出版,其中比较史的视角使得讨论更为活泛。这种比较史的方向在本部分介绍的论著中也有所体现,不仅在经济史领域,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整体而言也变得越发重要。比如说,岸本美绪《德治的构造》(「徳治の構造」『中国―社会と文化』30)关注于如何让价值观相异的人们得以共存的“共存问题”,从比较史的立场中探讨清代前期的政治、思想状况。不只是中国史领域,此方法在涉及现代乃至将来社会状态的巨大议题中都有所尝试,与其他时代、其他研究领域对话的重要性也正在被再认识。档案史料等可使用的史料在质与量上都有所提升,以活用这些史料为代表的对细节的研究在今后会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这也会反过来促进对于历史全貌的研究。这样一来,问题的设置与研究潮流又该如何整合?在此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我们需要不偏不倚地均衡发展。 (日本县立广岛大学人间文化学部准教授冈本弘道 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硕士生张珺 译,历史系博士生

王申 校,2017-02-05)

简 讯

复旦大学“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2017 年 6 月 3 日至 4 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主办的“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国内 14 家单位的近 30 位学者与会。在本次研讨会中发表的论文大体可分为对徽州文书本身的研究、利用徽州文书所做的个案研究、从徽州文书出发所做的整体性研究三类。论文题目有:

对徽州文书本身的讨论:李琳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徽州文书述介》、陈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徽州地方文献利用的几点思考》、冯剑辉(黄山学院)《〈中国家谱总目〉徽州家谱条目辩证》、刘伯山(安徽大学)《“实态研究”:徽州文书的研究价值》。

利用徽州文书所做的个案研究:伊藤正彦(日本熊本大学)《从〈丈量保簿〉与〈归户亲供册〉看万历年间徽州府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之事产所有情况》、阿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干院归结始末〉再探》、章毅(上海交通大学)《〈新安忠烈庙神纪实〉与宋明时期的汪王信仰》、刘芳正(黄山学院)《清代徽州棚民个案研究——以休宁周家源棚户家族文书为中心》、康健(安徽师范大学)《祁红创始人胡元龙的商业经营及其困境——以新发现的分家书为中心》、王振忠(复旦大学)《清代藏书家汪启淑的商业经营与社会生活——对几份新见契约文书的解读》、王裕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永乐四年祁门李务本卖田地赤契的几点思考》、卞利(南开大学)《明清土地买卖中的“找价”及其“找价”文书初探》、赵思渊(上海交通大学)《清代徽州契约中的“退”》、李甜(复旦大学)《徐乃昌日记中的同乡组织(1920-1938)》、董乾坤(安徽大学)《晚

- 17 -

- 18 -

清社会与塾师的经济生活空间:以胡廷卿账簿为核心的考察》、周炫宇(复旦大学)《近代徽州国药业的经营文化——关于“胡景隆春牌号药店”商业文书之解读》、郭睿君(安徽师范大学)《近三十年来契约文书与“中人”研究回顾与思考》。

从徽州文书出发所做的整体性研究:汪庆元(安徽省博物馆)《明清土地数字性质探微》、马勇虎(黄山学院)《清代乡村大户地权分配实态研究》、廖华生(江西师范大学)《试论明代徽州的家法族规》、郭锦洲(香港浸会大学)《宋明时期的祖先祭祀和地方社会》、梁仁志(安徽师范大学)《从地方史走向区域史:关于明清徽州文书研究的几点反思》、刘道胜(安徽师范大学)《明清徽州民间捐输——兼论地方文献中的义行书写》、黄忠鑫(暨南大学)《明清婺源乡村行政组织的空间组合机制》、张小坡(安徽大学)《近代徽州茶商的同业组织及劳资关系处理》、王玉坤(安徽师范大学)《太平天国时期江南城居士人的避难——以江宁汪士铎为中心》、祝虻(安徽师范大学)《明清徽州宗族组织化研究——基于宗族禁约、禁碑文书的分析》。

(摘自:http://yugong.fudan.edu.cn/views/news_index.php?tpid=20&id=1533&list=N,2017-7-16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王申 供稿)

复旦大学“食物、医药、物质文化: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来源”工作坊 2017 年 6 月 23 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第四十期工作坊召开,主题为“食物、医药、

物质文化: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来源”(Food, Medicine, Material Culture: Methods and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本次工作坊由英国华威大学何安娜(Anne Gerritsen)教授与复旦大学董少新教授共同召集,有海内外从事物质文明史研究的近十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何安娜教授致欢迎词,随后分两场展开报告。

第一场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潘玮琳研究员主持。首先发言的何安娜教授直接呼应本次工作坊的主题,进行了题为《分享的味觉?方法论视角下的食物、医药与物质文化》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以及物质文化逐渐进入历史学研究视野的过程,其次探讨了这一研究方法的空间、全球化及物质化转向,最后对这一全球史研究的新切入点进行了方法论上的反思。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雍莉(Alice de Jong)教授,她以《16-17 世纪荷兰食谱中的亚洲调料》为题进行了观点明晰、内容翔实的发言。她首先介绍了航海贸易时代荷兰的社会历史背景,接着选取了 16 至 17 世纪荷兰最通行的基本食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工具对这些菜谱中作为关键词的各种调料的出现频率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一系列可视化的图表呈现出了各种亚洲调料对荷兰社会饮食习惯的影响。

最后发言的是台湾东华大学的蒋竹山教授,他的报告《帝国、化学工业与新味觉:从“味の素”看物的历史研究》着重考察了日本产品 Ajinomoto(味精)1908 至 1945 年间在东亚社会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状况。通过这个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物几十年间在上海、台湾、满洲等地的地位变迁,折射出那一时期东亚社会的历史变迁。

会议第二场由复旦大学董少新教授主持。来自英国杜伦大学的李瑞(Sare Aricanli)教授带来了她关于“十八世纪宫廷医学”的研究。李瑞教授着重介绍了包括太医院、御药房、上驷院、礼部与内务府等朝中行政机构在宫廷医学中所饰演的不同角色。同时,通过进一步翻阅与爬梳包括日记、奏折、笔记以及《清史稿》等蒙古医生疗法的资料,她归纳整理出了由蒙古医生长、蒙古医生、兽医、癞医等角色所构成的马医疗演变历史,并结合其时诸如人马平安散、小茴香等独特药物,描画出了一幅独特的十八世纪宫廷医学图景。

复旦大学的安洙英(An Sooyoung)博士报告了她关于“19 世纪末中国人参消费量”的研究。她发现,19世纪中国本地市场对于各类人参的消费琳琅满目且相当国际化。通过对比消费数据的历史记载,她发现由于不

- 18 -

- 19 -

同的加工方法或者产品质量导致不同种类的人参消费之间差异很大,而这些不同品种人参的用途则折射出其背后各自不同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她认为通过对人参这一奢侈品的交易、流通与消费的研究,我们能够从中窥见一段文献中少有记述的物质史往事,而如今更多汇编文献中相关统计记录的问世势必促进这类研究的发展。

复旦大学刘朝晖教授介绍了中国消费市场下的“克拉克瓷器”。克拉克瓷器是 16 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类风格特殊的外销瓷,由景德镇率先生产。在开启早期全球化的大航海时代,克拉克瓷器成为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在物质文化交流中引发了世界性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国陶瓷研究者主要关注到江西墓葬中出土的克拉克瓷器,这些器物大多有瑕疵,因此通常被看成是外销生产的残次品而留存在国内。而在今天,通过利用最新的考古发现和被忽略的器物资料,我们或许能够重新审视和探讨克拉克瓷器的国内消费市场。

最后,台湾中研院的巫仁恕教授做了题为《从清代的地方档案来分析物质文化: 以四川巴县为例》的报告。他认为,清代巴县文献是研究清代物质文化的新宝库,利用盗窃类的失物清单可以分析物质文化的许多面相,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各类物质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同时又兼具长时期分析的优点,可以探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到十九世纪末的变化。从被盗窃的事主身份特征可以窥见巴县社会结构的变化,而若进一步比较这类失物清单则会发现文化艺术品的有无,已成为当时身份有无的象征。除此之外,从这些失物清单中还可看见一些源自江南的流行时尚物件已经开始超越地方市场的传播,跨越更远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这为后来西方物质在近代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埋下了伏笔。

(采编自:http://icscc.fudan.edu.cn/index.php?c=article&a=show&id=552,2017-06-26,原作者:齐悦、冯允鹏)

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暨“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学术研讨会 2017 年 5 月 6 日至 7 日,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暨“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

开,本次会议由《学术月刊》杂志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丝绸之路与边疆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中国边疆社会的变迁与转型”、“边疆学科的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建设”等主题展开。研究内容不仅涉及边疆人物、边疆民族或族群、边疆人群研究,还包括边疆地理地质、边疆事件、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研究。除此之外,与会学人还就相关民族理论、疆域理论、民族建构、语言文字与边界、周边关系研究等论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论坛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杨伟兵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邹怡、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解超、上海大学丝绸之路与边疆战略研究中心于逢春教授等分别致辞。马戎、姚大力、纳日碧力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共提交论文 80 篇,其中许多主题与清代密切相关。

在主题报告阶段,定宜庄(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了题为“清末民初的八旗汉军”的演讲。在小组讨论中,涉及清代历史的论文有:邹立波(四川大学)《边疆地理名称与晚清川藏边务——以“川边”、“西康”为中心》,特木勒(南京大学)《满洲面对元北明南——蒙古因素何以影响清初制度》,齐光(复旦大学)《战时的边疆:1685 年第一次“雅克萨战役”前清帝国致给沙皇俄国的两封蒙古文书信》,徐建平(复旦大学)《习惯线、争议线、法定线——清中期以来阿尔泰山区分界研究》,张俊峰(山西大学)《乾嘉时期晋蒙区域的人群、生计与蒙汉关系——以 104 件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李晓标(内蒙古财经大学)、解程姬(内蒙古大学)《漠北危城:清末期西方人经历的库伦》,李稳稳(复旦大学)《旱天与谣言:1899 年保安藏族部落驱逐洋教士的发生机制》,徐百永(陕西师范大学)《政治隶属关系与宗教供施关系——近代有关西藏历史地位的官方文本表述与认知研究》,杨晓春(南京大学)《〈回回原来〉知识谱系考析——论〈回回原来〉与清代回民的族源认识》,王耀(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海全图〉与道光朝海运航路研究》,张晓东(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时期上海地区的地理特征与丝路地位》,李鹏(西南大学)《清末民国中国历史地图编绘与民族国家建构》,蔡炯昊(华东师范大学)《从民族国家回望帝国:政治文化转型与民国时期的清代历史记忆》,袁剑(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区域研究的边疆研究:基础、路径与可能》,冯建勇(浙江师范大学)《从“传统疆域”到“近代边界”——近代中国边疆知识体系的生成与演进》,王鹏辉(四川大学)《西北与东南的合璧:中国疆域空间认识的学术史评述》,杨煜达(复旦大学)《清代云南边境华人银厂的基本特征与内部组织》,王妍(大连工业大学)《清中叶辽东的旗民关系——以 66 件乾嘉朝刑科题本为基础资料》,柳岳武(河南大学)《清

- 19 -

- 20 -

代蒙古草原“内地商民”间鸡奸问题研究——以〈刑科题本〉中的鸡奸案为中心》,段金生(云南民族大学)《土司政治与王朝治边:顺康时期统治者对云南土司政策的思考》,张振国(渤海大学)《边缺久任与苗疆政治:多重视角的分析——以清代贵州为中心的探讨》,刘祥学(广西师范大学)《论边地土司与中国疆界的形成》,陈欣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历史上“一国多制”的法制协调先例》,郑维宽(广西民族大学)《族群交往与边疆建构——以清代广西龙胜厅汉、僮民的互动为中心》,霍仁龙(四川大学)《基于多学科方法和 GIS 的近 300 年来西南山地开发研究——以云南省掌鸠河流域为例》,段媛媛(复旦大学)《土俗与王化:明清时期云南腾冲地区汉景祠考论》。

(会议议程见:http://yugong.fudan.edu.cn/views/news_index.php?tpid=20&list=N&id=1523,2017-7-1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刘静垚、琚小飞 供稿)

华东政法大学第三届近代法律史论坛:“局部与全局:近代中国区域法制的时空演进” 2017 年 4 月 22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法律史研究群、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和华东政

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近代法律史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圆桌会议室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局部与全局:近代中国区域法制的时空演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博士生、硕士生等 50 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王立民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李秀清教授、天津财经大学近代法研究中心侯欣一教授致辞。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荣誉所长李贵连教授也应邀出席了此次论坛。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分为四个主题,分别为“政治变革与区域法治”、“法律人的培养与修为”、“法律全球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法”、“区域法治的时空演进”,全程共 30 余位教师、学者、研究生报告自己的论文并积极参与评议。

第一场讨论的主题为“政治变革与区域法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在全副研究员主持。山东师范大学张世慧讲师、宁波工程学院张天政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彭晓飞、常州工学院徐进讲师先后发言。各发言人分别对辛亥革命后新司法环境下当事人诉求与审判厅抉择过程中的复杂面相、没收发还盛宣怀遗产案过程背后的时世变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营公用事业立法的过程与抗战时期陕西省的金融法制建设情况等作了深入阐释。

第二场讨论的主题为“法律人的培养与修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院研究所孙家红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在全副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龚汝富教授与陈灵海教授、赣南师范大学谢志民副教授、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刘国有副教授、上海市委党校第二分校沈伟讲师分别发言。各发言人分别对围绕余绍宋日记展开的北京政府时期法界的交游网络与内外生态,民国时期江西地方司法机构家族化之危害、制度根源与整治困境,江西各县司法处司法官群体的学历与资历、任期与程期、籍贯与党籍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学教育领域的整顿事件,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律师的培养与制度设计上的局限,以及“攻法子”其人的考证等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上海交通大学赖俊楠讲师还特意前来,就陈灵海教授的文章进行了评论。

上午第三场讨论主题为“法律全球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法”,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陈灵海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屈文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赵国辉副教授、河南工业大学李耀跃讲师、华中科技大学饶传平副教授、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大学东亚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培养博士生侯庆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姚尚贤先后发言。各发言人分别对《望厦条约》订立前后顾盛使团的翻译活动及其他外交活动,近代日本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缘起、建构与废止,晚清商办铁路抵制外资的制度构建与实效,各国宪法序言的内容、功能、历史渊源等方面的异同,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中的权力结构、法律观念和民商事法源,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收回史当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利益角逐等作了详细的阐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洪佳期副

- 20 -

- 21 -

教授还特意前来,就赵国辉副教授的文章进行了评论。 下午第四场讨论主题为“区域法治的时空演进”,该场主题与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相呼应。本场讨论又分为

三个部分,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胡永恒副研究员、天津财经大学近代法研究中心侯欣一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饶传平副教授主持。

第一部分由西南政法大学梁勇教授、中山大学李欣荣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银品、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余辉先后发表演讲,涉及问题包括:清末重庆两级审判、检察机构的建立过程及州县行政体制因此而发生的变革,晚清京师模范监狱构筑与人事及背后所体现的外来法理与本土实际的调适,曹赤烽案透射出的北京政府地方司法实践的困境,近代中日关系缩影的民国四年中日余干煤矿交涉案等。

第二部分由西北政法大学刘全娥副教授等四位专家发言。他们对 1931 年武汉水灾中由安民布告、治安训令和军法审判形成的治安治理措施体系,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期间的刑事司法中公开援用“六法全书”中的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现象、陕甘宁边区法制社会的构建活动、伪满洲国在日本控制下的法制殖民地化的特性等作了深刻的论述。

最后一部分由上海大学博士生张仰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杨舒然与硕士生陈艳晓分别就中共中央长期驻地上海的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动因、武汉对近代中国新闻法制发展的贡献、钱业习惯法的近代嬗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除此之外,每一场讨论中的发言之后,相关评议人都进行了点评,并预留了一定时间供参会者进行自由发问与讨论。

研讨结束后,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屈文生教授主持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闭幕式,屈教授表达了对与会者的感谢之情,并表示自己在此次研讨会中受益良多,对于青年学子的踊跃参与,他也感到很是欣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在全副研究员代表下一届承办方致辞,他首先表示了对本届会议主办方、参会者的感谢,其次他就近代法律史论坛“如何开办得更好”这一议题抛向与会者,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侯欣一教授、李欣荣副教授、张仰亮博士、屈文生教授、饶传平副教授参与了随后的探讨。最后由屈文生教授宣布此次会议圆满结束。

(采编自:http://jds.cass.cn/xwkx/zxxx/201705/t20170511_3515338.shtml,2017-5-10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项旋 供稿)

北京大学“近代中国的政治革命与社会转型”学术工作坊 2017 年 6 月 10 日至 11 日,由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近代中国的政治革命与

社会转型”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 20 余名学者与会。本次工作坊分为四场,每场发表、评议有二至三篇论文,兹摘录场次与论文题目如下:

第一场“经学之变与社会科学兴起”:高波(中国人民大学)《康有为与民初政治保守主义的调适——侧重革命与复辟问题》、吕文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以社会学的方式回应社会思潮》。

第二场“近代中国的士人群体与读书生活”:韩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癸卯、甲辰进士群体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处浮沉》、陆胤(北京大学)《从“记诵”到“讲授”——近代中国的读书革命》、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易代同时与遗民拟态:北平沦陷时期知识人的伦理困境》。

第三场“乡治、乡学与现代政党的地方兴起”:胡恒(中国人民大学)《何以通上下之情:清代的乡官论与制度选择》、王才友(杭州师范大学)《代际传递与党部再起:浙江平阳乡绅与国民党“党治”的推行(1926-1928)》、

- 21 -

- 22 -

魏文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政教合一”的新乡约: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村学与乡学》。 第四场“近代湖湘知识人的思想演变与政治实践”:凌鹏(北京大学)《道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的曾

国藩——从儒家修身论的传统来看》、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在“问题与主义”之间: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形成、演化与发展》。

四场讨论之后,工作坊还开展了名为“制度与民情: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总体视角”的自由谈活动,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渠敬东(北京大学)担任引言人。

(摘自:http://www.ihss.pku.edu.cn/about/index.aspx?nodeid=20&page=ContentPage&contentid=1276,2017-7-13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王申 供稿)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 2017 年 6 月 17 日,第二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高层论坛主题是为《四

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推动《四库全书》传播。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共计 130 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与会学者共提交论文 80 余篇,涉及七阁《四库全书》,覆盖面较广。本次论坛设立四库学与世界记忆遗产、全球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及其研究、“四库学”专学专题、《四库全书》的整理与传播、《四库全书》与文化传承等五个小组进行专题研讨,参会学人就以上专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如切如磋,加深了对四库学发展的认识。本次会议中,黄爱平《四库提要与清前期官方经学》、夏长朴《〈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编纂时间蠡探》、江庆柏《天津图书馆藏内府写本四库提要为文源阁提要考说》、汪受宽《文溯阁本〈四库全书〉的钞装、播迁及其价值》、张升《四库底本〈讲学〉提要稿考》等几篇文章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讨论。特别是江庆柏先生认为天津图书馆藏内府写本四库提要为文源阁提要,更是振聋发聩,如若推论成立,将为四库学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琚小飞 供稿,2017-7-13)

西华师范大学“第三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 20 世纪以来,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方兴未艾,整理出版了一大批文献,产生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研

究性论著,为学术研究、地方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相关问题也随之显现:清代地方档案以“房”为单位归档,但其后的整理者多未遵循档案来源原则,而按现代观念进行分类;各地的文献整理多各自为阵,在基本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对文书制度未展开深入研究;对“六房”——衙门重要的办公场所未予应有的重视,如此等等。基于这些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的发展,推进《南部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工作,2016年 12 月 3 日至 5 日,由西华师范大学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化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光明日报》社、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 46 个单位近百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85篇。

地方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本次会议讨论重点。四川大学陈廷湘介绍了西南地区民国地方档案藏量和收集整理情况,他认为中国历史思维与史学发展路径的特点决定档案史料具有特殊意义,目前地方馆藏民国档案的数字化任务十分紧迫,应引起学界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贵州师范大学徐晓光介绍了清水江文书的特征、研究现状及当代启示。山东大学龙圣基于冕宁档案的整理、研究现状,就地方档案与社会史的研

- 22 -

- 23 -

究分享了他个人的体会。辽宁大学赵彦昌全面考述中国古代契约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及特点。中山大学肖代龙就中国近代海关档案文献整理关注的主题、成果展开了思考与述评。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胡开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的编研经验为例,强调重视档案编研的方法、视野及人才选拔的通透性。河北师范大学秦进才介绍了长芦盐务档案概况,并分享了《中国长芦盐务档案精选》整理过程中的思路、实践与体会,他也强调了档案整理人员“内行化”的重要性。西南大学马强对涪陵白鹤梁和汉中褒谷石门宋人石刻题记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地方石刻文献的历史地理学价值及其他价值。西华师范大学杨小平(以下未注明单位者,均来自“西华师范大学”)认为黄山书社新出《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收录并依次影印全部原件档案、采用类表格形式重编并完善目录,造福了学界。但存在检索不便、黑白印刷导致部分内容无法识别、缺少相应索引和内容说明等遗憾。

地方档案(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司法档案,这也是目前法律史研究方兴未艾的一个重要原因。华中师范大学刘伟对清末审判厅设置情况与州县官的审判权进行了考察。河南大学杨松涛对近代早期中国与英格兰地方法院案件进行统计比较,认为“好讼”与“厌诉”这样的标签掩盖了许多中西地方诉讼本身所具有的复杂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张朝阳利用江西都昌县磡上曹家所藏诉讼文书,以及江西都昌县档案馆馆藏诉讼抄底,对清代诉讼案中法律与市场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四川大学周琳考察了清代《巴县档案》中 70 个行帮公产纠纷案例,发现清代重庆的行帮公产纠纷多数不易用调解的方式解决,行帮更倾向于通过诉讼处理此类问题。浙江师范大学于帅以《清嘉庆年间处州府青田县<陈氏、金氏等互控山林争产案>文卷抄白》为中心,考订案件始末,深入探析清代地方诉讼的特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之杨利用清代地方档案、契约文本和民事习惯,以实证的方法对田宅买卖中的找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方官在依据情理作出偏向于贫困当事人的裁判时,以契约公平作为怜贫扶弱的限度。沈阳师范大学冯学伟以传统戏剧中的状词制作过程及家族文书中保存的状词草稿为对象,展示了状纸进入公门前的状态,并分析民间法律资源的不同获取途径。沈阳师范大学张田田以《樊山政书》为中心,从自理词讼册的批阅着手,探寻清代法律教育状况。西北师范大学金怡基于对紫阳正堂司法档案的考察,探究同治四年田土纠纷的民事司法实践,认为州县官面对民事土地纠纷案件,很少依律而断,在审理上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左平详细考察了清代州县佐杂官擅受词讼的原因、方式及结果。成都大学张晓霞聚焦清代巴县档案,考察了清代抱告制度在州县民事诉讼中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郭宇昕利用南部档案探析了清代绅衿抱告制度。李增增以《南部档案》为中心,对清代的“帮讼”现象作了初步的探讨。朱仕金对明清乡约所建置进行了考释。

地方档案(文献)的发掘与出版促进了对地方衙门房科、衙门群体、衙门运作的研究。吴佩林对地方政府“房”设置的源流及清代州县衙门的分房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串房”的各种表现做了深入分析,认为“有序”的衙门内部运作中隐藏着“无序”的事实。苟德仪对清代州县工房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书吏数量、工房木戳进行了讨论,揭示了清代州县制度的具体运作情况。江西社会科学院王涛对明清卫所六房进行了探讨。西南政法大学梁勇考察了清末渝城的警政。台北故宫博物院陈重方探讨了清代仵作具有的经验、知识及影响。上海交通大学严新宇以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为基础,揭示了这一时期该地地方治理在很大程度上由乡约、保长、客长、团首等乡保人员来进行和完成的状况。河北师范大学丁钰津对清代直隶省增设府州建制情况进行探析。四川文理学院陈显川从公私视角出发,对陋规的演变进行追根溯源。王同朝对晚清三费局展开了研究。李升涛以南部档案为中心,讨论了乡村市场中的场头、客总。湖南大学刘艳伟以南部县为例,对清末四川乡试中的地方政府展开研究。翟兴龙对南部档案所见晚清州县之社仓及其运作进行考察,认为晚清以来州县政府在社仓运作中发挥决定作用,在社首选任及社仓经管中,州县政府往往是政策的决策者。暨南大学梁敏玲结合南海县、番禺县乡村地区的状况,从“捕属”切入,在时间上梳理清代广州城厢基层行政运作的变化及其与地域社会的互动,为清代城市管理的研究提供一个可供思考的角度。白莎莎探讨了清代州县书吏薪金变化及其原因。张加培对清代州县的官媒展开了论述。河北师范大学孙兵讨论了清咸同年间山东州县团练抗粮抗官活动与官府应对情况,认为学界“团练势力极度膨胀”说法有待商榷。胡宁讨论了晚清地方官府祈雨的程序及其对祈雨的态度。 地方档案(文献)中所包含文书种类繁多,使对文书制度和文书本身的精细研究成为可能。首都师范大学魏光奇通过探讨清代州县文簿册报制度及其在运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弊病,透视秦汉以来中国传统行政既不同于其他社会文明“传统型”行政,也不同于现代“法理型”行政的重要特点。黎春林深入研究红禀这一公文形式,对

- 23 -

- 24 -

其渊源、流转程序、格式特点、性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楚强从文书制度探讨了州县书吏对衙门的控制。袁慧以南部档案为例,对比分析了差票与存查、签的异同。林勃以南部档案为中心,研究了清代州县印信制度的运行。铜仁学院杨春君对清代奏折的语言规范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吴海蓉选取了南部档案中出现的八个字进行考释、对比和推理。贺敬朱就南部档案的俗字进行了分析。

地方档案(文献)中有关经济贸易、经济纠纷等文献的记录促进了学界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面貌的探寻。上海交通大学王晓飞利用巴县档案分析了乾嘉道的矿产纠纷,他认为虽然地方风水、治安秩序、经济利益都影响着巴县地方矿产资源的开发,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利益和社会秩序而不是风水,风水只是当事人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利益的手段。复旦大学董乾坤通过对胡廷卿个人身份、胡廷卿账簿本身形制和内容的考察,探究胡廷卿账簿与晚清地方社会关系。浙江师范大学李义敏介绍了浙江鱼鳞图册的遗存概况、特点、研究价值。河西学院罗将对甘肃河西地区清代契约文书进行整理研究,初步探讨了河西地区清代房产交易契约习惯,同时与河西地区唐五代敦煌契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历史上河西地区契约的变动情况。中山大学钟莉以南部县油行归公为例,对晚清州县“公共财产”的形成机制及其运作展开了探讨。金生杨就丁宝桢与南阆盐务改革展开了论述。湖北大学李晓溪以民国黄梅县政档案为中心,对民国基层政府在处置逆产过程中组织机构的流变,逆产认定的标准和处置方式,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乱象与腐败展开讨论。重庆大学廖涵以宫廷档案为中心,对清代闽浙赣毗邻山区封禁制度与“封禁不禁”的状态进行探讨。中山大学黄凯凯借助巴县档案等史料探讨清代巴县作为四川井盐外销的集散中心,该区域内食盐贸易与盐法制度的互动过程。中山大学张亮以四川和山东为例,比较考察晚清童试经费的摊派与筹集情况。郭须挺依托南部档案,对宣统年南部县官硝专卖制度改革进行了考辩。西南民族大学卢征良以川康兴业公司为中心,分析抗战时期大后方省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权力分配问题。

综观此次会议,有三大特点:一是与会论文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书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跨学科特征明显;二是与会学者利用档案勇于突破陈说,提出了不少新问题,论文质量很高;三是老中青三代同堂论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特别是青年学者表现出了不凡的实力,充分说明了地方档案在历史研究中具有的独特魅力。当然,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将地方档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以进一步激发地方文献研究的活力。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吴佩林、研究生张加培 供稿,2016-12-30)

台湾中正大学“2017 近世意象与文化转型”国际研讨会 2017 年 4 月 27 日至 28 日,由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与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共同筹办的“2017 近世意象与文化转型”国际研讨会召开。本次会议以“近世的时代意象”作为理解框架,由话语权力、文类转换、隐喻书写、戏曲展演、文本环境、典范重构、知识转接、视觉表述、媒介传播、域外经验等面向相互对照印证,梳理近世中国于现代化来临前期知识型态与文化表述的多重复杂脉络。共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 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多位学者的论题与清代相关。

在主题演讲中,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荣誉教授、鹤见大学文学部教授金文京做了题为《东亚近世文化交流之特征:朝鲜燕行与日本通信使》的报告。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中涉及清代的有:凌筱峤(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金圣叹评〈西厢记〉:自然、身体、写作》、崔溶澈(韩国高丽大学)《清代红楼梦的图象及其大众传播》、金镐(韩国成均馆大学)《16-17 世纪朝鲜学界“以儒解庄”的诠释风气》、丁克顺(越南汉喃研究院)《中国明清朝代神道碑刻对越南黎朝十五世纪神道碑刻的影响》、阮俊强(越南汉喃研究院)《近世东西书籍交流与知识现代化:美国、日本、越南的〈国民读本〉的影响研究》、余历雄(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清初选本御评欧、苏“朋党论”题旨辨析》、刘咏聪(香港浸会大学)《以图明志:清代女性题咏课子图文本探析》、陆胤(北京大学)《“记诵”与“讲解”之争?清季文教转型中的读书革命》、朱万章(中国国家

- 24 -

- 25 -

博物馆)《晚清民初融合中西的探索:以岭南画家为例》、徐雁平(南京大学)《清代的抄书与书籍生产及流动》、陈广宏(复旦大学)《作为文学之近世及其近世性结构》、赵厚均(华东师范大学)《乾嘉闺秀的才名意识与文化转型》、叶晔(浙江大学)《游与居:地理观看与山水赋书写机制的近世转变》、彭玉平(中山大学)《罗庄与民国沪上词坛》、丁涵(中山大学)《一处江南,两种哀愁:庾信〈哀江南赋〉母题下的清代同题继作研究》、杨晋龙(中研院文哲研究所)《不应存在的存在:〈四库全书〉的钱谦益身影考论》、刘苑如(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照相与写真:叶德辉、图像及其出版》、张俐盈(中研院文哲研究所)《旧席‧

旧宫门‧旧秦淮:吴梅村诗中的南京记忆与隐喻》、陈韵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东亚近世的十二月月令行事图绘》、许晖林(台湾大学)《清官的问题:〈老残游记〉与晚清地方治理》、黄明理(台湾师范大学)《新复制技术下的失真问题:以北京商务印书馆〈文津阁四库全书〉为讨论对象》、吕文翠(台湾中央大学)《〈红楼梦图咏〉的批评空间:改琦(1773-1828)画论研究》、卓清芬(台湾中央大学)《自我观看与他人型塑:杨太夫人〈吟钗图〉题咏析论》、李欣锡(台湾清华大学)《清初诗人钱曾与“虞山派”诗学、诗法关系研究》、毛文芳(台湾中正大学)《图志宦迹:明清纪行体画像文本的近世转型》、江宝钗(台湾中正大学)《论汉诗言说、创作空间的同文物质性:以日治时期台湾女性文人张李德和为例》、陈韵(台湾中正大学)《儒家经典思维在明清通俗文学中的移转表现:〈新列国志〉的〈麟经〉投射》、陈佳铭(中正大学)《罗念庵及其弟子对“归寂”的超越与发展》。

(会议信息见:https://sites.google.com/site/2017educcucl/home,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刘静垚 撰稿)

台湾中山大学“垂天之云:欧洲汉学与东/西人文视域的交映”研讨会 2017 年 5 月 4 日,由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举办的“垂天之云:

欧洲汉学与东/西人文视域的交映”学术研讨会在该校召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华思想与文化讲座教授沈清松(Vincent Shen)为会议做主题演讲,题目为《儒家思想对西欧理性主义与启蒙初期的影响及其当前省思》。随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罗亚娜(Jana S. Rošker)教授发表演讲《古典汉语艺术思想西译的美学问题》,多伦多大学刘千美(Johanna Liu)教授发表演讲《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与跨文化研究》。

本次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有:施懿琳(台湾成功大学)《西学东渐影响下一位台湾农民的慕道历程与文化抉择――以郭朝成牧师(1883-1963)为观察对象》、吴毓琪(台湾成功大学)《林献堂〈环球游记〉凝视异国“女性”形象与文化诠释》、蔡美智 (台湾中山大学)《欧洲十七、十八世纪汉语语法论述中的跨语言影响》、杨雅惠 (台湾中山大学)《深渊与深渊响应:欧洲汉学藏书管窥》、林秀珍(台湾中山大学)《西人文献中台湾原住民与汉人的生活形态书写》、简宏逸(台湾师范大学)《细考 Francois Valentyn 的福尔摩沙记事:来源、传承、个人意见》、翁琼华(台湾中山大学)《福尔摩沙之召唤——探索苏格兰传教士李麻牧师之台湾心》、陈莉萍(宁波工程学院/台湾中山大学)《妇女是中国更好的那一半人口:近代在宁波基督教传教士的女性问题关注》、张素贞(台湾中山大学)《解读理雅各〈春秋左传〉英译本的“繻葛之战”》、郭书喜(台湾师范大学)《卫三畏的中国语言与文字认识历程:〈中国总论〉两个版本的比较分析及差异原因》、潘凤娟 (台湾师范大学)《国王数学家笔下的康熙——以法国耶稣会士白晋与李明的著作为中心》、黄渼婷 (台湾辅仁大学)《汉学西传——以早期来华传教士之著述〈中国图说〉(1667) 与〈中国哲学家孔子〉(1687)为例》、吴建林 (台湾师范大学)《译疏:从经院哲学评疏到〈灵言蠡勺〉》、庄川辉 (屏东科技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对“抒情传统”的反思及文学

- 25 -

- 26 -

身体观的建立——取径欧洲现象学,以〈文心雕龙〉中“情”的相关论述为例》、宋灏(Mathias Obert)(台湾中山大学)《欧洲汉学与跨文化思维》、李奭学(台湾中研院)《马若瑟的〈汉语札记〉与中国文学传统》、李毓中(台湾清华大学)《“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中的“大明(Taybin)”》、孙宇凡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社会体制研究中心)《虚构实在、多重身变与假设检验:论史景迁的书写风格、文法层次与诠释规则》。

(会议信息见:https://www.facebook.com/Sinology.in.Europe.2017,2017-7-1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刘静垚 供稿)

香港海事博物馆“南中国海海盗活动、贸易与经济”研讨会

Piracy, Trade and Economy on the South China Sea 2017 年 6 月 17 日,“南中国海海盗活动、贸易与经济”

研讨会在香港海事博物馆举行。此次会议是配合“南海枭雄:张保仔、海盗和港口城市”特展举行,共有 11 位学者发言。

山东大学马光《自由市场、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提出元代较少海禁,也有倭寇,说明海禁和倭寇无必然联系。元代自然灾害、政局动荡是倭寇的深层原因,庆元府贪污是部分倭寇事件的导火线。

暨南大学钱江“From Pirate to Maritime Lord: The Zheng Maritime Family Re-examined”,探讨了郑氏海上政权兴起的原因,包括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航海文化、海盗传统等。

山东大学赵洪娟“A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of Shandong Pirates in Ming Dynasty”,研究山东海盗成因和危害,分为三期,洪武七年之前是猖獗(rampant)期,海盗活动广泛。洪武八年到洪武二十一年是第二期,因为官府严格的海防政策,海盗消失十多年,是间歇(intermittent looting)期。嘉靖末年开始,东南沿海的海盗又来到山东,规模小而且很快被消灭,可以称为游荡(rushing around)期。

台北故宫博物馆周维强《成舟靖海:嘉庆朝的船政与海防》,主要研究同安船在嘉庆朝官府剿灭海盗中的作用,官军原有的战船比海盗的船小很多,所以接连失败,最终采用民间商船同安船,获得胜利。

台湾成功大学陈钰祥《清代海盗布兴有之活动及其影响》,研究了广东海盗布兴有的活动历程,指出布兴有部在宁波招安,又参加了抵抗太平军,下属仍有海盗活动。根据故宫档案,统计了布兴有招安时的下属分县籍贯、年龄层和成为海盗的原因。

香港大学冯锦荣“From the Mediterranean to the Indian Ocean: Muslim Corsairs and the Ottoman Navy in the Fifteenth and the Sixteenth Centuries”(从地中海到印度洋:十五、十六世纪回教海盗私掠船与奥斯曼帝国海军),指出十五到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规划伊斯兰贸易区为四块:阿尔及尔和伊斯兰堡、亚丁和霍尔木兹、坎贝和卡里卡特、马六甲和广州或泉州。主要讨论了海军上将凯马尔·凯伊斯(Kemal Reis)、皮里(Piri Reis)和海雷丁·巴巴罗萨(Hayreddin Barbarrossa)早年私掠活动,和海军在地中海、印度洋的活动历程。

澳门大学汤开建《澳门开埠之初(1564-1580)葡萄牙人对三次中国海盗活动的应对与管理》,指出葡萄牙人在嘉靖、隆庆、万历时期三次参与剿灭海盗:1564 年柘林叛兵、1568-1569 曾一本、1580 年林道乾,除了自卫,还遵循一贯的讨好明朝以获得居留权的原则。

浙江工商大学张雅娟《19 世纪初东南沿海海盗的“镇海王”与“南海王”》,指出乾隆末年到嘉庆中期,是东南沿海海盗黄金时代。蔡牵称为镇海王,朱濆称为南海王,重新考证了两人生卒年,补充考证李长庚的经历,通过诗文分析了他的性格。

新加坡国立大学游瑭娜(Donna Brunero)的“The South-East China Coast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 of 1930: Reflections on Smuggling and Piracy by an Intrepid Customs Officer”(1930 年中国东海沿海调查委员会:中国海关税务司对走私及海盗活动的侦查工作),发掘了 1930 年由海关税务司贝湖(Hayley Bell)负责的中国东南沿海调查委员会的行动起源及结果,原因是华南动荡,1926、1927 年香港和广州贸易抵制活动和 1929 年关税加

- 26 -

- 27 -

征。调查为了找出海盗的成因,贝湖也参与抓捕海盗,巡视航运和贸易。 厦门大学周运中《张保仔与疍民文化》,利用前人未曾用过的两则史料,指出疍民出身的张保仔崇奉香港

海岛的生殖崇拜象征物,大屿山的原始信仰源自上古。珠江口群岛原居民疍民源自南岛民族,明初实行了强力海洋政策,大量疍民编入官军,官府也有针对普通疍民的汉化政策。清朝对疍民政策力度远不及明代,这对明清华南海盗的兴衰也有影响。

香港史学会邓家宙《香港周边与海盗相关之遗迹与文物》,论述了香港及周边有关海盗的遗迹与文物,比如鲤鱼门天后庙、氹仔三婆庙、大鹏所城、鸡翼角炮台、石狮炮台、东涌炮台、佛堂门、粉岭围、衙前围、长洲安公局、坪洲天后宫等。

(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周运中 供稿,2017-08-0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第二十六届研究生东亚年会

Columbia University’s 26th Annual Graduate Student Conference on East Asia

2017 年 2 月 24 日至 25 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第二十六届东亚研究年会。哥大东亚系有悠久的亚洲研究传统,其专门面向研究生的东亚年会更是全美最大规模的年度青年学者研讨和演示舞台。本会分场众多,主题和时段与清代相关的研究论题分散于各场,兹选录如下:

A5. Fiction and Politics in Modern East Asia

Li Wei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Ethnic Witches and Tiny Foreigners: Imagining the Qing Territory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i Storytelling

B4. Frontiers of Power

Riga Shakya (Columbia University) Lingering Bodies in Lhasa: 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in Early Ganden Podrang Tibet

Ling-Wei Kung (Columbia University) Eurasian Networking: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of Central Asia and Russia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Tibet and Ladakhi Kingdom

Xiaobai Hu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On the Eve of Frontier Closure: Muli and the Turbulent Sino- Tibetan Borderlands in 17th Century

Jon Sorian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Qianlong’s Wheel: Visuality and Power in the ‘Emperor as Bodhisattva’ Paintings

C2. Empires’ Armies and Generals

Qichen Qian (Columbia University) Benign Bellicosity: A Tibetan Buddhist Pho lhagnas’ Militia between 1717-1733

Sau-yi Fong (Columbia University)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s Warcraft and Statecraft: The Case of Ding Gongchen (1800-1875)

D3. Imperial Boundaries

Yiyun Peng (Cornell University) Kingdom, Colony or Republic?: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f Lanfang Kongsi in Nineteenth to Twentieth-Century China

Peter Hick (Stanford University)

- 27 -

- 28 -

Bandit Country: Local Militar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1900- 1928

E3. Discursive Contest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Yize Hu (Columbia University) Between Laboratory and Market: Hormone and Vitality in Modern China, 1910-1949

Yumeng Wang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Nankai University) Who Should Take Charge of External Diseases? The Battle Between Internists and Specialists of External Medicin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5. Rethinking China’s Western Frontiers

Yuchen Zhao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Manchus Are Gone: The Thirteenth Dalai Lama’s Quest for a New Patron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ameron Foltz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Social Groups in Northeastern Tibet—A Brief Examination of Tshoba

Xue Zhang (Princeton University) Writing the New Territory: Travelogues on Xinjiang and Their Read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采编自:http://ealac.columbia.edu/graduate/gradcon/ 2017-schedule/,2017-7-8,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生陈博翼 供稿)

2017年美国亚洲年会清史论题选录

Sessions Related to Qing History in 2017 AAS Conference 2017年3月16日至19日,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AS)年会在多伦多召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特约嘉宾等约330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总数与近五年来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美国学者占总人数的57.2%,其次为亚洲学者,占16%。从年会关注的各个相关学科的分布情况看,历史、文学、亚洲研究三者之和占总学科的一半以上,其中,历史学科占到29.7%,高居榜首。在区域研究中,和往年一样,以对中国和东北亚的研究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7.8%和30.2%,比去年略有小幅度增长。另外,对东南亚的研究同比增长1.2%。大会设置了360多个分会场,共有1850位与会人员分小组对亚洲研究的最新和最重要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多组论题与清史有关,讨论范围包括清代的权力结构、商贸发展、文化传衍、社会心理、东亚秩序,中西关系等等。兹将相关论题选录如下:

Panel 31. Lives and Afterlives under the Bean Arbor

Annelise Finegan Wasmoen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Echoes of Idle Talk: 20th-Century Adaptation of an Early Qing Story Collection

Panel 63. Gender, Local Culture, and Poetic Practice: Issues in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Poetic Tradition in Post-Tang Imperial China

Wanming Wang (McGill University) Poetry as a Tradition: Dantu Poets in the Debate over Tang and Song Poetry during the Eighteenth-Century Period

Haihong Ya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The Mortal Beauty and Lonely Historian: Women-Authored Poems on Histor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hunting Ch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Revising the Image of Wife in Poetry of Separation: Poetic Exchanges between Xi Peilan and Sun Yuanxiang

- 28 -

- 29 -

Panel 75. Imported Luxury in East Asia: Toward a New Methodology

Catherine Pagani (University of Alabama) European Clocks at the Qing Court: Status Symbol and Cultural Hegemony

Claudia Brow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lear as Crystal, Red as Flame: Imported Wares and their Possible Impact on Chinese Glass of the Qing Dynasty

Panel 102. Manchu Court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Qing China

Michael Chang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The Politic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Qing Rule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Songhua Ink Stone

Kaijun Chen (Brown University) Skillful Bannermen: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Porcelain Production at the Qing Court from 1680s to 1750s

Yulian Wu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Searching for Precious Rocks in the New Territory: Khotan Jade Quarry and Transportation in Qianlong’s Reign

Yu-chih Lai (Academia Sinica) Visual Governance: A Study on Illustrated Regulations for Ceremonial Paraphernalia of the Qing Dynasty

Panel 112. Colliding Natures: Nineteenth-Century Manchurian Borders i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Seonmin Kim (Korea University) From Hunting to Tilling: Environmental Relations in the Historical Space of Qing-Chosŏn Boundaries

Mark Sokolsky (Colby College) Trappers, Traders, and Traitors: The Trade in Animal Product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1860-1914

Larissa Noelle Pit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arren Borders, Lush Interiors: Manchurian Borders and the Birth of Qing Forest Administration, 1870-1911

Panel 133. Connecting the Qing Frontiers through Merchant Networks

Yi Wang (Binghamton University, SUNY) Chinese Commercial Expansion in Mongolia: The Case of Dashengkui (1700-1929)

Thomas D. DuBoi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Mongolian Cattle Drive

Meng Zha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Market, State, and Ethnicity: Timber Trade in the Miao Frontier

Lan Wu (Mount Holyoke College) Crafting Tibetan Buddhism in a Qing Mongolian Market Town

Panel 147. Power, People, and Animals in Asia, Part 3 of 3

Lianming Wang (Ruprecht Karls Universität Heidelberg) The Shaman Hounds: Animal Portraits and Qing Authority in Frontier Areas

Jianfei Jia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Horses and Legislation in the Qing Inner Asian Frontiers during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Panel 167. Transforming the Frontier: Trade, Institutions, and Imperial Projects in Qing China

Zhijian Qiao (Stanford University) Bringing Home to the Frontier: The Rise of She Organizations in Hohhot

Xing Hang (Brandeis University)

- 29 -

- 30 -

HàTiên and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to Southeast Asia

Hua-Yen Lee (Shu-Te University) Trade Controversy in Outer Mongolia: An Imperial Appeal Case in Urga in 1823

Eric Vanden Bussche (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The Sino-British Frontier Meetings: Imperial Rivalry, Legal Dispute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the Sino-Burmese Borderlands

Panel 200. Technologies of the Modern: Space, Vision, and Power in China

Lei Duan (Syracuse University) Between Social Control and Popular Power: Private Guns and Control Policies during the Qing, 1781-1911

Guojun Wang (Vanderbilt University) Modern Accident: Representing the Sensational Train Wrecks in Late Qing China

Panel 236. The Secret Life of Grief: Theorizing Emotion in Chinese Societies

Jeffrey Snyder-Reinke (College of Idaho) Lost and Found: Mourning the Infant Dea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anel 243. Man Rules Without and Woman Rules Withi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Space and Gender

Katherine L. Alexand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Mothers, Maidens, and Ghosts: Afterlives of Qing Chastity Paragons on the Taiwan Frontier

Panel 244. Nostalgia and Lament: Frontier Memories of the Qing and of the Manchu Ruling Elite – Sponsored by the Manchu Studies Group

Stacey A. Van Vl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edicine, Buddhism, and Competing Frameworks for a Post-Qing Body Politic

David J. Brophy (University of Sydney) Qing Aristocrats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Case of Xinjiang

Matthew W. K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The Qing After the Qing: The Crises of Buddhism and Sovereignty in Mongol Scholastic Networks

Nixi Cura (Christie’s Education London) Manchu Painters after “Our Great Qing”

Panel 250. What did “Sovereignty” Mean in an East Asian Context?

Jaekyung Le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Legal Status of Chosŏn King in 17th-Century Qing Imperial Order

Yuan Chong Wa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Tribute State, Sovereignty, and Extraterritorial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Settlements in Chosŏn Korea in the 1880s

Nianshen Song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 The Journey towards “No Man’s Land”: Interpreting the China-Korea Borderland within Imperial and Colonial Contexts

Panel 277. Information, Texts, and Intermediaries in the Making of Global Knowledge about Late Imperial China

Devin Fitzgerald (Harvard University) Imperium Imperii: The Qing Empire in the Late-Seventeenth and Early-Eighteenth-Century World

- 30 -

- 31 -

Eugenio Menegon (Boston University) Court Missionaries as Imperial Informant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nd Europe

Henrietta Harrison (Oxford University) Chinese in London, 1792: The Puzzle of What was Not Known

Emily Mokros (Albion College) Seeing the Qing State through “all the Gazettes of China”

Panel 328. Disrupting Histories of War and Peace in China,1839-1951

Xin Zhang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at Indianapolis)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he Opium War as History and Experience

Stephen R. Halsey (University of Miami) The Power to Kill: Warfare and State-Making in Late Qing Historiography

Charles W. Hayford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estern Histories of Wars in East Asia, 1895-1951: Rhetoric, Tellability, and Believability

Panel 329. Revisiting the Ladders of Success: New Approaches to Social Mobility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Shiuon Chu (Brown University) Quantit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blem of Superfluous Officials in Qing China

Yifei Huang (Microsoft Research) Was the Chines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Meritocratic? Family Background, Exam Success, and Official Career Attainment in 19th-Century Jiangnan

Lawrence L. Zhang; James Z. Le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ll in the Family: Career Trajectories and Family Connections in the Qing Civil Service

Panel 334. Ethnicity, Property, and Stat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Han and Han Chinese at the Margins of Qing China

Wei-chieh Tsai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Dilemma of Segregation: Mongolization of Han Chinese Settlers on the Qing Mongolian Border, 1700-1911

Cheng-Heng Lu (Emory University) From She to Banner to Han: The Study of the Lan (藍) Clan in the Qing Period

Li-wan Hung (Academia Sinica) Reconsidering Border Defense, Boundary Crossing and Changing History of Shufan in Qing Taiwan

Panel 337. Explor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Earl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Sponsored by the Conference on Chinese Oral and Performing Literature (CHINOPERL)

Han Zha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hilological Jiangnan: The Practice of Wu Dialect in Kunqu Operatic Texts and Performance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Patricia A. Sieb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The Transregional Appeal of a Cantonese Songbook in Qing China: The Huajianji(1713), Language Ideology, and Literary Aesthetics in the Book Worlds of Guangdong and Jiangnan

Margaret B. Wan (University of Utah) Drum Ballads and “Northern” Vernacular in the Qing

- 31 -

- 32 -

Bingyu Zheng (Princeton University) Experimentations with Manchu in Nineteenth-Century Bannermen Literature

Panel 338. Institutionalism and Commercialism in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al Marketplace

He Bian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 Everyday Business of Healing: Bookkeeping and Cataloguing in Late Qing Pharmacies

Shing-ting Lin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Birth of a Market: The Business of Western Midwifery in Treaty-Port China, 1890s–1940s

Panel 340. International Law in Asia 1800-2000

Jonathan C. Chappell (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 Patriots, Rebels or Land-Pirates?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Foreign Intervention in the Taiping War (1860-1865)

Bonny Ling (University of Zurich)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in Late-Qing China

Panel 352. Korean Perception of China: The Transitional Nature of Ideology in Late Joseon –Sponsored by the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Taek Sun Lee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Reinventing Traditional Diplomacy via Joseon-Qing Relations: Focusing on Language Standard and Diplomatic Standard

Sungbae Kim (INSS) Intellectuals’ Views of China in Late Joseon: Serving the Great as a Means of Confucian Engagement

Minkyu Kim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Reinforcing Chinese Suzerainty in the Late-Nineteenth-Century: Transforming the Tribute System

Hyun Chul Kim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Changes in Reformers’ Views of China and Plans for Independence in Late Joseon: 1884-94, a Decennary Pursuit for “De-Sinicization”

Panel 360. Producing th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Power in the Chinese City

Fei Huang (University of Tuebingen) From Indigenous Stronghold to Qing Walled City: City Building on the Chinese Southwest Frontier (1700-1900)

Ji Li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ater, City and State: Jiangbeicheng and the Making of Urban China

Panel 368. Sacrificing for the Nation and Beyond: Recentering the Religious in the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

Keren He (Stanford University) From Fatality to the Future: Spiritual Evolution and Suicide Bombing in Late Qing China

(采编自http://www.asian-studies.org/Portals/55/Conference/AAS%20AC%202017%20Full%20Program.pdf?ver=2017-02-09-

115713-240,2017-07-07,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生陈博翼 供稿)

- 32 -

- 33 -

文 献

第31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2015年度优秀古籍获奖书目选录

点校类 1. 《新疆图志》(全 3 册) 纂修:王树枏等 整理:朱玉麒等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 12 月 ISBN:9787532575725

本书属“西域文库·典籍编”。《新疆图志》是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后第一部全省通志,由王树枏总纂,成书于宣统三年冬,共116卷,分建置、国界、天章、藩部、职官、实业、赋税、食货、祀典、学校、民政、礼俗、军制、忠节、人物、兵事等志。本书第一次将分离的图、志合刊,并对图志中与新疆及其周边直接相关的人名、地名编制了详细索引,引古详今,内容丰赡而富有特色,是目前所见新疆方志中分类最为丰富、体例最为完备的一种,被誉为清代新疆的“百科全书”。 2.《皮锡瑞全集》(全12册) 著者:皮锡瑞 整理者:吴仰湘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5年9月 ISBN:9787101110616

皮锡瑞(1850-1908)是清代今文经学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也曾参与晚清变法和湖南改革。本书收录皮锡瑞已刊和未刊的专著,以及散见各处的单篇文字,汇辑、归类后进行校勘、考订。本书为深入开展皮锡瑞生平、思想与学术的研究提供最为系统、完备的资料,可为中国经学史尤其是清代今文经学的研究提供极其丰富、宝贵的资料,亦可为湖南维新变法和新政改革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史料。本书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3.《十驾斋养新录笺注:经史之部》 著者:钱大昕 笺注:程羽黑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 8 月 ISBN:9787545810257 本书 16 开精装,繁体横排,点校整理出版,计 40 余万字。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号辛楣,嘉定人,清代史学家、经学家。《十驾斋养新录》是其写作的一部学术笔记,学术价值颇高。此书虽有不少校本,却无笺注本,程羽黑填此空缺,为此书之前十卷经史部分作一笺注。笺注者对钱氏的征引和论断多有考辨,以小字形式于正文中作夹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外,书后附《征引书目》与《综合索引》,可资参考。

- 33 -

- 34 -

4.《尤侗集》(全3册) 著者:尤侗 点校者:杨旭辉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ISBN:9787532572595 本书属“苏州文献丛书第三辑”。在清代文坛上,尤侗(1618-1704)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于诗文词曲乃至戏曲杂著均有建树,同时长于修史。尤侗的撰述,在其生前即随写随刻,名目繁多,后又经不断汇集编纂,形成诸多不同版本的个人丛书。《尤侗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康熙二十五年金阊周氏刻本为底本,收录《西堂全集》《西堂余集》《鹤栖堂稿》,是目前所见较为完备的尤侗诗文戏曲集。同时,整理者将各本比勘,订补底本中缺失的篇章,大大方便了研究者之搜求翻阅。本书为研究尤侗诗文戏曲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材料。 5.《廖平全集》(全 16 册) 著者: 廖平 编者:舒大刚、杨世文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年 4 月 ISBN:978753257419

廖平(1852-1932)是近世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曾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其治学经历,从经学进哲学,从人学到天学,广涉经史子集四部。其思想学说历经“平分今古”、“尊今抑古”、“大古小今”、“人学天学”等多次转变。本书 32 开精装,繁体竖排,点校整理出版,共计 500 余万字。编者全面搜集整理廖氏全部著作,计专著 108 种,集外单篇 48 种,凡百数十卷,施以新式标点,并加校勘及每书提要,再配以人名、书名索引,附录廖平传记、年谱、评论、目录、研究等各类资料。全书将廖平之著作分归九类:(一)群经类,收录 17 种;(二)周易类,收录 5 种;(三)尚书类,收录 6 种;(四)诗经类,收录 2 种;(五)三礼类,收录 11 种;(六)春秋类,收录 16 种;(七)杂著类,收录 14 种;(八)医书类,收录 26 种,附六种;(九)术数类,收录 4 种;(十)为附录 6 种,系廖平年谱、传记、学术、评论等资料。本书为研究廖平的生平、治学、著述、思想等提供了较为完备的资料。

影印类 6. 《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全 308 册) 编者: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6 年 1 月 ISBN:9787546149356

本书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地方档案是清代档案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清代地方的基层社会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兵火及历时久远等原因,清代县衙档案已存世无几,其中南部县衙档案始自顺治十三年,历经有清十位皇帝,无一断档,是我国现存时间跨度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县级档案,史料价值十分宝贵。

- 34 -

- 35 -

7.《八旗文献集成(第一辑)》(全 8 册) 主编:詹福瑞 出版社: 辽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 12 月 ISBN:9787545132304

本辑收录有关八旗的重要及珍稀文献 47 种,以满洲八旗为主,兼收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重要文献,皆选最好版本,整理影印出版。内容包括清代富察恩丰所辑《八旗丛书》36 种,以及《满洲四礼集》《八旗画录》《八旗诗话》《满洲编年纪要》《荆州驻防八旗志》《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驻粤八旗志》《钦定八旗则例》《满洲世谱式样图》《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钦定满洲源流考》等。每种书卷首皆附“影印前言”,介绍该书的作者、内容、版本流传情况及学术价值。本书辑录文献的原则为:作者为八旗籍人的文献全部辑入,涵盖诗文集、学术著作、年谱、家谱等;非八旗籍作者,其著作内容与八旗有直接关系的文献亦全部辑入;符合上述两条件,但该文献已有整理本出版或属常见文献,不在辑录之列;未译成汉文的满文文献不在辑录之列;同一文献,有差异较大且具版本价值的不同版本者,亦酌情同时收入。据悉,本项目共收录文献近 1500 种,分辑陆续出版。 8.《清经解四编》(全 14 册) 编者:刘晓东、杜泽逊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15 年 1 月 ISBN:9787533332723

本书属“清经解全编”,共收录清代经学文献 50 种,计 751 卷,尽量选用最早或最佳的版本影印出版,内容兼及“道问学”之作与“兼德行”之说。阮元与王先谦曾分别主持编纂《皇清经解》和《皇清经解续编》,大体涵容了清代经学研究的主流成果,但仍有许多高水平高价值的经学著作未被收录。有鉴于此,齐鲁书社先后出版“清经解三编”和“清经解四编”,将重要经学名家的经典著作搜罗殆尽,也将一般治经学者的代表之作毕集编中。与前两编合璧,可全面反映清代经学的发展历程与概貌。

9.《金石学稿抄本集成(初编)》(全 20 册) 编者:吴格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 1 月 ISBN:9787547909355 本书 16 开精装影印出版。书中收入五种清人金石学著作:《篆云楼金石目稿》(清佚名撰,稿本)、《金石鉴》(清秦鼎彝撰,稿本)、《江左石刻文编》(清韩崇撰,吴县潘氏宝山楼钞校本)、《山东金石志稿》(清孙文楷、高鸿裁撰,稿本)、《关中汉唐存碑跋》(清王志沂撰,光绪十七年山阴传华钞稿本)。本书所收多为未刊稿,且据原书扫描制版,单页影印,颇为疏朗。编者为每种稿钞本撰写提要,勾勒撰者行略、内容特色,析辨著述源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35 -

- 36 -

著 作 (2016 年 7 月- 2017 年 6 月)

中文部分 1.《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作者:刘铮云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6 月 ISBN:9787303212743

本书收录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刘铮云研究员在过去 30 余年里发表的 19 篇论文。作者长期致力于台北多个机构的清代档案整理工作与数据库建设,所撰论文也多以清代档案为主要研究资料。全书分为三编,上编讨论清代政治,主要是地方政治的制度与运作;中编聚焦于清代社会问题,以基层社会的会党、教门、商贩、夫妻关系为主;下编偏重于对中研院史语所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工作与资料汇编、个别档案的介绍。本书属“中华学人丛书”。 2.《清史寻踪》 作者:戴逸 编者:黄爱平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7200125801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的文章选辑。本书从作者历年所发表的文字与讲话中精心选出 21 篇,并根据其内容和性质分为四编,包括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史事与人物、书评与序跋、清史工程与清史编纂。这些文字中凝聚着作者多年的人生经验与治史心得,包含着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精微洞见和准确把握,体现了对后辈学人及学术成果的关切与关怀,更反映了在清史工程开展初期作者对其整体面貌的学术思考和工作构想。本书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属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 3.《嘉峪关外:1759-1864 年新疆的经济、民族和清帝国》 作者:[美]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 译者:贾建飞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9882370043

本书利用清代内廷档案等资料,以族群和经济的视角,对清政府在新疆建立并维持统治的面貌做了开拓性呈现。作者认为,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叙述中,清朝对内陆亚洲的扩张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其背后被进一步掩盖的,则是中国由“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重大历史进程。在本书中,作者试图突破对“中国”概念的习惯理解,将内陆亚洲因素纳入考察范围,并由此指向清帝国向民族国家过渡这一关键问题。本书是“新清史”的代表作,原书 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 于 1998 年由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此译本属“边疆研究系列”丛书。

- 36 -

- 37 -

4.《东亚视域中的“中华”意识》 编者:张昆将 出版社: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9860521665

本书收录了十篇有关“中华”或“中国”意识的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关乎唐代的中国概念;第二部分集中于清朝的“华夷新辨”与“大中华”概念,作者分别为刁书仁、刘晓东、韩东育,其研究均对美国新清史学派所力倡的“满洲中心论”有所回应与批判;第三部分扩及到近世朝鲜、德川、越南的中华意识,作者为许怡龄、藤井伦明、张昆将,其中呈现了中国周边中华意识的多元性与歧异性;第四部分重点在日本与韩国有关近代中华意识的脉络性转换,收录了王柯、马场公彦、白永瑞的三篇论文。通过此书,编者希望呈现出中华意识更丰富且多采多姿的面向,为未来中华意识的论辩开启新的窗口。本书属“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5.《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作者:[日]冈田英弘、[日]神田信夫、[日]松村润 译者:王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7509799345

本书试图描绘 14 世纪后半叶至 19 世纪初之间,元朝北迁、明朝崛起,以及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并涉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从本书的论述,读者可以梳理出在此期间内东亚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概念的最终形成,以及此过程中涉及的东亚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汉人人口的增长及其作用的增强;日本与西欧的发展。作者认为,日本的发展使得 19 世纪之后中国将对外关系的焦点由蒙古转向日本,这对近代史多有影响。本书的作者较早运用《满文老档》研究相关问题,此书即是他们概论式的成果。原书《紫禁城の栄光》于 1968 年由日本文艺春秋株式会社出版,2006年日本讲谈社再版。此译本属“甲骨文丛书”。

6.《浙东学术研究:近代中国思想史中的知识、道德与现世关怀》 作者:郑吉雄 出版社: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9863502357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陈亮、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的文史之学,将他们的政论、史论、文献学和史志之学综合一起,试图为南宋以降至清代中叶浙东地区学者学术思想勾勒出一条有意义的线索。作者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史学史、文献学、思想史的方法,将作为浙东学术核心内容的心性之学、事功之学、历史之学三者放置一起做出了系统阐释,以图展现认知活动的主观性以及历史知识与道德自觉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认为,清初至清中叶浙东学者以史学或史学精神为核心的学术规模,并不限于狭隘的历史纂辑之学,而是强调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复杂而动态的关系,“经世”是浙东学派的精神主脉。本书属“中国思想史研究丛书”。 7.《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作者:韩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37 -

- 38 -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7520106658

本书由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修订而成,主要探讨清末新政后,科举改制下的癸卯、甲辰两科会试,及其造就的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进士群体在清末民初的出处进退与最终命运。作者梳理了清末科举改制的内容与实践,同时还以一个人数众多但范围固定的进士精英群体为对象,将停废科举、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民初政局一并纳入考察范畴,探讨后科举时代士人群体的转型和命运问题,呈现了科举改制相对完整的实际运行图景并反思其利弊得失,有助于拓展清末民初政治、社会文化转型的研究。

8.《新教育场域的兴起 1895-1926》 作者:应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7108058683

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直接牵动着政与学的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重构。本书以作者的三项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关联性的个案研究为基础,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新教育场域的变迁轨迹。所谓“新教育”,既包含从书院到学堂再到学校的制度结构层面的含义,又包含其背后之教育理念变迁的制度精神层面含义。作者分别探析了 1895-1913 年的湖南、1917-1923 年的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22-1926 年的江西三个个案,对不同层级、世代、地域的新教育场域做了不同侧重与多维度的分析。 9.《〈四库全书总目〉:前世与今生》 作者:周积明、朱仁天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ISBN:9787501359264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目录专著,反映了并总结了古代学术脉络与成就。本书详细介绍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经过,运行机制,从分纂官到乾隆帝的角色功能,以及《四库全书总目》版本的流传、研究状态,重点探讨了《总目》的编纂对乾嘉学风的影响等。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阅读此书即可了解《四库全书总目》的“前世与今生”。本书属“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10.《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作者:左松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9787108058270

以往的研究,对私塾一词往往不察其来源与演变过程,不加分辨地使用“改良”这一具有极强价值判断色彩的语汇,私塾成为“落后”、“野蛮”的代名词,作者认为其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亟待进行深入、持平的研究。本书在广泛征引方志、档案、年谱、日记、回忆录、文集和报刊等史料基础上,首先考察了私塾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生过程、科举停废前的清代民间旧式教育,同时深入揭示了清末到民国所发生的私塾与学校长期的纠缠竞争。作者力图重现有关近代中国私塾与学堂之争的诸多重要史实,揭示中国本土教育体系的优长与短处,从而真切了解外来新式教育制度的高明与局限。本书属“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

- 38 -

- 39 -

11.《清代学政规制与皇权体制》 作者:安东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9787520104654

本书由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主要探讨清代学政地位升降、规制调整与皇权体制设置的关系。作者以清代学政制度为切入点,将学政的官职沿革置于清代官制体制中进行考察。作者认为,清代统治者通过改革学政规制,制衡外官势力,以达到集中皇权的结果。本书对晚清制度史研究、皇权与地方权力的关系方面也有重要价值。本书属“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2.《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 作者:[美]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 译者:董建中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9787300240077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深入考察了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起源,第二部分细致分析了十八世纪军机处达到权力顶峰的内在原因。作者充分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汉文、满文档案,认为军需房—军机房—军机处三阶段说不能成立。作者认为雍正时期,作为内廷机构的军机处并未形成,直至乾隆二年才形成统一的、具有广泛权力的军机处。通过细致分析,作者认为军机处在皇帝与官僚机构的博弈之间,削弱了君主全面管理的能力,从而导致了军机处能够凌驾于各级机构之上。本书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原书 Monarchs and Ministers: 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于 1991 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13.《惊雷十年梦未醒:档案中的晚清史事与人物》 作者:孔祥吉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 9787218117126

本书收录了作者以档案为基础撰写的晚清史论文 19 篇,所用史料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录副奏折为主,少部分采自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档案。所收论文多以人物和事件为中心,涉及范围包括潘霨、周福清、朱智、桂祥、容闳、奕劻、李秉衡、杨毓麟、朱启钤、戢翼翚、恽毓鼎等大小政治人物,以及同治时日本侵台、设议院之争、慈禧向日本军队授勋、派遣留日学生等事件。也有部分文章专门介绍或评论某一文献,涉及范围包括《邻苏老人年谱》《李鸿章年谱》《革命逸史》《中外纪闻》《记名档》等等。

14.《魅感的表面:明清的玩好之物》 作者:[美]乔迅(Jonathan Hay) 译者:刘芝华、方慧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9787511732699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中国的装饰艺术。作者认为奢侈品魅感的表面同时带有

- 39 -

- 40 -

隐喻的和触动人的可能性,能够物质地与人同思,让观者产生愉悦感,从而在视觉上和物理上将人与周边的世界联系起来,制造出一种有意义的秩序。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玩好之物”关注的是生产和消费奢侈物品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表域资源”考察了单个器物所利用的表面处理的主要形式资源,第三部分“从表域到物境”描绘了单个器物表面组合在一起所营造出的室内整体的物境。作者强调应用人的经验性体验去认识装饰。全书精装彩版印刷,并配有彩图 280 幅。原书 Sensuous Surfaces: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Early Modern China于 2010 年由英国 Reaktion Books 出版。 15.《东方之旅:1579-1724 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 作者:[美]柏理安(Liam Matthew Brockey) 译者:毛瑞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9787214196255

本书研究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分为“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的历史”与“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的建设”上下两编。上编讨论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的兴衰,作者试图构建一个分析传教团内在动机的新语境;下编分析传教士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教会的组织。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三:一,作者使用的主要材料为《耶稣会在亚洲》,此档案为 1549 年沙勿略到达日本后,西方传教士在东亚活动的原始记录,而以往研究较少引用;二,本书不聚焦个人,而是从整体上、宏观上展开的研究;三,本书对在华耶稣会活动的内部结构有较详细的介绍,讨论了诸如在华学习汉语、组织机制等重要问题。作者的研究揭示出真正的东西方早期碰撞中政治、文化、科学、语言学及宗教因素交织的复杂性。本书属“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原书 Journey to the East: The Jesuit Mission to China, 1579-1724 于 2007 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16.《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 作者:伍玉西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 9787010171494

本书以“书籍传教”为总体研究框架,从传教学的视角审视明清之际天主教文献,进行传教方法意义上的解读,以期厘清“书籍传教”的兴起和实际效果。作者首先以传教士对华文化适应政策、在华文化身份和传教战略的视角分析了“书籍传教”兴起的原因和过程,通过梳理传教士“天学”书籍的写作缘起和过程来观察中西士人间的互动关系。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传教士“天学”书籍刊印和流布以及中国士人对传教的回应,认为“天学”书籍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士人的相识相交和思想的交流。本书属“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7.《中印涉藏关系史(1904-1914)——以“麦克马洪线”问题为中心》 作者:[英]阿拉斯泰尔·兰姆(Alastair Lamb) 译者:梁俊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9787520100137

本书在充分利用各种档案、通信集、文集、蓝皮书和地图等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1904 年至 1914 年的中印涉藏关系史,分析了在此期间中、英两国采取的对藏政策及其贯彻实施情况,重点研究了西姆拉会议的召开及《西姆拉条约》的签订,以及所谓“麦克马

- 40 -

- 41 -

洪线”的出台过程,指出了西姆拉会议和西姆拉条约的非法性,并正确评价了达旺地区的历史地位。本书通过分析清末民初英帝国的外交政策,从中英关系的角度来考察“西藏问题”,驳斥了印度所谓继承英帝国遗产的论点,对中印边界冲突等敏感问题展开较为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原书 The McMahon Line: 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China and Tibet, 1904-1914 于 1966 年由 Routledge & Kegan Paul 出版。

18.《圆明园三百年祭》(上、下) 作者:王开玺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9787506094023

本书集中收录了作者关于圆明园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对北京五园三山特别是圆明园的兴建、规模、特色、意义的整体介绍,圆明园遭受劫掠的经过以及英法两国在侵华中的合作与冲突,对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之辨析,对英法被俘者是否在圆明园受虐致死的考证,对英军焚园事件与国际法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及圆明园文物流失海外情况的介绍,并对文物回归的各种途径做出了分析。作者力图修正以往有关圆明园研究中的某些错误观点,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9.《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 作者:[英]白馥兰(Francesca Bray) 译者:吴秀杰、白岚玲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9787214200952

本书以技术为主线,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性别、伦理、国家建制等问题,由此阐明了物质环境和实践如何塑造日常生活经验的图式以及政府的意识形态、自我技术和主体的技术。作者关注了从耕织到绘图、建房、开药方或者写文章等不同技术,对于日常生活中宏观与微观政治之间的交互作用、晚期帝制中的治理手段都提供丰富的深刻见解。通过本书,作者试图让“技术”成为理解晚期帝制中国一个的关键要素。本书属“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原书Technology, Gender and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Great Transformations Reconsidered 于 2013 年由 Routledge 出版。 20.《“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为中心》 作者:[日]森正夫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 9787214204318

本书汇集了 1996-2015 年间作者关于江南社会经济史,尤其是江南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史的 14 篇专题论文。作者将这些论文编辑为四个部分:“地与社会观点”,反映了作者对于“地域社会”的理论认识;“江南的地与社会”、“福建西北部的地域社会”两部分为具体的个案研究,涉及士大夫观念、抗租运动、市镇发展等问题;最后一部分为“代结语”,主要讨论了郑振满的“乡族论”,并解释了江南与福建的比较问题。本书属“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21.《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 作者:倪玉平

- 41 -

- 42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9787030523679

本书是首部研究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国家财政体制与财政结构转变的专著。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制度在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转变。本书依托大量的档案、官书、政书、方志等相关史料,从农业型财政的固化、战争与旧体制崩溃、重建新体系、财政改革、收支结构演变、财政与社会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捐输、加派等传统财政措施的失效,厘金、洋税、海关等新兴工商税作为财政收入主体的确立,以及清政府财政理念从“量入为出”到“量出为入”的转变过程。作者也希望能通过本书,再次强调政治因素在国家转型、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本书属“清代财政史四种”。 22.《江南博学鸿儒与清初实学学风:以经史之学为中心的研究》 作者:吴超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 9787313161567

本书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首先对“清初实学”和“博学鸿儒”群体研究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诠释,正文第一章概述了江南“博学鸿儒”与清初实学的关系,其后三章则分别以朱彝尊、吴任臣、潘耒为个案,探讨经学、史学、“经世之学”与实学的关系。作者通过对江南地区“博学鸿儒”这一学人群体典型人物的思想特质、治学方法,揭示清初知识界与官方主导的两股“实学”学风交汇、碰撞、融合、定型的发展历程,并藉此探究清初学风“转轨”的内在理路。 23.《西学东渐研究第六辑:西学东渐与儒家经典翻译》 编者: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ISBN:9787100127387 2015 年 11 月,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主办了以“西学东渐与儒学经典翻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本辑即为该次会议的论文集,共计收录了 16 篇学术论文。本辑的主题是儒家经典的西译,可归为“中学西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明清时期“四书”的外译及其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其二,西学东渐研究。本辑收录的论文在两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提出了不少有说服力的新观点、新论断,如对罗明坚的“四书”外译的研究,对耶稣会之外派别的传教士的关注等。

24.《近代中国金融机构会计的变革(1823-1937)》 作者:许紫芬 出版社:新文丰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 年 2 月 ISBN:9789571722177

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山西票号从 1823 年起横跨百年,一度执中国国内金融汇兑的牛耳。本书以山西票号的会计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收付簿记法的原理、原则下的会计理念和思想;运用票号“日升昌”、“蔚泰厚”、“会通远”的内部经营数据,阐明 19 世

- 42 -

- 43 -

纪中国金融资本主义的内涵。作者提出:传统中国实行的中式收付簿记法,为什么消失于历史的洪流?现在通行的西式借贷簿记法又何时引进?当时是否有冲突?为了理解西式借贷簿记法引进的过程,作者运用清末第一间国家银行“大清银行”的会计史料,理解其引进西式簿记的方式和体系,又分析改名为“中国银行”时,如何在张嘉璈的领导之下,完成银行会计的现代化。而藉由山西票号和中国银行的比较,作者探讨了近代中国百年来金融机构会计变革的内容和过程。 25.《明清文学中的西南叙事》 作者:胡晓真 出版社: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9789863502128

在明清文学中,“西南”是文化、政治、战争、美学、地理、民族、性别等诸多问题的辐辏交点。从外地到此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自然与人文景观所带来的陌生感,他们的作品深切结合文化的冲击与交流,表现出复杂的美学、情感与思想特色,亦关乎近代中国的地理学热度、思想的发展与新世界观的形成。本书即以此为主题而展开,共分为三编,第一编“情感与世界”描述明清文人面向西南所展现的幽微心事以及世界观;第二编“战争与统治”聚焦明清官员的戍守西南的纪实,包括明代田汝成《炎徼纪实》和清初田雯《黔书》等;第三编“性别、历史与文化多音”则偏向传统说部逸史,思考西南叙事衍生的过程。作者认为在文学审美、情感深度、历史意识、文化体认乃至对世界的认知等等方面,明清文人的西南叙事提供了一个因其边缘性而益显锋利的切入点。本书力图呈现“西南”在明清叙事中的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乃至人文性。 26.《变中谋稳:明清至近代的启蒙教育与施善济贫》 作者:梁其姿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9787208138759

本书收录了作者论文 10 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内容涉及 17、18 世纪长江下游地区的基础教育,《三字经》里历史事件的问题,明清中国的医学入门与普及化。第二部分讨论明清至近代的济贫与信仰,内容涉及“贫穷”与“穷人”观念的演变、清代的惜字会、19 世纪的婴孩救济机构、中国首批女医生、广州内省躬草堂的性质、近代中国医院的诞生、广州近代善堂的现代性等问题。作者认为启蒙教育与施善济贫是明清至近代的家族、地方社会与国家谋求稳定的两个着力点。本书属“学人名家自选集”。 27.《明清时代的女性与文学》 作者:[日]合山究 译者:萧燕婉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9789570848014

本书汇集了作者关于明清女性的研究成果,共分为五篇。首篇以“情与明清文化”为总摄,将“情”作为明清文化的一大特点加以突显。后四篇分别关乎节妇烈女、薄命佳人、巾帼须眉、男性诗人与女弟子以及戏曲小说中的女性。作者利用了戏曲、小说、诗词、随笔、诗话、弹词等各类文体资料,并从方志、断代史、判牍、宗教文献中发掘前人未涉及的材料。在分析时,注重采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概念,来诠释中国文学或与中国社会文化作比较。通过一系列考察,作者认

- 43 -

- 44 -

为明清并非女性单方面受男性压抑的年代,而是男女彼此激烈竞争、新的男女关系正要开始的时代。本书属“现代名著译丛”,原书《明清时代の女性と文学》于 2006 年由汲古书院出版。 28.《男性阴影与女性贞节:明清时期伦理观的比较研究》 作者:田汝康 译校:刘平、冯贤亮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9787309124583

本书是一次记录明清历史背景下的伦理、法律、宗教以及其他文化因素对女性婚姻贞节崇拜之影响的尝试,所用主要资料是明朝(1368-1644)166 个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料,并辅以明代以后中国所有主要地区的历史记录作为比较。作者的研究表明,明清时期女性自杀数量的陡增,表面上是对婚姻忠贞的遵守,实际上与那一时代的道德、法律、宗教和其他文化因素紧密相连,科举考试的严酷竞争导致的男性焦虑,以及来自佛教的迷信、偶像崇拜的盛行与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女性自杀现象息息相关。女性自杀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男性因其经历而产生的反常的社会心理,并成为这种心态恶性循环下的产品。作者通过一种“道德替代的心理机制”对诸多案例条分缕析,刻画入微。书末配有 13 幅插图。原书Male Anxiety and Female Chasti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Ethical Values in Ming-Ch’ing Times 于 1988 年由 Brill 出版。 29.《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作者:李文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 97871080564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大多产生于科举,透过这一群体,可以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并理解外交官员处理事务的基本思路。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利用诸多个案,用“定量分析”的方式,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并从西方观念、传统儒学、清代官制等多角度分析了外交人员群里的分与合,外交界的传统与近代因素,外交制度的改革与延续等内容。“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全书文字清晰,文风朴实,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本书属“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30.《晚清边防:思想、政策与制度》 作者:王宏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9787101119916

清代所言之“边防”,通常与“海防”相对应,专指陆地周边防务。清代是边防观念和边防格局发生大变化的时期,本书系统梳理了晚清七十年(1841-1911)士人对于国土陆地边防的思潮主张,清廷边防政策的调整与边防制度的改革,重点分析了边防思潮演变及其对清廷政策调整的推动作用、严重的边疆危机对于清廷边防制度改革的影响与清廷制度调试的艰难过程等问题,并对清末军制改革在边疆地区的实施情况与巡边制度的沿革进行了细致梳理,展现了晚清边防体制从传统的“夷夏之防”逐步转向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外之防的曲折历程。

- 44 -

- 45 -

31.《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共 10 卷) 主编:杨国桢 作者:杨国桢、周志明、余丰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年 7 月 ISBN:9787010162911

这套书共有 10 卷,第一卷《海洋文明论与海洋中国》为杨国桢教授撰写的研究集成式的著作,其主体是 2010-2015 年间作者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海洋文明史研究》对海洋文明与海洋中国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部分为调研报告或相关论文、演讲、发言和访谈。其余九卷皆为专题性研究,以青年学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经修改、补充而成,其中包括周志明《16-18 世纪的中国历史海图》、余丰《厦门湾的崛起》、王昌《郑成功与东亚海权竞逐》、涂丹《香药贸易与明清中国社会》、史伟《清代郊商与海洋文化》、李冰《明清海洋灾害与社会应对》、张雅娟《清代嘉庆年间的海盗与水师》、陈思《台湾传统海洋文化与大陆》、王潞《清前期的岛民管理》。

外文部分

1. State-Sponsored Inequality: The Banner System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uthor: Shuang Chen Publish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7-4 ISBN: 9780804799034

The book explores the social economic processes of inequality in nineteenth-and early-twentieth-century rural China. The autho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creation of a social hierarchy wherein the state classified immigrants to the Chinese county of Shuangcheng into distinct categories, each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land entitlements. The resulting patterns of wealth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hierarchy were then simultaneously challenged and reinforced by local people. The tensions built into the unequal land entitlements shaped the identities of immigrant groups, and this social hierarchy persisted even after the institution of unequal state entitlements was removed. James L. Watson (Harvard University) reviewed that the book is “part of a ‘big data’ revolution in social history.” 2. Wanton Women in Late-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Models, Genres, Subversions and Traditions Editor: Mark Stevenson, Wu Cuncun Publisher: Brill Publication Date: 2017-4 ISBN: 9789004339156

The authors draw attention to “wanton woman” themes across time as they were portrayed in court history, fiction, drama, and songs and ballads. Looking back, the essays challenge us with views of sexual transgression that are more heterogeneous than modern popular focus on Pan Jinlian would suggest. Central among the many insights to be found is that despite gender performance in Chinese history being overwhelmingly determined by the needs of patriarchal authority, men and women in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 discovered diverse ways in which to reflect on how men constantly sought their own bearings in reference to women.

- 45 -

- 46 -

3.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 Author: Dorothy Ko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7-3 ISBN: 9780295999180

Inkstones has been entangled with elite masculinity and the values of wen (culture, literature, civility)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for more than a millennium. Examining imperial workshops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Duan quarries in Guangdong, the commercial workshops in Suzhou, and collectors’ homes in Fujian, the book traces inkstones between court and society and shows how collaboration between craftsmen and scholars created a new social order in which the traditional hierarchy of “head over hand” no longer predominated. The author also highlights the craftswoman Gu Erniang, through whose work the artistry of inkstone-making achieved unprecedented refinement between the 1680s and 1730s. 4. Imagining Sisterhood in Modern Chinese Texts, 1890-1937 Author: Yun Zhu Publisher: Lexington Books Publication Date: 2017-3 ISBN: 9781498536295

This book investigates sisterhood as a converging thread that wove female subjectivities and intersubjectivities into a larger narrative of Chinese modernity embedded in a newly conceived global context. It focuses o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late Qing reform era around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in 1937, which saw the emergence of new ways of depicting Chinese womanhood in various kinds of media. This book exams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this elastic notion with attention to, on the one hand, a supposedly collective identity shared by all modern Chinese female subject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esting modes of womanhood that were introduced through the juxtaposition of divergent “sisters.” 5. Beyond the Amur: Frontier Encounter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1850-1930 Author: Victor Zatsepine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7-2 ISBN: 9780804799034

The book describes the distinctive frontier society that emerged in the Amur, a river region that shifted between Qing China and imperial Russia as the two empires competed for resources. Official histories depict the Amur as a distant battleground caught between rival empires. By contrast, the author views it as a unified natural economy populated by Chinese, Russian, Indigenous, Japanese, Korean, Manchu, and Mongol people who crossed the border in search of work or trade and who came together to survive a harsh physical environment. By viewing the Amur as a unified natural economy caught between two empires,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e often-overlooked influ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s on imperial polici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limate and geography to local, state, and imperial histories. 6. Upriver Journeys: Diaspora and Empire in Southern China, 1570-1850 Author: Steven B. Miles

- 46 -

- 47 -

Publish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7-1 ISBN: 9780674975200

Tracing journeys of Cantonese migrants along the West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this book describes the circulation of people through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river systems between the late sixteenth and mid-nineteenth centuries.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spora and empire in an upriver frontier, and the role of migration in sustaining families and lineages in the homeland of what would become a global diaspora. This book explores a set of diasporic practices ranging from the manipulation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s to the maintenance of split families. 7. Merchants of War and Peace: British Knowledge of China in the Making of the Opium War Author: Song-Chuan Chen Publisher: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7-1 ISBN: 9789888390564

The book challenges conventional arguments that the major driving forces of the First Opium War were the infamous opium smuggling trade, the defence of British national honour, and cultural conflicts between ‘progressive’ Britain and ‘backward’ China. Instead, it argues that the war was started by a group of British merchants in the Chinese port of Canton in the 1830s, known as the “Warlike party”. Living in a period when British knowledge of China was growing rapidly, the Warlike party came to understand China’s weakness and its members returned to London to lobby for intervention until war broke out in 1839. However, the Warlike party did not get its way entirely. Another group of British merchants known in Canton as the “Pacific party” opposed the war. In Britain, the anti-war movement gave the conflict its infamous name, the “Opium War”, which has stuck ever since. Rana Mitter (Oxford University) reviewed that the book is “a powerful new book examines the way in which British colonial knowledge of China was constructed.”

8. Empire and the Meaning of Religion in Northeast Asia: Manchuria 1900-1945 Author: Thomas David DuBois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7-1 ISBN: 9781107166400

Manchuria entered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a neglected backwater of the dying Qing dynasty, and within a few short years became the focus of intense international rivalry to control its resources and shape its people. This book examines the place of relig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churia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collapse of the Japanese Empire in 1945. Religion was at the forefront in this period of intense competition, not just between armies but also among different models of legal, commercial, soci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each of which imagining a very specific role for religion in the new society. Debates over religion in Manchuria extended far beyond the region, and shaped the personality of religion that we see today. 9. Empi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Making of Manchuria Editor: Norman Smith

- 47 -

- 48 -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Publication Date: 2016-12 ISBN: 9780774832892

For centuries, so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empires fought for sovereignty over the resources of Northeast Asia. This compelling analysis of the region’s environmental history examines the interplay of climate and competing imperial interests in a vibrant – and violent – cultural narrative. Families that settled this borderland reaped its riches while at the mercy of an unforgiving and hotly contested landscape. As China’s strength as a world leader continues to grow, this volume invites exploration of the indelible links between empire and environment – and shows how the geopolitical future of this global economic powerhouse is rooted in its past. 10.《アジアびとの風姿 環地方学の試み》 作者:山室信一 出版社:人文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 9784409520666

人びとの夢のありかは、アジアだった!ここに知ってほしい人びとがいる…アジアにおける思想空間と人びとの旅路。司馬遼太郎や徳富蘇峰、中国学の狩野直喜や台湾慣習調査の岡松参太郎、電通創業者の光永星郎、諜報活動に従事した宗方小太郎や石光真清、日本人教習の中島裁之や中島半次郎など、アジア各地を自らの故郷と思い、生死の場としたあまたの人びとの軌跡が、ここに蘇る。日清·日露から台湾統治、韓国併合、満洲国建国の時代、これらの人びとは、近代のあるべき姿をどう思い描いたのか。閔妃暗殺事件、新聞発行、日本語教育など、深く歴史にかかわりながらも歴史の陰に埋もれた「アジアびと」の姿を描き出す。 11.《アジアの思想史脈 空間思想学の試み》 作者:山室信一 出版社:人文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ISBN: 9784409520659

交響するアジアの思想。ここに伝えてほしい思想がある…アジアにおける思想空間と人びとの旅路。日清·日露から安重根事件、韓国併合、辛亥革命、満洲国まで日本を結節点として、アジアは相互に規定しあいながら近代化をすすめた。近代日本の国家デザインはどのようにえがかれ国民国家形成がなされたのか?戦争の世紀に抗して芽生え受け継がれてきた平和思想の史脈とは?アジアであるとは何なのか、そして未来へアジアはどう連携していくのか。グローバルな視点のなかにアジアの思想と空間を問い直し、境界と想像を越えた思想のつながりを描き出す。 12.《明清都市商業史の研究》 作者:新宫学 出版社:汲古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 9784762960413

本書は、著者が 1980 年以来学術雑誌等に発表してきた明清時代の都市と商業に関する論考を収録した論文集である。近年では、かつて農村社会研究一辺倒の中で著者が

- 48 -

- 49 -

細々と取り組んだテーマを新たに進展させる論考が次々と発表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こうした新たな研究成果の発表に後押しされ、あらためてこれまでの都市と商業に関わる諸論考を一書にまとめて公刊することにした次第である。 13.《叢書東アジアの近現代史第 1 巻:清朝の興亡と中華のゆくえ 朝鮮出兵から日露戦争へ》 作者:冈本隆司 出版社:讲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3 月 ISBN: 9784062204866

東アジア各国の関係は、ますます混迷をきわめています。どうしてここまで仲が悪いのか、その本質は、歴史をたどらないかぎり明らかになりません。本シリーズは、東アジアのいがみあう現実の、歴史的な起原と形成過程をさぐり、問題の核心に迫ります。日中韓を中心とする対立と融和の東アジアの歴史の核心を、学術研究の成果をふまえて描き出します。 14.《宋-清代の政治と社会》 编者:三木聪 出版社:汲古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2 月 ISBN: 9784762965821

宋代史から清代史までの領域を研究する者たちによって編まれた論文集である。それと同時に、本書には高橋氏の追悼記念という思いが込められている。本書には九篇の論文が収録されているが、高橋氏のものを除き、作者自身を含めて高橋氏の教えを受けた門生による五篇と私たちのごく親しい同学の友による三篇とから構成されている。 15.《中国の誕生 東アジアの近代外交と国家形成》 作者:冈本隆司 出版社: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ISBN: 9784815808600

明治日本の登場から、琉球、ヴェトナム、朝鮮、チベット、モンゴルへと続く属国·藩部の再編を、沿海と草原オアシス世界の双方から掴み、現代中国の原型が浮かび上がる過程を詳述、万国公法などの翻訳概念の変容を手がかりに、誰も描きえなかった「中国」誕生の全体像に迫った作品。

- 49 -

- 50 -

论 文

清史论文分类索引

(2017 年 1 月- 6 月) 政治 礼治与宪政:清末礼学馆的设立及其时局因应 李俊领 近代史研究 2017:3 政治联姻的背后:载沣娶妻与荣禄嫁女 张海荣 近代史研究 2017:3 东南互保之余波: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 韩策 近代史研究 2017:2 清初步军统领设立渊源考 唐彦卫 历史档案 2017:2 清代宗室世子为“爵”考 郑永华 历史档案 2017:2 清代封赠制度探析 马镛 历史档案 2017:2 雍正初年笔帖式考 王敬雅 历史档案 2017:2 乾嘉时期新疆官犯的“捐资赎罪” 方华玲 历史档案 2017:2 清代任官中的“署理”运用 吴佩林、万海荞 历史档案 2017:1 清代军功顶戴考略 吉辰 历史档案 2017:1 高瞻远瞩者的寂寞:郭嵩焘与晚清政局 汪荣祖 史林 2017:2 城隍如何守城:善城隍与晚清湖南地方政治 庞毅 史林 2017:2 赵凤昌何以名动东南 李志茗 史林 2017:1 京官社交网络与盛清政治——以乾隆初年许王猷、仲永檀系列事件为例 张一弛 史学月刊 2017:6 刘坤一与戊戌己亥政局 贾小叶 史学月刊 2017:6 略论晚清改造胥吏的思想 熊月之 史学月刊 2017:2 清代刑部之堂司关系 郑小悠 史学月刊 2017:1 “国权”:“下县”与“不下县”之间——析明清政府对江南市镇的管理 张海英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崇庆皇太后的万寿盛典 赖惠敏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Vol. 28 (2016-12) 「官は官を庇う」か-清代後期における地方官の「上控」をめぐる連絡·交渉- 海丹 東方學報 Vol. 91(2016-12) 社会 走出“细故”:清代商业活动中的钱债案与法律调整 张世慧 近代史研究 2017:2 清代江南科举的三次考棚之争 孟义昭 历史档案 2017:1 明清嘉定文化世家考论 夏咸淳 史林 2017:2 明清图差追征制度的演变及地方实践 舒满君 史学月刊 2017:2 清末新政期间新疆警政的创建与发展 赵卫宾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1 嘉峪关外:内地化进程中的边陲社会——以明清时期的王子庄为个案 张连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1 英藏广州城郊洪兵分布形势图绘制时间再探 吴宏岐、贾富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7:1

论文选自《历史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近代史研究》《历史档案》《史林》《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西域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史哲》《中华文史论丛》《文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月刊》,台湾地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法制史研究》《古今论衡》《新史学》,日本《東洋史研究》《東洋学報》《史学雑誌》《歴史学研究》《史林》《東方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美国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Journal of Early Modern Histor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The Eighteenth Century,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荷兰 T’oung Pao 等。

- 50 -

- 51 -

晚清吐鲁番义仓的设置与分布 王启明 中国农史 2017:2 签押为证:明清时期画押的源流、类型、文书形态与法律效力 刘永华、温海波 文史 2017:1 晚清中外会审制度中华洋法官的法律素养与审判风格——以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为例 侯庆斌 学术月刊 2017:1 清代宫廷妇女簪饰之流变 陈慧霞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Vol. 28 (2016-12) 晚清中日交流下的图像、技术与性别:《镜影箫声初集》研究 赖毓芝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Vol. 28 (2016-12) 清末西江の「海賊」:「緝捕権」問題と貿易·航運 村上衛 史林(日本) 2017:1 広州格致書院の創設と地域社会 土肥歩 歴史学研究 2017:5 Steven B. Miles, From Mobility to Stability: Civil Examinations and Social Statu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The Eighteenth Century, Vol. 57, No. 4 (Winter 2016) Michael Keevak, The “Chineseness” of English Styles in the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Vol. 57, No. 4 (Winter 2016) 经济 清代苏州鱼鳞册中的业佃并录考释 胡英泽 中国史研究 2017:1 晚清时期的豆品期货市场——以东北辽河流域为中心 燕红忠、高宇 近代史研究 2017:3 清至民国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水权交易——兼与晋陕地区比较 张俊峰 近代史研究 2017:3 左宗棠西征筹饷与清廷战时财政调控 刘增合 近代史研究 2017:2 清代粮价奏报流程及其数据性质再探讨 吕长全、王玉茹 近代史研究 2017:1 咸丰时期户部银库实银收支问题再研究 廖文辉 近代史研究 2017:1 清代滇铜厂欠与放本收铜 马琦 历史档案 2017:2 清代内务府筹拨东三省八旗俸饷略析 刘文华 历史档案 2017:1 明末以降“屯田照民田起科”辨 毛亦可 史林 2017:2 晚清江南善堂田产的额租、实租与地租实收率 黄鸿山 史林 2017:1 清代仓储的经营绩效考察 吴四伍 史学月刊 2017:5 清代食盐专卖制度的市场化倾向 黄国信 史学月刊 2017:4 晚清吐鲁番郡王经济权益研究 王启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1 从档案史料看土默特煤炭租税收入 包银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1 十九世纪中国茶业改良与振兴思潮探微 杨木庆、周晓光 中国农史 2017:2 近代口岸市场米粮贸易波动研究——基于海关资料的分析简 方前移 中国农史 2017:1 明清时期芜湖关的税收与商品流通 许檀、徐俊嵩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2 Zhiwu Chen, Kaixiang Peng, Lijun Zhu, Social-economic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Violence: Homicide History of Qing China, Exploration in Economic History, Vol. 63 (January 2017) Wolfgang Keller, Javier Andres Santiago, Carol H. Shiue, China’s Domestic Trade during the Treaty-Port Era, Exploration in Economic History, Vol. 63 (January 2017) Noam Yuchtman, Teaching to the Test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ducation in Late Imperial and Republican China, Exploration in Economic History, Vol. 63 (January 2017) Dan Li, Nan Li, Moving to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Economic Effects on Migrants of the Manchuria Plague of 1910-11, Exploration in Economic History, Vol. 63 (January 2017) 边疆民族 回疆东四城伯克遣使投清史事考——兼谈雍正即位初年的西域经略观 赵卫宾 西域研究 2017:1 陕甘总督与乾隆年间的新疆屯垦 陈跃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1

- 51 -

- 52 -

中外关系 第二次四明公所案与上海法租界的扩界 葛夫平 历史研究 2017:1 光绪朝长沙开埠与英商入城交涉始末 张建斌 历史档案 2017:1 清末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设立 徐春峰、屈春海 历史档案 2017:1 近代上海法租界的奠基人爱棠研究 牟振宇、陆源峰、宋海燕 史林 2017:1 异域看长城——明清时期朝鲜燕行使的长城观念 赵现海 史学月刊 2017:6 近代中朝关系的现代性转换——论李鸿章的“不沾不脱”原则 张礼恒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2 Henrietta Harrison, The Qianlong Emperor’s Letter to George III and the Early Twentieth-Century Origins of Ideas about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22, No. 3 (June 2017) 文化学术 论清代内务府官学——以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为中心 李立民 中国史研究 2017:2 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与清季国家主义——以章太炎、严复为中心 傅正 近代史研究 2017:2 辛亥祭奠的死亡表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骷髅符号释读 武洹宇 近代史研究 2017:2 以《书兰亭诗并后序》为例看明清时期法书鉴藏的错判与书史想象 杜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2 清佚名《孝穆皇后朝服像》与寿皇殿御容 李湜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1 重华宫赐画:兼论古画中乾隆“五玺”全而《石渠宝笈》未著录的现象 吴雪杉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1 清御书处镌碑刻帖事务述略 尹一梅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1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圣谕广训》 刘姗姗 历史档案 2017:2 《四库全书》撤出《国史考异》原因辨析 李士娟 历史档案 2017:2 清代皇帝祭孔与衍圣公陪祀之制初探 孔勇 历史档案 2017:1 《亚东时报》研究三题 戴海斌 史林 2017:1 清末法律教育刍议 冯子宸 史学集刊 2017:3 试论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理论价值 曾绍皇 文史哲 2017:2 “庄生传颜氏之儒”:章太炎与“庄子即儒家”议题 杨海文 文史哲 2017:2 论谭嗣同的经典解读——以《春秋》《大学》为例 魏义霞 文史哲 2017:2 会说话的伤口——晚清抄本《微虫世界》中的创伤记忆 田晓菲 中华文史论丛 2017:1 清《宫廷瑜伽》、西夏“道果机轮”及元代“演揲儿法”考证 沈卫荣、安海燕 文史 2017:1 洪汝奎公善堂刊本《大唐开元礼》编刊考 赵永磊 文史 2017:1 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建炎以来系年要録》再考 胡坤 文史 2017:1 李光地对陆王心学格致论的融摄 方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从王国到帝国——十七世纪传教士中国国体观的演变 刘耿 新史学 2017:1 Ariel Fox, Precious Bodies: Money Transformation Stories from Medieval to Late Imperial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76 No. 1 & 2 (2016-12) Paul Vierthaler, Analyzing Printing Trend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sing Large Bibliometric Datase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76 No. 1 & 2 (2016-12) Yu Hao, Melanie MengXue, Friends from Afar: The Taiping Rebellion, Cultural Proximity and Primary Schooling in the Lower Yangzi, 1850-1949, Exploration in Economic History, Vol. 63 (January 2017) 科学与环境 由技术而观念:注射知识与实践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李彦昌 近代史研究 2017:3 博物学与中国画的交汇:谈蒋廷锡《塞外花卉图》卷 王钊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1 乾隆宫廷制玉新工具“秦中钢片”考——兼论凿錾技术与清宫大型玉器制作的关系 郭福祥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1

- 52 -

- 53 -

故宫玉粹轩壁纸成分分析与工艺研究 马越、雷勇、王时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1 清代河南农业土地利用与作物种植 李华欧 历史档案 2017:2 清代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关亚新 史学集刊 2017:1 明清北京通州古城研究 陈喜波、邓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7:1 地图空间与地名政治——清刊本《福建省会城市全图》研究 罗桂林、王敏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7:1 从方志看中国霍乱大流行的次数——兼谈霍乱首次大流行的近代意义 单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7:1 “今年花落颜色改”——嘉道年间罂粟种替换原因考 连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2

- 53 -

- 54 -

- 55 -

《颐和园史事研究百年文选》出版

由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共同编选的《颐和园史事研究百年文选》已于近日出版。此书对近现代有关颐和园(清漪园)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汇编,是一部颐和园历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精选集。

从建园开始,颐和园就吸引了世人广泛的关注,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其展开记述和研究,为我们认识这座长期以来笼罩于神秘氛围中的皇家禁苑提供了丰富而精彩的成果。截止到 2016 年,百余年间以颐和园为主题发表的研究文章约有 3275 篇,以颐和园为篇名发表的论文约有 827 篇,涉及历史、建筑、园艺、旅游、考古、地理、档案及博物馆、文学、人物传记、摄影、文化等各领域,既有微观考察,也有宏观概述,既含长期讨论的热点,也有新近开拓的课题。

《颐和园史事研究百年文选》共收录论文 44 篇,涵盖了众多史学大家的颐和园研究力作,有上世纪中期著名史学家罗尔纲、吴相湘、侯仁之的著作,也有当代著名近代史家戚其章、戴逸、杨天石、茅海建的研究成果,更有国外史学研究者文章的收录,可以说是对一百年来颐和园历史学术研究的总结,从中可以看出百年来颐和园历史研究发端、发展、演进的历程和轨迹,并对近现代历史上有关颐和园(清漪园)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极富学术价值的深度剖析和研究,涵盖了海内外史学界对颐和园相关研究领域之精华,充分显示出颐和园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书按内容分成四个专题,围绕颐和园园林变迁、人事物迹,以及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近代海军建设、戊戌变法等主题展开。与以往出版的颐和园研究论文集相比,本书还将相关研究综述和论文索引资料附后,体现颐和园百年历史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为读者根据需要和兴趣进一步查考其它学术成果提供指引。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但可以纠正以往在颐和园历史文化研究、导游讲解、科普宣传等工作中存在的史实偏差和谬误,为社会各界更为准确的认知颐和园历史提供一个较为严谨全面的学术参照,也可为颐和园的其它各个领域的研究开拓新视野,提供新角度。

《颐和园史事研究百年文选》 编者: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

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年 12 月 ISBN: 9787112200153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