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3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 本章主要内容:  新古典贸易思想 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3.1 新古典贸易思想  3.1.1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 2 ) 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3.1.2 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 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第 3 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 新古典贸易思想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Page 2: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3.1 新古典贸易思想

 3.1.1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

的生产成本 ( 2 )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

的相互影响

Page 3: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3.1.2 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 赫克歇尔 : 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

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俄林的贡献可以概括为: 1、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2、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Page 4: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3.2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3.2.1 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 一、基本假设: (1) 两种生产要素 (2) 两种可贸易产品 (3) 两个国家 (4) 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

Page 5: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5) 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6)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 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 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Page 6: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二、生产与贸易模式: 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Page 7: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总体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

3.2.2 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Page 8: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一、总体均衡分析 与古典贸易模型相比, H - O 模型对一国生

产可能性的假设有两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关于两国生产各种商品能力不同的原

因 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

Page 9: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一)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 和消费的影响

美国 中国

图 3-1 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P*0=1.5

S1CIC1

C1

P1*=1

0 30 50 大米

钢铁

60

40

CIC0

进口 PPF

出口 E

钢铁

50

30

0 40 60 大米

出口

PPF

进口

E S1

C1

CIC1

P0=0.5

P1=1

CIC0

A

A

Page 10: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二)国际贸易的总收益

A

B

C

S

CIC0

CIC’

CIC1

P0

P1

P1钢铁

大米O

Page 11: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二、局部均衡分析 (一)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1.0

0.5

P( 千元 )

Q

P( 千元 ) P( 千元 )

1.5

1.0

0.5

1.5

1.0

出口

进口

Q Q

D

DM

D

S

SxS

图 3.3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 A )中国大米市场 ( B )国际大米市场 ( C )美国大米市场

Page 12: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二)贸易条件 “ 贸易条件”( Terms of Trade ,简称 TOT ):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Px )与该国进口商品

的国际市场价格( Pm )的比率

贸易条件 ( TOT ) = Px / Pm

Px = ∑xi Pi

Pm = ∑miPi

Page 13: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三)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图 3.4 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P (千元)

P0=2

P*=1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进口 M

0 S1 S0 = D0 D1 数量结果: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

Page 14: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四)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图 3.5 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价格(千元)

P*=1

P0=0.5

出口( X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0 D1 S0 = D0 S1 数量

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

Page 15: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五)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S

D

Q

P (千元)自由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a +b)消费者剩余 : - a

总计 : + b

a b

P0

P1

出口市场

Page 16: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五)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进口市场

S

D

Qw

P

c dP1

P0

自由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c消费者剩余 : +(c+d)

总计 : + d

Page 17: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 六 ) 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

S

D

Qw

P

e fP1

P0

美国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e消费者剩余 : +(e+f)

总计 : + f

Page 18: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3.3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3.3.1 里昂惕夫之谜 : 一、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1947 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进口产品!

二、其他的资本劳动比率( K/L )研究: “里昂惕夫之谜”仍然存在!

Page 19: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表 3.2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

学 者 数据年份 (Kx/Lx)/(Km/Lm)= (H-O 预 测 : >1)

威特尼 (Whitney , 1968) 1899 1.12

里 昂 惕 夫 (Leontief , 1954)

1947 0.77

里 昂 惕 夫 (Leontief , 1956)

1947/51 0.94 (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

鲍德温 (Baldwin , 1971) 1958/62 0.79 (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斯 特 南 德 和 马 斯 克 斯 (Sternand & Maskus , 1981)

1972 1.05 (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

Page 20: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3.3.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1 )生产要素密集性逆转; ( 2 )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 3 )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 4 )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Page 21: 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3.3.3 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

利莫( Leamer ) : 提出了里昂惕夫检验 H- O 理论的方法问题

伯文( Bowen )、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 Sveikauskas ) : 赫克歇尔-俄林的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生产密集型的理论对于全球实际贸易模式的解释是不够有力的

20 世纪 90 年代,又有一些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持 H- O 模型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