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 研研研研研研研

研究性学习课题: 复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研究性学习课题: 复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复数的向量表示和三角表示,了解复数的开平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 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 造的激情,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 以上三个目标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的: ①根据教材内容及新大纲的教学要求,确定第一个教学目标.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研究性学习课题:复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复数的向量表示和三角表示,了解复数的开平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

以上三个目标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的: ① 根据教材内容及新大纲的教学要求,确定第一个教学目标. ② 由于本节是研究性学习课题,有助于学生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故此确定第二教学目标. ③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由此确定第三个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复数的向量表示和三角表示、复数的开平方运算. 教学难点:复数与二维向量一一对应的实质和向量 与 的长度 r 以及 与 x

轴的夹角 θ 组成的有序实数对 (r , θ) 一一对应的实质.

oz oz oz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 复习提问,并讲述.( 学生活动 ) 思考、回答问题.问题 1 什么叫复数的代数表示形式 ?问题 2 复数集 C 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组成的集合有何对应关系 ?问题 3 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向量以如何用坐标表示 ? 通过向量的坐标表示,你对复数的表示有何想法 ?

jbia

[ 讲述 ] 我们学习了复数可用代数表示,刚才同学们也想到了复数有可能用向量表示,本节课我们研究复数的向量表示.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做知识铺垫,引导学生提出研究课题.

二、新课讲授 【确定研究方案】 ( 教师活动 ) 以向量的坐标表示为例,分析数学中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表示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 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方案. ( 学生活动 ) 确定研究复数向量表示的内容及方案.

[ 字幕 ] 向量的坐标表示遵循了下列原则: (1) 向量 与有序实数对 (x , y)

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2)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合理性. [ 提问 ] 我们研究复数的向量表示,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分析 ?

( 学生回答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确定研究复数向量表示的方案.

jyixa

【小组研究学习】 ( 教师活动 ) 将全班划分为 10 个小组,在各小组内进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巡视学生探索过程,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 ( 学生活动 )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各组组内展开讨论,提出方法并自主探索复数向量表示的运算方法. ( 详细过程略 )

【班级讨论研究】 ( 教师活动 ) 要求各小组简述解决方案以及解决的思维过程并展示研究结果,总结学生研究结果. ( 学生活动 ) 小组代表简述解决方案以及解决的思维过程.投影研究结果。 【学生简述、展示研究结果】 ( 略 )

[ 字幕 ] 设复平面内的点 Z(a , b) 表示复数 z

=a+bi ,连结 OZ .则: ① 向量 由点 Z唯一确定,点 Z 由向量 唯一确定. 就是复数 z=a+bi 的向量表示.复数 0 用 表示.

OZOZ OZ

O

用向量 分别表示复数 z1=a+bi,z2=c+di

用向量 表示z=z1+z2

用向量表示 z=z1- z2

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

按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进行 (注意差向量方向 )

21 OZOZ ,

OZ

21 OZOZOZ 21 OZOZOZ

③ 用向量 的长度 (模 )r来表示复数 z=

a+bi 的“绝对值”的大小,称为复数 z=

a+bi 的模,记作 l z l或 Ia+bi I或 r .则

④用向量 与 x 轴的夹角 ( 以轴的非负半轴 Ox 为始边 ) 表示复数 Z=a+bi 的方向,则 ,其中 θ 的取值范围是

OZ

22 barlOZlbillaZl l OZ

a

btanθ,

r

bsinθ,

r

acosθ

).,(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 教师活动 )打出字幕 ( 例题 ) ,分析解题思路,完成解答,并点评. ( 学生活动 ) 思考,与教师一道分析,尝试完成例题解答. [ 字幕 ] 例 1 求复数 z1=3+4i 及的模,并且比较它们的模的大小.

i22

1z2

解:

因为 5>3/2 ,所以 l zl>lz2l . [ 字幕 ] 例 2 向量 表示的复数为 3+2i ,将向量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 个单位长度,得到向量 ,分别写出: (1) 向量 对应的复数; (2) 点 O’ 对应的复数; (3) 向量 对应的复数.

.2

3)2()

2

1(-llz

5,43llz

222

221

OAOA

OAAO

AO

[ 分析 ] 根据复数向量表示的意义及平移知识,一个复数对应的向量在复平面内平移,只要不改变方向和模的长,它们表示同一个复数;而模长不变、方向与原来相反,则对应的复数是原向量对应的复数的相反数. 解如图所示, O 为原点,点 A 的坐标为 (3 , 2)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后,点 O’的坐标为 ( 一 2 , 3) .点 A’的坐标为 (1 , 5) ,坐标平

移不改变 的方向和模(1) 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 3十 2i ;(2) 点 O’ 对应的复数为 -2+3i ;(3) 向量 对应的复数为 -3-2i . [ 点评 ] 根据复平面内向量平移的不变性,我们可以把起点不在原点的向量移到原点,使许多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

OAAO

OA

[ 字幕 ] 例 3 设 z=a+bi(a , b R)∈ 满足 I I z l-4 l+l z I-4=0 ,且 a≥1 , b≥-1 ,画出复数2 所对应的点的集合的图形. [ 分析 ] 在复平面内要确立一个复数对应的点的集合,必须找到其实部与虚部的关系,即转化为实数方程.本例是一个非常规的方程,如果用模的计算进行转化,将要解一个含绝对值的无理方程,运算量大且是二元方程,不易得到结论.仔细观察已知条件并注意到复数的模是一个非负数这一性质,我们可以用整体观点处理求解.

解因为 l l z l-4 l+l z I-4=0 ,所以 I I z I-4 I=-(l z I-4) .又由 l z-4 l R∈ ,且根据实数绝对值的性质,知 l zl4≤0 . 所以 I z I≤4 ,以 a2+b2≤16 ,又由 a≥1 , b≤-1 知 Z(a , b)构成的集合的图形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包括边界 ) .

[ 点评 ] 在复数问题中,整体观点是常用的解题技巧,要注意学会这种解题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复数的向量表示,掌握复数问题的一些基本解题技巧。培养学生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课堂练习】 ( 教师活动 )打出字幕 (练习题 ) ,要求学生完成,并请两位同学板演.巡视学生解题情况,对正确的给予肯定,对偏差点拔、指正。

( 学生活动 )完成练习解答,板演. [ 字幕 ]练习题: 设 z C∈ ,满足下列条件的复数 z 对应的点 Z 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画出其图. (1)z=cosθ+isin θ(0≤ θ <2π) ; (2)l z l2-4 I z l +3≤0 . 设计意图:加深复数向量表示的理解,沟通复数与解析几何之间的联系.反馈教学信息,调节课堂教学. 【分析归纳,小结解法】 ( 教师活动 ) 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点评练习题解题思路,小结解题方法.

( 学生活动 ) 学生听教师讲评,领悟解题思想方法,并记录笔记. [练习题答案 ]

(1) 解法 1 因为所以点 z 的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以 1

为半经的圆.

θsinθcos l z l 22

解法 2 设 z=x+yi(z , y R)∈ ,则 x+yi=co

sθ+isin θ .根据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 { (0≤ θ <2π) .消去参数得: x2+

y2=1 .所以点 Z 的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以 1 为半径的圆. (2) l z l2-4 I z l+3≤0 , (l z I-3)(I z I-1)≤0 ,l≤l z l≤3 .所以点 Z 的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 1 为内半径, 3 为外半径的圆环,包括圆环的边界,图 ( 略 ) .

sinθy

cosθx

[ 字幕 ] 小结 1 .在复平面内求的点集合表示的图形,一般有两个途径: (1) 设 z=z+yi(z , y R)∈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 z , y满足的方程,注意运算过程中化简的等价性; (2)充分考虑复数的整体性,直接探求动点所对应的复数 z具有的特征和满足的方程.

三、小结 ( 教师活动 )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 ( 学生活动 ) 学生回忆,与教师一道归纳,并记录笔记. [ 字蒂 ]1 .本节课学习了把复数用复平面内的向量表示和复数的模. 2 .本节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解题技巧有:整体、化归等观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四、布置作业 已知集合 A={z l z=x+yi , x , y R∈ ,且 y≥ 一 2} , B={z l z C∈ 且 2≤l z I≤4}

求复平面内 A ∩B 表示的图形面积. 设计意图:供学生思考复数与平面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之间的联系.

[ 作业答案 ] 不难求出 A ∩ B 表示的图形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其中大圆面积 S1=16π ,小圆面积 S2=4 π . 再求弓形 ABC 的面积,在 Rt OCD△ 中,l OD l=2 , l OC I=4 ,则 I CD I = ,∠DOC= π /3 .所以弓形 ABC 的面积 S3=S 扇

形 ABC- S ABC△ =16/3 π - 所以 A ∩ B 表示的图形面积为S1 一 S2 一 S3=20 π /3+ .

32

34

34